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文君
-
2 # 錢錢
首先,中國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宦官這種特殊的群體,也就是通常所稱的“太監”。他們其 實並不是一種官職,而是一批專門侍奉皇帝和其他皇室成員的特殊奴僕。東漢以後,所有的宦官都用閹人來充當。
自古以來,歷代皇朝都禁止宦官參與或干涉國家大事,但事實上,由於宦官與皇帝和皇室成員十分接近,關係密切,所以常常能竊取某些權力。
特別是在一些朝代的末年皇帝昏庸的時候,例如東漢、唐朝末年就都曾經出現過宦官專權的現象,而到了明代,宦官專權現象變得尤為嚴重。
明朝的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在皇宮內攜刻鐵牌,規定宦官不得讀書識字,不得干預朝廷政事,對宦官控制很嚴。
可是,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權時,卻是得到宮內太監提供的情報才成功的,所以,朱棣稱帝后,開始重用太監,對宦官委以出使、專征、監 軍等軍政大權,如“七下西洋”的鄭和就是內官監太監。
為了清除建文帝的餘黨,朱棣還設立了特務機構——東廠,由親信太監掌管,專門緝拿“要犯”。東廠只對皇帝負責,不必經 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但在當時,皇帝還親自掌管朝政,宦官尚且不敢擅權。
明代的宦官專權,大約始於明英宗正統年間。英宗當皇帝時年僅9歲,不懂國事,因而越來越寵信太監王振,使得王振的權勢日益增大,飛揚跋扈,不可抑制。 王振假借皇帝的意旨,控制了朝廷上下,連英宗也時常被他所左右,從此開了宦官干政之端。
明英宗還授權太監審理囚犯,宦官從此又插手司法。後來,由皇帝批准,精銳的京軍“團營”又歸太監節制,從而開了宦官總領京軍的先例。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間,劉瑾等8個宦官勾結成 夥,人稱“八虎”。 他們與一些大臣結成閹黨,幾乎控制了整個朝廷,發號施令,權擅天下。
就這樣,明代宦官專權的局面一步步地形成,並發展成了明代政治上的一大“毒瘤”。因為太監這種人畢竟是身體有缺,導致心理不健全,思想扭曲,他們做出的政策也就不可避免的比較極端,嚴重的危害到了當時社會的安定和文明的進步!
-
3 # 未濟
因為私禮監批紅制度
明代是內閣票擬,對一件事情提供應對方案,但也只是建議,決策權在於皇帝,而皇帝又沒時間處理所有的檔案,就秉筆太監代筆,把內閣的建議抄一遍,或者稍微修改一下。再由掌印太監蓋印,發回內閣擬旨。
這個過程中,皇帝若是不勤勉,或者宦官有弄權的心思,那麼就很容易在批紅的時候做手腳。而皇帝又不勤政,那麼內閣只能遵守,因為批紅是皇帝賦予的權力,內閣不敢不執行。由此,便有了天啟皇帝做木工,魏忠賢專權的事情發生。
大臣無法限制宦官明朝撤了宰相,雖有內閣,缺也只有建議的權力,內閣首輔也無法牽制宦官,原本設立司禮監就是為了牽制內閣,卻賦予了司禮監過大的權力。內閣無法和司禮監抗衡。
秉筆太監掌管東廠這是定製,東廠耳目眾多,監察官員,可以快速獲得訊息,東廠濫用私刑,而且殘忍。文官們懼怕,就算想彈劾宦官,要麼被東廠提前知道了,要麼也被宦官壓下,皇帝看不到。
總結一下主要就是皇帝給了宦官過大的權力,而一旦皇帝不勤政了,很多權力就放給了宦官。其實宦官也是代行皇權。因為皇帝覺得宦官不可能造反,所以更加放心。在這種情況下,宦官雖然可以專權,但是想換個掌印和秉筆太監也是皇帝一句話的事,其本質是狐假虎威,還是皇權至上。
-
4 # 歷史爆破手
明朝之所以出現宦官專權,是因為朱棣開了一個壞頭。後來明朝的許多帝王,又十分昏聵,大肆任用太監,以致於朝政敗壞,天怒民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明朝的滅亡。
朱棣開任用宦官的先河明朝開國太祖朱元璋,曾經下令:“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而且把這塊鐵牌掛在了宮內。後來的建文帝對此更是嚴格執行,太監稍微犯一點錯,便會受到嚴厲的處罰。這樣的制度,自然是很受太監的憎恨。後來朱棣起兵靖難的時候,這些太監聽說朱棣對太監十分信任,甚至有的人能帶兵打仗。於是有部分太監便偷偷聯絡朱棣,給他送情報。後來朱棣得了天下之後,對於宦官十分信任。他派遣太監鄭和下七次下西洋,就是一個例證。也就是從永樂時期,開啟了任用宦官的先河!
