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婁南散客
-
2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在《史記》中,記載了一個悲壯的故事:田橫五百壯士。
《史記·田儋列傳》“……乃復使使持節具告以詔商狀,曰:‘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田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洛陽……未至三十里,至屍鄉廄置,橫謝使者曰:‘人臣見天子當洗沐。’止留,謂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乃為亡虜而北面事之,其恥固已甚矣。……’遂自剄……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則聞田橫死,亦皆自殺,於是乃知田橫兄弟能得士也。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沒有改弦更張,而是沿用了秦國的嚴刑峻法以治國,統治堪稱殘暴。至秦朝末年,二世即位,趙高掌實權,實行了更為殘暴的統治,終於激起了陳勝、吳廣為首的秦末農民大起義。一時間,天下六國貴族皆反秦自立,在齊國故地,齊國王族後代田橫三兄弟也帶著門客、部眾發起了反秦起義。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田橫的兩個兄長田儋、田榮率先響應起義,殺死郡中守吏,自立齊王,擊走陳涉派來的將軍周市,算是站穩了腳跟。後來,章邯從關中出發,一路滅魏、破齊,兵鋒正銳,田儋在這場戰鬥中戰死。田榮收集殘軍,遇到救援來的項梁。章邯誘敵深入,項梁要前往追擊。田榮因為惱恨齊華人立了一個新齊王田假,就引兵東歸,沒有幫助項梁去攻打章邯。在定陶之戰中,項梁所領的楚軍被章邯擊敗,項梁也戰死了。項羽因此怨恨田榮。
後來形勢發展很快,章邯想著乘勝追擊,再次滅趙,包圍趙軍在鉅鹿。諸侯軍隊都去救援趙國了,只有齊國軍隊不去。因為田榮要求楚王、趙王殺死逃奔到他們那裡的田假及其國相。楚、趙不從,齊國也不發兵。結果項羽在鉅鹿一戰成名,然後縱火燒咸陽,東歸彭城,宰割天下。
田榮因為在滅秦的過程中很不積極,所以項羽就特別記恨他,齊國被一分為三,就是沒有田榮的份。田榮恨生氣,就把項羽封在齊地的三個王都給廢了,自己吞併了三齊之地,做起了齊王。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圖)
項羽剛剛分封完,慘遭打臉,因此立刻就帶兵到齊國平叛。結果在齊國一待就是三個月,田榮也在戰爭中戰死了。田榮的弟弟田橫,繼續堅持反對項羽的政治路線,收集殘軍,得兵數萬,再次反擊項羽。
項羽因為劉邦出關中,略定中原,所以項羽只好承認了既成事實,不再管齊國的破事了。田橫因此得以擊退齊國境內的楚軍,立了田榮的兒子田廣做齊王,自己做國相。此後數年,發展生產,積累實力,擁兵20萬,成為楚漢之爭中重要的一方。
韓信破魏、滅趙、擒燕,整個北方已經成為漢地,兵鋒來到齊國邊境。此時,有一個酈生自告奮勇出使齊國,想憑三寸不爛之舌,讓齊國歸順劉邦。本來都談的好好的,田橫也答應了歸順漢王,命令邊境守備的軍隊解除了武裝,韓信卻趁夜偷襲,奪了齊國重要的邊塞城市,獲得了大量的軍械裝備。田橫惱恨酈生欺騙他,就把他給煮了。
韓信一路追擊,田橫打不過,與田廣分別跑路。項羽此時也知道情況不妙就派了龍且來救齊國,結果也被韓信用半渡而擊的策略擊敗了。田橫因此躲到了河南商丘一帶,在彭越那裡過了一年。
(韓信攻齊害死了酈生)
後來劉邦擊敗了項羽,封彭越做了梁王。劉邦軍中有一個酈商,做到了衛尉,是酈生的弟弟。田橫擔心自己被酈商報復,因此就躲到了海島裡。
