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宇宙無敵大將軍
-
2 # 小視聽
看見這個問題就讓我想起了自己坐火車的那幾年,所以回想一下挺回味的,也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這些內容!因為我前些年在部隊服役,地點遼寧回趟家需要十四個小時吧大約,那時候我做的是綠皮車,在部隊裡是前兩年不回家,第三年開始每年回一次,五年部隊生活在加上其它時間一共做了有十來次火車!
記得零八年的時候我是抽菸的,去部隊前抽的不多,來部隊後和四海八方的戰友就抽上了,說車的事怎麼說上煙了呢,是這樣的在一零年坐火車回家的的路上,那趟綠皮車異常的顛簸,可能是車況太差的原因,各車廂轟隆隆的拉扯著,每節車廂的間隙都可以清楚的看見地下的軌道,夏季抽菸的老少爺們多都站在門縫處通風抽菸!
由於當時的綠皮車火車和現在的和諧號相比基本談不上隔音效果,天熱車裡各種味摻雜在一起,我暈車了,各種難受,加上孩子的哭叫聲,還有一些小青年手機裡放的煽情音樂(噪音),真想快點到站下車離開這有味有噪音有顛簸的車廂,本來就難受這時大碗麵,火腿腸,盒飯,香菸,啤酒,瓜子來了,我的媽呀,一聞那盒飯味控制不住了,胃裡翻江倒海起身奔向廁所方向,就在廁所門口以為到裡面吐出來就好了,沒想到在廁所右手旁飄來一股濃濃的菸草味,我吐了,問題是沒吐到廁所,而是吐到了廁所門口的走廊裡,那叫一個痛並快樂著,
緊接著大腦一清醒就知道出醜了,在來回一看兩邊車廂的目光都在我身上呢,整個人都不好了,頓時頭又大了,剛才抽菸的人也都被我的壯舉逼退了好幾步,我沒看錯的話有兩個人的褲腳還有我的嘔吐物,沒辦法紅著臉找工具打掃吧,一直堅持到站,才大出一口氣。因為這個小事件也帶給了我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就是從那之後就不在抽菸了,真的一直到現在近十年了,家裡的煙要麼送人要麼放的發黴扔了,雖然丟了人但成就了好習慣,值了
-
3 # 行者60後
那些年坐火車發生過的一些事,現在說出來是趣事,想想那時的場景就是一場辛酸史。
一,最無奈的選擇。八十年代初,求學在江西,距離家鄉1000多km, 那時候的火車平均60--80km/h,要坐20多小時的火車。買不到座位,臥鋪不捨得買(有錢也買不到),只好上車前就買張小涼蓆,鋪在車廂走道地板上,席地而坐就是這麼來的吧,有時人特別多時,走道又過人不方便,就把涼蓆鋪在別人的座椅下面,像狗一樣爬進去躺下,也好買的站票,享受臥鋪待遇。
二,可氣又可笑。九十年代了,上班出公差,長途可以買臥鋪票了,那時火車提速在80--100km/h。有次到廣州出差,坐的車終點站就是廣州。上車就睡了,到廣州醒來下車時自己的皮鞋怎麼也找不到了,看看其他人都穿好鞋子,在排隊下車,臥鋪邊上只剩下一雙破舊的布鞋,看來這是給我留下的,那就穿上它下車吧,總比打赤腳好多了,是不是還要謝謝布鞋的主人呢?
-
4 # 漁歌夜話
記得二十年前常去西安出差,那些年還沒銀行卡、磁卡存摺,電子銀行網銀就更別想了。出門辦事大多都帶現金!極其危險,所以那時發明了許多獨特東西:比如防盜褲頭、防盜鋼節皮帶、防刺防盜背心等。都是為了讓錢裝在身上更安全一點。
某次夜裡乘火車,突然廣播裡找醫生到xx車廂。眾乘客都習以為常繼續酣睡,沒當回事,過了不久,來一乘客對朋友說:那邊一人被偷,小偷用刀片割褲子,沒掌握好把小弟龜頭給割破了,口子還較深,大血不止!全車廂乘客如獲至寶,蜂擁而上,逼得乘務員不得不把兩大門鎖上,但為時己晚,過去的人看過稀奇,必定要回來,紛紛要求開門進來。把乘務員忙的半晚都沒法休息!
這事是我親身所見,既是當年社會不發達的結果,又是那個時代的亂象之一!從某方面講,當年偷搶事件比現在多的多!
