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強子旅行記552

    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有專用公路相連。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早在東魏時高歡建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了天龍寺,並都開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稱,從此,天龍山聲名大振。 天龍山景區包括晉祠鎮的武坡、南坪、窯頭三個自然村和柳子溝源頭的南山、北山,佔地約 185公頃。山中多砂頁岩,呈現出奇特的地質地貌;山上多山泉,有豐富的泉源;山內多林木,森林覆蓋率達7O%;山間多鳥獸,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有二十多種。景區風光秀麗,山不高而挺拔,清幽涼爽;樹不大而茂密,萬木崢嶸。古有“天龍八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現今,它是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   遊天龍山習慣從公路上山巔,沿石級下山,先遊途中景點及石窟,再到天龍寺遊其他五點。如從柳子溝步行西進,沿途有餵馬槽、三合村、下馬村、寨峁哨所、跑馬場、支鍋石、溜馬坪、安穀梁和插旗石等,且問巒秀美,五色壯觀,有人說這是春秋時代奴隸起義領袖柳下拓的遺蹟,實為附會,被傳為笑談。遊人從南山到北山遊覽,則另是一番情趣。遊程中應以天龍寺為結點,以石窟為重點。   天龍寺,清代改稱聖壽寺,始建於北齊皇建五年,其中力上、佛像、脅侍諸像,雕技甚為精美。可惜在解放前被閻軍火毀,幾成廢墟。現在的天龍寺,是解放後復原重建或遷建的。除寺門兩側的唐代力士、大殿的明代三身怫外,其餘都是新塑的。大殿是1984年從晉祠北大寺村遷移來的明初重建的北齊崇福寺大殿。殿內供釋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稱盧舍那佛;右為應身怫,是釋迦牟尼佛。寺的東側有鐘樓,後部有禪堂院、九蓮洞,是僧尼的修禪處與宅院。寺的西側有北漢建的千佛樓,樓已毀,存珍貴的《千佛樓碑記》石刻。寺周散存十餘通記事碑石,記載著寺的興廢。寺前有蟠龍松,勢若游龍,形似華蓋,老樹新枝,層層穿結,若靜似動,情趣盎然,樹高僅三米,面積卻有 200多平方米。樹下置石桌石凳,與寺周的商業攤點和新建的天龍山莊,構成一組休閒、食宿的生活場所。“虯柏蟠空”是天龍山八景之一。天龍寺周圍密佈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松坪、鳳凰松、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峰獨峙”和“柳蹠旗石”三大景觀。沿著“石洞棧道”可觀賞著名的天龍山石窟群。    天龍山有東、西兩峰,東峰叫“仙岩山”,西峰稱“大佛山”,雙峰對峙,風采獨具。在兩峰南坡的山腰間,開鑿25個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13個窟,除第11窟面東外,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 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據說排名為第六位,可惜後來被盜,至今仍有 150餘件作品流落海外。    石窟的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即東峰的第2、3號窟;其子高洋開鑿 3窟,即東峰的 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北齊至隋之間開鑿了東峰第11號窟;隋煬帝為晉王時開鑿東峰第 8號窟;餘為唐代開鑿18個窟。共跨越 4個朝代,歷時 400多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線相連的傳統關係。如北齊的第 1、10、16號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結構的前廊,廊雕二柱,柱頭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補間則施人字形叉手,是現存北齊的唯一建築例項,有重大的科研價值。隋代的第 8窟是一箇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開龕設像,結構複雜卻處理得十分貼切,雙鉤衣紋簡潔平穩,有獨到之處。西峰的第 9窟是晚唐罕見的精品。峰頂有高 755釐米的彌勒坐像,姿態端莊的華麗形象中略具樸素、溫暖的感覺,衣紋處理虛實結合、聚散合理,使在嚴的佛像增加了活潑的氣氛。下部又以高 500釐米的十一面觀音為主尊,文殊、普賢菩薩為脅侍的三大士像,用男體女態的方式處理,極妙地表現出肉體、紗衣、飾物三者之間穿插迂迴的雕塑功力。後壁又用倚坐彌勒、坐佛和許多化佛坐在蓮座上的淡浮雕構成一組反映彌勒淨土世界的背襯。崖壁間又附若干龕窟,寬猛相濟,繁簡結合,寓意十分深刻。 為保護這組石窟,重建仿明樓閣三層,下承漢白玉臺階步步登高,間內建木梯直到彌勒佛頂部。沿用舊名,曰“漫山閣”。“高閣停雲”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 2 # 伍九八