廢除宰相形成部分權力真空明初的時候,明朝是設有宰相一職的。只是後來胡惟庸案發後,朱元璋感覺宰相的權力太大,甚至威脅到了皇權,所以此後一直不設宰相。但是廢除宰相之後,也是有弊端的。,皇帝需要承擔起一部分宰相的職責。所以皇帝的工作量一下子增大。而且沒有了宰相這個緩衝地帶,皇帝便需要直接面對百官。皇權和文官集團的鬥爭,一直貫穿於明朝始末,這也導致了後來許多皇帝厭煩了上朝,甚至幾十年不上朝。為了制衡文官集團,皇帝便起用了宦官集團。而且,廢除宰相之後的一些權力真空,便被分到了太監的身上。“十二監、四司、八局”,太監的機構多達二十四個。
皇帝和太監的感情深厚因為許多皇子都是由太監從小陪到大,等到這些皇子登上皇位之後,感情上便天然地和這些太監親近,自然也就更相信他們。這些太監從小看皇帝長大,也就更加深知皇帝的脾氣。他們往往會順著皇帝的脾氣,貢獻一些好玩的東西。這和那些整天拿著國家大事來煩皇帝的大臣對比,自然是太監更加貼心。長此以往,太監攫取到的權力越來越多。任用太監監軍、到各地收取賦稅。設立東廠、西廠、內廠等監察百官,相比於錦衣衛,太監出入宮門更加方便。太監使著越來越順手,而後來的皇帝,往往沒有朱元璋、朱棣那樣的才幹,駕馭不住太監,慢慢地就形成了太監專權。
宦官專權的危害太監專權的危害自然是極大,很容易造成“只知有太監,不知有天子”的局面。有明一代,宦官權力大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任免官員,而不用透過皇帝,這就把皇權給架空了。尤其是,明朝後來的皇帝,一個個的都不願意上朝,這就給了太監更大的作惡空間。他們任人唯親,大肆索賄,隨意誣陷大臣,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此外,他們還插手人事、軍隊、稅收等等部門,加大了和農民階級的矛盾,也極大地摧毀了文官和武將集團。這就導致了明朝統治根基的不穩。
王振專權,導致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敵人掠走,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後來劉瑾專權,人稱他是“立皇帝”,正德皇帝是“坐皇帝”。後來的魏忠賢更是鼎鼎大名,把太監專權推向了新的高度。太監專權使得政治更加腐敗,人民的苦難更加深重,社會更加不安,也加快了明朝的滅亡速度。
綜上所述,明朝之所以出現了宦官專權的現象,就是因為朱棣開了一個壞頭,後面的皇帝沒有朱元璋和朱棣的能力,且大多懶於政事,讓太監把皇權架空。這樣的危害是,太監把觸手伸向了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幾乎所有領域,直接撼動了帝國的大廈,使得明朝的統治天怒人怨,加速了其滅亡的程序。
-
5 # 朝史暮想
本質上,明朝宦官勢力的崛起和強大,都和皇權的延伸有關。
明朝太祖朱元璋有過“內臣不得干政”的祖訓,其立意主要是為了皇權的獨立性和絕對性。但是同樣,朱元璋也非常明白,皇權真正的敵人來自內部,老朱家江山最大的敵人也來自內部,即——文官集團。
整個明朝的歷史,其實可以看作是皇權和文官集團的鬥爭史。從朱元璋開始,裁撤宰相,頒佈《大明律》,建立錦衣衛等等手段,其實都是為了對付和約束文官集團。
朱元璋做的很成功,但是孫子朱允炆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小受儒家文化薰陶的朱允炆一上來就和文官集團很親近。這自然也不符合宦官集團的切身利益。事實上,朱棣後來發“靖難”之師,能夠成功奪取皇位,和朱允炆身邊諸多內官投誠,提供情報有關。
朱棣上臺後,第一件要面對的事情就是平息文官集團的反撲。朱棣很直接,就是用宦官集團去壓制。也就是從朱棣時期開始,明朝宦官勢力開始抬頭。鄭和一個太監能夠受到重用,七次遠洋;東廠開始創立,轄制錦衣衛,監視百官,都是基這點考量。
