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影村一樂
-
2 # 末宿闌橋
《時間簡史》吧,我到現在依舊深愛這片星空,想了解浩瀚的宇宙,那些宇宙的維度,暗物質的作用,恆星風暴的延生,黑洞等等這類問題,希望有一天我能夠看到有些謎題會被解開!
-
3 # 殷十三天堂電影放映院
《圍城》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
婚姻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準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方鴻漸在歐洲遊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到達上海後,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鍾情,整日周旋於蘇、唐二人之間,期間並結識了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並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複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這本書認認真真讀了3遍,寫的真是特別好,錢先生將人性描寫的入木三分。
-
4 # 使用者張喜貴
謝邀,好書太多,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錢鐘書先生所著《圍城》,我記得那是剛出校門,一次偶爾接觸此書,就被其深深打動吸引,其語言之精練,文法之流暢,情意之真實,內容之幽默。當讀到方鴻漸出國留學歸來,家鄉父老隆重接待,家鄉中學特邀他去演講,準備一個晚上演講稿放衣兜內,誰知第二天衣服被弟錯穿,方鴻漸站在臺上窘態無法形容,後來為顧面子,胡吹海侃說東西文化之差異,性病梅毒之流傳,笑話連篇。整部小說就是反映中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讀書人的苦辣與辛酸,確實是難得的一本好書。錢鐘書先生一書定乾坤。在中國文壇是一顆閃亮的明星。
-
5 # 看看來路
兒時的小兒書,小精靈歷險記,一共2個合集,每個合集差不多十來本,主角就是拿著魔法棒的小精靈可以飛行、隱身.
可惜的是我的畫書都賣廢品了,如今想找也找不到了!還有就是 連環畫冊 東遊記,列那狐的故事!
-
6 # 老傑森的幸福生活
一個人的一生,必會在古今中外作家中,尋找到一位心靈與之相似的,楊絳先生便是我今生找到的那一位。
楊絳先生的兩部作品對我影響最大,並且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一是《我們仨》,這是她93歲時的散文隨筆,風靡海內外,出版印刷達百萬冊,再就是96歲時出版的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
我認為讀過的最棒的書就是《走到人生邊上》了,它是與世人探討人生價值與靈魂去向的作品,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時推出的。
《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先生的一本書,楊絳先生想必是想對錢先生說些什麼。
錢先生在序言中,“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假設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面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看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錢先生在1939年2月18日寫於序言中)
楊絳先生的書除了引經據典,例證了她的觀點外,我想她還用接近百年的人生經歷,提出了走在人生邊上的思考。
這部書再次觸動了我,開始認真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義,書中的兩個觀點改變了我的人生。
首先,如果是願意思考哲學問題的人,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
楊絳先生在書中說,只求知道,人在世界上,生活了一輩子,能有什麼價值。
人是為其信仰而活著,這裡的信仰不是單純指狹義的宗教信仰,而是我們每天願意堅持去作的事情。
一個人有了信仰,對人生才能有正確的價值觀。沒經鍛鍊,信心也是不會堅定的。
我用通俗的話講,人想要活得明白,信仰就是必須的。
我剛開始跑步時,根本不會想到信仰,半點聯絡都會有,但隨著堅持,跑步讓身體有了顯著改變,生活方式也隨之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重要的是,真正懂得了堅持,生活中的麻煩,工作上的挫折,人生路途的迷惘,都在信仰堅持中慢慢清晰。
其次,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我們所謂的“修養”。
