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前那片天有云
-
2 # 魂舞大漠
蘇-27系列重型戰鬥機,作為三代機中的王者,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經過數年努力,全部技術實現了中國產化,發展成為殲-11系列戰鬥機。到今天自研了三個型號,即單座制空型的殲-11,艦載機殲-15,雙座多工型殲-16,技術上全部實現技術自主,這便是它們的起源和歷史。致於異同點,先來說相同之處,就在於都來自沈飛,都基於蘇-27一型飛機研製而來。不同點則較多,僅以外形區分,殲-15好區別,有著艦構,雙前輪的起落架,唯一的三翼面氣動設計,塗裝則為海軍塗裝,在機頭左側部位有“飛鯊”標誌。接下來區分殲-11和殲-16,殲-16的不同處,雙前輪,低可探測性塗裝,有翼刀。殲-16是雙座,殲-11也有雙座型,僅看單雙座,還真是不容易分辨。
以任務而分殲-11和殲-16區別最大,殲-11的主要任務是制空,而殲-16突出的是多用途能力,效費比很高,出世晚,因此中國以四代機標準而打造,本來基礎就好,更加之我們的精心和用心,換裝了中國產“太行”發動機,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航電做了重大升級以後,具備發射第三代空空導彈的能力,正成為四代王,擁有明晰的未來,再使用二、三十年沒有問題,在網上被軍迷網友廣為傳唱。伴隨五代機出動,與殲-10C一同構成殲-20的左膀右臂。而殲-11是我們中國產蘇-27邁出的重要一步,在制空任務中極具威力。
海中起飛鯊為了航母建設,中國打造了自己的第一款艦載機。第一款就是重形的,以其航電水平和技術發展,妥妥的成為四代機,沒有問題。作為海上制空和制海戰鬥機,正在發展中的殲-15,在技術上還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發展與進步,比如可成為電戰機平臺,一機兩型。在世上五代艦載機要好未好的情況下,殲-15做為四代艦載機,正有不小的威力。
-
3 # 桌面戰爭兵棋
中國的殲-20戰機,世界上屈指可數的五代戰鬥機
飛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入大規模使用之後,空軍就由於戰機展現出的強大戰場統治力而被各國所重視。在北韓戰爭中,中國的志願軍就吃足了沒有制空權的苦頭,在美國空軍的打擊下,無論是行軍作戰還是物資運輸都變得極其艱難。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幾乎只靠空襲就擊潰了伊拉克的百萬陸軍,空軍再次在現代戰爭條件下證明了自己的重要性。戰鬥機是現代空軍最核心的作戰裝備,同時其也是世界公認的技術要求最高的武器裝備之一,戰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就被稱為"工業CROWN上的明珠",正是由於技術難度高,世界上能自行研發生產戰鬥機的國家屈指可數。
美國F-15戰鬥機,當年蘇-27的主要競爭對手
值得驕傲的是,經過數代航空人的艱苦耕耘,中國已經躋身世界航空強國之列,目前世界上僅有的5款五代戰鬥機,其中有2款就出自中國,而中國的殲-20與美國的F-22、F-35則是目前世界上唯三正式服役的五代戰鬥機。然而殲-20並非今天的主角,今天我想介紹的是中國的殲-11系列戰機,殲-11既是中國戰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節點,又是當前中國空中戰力的中流砥柱。
殲-11A戰鬥機,蘇-27SK的中國產版
殲-11A:為中國空軍帶來質變
殲-11A實際上就是中國引進蘇-27SK生產技術之後的中國產版本,中國於1990年尋求於蘇聯在航空技術領域的合作,希望從蘇聯進口先進的戰鬥機以提升中國空軍實力。當時中國裝備的主力戰鬥機為殲-7、殲-8以及殲-8Ⅱ,同時還保留了不少殲-5、殲-6,戰機數量不少,但質量堪憂。同一時間西方國家已經裝備了F-14、F-15以及Phantom2000等先進四代戰鬥機,蘇聯也裝備了米格-29和蘇-27與北約抗衡,中國當時訪問蘇聯主要就是考察米格-29和蘇-27這兩款戰鬥機。
中國殲-8Ⅱ戰鬥機,中美南海撞機時間王偉的座機就是一架殲-8Ⅱ
