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3
回覆列表
  • 1 # 媧皇遺石

    《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 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嶽皆曰穌可。堯曰:‘鯀為人負命毀族,不可。’四嶽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於是堯聽四嶽,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於是舜舉鯀之子禹,而使續鯀之業。” 於是“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開始治水。

    禹為人聰敏機智,吃苦耐勞,遵守道德,仁愛可親,言語可信。他以身作則,用他的言行作表率。他勤勤懇懇,莊重嚴肅,堪稱是百官的典範。

    《吳越春秋》記述:禹治水,“出於紫蒙之野”。

    《魏書》注說:“紫蒙城在今遼陽之東境”;而“遼陽之東境”,就是大禹的家鄉一—鴨綠江畔的集安。

    據《左傳》載,古代的東北地區,屬於肅慎、燕、亳之地。遼陽以東叫梁亳,鴨綠江兩岸叫孟亳,圖們江以東叫韓亳。

    《管子》:“桓公伐令支,過孤竹,未至貊耳十里”,“貊耳”就是“亳”。“貊耳十里”指的是孟亳與韓亳的十個居民區。“亳人”的範圍至少包括東北地區的東南部和北韓半島的北部。亳人就是鳥氏家族,女真人是主要成分。他們又叫橐利國,橐利,就是鳥。

    《山海經》中說:“贏民,鳥足”,“鳥俗氏(鳥谷、薄姑)”就指女真。亳人的祖先是 伯益,生於東北。根據大禹的請求,把伯益從大幽之國調回,作為他手,與大禹一起治水。大幽之國是古代的美洲;因為伯益名大費,可以認定如今的費城、丹佛,包括達爾富爾,都是他曾經住過的地方。

    治水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需要眾多的人員參加,由於伯益參加的緣故,亳人理所當然地成為治水的主力大軍。大禹就是從家鄉東北集安出發,帶領這支大軍,與伯益、后稷一起開始治理洪水。他們轉戰 九州大地,流血流汗,許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大禹由翼州開始踏查,順水而上,一路上穿山越嶺,測定高山大嶺的地形地貌,並樹立木樁作為標誌,先找到黃河源頭:然後又找到長江源頭。大禹先治河,後治江:鑿龍門以洩西北之洪水,開三峽以洩四川之洪水,下游九派亂流、又疏九河導之入海:在治水的同時,又治山,平整土地,解決好民眾的生產和生活問題。他讓伯益給民眾分發稻種,種植在低窪地上:讓后稷賑濟缺糧的民眾,又把豐產地區的餘糧調劑到缺糧地區,以便百姓都能吃上飯,禹還考察各地物產情況,規定應該繳納的貢賦,考察各地的山川地形,弄清各地朝貢的交通情況。寫出了《禹頁)一書。

    《孟子·滕文公》:“禹治洪水,水之道(導)也、鯀湮洪水,而禹行其所無事,雖承父業,其謀不同也。”

    《淮南子·齊俗訓》:“禹之時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積薪,擇土丘而處之。”

    《墨子·兼愛》篇說:“古者禹治天下,西為西河魚竇,以洩果孫皇(敦煌)之水:北為防原狐注後之邸、滹池之竇,灑為砥柱,鑿為龍門, 以利燕、代、胡、貉之民。東方漏之陸防,孟諸之澤,灑為九澮,以楗東土之水、以利翼州之民。南為江、漢、淮、汝,東流之注,五胡之處,以利荊、楚、吳、越、南夷之民。此言禹之事,吾今行兼矣。”。

    《國語·周語下》:“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共工)之從孫四嶽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封崇九山,決泊九則,破鄣九澤,豐殖九藪。汩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

    從上述文獻中可以看出:禹的治水謀略,不單是“導”,而是“疏、導、聚、防”的結合。根據檔案所描述,大禹治水的辦法就是:先挖掘河道,引導水流讓高處的大水,沿著河道向低處流淌,並經過江河 而東流入海;對一時難入大江大河的小水,讓其集中為澤藪,從而區域性蓄水;將疏浚河道時所挖掘之泥土積於兩岸河旁,形成障水提壩:讓民眾擇丘陵而居,並聚土積薪,將臨水之宅地(九隩)加高填平等等具體做法。

    禹治水是在總結、吸收前人治水經驗基礎上,採取防堵、疏導、鍾聚相結合的辦法,在治理黃河、長江各支流的工程中,創造了輝煌的成就。所以《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說:“豐水東流,維禹之績。” 《史記·夏本紀》載:“禹行自冀州始。”就是從冀州開始先治理黃河。主要是鑿龍門。