這為改變人生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辦法。
這也是我後來去讀很多關於提高“修養”書的原因,希望透過對研究,讓自己有所改變。
我甚至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一本寫給年輕人的書),後悔為何沒在年輕時就讀到它,不過還好,至少補了一課,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我終於清楚理想與事實的衝突,錯不在事實,而在理想,我們必須接受事實,理想與事實背馳時,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的理想(至少是學著從新評估自己的理想開始)。
起念頭,有方法,再下決心。
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怕了這困難,讓它成了心中不可逾越的山。
普通人的毛病在於“責人太嚴,責己太寬”,還做普通人,“責己宜嚴,責人宜寬”,修養的改變定會讓我收益頗多。
一個有理想的人,須有德、有學、有才,德與學需要冷靜,才是處事的能力。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歷練換來的平靜,讓人不願放手,還須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最重要的,一直都是一件事,讀書。
大抵修養的入手功夫在也於讀書明理,讀書不在多,最重要的是要選得精,讀的徹底,我和很多人的問題一樣,讀書不多,想得太多。
-
7 # 五月笙
好書太多了,我最近讀過的一本最棒的書叫做《人類簡史》,副標題是《從動物到上帝》。我一直認為,一個深刻的有洞見的人,是必須要懂歷史的,不止是本國文化的歷史,而且是要了解整個人類的歷史,由此,我們才能獲得超脫當下時間和空間的維度,獲得更高層次的洞見。
這本書之所以稱為簡史,是因為他並沒有像日常寫歷史那樣,按照史實事無鉅細地編排,而是從幾個大維度來告訴我們人類的發展歷程,為什麼在智力和體力上並不佔優勢的智人能夠打敗其他人類和物種?為什麼作者說我們並不是想象的那樣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作者從多學科的角度,用不到500頁的篇幅就講述了從石器時代到21世紀政治和技術革命的一整部人類史,著實偉大,建議品讀 。
持續分享「獨特思考」、「讀書方法」、「高效工具」
-
8 # 軒媽親子財商
在圖書館,一本《生命最後的讀書會》的書,呈現在我眼前,封面有一隻雪白的貓,非常可愛地趴在書上,我的內心,柔軟部分一下子被喚醒了,我不禁在想,生命的最後,書中的母子都會讀些什麼?
現在是物慾橫流的世界,大多數內心在生活的壓力下,慢慢變得堅硬,愛不再流動,心不再平靜,我們渴望愛卻不知如何去擁抱愛,這本書讓我的心變得柔軟溫暖寧靜,是我認為特別棒的一本書。
書中講述了患癌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後,和兒子共同閱讀一些書,他們展開了一場人生廣度的對話,閱讀了小說,詩歌,暢銷書,懸疑故事等等。藉由書籍,母親和兒子開始了心靈的溝通,在閱讀時光,也夾雜著母親和兒子的回憶,書讓母子開始走進了對方的內心深處,情感一步步靠近,理解在加深,愛開始流動。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擅長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就象一首歌唱的,愛要怎麼說出口,我的心裡好難受,難啊!
我曾參加一些培訓課,老師讓我們回去對父母說我愛你,給父母下脆,說感謝的話,說真的,我回家後我一直都開不了口,頭皮發麻,每次鼓起勇氣,但話到嘴邊又咽下。尤其還要和父母說說,童年父母哪些行為讓你覺得難受,我的天,這些我寧願憋在心口,都不敢開口,怕被罵。
當母親的生命逐漸的進入倒計時,母子之間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他們探討了勇氣,信仰,孤獨,感恩,學習傾聽甚至葬禮細節,兒子在母親的人生際遇裡,瞭解了母親不平凡的一生,而母親更讓兒子明白,不管他的選擇如何,母親仍然愛他。
這一段閱讀時光,真的太溫暖,我們都渴望來自親人的愛;同時這段閱讀時光如此短暫,太讓人抱憾,如果母子之間的讀書會能早點開始就好了。
看完書,我有了新的想法,以後我也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也開一場讀書會,藉由書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瞭解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一起探討青春期,早戀,學業等等問題。這比正面的溝通更溫柔,因為這像是和書中作者談自己的想法,其實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
朋友們,這是本值得推薦的書,非常棒的書,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哦。
-
9 # 妙緣63357290425
