首頁>Club>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被家長老人慣的,時不時總是耍小性子,有時讓大人十分頭疼。一旦不合孩子的心意,火山可能就要噴發,那對此,家長們有什麼小妙招,可以加以應對呢?
3
回覆列表
  • 1 # 寶媽寶爸管家

    “耍驢”——即耍驢脾氣,一不順心就賴在地上蹬腿打滾,不達目的誓不起身的耍賴行為。不管是家裡還是外面,只要不順心,只要地方夠,熊孩子們總能一言不合就連喊帶哭,滿地打滾,越多人圍觀,家長越尷尬,ta還就越來勁。

    難道這種讓熊娃來勁、讓家長來氣的惱人行為,除了“打屁股、發脾氣、硬拉扯”,就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嗎?不不不,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今天特地為你找到了幾個好方法,專門用來破解熊孩子的耍驢大招,剋制ta的任性:

    1、一視同仁、認真對待

    有時候因為環境的不同,面對寶寶發脾氣,家長表現出來的態度有所差別,這是不對的。

    讓寶寶洞察到家長面對不同環境或者不同人表現出來的差異性,就會利用這些來鑽空子,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對寶寶以後的脾氣管理非常不利。

    2.表達共情,安慰孩子

    除了無端、無理取鬧型的發脾氣,當孩子受到委屈情緒激動的時候。家長要首先對孩子表達共情,而不是一味的講道理。(這點似乎廣大男同志都做的不太好,講道理不僅對女人不奏效,對哭鬧中的孩子也不奏效)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告訴孩子,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要說出來,而不是透過發脾氣來表達。

    3.平靜中斷法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鎮定要來,不受孩子壞情緒的感染。然後靜靜的看著孩子作妖,當孩子發現家長並沒有因此而暴跳如雷或者就此妥協,孩子的情緒就會漸漸平復。小孩子聰明著呢,下次他就不會再用哭鬧或發脾氣的方式,來威脅父母了,開始嘗試用正確的方法和父母交流。

    4.溫柔堅定的進行引導

    在寶寶發脾氣結束後,情緒平穩下來時,家長要溫柔堅定的進行引導,比如:每一次你像這樣憤怒的時候,不要讓自己一直沉浸在這種糟糕的情緒中,你要尊重它,接受它,承認自己生氣了慢慢放下它,克服它,可以拿枕頭出氣,可以跺腳,也可以把委屈、憤怒說出來,寫出來,總之不要讓這種情緒支配自己太久。

    5.給孩子看繪本或動畫片

    藉助繪本或是含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來讓孩子認識到發脾氣的樣子,有多不討人喜歡。也可以用誇張的表情模擬孩子發脾氣時的狀態,讓孩子自己來評價,這樣做對不對。總之,主要母的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發脾氣的壞處,以及如何透過積極方式疏導壞情緒。

    如何預防寶寶發脾氣:

    ● 面對不容商量的事情,不要留餘地,(比如睡覺、上學)即使寶寶順從了,也不要給予額外獎勵。

    ● 透過往次鬧情緒,預測什麼情況下,會引起和寶寶的摩擦,儘量避免。

    ● 面對寶寶不錯的表現,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足夠的讚美和關注。

    ● 平時有意識引導寶寶觀察和分辨他人的情感變化,讓寶寶感受他人的情緒。

    ● 在寶寶要發脾氣之前可以透過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方法來規避,但效果因寶寶而異。

    ● 可以藉助繪本等工具讓寶寶認識情緒,養成透過積極的方式化解憤怒的習慣。

    ● 表達反對意見時不要情緒過激,冷靜清晰地重述就好,不要刺激寶寶的情緒。

    ● 不輕易爆發戰鬥,謹慎決定是否有必要(比如開車外出必須讓寶寶做坐在安全座椅裡)。

    記住不同階段寶寶發脾氣的原因,便於提前規避

    雖然說好多寶寶都有些小脾氣,但不同階段的寶寶發脾氣的原因是不一樣。家長想要正確處理這種情況,必須先知道寶寶為什麼發脾氣,之後才能對症下藥。

    1.探索期

    (1)因為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不同,這一時期的具體時間不確定,一般在1歲前寶寶開始長脾氣。