經過一系列考察,中國傾向於效能更先進的蘇-27,但實際上蘇聯更希望向中國出售米格-29,這一矛盾的解決頗具戲劇性。本來蘇聯方面不打算鬆口,但是前往蘇聯的中方代表很多都曾在蘇聯留學,甚至與蘇聯代表有不少都是朋友兼同學,他們在中途會餐過程中一同回憶當年中蘇攜手前進的日子,蘇聯官員被那段歲月的激情所感動,終於在中方代表團即將離開蘇聯的時候表示同意向中國出售蘇-27。甚至還有說法是中國在餐桌上派出了一位"酒將軍",喝趴了17位嗜酒如命的蘇聯將軍,使得之後的談判能夠順利進行。不管怎麼樣,我們最終與蘇聯簽訂了購買24架蘇-27SK及蘇-12UBK教練機的協議,並且70%的購買費用透過易貨交易的形式來完成。
米格-29戰鬥機,當年蘇聯更想向中國推銷米格-29,其效能不如蘇-27
蘇-27雖好,但是24架的數量對於我過來說實在太少,於是在1995年,中國再次訪問俄羅斯,希望俄羅斯轉讓蘇-27的生產技術,這並不是一筆好談的買賣。為了能夠讓俄羅斯轉讓技術,中國向俄羅斯再訂購了24架蘇-27,並且全部使用美元支付。同時,就算中國得到了蘇-27的技術,實際上發動機、雷達以及電子裝置等核心部件還是需要從俄羅斯購買,這也相當於是一大筆訂單。對於剛剛經歷了蘇聯解體帶來的經濟打擊的俄羅斯來說,這樣的大單有著不小的誘惑力,所以最終中國與俄羅斯達成了蘇-27生產技術轉讓的協議。這樣俄羅斯得到了可解燃眉之急的美元,中國也如願以償得到了中國產先進重型戰鬥機殲-11A。
殲-11A全面換裝中國產部件後的殲-11B戰鬥機
殲-11A對於中國空軍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雖然發動機等核心部件還必須依靠進口,但是殲-11A使得中國能夠大批次裝備先進的四代重型戰機,讓中國空軍擁有了與美國F-15重型戰機相抗衡的資本,讓中國空軍戰鬥力有了質的提升。同時,生產技術的引進也讓中國的航空工業如沐甘霖,為中國之後航空發展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蘇-27SK戰鬥機,殲-11系列戰機的"祖宗"
殲-11B:名副其實的"中國側衛"
一直以來,中國在軍工上都追求自給自足,殲-11A雖然實現了中國產,但距離完全的中國產化還有相當的距離。由蘇-27SK中國產而來的殲-11A擁有良好的氣動外形和機動能力,但同時也繼承了蘇式戰機電子系統薄弱的缺點,隨著時代的發展,殲-11A在這方面的缺陷嚴重限制了其戰鬥力的發揮,所以中國並不會止步於殲-11A。對殲-11A進行改進,換裝中國產的核心部件,實現全面的中國產化過後,中國推出了殲-11B戰鬥機。
雙座版的殲-11BS
殲-11B從外形上看,同殲-11A以及蘇-27SK基本沒有區別,但採用了中國產的WS-10"太行"發動機作為動力系統,技術穩定過後的WS-10的效能已經達到與俄羅斯AL-31F相當的程度。這標誌著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已經逐步走向成熟,掌握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研發與製造技術就相當於擁有了戰機研發的"關鍵鑰匙"。同時,殲-11B用中國自行研發的三軸四餘度數字是電傳操縱系統替換了原本的電子-機械混合操縱系統,有利於進一步提高殲-11B在飛行效能上的優勢,並且可靠性更高,佔用空間更小,重量更低。
中國自行研發的WS-10發動機,它代表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走向成熟
除了飛行系統的改進,殲-11B的航電系統也是煥然一新,換裝了中國自研的脈衝多普勒雷達(現在最新的殲-11B可能已經換裝相控陣雷達)以及綜合火控系統,使用彩色多功能液晶顯示屏替換了老久的傳統儀表,實現了座艙玻璃化,使得殲-11B的資訊獲取、處理能力,戰場感知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同時飛行員獲取資訊也更為便捷,這對於在資訊化環境下的作戰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中國引進的蘇-30MK2戰鬥機,主要裝備海軍航空兵