劉邦此時還在洛陽,正在大封群臣,有人報告說田橫此人頗能得士,在齊地幾經反覆,都能東山再起,因此劉邦就擔心田橫為日後隱患,就派使者前去招安。田橫頭一次拒絕使者,就說當年煮了酈生,怕被人報復。劉邦就安排手下人,不準報復。然後再下了一道詔令:“如奉詔而入朝,大者封王,小者封侯。如果不應召,將立即出兵征討!”為了五百部下免遭殺戮,無奈之中,田橫帶來兩個門客與使者一起去西漢京城洛陽。
在離洛陽三十里的驛館,田橫對使者說:“見皇上需要沐浴。”便洗了個澡,後對兩個門客說:“我當初與劉邦一起稱王,如今他為皇帝,我成亡命之徒,還有比這更恥辱的嗎!劉邦現在要見我,不過想看一看我長啥樣罷了。這裡離洛陽才三十里,你們趕快拿著我的頭去見他,臉色還不會變,還可以一看。”說完就拔劍自刎了。兩個門客拿著田橫的頭顱飛奔去見漢高祖,漢高祖敬佩田橫的為人,竟然淚流滿面,下令以王侯的規格厚葬田橫,並賜給田橫的兩個門客做了都尉。
兩個門客拒絕封官,在將田橫安葬後,就在墓前一同自殺了。劉邦聽聞兩個門客竟然追隨田橫而去,大吃一驚,覺得海島上的五百人也應是賢良之士,就又派使者前往。那五百人從使者那得知田橫已死,不光拒絕招安,竟然也全部自盡了。劉邦這才知道田橫是真的能得人心。
(田橫五百壯士)
司馬遷寫到這裡的時候,對田橫的事蹟推崇備至。司馬遷說田橫節操高尚,賓客仰慕他的高義而願意隨他去死,這是至為賢能的人。他還因為沒有善於繪畫的人把田橫的容貌和業績描畫下來感到惋惜。
不過司馬遷向來比較喜歡有曲筆,古人的價值觀確實不能等同於今日,以前的人重義氣輕生死,晏子都能二桃殺三士,所以田橫的門客和500壯士都為他殉節這個事是有可能的。徐悲鴻在1928年-1930年曾經做過《田橫五百壯士圖》,來描摹這一歷史事件,算是彌補了司馬遷的遺憾。
不過,在《資治通鑑》裡,卻有另外的記載,
(田橫)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帝曰:“嗟乎!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哉!”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為都尉;發卒二千人,以王者禮葬之。既葬,二客穿其冢傍孔,皆自剄,下從之。帝聞之,大驚。以橫客皆賢,餘五百人尚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則聞田橫死,亦皆自殺。這裡從田橫在離洛陽三十里的地方自殺開始寫起,基本故事如舊,可是最後一點斷句卻不太一樣。劉邦派遣使者去召集他們,到了洛陽之後,他們才聽說田橫已經死了,然後就都自殺了。那麼,這500壯士為什麼沒有在海島時就問清楚田橫是否安在?為什麼要到了洛陽才被告知田橫已死?這500壯士不可能不問,唯一的解釋就是使者撒謊了,要把這500人都給騙到洛陽去,達到劉邦的維穩的政治目的。
到了洛陽後,這些人聽說田橫已死,會有什麼表現?他們會認為劉邦逼死了田橫,自己無能為力,一死了之,還是魚死網破再拼一把?至於劉邦,肯定早已料算停當,如果這幫人肯受招安就用,如果不受招安,那麼就殺。
所以,這500人究竟是怎麼死的,就可能有些蹊蹺了。極有可能是劉邦殺了人之後,又覺得人家是無罪之身而冤殺之,不如送田橫一個“能得人”的名聲,既避免了自己冤殺好人的壞名聲,又成全了這一古今感人肺腑的忠義事蹟。這僅存一說。
-
3 # 子由拍案驚奇
公元前250年,田橫出生在狄邑一個齊國貴族的家庭,由於家庭出身的關係,田橫十幾歲就受到了良好的綜合素質教育,尤其喜歡交結朋友,到了二十幾歲,就聲名鵲起,特別是在齊國,大家都知道田家三兄弟盛名。
這三兄弟即田儋、田榮、田橫,其中田榮與田橫是親兄弟,田儋是其二人的叔兄。
公元前221年,秦朝滅了齊國,但是,田氏家族還在,等到了12年之後,陳勝、吳廣大澤舉義,緊隨其後打起反秦大旗的就一哄而起,當然,這其中,原來六國的貴族佔了多數。
劉邦起兵於沛,項羽隨項梁起兵於吳。而陳勝的手下週市當時正準備兵進狄城,狄城縣令正在忙著部署守城。
當時的田儋,趁著一片大亂,設計殺死了狄城縣令,召集原來齊國的豪門說,現在天下大亂,六國諸侯都在努力恢復故國,我做為原來齊王的後人,也要立為齊王,和大家一起光復齊國!
