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視野百科
-
2 # 筆不意馳
就像俯衝轟炸機一樣,都屬於一時之選,過了那個時代,落後的效能拖累了服役壽命。
不管是高空高速突襲,還是低空高速突襲,兩種特殊效能,都只是一個時段內的最佳辦法。面對探測距離更遠的警戒雷達,和效能更完美的防空導彈,高空高速突防就顯得格外壯烈,畢竟讓導彈飛到更高的高度很容易,讓飛機則相對較難;同樣的,當對方擁有空中預警雷達後,低空突防的就顯得很低效,特別是飛機為此付出了極高的效能代價後。
現代轟炸機執行的往往是簡單的投彈任務,需要轟炸機做的事情就是,帶著極重的導彈,在合適的距離發射出去。轟炸機的簡單任務,讓戰鬥攻擊機和輕型戰鬥機分割了,而目標距離遠,風險高的任務,則讓轟炸機去做。這也是現代戰爭中,陳舊轟炸機老而彌堅,而新型轟炸機遲遲無法研發的原因之一。
-
3 # 軍武最前哨
儘管目前仍有一定數量的B-1/B轟炸機在美國空軍陣中服役,但相形之下,它的出鏡率確實沒有B-52和B-2的高,而且五角大樓也曾不止一次的討論過將其退役的可能。不過即便如此,將正在技術浪潮中跌宕的B-1/B直接定義為“垃圾”未免有些武斷。
縱觀B-1/B轟炸機的技術特點,除了超音速突防能力外,就是變後掠翼設計。但客觀而言,B-1/B的變後掠翼設計本身就是服務於它的超音速飛行,因為在技術論證中,後掠翼更適合高速飛行;比如俄羅斯的圖-160亦是一款變後掠翼轟炸機,同樣強調超音速飛行。
但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需要我們注意:即無論是B-1/B還是圖-160都是定型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而自此以後美俄等主要國家似乎就對變後掠翼飛機的研究失去了興趣。究其原因,無外乎這種設計的客觀缺陷。
總體來看,變後掠翼設計的缺陷主要體現在支撐和容納變後掠翼結構的翼盒部件實在過於沉重和複雜,不僅增加了日常的維護難度,而且還降低了任務時的燃油效率。
以B-1/B轟炸機為例,該機型的設計最大航程接近12000公里,但由於使用了變後掠翼設計從而導致在現實飛行中根本無法達到設計航程,如果遇到長途奔襲任務時還必須藉助空中加油來續航;而且B-1/B的超音速突防能力也並不盡人意。
坦白講,B-1/B轟炸機實際上就是冷戰思維下的代表性產物:大航程、大載彈量、高速度;但隨著冷戰的落幕以及主要國家區域防空和彈道導彈技術的迅猛發展,B-1/B在現代戰爭中的實際意義已經大打折扣:效費比不如B-52、隱身能力不如B-2.
不過,美軍在國防經費一度緊張的時候都沒有將其完全退役也是有原因的:戰術層面,B-1/B轟炸機雖已經落後於時代,但在一些低等級戰區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它恐怖的火力覆蓋;戰略層面,五角大樓始終認為長期保有三種型號的戰略轟炸機才能穩固自己在該領域的優勢。
所以說,B-1/B轟炸機的“落後”是相對而言的,尤其是把它置於現代化戰爭的大框架之下,這種“落後”就會被不可避免的放大。但無論怎樣,B-1/B轟炸機在技術領域的許多東西仍是絕大多數國家所難以企及的。
-
4 # 千騎營卍首席司號員
B-1是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1974年12月原型機首飛。
1986年開始裝備部隊,由於採用戰略導彈還是採用戰略轟炸機哪個更有效的問題在美國長期爭論不休,使B-1的研製週期長達20多年。目前B-1B是1982年開始改裝研製,1984年首飛。其主要任務有:戰略突防轟炸。執行常規轟炸的海上巡邏任務,以及作為巡航導彈載機使用。