佛教裡有這麼兩句的諺語,這諺語就說:“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的,就是《楞嚴經》;想要成佛,一定要學《法華經》。所以《法華經》和《楞嚴經》這兩部經,在佛教裡佔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尤其這一部《法華經》,所有一切經典都是為了《法華經》而說的;所以《法華經》是經中之王,我們現在能研究這《法華經》,可以說是妙不可言,也是最微妙的。——宣化上人
-
10 # 每天說點時尚事
1.《愛的藝術》這是我的心理啟蒙書,也是我的心理醫生推薦給我的第一本書,看第一遍不懂其意,慢慢看,書很好。告訴人們愛是什麼,怎麼去愛。
2.《直視驕陽》也是心理醫生推薦給我的(知道我愛看書 ),我也推薦給我哥,他總覺得看名字就是一本勵志雞湯之類的書,不願看。其實不是的,是被名字耽誤的一本書,不過起的名字也不能算失敗。
3.《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真的對我影響蠻大,刷多少遍都不夠的書。逢人必推。
4.《溝通的藝術》這是在我工作職位變動的情況下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看的書,但最後被應用在了親密關係中,還挺具有指導性的。
5.《人類簡史》真的,邊看邊笑,看完之後對著前男友(當時還是男朋友)看就感覺像看一隻大猩猩,代入感很強。
6.《哈佛大學公開課:死亡的哲學》(貌似是叫這個名字),很喜歡,有知識的人就是不一樣。
7.《穿越孤獨》嗯,孤獨到焦慮的時候肯定會拿出來翻翻。
8.《蠟筆小新》哈哈哈,總覺得蠟筆小新漫畫書比電視動畫好看。看的時候有種好幸福的感覺。暴露年齡了。
-
11 # 火影村一樂
我讀的最好的書是《三體》, 當我還是個孩子,剛剛探知宇宙和死亡的時候,我對這兩者無比畏懼。我能感覺到宇宙的浩瀚這讓我感到我的渺小,無力,一無所有;我能感到我在迅速衰老,雖然只是個孩子,我甚至能感覺自己隨時能觸控到死亡,就在不那麼久的未來,然後一無所有。 像作者一樣,再看此書之前我也曾幻想過無數平行宇宙,我會質疑天文學家都被某個造物者愚弄,會質疑每一個細胞裡都是一個宇宙,只是時間的運轉空間的維度有所不同,會質疑那個監視著我們的他會不會時來興起改變遊戲的規則等等。但越長大,便越不再抗爭,不再質疑,然後留下的只有一無所有。 《三體》為我們展現了一副史詩一般的探索之旅,在這旅程中,人類終究是遊戲沙盤中的一幅幅皮囊,故事的劇情波瀾壯闊一波三折,但我知道,我深深的地知道,旅程的終點是寂滅。之前無論是看書還是看影視作品,我都會以體驗未知作為一種莫大的樂趣,而從三體的後半段開始,我發現平靜地接受即將發生的故事,審視這故事的潮起潮落也開始有了興味,也許這也是一種成長吧。然後,人才會去重讀一些書,重溫一些電影,然後,人才會去看看自己的過去,往往自己的未來,平靜的接受自己波瀾壯闊的平凡一生,走向寂滅,一無所有。
-
12 # 末宿闌橋
《時間簡史》吧,我到現在依舊深愛這片星空,想了解浩瀚的宇宙,那些宇宙的維度,暗物質的作用,恆星風暴的延生,黑洞等等這類問題,希望有一天我能夠看到有些謎題會被解開!
-
13 # 殷十三天堂電影放映院
《圍城》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
婚姻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準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方鴻漸在歐洲遊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到達上海後,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鍾情,整日周旋於蘇、唐二人之間,期間並結識了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並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複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這本書認認真真讀了3遍,寫的真是特別好,錢先生將人性描寫的入木三分。
-
14 # 使用者張喜貴
謝邀,好書太多,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錢鐘書先生所著《圍城》,我記得那是剛出校門,一次偶爾接觸此書,就被其深深打動吸引,其語言之精練,文法之流暢,情意之真實,內容之幽默。當讀到方鴻漸出國留學歸來,家鄉父老隆重接待,家鄉中學特邀他去演講,準備一個晚上演講稿放衣兜內,誰知第二天衣服被弟錯穿,方鴻漸站在臺上窘態無法形容,後來為顧面子,胡吹海侃說東西文化之差異,性病梅毒之流傳,笑話連篇。整部小說就是反映中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讀書人的苦辣與辛酸,確實是難得的一本好書。錢鐘書先生一書定乾坤。在中國文壇是一顆閃亮的明星。
-
15 # 看看來路
兒時的小兒書,小精靈歷險記,一共2個合集,每個合集差不多十來本,主角就是拿著魔法棒的小精靈可以飛行、隱身.
可惜的是我的畫書都賣廢品了,如今想找也找不到了!還有就是 連環畫冊 東遊記,列那狐的故事!