田儋稱王之後,應者雲集,而且,打敗了來犯的周市,大軍一直往東,收復了失地,定都臨淄。
這個時候,秦朝的正規軍還是很厲害,轉過年的1月,秦國大將章邯在一次攻擊魏齊聯軍的軍事行動中,殺死了田儋。
田儋死後,繼任的田姓齊王與西楚霸王項羽有了交集,項羽把自立的齊王改封,並把齊國分成三齊之地。田榮與田橫殺死、驅走項羽立的王,佔有三齊之地。
就這樣,田橫與項羽不斷爭鬥,楚漢開始相爭的時候,田橫得以喘息,這期間,劉邦對田橫很賞識,就派酈食其去找田橫,要田橫歸順,這樣,田橫對漢軍沒有了戒心,駐紮歷城的齊軍放鬆了警惕。而韓信沒有透過劉邦的認可,突然對歷城的齊軍發起攻擊,並一鼓拿下齊國都城臨淄。
田橫大怒,設鼎烹了酈食其。接下來,韓信大軍擊破項羽和齊王田廣的齊楚聯軍,俘虜並殺了齊王田廣,田橫得信,索性自立為齊王,率軍還擊漢將灌嬰,嬴下一戰,齊軍潰散,田橫投奔了彭越。
公元202年,楚漢相爭結束,劉邦自立為皇帝,封彭越為梁王,田橫一見這種形勢,遂引500餘人遁入海島。
偏偏劉邦對田橫是初心不改,又派人去找田橫,首先赦免田橫無罪,詔其入朝。
田橫老老實實的對漢使說,我之前烹殺了酈食其,現在聽說他的弟弟酈商在朝為大將,我擔心去了之後很危險,所以請轉告朝廷,我只求做個老百姓,平安一生足矣。
劉邦聽了這些話,馬上傳話酈商,田橫若至,不準為難,違令者族滅!接著,有些不耐煩的劉邦再次給田橫傳話,若來朝,大者封王,小者封侯,若違令不來,就派大軍鎮壓了!
田橫無奈,與兩個門客離開海島,直奔洛陽,離洛陽不遠到了一個驛站,田橫突然不走了,他對漢使說,拜見天子,當沐浴一下,於是,就住了下來。
這時,田橫已經下定決心,他對兩位門客說,我原來與漢王都是平等的,現在,漢王成為天子,我成為亡命之臣,已經夠恥辱的了,況且我之前還烹了酈食其,現在我入朝,以後如何與酈商共事?漢王無非對我好奇,要見見我這個人,好!現在離洛陽不遠了,我斬下自己的頭,一時也不會腐壞,給漢王觀看就可以了!
田橫拔劍自刎,受託付的兩個門客隨著漢使上朝,呈上了田橫的頭,劉邦很感慨,“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三人更王,豈不賢哉!”甚至淚下。
劉邦封兩個門客為都尉,對田橫以王者禮下葬。兩位門客安葬了田橫之後,自己在墓地旁挖好坑,倆人都自刎了,為田橫殉葬。
震驚的劉邦認為田橫的部屬是真正的忠貞之士,趕緊派人去海島招撫他們,結果,這些部屬聽到田橫的死訊,紛紛自殺,追隨田橫而去。
後人於此建大墓,曰,“田橫五百義士墓”
那麼,回到我們的問題中來;
“齊國貴族田橫何德何能、為何他死後、五百多人自願為他殉葬?”
田橫終其一生,是為了恢復齊國過去的光榮,幾十年征戰下來,將士們願意追隨他,共同去實現他們的齊國夢,至於成敗利鈍,反而是其次了,可是,齊國最後的王者,齊人最後的領袖為了捍衛自己和齊國的榮譽而拋棄了生命,這樣,追隨者們眼中的大纛轟然倒地,五百人再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世界,如此而已!
-
4 # 摯守靜篤
1、田橫何人,五百人為之殉葬又是怎麼回事
田橫,秦末亂世反秦自立的英雄。先跟隨著自立為齊王從兄田儋起事,田儋戰死後,又做了自立為齊王的兄弟田榮的丞相。後來,田榮也死了,於是田橫立田榮之子為田廣為齊王。然後,田廣也死了,田橫終於忍不住了,自立為王了。
再以後,田橫戰不過劉邦之軍,終於被打得只剩五百人,逃到今山東大海里的一個小島上。漢高祖劉邦仰慕他的才華,於是派人招降。但田橫因為殺了原劉邦手下來勸降的酈食其,還把酈食其給燉成湯(史書上稱“烹殺”),現在酈食其的弟弟酈商還在劉邦身邊為官,且頗得高祖器重,所以害怕投降。
高祖劉邦於是親自下詔對酈商說,田橫要來了,你不可以去找他報仇呵,否則,我殺你全家。然後,劉邦派人把這詔書拿給田橫看。田橫於是就和兩個門客一起隨著使者去洛陽。
離洛陽還有30裡地時,田橫又不去了,自己割下了自己的腦袋,讓門客給劉邦送去。劉邦看到他腦袋後,厚葬了田橫。葬完田橫後,兩門客也在墓旁挖了個坑,自殺在裡面了。
劉邦一看,唉呀,這都是些忠義之士,海島上還有498人啊。於是趕緊派人去接這498人到洛陽。這些人一聽說田橫自殺了,就都摸出刀,全都抹了脖子。
這就是故事的全過程。聽完了,你搞清楚了他們為什麼要自殺嗎?反正我是沒明白。
逐取天下,勝者只一人,敗者真有必要自殺嗎戰敗後不取其辱而自殺者,歷史上真的很多,也大多數人為後世所稱讚。
像同一時期的項羽,在烏江邊,望著對岸的家鄉,自刎身亡。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就讚歎“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國家殘破時,迴天無力,陸秀夫抱南宋小朝廷幼帝跳下崖山,十萬軍民隨之跳海而亡。此國恨家仇難以為報的失望之下的壯舉,自殺,得其所。
可是田橫呢?