之後朱高熾,朱瞻基兩朝,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的博弈一直平衡地保持著。這種平衡也證明了皇權的穩定性。
但是到了朱祁鎮時期,開始發生了變化。因為登基的時候年紀太小,朝政自然由幾名內閣大臣把持,比如著名的“三楊”。而隨著朱祁鎮年紀的增長,對於收回權力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
明朝的外戚勢力,一直被控制得很好,所以朱祁鎮能夠依仗的,也就是宦官集團。最著名的就是大太監王振了。王振的出現,其實是朱祁鎮對朝局掌控的加強。所謂的王振一黨,其實就是朱祁鎮的爪牙。
而“土木之變”,其實就是文官集團和王振一派鬥爭的綜合結果。之後朱祁鎮被俘,朱祁鈺上臺,自然要和哥哥朱祁鎮的勢力做分割。於是,于謙這種中間派和外戚勢力得到了重用。宦官勢力受到了壓制。
到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復辟,宦官勢力再次開始抬頭。比如曹吉祥等人。但是因為之前朱祁鈺清算王振一黨的時候,宦官勢力得到了削弱,故而此時皇權也有點大權旁落的意味,以李賢為首的文官集團一直掌控著朝局的大走向。
朱見深時期,深感文官集團勢大,開始刻意疏遠文官集團。再加上宦官集團會來事,故而宦官勢力在這個時期再次得以成長。汪直建立了西廠,就是典型代表。
接著的朱佑樘,為了平復文官集團的積怨,對爸爸朱見深一些人事做了改動。包括打壓了一部分宦官勢力。這個時候,史書裡的宦官集團都比較低調,朱佑樘用自己的方式制衡者文官集團。這個制衡,主要體現在其執政後期,前期還是和文官集團有過一段蜜月期的。
到了朱厚照時期。朱厚照雖然有些舉動顯得很荒唐,但是事實上是一位牛人。劉瑾,八虎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朱厚照用劉瑾等宦官,完成了對機要部門的人事安插,比如軍隊,比如廠衛系統,比如司禮監等。同時,朱厚照用劉瑾新政,進行改革,其目的也是兩個——錢和權。
但是因為劉瑾得罪的人太多,朱厚照最後只能犧牲劉瑾,防止自己被引火燒身。但是此時的朱厚照已經大權在握。
到了朱厚熜時期,小宗即大宗位,自學成才的朱厚熜一開始對宦官集團是強力壓制的,並且透過挑唆文官集團內鬥,來掌控朝局。他是一個權謀的天才,卻不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帝王。這個時期,鬥爭形式是宦官集團透過司禮監和文官集團的內閣相抗衡。
明代政府的運作流程是:
內閣票擬(建議權)——司禮監或皇帝批紅(決策權)——六部實施(行政權)——都察院,六部給事中檢查(監督權)
所以,當皇帝怠政,懶政或者故意授權的時候,司禮監的批紅就顯得至關重要。
之後是朱載垕,高拱等文官集團再次奪權。
六年後,朱翊鈞繼位。前十年,李太后,張居正,馮保的三角聯盟,保證了皇權的基本獨立。馮保作為李太后的心腹太監,牢牢把控著廠衛系統和司禮監。
萬曆十年後,張居正死。此時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務體系,內閣權勢日重。朱翊鈞用躲避的方式,疏遠了朝臣。並且讓大批的宦官勢力,染指經濟事務。皇權得到了加強。
朱常洛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暫且不論。
朱由校這個木匠皇帝,魏忠賢出現了。這個時候的,因為黨爭的演變,魏忠賢已經不能算是簡單的宦官勢力。他是一個龐大的政治聯盟,集合了文官集團,外戚,宦官勢力的大成者。有魏忠賢這麼一個人在把控全域性,不說國家如何強大,起碼朝廷不會太亂,因為反對者都被閹黨踢走了。
