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話說不完

    多倫會盟又稱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爭,牽扯到俄國干涉和噶爾丹插手。喀爾喀內部紛爭,不能訴諸武力,只能協商調解。於是,康熙帝要親自調解其內部的矛盾與紛爭,親臨塞外,主持會盟。 於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倫諾爾(多倫)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

    康熙元年(1662年),札薩克圖汗旺舒克因私怨被部屬所殺,發生內亂。許多部民,為避戰禍,逃到土謝圖汗部。事後,康熙帝命旺舒克之弟成袞承襲其兄為札薩克圖汗。後札薩克圖汗要求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歸還其收留的本部逃亡部民,土謝圖汗拖延不辦。札薩克圖汗多次上疏康熙帝,要求土謝圖汗歸還部民。康熙帝進行調解,並指出:“生事互殺,交相戰爭,兵戎一起,姑不論人民困苦,即兩汗豈能並存?土謝圖汗仍然遲遲不還。統一臺灣後的翌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派大臣會同達賴喇嘛官員,到喀爾喀蒙古共同調解兩部的紛爭。

    會盟所在地十三里灘草原,東西長十公里左右,南北寬6公里左右,地勢平坦,是一 片遼闊的草灘,多京公路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會盟時以康熙帝的行宮大帳為中心,按眾星捧月,眾人朝崇的格局在方圓五十里內支設帳篷,屯兵列營。外蒙古三部王公貴族列右隊,內蒙古各旗王公列左隊,依次謁見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禮,進行正式會盟。會盟後,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據康熙身邊的法國傳教士統計,有9 000~10 000名騎兵,1 200名步兵,400~500名炮兵,70門炮的八旗精銳參加了閱兵和演習。號角齊鳴,槍炮齊發,鐵騎隆隆,聲震四野,大展了清軍神威。八旗官兵依次列陣受閱,康熙帝乘馬親射十矢九中,喀爾喀各部無不誠服 。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召集進入漠南的喀爾喀三部首領和哲布尊丹巴活佛,以及內蒙古各部四十八旗王公貴族在距多倫城25公里的十三里灘草原舉行會盟。康熙帝宴賞蒙古各部,化解舊怨,盡釋前嫌,使之“永無離散之苦,爭鬥之害”。同時對內蒙古各旗,尤其是錫林郭勒盟沿邊旗,在平叛噶爾丹戰爭中的功績予以獎勵。共商北部邊疆事宜,並按內蒙古設盟旗的辦法,對喀爾喀各部編設了盟旗札薩克,確立了對外蒙古的統治和管轄。從此,外蒙古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版圖。多倫會盟過程中,康熙帝顯示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透過請罪、眾議、赦免、賜宴、封賞、大閱、建寺、編旗等形式,平息喀爾喀兩部的積怨與紛爭;推行清朝的編旗、封爵和法律制度,穩定喀爾喀蒙古社會秩序,加強了中央集權,使之“感懷帝德,鹹傾心臣服,願列藩屬”。這是康熙帝為國家統一大業建立的又一大歷史功績。康熙皇帝擁有宏大的戰略眼光,運用智慧靈活、恩威並施的政治手腕將外蒙古納入中國版圖,隨後他將親率大軍橫絕大漠,一舉擊潰準噶爾,收復外蒙古,從此徹底解決了困繞中國幾千年之久的北方遊獵邊患。長城只是消極防禦的治標之策,再堅固也抵擋不了鐵騎的南下,而運用高明的政治手段讓北方遊獵民族歸順才是徹底解決邊患的根本,這正是康熙懷柔蒙古,反對修建長城的本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潘嘎之交”火了,潘長江該怎麼做來消除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