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聽松閒人

    中秋節在我們民族的大家庭裡是與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一樣被看重的節日。這些節日也便充滿了民族祥和、溫馨、團圓、歡快的氣氛。

    春節,按照傳統,人民辛苦了一年;這時又適逢農耕最閒的時節,親朋好友相互聚會,這就讓人間產生了感情的再一次觸洽,這就是團圓的效果!

    元宵節一般來說,月半的月亮最是明亮,古時的人們總是希翼讓這月好帶來來年的福祉,因此也寓意著團圓、歡樂和親人之間愈深的感情。

    而端午節則不同,這個時節正是預示著辛勞的夏忙即將來臨。於是,勞動人民在這個節日也會藉此機會相聚一下,聚餐也必然,有的劃下龍舟放鬆一下心身,抑或也是商量農忙相互幫忙的最好機會。當然,端午自有了屈原的典故,百姓也會表示一下祭祀的禮數,這是2000多年遺留下來的民間習俗。

    中秋節,自故以來也是民間視為重要的節日。這個季節正好也預示著迎來秋收的喜悅!要說為什麼民間要將這個節日看作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呢?這與元宵節的寓意相同。

    中秋之夜,月亮更是分外圓明,秋高氣爽,花好月圓,古時民間還有樂滔常娥奔月的故事。這與希翼讓月好帶來福祉的寓意相同。於是民間會在傍晚聚餐,而來賓都會是親朋好友,特別是祖輩與子孫盡享天倫之樂。這就是團圓的真實意思。

  • 2 # 時正平

    月圓人團圓,

    中秋節在我們民族的大家庭裡是非常重視的,代表了人們對渴望團圓,希望團圓的美好願望,中秋節也在一年之中的月中之圓,對於古人常常感懷,用月亮來抒發情感!表達真切的團圓之意!

  • 3 # 發現你的身邊美食

    一、傳說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

    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的習俗就流傳開了。

    中秋節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祭月典禮。根據中國古籍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代帝王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典禮,以祈願五穀豐登。古人認為,如果沒有月亮賜予露水,沒有月亮圓缺以計農時,就不可能豐收。北京有名的建築月壇就是明朝(1368-1644)皇家祭月的場所。

    中秋節演變為賞月活動是從七世紀唐朝時候開始的。傳說,多才多藝、風流倜儻的皇帝唐明皇很喜歡賞月,有一年八月十五日,唐明皇望著明月突然心血來潮,想要到月亮上游歷一番,便憑藉仙術來到月亮上,在一座寫著“廣寒宮”的宮殿前,有一群仙女隨著美妙的音樂翩翩起舞,唐明皇看得如痴如醉。回到人間後,他把在月宮聽到的音樂譜成優美動聽的《霓裳羽衣曲》,成為傳世之作。如此風雅的故事一經傳播,民間也紛紛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共賞人間美景。久而久之,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賞月節日。

    由於秋季是農民收穫的季節,所以對於農民來說,中秋節實際是“秋收節”,農人們在這天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王公貴族、文人書生則將中秋節視為浪漫的節日,他們宴請歌舞,吟詩作對,以明月抒情寄懷。不論顯貴豪門,還是民間百姓,都以賞月為快事。中國各地至今遺存的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就是明證。

    中秋節又寄託了華人內心一個深深的情節。華人把圓月視作團圓的象徵,中秋節賞月拜月,華人講究的是閤家團聚、祈願幸福。因此,人們又把中秋節叫作“團圓節”。這天,全家賞月的主要活動就是吃月餅。月餅是一種圓形麵點,這圓形既像圓月,又象徵團圓。餅內包上糖、芝麻、桂花、花生、豆沙等,在餅外壓上月亮、嫦娥等精美的圖案或者印上“廣寒宮”的字樣,代表明月。家中長者將月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就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客居他鄉的遊子,在中秋節這天,思親之情就更加深切,他們紛紛以明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張九齡(678-740)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則成為了海內外華夏兒女在中秋節這天的共同心聲

  • 4 # 三茅居士

    仲秋對親人的期盼。

    中秋節時,一秋之中,天高雲淡,秋爽月圓,夜明星繁,人常遙望常思念。

    中秋正逢秋收秋種時節,遠距親人更增惦念。一壺老酒獨飲寂,空望明月念遠親。兩杯香茶一盞飲,牽牛織女隔河深。

    中秋季節月望也,中加一旁人為仲,東西南北向中來。人們期盼外出親人仲秋團圓。

    幾千年來,有兵荒馬亂,有衛國戍邊。有生計離鄉,有外地為官。凡此種種,每逢中秋望月圓,更添幾份思鄉愁。

    有唐詩人杜甫天水行詩,露從今夜行,月是故鄉明。有唐張九齡宰相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皆體現了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在仲秋月圓夜對親人的思念和團圓的渴望。