B-1只有兩種型別:B-IA,只製造了4架;B-IB結構經加強,最大設計起飛重量由179170千克增加到216365千克,可調式進氣道改為固定式,採用了新的發動機和簡化的機翼整流罩,加強了起落架,最大平飛速度由M2.2降至M1.25,機翼最大後掠角由67.5度改為59.5度,將B-IA的整體彈射座艙改為彈射座椅,攻擊電子系統的主要元件都更換了,對防禦電子系統的軟體進行了大量的改進。B-1B採取隱身措施,其雷達反射載面積是B-IA的 1/10,B-52的 1/100。
武器
翼身承力盒前有兩個串列的武器艙,長9.53米,承力盒後有一個長4.57米武器艙,內部攜帶的武器有:8枚AGM-86B巡航導彈,Z4枚AGM-69短距攻擊導彈,12顆B-28或24顆B-61或B-83核炸彈,另外還可帶普通炸彈。機身下的6個外部件架可帶12枚AGM-86巡航導彈或副油箱。
效能資料
最大平飛速度 M1.25,突防速度(高度 61米) 965公里/小時,巡航速度M0.7,航程12000公里、起飛滑跑距離2530米
-
5 # 皇家橡樹1972
根據最近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一次聽證會透入,美空軍高階將領稱:美軍目前的61架B–1B轟炸機當中只有6架具備作戰能力,由於高強度的使用,大量的B–1B處於檢查和維護狀態...稍後,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辯稱,有7架仍然可以隨時執行任務...61架當中只有7架能飛,妥善率只有11%,低的令人髮指!而2017年空軍報告指出B–1B的妥善率還在52.8%,短短2年不到就成了這個樣子,其原因是2018年起該機型接替了在中東的B–52機隊任務,嚴重的損耗才使得妥善率降到了目前的最低水平...看來B–1B轟炸機的前途確實堪憂,美軍有可能在今後8年內將它們大量退役 !B–1B洲際戰略轟炸機是美軍在1970年代研製的,對它的作戰要求是:攜帶20枚B–83型熱核航彈或者B–61型核航彈超低空突破蘇聯綿密的防空網,深入到蘇聯腹地去對高價值戰略目標實施核打擊!也就是說:一開始B–1B就是核轟炸機,並不能執行常規轟炸任務。B–1B攜帶的B–83型熱核航彈,也就是氫彈,該彈重量為一噸,沒有精確制導元件,只能是凌空轟炸。
冷戰結束了,B–1B轟炸機的核轟炸任務雖然沒有被取消,但是深入大國內地去執行核轟炸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鑑於核轟炸任務被永久性推遲,正當輕壯年的B–1B變得很尷尬,待在機庫內需要花上大筆的維護經費卻不能參戰實在讓美軍頭疼,為此美軍撥款對B–1B進行改造,更換火控計算機、彈藥管理計算機...等等航電裝置,將它升級為“核常兼備”的轟炸機,數十億美元花出去後,B–1B具備了常規打擊能力。從2010年代開始執行了較多的常規打擊任務,比如:去年4月份攜帶AGM–158巡航導彈去空襲敘利亞。
但是,從B–1B這些年參戰的表現來看,它“機庫貴族”的名號沒有改變!出勤一次在地面維護保養的時間特別長,特別是發動機和可變翼機械部分!由於是超音速飛行,它的發動機磨損要比B–52那種亞音速發動機磨損程度要高了很多,這就和人一樣,揹負幾十斤東西還要求20分鐘完成10公里越野,心臟負荷肯定大,長久這樣會出心臟病的。
B–1B的剖檢視,兩側機翼部分結構非常複雜。放大圖片之後,可以看到B–1B的可變翼結構不但複雜而且所佔機身體積也很大,這樣就會大大的增加了“死重量”,白白消耗掉了不少發動機的功率!