    大禹在踏查整個黃河流域地形和水情之後,發現黃河(原來叫河水)已經改道,西北地區受淹,治理黃河水災的關鍵是龍門山擋住了河水的去路。於是,他把治理黃河的重點工程放在鑿龍門上。

    在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今陝西省韓城市與山西省河津市西北),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道擠得十分狹窄,奔騰而下的河水,受到龍門的阻擋,大禹首先來到這裡,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大山鑿了一個大口子:使河水順著鑿開的壺口順暢流下。從此,龍門便形成了壺口瀑布,非常壯觀。

    位於山西省芮城縣東南五公里的黃河岸邊神柏峪,相傳是大禹勘察水情,並在河邊的柏樹上拴馬歇腳的地方。後人在此處河邊修建了一座禹王廟,以示紀念。

    在冀州完成了壺口工程後,又治理梁山及岐山。治理好太原地區,一直到太嶽山之南。修治好覃懷之後,又繼續治理了衡水和漳水。常水、衛水疏通了,大陸澤也修好了。

    在荊州與黃河之間是豫州:伊水、洛水、奠水,均已疏通流入黃河。還疏浚了菏澤,修築了明都澤的堤防。

    有時還奉命進貢治玉器用的石頭,進貢時走水路,經洛水進入黃河。在濟水和黃河之間的沇(兗)州九條河都已疏通,雷夏匯積成了大湖。雍水和沮水匯合流入其中。土地上種了桑、養了蠶,於是民眾都從山上搬到平底上定居。

    從大海到泰山之間的青州,將淮水和淄水也疏通了。在大海、泰山之間的徐州,治理了淮水、沂水,蒙山、羽山也可以種植農作物了。大野成了一個蓄水池,東原的水也都退去。這裡的土質呈紅色,有黏性且肥美,草木茂盛。

    接著大禹又把工程轉入黃河中上游。

    在黑水與黃河之間是雍州:弱水經治理已向西流,涇水、漆水、沮水,均匯入渭水。荊山、岐山的道路已經開通,終南山、墩物山一直到鳥鼠山的道路也已完工。高原和低谷工程一直治理到都野澤一帶。

    三危地區能夠居住了,三苗人也大為順服。這裡的土質色黃而肥沃。貢品是美玉和美石。進貢路線是從積石山下經水路,順流到達龍門山間的西河,會集到渭水灣裡。居住在崑崙山、枝支山、渠搜山等地的族群和西域各部族也歸服了。

    從華山南麓到黑水之間是梁州:經過治理,汶山、蟠家山可以耕種了。疏通了沱水和涔水,修好了蔡山、蒙山的道路,治理了和夷的水患。這裡的土質是青黑色。

    在黃河流域治水工程完成後,大禹又把治水的重點轉移到長江流域。經過踏查,大禹發現,通天河已經改道東北流,入金沙江後,與長江匯合,因此長江源不再是岷江了,使四川形成澤國,造成水患的關鍵是長江中游的大巴山脈,阻擋了洪水的去處,於是又把治理長江的重點放到開三峽上。

    三峽工程,比鑿龍門更加艱鉅,付出人力、物力的代價相高。據史書記載,“禹開三峽,死者一百一十七人,皆葬於懸崖之上”,即今三峽之懸棺葬,在棺旁的巖壁上皆有用硃紅的象形文字記其姓氏,治水大軍來自東北,轉戰施工;原來打算,等待大功告成,就會把這些志士仁人的棺木運回東北安葬。在其附近的昭通地區,也出現了懸棺葬、橫穴墓。經過檢查發現,昭通懸棺中一位死者的顱骨眉間的傷,是一種純器所傷。這很可能是在施工中造成的。經檢測,其DNA接近於北方部落的群體,足以證明他們是來自北方的亳人,這就是說,西南的僰人,就是從東北來的亳人,同漢人一致。然而,隨著工程的擴充套件,工地逐步降低,而懸棺之處早已成為一、二百米的懸崖。如今的懸棺葬高高地懸掛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之上,使人望而興嘆。原來的打算也落了空;讓這些他鄉之客高高地守望著滾滾長江水,閱歷著過往船隻,成為了歷史的見證。因為大洪水時期,水位比現在高得多,有很多遺蹟可以證明。由於開始劈山放水,是從水面自上而下施工的,水位很高。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死亡事故,就近把棺木懸掛起來或者存放在鑿好的巖洞中,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由於通風、背陰等自然條件,不會很快腐爛,可以在日後遷走,這是在情理之中的。隨著工程的速展,水位逐漸下降,特工程完成,洪水流出後,就形成現在的狀況,再想取下來就很困難了。於是這些為治水而獻身的英雄們,只能長眠在這懸崖峭壁之上,伴著江風、嚴寒和酷暑,度過了4700多年的漫長歲月。同時也向後人展現出,當時工程的浩大與艱鉅。

