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根拜祖
-
2 # 青青子行
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死後,其後呂雉便開始了奪權之路。在群臣的自保下,漢惠帝劉盈死後,呂雉便臨朝稱制,行使皇帝的權力,她改變劉邦”非劉氏不得為王“的定製,大封諸呂為王,這在實際上已經形成了改朝換代。
司馬遷做《史記》將呂后列入本紀,實際上就是承認她是皇帝。若非呂氏諸男沒有呂后的政治能力,周勃平叛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
呂氏之後,長期把持朝政的是文帝的皇后竇氏。竇太后和其女館陶長公主劉嫖權勢滔天,甚至可以左右景帝立嗣。
在景帝去世後,升級為太皇太后的竇氏把持朝政,武帝親自任命的重臣趙綰只因提出“竇氏不應再幹涉朝政”,竇氏就迫使武帝罷免了自己任命的丞相和太尉,並把趙綰逼死在獄中。在其母王太后的建議下,武帝採取韜光養晦之計,不再過問政事才得以保全。
武帝時代,儒學興起。儒生根據夏桀、商紂、周幽王寵愛女色、荒政亡國的事實得出“女色亡國”的結論,甚至把帝王寵妃視為“禍水”。
不過儒家的興起並沒有阻擋住後宮干政之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在元帝病故後,便開始了60年的當政生涯,先後經歷了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衍和劉嬰五朝,最終由王莽篡漢。后妃得寵一般是憑藉色相而非才能,即所謂“女以色進”。這其中有少數極具政治才能的女性,例如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后、呂后、漢和帝皇后鄧綏、武則天、清孝莊太后等人,但更多的女性從未接受過治理國家的教育,加之年紀尚幼便入深宮,對國情民意一無所知,一旦掌握權力很容易帶來災難。另一方面,后妃沒有執政合法性,她們又不得不依靠外力干預朝政,一般後宮干政都與外戚干政相連。
尤其東漢政權實際上是在豪強地主的支援下建立起來的,而光武帝劉秀不同於其它開國皇帝的是,沒有大肆屠殺或者壓制開國功臣,反而對他們禮遇有加,功臣們大多能保全性命、待遇和地位。東漢時,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更成為一種牢固的觀念,於是,與皇帝結親的大多是將相功勳和世代公卿巨族的家庭,他們本來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當他們的女兒姐妹甚至姨姑成為后妃特別是皇后或太后時,靠著這種裙帶關係,他們會得到更多的恩寵,獲得更高的權力和地位。如漢章帝的竇皇后在年僅十歲東漢和帝即位後,尊竇氏為皇太后,竇氏臨朝稱制。竇太后的兄弟竇憲、竇景、竇篤等人都在朝中任要職。竇家兄弟為所欲為,公報私仇,凡是對他們專權不滿的人都被致死。在近五年的時間裡,竇太后一直把持朝政,和帝聽之任之,是一個傀儡。永元四年(92年),和帝14歲時,與宦官鄭眾合謀,將竇氏兄弟一網打盡。竇太后被迫歸政,臨朝稱制5年。
另一方面,由於漢朝又確立了皇后的嫡正地位,在皇帝年幼、懦弱、昏庸或皇嗣中斷時,皇太后可以監護人的身份監督、選立嗣位人,以至臨朝稱制。太后臨朝稱制,其權力與皇帝相等,東漢“臨朝者六後”,這種情況下,太后們在選擇嗣君時大多“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有些太后為了滿足自身的權欲,還廢長立幼。
如和帝皇后鄧氏,以長子劉勝有痼疾為由不立,而偏立少子劉隆,其生時才百餘日,剛立不久就夭折,後又立劉牿,也才12歲,一太后竟兩立幼帝,把持朝政達16年之久。
公平的來講,無論是章帝皇后竇氏、安帝皇后閻姬、順帝皇后梁妠以及桓帝皇后竇妙都知書達理,其家族外戚並非市井,雖然行事跋扈,處理政事也算及格。但靈帝生母董氏以及皇后何氏出身市井,一貪財一貪權,董太后開啟賣官鬻爵的地獄之門,何皇后家族則將士大夫排擠出權力中心,兩人的爭權奪利加劇了東漢末年動盪的局勢,最終導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
