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陳不潮

    關羽是三國時期劉備一方的主要將領,當然他的戰功沒有三國演義那麼輝煌,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襄樊之戰了,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是勝得出彩,敗的也很慘,而關羽也是兵敗被殺,但是關羽之死到底是說造成的,基本上現在的觀點陰謀論頗多。 相對來說諸葛亮和劉備是最容易被懷疑的物件,這也沒辦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三國演義的影響,畢竟演義裡的世界裡充滿了陰謀詭計,劉備也是被稱為陰險的偽君子,但是我個人認為劉備和諸葛亮借曹操和孫權之手除掉關羽,結果還被荊州給賠上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就只有一種情況,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天大的傻瓜,而這兩個天大的傻瓜,一個建立了季漢(蜀漢只是大家習慣的稱呼,蜀這個字本來就是曹魏嘲諷劉備的稱呼,人家自己可是隻稱為漢的),一個則是苦心維持著北伐大業,說這兩人傻子,那天下人就都是傻子了。 劉備這個晚年才崛起的梟雄,會讓荊州給關羽陪葬?即便要除掉關羽,一紙詔令將關羽從荊州調回,在成都動手可不可以,非要用那麼愚蠢的方法嗎?當然有一件事情是很值得一提的,就是劉備一方的四虎將,在死了之後,劉備都是給了追諡的,諡號是為了彰顯此人生前給人的種種影響,但是劉備唯獨沒有給關羽追諡,追諡飛曰桓侯、追諡超曰威侯,(黃忠)追諡剛侯,哪怕是沒有太大功績的趙雲,死後劉禪也是追諡順平侯,人家都是在他們死後很快追諡的,可是關羽呢?被劉備拜為前將軍,假節鉞的關羽,得到諡號的時候是什麼時候,《三國志.後主傳》三年秋九月,追諡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那時距離關羽的死已經40年了,還追諡一個壯繆侯,可見劉氏父子對於關羽是有成見的,畢竟關羽丟了荊州,蜀漢爭奪天下失去了資本 。 至於諸葛亮是殘害關羽的主謀,刻意不發兵支援關羽,這個應該是受,曾經的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影響,“關羽世之虎臣,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不除則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荊州之全土假手於吳人,以損關羽之命。”不過大家要知道一點,章太炎說這話是他早年有篇名文《正葛》,裡面由此評價,但是章太炎先生後來認識到了自己年輕時候認識的錯誤,又寫了一篇《思葛》,裡面的觀點就糾正了之前的諸葛亮害關羽的言論,而且是對於諸葛亮稱讚頗多的 按照歷史的記載,諸葛亮的確有過害怕“易世”而故意除掉大將的情況,也就是對劉封的處理方式,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諸葛亮害怕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劉封不聽號令,甚至是搶奪王位,所以勸劉備除掉了劉封,但是對於關羽事件,諸葛亮當時的意見還不足以絕對影響到劉備,畢竟劉備一直比較聽信的是龐統和法正,龐統在入蜀的時候死了,但是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法正還在,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諸葛亮也說過,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以說諸葛亮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去左右劉備的想法,法正到是有可能。所以關羽之敗,不是劉備諸葛亮不救,而是剛剛和曹操打完漢中之戰,劉備在益州的軍隊需要休養,恢復戰力,但是關羽敗得太突然,太快了。 就歷史文獻記載,關羽是被吳軍斬殺的,唯一值得討論的就是,關羽被斬殺,到底是孫權的意思,還是吳軍將領的個人衝動行為,受三國演義影響,大多人認為是呂蒙私自斬殺關羽,之後被孫權賜死的,主要是呂蒙的確是在奪取荊州後暴斃的,不過個人的觀點是關羽是孫權授意斬殺的 首先孫權有殺關羽的動機,大家熟知的就是關羽狂傲,面對孫權的和親嗤之以鼻,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孫權遭受恥辱自然是不能就此罷休的,不過孫權最不能容忍的是,關羽絕不是可以執行孫劉結盟之人,非友即敵,這樣的人是孫權必須除掉的。而且孫權是一點要奪取荊州的,不論是魯肅的榻上策,還是周瑜的二分天下,還是諸葛亮的三分天下,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孫權雖然面對曹魏沒打出什麼軍事優勢,但是他一直是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君主,所以荊州是他實現霸業的第一步,既然要奪荊州,就必然要和劉備直面相抗,那麼關羽就一定要除掉,畢竟關羽是威震華夏之人,這樣的人留著,是後患無窮,有意思的是,在孫權奪取荊州後,權復以劉璋為益州牧,駐秭歸,未幾,璋卒。這是赤裸裸的在挑釁劉備啊