    (2)這個時期的寶寶活潑好動,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總是迫不及待進行他們的探索之旅。無論什麼事,寶寶總想去嘗試寶寶。如果家長阻止他們的行動,他們會很不開心。

    (3)寶寶正在學習認識自己的情感,不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意願。

    (4)他們還沒有對錯的觀念,不知道那些事不能做,如果做不了就會透過哭鬧來表達。

    2.反抗期

    (1)寶寶在2歲左右會迎來他的首個反抗期,俗稱麻煩的兩歲。到了三歲時孩子會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這時孩子常見的表現是不願意再乖乖聽話,經常會反駁家長的決定。

    (2)寶寶知道了有的事情不能做,如果做錯事會受到懲罰。

    (3)他們的求知慾依舊很強,有了自己的行動力,如果被家長限制的話,寶寶會很惱火。

    (4)這個時期的寶寶要學習各種技能,比以後任何一個時段都要多。他們逐漸懂事了,想要去掌控自己的事。如果這些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們有很強的挫敗感。

    3.懵懂期

    (1)寶寶的反抗期過去之後會變得乖巧起來。

    (2)這個時候寶寶明白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比較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孩子有了簡單的換位思考能力,開始顧及別人的感受。

    (4)他們慢慢了解了這是一個有規則的世界,他們有了懵懂的道德意識,並以此為依據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

    (5)孩子已經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可以控制自己的壞脾氣,相比以前很少發脾氣了。

    男人的脾氣影響他的事業,女人的脾氣影響她的婚姻,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色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控制了情緒和我們的壞脾氣 我們還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的改正我們的壞脾氣

  • 2 # 姐姐的故事會

    孩子為什麼會被慣壞呢?

    其實許多孩子並不是老人慣壞的,而是父母。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如果你覺得是老人慣壞了孩子,其實也就兩種情況

    孩子長期由老人帶,自己是甩手掌櫃孩子在身邊由老人帶,但在管教上你睜一眼閉一眼。如果有心管教,老人是帶不壞孩子的!瞭解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希望得到關注

    當孩子希望透過一些比較極端的表現來獲取家長的注意力時,其實家長應該停下來,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需求沒有被滿足

    孩子和成人一樣,會有各種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當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出現各種情緒。

    單純無理取鬧

    想想你自己,可能莫名其妙的就有想哭或者想大吼一下的心,孩子有時候也是這樣!

    不同的應對方法

    01

    表達對孩子的愛意,越直接越好。從語言到身體行動,讓孩子感到安心和舒適(多數小嬰兒或幼兒發脾氣都是需要關注,滿足愛的需求)

    02

    詢問孩子需求,挖掘孩子真實的沒在的需求,儘可能去滿足或者疏導

    比如孩子玩具壞了,很傷心,告訴你,你卻說從新買個就好,於是更加傷心,進而發展到無理卻鬧的階段。

    其實這個過程,孩子在乎的可能不光是哪個玩具,而是一種類似於成人收藏一些舊物件的心理!

    如果父母能從情感方面去疏通,可能會比簡單粗暴的再買一個效果好很多

    03

    人有各種感情,就像成年人有時也會因為各種壓力交織而產生挫敗沮喪的情緒,而我們其實也說不出究竟是為什麼。

    孩子也是一樣,有時可能就是累了,想休息一下,那就給他一點時間,不要去強求。

    可以給他講講自己的故事和經歷,告訴孩子,情緒是很正常的東西,我們不能排斥他,但是我們可以慢慢的管理好它。

    總之,面對孩子的各種情緒,家長需要更多的去做“共情”,以疏導為主,如果實在忍不住,可以暫時離開,自勉自己的情緒進一步觸發孩子的脾氣!