-
5 # 丫丫媽媽生活日記
但是坐上火車以後,我們就看火車票。我們在火車票上看見那個日期跟當天的日期是不一樣的。可能是我同事給我買錯日期了。然後我們坐在火車上就是比較坐不住了就,就害怕查票的,查到我們以後讓我們下車。我們需要想出了一個辦法,就躲在廁所裡面。別人查票的時候我們就躲在廁所裡面。你看這是多尷尬的一件事情。來自己有票。我還很害怕被別人查到。
還有就是過年的時候。我們做的就是那種正常的車。過年的時候,放學人很多。每年都是人擠人。然後我們有票的。去坐車的時候上不去車。那我們就爬窗戶。現在想想還是比較有趣的。
-
6 # 攝靈魂影
作為一名窮遊者,沒少坐過火車,也經常坐長途火車!經常能遇到一些事情讓人感慨萬千!
有一次坐短途,對面坐了一個六十多歲的大爺,瘦瘦的,白頭髮,面板皺皺的,滿臉都是疲倦,周圍都是他們認識的人,應該是一塊出去打工的,看到他的臉,頓時感覺農民的不易,農忙時在家起早貪黑種莊稼,最後收成看天,豐年也是收支平衡而已,遇上旱災澇災,一年辛辛苦苦付之東流!農閒時不管年齡大小,還要外出務工,供養老人,照顧子女,生病住不起醫院,每天省吃儉用,簡直就是一種苦修行!
後來到了吃飯時間,大爺泡了一桶泡麵,若有所思的看著窗外,頓時有點濛濛眼!
人生在世,真的不容易!
雖然不是趣事,但是卻難以忘懷!
-
7 # 憶流沙
在給大家講述火車上的故事之前,我先向大家分享一個我從火車上聽到的冷知識,一個關於在傳統社會里的女人小孩為啥不能上桌吃飯的習俗問題,這是我在一次旅途中聽幾個河南人聊天時所聽到的。
傳統社會,女人小孩之所以不能上桌吃飯不單單是禮儀束縛、男尊女卑、宗族主義、男權制度等因素那麼簡單,還要從經濟角度分析。在過去,資源匱乏,家裡來客人了,由男主人作陪,糧食短缺,又好客,怎麼辦。不讓小孩上桌,是因為小孩不懂禮儀,筷子亂飛,還挑食,會把好吃的東西都吃上一筷子,還會嘰嘰喳喳的像個麻雀一樣叫喊個不停,影響客人就餐和談話,並給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客人來了,主人以酒款待,避免讓小孩學壞,避免從小養成喝酒的不好習慣。那麼,為啥不讓女人上桌吃飯呢,女人要哺育、照顧小孩,而且女人在養育孩子方面較男人更有優勢,再加上慈母嚴父的形象影響,小孩更容易與母親親近。小孩和女人啥時候吃飯呢,要等客人吃完了或者到廚房吃,客走後,留給他們的只剩下殘羹冷炙了,這都為的是不影響客人。
聽完這個習俗故事,私認為他們分析挺有道理的,以前也思考過類似問題,但忽視了經濟視角。在該習俗問題裡,我們可以看到女性在家庭關係中所承擔的重任,在這場社會行動中,女人從做飯到吃飯甚至到收拾碗筷,基本上是一個人操勞,默默的扮演著幕後英雄的角色,服務一家子。於此,由衷感到敬佩。
這樣來看,女人小孩不能上桌吃飯的習俗,存在男女因生理不同而產生的性別分工方面的原因,是性別不平等問題,但是,到了社會轉型時期,轉向了現代社會,社會生產基礎和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那麼,這種狀況理應也要發生改變。可惜可嘆的是,在中西部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女性性別意識還沒有覺醒,性別不平等的狀況沒有發生大的改觀,依舊保留著過去那一套的做法,把女性約束在廚房,束縛在幕後。
一次乘坐火車的經歷讓我增長了見識,獲益不少,內心充滿了歡喜。我因工作的關係,常常在家與單位之間來回行走,經常接觸的交通工具少不了火車,從大學第一次乘坐火車的經歷算起到現在有八年之久了,而在近一年的時間,我乘坐的次數超過了80次,長時間的乘坐經歷,使我有意或無意對火車及相關事物產生了一些觀察興趣。
火車作為觀察社會的一個視窗,是一個奇妙的視角,在這裡,不同地方、不同方言,不同口音、不同習俗、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在此彙集,短時間段內集合了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各行各業,各路各道的各色人物,由此可以集中式觀察到大部分階層的生活世界。同時,火車也是一個資訊傳播中介物,不同的人群所呈現出來的資訊、思想價值觀念在火車上快速地分享、聚合和分散,擴大了地域間的交流聯絡,轉變了社會成員的意識形態。概括而言,在火車上觀察、聽火車上的故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火車,書面的稱呼為列車,通俗意義上更傾向稱之為火車。在社會大眾的日常世界裡,不會對火車的動力裝置、功能、時速等類別進行詳細的分類,不會仔細區分普通列車、快速列車還是高速列車,也不會深究列車車次的K/Z/T/Y/C/D/G/L等字母的具體含義。於此,本從大眾日常視角出發,採用火車一語進行敘事,並且簡單把火車分為綠皮車和動車兩類。
