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user9314716795833

    成吉思汗徵西獲得的勝利較少,一般都是打後即回,掠一些女人和財帛,因為西歐人不僅反抗激烈,且戰爭謀略也非常的高,所以成吉思汗很少佔領統治西歐,也很尊重西歐,很少屠城,所以西歐白色人種非常的純!成吉思汗的思想其子孫一致延承,成吉思汗及子孫的目的是南下侵略佔領漢人的天下中國,所以每到漢人一地屠城殺漢人男子非常的隨意,最終也舉族統治中國!反而沒能舉族統治西歐!十字軍東征,打敗佔頷了很多國家,成吉思汗假及其子孫真有緣大戰十字軍也必敗無疑,因為十字軍不僅強壯,且軍事謀略高,武器先進!

  • 2 # 同學請認真聽講

    謝邀!相比之下,蒙古鐵騎勝率較大,雖然蒙古騎手基本上只披皮甲和西歐騎士普遍裝備的鎖甲的防禦力完全無法相比(鋼板甲在當時是非常珍貴的或許只有擁有自治領的騎士領主才會穿戴),蒙古馬矮小沒有西歐的高頭大馬的體力好,如果正面衝突蒙古騎兵必敗無疑。但是現實是蒙古騎兵的戰術不在於近身格鬥,西歐人稱蒙古人的撤退是災難般的撤退很直觀的表述了蒙古騎兵的戰術,他們在與西歐騎士的陣線剛一靠近就全線撤退,不停的回身射擊消耗西歐騎士們的戰馬的體力,當騎士被打落馬下,沉重的鎧甲就成為騎士的負擔,當西歐騎士被打落後蒙古人用套索、長槍、弓箭或射殺或俘虜目標,基督教世界的守護者在與蒙古騎兵的戰鬥中幾乎輸掉了全部的戰鬥,一場勝利也沒有得到過。

  • 3 # 海天玄宇

    成吉思汗生卒日期是:公元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習慣上我們把鐵木真稱作成吉思汗。而在他帶領下發動的西征年份是:1219年到1225年。那個時候對應的十字軍東征部隊大約是第五次東征和第六次東征,而能跟成吉思汗在時間上碰上的一定是第五次東征部隊。那麼我們就來看下第五次東征部隊的情況。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年—1221年),是受教皇所支配的最後一次十字軍。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諾森三世要求信徒組建一支新十字軍。不過,此教令得不到歐洲的君主們支援。於是,教皇要求教士進行佈道宣傳,將信徒、社會地位較低的貴族和破落的騎士加入十字軍。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蘭大堂主持召開了宗教會議,宣佈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為目標的十字軍,透過戰勝埃及的穆斯林王朝進而重新奪取耶路撒冷。1217年,十字軍先到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城市阿卡開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年邁的皇帝約翰、塞普勒斯的于格一世和安條克公國的王儲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援。其間,十字軍按慣例沿途擄掠。在1218年6月,開始包圍達米埃塔。但在幾個月的戰爭中,疾病困擾著十字軍。適逢此時,穆斯林蘇丹阿迪爾死了。1219年11月,達米埃塔失守。十字軍終打開了勝利之門。1221年,十字軍企圖進攻開羅。戰役中,穆斯林軍隊藉尼羅河水截斷十字軍的路,幷包圍十字軍。9月,穆斯林收復達米埃塔。第五次十字軍戰爭終告失敗。

    所以從數量上來看,十字軍有幾萬人;從質量上看,精銳的兩大騎士團參與人數較少,高階騎士參加度也低。統帥能力不高,內部組織協調能力不強,野戰和攻城能力都欠缺。再看當時的成吉思汗的西征部隊。

    成吉思汗西征發生在1219年,這個時候成吉思汗已經身經百戰,成吉思汗一生只失敗過一兩次真正意義上的戰爭,而且都是在蒙古高原內部統一戰爭中。在當時世界上他是最優秀的統帥,帶領著最優秀的軍隊,裝備著最好的裝備。數量巨大,作戰部隊就有二十多萬,忠誠度高,協調性好。都是百戰精兵。

    我們知道當時蒙古騎兵的武器是非常先進的,對歐洲的武器先進性和戰略指揮、後勤保障、間諜偵察等等方面都領先非常多,蒙古複合弓能射穿騎士的胸甲,蒙古戰馬善於長途奔襲和野戰。從後來幾十年後的塞約河之戰,蒙古軍隊六到八萬對抗匈牙利聯軍十萬以上的結果看,蒙古軍圍殲七萬多匈牙利軍隊,更何況由第五次十字軍對抗蒙古最初的西征部隊 ,十字軍必敗無疑,數量上、質量上、指揮上、裝備上、經驗上、戰鬥意志、對統帥的忠誠等等,各個方面都不是一個水平上,而且相差都很大。