  • 3 # 傲驕老豆

    三歲以前,可能是無意識的語言。三歲到五歲以後看看是不是父母平常是不是言行一致,育兒先育己。孩子耍驢時,在確保孩子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不用理會他,孩子平靜後再和他說明原因及正確處理方式

  • 4 # 紫黛冰

    你說的應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三歲左右。孩子有三個叛逆期,第一個是三歲左右,第二個是6歲左右,第三個是14歲左右。其實孩子不聽話不完全是一件壞事,說明他的自我意識在發展。教育學上說,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自我意識不斷髮展的過程。

    我平時教育孩子時,會跟孩子說:如果是原則性的東西,特別是關乎安全的東西你必須要聽,比如不能玩電插座這些(要告訴他原因)。其他的事情就別人跟你說了,你可以去思考一下,他說的對不對,有沒有道理。如果覺得沒錯,那就肯定會聽,如果覺得質疑,就提出來。這樣孩子潛意識裡接受了就會聽的。孩子還能提高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

  • 5 # 勤徑隨筆

    我們有娃後,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喜歡帶聽話的孩子。我們為什麼會喜歡聽話的孩子呢?

    1,聽話的孩子,乖,安靜!

    聽話的孩子,要不就是在那裡靜靜地看電視,要不在那裡看書,從來不亂跑。你帶她到客人家裡,你讓她喊人就喊人,然後,就呆在你身邊,從不瞎打鬧。

    2,聽話的孩子,不會!有異議!

    聽話的孩子,很少有異議,你說早餐,喝牛奶,她說好,你說喝豆漿,她也可以。在商場,你給她衣服,即使有喜歡的還是會隨你選的。

    3,聽話的孩子,省心。

    聽話的孩子,一回家就寫作業,從來都不要父母操心。即使遇到不好的事情也都藏在心底,不會甜麻煩。

    你是不是想要這樣的孩子?這樣聽話的孩子,在80後中太多了,尤其是家裡的老大,女孩兒。其實,你也不妨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在你的周圍或許有很多這樣的孩子。

    聽話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我想每個人都會看到。

    孩子不聽話意味著什麼呢?

    1,他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目標

    當孩子開始不聽你的話的時候,你要高興才是,她會獨立思考了呀。

    說實話,這有點難。我也是媽媽,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對自己有利。認為對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

    “這娃,真是的,都說很多遍了?還是死犟!沒看到,剛下班嗎?”

    你想想,一出生的嬰兒,她是最聽話的,一吃飽了就睡覺。後來慢慢長大,他們就會對一些事情拒絕,通常是用哭聲來表達。後來慢慢會搖頭擺頭,搖手擺手,來表達自己需要的或者是不想要的。

    後來會說些簡單的話了,可以用語言來表達。再後來才是,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思維,才會有不聽話,頂嘴,對抗的情況產生。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思想上,來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

    2,他很堅持自己的選擇

    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非常想要,怎麼說都說不動的時候。只要是個正常的孩子,都會有。除非他智力有問題。

    “我要,我要,我就要!我就要那個!現在就要!”

    3,他有需求

    有些時候確實可以從表面來看到孩子的需求。但孩子的需求,有的時候會隱藏起來。比如,星期一早晨,要上幼兒園了,孩子就非要,她的那個水壺。幼兒園裡有專門飲水的杯子。

    況且,這個帶到幼兒園去,她總是想著水壺,中午睡覺的時候,還要帶著水壺。

    從表面上看,孩子是要這個水壺對不對?

    其實不是,這個孩子的媽媽每天都很忙,早上很早就去上班了,孩子都沒醒,晚上回來,孩子都睡了。只有週末的時候可以陪陪孩子,有的時候週末也可能加班。

    這個水壺,是孩子媽媽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買的,上面有很可愛的卡通影象,孩子很喜歡,每次和媽媽出去玩的時候都會帶著它。

    那麼,到現在,你還覺得孩子是需要水壺嗎?其實孩子需要的是媽媽的陪伴,想媽媽。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的需求就增多,有的時候,我們甚至很難覺察到她的深層次的的需要,有的是孩子認為是合理的,但是大人卻不這麼認為。

    那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尤其是上了小學後的孩子,那該怎麼辦呢?

