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九如

    春秋前即西周時期,人們使用木製:石制工具進行農業生產,個人艱難單獨完成繁重的生產任務,人們通常在貴族的田地裡集體耕作。春秋時期,鐵製農具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領域,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兩牛牽引的犁進行耕作,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體生產成為可能。憑藉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大量荒地得到開墾,這些額外擴充的私田產品不再繳納給國君,私團的主人把土地租給農民,叫做田租,形成新的生產管理方一式,個體生產取代大規模強制性集體耕作,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土地私有化開始形成,新興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 2 # 達文有話說

    首先,要糾正一下:春秋戰國時期並不是生產力的發展會導致土地的私有,而是發展生產力的強烈需求導致的土地私有。反過來,土地的私有化,進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的土地的分配製度的調整,本質上是調整土地資源的分配,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發展生產力。明確了這一點後,我們再來看在周天子開創的分封制背景下的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的土地制度是如何發展,而後再向私有制轉變的。

    決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技術,另一個是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

    農業生產受兩個因素制約:農業生產工具和農業技術。

    一、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

    農業生產工具所以能夠突出進步,是由於冶鐵技術的兩個重大發明,一個是鑄鐵(即生鐵)冶煉技術,另一個就是鑄鐵柔化技術。正是由於這兩項技術的重大發明,使得鐵農具很快很廣泛使用於農業生產,促使農業生產技術突飛猛進,生產量有很大的提高。

    鑄鐵冶煉技術的發明

    中國鑄鐵冶煉技術之所以能夠比歐洲早一千九百年發明,並且很早推廣應用,主要由於繼承和發展了青銅冶鑄技術,並運用了長期累積的豐富經驗。早在商代和西周時代,青銅冶鑄技術已有很高水平,商代已能鑄造大型青銅器如“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已能鑄造大型青銅器如“大盂鼎”、“大克鼎”等。

    冶煉首先需要將生銅鐵熔化。其中,銅的熔點約為1083℃,遠低於鐵1535℃的熔點,而且青銅合金的熔點更低。要達到這樣的高溫,即使在今天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古人要想獲得高溫是很困難的。普通煤炭的火焰溫度在沒有風箱幫助的情況下很難達到鐵的熔點,所以古代鐵的冶煉離不開風箱的發明。(圖| 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冶煉)

    春秋時代已使用高大的圓錐形鍊銅豎爐,高達一點二到一點五米左右,爐缸有一或兩個鼓風口,有著鼓風裝置。而到春秋後期,煉爐的鼓風方法得到了改進,冶鐵鼓風爐有重大的進步,提高了煉爐的溫度,於是,發明冶煉鑄鐵的技術,使煉出的鐵成為液體,從而加速了冶鐵過程,提高了鐵的生產率。這對於冶鐵業的發展和鐵工具的推廣使用是具有決定意義的。

    鑄鐵柔化技術的發明

    戰國時代開始廣泛使用鑄鐵的工具,但是早期的鑄鐵,是質脆而硬的白口鐵,很容易折斷,不耐用。因此,當時勞動人民從生產實踐中創造了兩種柔化鑄鐵的技術:

    一種方法是鑄鐵件的可鍛化熱處理,經過氧化脫碳並析出部分石墨,使成為白心可鍛鑄鐵。到戰國晚期,出現了黑心可鍛鑄鐵,是經過長時間加熱退火而成,韌性比白心可鍛鑄鐵高。

    另一種方法是經過加熱氧化,對鑄鐵進行脫碳處理。在脫碳不完全時,鑄件表面的外層已成為鋼,可是內層還是鑄鐵,成為一種鋼和鐵同存於同一工具中的複合組織;在脫碳較完全時,白口組織消失,鑄件組織全部由鐵變成鋼,但還儲存有鑄件的特點(具有縮孔、氣眼等特徵)。

    當時還利用控制退火辦法,創造了表面為低碳純鐵、中心為硬度高的體質複合鑄件,使用中把表面層磨損,露出中間層作為刃口,解決了某些工具要求有堅硬鋒利耐磨的刃口而又具有韌性的矛盾,這種方法在戰國後期,北起燕趙、南達楚國的範圍內廣泛使用,大大提高了鐵工具的功能。

    (圖 |冶鐵壁畫)

    中國古代鑄鐵柔化技術的發明要比外國早二千多年。歐洲到十八世紀才有白心可鍛鑄鐵,十九世紀美國才開始熔制黑心可鍛鑄鐵。中國古代鑄鐵柔化技術的發明,對於當時鐵工具的廣泛使用,對於促進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二、水利灌溉技術的發展

    在春秋戰國間,中原地區已普遍採用桔槔來灌溉,代替過去抱著汲瓶來灌溉的原始方法。桔槔也稱為“橋”,是用兩根直木組織成的,一根直木豎立在河邊或井邊;另一根直木用繩橫掛在豎立直木的頂上,在這根橫掛的木上,一端繫著大石塊,一端繫著長繩,掛上汲瓶或水桶,利用槓桿的原理來汲水。要汲水時,把長繩一拉,讓汲瓶或水桶浸入河中或井中汲水;把繩一放,由於一端結有石塊,汲瓶或水桶就升上來了。《莊子》記載春秋末年子貢的話,說桔槔“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天運篇》);還記載顏淵的話,說:“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速)如泆湯。”(《天地篇》)這些話都說明桔槔利用槓桿原理來汲水的情況。