  • 4 # 五味社

    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軍事戰術,蒙古騎兵完爆歐洲騎兵。

    一,武器裝備上,蒙古騎兵的戰馬更耐勞和抵抗嚴寒,因此蒙古騎兵每天能推進80公里,相比之下,歐洲騎兵僅完成一半的路程。歐洲騎兵的馬鞍設計有利於騎士的穩定性,提供長槍衝鋒的威力,但很不靈活,相比之下,蒙古騎兵馬鞍設計簡易,騎兵活動自如,善於使用著名的“帕提亞回馬射”。

    另外,歐洲騎兵以重騎兵為主,全身鎖子甲有效防禦刀劍劈砍,但箭能刺穿,同時鎖子甲厚重,極大降低騎兵的靈活性。蒙古騎兵輕騎兵為主,簡單靈活,極其善於迂迴包抄戰術。蒙古兵善於使用弓箭,而且射程遠,歐洲兵不屑於使用弓箭,大多以刀、斧、劍為主,即便有弓箭,也是十字弩,射程較勁。蒙古兵使用彎刀,相比歐洲兵的直劍,更符合力學理論,但殺傷力沒有直劍大,可直劍的致命弱點是重,且易斷。

    二,戰術上,歐洲騎兵拋棄了古羅馬的“兩翼包抄”戰術,而採用正面作戰,相比之下,蒙古騎兵的戰術更多,多次創造以少勝多的經典。

    三,情報收集上,蒙古人擅長蒐集情報,比如速不臺堪稱“歐洲通”,瞭解歐洲的政治環境,兵力部署,軍隊優劣等。而歐洲人則不同,他們渴望東方的黃金和宗教的傳播。

    四,士兵素質,蒙古人非常重視士兵的培養,蒙古兒童四五歲學習箭術和騎術,十五歲入伍時已經是優秀計程車兵。蒙古人還專門設立戰爭學院,學習攻城器械和火炮。相比之下,歐洲十字軍大多是農民和落魄的騎士組成,軍隊素質參差不齊。

    更何況,十字軍東征也沒有創下不朽的輝煌。

  • 5 # 哥是打醬油的路人甲

    說正經題目,放開武器裝備不談,說軍隊,蒙古軍隊,鐵木真領導的蒙古軍隊,是正規軍,有組織有紀律,有統一戰略目標,而十字軍,查下十字軍歷史,不過是在當時教皇默許之下,一群烏合之眾,受到蠱惑,去中東地區,解救據說是被異教徒欺壓的教友,無組織無紀律,一群散兵遊勇,正規軍和游擊隊,誰的戰鬥力更強?

  • 6 # 折緣

    題主文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概沒有仔細去了解蒙古三次西征,以及十字軍九次西征的過程。蒙古的三次西征時間段不同,從公元1219年到公元1260年,而十字軍最後五次西征正好處於這一時間段上,即從公元1217年到公元1291年。十字軍並不是沒有跟蒙古騎兵交手過,結局麼,十字軍完敗。

    穆斯林和基督教之間的交手

    公元1217年,在教皇英諾森三世的要求下,信徒們組建了一支新十字軍,這支新十字軍由耶路撒冷國王德•布里埃納、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二世率領,前期取得了不錯的的戰績,一度遠征開羅,然而最後在尼羅河畔,被穆斯林軍隊借尼羅河水截斷十字軍的路,並被包圍,隨後穆斯林攻佔了之前被十字軍佔領的米埃塔,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終告以失敗。

    第六次東征是在神羅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率領下進行的,這次遠征讓聖城短暫回到了基督徒手中,但又沒過多久就被穆斯林奪回去了,這一次東征十字軍最終還是不敵穆斯林。

    第七次東征緊隨第六次,在1239年十字軍與加沙戰敗後,法國國王路易九世就再次組織十字軍,可遺憾的是這支十字軍剛剛攻取了達米埃塔,卻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熬過瘟疫後,開始進軍開羅,但遺憾的是最終被馬木留克擊敗,路易九世的弟弟都被幹掉,法王本人也成了俘虜,後來是蘇丹被馬木留克軍官推翻後,法王才被贖回。法王應該繼英王獅心王理查,第二個被穆斯林俘虜的國王了。

    路易九世回國後,十分不甘心,又或者想要洗刷恥辱,於是才過了兩年,再次組織東征,即第八次,這一次準備進軍突尼西亞,然而你剛在突尼西亞登陸,陸上發生傳染病,路易九世不幸染病身亡、即位的腓力三世馬上下令撤退,此次十字軍東征無疾而終。