如此,朝中就有人做事,有人擔當。這也是為什麼後世說魏忠賢在,大明不一定會亡的原因。而魏忠賢的權力,又是依附在皇權身上,所以雖然木匠皇帝什麼也不管,但是從來不擔心自己的江山會易姓。
朱由檢的時候,為了掌控權力,上臺就打倒了魏忠賢。同時大批閹黨遭到清算,其中包括大批的文官集團成員。黨爭再次顯現。皇權雖然變得更加絕對化,但是朝中已經混亂不堪,甚至比朱厚熜的嘉靖朝,朱翊鈞的萬曆朝還要混亂。
沒人做事,為了鬥爭而鬥爭,派系林立,一個人做事,一群人挑毛病,沒人能夠控制整體的局面。
當然,很多時候,特定的人,特定的事,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終有明一代,即便宦官勢力如何強大,其始終依附在皇權之上,無法獨立運轉。所以,沒有出現類似唐朝晚期的宦官手握大權,肆意更替君主的情況。
回覆列表
歷朝歷代以來,宦官擅權常被作為朝政不修的源溯,而為禍最烈者無出明朝之右。明太祖時,曾鑄鐵牌置宮門內:“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明成祖給宦官委以出使、專征、監軍、分鎮等軍政大權。永樂十八年(1420),設立“東廠”特務機構,由親信宦官掌管,後來例用司禮監太監提督,開宦官干政之端。
明宦官專權,始於英宗時之司禮監太監王振。與漢、唐相比,明代宦官數量龐大,機構發達,權力廣泛。
明朝宦官機構非常龐大,重要的有十二監、四司、八局,合稱“二十四衙門”。
明朝廢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權力真空,這為明代宦官專權提供了空間,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竊取了部分皇權。皇帝不理政事的時候,容易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
票擬製度——司禮監秉筆太監代替皇帝在大臣的奏章上“批紅”,成為皇帝的代言人,甚至利用職權之便擅自更改內閣的票擬。
1.明朝中期以後,君主不問政事,導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和表現了政治腐敗,加深了社會危機。王振、劉瑾勢傾天下,嚴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動的例證。
2.明中後期皇帝不理政事,使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宦官先後專權,政治局勢更加混亂.
3.宦官專權,土地兼併嚴重,對農民經濟剝削加重,加上天災不斷,農民被迫起義,推翻了明朝的腐朽統治。
《廿二史札記》卷三三“明內閣首輔之權最重”條:“人主不親政事,故事權下移,長君在御,尚以票擬歸內閣,至荒主童昏,則地近者權益專,而閣臣亦聽命矣”。“明代首輔權雖重, 而司禮監製權又在首輔上。”
英宗 王振 司禮太監 1435-1449
曹吉祥 司禮太監 1457-1461
門達 錦衣衛指揮使 1463
憲宗 汪直 西廠提督太監 1477-1483
孝宗 李廣 太監 1488-1498
武宗 劉瑾 司禮太監 1506-1510
錢寧 錦衣衛指揮使 1513-1521
神宗 馮保 司禮太監 1572-1582
礦監、稅監 1583-1620
熹宗 魏忠賢 司禮太監 1620-1627
毅宗 曹化淳 司禮太監 1628-1644
明代宦官掌握東、西廠和錦衣衛,是明朝特務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專權一因。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