    三、耕作技術的進步

    中原地區原本使用一種腳踏耕具,稱為稱為耒耜。耕作的人用手把著耒耜的柄,用腳踏著刃部,把鋒刃刺入土中,向外挑撥,才能把一塊土掘起來。墾耕就是把土一塊塊地挨次掘起來,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塊土,退一步。這種一步步後退而間歇的墾耕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自從春秋後期,農民推行了用牛拖犁來墾耕的方法,墾耕就變為連續向前的運動,用力少而效果好。

    (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戰國時期青銅牛尊)

    從山西渾源出土的牛尊來看,春秋後期晉國的牛都已穿有鼻環,說明牛已被牽引來從事勞動。戰國時稱牛鼻環為“棬”,《呂氏春秋·重己篇》說:

    “使五尺豎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順也。”

    而且,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相連關係,孔丘的學生司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可知當時牛耕已較普遍。

    隨著鐵農具的應用、牛耕的推行、耕作技術的進步、灌溉工具的改進,農業產量較之前也自然也有所提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沒錯,但它有個制約條件:一套合理的制度。

    社會制度與生產力的關係

    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土地制度為“井田制”。所謂井田制,就是將一塊耕地用“井”字隔開,分成九宮格。外部周圍的八個格子屬於“私田”,其土地所有權屬於貴族,但是交給八戶農奴人家去耕種,土地產出所得是八戶農奴自己的。井字中間的那個格子是“公田”,由八戶人家共同去種植,土地所產出的糧食要交給貴族,就相當於稅收。

    圖| 井田制

    當然,統治者不會傻到讓“井田制”像聽起來這麼美好,在井田制在真正執行的時候,貴族所屬的公田面積要遠大於交給農奴的私田。因此,對農奴而言,打理貴族的公田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在公田裡勞動時,自然是去偷奸耍滑。

    一個社會的制度之所以決定生產力水平,在於:

    首先,人天生是都有惰性的。每個人都想要“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工作,但是,一個好的社會制度,會激勵人去努力工作。其次,每個人的能力各不相同。同樣上一天班,做一樣的工作,不同的人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都不一樣。好的社會制度,應該儘量將生產資源分配給生產效率高的人。

    在周代的井田制下的社會中,上述兩個問題都無法解決。農奴在公田中耕作,缺乏積極性,生產效率也就十分低下;而擁有大量土地的貴族,自己吃飽飯是沒問題的,也想不出什麼激勵措施,只能透過低效率的人為監管。

    更要命的是,貴族們經營土地的能力也各不相同,由於土地屬於國有,不善經營土地的人,也不能透過土地交易,將手中生產資源交給生產效率更高的人。如果土地所有者是個紈絝子弟,其土地邊際收益的價值就被白白浪費了。

    正是這樣,井田制下的土地生產效率低下,也制約了國家的發展。各國勵精圖治的諸侯,以及他們手下的客卿們,看到了井田制的弊端後,懷著發展生產力的強烈訴求,在各國掀起了變法的風潮。

    發展生產力的需求,促成了土地私有制的變法

    以秦國的商鞅變法為例,秦國廢除了井田制,將土地制度私有化,即允許土地資源的自由交易。

    秦國將井田制廢除後,國家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商鞅的新法規定了,農民必須以財物來交稅。這樣,稅賦的標準就相對固定了,勞動者就得到了稅後的勞動剩餘,其勞動的積極性必然會提高,社會的農業生產效率也大幅度提高。可進行農業生產的耕地面積增加了。新法對耕織者進行獎勵,對墾荒有特別獎勵,者使很多貴族手中很多荒蕪的土地有了交易的價值,他們紛紛將其開墾成農田,這樣全國的耕地就無形間變多了。土地資源生產效率提高。透過土地交易市場對資源進行調節,就是所謂的“市場那雙看不見的手“,讓不善經營土地者,將手中的土地交易給善於經營土地的人,以實現資源的動態分配。可用的兵源增加。井田制的廢除,解放了大量農奴,使其成為農民。同時,在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閒置的勞動力就可以轉變為兵源。影響政治的貴族沒落。貴族之所以被稱為貴族,是因為他們擁有永久的土地。但是,在新法允許自由土地買賣後,貴族一旦賣了土地後,也就淪為平民了,再也沒有能力對諸侯的政治施加影響了。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的農業生產力大幅度提高,使得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經多代人的不懈努力,終於在秦王政治下統一了天下。結語

