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桂雁
-
2 # 悅視左右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李華的《春行即興》,全文如下: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這是一首描寫景物的詩文,詩人透過對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自己淒涼、悲傷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所處時代的深切哀悼、惋惜之情。
我來說下詩的後兩句“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這句的意思。“芳樹無人花自落”,因為當時詩人正處於安史之亂時期,百姓流離失所,誰還有心情去觀賞花開花落的美景呢?“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天來了,山路上開遍了各種絢爛的花朵,還有各種鳥兒爭鳴,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看似寫樂,實則詩人以樂言悲,多麼美好的場景,可因為戰爭的原因,卻不見一個行人、一個農民、一個樵夫。表達了作者孤單寂寞的心情。
-
3 # 枕溪居主
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華七絕《春行即興》,我們先來看看詩的全文: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註釋:
1.宜陽---古縣名,在今河南省宜陽縣,是唐代最大的皇家行宮連昌宮所在地。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唐明皇李隆基都曾到這裡遊玩。
2.李華(約715-766),唐代散文家,詩人。字遐叔,趙州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安祿山攻克長安時,李華被迫接受鳳閣舍人的偽職。“安史之亂”被平定後,李華被貶為杭州司戶參軍。
3.這首詩的大致意思是:春天的宜陽城下芳草萋萋,澗水本來是向東流的,現在卻向西流了,芳香四溢的花樹一任她自開自落,春山的路上只有鳥在啼叫,沒有遊人。
4.作者李華春天經過宜陽時,寫下了這首《春行即興》,本來一提到春天,一定會是鳥語花香,到處生機勃勃的樣子,可是作者這首詩卻把春天寫得十分蕭疏。因為經過“安史之亂”,宜陽的皇家行宮遭到了嚴重破壞,人民流離失所,即使在這美好的春天,也只能芳華自開自落,小鳥自唱自聽,無人欣賞。
-
4 # 逹文
以景託情 憂在家國——讀唐.李華《春行即興》
——
全詩原玉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白話釋文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天的樹木那麼生氣盎然,卻無人觀賞,多情的花兒也為之孤寂地衰落
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天的山野那麼怡人耳目,也無人觀賞,天真的鳥兒卻不住地空空啼唱
欣賞體味
1、句句寫景,字字多情——這首詩四句均是如此,充分抒發了春天裡詩人的寂寥憂傷之懷。可謂“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李漁《窺詞管見》)。後世學者佳評連連:“‘自’與‘空’,益見悽景”(明代李攀龍、袁宏道《唐詩訓解》);“四句說盡荒涼,卻不露亂離事,妙。”(明代陳繼儒《唐詩三集合編》);“五絕中如王右丞之《鳥鳴澗》詩、《辛夷塢》詩,言月下鳥鳴,澗邊花落,皆不涉人事,傳神弦外。七絕中此詩亦然。首二句言城下之萋萋草滿,城外之流水東西,皆天然之致。後二句言路轉春山,屐齒不到,一任鳥啼花落,送盡春光。詩題標以春行寄興,殆萬物靜觀皆自得也。若微之見桃花自落,感連昌之故宮;劉長卿因啼鳥空聞,嘆六朝之如夢。同是花落烏啼,寓多少興亡之感。此作不落形氣之中,忘懷欣戚矣。”(陛雲《詩境淺說續編》)。
2、憂之所繫,家國離亂——作者春天經由河南宜陽時,眼中本是美好的風物,如綠草、山泉、芳樹、鳥語等,卻為何令人如此憂傷?據考,此詩作於安史之亂剛平息不久,長年戰亂摧殘,山河破敗不堪,曾經富饒繁華之地竟然如此人煙不見,實則抒發了詩人無盡而難以言表的家國離亂之憂時深懷。李華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天寶二年(743)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使、右補闕。安祿山陷長安時,被迫任鳳閣舍人。"安史之亂"平定後,貶為杭州司戶參軍,之後因風痺去官,後又託病隱居大別山南麓以終,信奉佛法。通過了解李華的身世,有助於進一步體味詩人當時的心情。