    第九次東征是英格蘭王子愛德華領導趕去北非救援路易九世的,大概並不知道法王已經得傳染病掛掉了,於是他在阿卡簽訂了停戰協議,自此之後,十字軍在東方的領土全部落入穆斯林手中,最後一個據點阿卡被埃及馬木留克軍隊攻陷,耶路撒冷王國滅亡。

    縱觀這幾次西征,除了最後意外的兩次沒怎麼打,其他三次無一不是以十字軍東征的失敗慘淡收場,在東方的十字軍領地全部喪盡,自此之後再也沒有發動過任何一場主動進攻穆斯林的宗教戰爭,十字軍從而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接來下,我們再來看看蒙古西征打的是那些敵人。

    蒙古三次西征的對手們

    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主持的,對手主要是花刺子模王國,之後又與敗俄羅斯10萬聯軍,主要區域集中在中亞和北亞,暫時還沒有來到中東地區,並沒有跟穆斯林或者歐洲軍隊交手。

    第二次西征是在第一次西征結束了快二十年,在窩闊臺的主持下發動的,這一次戰爭的進攻方向主要是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蒙古騎兵不僅攻克了整個俄羅斯歐洲部分,還打到了波蘭,入侵了匈牙利,還記得前文提到的第五次十字軍東征,其中就有匈牙利。

    當蒙古騎兵打到波蘭的時候、西里西亞王亨利二世,集結了波蘭、日耳曼、條頓騎士團(十字軍東征三大騎士團之一)共計3萬軍隊迎戰,最終被蒙古全殲,國王亨利被俘後斬殺,之後蒙古軍進擊匈牙利,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被迫逃入奧地利,然後蒙古軍一直追著貝拉四世打,貝拉最終逃到了亞德里亞的海島上,後來是窩闊臺死訊傳來,蒙古才撤兵的。

    事實證明,即便是十字軍三大騎士團之條頓騎士團,也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3萬聯軍被全殲,這個戰績可以說是完勝。

    第三次西征是在蒙哥派他弟弟旭烈兀率領10萬大軍進攻波斯的戰爭,這一次戰爭滅亡了波斯進內的兩個獨立國家,一個是巴格達的黑衣大食王國(報達國),另外一個是木刺夷國,滅了這兩個國家後,順道又把敘利亞給滅了。

    旭烈兀佔領整個敘利亞之後,使得地中海諸國大為震動,東羅馬拜占庭帝國朝廷和西歐的基督教國家,紛紛派來使者,要跟旭烈兀結盟,一同討伐穆斯林國家,但是旭烈兀已經準備好進攻埃及,而此刻的埃及正好是新生的馬木留克王朝,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數次幹翻十字軍的擁有馬木留克騎兵的埃及王朝。

    倘若蒙哥沒有死在釣魚城,那麼旭烈兀必定會跟赫赫有名的馬木留克騎兵一較高下,到底孰強孰弱,反正十字軍在二者眼中已經是土雞瓦狗了。是故,史學界普遍認為,蒙哥的死對當時的世界影響巨大,他不死,可能就是一場棋逢對手的較量了。

  • 7 # 桃花石雜談

    如果徵東的十字軍和徵西的成吉思汗蒙古軍相遇,誰獲勝的機率更大?其實這件事不用如果,因為在歷史上西征的蒙古軍隊和東征的十字軍是直接交手過的,結果嘛當然是西征蒙軍大勝。不過其實在歷史上,蒙軍和十字軍其實是一種更加類似盟友的存在。西征蒙軍中的東征十字軍

    其實蒙軍第三次西征從一開始就包含了十字軍元素,有許多中東地區的基督教徒所組成的軍隊,其中包括在之前幾十年為了逃避塞爾柱突厥的征服行動而從高加索地區逃到中東地區的亞美尼亞人所建立的奇裡乞亞王國的軍隊。這個國家的國王海屯一世早在公元1253年就曾親自到蒙古帝國的汗庭哈拉和林去朝拜蒙古大汗蒙哥,是蒙古人最忠誠的附庸之一。

    安條克公國(紅)與奇裡乞亞王國(上方紫)

    在蒙古第三次西征開始之前,奇裡乞亞亞美尼亞王國還已經和中東地區另外一個基督教國家安條克公國透過聯姻結成了同盟。而這個安條克公國,其實就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勝利之後在中東建立的四個國家之一。而在蒙軍開始西征之後,奇裡乞亞和安條克立即積極響應,派出大軍加入蒙軍之中作戰。特別是在公元1258年,在西征蒙軍攻陷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滅亡阿拉伯帝國的過程中,亞美尼亞軍隊和來自安條克公國的十字軍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基督教徒在此次蒙軍西征中發揮了類似核心的作用,所以在20世紀,包括法國曆史學家勒內·格塞特在內的一些學者甚至都曾將這次西征蒙軍稱為“黃色十字軍”。