-
3 # 小林搞笑
在中國古代,皇帝是一國的象徵,君臨天下。而皇后則是一國之母,母儀天下。漫漫歷史長河中,不乏有許多傑出的皇后,她們不單是作為皇帝正妻,統領後宮佳麗,更是參與朝政與皇帝共同治理天下,這被後世稱為“後宮干政”。
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死後,其後呂雉便開始了奪權之路。在群臣的自保下,漢惠帝劉盈死後,呂雉便臨朝稱制,行使皇帝的權力,她改變劉邦”非劉氏不得為王“的定製,大封諸呂為王,這在實際上已經形成了改朝換代。
司馬遷做《史記》將呂后列入本紀,實際上就是承認她是皇帝。若非呂氏諸男沒有呂后的政治能力,周勃平叛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
呂氏之後,長期把持朝政的是文帝的皇后竇氏。竇太后和其女館陶長公主劉嫖權勢滔天,甚至可以左右景帝立嗣。
在景帝去世後,升級為太皇太后的竇氏把持朝政,武帝親自任命的重臣趙綰只因提出“竇氏不應再幹涉朝政”,竇氏就迫使武帝罷免了自己任命的丞相和太尉,並把趙綰逼死在獄中。在其母王太后的建議下,武帝採取韜光養晦之計,不再過問政事才得以保全。
武帝時代,儒學興起。儒生根據夏桀、商紂、周幽王寵愛女色、荒政亡國的事實得出“女色亡國”的結論,甚至把帝王寵妃視為“禍水”。
不過儒家的興起並沒有阻擋住後宮干政之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在元帝病故後,便開始了60年的當政生涯,先後經歷了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衍和劉嬰五朝,最終由王莽篡漢。
民國初的歷史學家蔡東藩對王政君作了高度評價“孝元皇后,無傅太后之驕恣,又無趙氏姊妹之淫荒,亦可謂母后中之賢者。乃過寵王莽,使其罔上行私,得竊國柄,是則失之愚柔,非失之驕淫也。”但是經歷了新朝代漢的者班彪認為“孝元后群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卒成新都。位號已移於天下,而元后卷卷猶握一璽,不欲以授莽,婦人之仁,悲夫!”
明學者王夫之對漢代母后這一現象做出了總結“所見所聞不出於闈闥,其擇賢辨不肖、審是非、度利害,一唯瑣瑣姻亞之是庸”,故“母后臨朝未有不亂者也”。
這確實言中要害。后妃得寵一般是憑藉色相而非才能,即所謂“女以色進”。這其中有少數極具政治才能的女性,例如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后、呂后、漢和帝皇后鄧綏、武則天、清孝莊太后等人,但更多的女性從未接受過治理國家的教育,加之年紀尚幼便入深宮,對國情民意一無所知,一旦掌握權力很容易帶來災難。另一方面,后妃沒有執政合法性,她們又不得不依靠外力干預朝政,一般後宮干政都與外戚干政相連。
尤其東漢政權實際上是在豪強地主的支援下建立起來的,而光武帝劉秀不同於其它開國皇帝的是,沒有大肆屠殺或者壓制開國功臣,反而對他們禮遇有加,功臣們大多能保全性命、待遇和地位。東漢時,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更成為一種牢固的觀念,於是,與皇帝結親的大多是將相功勳和世代公卿巨族的家庭,他們本來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當他們的女兒姐妹甚至姨姑成為后妃特別是皇后或太后時,靠著這種裙帶關係,他們會得到更多的恩寵,獲得更高的權力和地位。
如漢章帝的竇皇后在年僅十歲東漢和帝即位後,尊竇氏為皇太后,竇氏臨朝稱制。竇太后的兄弟竇憲、竇景、竇篤等人都在朝中任要職。竇家兄弟為所欲為,公報私仇,凡是對他們專權不滿的人都被致死。在近五年的時間裡,竇太后一直把持朝政,和帝聽之任之,是一個傀儡。永元四年(92年),和帝14歲時,與宦官鄭眾合謀,將竇氏兄弟一網打盡。竇太后被迫歸政,臨朝稱制5年。