李華(715-766年),字遐叔,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唐代文學家,散文家,詩人。倡導儒家正統思想,是中唐時期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的古文運動的先驅人物之一。其散文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李華寫作古文多以五經為本,詩風流麗。其傳世名篇有《弔古戰場文》。其詩原有集,惜已散佚。後人輯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
5 # 道道代辦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這首詩是唐代李華的《春行即興》後兩句的意思是:經過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觀賞爛漫的山花,山花只好任由自開自落,雖然鳥語婉轉,但也是自啼自聽全是寂靜荒涼一片。
-
6 # 深海魚139
謝悟空邀請。“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出自唐朝詩人李華的七絕《春行即興》,我理解這兩句說的是:那開花的樹,芬芳嬌豔無人賞,落英繽紛自凋零;那春天的山,草木葳蕤山徑斜,卻只聞幽幽鳥鳴。畫面躍然紙上。讓人感受到山野空無寂,花開滿山香,獨行了無趣,欣聞鳥歌唱的“驢友”心態,這麼美的環境也確實值得一遊。《春行即興》全詩共四句,輕聲誦讀感受一下: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怎麼樣?韻律流暢,輕捷柔潤,彷彿讓人置身其中,感受意境之美。唐詩文字簡潔,畫面清晰,強烈的帶入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因而深受詩詞愛好者的喜愛,即便不瞭解作者,不瞭解時代背景,整首詩讀下來,還是能夠得到美的享受。
但是,我們讀詩不能只看表象,當了解了這首詩的時代背景,我們便真正領會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主題思想。我們的思維觸角要深入到文字後面去,這首詩為何要寫城下草萋萋,水流復向西,花自落,鳥空鳴,是何用意?史料記載,這個唐人李華原是朝廷官吏,“安史之亂”被迫當了“叛徒”,為叛軍工作,八年後唐朝平息了叛亂,他被貶了官職,便抱病辭官隱居山林,篤信佛教了其一生。網上資料表明,安史之亂戰死幾十萬人,這就不難理解這首詩為何“城下草萋萋”了,透過整首詩,我們似乎看到了戰亂給唐朝帶來的蕭條和衰落,表象的美變得深度沉寂了,這跟作者的境遇和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李華是歷史的親歷者,我們是歷史的閱讀者,不瞭解歷史背景,真的讀不懂作者的真實想法和心態。浮光掠影讀唐詩,永遠不會變的深刻。這就是我讀這首詩的感受。
-
7 # 文文mm4545
芳樹指開滿小花的樹,這裡暗指女人那個芳,比喻女人無人欣賞,花貌也就自然暗然失色了,春山一路鳥空啼,比喻雖然是春天了,但路上沒人,鳥鳴也無人能聽欣賞,白叫了,沒人能聽到。
-
8 # 瀚墨尋夢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作者寫春天經宜陽時對眼前景物的感觸,即興舒發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宜陽,河南省西部,唐代福昌縣城,唐最大行宮之一一連昌宮座落在這裡,境內女兒山是著名風景區,山上有蘭香女廟,山中古木流泉,鳥語花香,景色美麗,年年吸引皇室貴族,墨客遊人來觀賞,連昌宮隋朝建,但沒有隋煬帝遊玩的記載,卻有唐李治,武則天,李隆基來此消遣的記錄,安史之亂,連昌宮成廢墟,唐玄宗曾一次路過,見玉塌傾斜,香案生菌,睹物生情,揮淚而去。李華此詩寫在安史之亂平息不久,芳樹無人花自落,強調無人二字,道出詩人感慨,經安史之亂,再無人來觀賞,只能任其自開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強調空啼二字,以樂寫衰,以鬧襯寂,顯示了山路荒寞,自落空啼相關照,寫出詩人的寂寞之感,詩中寫綠草.芳樹.山泉.鳥語,但這些景物都是襯托詩人淒涼心境,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李漁《窺詞管見》有云: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這首詩是句句寫景,句句含情。
