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過去朝廷常會派遣官員外出處理一些重大事務。這種情況很早就有,只是歷代稱呼不同。明朝時,這些特派官員被稱為“欽差大臣”。 清朝入關後,也沿襲了這種稱呼,只是對欽差大臣的制度,又做了一些完善,將欽差大臣的職權和外出辦事的具體流程做一些詳細安排。
9
回覆列表
  • 1 # 濤哥觀歷史

    辛亥革命時,清政府手上其實是有兵的,並不是一定要靠北洋軍才能鎮壓南方的起義軍。事實上,僅憑北洋軍的七萬兵力,也不可能把辛亥革命中宣佈獨立的十五個省完全鎮壓。

    清政府之所以要派北洋軍到湖北,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武昌起義成功後,湖廣總督瑞澄和湖北新軍第八鎮統制張彪逃到了漢口,他倆在漢口一面收攏殘兵,一面照會漢口的各國使館,企圖憑藉湖北清軍的力量和西方各國駐漢口的兵力,就地剿滅武昌的起義軍。

    但是張彪在漢口待了幾天,只收攏了兩千多部隊,遠不是起義軍的對手。而瑞澄乞求的漢口西方各國公使,也都不表態,坐視不理。

    眼見各國無意幫忙,瑞澄抓瞎了,因為就靠張彪的兩千殘兵,肯定不是武昌義軍的對手,說不定連漢口都保不住。於是,瑞澄也顧不上自己的名聲了,趕緊給北京連拍了幾份電報,請求朝廷火Superb兵南下,增援漢口的清軍。在電報中瑞澄反覆強調:此次武昌的叛黨與之前四月份在廣州黃花崗造反的叛黨不一樣!

    廣州叛亂主要是學生和會黨,而武昌這次是訓練有素,且軍備充足的湖北新軍。如果朝廷不盡快派精銳平叛,到時候必然是樑柱摧折,大廈傾倒,整個湖北省都會淪陷。

    瑞澄和張彪退守漢口後,就收攏了兩千多巡防營和少部分新軍,這也是鎮壓武昌起義過程中,第一支與起義軍交手的清軍。

    接到瑞澄發來的十萬火急的求救電報後,攝政王載灃沒有猶豫,迅速下達了讓北洋軍沿盧漢鐵路南下參戰的命令。同時還下令,讓海軍總司令薩鎮冰率領十五艘軍艦從上海出發,溯長江而上,先行抵達漢口,協助瑞澄和張彪防守漢口。待北洋軍抵達後,陸海兩路夾攻,一舉消滅湖北的革命黨。

    至於攝政王載灃為什麼要派北洋軍參戰,主要是出於四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湖廣總督瑞澄給北京連拍電報,渲染起義軍的威猛,乞求朝廷Superb精兵增援,而當時離北京最近的精兵就是北洋軍。

    第二,載灃擠走袁世凱後,北京的滿洲高層認為北洋軍已經被控制了,可以隨時聽從朝廷的調令,而其它省的新軍還不行。

    第三,實事求是的說,北洋新軍的戰鬥力也確實是全國所有部隊中最強悍的,朝廷派北洋軍前去湖北鎮壓革命黨,最靠譜。

    第四,當時清軍的總兵力在七十萬左右,其中二十萬綠營兵和二十萬巡防營要負責守備的任務。北洋軍是唯一的機動力量。

    基於這四點考慮,攝政王載灃認為,既然湖北新軍很強,就應該派更強悍的北洋軍出手,消滅之;既然造反的勢頭很猛,就應該立刻派手頭上的機動部隊,也就是北洋軍去平叛。

    如果搞不定,再抽調其它部隊助戰,總之就是要一舉平叛。但是載灃太年輕了,他忽略了兩個致命的因素。

    首先,湖北新軍能造反,北洋新軍這幾萬人就不會起貳心麼?

    其次,湖北新軍會坐以待斃?等著讓朝廷部署完畢後,來宰殺自己?

    清政府調兵遣將,鎮壓大軍即將前來的訊息傳到武昌閱馬場湖北省軍政府後,湖北都督黎元洪立即下令,不要等清軍來了再被動抗擊,革命軍應該先發制人,主動渡江到漢口。乘清軍沒有集結之前,先把漢口和漢陽的清軍全部端掉了再說。結果駐守在漢口的清軍被起義軍給打跑了,湖廣總督瑞澄乘坐海軍軍艦逃到了上海,統制張彪率殘部向北撤退,準備傍南下的北洋軍的大腿。