另一方面,由於漢朝又確立了皇后的嫡正地位,在皇帝年幼、懦弱、昏庸或皇嗣中斷時,皇太后可以監護人的身份監督、選立嗣位人,以至臨朝稱制。太后臨朝稱制,其權力與皇帝相等,東漢“臨朝者六後”,這種情況下,太后們在選擇嗣君時大多“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有些太后為了滿足自身的權欲,還廢長立幼。
如和帝皇后鄧氏,以長子劉勝有痼疾為由不立,而偏立少子劉隆,其生時才百餘日,剛立不久就夭折,後又立劉牿,也才12歲,一太后竟兩立幼帝,把持朝政達16年之久。
公平的來講,無論是章帝皇后竇氏、安帝皇后閻姬、順帝皇后梁妠以及桓帝皇后竇妙都知書達理,其家族外戚並非市井,雖然行事跋扈,處理政事也算及格。但靈帝生母董氏以及皇后何氏出身市井,一貪財一貪權,董太后開啟賣官鬻爵的地獄之門,何皇后家族則將士大夫排擠出權力中心,兩人的爭權奪利加劇了東漢末年動盪的局勢,最終導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
-
4 # 徙竹散人
這是因果。
劉邦就是靠外戚起來的,開國功臣裡多是呂后一支。
《道德經》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劉邦所倚重的最終演化成了束縛。
他曾經對抗過,就是在立儲的問題上,並非僅僅是喜歡戚夫人,然而商山四皓那四位的出現讓劉邦認識到大勢是站在呂后那邊的,尤其是不可能殺掉。牽一髮而動全身,軍政一半以上都是外戚。
雖然後來被清算了,但兩漢的氣質就此形成。威猛如漢武帝者殺鉤弋夫人本就說明連他都怕這個,就是榜樣的影子。
唐代自從太宗靠政變上位以來,幾乎代代權利更迭都是腥風血雨,從他自己的兒子開始就殺得昏天黑地。
包括周朝原是殷商的諸侯,自己最終亡於諸侯;秦朝是周朝的諸侯,最終亡秦必楚;曹丕篡漢,自己被司馬篡;司馬篡了曹魏自己就開始篡;李唐算是隋的一個藩鎮,最終自己亡於藩鎮……
百丈懷海禪師有個有意思的公案:一句“不落因果”做了500年野狐。
終以“不昧因果”得超脫。
-
5 # 心恬澹
第一,劉邦死後,呂雉便開始了奪權之路。在群臣的自保下,漢惠帝劉盈死後,呂雉便臨朝稱制,行使皇帝的權力,她改變劉邦”非劉氏不得為王“的定製,大封諸呂為王。
第二,後宮干政都與外戚干政相連。
第三,東西漢後期的皇帝壽命都不長,不是20多歲就是30來歲就駕崩的,小皇帝只能聽命於太后。
-
6 # 木鐸人
後宮之所以能夠干政,就在於勢大!後宮的權力可以凌駕於皇權之上,那就必然會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那為什麼兩漢最多後宮干政的情況呢?那是因為漢代的制度和漢代權力掌握者構成導致的。
前提條件漢代是劉邦建立的,劉邦發家前就相當於是一個平民,不是什麼世家大族出身;更別說是有任何背景的。所以跟他起事的差不多也是同類人,但到了劉邦功成名就,漢朝建立,要想統治那就得獲得統治階層的支援。劉邦這一類打天下的算統治階層的一部分,但還有許多世家大族他們也是做為統治階層存在的,劉邦要想坐穩江山那必須得拉攏。而拉攏的手段不僅僅是封侯賞爵,還有的就是宗族聯姻,以此來穩固關係。
所以這就導致了後宮裡除了皇帝有權,後宮妃嬪也大多都有背景,這就為後宮有實力干政提供了前提條件。
必要條件後宮背後靠有勢力,話語權才能強起來。但如果皇帝本來正值壯年,後宮也不可能翻起太大的浪花,不至於臨朝干政。所以可以發現兩漢後宮干政的情況多是出現於皇帝更替的時候,而且是繼位皇帝年幼的時候。這時候後宮主位的必定是新皇的母親或是繼母皇太后這種的。這時候母壯子弱,是最容易出現後宮干政得逞的情況的。而兩漢新皇繼位年幼是太多了,尤其是在後期帝國疲憊的情況下,這種局面是家常便飯。
互利互惠那為什麼後宮要干政呢?由權力而來的權利,也必然要積累權利來捍衛自身擁有的權力。後宮做為一個權力聚集很特殊的存在,沒人逃得了權力的誘惑,甚至必須要有權力在手,因為這不僅僅是權力爭奪也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皇帝寵愛那固然好,但若一朝相棄,又為之奈何?再說不為自己,也應該為自己身後家族子弟所考慮。舊皇殯天,那時改朝換代的大事,不坐穩自己那有可能是家破人亡的故事。後宮要坐大,那就得讓自己孃家人坐大,信不過兒子畢竟是外姓人(而且是他們家的天下)自己家人才信得過,這對漢代來說是常有的。一代呂后就是如此。