-
9 # 素心流年
出自唐代詩人李華《春行即興》,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宜陽城:即唐代的福昌縣城,今河南西部,洛河中游,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連昌宮坐落在這裡。安史之亂時遭嚴重破壞,十分淒涼。
安史之亂後,詩人經過此地,有感而發“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
一首小詩,妙絕在“一切景語皆情語”。
“草萋萋”:芳草茂盛,“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宜陽城下春天盛景。
“澗水”:兩山之間的深水溝。山澗清澈,澗水東流,“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
這兩句單純寫景,卻另有深意。詩人站有宜陽城頭觀景,原是高大巍峨的皇家行宮卻芳草茂盛,原來用來灌溉良田的山澗卻任由西流向東,東流向西。草盛反襯城敗,澗水長流反襯人煙荒蕪。
正如杜甫所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異曲同工,春意濃濃卻悽愴難語。“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這兩句頗有意境,卻耐人尋味。
若沒有“自”與“空”,便是大好河山,春光明媚。芳樹,古柳,落花,春山一路,鳥語花香,然而著以“自落”“空啼”,卻是芳香的花樹無人欣賞,自開自落,卻是鳥鳴悠揚,春山空寂,自鳴自啼。以樂寫哀,以鬧襯靜,“大好河山容顏改”,多少寂寞隱其中!
正如杜甫所寫“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同工異曲,春意愈鬧愈顯城池荒涼,人煙淒涼。全詩雖為純粹寫景,不露絲毫情意,卻句句言情,宜人之景襯托詩人淒涼心境,充分顯現詩人對離亂時代的深沉嘆惋!
有人評價此詩,“四句說盡荒涼,卻不露亂離事,妙!”
-
10 # 三葉草青青
此句出自唐代詩人李華的《春行即興》: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這是一首寫景的小詩。三月春深,李華途經宜陽,見曾經遊人如織的宜陽城如今芳草萋萋,景象荒涼,一種淒涼落寞的感覺油然而生。
天寶二年,李華出任監察御史,前途本一片大好。不料安史之亂後,他被迫受偽職,戰亂平息後,他就被貶為杭州司戶參軍,不久後寫下此詩。
宜陽城,是唐朝太平年間的繁華安樂鄉。一方面,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連昌宮就坐落在這裡。另一方面,境內的女幾山風景秀麗,山上古木流泉,鳥語花香。每年,來這裡遊玩觀賞的皇室、貴族、墨客、遊人絡繹不絕。
可惜,安史之亂後,宜陽城繁華不再。
詩人立在城頭,見從城內延伸到女幾山的只有瘋長的野草,昔日的熱鬧只餘下“草萋萋”。清泠泠的山泉自顧自流淌,再看不到農民利用澗水灌溉的萬頃良田。太平時期“鳴流走響韻,含笑樹頭花”的美景在戰亂洗禮後只剩荒蕪。
一路上,春花吐露芬芳,百鳥爭鳴,本該是山花爛漫,鳥語宛轉的佳境。但作者用“自”、“空”二字將筆鋒一轉,花開得再美也無人欣賞,鳥兒叫得再歡快也無人聆聽,道出詩人對時代的感慨:安史之亂後,宜陽城終究是落魄了,如同自己一般。
尾句“空啼”二字,以樂寫哀,以鬧襯寂,襯托出山路的荒寞。這裡不僅沒有了遊人墨客,連耕農、樵夫、村姑都沒有了。
“自落”、“空啼”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面對大好山河變得荒涼時的寂寞無力之感。
綠草、芳樹、山泉、鳥語,越是宜人的景色,越襯托出詩人心中的淒涼。一場叛亂,不僅毀了他自己的前程,更毀了無數人的家園和這片大好山河的繁華。
回覆列表
這句詩來自《春行即興 》唐代: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意思是:宜陽城外,長滿了繁盛的野草,連綿不絕,山澗溪水向東流去,復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樹木繁茂芬芳,然空無一人,花兒自開自落,一路上鳥兒空自鳴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