    三峽工程完成後,大禹又繼續治理長江流域。

    荊山到衡陽的南面是荊州:這裡有長江漢水流入大海,長江的眾多支流都已有了固定荊山到衡陽的南面是荊州:這裡有長江漢水流入大海,長江的眾多支流都已有了固定的河道。沱水、涔水已經疏通,雲澤、夢澤也治理好了。

    在淮河與大海之間是揚州:湖泊眾多,成了鴻雁南歸時的棲息之地。包括長江下游的松江、錢塘江、浦陽江也疏通入海。震澤地區也獲得安定了。

    大禹通九川,即疏九河:在河源和江源,把弱水疏導,弱水下游之水注入流沙(沙漠)。疏導了黑水,經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西原有的湖)。疏導黃河,從積石山開始,經龍門山,向南到華陰,東折過砥柱山,向東至孟津,再向東過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轉而向北到大陸澤,再向北分成九條河,到下游又匯合成一起流入大海。疏導沇水向東流就是濟水,注入黃河:兩水相入溢為滎澤,東出陶丘北,繼續向東到達菏澤,向東北匯合於汶水,再向東北流入大海。疏導渭水,自鳥鼠同穴山開始,向東與津水匯合,又向東與涇水匯合,再向東經過漆水、沮水,流入黃河。疏導洛水,從熊耳山開始,向東北與澗水、瀍水匯合,又向東與伊水匯合,再向東北流入黃河。從桐柏山開始疏導淮水,向東與泗水、沂水匯合,再向東流入大海。

    從汶山開始疏導長江,向東分出支流沱江,再往東到達澧水,經過九江,到達東陵,向東斜行北流,與彭蠡澤之水匯合,繼續向東為中江,最後流入大海。從嶓冢山開始疏導漾水,向東流是漢水,再向東流就是蒼浪水,經過三澨水,至大別山,

    南折注入長江,再向東與彭蠡澤之水匯合向東流,就是北江流入大海。

    大禹在治水,疏通河道的同時,還開山通路,發展交通。

    道九山,即開通了九條山脈的道路:一條從汧山和岐山開始一直開到荊山,越過黃河;一條從壺口山、雷首山一直開到太嶽山:一條從砥柱山、析城山一直開到王屋山:一條從太行山、常山一直開到碣石山,進入海中與水路接通:一條從西傾山、朱圉山、鳥鼠山一直開太華山;一條從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開到負尾山:一條從嶓冢山一直開到荊山:一條從內方山一直開到大別山:一條從汶山的南面開到衡山,越過九江,最後到達敷淺原山。

    史書說大禹治水“鑿龍門,開三峽”:《墨子》說大禹“鑿龍門,開伊闕”,“伊闕”就是長江宜昌段的人工水道。墨子對黃河源頭到中游一段治水情況講的比較明確;從渠孫皇(教煌)開始,治黑水,西河,開魚竇(青銅、紅山、黑山等峽谷),保河套,開豁池之竇(壺口),鑿龍門,下底柱。對於治理長江,說的就簡要了;但是,他的“開伊闕”,補充了“開三峽”,“廣洞庭”作為蓄水工程:開夏口,以“龜蛇鎖江”,洩長江之水,這些都根據事實作了記載。《禹貢》中對長江下游的舉措說了:“彭蠡既都”,“三江即入”,“震澤致定”,最後,又“疏九河”

    在完成了中州大地的治山治水工程之後,大禹又回師東北,治理了遼河、松花江,鴨綠江、渾紅,在他的家鄉,治理鴨綠江和渾江,過軒轅山時,全身心的投入了平敷水土的偉大事業,才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塗山氏命侍妾待禹於臺桑”的千古佳話。

    中國自古就有火藥,至於說是後來丹士煉丹所發明,認知太膚淺了,就好比建國初期,中國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建設一樣,連火柴,釘子等都不能夠製造,但不等於中國以前就不能造一樣。所以有人認為大禹時期那有什麼火藥,也正是如此,才把大禹治水歸於神話的原因之一。大禹治水,使用火藥炸山,並且當時也有硬金屬,現在的名山大川,有一線天等伏羲時代遺蹟,那些遺蹟離開硬金屬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當時還有巨人參與治水。