所以在這些方面兩漢是給了很大的空間讓後宮的發展空間的。還有就是漢代的制度,尤其是做官方面的。那時候要做官,就只有推薦,舉孝廉那種的,沒有後來那種的科舉制。可這就大大限制了階層的流動。那世家大族就大部分壟斷了統治階層,出來做官的大多是這些家族子弟了。所以也就導致他們得和後宮合作,因為後宮靠著皇權,而他們靠著後宮的親權(親人關係)所以他們是互利互惠的。
到了後來的歷代王朝,隨著制度的進步和專門對後宮干政的禁制出現,這種情況是逐漸少了的。其實很多主要是因為科舉制的出現,統治階層不只在於世家大族門閥大家,統治階層出現了很好的流動。因此皇權得到了極大的加強,不再要緊緊依賴於大家族的聯姻了,後宮的權勢背景不再大了。而那些子弟也有合理的晉升制度,可以透過科舉來出來做官,所以後宮的利用價值又不在了。從此而往,後宮干政的情況是少了很多了,除了後宮真的出現女強人的那種,反正後宮是沒有像兩漢那樣那麼容易干政了。
回覆列表
兩漢政治有三大特色:一是宦官當權(西漢主要是漢元帝時期);二是儒生政治(到東漢演變成豪門世族);三是外戚政治。題幹所說的“後宮干政”就是外戚政治的具體表現形式,之所以出現外戚政治,跟西漢建國初期的政治形態及漢武帝的創舉有關係。
呂后稱制,是西漢外戚政治的開端高祖劉邦駕崩後,漢惠帝柔弱,朝中大權由母親呂雉掌握,漢惠帝駕崩後,呂后更是獨攬朝政十餘年。自呂后稱制開始,後族呂氏子弟封王封侯,佔據漢帝國核心要職,由此開啟了西漢外戚政治的源頭。
漢文帝登基後,雖然恪守了高祖“非劉氏不王”的盟誓,但按照呂后留下的舊例,封舅舅薄昭為侯。此後,新皇登基,給外家封侯成了慣例,破了劉邦的“非功不侯”的祖訓。
漢景帝登基後,竇家因為竇太后的緣故,家族勢力擴張迅速,諸竇子弟位列九卿者眾多。漢武帝即位後,竇太后事實上架空了年輕的漢武帝,依靠諸竇子弟及親信掌控了朝政。
由此可見,漢朝外戚政治,自建國初開始,由呂氏、薄氏、竇氏三個外戚,逐步搭建完成,並形成慣例。
內朝官制,讓外戚政治有了“制度性”的保障內朝官是漢武帝的發明創造,本來是漢武帝用於制約相權的手段。他用一些未入仕或剛入仕的年輕人充當內朝官,這些年輕人大多很有才學,可以充當漢武帝的決策參謀。漢武帝讓他們幫自己做決策參謀,把丞相排除在決策層以外,決策下達後,交由丞相等外朝官執行,讓外朝官成了具體辦事的執行人員。
如此一來,漢武帝獨攬大權。內朝官除了博士弟子,還有很大一部分勳臣子弟和外戚子弟。這些人雖然官職低微,但卻處於決策層中心,作用很大。這些內朝官一般會被授予侍中、常侍、博士等加官,尚書檯就是具體負責內朝官政務的秘書處,“領尚書事”的內朝官慢慢成為內朝官的一把手。
後來,內朝官發生了兩個根本性的變化,一是內朝官由參謀機構演變成決策機構,二是外戚佔據內朝官領導地位,領尚書事由外戚擔任成為常態。
衛青就是以侍中身份參與內朝政務決策,後來他被授予大司馬之職,到漢武帝臨終前,以霍光為大司馬領尚書事。這種以大司馬領尚書事(大司馬是外朝官的三公之一,領尚書事是內朝官首領),成為帝國除皇帝以外的最高長官的格局成型了。
至此,外戚藉由“內朝官制”,名正言順地成為漢帝國首席執政大臣,並完全掌握朝政。
外戚政治與宦官、儒生之間鬥爭外戚政治之所以如此強大,也不光靠老祖宗的成法,這中間也經歷了與宦官政治、儒生政治之間的鬥爭與妥協。
比如,漢元帝時期就是西漢唯一一個宦官當權的時代,主要的政治鬥爭表現為宦官與儒生之間鬥爭,外戚不大受漢元帝信任,充當了宦官的工具。
漢成帝吸取父親的教訓,重拾外戚政治。這個其實不難理解,本來西漢就是一個“以孝治天下”的王朝,人的天性親近親屬,這就是外戚政治的人性之根。
有人說,西漢末年就是儒生政治與外戚政治的合流,我不大同意這個說法,其實當時儒生和外戚之間的關係,還是以對立為主,直到王莽秉政期間,才有所改善。
到了東漢,無論宦官和世族多麼強大,外戚政治的根,已經深入帝國骨髓,顛簸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