-
16 # 老傑森的幸福生活
一個人的一生,必會在古今中外作家中,尋找到一位心靈與之相似的,楊絳先生便是我今生找到的那一位。
楊絳先生的兩部作品對我影響最大,並且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一是《我們仨》,這是她93歲時的散文隨筆,風靡海內外,出版印刷達百萬冊,再就是96歲時出版的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
我認為讀過的最棒的書就是《走到人生邊上》了,它是與世人探討人生價值與靈魂去向的作品,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時推出的。
《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先生的一本書,楊絳先生想必是想對錢先生說些什麼。
錢先生在序言中,“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假設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面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看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錢先生在1939年2月18日寫於序言中)
楊絳先生的書除了引經據典,例證了她的觀點外,我想她還用接近百年的人生經歷,提出了走在人生邊上的思考。
這部書再次觸動了我,開始認真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義,書中的兩個觀點改變了我的人生。
首先,如果是願意思考哲學問題的人,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
楊絳先生在書中說,只求知道,人在世界上,生活了一輩子,能有什麼價值。
人是為其信仰而活著,這裡的信仰不是單純指狹義的宗教信仰,而是我們每天願意堅持去作的事情。
一個人有了信仰,對人生才能有正確的價值觀。沒經鍛鍊,信心也是不會堅定的。
我用通俗的話講,人想要活得明白,信仰就是必須的。
我剛開始跑步時,根本不會想到信仰,半點聯絡都會有,但隨著堅持,跑步讓身體有了顯著改變,生活方式也隨之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重要的是,真正懂得了堅持,生活中的麻煩,工作上的挫折,人生路途的迷惘,都在信仰堅持中慢慢清晰。
其次,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我們所謂的“修養”。
這為改變人生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辦法。
這也是我後來去讀很多關於提高“修養”書的原因,希望透過對研究,讓自己有所改變。
我甚至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一本寫給年輕人的書),後悔為何沒在年輕時就讀到它,不過還好,至少補了一課,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我終於清楚理想與事實的衝突,錯不在事實,而在理想,我們必須接受事實,理想與事實背馳時,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的理想(至少是學著從新評估自己的理想開始)。
起念頭,有方法,再下決心。
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怕了這困難,讓它成了心中不可逾越的山。
普通人的毛病在於“責人太嚴,責己太寬”,還做普通人,“責己宜嚴,責人宜寬”,修養的改變定會讓我收益頗多。
一個有理想的人,須有德、有學、有才,德與學需要冷靜,才是處事的能力。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歷練換來的平靜,讓人不願放手,還須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最重要的,一直都是一件事,讀書。
大抵修養的入手功夫在也於讀書明理,讀書不在多,最重要的是要選得精,讀的徹底,我和很多人的問題一樣,讀書不多,想得太多。
-
17 # 五月笙
好書太多了,我最近讀過的一本最棒的書叫做《人類簡史》,副標題是《從動物到上帝》。我一直認為,一個深刻的有洞見的人,是必須要懂歷史的,不止是本國文化的歷史,而且是要了解整個人類的歷史,由此,我們才能獲得超脫當下時間和空間的維度,獲得更高層次的洞見。
這本書之所以稱為簡史,是因為他並沒有像日常寫歷史那樣,按照史實事無鉅細地編排,而是從幾個大維度來告訴我們人類的發展歷程,為什麼在智力和體力上並不佔優勢的智人能夠打敗其他人類和物種?為什麼作者說我們並不是想象的那樣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作者從多學科的角度,用不到500頁的篇幅就講述了從石器時代到21世紀政治和技術革命的一整部人類史,著實偉大,建議品讀 。
持續分享「獨特思考」、「讀書方法」、「高效工具」
-
18 # 軒媽親子財商
在圖書館,一本《生命最後的讀書會》的書,呈現在我眼前,封面有一隻雪白的貓,非常可愛地趴在書上,我的內心,柔軟部分一下子被喚醒了,我不禁在想,生命的最後,書中的母子都會讀些什麼?
現在是物慾橫流的世界,大多數內心在生活的壓力下,慢慢變得堅硬,愛不再流動,心不再平靜,我們渴望愛卻不知如何去擁抱愛,這本書讓我的心變得柔軟溫暖寧靜,是我認為特別棒的一本書。
書中講述了患癌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後,和兒子共同閱讀一些書,他們展開了一場人生廣度的對話,閱讀了小說,詩歌,暢銷書,懸疑故事等等。藉由書籍,母親和兒子開始了心靈的溝通,在閱讀時光,也夾雜著母親和兒子的回憶,書讓母子開始走進了對方的內心深處,情感一步步靠近,理解在加深,愛開始流動。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擅長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就象一首歌唱的,愛要怎麼說出口,我的心裡好難受,難啊!