上火車的,按照行為目的來分,可分為乘務員(包括列車長、列車員、安全員、餐車員、售貨員、保潔員、廣播員、炊事員、鐵路警察)和旅客兩類。實際上,火車是一個社會分層的載體,以經濟地位來劃分,綠皮車和動車把旅客分成低收入群體(家庭月收入低於五千的)和非低收入群體兩類,這是兩種不同的日常世界。
先說說乘務員方面,兩種不同型別的火車,列車員等人員配備與表現有很大的不同。在動車上,乘務員的年齡要比綠車皮的普遍年輕一點,乘務員與旅客之比高於綠皮車,在車廂檢票的機率要比綠皮車高,工作要認真負責一點,服務態度也比綠皮車的好,但餐車員、售貨員配備沒有綠皮車的多,而動車配備了保潔員,這是綠皮車上沒有的,這也是動車要比綠皮車乾淨衛生的原因之一,綠皮車上的衛生保潔工作被列車員承擔了。在綠皮車上,出現頻率最高的人員不是列車員,而是售貨員,他們一般用著誇張、搞笑的語言活躍車廂氣氛,吸引旅客的注意,引起大半個車廂的關注,旅客的情緒、情感相較於動車的更容易被售貨員調動、控制,沒有託,全靠自雷自誇自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售貨員售賣的貨物主要有零食、玩具、日常耗品、養生品等一類,其中,個人認為最好玩的是,售貨員叫賣的一款“比牛皮還牛”的皮帶,通常把皮帶系在行李架上,喊著一二三的口號或吆喝的腔調使勁地拉啊拽、擰啊扯各種誇張的動作,讓人忍俊不禁。當然,對於售貨員售賣的各種物品,在這裡,我不作評價。
在旅客方面,兩種型別火車的旅客因收入的不同而表現出了不同的行為。乘坐綠皮車的主要是低收入群體,中長途旅行,中老年人是主力軍,他們通常攜帶的行李貨物比較多,行李架上、桌子上、座位底下都塞得滿滿的,多半結伴出行,捨不得買臥鋪票,買個硬座就湊合,主要有為生計奔波的縣鄉城鎮人口,低收入的手工業者,小生意人,從事建築、裝修、機械、化工、紡織等容易患職業疾病一類的農民工,看望在外生活工作子女的中老年人,窮學生,以及殘障人士等。而乘坐動車的,大多數是年輕人,衣著打扮看起來更加時尚、漂亮,使用化妝品的人要比綠皮車的多得多,他們多為中短途,攜帶的行李物品較少,獨自出行較多,旅客的主要目的是商旅。相對而言,乘坐動車時還能聞到旅客的香水味,在綠皮車上沒聞到泡麵味夾雜廁所味機油味等綜合氣味已經是萬幸了,動車要比綠皮車衛生、乾淨一些,舒適感、體驗感遠超綠皮車,旅客的整體文明程度也要高一點,車廂也顯得安靜。
上了火車,旅途難耐,找人說話聊天解悶是一件需要非常講究技巧的事,需要看看面相。對於年輕人群體,要尋找共同特徵,讓他們開口說話比較難,年輕人一般是一上車就玩手機,警惕性高,金口難開,不願意與陌生人說話,吃力不討好。找人搭話最好找四五十歲以上的人,這類年齡段人的特點是,子女因學習或工作遠離了他們,日常沒有子女的陪伴,他們生活比較寂寞,此時,有一個年齡與他們子女相仿的人陪他們說話,他們是非常樂意的開啟話匣子的。若旅途時間長,需要上個廁所,請他們看個包,他們一般是不會拒絕的。另外,這些年齡段的人,經歷了早期的改革開放,走南闖北的,見識面廣,社會閱歷豐富,在旅途上傾聽他們的故事,哪怕聽著他們吹著牛,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對比動車,綠皮車更像是一個真實世界,可能因為車廂人員密度大、年齡、口音等差異的因素,上綠皮車的更容易開口說話,願意與人分享各自帶的零食、充電寶等物品,他們的情感、情緒表現得更加真實一點,喜怒哀樂溢於言表。當然,我在綠皮車上也看見過騙子、乞丐、傳銷者、非法傳教士、誤入邪教的人士、小偷等一類從事社會越軌行當的人員,概括來說,綠皮車的旅客人員情況要更加複雜。