殲-11B不僅實現了全面的中國產化,效能相比於殲-11A也更加出色,殲-11B的列裝意味著中國已經可以擺脫俄羅斯的限制,自行生產裝備四代重型戰鬥機,這是中國國防事業的又一里程碑。同時,透過換裝中國產裝備完成戰機效能的提升,證明中國航空工業實現了全面,戰機各部件的研發生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透過自己的艱難探索,打造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側衛"。另外,中國還在殲-11B的基礎上發展了雙座教練版的殲-11BS和海軍航空兵陸基版的殲-11BH,它們一同構成中國空中作戰的中堅力量。
中國引進的蘇-30MMK戰鬥機
殲-15:中國航母的利劍
殲-15是中國在殲-11基礎上,結合蘇-33原型機的技術,為中國的航母設計的單座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由於結合了蘇-33的設計,殲-15增加了一對鴨翼,所以殲-15與殲-11在外形上有所區別。為了能夠實現航母上的起降,殲-15增加了攔阻鉤系統、機翼增升裝置,並且對機體以及起落裝置進行了強化,以應對高速著艦時的衝擊力,除此之外,殲-15的機翼可以摺疊,以節約航母上的停放空間。
中國殲-15戰鬥機,相比於其他殲-11系列戰機,其增加了一副鴨翼
在核心元件方面,殲-15與殲-11B一樣,採用2臺WS-10"太行"發動機提供動力,在航電系統上殲-15整體和殲-11B相近,不過重點提升了對海攻擊能力,可以搭載鷹擊-62或鷹擊-83空艦導彈,使其具有強大的反艦能力。殲-15的作戰能力能夠與美國的艦載機F/A-18"超級大黃蜂"比肩,其服役標誌著中國航母戰鬥力開始形成,殲-15就是中國航母的的"利劍"。
俄羅斯的蘇-33艦載戰鬥機,殲-15參考了部分蘇-33原型機的設計
殲-16:更進一步的戰場多面手
如果說殲-15是在殲-11基礎上衍生的海軍特供對海強化版,那麼殲-16就是殲-11的對地、海轟炸特別強化版,它是中國空軍在對空作戰上已經行有餘力後,為了強化空軍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而生的機型。在殲-16之前,中國空軍的主力殲擊轟炸機是殲轟-7"飛豹",殲轟-7的轟炸能力沒的說,但是對空作戰能力卻差強人意,面對殲-11這種級別的對手連自保都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又從俄羅斯進口了蘇-30MKK和蘇-30MK2戰鬥轟炸機,蘇-30就是前蘇聯在蘇-27基礎上發展的轟炸強化版,有蘇-27的底子,其空戰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可以達到對空、對地、對海的多功能作戰要求。然而即便是蘇-30,其上的航電系統也已經達不到中國的標準了,於是乎中國就開始繼續在殲-11B的基礎上向著蘇-30的方向進行研發,這就有了現在的殲-16。
殲轟-7"飛豹",具備強大的轟炸能力,但是空戰能力較弱
殲-16在殲-11B的基礎上對發動機系統、雷達系統和火控系統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強。首先是發動機換裝了增推型的WS-10B,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殲-16在搭載大量的武器彈藥後依然能有不錯的機動效能,殲-16一共有12個外掛點,載彈量可以達到12噸,搭載各種炸彈、精確制導炸彈乃至反艦導彈都不在話下。為了強化攻擊能力,殲-16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頭盔式顯示系統以及先進的光電瞄準系統,在這些技術的加持之下,殲-16就像殲-11B超越蘇-27SK一樣超越了蘇-30MMK/MK2。
殲-16戰鬥機,具備強大的對海、對地攻擊能力
結語:拱衛祖國藍天的"中國側衛之牆"
"側衛"是蘇-27、蘇-30系列戰機的北約代號,用"側衛"來代表中國的殲-11系列戰機似乎有些不妥,但實際上不管是殲-11A/B還是殲-15、16都可以找到"側衛"家族中的對應型號。和單純的仿製不同,從殲-11B開始中國的殲-11系列戰機就走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路,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驕傲地將殲-11系列戰機成為"中國側衛"。殲-11問世之初就是中國空軍的絕對主力,就算是在殲-20開始服役的今天,殲-11系列戰機也依舊是中國的中堅戰力,中國目前裝備的殲-11系列戰機總數在500架左右,它們構築起了拱衛祖國藍天的"中國側衛之牆"。