我曾參加一些培訓課,老師讓我們回去對父母說我愛你,給父母下脆,說感謝的話,說真的,我回家後我一直都開不了口,頭皮發麻,每次鼓起勇氣,但話到嘴邊又咽下。尤其還要和父母說說,童年父母哪些行為讓你覺得難受,我的天,這些我寧願憋在心口,都不敢開口,怕被罵。
當母親的生命逐漸的進入倒計時,母子之間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他們探討了勇氣,信仰,孤獨,感恩,學習傾聽甚至葬禮細節,兒子在母親的人生際遇裡,瞭解了母親不平凡的一生,而母親更讓兒子明白,不管他的選擇如何,母親仍然愛他。
這一段閱讀時光,真的太溫暖,我們都渴望來自親人的愛;同時這段閱讀時光如此短暫,太讓人抱憾,如果母子之間的讀書會能早點開始就好了。
看完書,我有了新的想法,以後我也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也開一場讀書會,藉由書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瞭解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一起探討青春期,早戀,學業等等問題。這比正面的溝通更溫柔,因為這像是和書中作者談自己的想法,其實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
朋友們,這是本值得推薦的書,非常棒的書,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哦。
-
19 # 妙緣63357290425
佛教裡有這麼兩句的諺語,這諺語就說:“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的,就是《楞嚴經》;想要成佛,一定要學《法華經》。所以《法華經》和《楞嚴經》這兩部經,在佛教裡佔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尤其這一部《法華經》,所有一切經典都是為了《法華經》而說的;所以《法華經》是經中之王,我們現在能研究這《法華經》,可以說是妙不可言,也是最微妙的。——宣化上人
-
20 # 每天說點時尚事
1.《愛的藝術》這是我的心理啟蒙書,也是我的心理醫生推薦給我的第一本書,看第一遍不懂其意,慢慢看,書很好。告訴人們愛是什麼,怎麼去愛。
2.《直視驕陽》也是心理醫生推薦給我的(知道我愛看書 ),我也推薦給我哥,他總覺得看名字就是一本勵志雞湯之類的書,不願看。其實不是的,是被名字耽誤的一本書,不過起的名字也不能算失敗。
3.《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真的對我影響蠻大,刷多少遍都不夠的書。逢人必推。
4.《溝通的藝術》這是在我工作職位變動的情況下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看的書,但最後被應用在了親密關係中,還挺具有指導性的。
5.《人類簡史》真的,邊看邊笑,看完之後對著前男友(當時還是男朋友)看就感覺像看一隻大猩猩,代入感很強。
6.《哈佛大學公開課:死亡的哲學》(貌似是叫這個名字),很喜歡,有知識的人就是不一樣。
7.《穿越孤獨》嗯,孤獨到焦慮的時候肯定會拿出來翻翻。
8.《蠟筆小新》哈哈哈,總覺得蠟筆小新漫畫書比電視動畫好看。看的時候有種好幸福的感覺。暴露年齡了。
回覆列表
我讀的最好的書是《三體》, 當我還是個孩子,剛剛探知宇宙和死亡的時候,我對這兩者無比畏懼。我能感覺到宇宙的浩瀚這讓我感到我的渺小,無力,一無所有;我能感到我在迅速衰老,雖然只是個孩子,我甚至能感覺自己隨時能觸控到死亡,就在不那麼久的未來,然後一無所有。 像作者一樣,再看此書之前我也曾幻想過無數平行宇宙,我會質疑天文學家都被某個造物者愚弄,會質疑每一個細胞裡都是一個宇宙,只是時間的運轉空間的維度有所不同,會質疑那個監視著我們的他會不會時來興起改變遊戲的規則等等。但越長大,便越不再抗爭,不再質疑,然後留下的只有一無所有。 《三體》為我們展現了一副史詩一般的探索之旅,在這旅程中,人類終究是遊戲沙盤中的一幅幅皮囊,故事的劇情波瀾壯闊一波三折,但我知道,我深深的地知道,旅程的終點是寂滅。之前無論是看書還是看影視作品,我都會以體驗未知作為一種莫大的樂趣,而從三體的後半段開始,我發現平靜地接受即將發生的故事,審視這故事的潮起潮落也開始有了興味,也許這也是一種成長吧。然後,人才會去重讀一些書,重溫一些電影,然後,人才會去看看自己的過去,往往自己的未來,平靜的接受自己波瀾壯闊的平凡一生,走向寂滅,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