    天龍寺周圍密佈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松坪、鳳凰松、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峰獨峙”和“柳蹠旗石”三大景觀。沿著“石洞棧道”可觀賞著名的天龍山石窟群。

  • 3 # 彼岸書生

    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有專用公路相連。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早在東魏時高歡建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了天龍寺,並都開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稱。

    天龍寺,清代改稱聖壽寺,始建於北齊皇建五年(560),其中力上、佛像、脅侍諸像,雕技甚為精美。可惜在解放前被閻軍火毀,幾成廢墟。天龍寺,是解放後復原重建或遷建的。除寺門兩側的唐代力士、大殿的明代三身佛外,其餘都是新塑的。大殿是1984年從晉祠北大寺村遷移來的明初重建的北齊崇福寺大殿。殿內供釋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稱盧舍那佛;右為應身怫,是釋迦牟尼佛。寺的東側有鐘樓,後部有禪堂院、九蓮洞,是僧尼的修禪處與宅院。寺的西側有北漢建的千佛樓,樓已毀,存珍貴的《千佛樓碑記》石刻。寺周散存十餘通記事碑石,記載著寺的興廢。寺前有蟠龍松,勢若游龍,形似華蓋,老樹新枝,層層穿結,若靜似動,情趣盎然,樹高僅三米,面積卻有200多平方米。樹下置石桌石凳,與寺周的商業攤點和新建的天龍山莊,構成一組休閒、食宿的生活場所。"虯柏蟠空"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石窟 ,天龍山有東、西兩峰,東峰叫"仙岩山",西峰稱"大佛山",雙峰對峙,風采獨具。在兩峰南坡的山腰間,開鑿25個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13個窟,除第11窟面東外,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據說排名為第六位,可惜後來被盜,至今仍有150餘件作品流落海外。

    天龍寺周圍密佈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松坪、鳳凰松、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峰獨峙"和"柳蹠旗石"三大景觀。沿著"石洞棧道"可觀賞著名的天龍山石窟群。

  • 4 # 大森創業路

    天龍山景區位於太原市36公里,海拔1700米,在東魏時期由高歡建立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立了天龍寺,並開鑿了石窟,天龍山就是因此寺而得名。

    天龍山推薦景點:

    天龍寺

    天龍寺清代改名為聖壽寺始建於北齊皇建五年( 560),寺內有天王殿、藥師殿、大雄寶殿、九蓮洞、等古建築。1947年(民國36年)寺院的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20世紀80年代,依明代風格重建。

    佛教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有東魏石窟兩座,北齊石窟3座,隋代石窟1座,唐代石窟14座。

    除了這兩處最值得看的景點之外,天龍山的山水風景也是很值得一看的。太原火車站、迎澤大街乘坐308、804、856路公交晉祠公園下車,乘坐旅遊小巴沿盤山公路可直達天龍山,進山門票淡季15元,旺季20元。價格親民,還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 5 # 逗號5862

    天龍山原名方山,海拔1370米,位於晉祠西11公里處,560年(北齊皇建元年)興建天龍寺,山以寺得名。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參天松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景,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蹠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地址:太原市晉源區西南36公里晉祠鎮。

    交通:乘301路; 302路; 308路; 804路; 848路; 856路到晉祠公園下車,然後包車前往。

    門票資訊:免費開放。

    遊玩時長:6-8小時。

    主要景點:

    佛教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森林公園

    景區佔地面積約170萬平方米,由東峰、西峰、南峰(香爐峰)和柳子溝組成。東峰名仙岩山,西峰稱大佛山,山勢雄奇,林木茂密。東西兩峰之南,則是柳子溝,溝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0公里,兩岸懸崖壁立,青藤倒掛,雜樹叢生,地淨塵絕。柳子溝的南側是天龍山南峰,海拔1350米,山勢險峻,層巒疊翠,遠望彷彿是一幅連綿不斷的卷軸畫。在這幅畫卷中有一座突兀的山峰,峰頂聳立有一塊高約10米、寬約7米的巨石,因常有薄霧在石上飄遊,遠遠看去宛如青煙自爐鼎中冉冉升起,頗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趣,故名香爐峰。這裡也是天龍山的一景,稱為“鼎峰獨峙”。

    寺廟建築

    聖壽寺

    古名天龍寺,560年(皇建元年),北齊孝昭帝高演建立。天龍寺初建時的原狀,因記載缺乏已難以詳考。北漢皇帝劉繼元(968年~980年在位)又在天龍寺新建了千佛樓。金天會年間(1123年~1134年),天龍寺毀於兵火。1148年(金皇統八年)開始恢復,建千佛大殿、六師堂;1158年(金正隆三年)重修山門、鐘樓。其後,元、明多次重建。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在古潭法師的主持下,天龍寺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奠定了寺院的總體佈局。據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維修碑記載,聖壽寺為一座三進院落的寺院,中軸線上建有山門、前殿、大雄寶殿、法堂,東西配殿,前院有伽藍殿、祖師殿,中院配殿各5間,法堂兩側各有廂房5間,鐘樓建於山門左側。寺院左側為僧人活動區。從總體佈局上看是典型的禪宗寺院佈局。以後歷有修建,但基本格局未變。1947年(民國36年)寺院的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20世紀80年代,依明代風格重建。

    白龍祠

    又名白龍王廟、白龍洞。位於天龍山東西兩峰的匯合處,背依石窟危峰棧道,下臨深淵絕壁,兩側碧樹參天。正殿三間,為巨石砌成的窯洞式建築,前簷為廊,廊柱為八角石柱,形制古樸蒼老,傳說為北齊時期遺物。殿內原供有明代木雕龍王及侍者像,刻工精緻,技藝頗佳。殿西側為一石窟,內有一巨石鑿成的池沼,下有清泉,天旱不涸,雨澇不溢,被鄉民視為神靈,稱為“龍潭靈澤”,是古代祈雨的場所。傳說池內潛藏有一白龍,故稱白龍池。

    關帝廟

    建於天龍山東峰山腰一處較為平坦的松林之中。現僅存正殿1座。面寬三間,進深二間,懸山式建築。前簷設廊,明間為扇門,兩次間為扇窗。殿內設有神壇神帳,內有關羽坐像1尊,殿下僅存武士像1尊,雖臂已殘,彩已落,但英武之氣猶存。殿內3壁繪有連環壁畫,水墨繪成,人物精細生動,線條運用得非常成功。壁畫內容取材於羅貫中《三國演義》中關於關羽事蹟的描寫,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榜題皆為本地捐奉者題名,對於研究當地村落的變遷頗有價值。