    那麼北洋軍當時在幹嘛呢?簡單點說,就是磨磨蹭蹭,故意不參戰。

    武昌起義後第三天,攝政王載灃下令北洋軍參戰,結果北洋軍的幾個大佬不奉詔,表示袁世凱不復出,他們帶不了兵。沒辦法,時間太緊迫了,這個時候沒有別的兵力了。

    於是載灃只得在第二天下詔,起復袁世凱,讓他以湖廣總督的身份,會同北洋參戰。誰料,袁世凱對這道聖旨卻並不滿意,因為清廷只是給了他一個空頭差事,還沒有把前方軍事的指揮全權交給他。

    因此,袁世凱力辭不受,辭謝了朝廷對他的任命。

    袁世凱擺架子,讓載灃當時很惱火,結果沒兩天,更惱火的事情來了。由於武昌起義軍攻陷了漢口和漢陽,直接導致武漢附近的黃岡、漢川、京山、天門、潛江等地的革命黨也紛紛起義,響應武昌的起義軍。

    而瑞澄和張彪卻無法彈壓,北洋軍走到信陽後也不再向前,眼睜睜的看著革命黨的勢力坐大。

    駐漢口的五國領事看見局勢失控了,紛紛向自己駐北京的大使館拍電報,讓大使出面向清政府施壓。列強表示,既然湖北當地的清軍已經無法鎮壓了,那就答應袁世凱,讓北洋軍試試嘛,否則我們列強就直接干預了!

    洋爹們發飆了,搞得載灃很沒有面子,最後只得再讓人去請袁世凱出山。而這一次,袁世凱就掌握了主動權,他提出六條就職的條件,還表示如果如果不答應,他就不出山。

    袁世凱提出的六個條件是:

    一、明年召開國會;

    二、組織責任內閣;

    三、開放黨禁;

    四、寬容武漢起事人員;

    五、授予指揮前方軍事的全權;

    六、保證他軍隊糧餉的充分供給。

    袁世凱提出的這些條件,其實質就是要把清廷的軍事和政治大權都要從滿族大臣的手裡奪過來,使清政府完全聽從他的擺佈。

    根據這些條件,不僅皇族內閣奕劻要下臺,連掌握清廷最高權力的載灃也要退居無權無勢的地位。載灃非常不想答應,但是現在不答應也不行了!

    因為第一,袁世凱的復出是列強向清廷施壓的結果,載灃不敢跟列強死磕;第二,北洋軍現在就已經失控了,各鎮統制均唯袁世凱馬首是瞻。如果這個時候跟袁世凱翻臉,就等於跟北洋軍翻臉了。

    得罪了北洋系,估計都不用等革命黨殺自己了吧?北洋軍那幫丘八肯定會把清廷一鍋給端了;第三,南方獨立勢頭太猛,這個時候調其它的新軍或者巡防營參戰,已經來不及了!最後,載灃答應了袁世凱的所有要求,令袁世凱為欽差大臣,同時下令馮國璋為北洋第一軍軍統,負責前方的作戰事宜;段祺瑞為第二軍軍統,擔負後方接應,兩軍及所有赴鄂的海陸軍隊,均歸袁世凱節制。

    令人髮指的是,袁世凱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的同一天,馮國璋就率北洋軍奪回了漢口,狠狠的露了一把臉。但是袁世凱此時根本就不關心這些方面的事情。

    畢竟武昌的義軍只有兩萬多人,他帶了四萬多北洋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他都具有優勢,打得贏是應該的。他此時操心的事是,怎麼把清廷架空,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因為袁世凱心裡很清楚,清政府肯定是保不住了!武昌起義之後,湖北多地開花,不止是武昌一地,其它地方也到處都有革命黨造反。他這幾萬北洋軍,怎麼可能跟遍地的革命黨死磕呢?

    所以,袁世凱在出山之前就提了那六條要求。其中第一條,要求第二年召開國會,明擺的就是要求實行君主立憲加責任內閣,並以這個主張,跟革命黨和清政府談判。

    這個主張的妙處就在於,既有帝制也有共和,這對於革命黨和清政府來說,這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個談判標準。

    最後的結果就是,袁世凱死磨硬泡,跟革命黨和清政府談了幾個月,談的清政府和革命黨雙輸,他自己一個人贏了。

    總的來說,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當時手頭上是有兵的,大概在七十萬人左右。其中二十多萬綠營兵、十萬八旗兵、二十多萬巡防營、二十萬新軍。這些部隊裡面,八旗兵最垃圾,綠營兵稍微強一點。

    最有戰鬥力的是巡防營和各省新軍,新軍不用說了,巡防營裡面也有很能打的。比如奉天巡防營管代張作霖、江蘇巡防營老大張勳,就都參加了鎮壓辛亥革命的作戰。

    但是,巡防營要負責當地的防務,不能隨便調動,否則當地就亂套了。而北洋軍雖說只有七萬多人,但這七萬人都是清政府斥巨資,專門打造的戰略機動力量,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辛亥革命這種大規模的反叛。