    古代的土地私有制,雖然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它也在古代社會種下了一顆惡果——那就是“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引發了大規模的移民,新的移民地區抵抗風險的能力很弱,官員又容易胡作非為,一旦遇上天災,就可能爆發起義。這就是,古代中國農民起義頻繁發生的原因。所以,任何制度都是一把雙刃劍,社會能否保持穩定,就在於執劍者能否保證制度的平衡。

  • 3 # 月皎

    從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到春秋戰國時期趨於土地私有化,生產力發展只是外部因素,更多的推動力,來自生產關係、社會形勢、管理主體等內因。

    就拿生產關係來說,打一個比方,一家之長領著幾個孩子過日子,指揮孩子們按時到“公田”參加勞動,收了糧食歸家長保管,孩子們吃飽了飯就行,沒有自己的糧食儲備。家長有威信時,這種生產關係沒問題,但隨著孩子們長大了,生產工具進步了,這些分家單過的孩子們也就不滿足於僅僅吃飽飯了,也不滿足於存有少量餘糧了,所以就不安於聽從指揮在“公田”上勞動,加之家長的威信一天不如一天,這種情況下,原來的“公田”就名存實亡,最後徹底消失,相反的,成年孩子們手裡的“自留地”就大片增長。

    這只是簡單的比喻,下面以晉國為例,分析導致土地私有的內因。

    從井田制到爰田制,代表著以宗族分封為主體的土地制度漸趨瓦解,逐步向新興地主階級土地私有化的過渡

    在晉獻公之前,晉國實行的還是西周時的“井田制”,即全國的土地在名義上都歸國君、國家所有,就像《詩經》裡所說的: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這種宗法分封制的土地管理中,分配土地的多少,不是看勞動付出多少、功勞大小,而是大多按照與國君的血緣關係遠近。以宗室血緣為基礎的土地分封制,在西周時期發揮了鞏固統治的作用。

    但到了春秋時期,宗室成員間的鬥爭加劇,這種以大宗、小宗、親疏遠近為原則的分配製度,反而加劇了宗室成員爭奪王位的激烈程度,為了獲得土地分配權,不惜生死相爭,《史記》評價春秋時期的狀況:

    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晉獻公上任後,鑑於公族成員爭戰的教訓,廢除了宗法分封制,消滅了大量公室貴族,同時又將一些非公室成員列為新的貴族,逐步終結了宗親血緣紐帶下的土地分封制。

    到了晉惠公時,出於與秦穆公抗衡的需要,推行“爰田制”以收買人心。這一臨時制度的主要特點,就是對晉獻公的分配原則進行了範圍擴大,已經不只限於高層的非公室貴族,所以其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到了春秋五霸晉文公即位時,晉人對土地私有化的呼聲已非常高漲,此時的晉文公,出於穩定王位的需要,也要順應這樣的發展大勢。晉國重臣欒枝是這樣向晉文公解析當時時勢的:

    地廣而不平,人將平之;財聚而不散,人將爭之。(《說苑》)

    晉文公將新的土地分配原則加以制度化保障,此時的土地分配已經向私有制邁進了一大步:

    首先是按照才能、功勞分封土地。

    其次是“公食貢”,也就是由公卿大夫代為管理王室的土地,再向王室交納大量貢賦,而代管者為了自己的收入,必然會加大對勞動者的盤剝力度,這就是新興地主階級的過渡時期。

    再有就是“加田”的出現。“加田”是相對於需要上交稅賦的“祿田”而言的,就是加賞的田地,這部分田地已經成為公卿大夫的私有土地。加田的增多,加快了土地私有化的速度。

    王室土地所有權下移到非公族公卿大夫、甚至平民,在造成公卿大夫勢力擴張的同時,也加劇了土地兼併鬥爭,造就了擁有大量私有土地的新興地主階級

    晉國公卿大夫對私有土地的貪慾日益加大,在晉文公時期還沒有影響到晉國的根基,但隨著公卿勢力的不斷加大,到了春秋後期,已經到了王室不能命令公卿大夫的地步。王室不但不能收回交由公卿大夫代管的土地,也不能阻止公卿大夫之間為爭奪土地而發生的兼併鬥爭。在此時期,公卿大夫的私有土地收入不但可以全部歸自己所有,而且還可以轉贈、交換、買賣。

    春秋後期,晉國六卿的勢力,已經完全取代了晉國國君的地位,他們為了提高自己的實力,都把爭奪土地作為首要目標,只有擁有比別人更多的土地,才能有資本供應軍隊,提高戰鬥力。這種競相擴張的直接結果,就是後來的趙、魏、韓三個卿大夫集團的“三家分晉”。

    到了戰國時代,土地私有化的範圍,已經從公卿大夫擴大到士、平民。以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為例,實行這種土地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更進一步提高普通勞動者的耕種積極性,從而提升整體國力。看商鞅獎勵耕戰的力度,也就知道土地私有化的廣泛程度:

    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商君書》)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士兵,如果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就有可能白手起家成為“地主”。這個時候,國家對民眾的管理原則,已經從土地的分配權,向賦稅的徵收權轉變,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證明,土地私有化不但是得到絕大多數國民歡迎,同時也已經得到了國家管理層的認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