    在戰術安排上,孫權也是要置關羽於死地,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從陸遜呂蒙追擊關羽的路線來看,根本就沒給關羽留退路。當時最佳方案就是偷襲荊州得手以後,一路且追且放關羽逃跑。陸遜在樊城之戰的主要目標是堵路。阻隔劉備救援,同樣也阻隔了關羽入蜀的必經之路。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權使誘之。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可以說孫權是一絲都不想給關羽留活著的機會。

    關羽被擒後也是很快誅殺,這就可看出是孫權已經授意潘璋的了,《三國志.朱然傳》建安二十四年,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三國志.潘璋傳》權徵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也就是朱然和潘璋截斷了關羽逃回益州的線路,兩人把守臨沮,但是關羽一行人是被潘璋部下所擒,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於章鄉,章鄉是哪?《水經·漳水注》: 漳水又南歷臨沮縣之漳鄉南。昔關羽保麥城,詐降而遁,潘璋斬之於此。那麼結合起來就是馬忠在章鄉擒住了關羽等人,之後關羽被潘璋所斬殺,《三國志.關羽傳》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至於是被斬於臨沮還是章鄉了,本來這連個地方就很近,主要是潘璋下的手,那麼潘璋為何要急於斬殺關羽呢? 關羽活捉于禁都知道交與漢中王發落,何況只是潘璋馬忠,他們不敢自己做決定,何況活的比死的值錢多了,而且生擒比斬殺難多了,有戰力的時候不叫被擒叫投降,孫權敢偷襲荊州,就說明有做好開戰的準備,潘璋抓住關羽,沒有說關羽不肯降,就是沒有招降直接就是殺了,孫權就是有戰略眼光才選擇偷襲荊州殺關羽立威,劉備在南郡佔據長江上游有利位置對孫權是很大的威脅,劉備拿下益州後佔據優勢根本就看不起孫權,聯盟裡孫權處於弱勢,還要承受曹操的壓力,找回面子只是其中一個誘因,孫權向北擴張打合肥打不下,只能轉向西,曹操這時內憂外患自顧不暇,不會南下,現在正是奪取荊州的好機會,沒有了曹操的壓力,對付劉備,孫權根本就不懼怕。當然《建康實錄》還記載了另一個版本,潘璋部將馬忠擒羽及子平於章鄉,還,誅之。一個“還”字很扎眼,難道是潘璋將關羽壓回建康了,之後關羽和孫權沒談攏就被斬了?個人感覺多此一舉,孫權應該知道關羽的為人,投降曹操還說得過去,投降他,絕不可能。 孫權對關羽的殺意,被一個曹魏將領看透了,在關羽潰敗的時候,曹仁是打算追擊的,不過其手下一名叫趙儼的將領告訴他,權遨羽連兵之難,欲掩制其後,顧羽還救,恐我承其兩疲,故順辭求效,乘釁因變以觀利鈍耳。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為權害。後來曹操也是緊急派人告訴曹仁,不要追擊關羽,讓孫權去斬下關羽這顆人頭。

    孫權殺了關羽後,還想撈著實惠,讓曹魏背鍋,權擊斬羽,傳其首。還有一個記載是,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孫權還想留著關羽,企圖收服他對付劉備和曹操,結果身邊的人都不同意,這應該是孫權為了推卸誅殺關羽的責任而傳出的謠言,如果孫權真的是打算放關羽一條生路,為什麼關羽被抓後很快就被斬了,原因只能是孫權授意了,關羽只能死,當然不排除孫權真的和身邊的人說過這些話,不過都是為自己擺脫些麻煩的手段罷了。《三國志.虞翻傳》還記載了這麼一段事情,關羽既敗,帝令翻筮之,得節之臨,翻曰:“不出三日,當斷其頭。”果如其言。帝謂翻曰:“卿不及伏羲,可與東方朔為比也。”也就是說,孫權讓虞翻卜了一卦,結果是關羽必死,如果關羽之死是吳將的個人行為,那麼孫權應該再派人提醒一下,不要傷了關羽性命,而不是得知關羽死後,還誇讚虞翻料事如神了。

  • 2 # 追憶經典歷史

    我們常常能在古裝劇或者武俠小說中看到這樣的片段,一個滿身傷痕的壯碩好漢,被敵軍團團圍住寧死不屈,最後光榮的犧牲。在歷史上也有許多這樣悲劇的英雄,例如大喊著今日我雖死,但仍是西楚霸王的項羽,氣勢磅礴讓人不寒而慄。勇猛無比最後被擒斬首的呂布……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同樣死前被敵軍所困結局悲慘的三國好漢關羽。