-
4 # 村裡最破的五菱之光
先說三者不一樣的地方吧
殲-11A戰鬥機,是在1994年中國在分兩批次採購了48架蘇27SK/UBK之後,向俄羅斯談判引進的蘇27生產線,我們本土製作的蘇-27型戰鬥機,被稱為殲11A型。外觀上看和原裝進口的蘇27並沒有太大區別。只有進氣口處的警告標語把俄語換成了中文。另外,從沈飛組裝的蘇27出廠編號也和原裝進口的蘇27不一樣,殲11A是按照中國內的四位數編號出廠,而俄羅斯的都是五位數。不過這些小差別在我們對蘇27本土升級之後就沒有了。(另外說一下,除了92年交付中國的最早批次蘇27有少部分退役之外,原裝進口蘇27大部分還是在服役的。)
殲11B戰鬥機,這就是在我們可以本土生產蘇27以後,對蘇27內部系統進行全方位更新的產物。那區別可就多多了。1.外觀上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殲11B把雷達整流罩都漆成了深灰色(海軍的顏色偏淺,整體機身更白,不過海軍沒有原裝蘇27系列,所以看見海軍塗裝的蘇27系就都是殲11BH)。2.殲11B的航電、火控系統都是全面領先於原裝蘇27SK的,屏顯啊HUD什麼的自然看起來就更加高大上一些。3.武器系統,殲11B所採用的武器均為中國產PL-8/-12(蘇27採用的武器為俄製R-27/-73,99年進口的最後一批蘇27UBK可以使用KH-29和R-77),PL-8後彈翼略長,所以殲11B的翼尖掛架為階梯形。4.殲11B除最早批次外,其餘型號所採用的發動機均為中國產WS-10“太行”發動機,太行的葉片排列比AL31F更規整,也更亮一些。另外這些區別放在殲11BS和蘇27UBK身上同樣合適。
殲-15。我們國家並沒有引進蘇-33,殲15是從烏克蘭引進的T10K-7原型機發展而來(不信去沈飛院子裡看,那架T-10K-7就在裡面),與蘇33的關係則是親兄弟,一條科技樹的兩根樹枝。外觀上的區別還是比較多的。1.俄軍蘇-33全部都是海洋迷彩塗裝,幾背安德烈旗外加垂尾所屬279團某一中隊隊徽(老鷹和虎頭),而我軍的殲-15都是海軍標準塗裝,外加海軍旗和垂尾上的鯊魚。2.航電系統二者差距一樣很大,蘇-33已經幾十年沒有大改過,蘇霍伊最多就給升級了個對地打擊能力,座艙還是殲15更先進些。3.殲15所採用的武器都是中國產,翼尖掛架和殲11B同屬階梯形。有一點耐人尋味的是,殲-15所有原型機都採用WS10發動機,可量產後又變回了AL-31發動機。
殲16則是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的中國產化版。1.殲16取消了蘇系的機首空速管,採用更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座艙兩側空速管也被取消,機背天線由蘇30的傾斜天線換成了垂直的。2.殲16所採用的中國產武器更先進,翼尖掛架可以使用最新型PL10格鬥彈,翼尖掛架比蘇30更細。3.蘇30MKK的平頂垂尾天線盒被改成了削尖的。
共同點嘛,三者殲-11/15/16發展自蘇-27SK/T-10K/蘇30MKK,而蘇27/30這些型號都源自於最早的T-10-17原型機,出自蘇27總師西蒙諾夫之手。蘇27發展出來的諸多改型,除了機體基本雷同,剩下的就沒什麼一樣的了。各種型號都會根據自己的任務側重產生越多的差別。
附圖:1.蘇-27UBK戰鬥教練機 2.蘇-27SK戰鬥機 3.殲-11B戰鬥機 4.殲-15戰鬥機 5.T-10K原型機 6.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 7.殲-16多用途戰鬥機
回覆列表
最早咱們獲得了蘇27的生產許可,在國內自己組裝的蘇27就是J11,J11是空優機,空戰用的J15是在J11技術的基礎上,參考了蘇33的原型機搞出來的,蘇33開發的目的就是艦載用J16則是以從俄羅斯買的蘇30作為原型,而且是升級版,J16的定位是戰鬥轟炸機這三個飛機對應的是三個不同的原型機,用途是完全不一樣的,之所以會對11、15和16有疑問,估計是看他們長得差不多吧。蘇式戰機用的差不多是一樣的氣動外形,但其實他們的功能和技術都不一樣,是三個不同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