除了觀察火車,火車站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江湖場所,火車站作為人、物的集散地,細細觀察,會發現一些奇特的事物。火車站是分等級的,火車站的人群因火車站的等級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講,火車站等級越高的,人群越是複雜,社會分層的狀況越多,特別是中轉站、始發站、終點站等一類的一級站,天南地北的、各式各樣的人群交匯在一起,同樣可以觀察到很多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家庭的,婚姻的,文化的,教育的,職業的,宗族的,宗教的,民族的,等等,不一而足。既有代表社會公正的法定力量維持秩序,也有代表需求市場的私人車輛開展運營;既有老中青三代人教育觀的分歧與差異的集中表現,又有各種小團體小組織的群與分的集中展現。制度的剛與柔,人情的冷與暖,人生百態,世間種種,各種喜怒哀樂,各種悲喜離合,各種故事交織在一起,每天都在這裡輪番上演著。
火車具有運輸量大、成本低、運費低、便捷等特點,選擇乘坐火車出行的人要比乘坐公路、航空、水運的更多,它可謂是保羅社會永珍,對我這樣的觀察者而言,可謂是一個優質的萬花筒,一葉知秋,管中窺豹,這就是我喜歡對火車及相關人群進行觀察的重要緣由,並透過分析人群的社會行為,詮釋他人的日常生活世界,這將有助於我們認識社會和理解社會。另外,我們也要意識到,旅客人群所表現出來的社會行為因可能自身對陌生環境而產生的緊張擔心害怕而與其原來的生活世界有所失真,我們看到的或許只是匆匆一瞥,看到的只是萬千面相當中的一相,在封閉環境裡、在短時間裡很難囊括全貌,看到的也只是看到的,是他人願意被觀察者所觀察而表現出來的社會行為,我們在火車上獲取的資訊十分有限,只能初步粗略地對觀察物件完成一個素描,並不能做到對一個群體或個人有著全方位全面貌的認識與認知,難以準確分析其行為背後的邏輯鏈條。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判斷和分析仍是有效的、可行的、理性的,它依然有助於我們提高對他人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有助於深化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水平,幫助我們理解當前社會轉型時期的種種社會問題,理解火車上的故事——火車上的社會流動與社會分層狀況。
搜尋知網等資料庫發現,目前缺乏對火車人群關係方面的研究,亦無火車上的故事相關的文獻資料。不過,讓人頗為意外的是,一篇1993年發表的期刊《中國鐵路社會學初探》提出建構中國鐵路社會學學科設想,並對該學科建立的依據、研究物件及其墓本內容、理論方位和研究方法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該文的主要論調是為了加強鐵路部門的組織管理工作而服務的,自此以後,沒有再出現鐵路社會學的新調,該文作者也沒有付出進一步的努力,也就不了了之了。本文的意義不是要再唱鐵路社會學之歌,也不是再為鐵路社會學譜曲,而是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火車是觀察社會的一個十分優質視窗,透過火車幾乎能看到當前大部分的社會面貌和社會結構,可能火車及相關事物作為一個研究物件在調查方法的選取方面存在很多困難和不足,不適宜在短時間展開相關的定量調查活動,但火車承載了社會流動和社會分層等相關的價值命題,關乎民生大計,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假若有人深入研究火車上的故事,私認為這將是一個有趣的開始。
-
8 # 同小言
記得是二十多年前,我從北京坐火車回家,坐的臥鋪車箱,歷時六個小時,發車時間好像是晚上十一點,剛上車,人們收拾,車開後大部分人都躺下了,換好牌後,車箱燈大燈熄燈,陸續地睡下了。
約十二點半吧,車箱中間有一個人打呼嚕,聲大如雷,節奏感強,嗯…乎…噴…,聲聲振耳,不絕於耳。整個車箱人先是不作聲,逐漸地,有人說了,這臥鋪票買的,鬧心。也有人小聲罵上了,終於有一個人大聲說列車員,過來,列車員也聽到呼嚕聲了,過來把那個打呼嚕的人推了一下,不打了,可是,過了一會,呼嚕聲又起來了,旁邊的人又推,…,有一些人乾脆起來坐上,那個人也感覺不好意思,到了三點來鍾,起來坐到視窗座那坐下不睡了。這下人們才安靜下來。
非常有趣的坐火車經歷。
回覆列表
現在坐火車一人捧一個手機,默默的看著。不像十年前了,帶報紙雜誌的互相串換著看,天南海北的聊天吹牛侃大山的,餓了買點熟食特產喝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