    關羽是著名的三國時期的大英雄,無論是與他同一時期的人還是如今憑藉對歷史的研究的我們對關羽的評價都極高,他在軍事上成就非常卓著,許多人都十分忌憚他,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對於君主而言他是一個不可多得忠臣。關羽在我們心中的形象總是自然會與俠肝義膽相聯絡起來,我們都知道的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在桃園結拜為三兄弟,後來關羽對劉備可以說是非常夠意思了,為了去到劉備的身邊,打破艱難萬險還拒絕了曹操的邀請。關羽身上的義氣一直到今天還是人們的表率,於是許多人都以拜關二爺也就是關羽來表達自己的義薄雲天之情。

    說到了曹操,許多喜歡三國故事的人都知道,曹操對關羽的感情可謂是一言難盡十分複雜,關羽與曹操是敵對的兩方,曹操對關羽應該說有忌憚和征服但更多的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曹操一直想要關羽來到他的麾下,為他效力而關羽是十分重情義的人,一心想要到劉備那裡去,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這份義氣便放了他去。

    關羽曾經投降於曹操,有一次顏良前來攻打曹操,曹操知道自己的手下打不過顏良,但還是派了幾個人前去應戰,都一一被擊潰,顏良十分囂張嘲諷曹操,曹操就用激將法對關羽說,此時要是自己的得意愛將在一定將顏良一舉擊敗。關羽見此狀礙於面子決定出手相助,關羽一出馬就穿過千軍萬馬直取顏良首級,回來獻給曹操,這一戰也讓關羽一戰成名。

    如此驍勇善戰,俠肝義膽的關羽為什麼被殺的時候,身邊計程車兵會寥寥無幾呢?這是因為在關羽水淹七軍擊退曹操之後,曹操再派兵伐羽,關羽的軍隊在經過之前的作戰後這個時候已經元氣大傷,精疲力竭了。

    再有關羽派呂蒙去求援,誰知呂蒙已經被曹操收買,導致關羽軍隊孤軍奮戰,還有孫權威脅關羽手下計程車兵,若戰則家人不保,而士兵們也覺得關羽已經今非昔比此戰必不能勝還要因此喪命所以選擇了背叛。這些致命因素都是導致關羽被殺時,身邊只有幾個誓要與關羽同生死共患難的親信和自己的兒子的原因。一代梟雄最後卻死得如此淒涼,讓人不禁覺得十分痛心。

  • 3 # 嶽劍

    關羽是三國時期最為勇猛的英雄,他是被呂蒙捉住 ,然後被孫權下令斬首,並將其頭送給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關羽在圍攻襄樊 時,呂蒙趁其後方空虛,奪取三郡。關羽撤圍後,發現三郡丟失,便往南撤退,後呂蒙利用俘獲的關羽部下家眷使其部下無心再戰,四散潰逃。

    關羽兵力漸少,向駐守上庸的劉封、孟達求救,劉封,孟達,因為私人原因,拒不發兵,關羽只好退到麥城,想趁夜逃往益州。孫權派朱然、潘璋截斷關羽去路。潘璋的行軍司馬馬忠在距益州不足20裡的臨沮抓捕了關羽、關平父子。

    孫權想收留關羽對抗曹操和劉備,因之前關羽降曹的事,於是孫權下令,將關羽斬首,死時年約五十八歲。

  • 4 # 回望歷史的青年

    關羽是蜀國大將,是劉備非常信任的人,因為劉備當時召其他人入川支援的時候,留了關羽在荊州獨守。那麼為何在劉備攻佔房陵、上庸等地的時候,關羽會攻取樊城呢?關羽既然有信心去攻取樊城,為何最後下場還是買走麥城呢?關羽在麥城究竟是被誰打敗了?麥城現在在湖北當陽市,據說是楚昭王所建,關羽敗走麥城就是發生在湖北當陽。公元219年,曹操被劉備在漢中打敗,進退兩難,劉備就是在這種形式下被擁戴稱王的。同年,劉備取漢中後攻占房陵、上庸等地。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只好調兵防備吳軍,所以鎮守在荊州的關羽決定北攻樊城。

    襄陽和樊城隔漢水相對,此時駐守樊城的是曹仁,襄陽是呂常。關羽攻打樊城時,曹操派徐晃支援,屯於宛城。後來又派于禁和龐德幫助曹仁駐守在樊城以北。但是于禁不瞭解南方氣候,所以樊城以北的于禁和龐德最後因漢水大漲被淹,關羽乘船逼得於禁無路可退只好投降。而龐德這支部隊卻誓死頑抗,結果龐德寡不敵眾被擒,因不願降而被殺。關羽圍攻樊城的時候,襄陽僅用一部的兵力就包圍了。當時曹操聽聞訊息後曾想遷都,但是被司馬懿勸服,勸曹操破了蜀吳聯盟,坐收漁翁之利。