戰敗了,如果要死,那率領五百士戰死沙場,可成就其英名。問題是,他跑了,跑到了海島上。其實,跑也沒有錯,識時務者為俊傑,留得青山在,自然有柴燒嘛。
到了海島,那就養精蓄銳,以圖再戰,很好。雖然,靜篤認為,暴秦已滅,天下已定,百姓盼和平,此時,田橫若再戰使天下再陷入戰亂之中,已然是不義了:畢竟,當初大家同起反秦,是苦於秦朝的暴政,亂世之時去爭奪天下,本無可厚非。可天下已太平的情況下還要興兵去爭,那就是為一已之私了。
但我們只說眼前的田橫。要麼戰死,要麼蜇伏起來,時機成熟再奪天下。這兩種做法都是為世人所認可的英雄之舉。所以項羽、勾踐都被天下人稱之為英雄。
問題是,田橫兩種都沒選,他想投降,但又害怕被人報復。從《史記》中我們看到,他與劉邦幾番講價錢,要獲取劉邦的保證。劉邦也給了他保證,於是他出發去見劉邦。
到還只有三十里時,他對門客說:
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乃為亡虜而北面事之,其恥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與其弟並肩而事其主,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我,我獨不愧於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見我者,不過欲一見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陽,今斬吾頭,馳三十里間,形容尚未能敗,猶可觀也。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大意就是,我當初和劉邦都是稱孤道寡的人,那曉得現在,他做了天子,我卻要向他稱臣,心中真是感到恥辱;我原來把酈商的哥哥給殺了,現在同朝為官的話,我問心有愧啊。皇帝就是想見我,你們把我的腦袋拿去讓他見一下吧。
真是近鄉情怯啊(這詞語用得有點不妥,但意思你懂的)。田橫不去了,終於下定了自殺的決心,值得敬佩,但終究讓人感覺有些沒那麼英雄。
餘下五百人,應是有感於田橫對他們的恩情而選擇自殺吧。可是他們活著,不是同樣面臨著和田橫一樣的糾結嗎?
反正,靜篤是覺得,田橫和他的五百壯士真沒得必要自殺,天下太平了,國家不還是需要他們嗎?原本就想保住性命的,此時再死,又有何用。
回覆列表
田橫能夠有這麼多人為他而死,一是因為的他的家族身份,二是因為他的個人魅力。
田橫是齊國王族田氏一族的後代,從他們的祖先田完開始就撫卹百姓,百姓來向他們借糧食,大斗借出小鬥收回,歷代以來皆是如此。憑藉這種套路,田氏一族深得人心,最終易如反掌地取代姜齊政權。
田氏代齊後,也是無為而治,輕徭薄賦,再加上齊國坐落海濱,有鹽鐵貿易的利潤,百姓生活在各國之中都比較富足。而在秦國統治時期,不但田地賦稅提高一倍,人口稅,鹽鐵之稅比田氏一族統治時高了兩三倍,試問這樣怎麼能不讓齊地百姓心中懷念田氏一族,感念田氏一族的恩德呢?
田橫此人本身也與一般的貴族不同。他文武雙全,義氣豪爽,深受百姓擁戴。齊國滅亡後,他不願忍受秦國統治,帶領同鄉手下出海,隱藏到海島上默默發展。隨著,秦國的高壓統治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人投奔田橫,田橫都一一接納,並且對他們相當照顧。起兵以來,他愛兵如子,甘苦與共,深得軍心在兵士中威信極高。
總的來說,田橫得益於出身齊國宗室貴族,宗族勢力強大,加上齊人故國觀念又極強,願意跟隨他的人很多。同時,他自己也有著出色的個人魅力,讓許多跟隨者忠心耿耿。也是因為當時民風淳樸,“重義氣而輕死節”之風盛行,才讓這麼多人願意追隨他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