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眼觀史
-
2 # 史學達人
張良是締造大漢功臣中,唯一個沒受到牽連,笑到最終的一個人。劉邦此生最尊重的一個人就是張良了,他叫張良的時候,從來不叫張良的名字,而是稱呼他的字[子房],可見劉邦對他的尊重。說實話劉邦對自己的老爹都沒有對張良尊重,因為張良的才華,當世無人匹及,這一點,劉邦還是清楚的。
張良這個人懂得自足自滿,他從來都不幹讓劉邦不放心的事情,比如說,在劉邦得到天下後,劉邦讓他在天下最富裕的齊地自擇三萬戶做自己的食邑,張良一口否決了。他只要了留縣一萬戶。要知道被劉邦視為第一功臣的蕭何,劉邦也是僅僅給了他八千戶的食邑。可見蕭何這個第一功臣也是有水分的。
張良為什麼拒絕三萬戶食邑呀?
就是為了明哲保身,所謂槍打出頭鳥,三萬戶的食邑並不是什麼好事,只能惹來殺身之禍,就如同韓信的楚王一般,韓信在當了楚王之後,劉邦還是對他念念不忘,最終韓信還是沒有逃過一死的劫難。
張良懂得功成名就,退居山野,他知道劉邦這個人亂世可以做朋友,盛世不可共處一室。蕭何就是活生生的一個例子,在劉邦快死的那一年,蕭何就被劉邦關進了監獄當中,若是沒有大臣進言,讓劉邦放蕭何一馬,說不定那一年蕭何就掛了。
你看那時候的張良多有先見之名,他早就到山野中去隱居去了,劉邦即使想找他的事,也無處下口。
張良是漢惠帝登基之後,因病去世的。他是跟隨劉邦的功臣中位數不多的,可以活到自然死的人。可以說張良有這樣的結局,他的智慧發揮了不少的作用。
無論何時,做人不要那麼貪,總是好事的。這個道理之前是對的,現在是對的,以後也是對的。
可惜,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
3 # 歷史簡單說
我們來看一看,劉邦戰勝項羽後,張良又做了哪些事情。我們來看看漢初三傑都得到了什麼樣的賞賜,韓信被封為了楚王,而蕭何被封為萬戶侯,排在同樣是萬戶侯的曹參之前,而張良又得到什麼樣的賞賜呢?
劉邦認為張良雖然沒有帶兵打仗,沒有攻城掠地,沒有戰功,但是他與蕭何一樣,做為劉邦最重要的謀臣,第二重要的謀臣自然是陳平了,劉邦出手也十分的大方,他讓張良在富庶的齊地任意挑三萬戶做為封邑。
是的,你沒有看錯,三萬戶,而蕭何與曹參也僅僅是萬戶侯,也就是說,在劉邦的眼裡,張良的重要性是蕭何的三倍,當然蕭何與張良,是無法跟韓信相提並論的,韓信與其他幾個成為了諸侯王。
而張良並沒有因為這樣沾沾自喜,張良的祖父與父親做過南韓五朝的宰相,他的目標就是行刺秦始皇,在秦末起義裡,他最開始的目標是支援韓王成恢復韓地,而在韓王成被項羽殺死之後,他就一心一意的輔佐了劉邦。
而在張良功成名就的時候,張良對這些賞賜並不十分的在意,他對劉邦說,我起事於下邳城,我與您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是留縣,這是上天註定的,如果您要賞賜我,那麼請把留縣這個地方給我吧。
而留縣只是一個又小又窮的地方,而張良也因此被稱為留侯。劉邦最開始是建都於洛陽,後來齊人婁敬向劉邦建議遷都到長安,而劉邦向張良諮詢了意見,張良對婁敬的意見表示了支援,劉邦下定了決心,不顧眾人的反對,當日起程遷都至長安。
張良隨劉邦進入了關中,而此時的張良,身體並不太好,他開始休養,甚至不食五穀,一直在家中,不見賓客一年多。張良就漸漸退隱了,但是麻煩事情還是找上他了,誰叫他是最聰明的人呢。
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和劉如意,就打算廢黜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呂后十分的驚慌,這個時候就有人向呂后提醒道,你應該找張良給你出主意,呂后就派了他的哥哥呂澤去找張良。
果然,這個方法十分的奏效,劉邦見到了商山四皓,就回去跟戚夫人說,太子羽翼已豐,事情已無法改變了。而張良一直活到了漢高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86年,而劉盈死於公元前188年。
-
4 # 網路回答
一
張良是戰國時期南韓人,在歷史上他與蕭何,韓信,陳平一起被稱為“漢初四傑”。他雖然從小體弱多病,但是卻天資聰明,才氣過人。在投奔劉邦之後經常為劉邦出謀劃策,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漢王朝建立之後,張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之功被封為留侯,繼續為漢朝的鞏固效力。但是我們都知道劉邦坐上皇位之後就不在重用之前的賢臣,張良也不例外,至於他最後的歸屬如何,至今一直沒有定論,有說崇尚黃老,自行告退,想要修道成仙,還有的說他在劉邦的皇宮裡善終的。至於其中的證據,彷彿各有各的道理。