    十月的時候呂蒙趁關羽與曹仁對峙的時候偷襲了荊州,攻佔了江陵,關羽腹背受敵,急忙撤兵西還,駐紮在麥城。但是經此一戰,關羽軍士氣低迷。關羽開始孤立無援的堅守麥城,後來孫權勸降的時候,關羽假降逃往益州,但是孫權早就派了朱然、潘璋斷了關羽的逃路。埋伏在臨沮的馬忠活擒關羽父子,隨即關羽父子被處死。關羽死的時候58歲,孫權因接受了曹操的江南,最後作為回饋將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曹操見到了關羽的首級的時候,小編覺得他還是為關羽可惜的,只是彼此的立場不一樣。但當時曹操若是收了關羽,相信關羽就不是我們後世敬仰的那個關羽了。關羽的首級被曹操以諸侯之禮安葬在洛陽,人們一般認為就是在關林,但是現在有人認為關莊村的關羽墓才是埋葬關羽首級之處。關羽的身體就在當陽的大王冢裡,我們也稱為關陵。現在成都的關羽墓應該只是衣冠冢,是招魂祭祀關羽時所用。

    關羽敗走麥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用錯了人,還有輕易的相信了吳軍。關羽居然用麋芳守城,所以荊州失守。還有他太輕視陸孫了,貿然將防吳的軍隊調來攻樊城。許多人有疑問,為何廖化去找援兵的時候,劉封和孟達為何不進行支援呢?但是看當時劉封、孟達也是剛拿的三郡的控制權不久,再看申儀,能放心前去嗎?還有劉備為何不去救關羽?其實臨沮到成都當時的條件也要半個月,調動人馬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所以最後關羽兵敗而死。

  • 5 # 物語情歸

    關羽是劉備手下的大將,文武雙全,

    他同劉備等一道征戰各地,立下赫赫戰功,可是他如何被殺的呢?

    公元219年,關羽大軍駐紮樊城,曹操想遷都避開關羽軍隊,加上孫權不想讓關羽在樊城發展,於是曹操聯合孫權,並用江南封地作誘餌誘使孫權出兵攻打關羽。

    曹操一面派徐晃,張遼等將領率軍進攻關羽,另一面孫權讓呂蒙率軍偷襲荊州,自己率軍在後面支援,荊州失守,守城將士不戰而降。

    荊州失守後,曹操大將徐晃率軍進攻樊城的關羽軍隊,關羽腹背受敵。因曹操派呂建,徐商等將領增援,最終打敗了樊城的關羽軍隊。

    關羽因寡不敵眾而兵敗,退至麥城,率領數十人逃跑,路途中遭到孫權手下大將馬忠的伏擊,最後,關羽被擒,他和長孑關平在臨沮被孫權殺害。

    後來,蜀國皇帝劉禪封關羽為“壯繆侯“。

    正如人們評價關羽“劍氣凌雲,實曰虎臣。勇如一國,敵萬人。蜀展其翼,吳折其鱗。惜乎中勇,前後絕倫。”從此,關羽便成為忠義的化身。

  • 6 # Z先生評說歷史

    關羽是否是三國裡最勇猛的武將還值得商榷,而且他被殺和他是否勇猛並無直接聯絡,最主要的是因為他的缺點導致。政治頭腦簡單,看問題只看表面。我們必須認識到《三國演義》是一本歷史小說,在真實的歷史基礎上存在大量的虛構和假借。其中關羽就是如此,《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和關羽是同鄉,所以在創作過程中他就不遺餘力地刻意美化關羽。其實真實的關羽在《三國志》和《關羽傳》中,政治頭腦非常簡單。首先他的確比較勇猛,但“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也是強加給關羽的,實際上他還沒猛到逆天,另外,關於對他計謀的描寫《三國演義》也存在誇大的嫌疑。再次,真實的關羽對政治的看法就如同一個孩童,看不到孫劉聯姻的重要性,不僅不促使聯姻的成功,還鄙視孫吳政權,不僅是蜀漢丟了荊州,錯失取天下的時機,也把自己的小命給丟掉了。剛愎自負,與同僚關係較差。在真實歷史裡的關羽可以說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人,因為他不懂得尊重他人,喜歡與他人一較高下,同為“五虎將”的馬超和黃忠就曾遭到關羽的羞辱。關羽本來正在攻打曹操,這時孫權攻其後方――荊州,然而守城的糜芳和士仁因為和關羽有隔閡就投降了,關羽兵敗退守麥城,後和其子關平被馬忠部埋伏所擒,然後被孫權斬首,首級送至了曹操處。

    所以說,關羽被殺,首先與其名不副實的勇猛半點關係都沒有,畢竟打仗不是一個人的事,其次,關羽本人應該為自己的死負責,他本來是有機會可以避免出現這樣的死局,可是就是因為自己的性格缺陷導致了身死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腎結石尿路結石疼起來生不如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