    並且載灃罷免袁世凱後,還對北洋軍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調動,只不過袁世凱的影響根深蒂固,最後利用北洋軍逼宮了清政府。

    袁世凱在復出後,也是很苦逼的,北洋軍到處滅火。僅在武昌方面,就投入兩鎮兵力對付湖北的革命軍。

    後來江蘇獨立了,北洋軍又調了一鎮進駐蘇魯,配合張勳的巡防營應付東南民軍;陝西和山西也宣佈獨立後,袁世凱又要安排兩部分北洋軍分別圍剿山西和陝西民軍;此外袁世凱還要留一部分北洋軍看守京師,一部分進駐蒙邊。

    後來袁世凱對隆裕太后說,我應付不過來了,您還是退位吧!這句話,其實也不全是為了逼宮而說的。畢竟北洋新軍就那麼幾萬人,還要分成了十幾部分使用,累都累死了。

  • 2 # 良人一品

    欽差大臣,擔任該官職往往都是皇帝信得過的高官,能得此職事本身也是一種榮譽。一般事畢覆命後,該官職便取消。其實,皇帝派遣大臣外出辦事,在中國古代一直都有,於是出現了“欽差大臣”這種固定的稱謂,其地位也高出以往歷代此類大臣,這也與明代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制有關。清代更是實行空前的中央集權,派遣欽差更加頻繁。清代欽差又稱欽使,統兵者則稱欽帥,駐外使節稱欽差出使某國大臣。比如,當年林則徐到廣州禁菸即是以欽差身份前往。

    欽差大臣是可以調動軍隊的。

  • 3 # 小土豆也叫馬鈴薯

    欽差大臣又簡稱欽差,是明清時一種臨時官職。欽,意為皇帝,欽差即是皇帝差遣之意,因此欽差大臣是由皇帝專門派出辦理某事的官員。因為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其地位十分了得。

    例:1875年慈禧太后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

    相關職能:

    欽差大臣,擔任該官職往往都是皇帝信得過的高官,能得此職事本身也是一種榮譽。一般事畢覆命後,該官職便取消。其實,皇帝派遣大臣外出辦事,在中國古代一直都有,於是出現了"欽差大臣"這種固定的稱謂,其地位也高出以往歷代此類大臣,這也與明代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制有關。清代更是實行空前的中央集權,派遣欽差更加頻繁。

    清代欽差又稱欽使,統兵者則稱欽帥,駐外使節稱欽差出使某國大臣。比如,當年林則徐到廣州禁菸即是以欽差身份前往。總體而言,明清兩代,欽差大臣的流行,與此兩代均不設宰相,皇帝權力空前強大有關。

    過去指由皇帝派遣並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現在用來諷刺從上級機關派到下面去,不瞭解情況就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人。

  • 4 # 西門不帶刀

    我們要想弄清楚欽欽差大臣的權力有多大。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欽差大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欽差的含義:

    欽指的是皇帝。欽差的意思就是受皇帝的派遣來辦事,因為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他的地位是十分尊重的。欽差到了地方之後,品級比欽差本人高的人都要下跪迎接皇帝。

    欽差的特徵:

    一事一辦,專事專辦。欽差並不是說是萬金油,到了地方一手遮天的。皇帝在派欽差下下去拜師之前就會明確的告訴欽差,你去了就幹這件事兒。比方說歷史上的林則徐虎門銷煙,他就是作為禁菸欽差,只負責銷菸禁煙;再比方說袁世凱,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袁世凱被任命為欽差大臣鎮壓革命,這也成了歷史上最後一位欽差(1912年2月份清帝退位,欽差大臣制度消亡了)

    欽差的權力:

    如朕親臨。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曾看到欽差手裡都有王命棋牌,尚方寶劍。三品以下官員可以先斬後奏,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因為尚方寶劍這個東西首先在清代是沒有的,只有在明代有。有了尚方寶劍才可以斬殺各級官員,並且通常能調動軍隊。比方說明末袁崇煥殺毛人龍就算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清代之後,取消了尚方寶劍,取而代之的是雙眼花翎,三眼花翎和黃馬褂,再加上王命棋牌這些東西,但也不是說殺就說能殺人就能殺人的。更何況是調動軍隊。

    除非有一條:這個欽差的主要責任就是鎮壓叛亂,監督軍隊等。

  • 5 # 有趣的歷史牛

    欽差大臣又簡稱欽差,是明清時一種臨時官職。

    欽,意為皇帝,欽差即是皇帝差遣之意,因此欽差大臣是由皇帝專門派出辦理某事的官員。因為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其地位十分了得。