二
持有修仙告退說的人認為,楚漢爭霸,掙了六年才見分曉,而劉邦登上皇位之後,為了鞏固他自身的地位,大肆殺戮為他大下天下功臣,為了漢王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英布以及彭越等都先後被殺了。張良對劉邦的行為感到十分寒心,之後他又聯想到歷史上文種興越後的悲催的結局,悟出來“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會落到自己的身上,於是依然決然地上朝辭官,儘管劉邦一再挽留,但是張良去意已決,納還冠蓋,毅然決然地離去,到白雲山處修道成仙。
同時他們還給出來證據,在《史記.留侯世家》中有記載,並且在後世的小說以及戲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如在京劇《張良辭朝》中就有詳細的演繹。
三
而持另外一種看法的人則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張良是一直在朝為官,直到死亡的。
史料記載,漢朝基業初定之時,異姓的諸侯也大多被滅掉,國家生活進入了正規。但是宮裡的生活並不安定,首先是劉邦過於寵信戚夫人,而這點被懷有野心的呂后發覺後,後宮本來就已經不太平了。再加上當時劉邦想廢了呂后的兒子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當時滿朝的文武官員都認為此舉不妥,但是劉邦立意已決,不肯聽群臣的勸阻。眼看著太子之位被剝奪,呂后十分著急,便派人找張良幫忙。張良也認為廢立太子之事事關重大,不可以輕易更立。而且漢朝初立,百廢待興,更立太子可能會引起內亂,只有順其自然才能安定天下,穩定江山,於是親自過呂后想了一個精囊妙計。
果然,不久劉邦便放棄了易太子的主張,劉盈終得繼位。呂后因此十分感謝和敬佩張良,在劉邦死後,強勸張良結束學道生活,張良也聽從了勸告,回潮做官。惠帝元年,張良病死,終得壽終。
張良的歸屬到底如何,雖然至今說法不一,但是從史料記載來分析,張良最後居官善終比較準確,我本人也是比較認同第二種說法。
-
5 # 人間正道70
修道善終。張良與蕭何、韓信被漢高祖劉邦稱為“三傑”。張良自從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皇權穩固,張良主動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位置,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漢初翦滅異姓王,張良極少參與。皇室的明爭暗鬥,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原則。論功行封時,劉邦令自擇齊三萬戶,張良辭讓,請封與劉邦初遇的留地,故稱留侯。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家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為韓報仇”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都達到了,一生的宿願已經滿足,志向只在於追隨先師,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靜居行氣輕身成仙。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乃學闢穀,道引輕身。呂后德留侯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張良功高而不貪,位重而不戀,才能而不結,志只在修身養性,豈能不善終也。
-
6 # 來來在溫州
在遊戲裡面我們都知道有著這樣一個英雄,但是對於他具體的事件卻瞭解的不多,歷史上的他也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到底他的生活都是怎樣的?他的一生都做了哪些事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走進他的生活,去了解他吧。
張良是一個謀士,在朝中是一個大臣,他生活在秦末漢初的年代,一直以來他扮演的都是一個軍師的角色,因為他非常的聰明,總能出好計策。在秦朝快要滅亡的時候,他輔佐劉邦,是劉邦的一個大智囊。他很小就認識了劉邦,生活在一起,也可以說是他們是非常要好的兄弟了,一直以來,他們的關係都十分的好。