  • 2 # 白水工坊

    鐵牛鑿山挖渠。

    傳說西陵峽、瞿塘峽等等的相當部分峽谷都是此鐵牛的功勞。後來被送給了太上老君當坐騎。因為大禹治水的時候太上老君送給了他如意金箍棒去治水。大禹治水還鎮壓了水猴無支祁,也就是孫悟空的父親。而太上老君那裡兩個燒鍋爐的童子跑了以後,就拿鐵牛拉風箱。於是鐵牛私跑下凡當了牛魔王,也就是平天大聖,後來400年後取了鐵扇公主。可自從觀音把他兒子紅孩兒給收了之後,牛魔王與孫悟空展開殊死搏鬥,最終被孫悟空定在了華爾街。

  • 3 # 歸藏易數硃紅兵5331

    在我的小說《舜王天下》裡大禹就是使用這個工具來治水的。

    我把大禹治水的手段是:把蓮藕種在需要疏通的河岸邊上,

    大洪水以後食物極度缺乏,蓮藕可以滿足一年四季的飲食。

    大禹就會發動人群去挖蓮藕。

    這個工具是種植用的,但是大禹手裡拿著的對挖蓮藕方便很多。

    大禹解決了治水問題也解決了群體飲食問題。

  • 4 # 玉在田

    感謝題主提出了一個好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除了可以整理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大膽猜想,小心求證。

    首先,自古及今,人們為了紀念大禹的豐功偉績,製作了很多有大禹形象的畫像和雕像,在這些形象裡,大禹無一例外地都手持一件特別的工具,既不像鏟子,又不像叉子。據說名字叫“耒耜 (lěi sì)”。但這種工具現在已經很少見了。為什麼呢?因為實踐證明,這種工具並不適合挖溝剷土。那麼這件工具究竟用來做什麼的?

    推測:大禹手中的工具是用來打洞和挖井用的。

    先從邏輯上進行推理:在古代的土石方工程中,除了挖溝排水這一工程之外,打洞也是十分常見的,比如建築工地要打樁洞,以便下木樁,還有挖水井找水源泉、取煤樣、土樣、沙樣,還可以用於園林管理、樹苗栽培等等。現代的國家文物局、文物隊、考古隊、還有石油礦石勘探隊、水利局堤防處也經常使用這種手工打洞和挖井工具。而打洞和挖井的技術,顯然比挖溝排水更為高階,所以大禹手持的工具具有這個功能是很合理的。

    那麼它現在的具體形象是什麼呢?就是馳名中外的洛陽鏟。洛陽鏟是一種凹形探鏟,據說明代中葉即流傳於民間。洛陽鏟呈半筒形,裝有木柄,手持下探,甚至可以達到幾十米的深度。然後根據鏟頭的土質,可判斷掩埋在地下土料的情況。

    有人可能會問,洛陽鏟只有一個叉,但大禹的工具卻有兩個叉,這不像啊。其實,古代還真有兩個叉的凹形探鏟,它是專門用於打深井用的。比如下圖的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的打深井工具,其中有一些工具就是分成兩叉的,就像合在一起的兩把洛陽鏟。不妨將其命名為“自貢鏟”。

    相比洛陽鏟,自貢鏟更是“高技術”。因為它是專門用於打深井的。打深井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高科技,據考證,四川井鹽開採已經有超過2300年的歷史了。而1835年鑿成的自貢燊海井深達1000多米,更是當時的世界紀錄。

    另外,還有一個有關大禹治水的有趣的傳說,可以供我們參考。傳說大禹治水時,有一個神獸玄武,特別擅長治水,經常幫助大禹一同治理水災。而玄武的形象就是烏龜。而巧合的是,人們在打完井之後,往往在井底放一隻烏龜,可能是為了討個好彩頭,或者是檢測水質。這樣大禹就和打井又聯絡起來了,真是有趣。

    再回頭看本文最上面的大禹形象圖,很像三星堆人,而三星堆是四川的,四川又盛產鹽井。更有意思的是三星堆人掌握古代的高科技,這些科技甚至今天還沒有搞清楚。所以不知道這幅畫作者是誰?是不是四川人?真是非常有意思。

    綜上,本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大禹治水時手持的有兩個叉的工具,是當時的打井的高科技工具,可稱之為“自貢鏟”。

    注:本文提出的大禹治水工具就是挖井工具的觀點,是直接受《神的漢字》作者經達華老師啟發。在此深表感謝!經達華老師是網路奇人,對古文字和古代經典如《道德經》等有獨特的解讀,在考古方面也有許多新發現,其觀點常令人耳目一新,很有參考價值。他的著作目前在貼吧上有連載,有興趣者可以參考。

    特此感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看美劇和韓劇、日劇的好的網站或APP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