可變翼結構在上個世紀6,70年代流行過一段時間,美軍的F14、F111;蘇聯的米格–23和衍生型米格27、蘇–24;英德的“狂風”...都有這個結構,當時認為可變翼結構可以改變機翼的後掠角度,在高空飛行時將機翼向後收起,這樣飛機就接近了“三角狀”減少了飛行阻力、當需要低空突防時將機翼最大的展開,這樣可以得到更大的升力,低空超低空飛行飛機會被較好的可控制性能。F14將機翼完全向後收起,機身幾乎成了三角狀態,從理論上來說這樣的做法會讓飛機飛得更快和更加省油。
但是,可變翼結構非常複雜,裡面的變角齒輪箱和液壓筒...等結構要製造的非常精細,並且美軍的可變翼結構是“無極變換角度”,不像蘇聯飛機僅能變換三個,這樣的結構就顯得更加複雜了。
可問題是可變翼結構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出故障!結構越複雜就越容易出問題,轟炸機這種上百噸的大傢伙在天上飛行,機翼承受的各種向上⬆️、向下⬇️應力,在升力很大的情況下機翼甚至要往上翹很大的角度,比如:現在民航客機的機翼都是“超臨界設計”,滿負重的情況機翼有時候要向上折5,60°而不斷裂,這就要求機翼和翼盒部分的設計與製造非常堅固並且材料任性十足,這個事情具體到可變翼結構就麻煩了,做一些並不複雜飛行動作就有可能將“無極變角機械”卡死!會對轟炸機產生很大的飛行危險性,並且複雜的機械結構對地面保障是巨大的壓力。B–1B被譽為“機庫貴族”,就是因為它的複雜程度遠高於B–52,需要長時間的地面保障。美軍還幻想著讓B–1B攜帶對海型AGM–158導彈去打擊別國航母編隊的任務,現在來看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了。
對於B–1B這些“種種不是”美軍是清楚的,在新轟炸機沒出現前,B–2數量太少更是“機庫皇后”的美譽下,不能只靠B–52這位老將四處征戰,也只得讓B–1B配合,雖然使用費用很高、地面保障也複雜,但這總比待在機庫好的多...另外,美軍打算將B–1B的機身壽命儘快的消耗掉,好讓它快一些退役,節省下來的經費用在研製B–21轟炸機身上。
總之,B–1B離退役時間不遠了,它也算是一代名機,服役之初也給人“驚豔”的感覺,“體態優美”一改B–52轟炸機那種笨重的形象,但武器裝備不能只看外表和紙面資料,要看它的戰場表現,使用費用太高、可維護性太差、出勤率太低...這些都是B–1B的硬傷,而比它老很多,長相一般的B–52反倒是老當益壯!
-
6 # 孔乙己亂彈
aeropIane.airpanp--飛機、以及固定翼/FixebIe.swept.Pane…PIane。還有heIicopter直升機✈飛機的出現才不過短短的170年曆史都不到。
現在抬頭看看滿天飛的各型別飛機,琳琅滿目、眼花繚亂……一架比一架效能先進“功夫”了的✈。可變掠後機翼技術:VariabIe.Swetpt.back.Wing是50年代初期、探索與創造的一型機翼結構構型,其目的是為了滿足飛機在低速和高速飛行、起降過程中獲得最理想的機翼前緣升力。(固定翼飛機的操控系統和工作原理/模式)透過操作開變機翼機構轉換翼展不同角度。
優點明顯、在當時的技術儲備和技術認知條件下解決飛機不同速度的機翼升力問題。
不足之處也是最大的缺點:機翼角度轉動結構太複雜、結構重量大、(機體結構重量增加太多)維護保養費時費力……
(圖中,可變機翼操控系統連線機構和作動機構)
可變掠後機翼技術出現風靡一時、前蘇聯“玩”可變翼技術達到“爐火純青”蘇-24、蘇-7、米格-23/27、圖-22大名鼎鼎的是“白天鵝”/圖-160戰略轟炸機。前蘇聯人、採用了獨特和巧妙的設計解決了可變掠後機翼的結構和操控系統,美華人也讚歎不已(美國的“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也採用了可變後掠機翼技術)(F-14“雄貓”艦載機機翼後掠模式飛行狀態)(F-14“雄貓”機展(開啟全翼展模式))
前面提到、可變掠後機翼的確解決了飛機高低速度飛行、起降機翼升力問題,但是,結構複雜、重量大、維護保養麻煩是固有缺點……
隨著航空科技不斷進步、新型機翼結構和翼型不斷湧現、邊條翼、前鴨翼結構簡單、重量輕、高、中、低速升力效率高、更先進機翼技術出現,可變掠後機翼技術自然被拋棄、優勝劣汰也是航空技術不斷提高的自然法則。(圖中,顯示F-18採取大邊條翼技術飛行中的巨大作用)(中國產殲-10採用的前鴨翼技術飛行狀態)
所以:技術進步必然會淘汰落後的技術,是自然規律。不奇怪!