    來個場景吧,孩子有很多玩具,但是孩子非要買一個超級大而且超過父母預期的玩具。媽媽,已經說過原因,但是孩子還是堅持要,還發脾氣(耍驢)怎麼辦?

    1,冷處理,

    如果你鐵定了,不買了,不管孩子咋搞,只要不危及到人身安全,心平氣和地觀察他。不要因為他的反應而去動怒,那就正合了他的意。(你不給我買,我就不讓你好過)

    2,給出一個期限,

    先不說不給他買,只說目前的事實,然後給他一個期限。

    你想要那個玩具,媽媽明白,只是,我們家這個月剛剛換的空調,要不等下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再給你買,你看怎麼樣?

    當然還有別的期限,比如放暑假的時候給你買。個人而言,不建議用這種“等你考了100分的時候給你買”。這樣的話,有可能原本的問題沒解決還增加了新的問題。

    3,提供兩個選擇

    就目前的情況,這個暫時買不了,只能給你買一個像A或者B這樣的。

    你選吧!1,不買 2,買,A\B

    通常孩子很快就會做出選擇。

    4,建立好規則

    直接按孩子的要求買給孩子,但是我們要約法三章。比如,這個玩具要得800元,我可以買給你。

    1,你的零花錢必須,扣除一部分

    2.看得出來,你非常喜歡這個玩具,下次買除學習之外的物品,必須在半年之後。3,如有發現玩玩具,不學習的情況,玩具一律沒收,下次也不再買新的。

    5,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需要。

    孩子有時候倔,耍耐。心裡是有想法的,平時要多喝孩子溝通。比如,有的孩子想要買什麼東西的時候,是因為班裡的很多同學都買了,她很想買,只是因為和朋友一樣的。

    有的小朋友是因為,別人沒有自己有,可以炫耀炫耀。等等。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這樣就容易很多。

  • 6 # 思呈育兒說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首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同時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聽話。最好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成績也可以出類拔萃。而且在才藝方面也可以技壓群芳。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是非常高的。但實際上,父母也要和孩子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有一些家長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孩子總是不聽話該怎麼辦?而家長最好的答案其實就是用行動去說不。

    第一點,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去比。

    不管孩子有時候多大。他最不希望聽到的就是別人家孩子這個詞。總是聽自己的父母會說別人家孩子有多麼優秀。其實這個時候在自己家孩子心裡就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一個愛他的父母,從小要從鼓勵做起。父母希望他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就應該在哪些方面去多鼓勵他。這樣才會發現孩子會慢慢變得很優秀。

    第二點,不要總是大聲的罵他。

    有的時候家長聲音越大,孩子就會越不理解。而且很多時候孩子還會學著家長的樣子進行模仿。其實在安靜的環境當中。孩子才更容易接受父母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個時候他才能認真的去聆聽。孩子天生都是調皮搗蛋的。父母的大聲訓斥,有的時候帶來的只是心理陰影。並不會對教育起到多大的作用。

    第三點,不要把暴脾氣拿出來對付孩子。

    很多父母本身就是急脾氣。遇到事情的時候可能很容易急躁。當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如果過來打擾。或者是孩子恰巧這個時候哭鬧。就特別容易把這樣的怒氣發在孩子身上。其實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在以後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像家長一樣,特別容易發怒。家長正確的做法是要和孩子良好的溝通。這樣才能讓孩子首先穩定住情緒。之後我們再和他細細的去溝通。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而且也不是一個短期就可以達到的目標。家長一定要用行動來給孩子證明道理是正確的。這樣在驗證的道路上,也可以陪伴著孩子共同成長。這樣的教育才更有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什麼聊天方法能瞭解到客戶的痛點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