在楚漢戰爭的時候,他對劉邦說,我們應該滅掉項羽和他的軍隊,完成大一統,一直以來劉邦對張良都非常的信任。張良不僅是一個聰明的謀士,同樣的他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漢朝建立以後,他被人們銘記,很多人都在傳唱,覺得大漢朝的建立,離不開張良的功勞,尤其在最後的楚漢戰爭中,他提出的先分絞再合謀的計劃成功的滅掉西楚霸王,他立下的汗馬功勞,從來都沒有被人們忽視過。
對於張揚的具體出生地,人們都瞭解的不多,但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出生在河南,後世對他記載的比較詳細,史記和漢書中對他都有大量的記載。從他出生到後來的作為,以及產生的影響都有非常詳細的記載。還有一些後人對他的評價都有比較詳細的記錄。這些在後來人們對他的考察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小時候的張亮非常聰明,學習也非常用功,一直以來都被鄉里人稱讚,覺得他是一個有為之人,成年之後,二十歲的他就離開家鄉,開始外出遊歷,去過很多的地方,見識非常的廣,也認識了很多的人,在江湖上結交了大量的朋友,但最終都是在劉邦身邊建功立業。輔佐他直到他建立了國家。可以說,在劉邦看來,張良是他最值得相信的人了。他對張良十分的放心。
在張良的政治生活中,他參與了很多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他的計謀,作為軍師,雖然沒有諸葛亮那麼出名,但是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後世諸葛亮對其讚賞有加,現在對張良的評價,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智士,沒有揮刀舞劍,但卻是一個十足的軍事家。張良在軍中非常的受歡迎,作為軍事家的他,一生的成就也很高,以至於在後來的生活中,他死後,劉邦對其進行厚葬,封他為候,現在有人將張良和諸葛亮放在一起對比,雖然兩人沒有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兩個人的特點是共同的,都說他們有天下神算的稱號,如今的他。死去已經千年之久,但是對於他的考證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歷史上的他,還有許多沒有被人們探索到的地方,但不得不肯定,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
-
7 # 約定9521
張良,一把綿軟的剃刀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劉邦贊其為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功也。張良大概生於公元前262年,卒於公元前186年,活了七十多歲,這在古代就已算很長壽的了。他是漢初偉大的謀略家,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帝者師。張良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的祖父,父親均為南韓相國,秦國滅韓後,張良為報國仇家恨,在博浪沙曾經狙擊秦始皇,失敗後,逃往下邳,在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靠劉邦,不久之後,遊說項梁立南韓貴族為韓王。為南韓司徒以這個身份率軍協助平定關中,劉邦西入武關後,再繞下用計破敵,鴻門宴上鬥智助劉邦脫險,灞上分封時,以卓越的戰略家的眼光為劉邦請崶漢中地,後來項羽殺害韓王成,張良又投奔劉邦,是劉邦的重要謀士,劉邦對他是言聽計從楚漢戰爭期間,張良向劉邦提出的謀略,劉邦一一聽從張良的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使劉邦事半功倍,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漢朝建立,張良封留候,劉邦分封古舊親近,張良力薦劉邦封夙冤雍齒為候,使群臣心安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著甚大,而其志甚遠這是蘇軾在留侯論中對張良的高度評價張良也曾血氣方剛,燻得大力士博浪沙以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狙擊秦始皇,要報國仇家恨,這是張良的孤注一擲,與項羽的破釜沉舟異曲同工,張良和項羽同樣是血性之人,項羽的血性見之於外,。張良的血性蘊之以內,張良韜光養晦的血性就像一把綿軟的剃刀,所過之處片甲不留,不但梯度了暴秦,更剃度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劉邦得了天下,張良報了國仇家恨,二人各得所願,皆大歡喜。張良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劉邦的幕僚今以三寸不爛之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候,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娛從赤松子遊。張良得以善終。