    觀音塔

    建於聖壽寺東一片蔥鬱的林海之中,蒼松掩映,一塔獨秀。

    普同塔

    平山老人普同塔,1731年(清雍正九年)春季建造。方形臺基,上施須彌座兩層,喇嘛式塔身,上覆八角形密簷三重,造型簡潔明快,剛勁有力。塔正面置一小龕,內嵌一石碑。

    漫山閣

    位於天龍山西峰。始建於明代,是庇護唐代所鑿第9窟石佛的大閣,原稱重簷閣,毀於兵火。現名漫山閣,為20世紀80年代仿明結構格式重建。

    摩崖石刻

    天龍山有多處摩崖石刻,附此記述。一處為白龍洞西之石壁上,崖間劃石為方形,高約2米,寬1?5米,中題“覽勝留題”四字,字大70釐米,系山西按察使提督學校副使賀邦泰題,於1580年(明萬曆八年)夏日所鐫。另一處為馮玉祥於1920年(民國9年)冬,在山上暫住時所題:“窮苦同胞之得救,其所途為革命,根基在知識,吾生惟此二事。”字為隸書,大如拳,共6行,每行4字,無標點。西面又有馮之隨從朱天光留題“猛進”兩字,字大4寸,行書,亦於1920年11月題刻。此南向崖下,兩層岩石上亦有刻石,上層“十九年十一月,一腔熱血在救黨國”。下層“天下為公”,字大5寸,系馮玉祥將軍的參謀鄧長耀題。

    柳子峪

    柳子峪景區由柳子峪與天龍山南山組成,在景區內有群龍聚會、翠葉銀枝、林海浩瀚等森林景觀,有香爐峰、柳蹠旗石、蛙朝觀音、騮馬坪、九曲龍溪、天龍瀑布、避暑洞等自然景點,還有黑龍洞、千佛洞及柳下蹠遺蹟等人文景點。從天龍寺到柳子峪溝底及各個景點之間,有步道、臺階相連。

    九曲龍溪

    在柳子峪溝底,翠綠的山間,溪水穿流於嶙峋怪石之間,蜿蜒曲折,叮咚作響,飛珠濺玉。沿山溪遊玩,別是一番情趣。

    天龍瀑布

    天龍山觀音塔下,柳子溝崖上,有一瀑布,面寬8米,落差5米,雨季飛流直下,銀瀑飛濺,旱季則為珠簾倒掛,到冬季又形成冰瀑,在周圍蒼松翠柏的映襯下,宛如玉帶一般,景觀十分壯麗。

    插旗石

    位於天龍南山畔,為一巨石,巨石之上有一凹槽,傳說是春秋時期率領奴隸起義的柳下蹠插旗所留遺物,故稱柳蹠旗石,亦為天龍山一景。柳下蹠,春秋時期魯華人,因不滿奴隸主的壓榨,率眾起義,聚集數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被“聖人”孔子斥為“盜蹠”。相傳柳下蹠先在柳蹠洞(極樂峰二三里處)聚眾起義,後投奔者增多,便遷到天龍山。“插旗石”是柳下蹠當時召集戰士的點將臺。此外,溝內還有跑馬坪、支鍋石、餵馬槽、三合村、下馬村、寨峁哨、騮馬坪、安穀梁8處柳下蹠遺蹟。後人為紀念柳下蹠的功績,將這條溝命名為“柳子峪”,俗稱柳子溝。這些遺址加上柳蹠旗石,組成了柳蹠遺址群。

    千佛洞遺址

    位於柳子溝西崖,從聖壽寺西南行約200米,有一山谷,東西兩崖相距25米餘,溝深12米,千佛洞就位於西崖峭壁上。峭壁上並排3個天然石洞,坐西朝東,上穹窿而下寬敞,可容納數百人。洞中雕鑿佛像甚多,故稱之為千佛洞。詩曰:“仙人往來無行貌,騷客哦吟有墨題。峰半是誰開棧道,俾僧足踏拜菩提。”天龍八景之一“石洞棧道”便是指此景觀。1903年(清光緒三十九年),巖崖崩裂,石洞被埋,棧道被毀,現僅存遺址。

    黑龍王洞

    黑龍王洞位於南坪村南溝,洞前原有黑龍王廟,已毀。據《柳子峪志》載:“黑龍王廟,聖壽寺對面南山之半窪處,名曰黑龍窪,有一小廟,祀黑龍王神。”據傳,黑龍王之靈驗不亞於白龍王,凡到白龍祠祈禱者必到黑龍王廟虔誠供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不得志的時候,誰最看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