    蒙軍內部的基督教元素

    而且此次蒙軍被稱為“黃色十字軍”的原因其實不光是因為有來自亞美尼亞和歐洲的十字軍加入,還因為西征蒙軍的主將怯的不花本人也是一名基督教徒。怯的不花出身於早已被蒙古吞併的乃蠻部,自小就是基督教聶斯脫利派教徒,也就是中國古籍裡的景教教徒。而也許是因為他的基督教背景,所以他在蒙古第三次西征的過程中表現極為積極,在蒙軍攻克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和阿尤布王朝重鎮大馬士革的過程中都立下大功。所以當時他和蒙軍中的另外兩個基督教領導者,即奇裡乞亞國王海屯一世以及安條克公爵博希蒙德六世共同合作始終非常順暢,這三人一同為蒙軍攻城拔寨也被當地一些基督教徒視為基督教在中東勝利的象徵。

    阿拉伯帝國滅國之戰,蒙軍攻克巴格達

    所以在公元1260年,旭烈兀得知蒙哥去世,率領主力回師蒙古本部之後,就把留守蒙軍的指揮權交給了怯的不花。在幾十年後由奇裡乞亞貴族海屯修士所寫成的史書《東方史之花》裡曾這樣讚美怯的不花:

    怯的不花受旭烈兀委託留守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他使這塊土地得以享受和平與安寧。他深愛著基督徒們,因為他是來到伯利恆讚美我主耶穌誕生的東方三博士的後代。怯的不花是為奪回聖城(耶路撒冷)而戰!

    在這裡怯的不花被稱為東方三博士的後代其實跟當時中東乃至歐洲基督教世界流傳的一個傳說有關,在早期蒙古征服大幅削弱了西亞和中東伊斯蘭教勢力的力量,因此歐洲曾流傳說鐵木真是信仰基督教的祭司王約翰,是基督教《聖經》裡有重要地位的東方三博士的後代。而本身確實信仰基督教的怯的不花也就順理成章地被視為東方三博士的後代了。

    蒙軍與十字軍的衝突

    不過雖然安條克公國已經作為十字軍成為了此次蒙軍的一部分,但在中東地區的其它一些十字軍勢力,包括當時已經遷都到阿卡城的耶路撒冷王國,以及作為其後盾的各個歐洲王國和羅馬教廷都還是將蒙軍視為異教徒,因此對與蒙軍結盟疑慮重重。但當時十字軍的實力無論是和伊斯蘭教勢力還是和蒙軍相比都處於絕對的弱勢,所以在十字軍陣營內部,對是否與蒙軍結盟也有很多爭論。

    蒙軍圍攻西頓城

    而雙方結盟的意願最終還是落了空,原因是當地十字軍的兩個領主,即貝魯特領主約翰和西頓領主朱利安·格勒尼耶主動出兵前往已經被蒙軍佔領的貝卡谷地馬裡阿雲地區大肆劫掠,搶到了很多戰利品。而負責當地事務的蒙軍將領是怯的不花的侄子,他看到十字軍竟然敢主動找蒙軍的事當然感覺不能忍,於是帶領一小股軍隊去追擊西頓領主朱利安,並要求賠償,結果在追擊途中這支蒙軍被朱利安的軍隊伏擊,怯的不花的侄子被殺。

    艾因札魯特之戰

    怯的不花知道之後大怒,馬上率大軍圍攻西頓城,朱利安本人雖然成功逃生,但蒙軍將西頓城的城牆完全摧毀,並進行了屠城。而怯的不花因為在此次嚴重衝突中失去了近親,而且此次衝突是由十字軍所挑起的,所以此後他也不再信任十字軍。而蒙軍的報復極其血腥,對十字軍震撼也很大,所以十字軍也認為和蒙軍結盟不切實際。雙方的結盟意願基本消失。馬穆路克此時也看到了蒙軍和十字軍之間的準同盟出現裂痕,集結大軍準備全殲怯的不花統帥的留守軍隊。而此時耶路撒冷王國竟然同意宿敵馬穆路克軍隊借道攻擊蒙軍,甚至同意其在阿卡城外不遠安營紮寨,使馬穆路克軍隊得到充分休整,最終在公元1260年9月3日,馬穆路克軍隊在阿音札魯特戰役中大敗留守蒙軍,怯的不花陣亡,蒙軍大部被殲,少量撤往奇裡乞亞王國。

    所以總體來說,蒙軍和十字軍之間的強弱是很很分明的,十字軍在當時不是蒙軍的對手,所以其中一部分才會加入蒙軍之中,另外一部分雖然保持距離,但對蒙軍也比較恐懼,而雙方真正交手也是以蒙軍的大勝和屠戮告終,兩者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不言而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4級片語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