-
7 # 晨曦談兵
美國的B1轟炸機是一款採用變後掠翼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分為B1A和B1B兩個型號。上個世紀70年代強調高空高速飛行的B1A尚處於研製階段,就因為技術指標不能滿足突破蘇聯防空體系的要求而被迫中途下馬。80年代以後重啟的B1B則改為低空高速模式,最終成功批次生產,成為美國空軍的主力戰略轟炸機之一。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內,變後掠翼技術都是一個很時髦的飛機氣動佈局設計,從轟炸機到戰鬥機都不例外。
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機型,包括蘇聯的圖160轟炸機、圖22M轟炸機、蘇24戰鬥轟炸機、米格23戰鬥機,美國的B1B轟炸機、F111戰鬥轟炸機、F14戰鬥機,英國的狂風戰鬥機,以及中國下馬的強6強擊機等等。採用這項技術的初衷是為了兼顧飛機的高速和低速效能,在低速飛行的時候將機翼的後掠角度減小,增加機翼前緣升力,提高飛行穩定性;在高速飛行的時候將機翼的後掠角度增大,提高加速效能和高速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B1B作為低空突防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變後掠翼設計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跟差不多同時期服役的圖160一起成為代表戰略轟炸機領域世界最高水平的東邪西毒。但是B1B並沒有嘚瑟太久的時間,美國很快就推出了新一代的B2戰略轟炸機,憑藉科幻前衛的造型和神出鬼沒的隱身能力,一下子就搶光了B1B的風頭。而且在美國空軍戰略轟炸機的三駕馬車當中,B1B逐漸淪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產品。
這是因為在飛火推一體化控制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變後掠翼技術的優勢已經被極大的削弱了,固有的缺點卻愈加突出,由於機翼轉動裝置結構複雜,增加了機身死重,降低了機翼載荷。特別是變後掠翼所需的鈦合金機匣加工難度大、生產成本高、可靠性和可維護性差,導致飛機的出勤率和經J性嚴重下降。根據最新的官方資料顯示,美國空軍現役的61架B1B,妥善率僅為慘不忍睹的10%,也就是隻有大約6架B1B具備立即出動的能力。
即便是以“皮嬌肉貴難伺候”而著稱的B2也沒有如此糟糕的表現,甚至比起年長几十歲的B52也是大大不如。不可否認的是,B1B目前面臨的處境確實是相當的尷尬,突破敵方防空體系執行縱深打擊任務,比不上B2安全可靠;攜帶遠端精確制導武器執行防區外打擊任務,比不上B52經J實惠。所以美國在規劃下一代B21戰略轟炸機的時候,計劃首先將其用於淘汰B1B,B52反倒可以老當益壯再戰20年。俄羅斯的圖160由於後繼無機,卻因禍得福免去退役之憂,B1B只好獨自一人孤身離去。
回覆列表
B1B轟炸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轟炸機之一,80年代產物,是在B1的基礎上研發的,代號槍騎兵,B1B一共生產了100架,現今約有60幾架在服役,冷戰期間,美國面臨蘇聯龐大的防空火力,B52難以應付,需要一款比B52轟炸機攜彈量更大,航程更遠的一款轟炸機,所以B1A轟炸機應運而生。
B-1A的主要作戰方式為超音速高空突防,但由於美空軍高空突防方式不足以應付強大的蘇聯防空火力網,因此B1A很快停產。80年代,冷戰白熱化,里根總統,要求研製低空高速突防的轟炸機,透過低空飛行來躲避雷達的捕獵,重新啟動B1轟炸機的研發,就是現在的B1B轟炸機!
B1修長的機身,減少了雷達的反射面積,B1B取長補短,圖上我們看到進氣口塗上隱身塗料,B1B轟炸機可在防區外發射巡航導彈的任務。簡單說,就是我還沒飛到你上空,我就可以發射導彈,然後我可以飛回去,比如,美戰機在以色列上空,我可以發射導彈打敘利亞軍事基地!然後我大搖大擺回去,就是我能打上你,你打不上我!一副我在你面前撒野,你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B1B航程12000公里,作戰半徑5600公里,機艙內載彈量34噸炸彈,可外掛26噸炸彈,B1B有其強大的掛載能力,可攜帶84每自由落體炸彈,81枚低風阻炸彈,24枚熱核彈,144枚小直徑炸彈,30枚集束炸彈,24枚通用炸彈等,美在敘利亞投的據說就是通用炸彈,因為集束炸彈太過殘忍,國際上一般禁用!B1B由於主要是低空突防,有自衛武器,而B1A沒有,為了減少敵方雷達反射面積,B1B雖然有14個外掛點,但一般不掛載武器!在阿富汗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中,執行任務不足美空軍百分之5,但投下百分之五十的炸彈,造成幾百萬難民流離失所,戰爭中犯下累累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