    清沿明制,清初與明相同,在朝廷遇到緊急軍務、賑濟災荒、河道決口或者事涉各省大吏,抑經言官、督撫彈劾等情況時,由皇帝直接派遣欽差檢視審理,進行巡行天下、撫軍按民、查察弊政等具體事務。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頒發欽差大臣關防,手中開始握有實質權力,欽差基本形成制度。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下令由兵部制定欽差大臣巡視條例,他們開始有法律條文給予的固定權力,清代欽差大臣制度基本完善。

    因此,欽差的權利有多大,就看皇帝差你去辦什麼事,如果派你去修橋補路,那你肯定沒有權利調動軍隊,如果派你去打仗,所有的軍隊都要受你節制。

    欽差有先斬後奏的權利,有特事特辦的待遇,只要不是太多分,把皇帝交給你的事辦了,都不會有問題。

    只要你頂著欽差的名頭出去辦事,地方上的大小官員都會全力配合,畢竟,見欽差如見皇帝,不給欽差辦事,就是不給皇上辦事,不給皇上辦事,你就等著蹲監獄,被殺頭吧。

    看著影視劇裡的欽差,左手聖旨,右手尚方寶劍,想辦誰辦誰,想咋辦咋辦,一句我是欽差,頂死一堆人,實在威風的厲害啊。

    但欽差是一個臨時的職位,有需要了就弄一個,辦完事回來就撤,當然了尚方寶劍那必須給配齊了,不然怎麼殺人,

     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欽差的,欽差一般要麼朝廷重臣,要麼德高望重,要麼皇帝喜歡你。

    其實欽差現在又多了個名稱,中央特派員。

    吊吊的

  • 6 # 風談天下

    所謂欽差大臣,可以概括為“三個定”。

    即,是根據實際情況,由朝廷臨時派出指定官員,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特定任務的官員使用制度。

    一般情況下,各種事物都有明確的官員和機構負責。但遇到一些突發事件,重大事件,地方官員無法處置,或者朝廷不信任地方官員時,就會採取這種臨時性舉措。

    試舉兩個非常牛逼的欽差大臣來說明:

    道光帝派林則徐禁菸,林則徐就是以欽差大臣身份前往廣東的。因為禁菸這個事,廣東上下已經沆瀣一氣,根本無法處置。

    慈禧派曾國藩剿滅長毛,同樣也是欽差大臣身份,允許曾節制五省軍務,用現在的話就是大戰區司令長官。

    既然是以非常手段處理特定事物,那麼,欽差大臣無一例外都會獲得特別授權。

    未必真如戲劇中那樣皇帝真給一把寶劍,但基本上是允許對地方事物全權負責,即使如督撫一級的地方要員,也是可以臨時處置的。

    但欽差大臣能排程多少軍隊,則應當另當別論了。

    欽差大臣的授權範圍,取決於他要處理的事務。

    譬如,林則徐來廣州禁菸,禁菸期間他就沒理由大規模呼叫部隊。但到英華人打來時,他就會自動獲得呼叫部隊的權利。

    這種機動性取決於皇帝的性格特徵。

    另外不能忽視的一點是:獲得授權是一回事,權能不能用則是另一回事。

    譬如曾國藩,慈禧名義上讓他節制長江五省軍務,但他實際上指揮得動的,也只有他的湘軍。

    其他如浙江的左宗棠,江西的沈葆楨,基本上是不理他的。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欽差大臣到底能呼叫多少軍隊,這個……沒答案。

  • 7 # 使用者92780611160

    能做欽差大臣的人,可以說是皇上最信任,而且該人也是最忠誠於皇上的人。至於有多少特權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先斬後奏。關鍵時候可以憑藉著尚方寶劍之類的御賜之物直接調動軍隊。在古代的欽差象徵的是皇權專制,維護的是皇上統治。欽差不是常設官職,是封建君主就某一事件特別任命的,只對帝王負責,事後直接覆命於皇上,之後職位自然解除。

    早在明朝就有了“欽差”這一稱謂,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將原來一人專權的軍事、行政、司法權分為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部分。明太祖派太子朱標巡撫陝西。明宣德時期巡撫手持聖旨,職銜前冠以“欽差”二字。如“欽差總督門”、“欽差巡按察使”。

    清朝時直接在職銜加上“欽差大臣”四個字,比如1838年道光任命林則徐到廣東戒菸,全稱“欽差大臣兵部尚書督察御史右督察御史”。再比如1896年3月,李鴻章作為大清帝國頭等欽差大臣出訪西洋等等。清代的欽差參與防務、鎮壓起義、中外戰爭談判等重大國家事務。封建社會的欽差制度,省去了層層上報,層層傳達的繁瑣步驟,起到了務實高效,在整治地方官員、軍隊防務、賑災恤民和外交事務等方面做出了一定很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棠花什麼時候扦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