,
-
8 # 最後的騎兵90
張良字子房,戰國時南韓人,漢初三傑之首,封留侯,一生先是滅秦復韓後是輔漢滅楚,功成名就後退隱善終。
滅秦復韓:
張良出生於南韓貴族家庭,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五任南韓相國,秦滅韓後,家道中落,斷絕了張良夢想,國仇家恨迫使張良走向滅秦道路。
前219年,張良散盡家財尋求刺客,刺殺秦皇,用重金打造的鐵錘,趁秦始皇帝東巡至博浪沙襲擊秦皇車攆,沒有成功,但張良聲名鵲起。
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張良也一度拉起隊伍反秦,始終沒能成功,投奔楚王?途中在留地遇見劉邦,一見如故就此後決定輔助劉邦成就滅秦復韓大業。
前208年反秦義軍集結薛城,共商滅秦大業,確定以楚國為主,張良曾勸說項梁等人也立韓宗室後人成為韓王,擴大義軍影響,達到自己復韓的目標。
張良輔佐的南韓,在面對秦軍始終難有立足之地,前207年,劉邦義軍攻佔穎川,與劉邦的義軍匯合後,張良跟隨劉邦出謀劃策,順利進入關中。
輔漢滅楚:
進入關中的劉邦,聽從張良建議,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厚待秦宗室,贏得關中民心。
不久,項羽無端殺害韓王,再次擊滅輔佐南韓的夢想,逼得張良不得不再次投奔劉邦。
由張良運籌下,劉邦順利取的故韓趙之地,在劉邦兵敗彭城,又提出利用諸侯矛盾、聯兵破楚,這就是‘下邑之謀’,正是在張良全面規劃下,劉邦才能最終擊敗項羽,建立漢朝。
張良後來又幫助太子穩固帝位,避免新生的漢朝出現動盪。
功成名就的張良深知鳥盡弓藏的道理,范蠡、文種就是前車之鑑,韓信、彭越等人下場,加上自己也體弱多病,就向劉邦提出告退,專心修道養精,前186年病逝,諡號文成候。
張良這一生為韓報仇,博浪沙刺秦,名震天下,運籌帷幄成就大漢,捨棄富貴,高風亮節深受信任後人敬仰、傾佩。
回覆列表
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都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張良卻不在其中,要說他之所以能全身而退,全都是靠他的大智慧!關於張良怎麼死的有兩種說法。
一:居官善終漢朝統一之後,天下太平,百姓也都安居樂業,張良也就辭官閒在家裡,雖然閒在家中,但朝堂之事他卻瞭如指掌,劉邦寵幸戚姬,愛屋及烏,所以就想廢了太子劉盈,另立戚姬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其中也有忌憚呂后外戚專權的意思,就算遭到所有大臣的反對,劉邦也是一意孤行,呂后沒辦法,就想起了張良,想讓他出謀劃策,張良本不想多管帝王家事,但是他認為劉邦此舉多是戚姬慫恿,況且漢朝剛好趨於穩定,不能因太子之事亂了程序,所以就讓呂后帶兒子劉盈去請“商山四皓”,這四人年皆八十有餘,節義清高,很受人們敬重,現不就漢朝爵位,隱匿深山,劉邦屢請不至。呂雉按照張良的計劃去做,果然把這四位德才兼備,聲望極高的商山四皓給請來了。劉邦在宮中突然發現太子劉盈身後多了四位老者,心中猜疑,仔細一問,果不其然,正是他做夢都想請來輔佐自己的人。他們都說劉盈太子仁孝,敬賢愛士,天下人都願意為太子效力。劉邦這才放棄另立太子的想法。後來呂雉為了感謝張良就讓他回到朝中繼續當官,直到惠帝元年張良病故,諡號文成侯,終得善終。
(呂雉劇照)
(商山四皓)
二:隱居山林最近看電視劇《天意》裡的張良,他說自己從小就體弱多病,一點都不假,歷史上記載張良也是一直身體不太好,幫助劉邦奪得天下後就提出歸隱,說自己身體不好,需要靜養,再說現在天下初定,自己留下來用處不大了,劉邦聽到後就說要封賞張良,張良一再推辭,看看彭越、韓信他們的遭遇,張良還敢接受嗎?張良深知這些道理,自然是分毫不取,封地也不要,最後孤身隱居深山去了,所以張良的死也就被人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歷史上開國功臣能夠全身而退的沒幾個,張良就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