    月明在於望,月圓總有缺。人們對親人,對戀人,對故鄉的情是永遠的結,伴隨著春去秋來長相思,永遠不會斷。

  • 5 # 上善若水9799

    中秋之月,也是一年月亮最圓最亮離我們最近的一月。月圓,吃月餅代表著家人團圓,五穀豐登,嚮往著人圓月圓事業圓,圓圓滿滿,閤家團圓。

  • 6 # 五金員工陳可為

    花好月圓,人月兩團圓,從古到今,人們為了生計走他鄉,有的人在外面經商,打工,為官,離家別井,每年仲秋之夜,月亮圓滿,人人團圓,是人類對感情的一種寄託。中秋,春節,端午節,清明,重要節日。

  • 7 # 無名草2020

    秋高氣爽,天分外藍,月也顯得分外

    圓。月圓花好。一家人團聚在這種氛

    圍中,月色溶溶,其樂融融。很圓滿。

  • 8 # 慕容若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日和月代表著時間,代表著光陰。圓,則象徵著事物的最佳狀態。所謂圓滿,即完美,意謂沒有任何缺憾。

    比如“花好月圓” “破鏡重圓” “功德圓滿”等等詞語,無不寄託著人們對事物完美的追求。

    宋代有一個叫晁次膺的人寫有一首詞《行香子·別恨》:“ 莫思身外;且逗尊前;願花長好;人長健;月常圓。”

    人們看見月圓、花開即心情大好,看見月缺、花謝即觸景傷懷。但現實正如蘇軾所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一個月中,月圓的時候只有一個晚上。一年之中,花開的時候,只有一個季節。人生的如意事,也不過十之一二。

    這些圓滿的時刻如此短暫,如此稀有,因此才顯得格外珍貴。人們往往要在這些圓滿的時刻舉行儀式來進行歡慶。所以中國傳統節日中,春有花朝節,秋有中秋節,都是為了慶祝這些珍貴而盛大的時刻。

    那麼每個月都有一個月圓十分,為什麼獨獨中秋節這一天叫“團圓節”,要拜月呢?

    我們先從氣象學觀點來看,因為每當秋季,北方吹來的乾冷氣流迫使中國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向南退去,天空中雲霧減少。

    同時,太陽的傾斜度漸漸變大,地面得到的太Sunny熱逐漸減少,秋風使水汽降低,空氣透明,因而夜空如洗,月亮顯得分外皎潔。

    而最能代表秋季的時節應該是仲秋,也叫中秋。七月十五的月亮還帶有夏天的暑氣,而九月十五的月亮已經有了些冬的寒意,所以只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的月亮是最完美的。

    故而,人們要用這完美而盛大的中秋之月當做親人團圓的象徵,欣賞她祭拜她。祁望自己的生活像中秋之月一樣美滿,親人像中秋之月一樣團圓。

    再從時序上來講,俗話說“月過中秋年過半”,“春種秋收”,春天的花如今已經結了果,莊家也已收割歸倉。大自然正從春的繁華,夏的繁茂,走向秋的收斂和凋落。 開春就外出討生活的人也該收工回家看看了,所以中秋節正是回家團圓的好日子!

    那些出門在外不能回家的遊子,則在中秋之夜分外想念家鄉思念親人,所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最後,讓我以蘇軾抒寫秋月的名句來祝福天下的所有有情人:

    但 願 人 長 久 , 千 裡 共 嬋 娟 。

  • 9 # 微視地產

    中秋佳節是閤家團圓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

        今年中秋節,爸爸媽媽帶我回爺爺家過節。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路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一派熱鬧的景象。原來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因為塞車,我們走了三個小時!

        快到爺爺家了,我遠遠的看見爺爺在家門口張望、焦急地等著我們,看到我們,他的臉上笑開了花。進了爺爺家,一股飯香撲鼻而來,原來,奶奶已經為我們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有大螃蟹、有蝦、有燉排骨、有燜兔肉……還有各式各樣的水果!於是我們一家人坐下來一起吃飯,邊吃邊喝邊說邊笑,真開心!

    吃完飯,我和爺爺倆下象棋。爺爺一邊下棋一邊給我講棋術,教給我下棋的知識,我們可開心了!

        晚飯後,我們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望著圓圓的月亮,我彷彿看到了玉兔和嫦娥。古代詩人寫了很多關於中秋節和月亮的詩,表達了他們的鄉思鄉愁,我可沒有那麼多的煩惱,因為我們是團圓幸福的。

    第二天早上,我戀戀不捨地登上了回家的車。汽車飛奔在公路上,窗外的景色十分美麗,雖然已是中秋,但是柳樹姑娘碧綠的大辮子仍然羞答答得快垂到了地面,松柏依然青翠挺拔,累累的大蘋果壓彎了枝頭……遠遠望去,青山、綠樹、白牆、紅瓦……真是一幅美麗的自然圖畫!我明白了,詩人們思念的不只是濃濃的親情,還有家鄉的美麗景色!忽然,我想起詩人蘇軾在《中秋月》中寫道:“……明月明年何處看。”

      啊,明年的中秋節還和爸爸媽媽回爺爺奶奶家!

  • 10 # 木若水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月色皎潔,象徵團圓,

    古人便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節日期間有祈求團圓的民俗,宋代的蘇軾就在《水調歌頭》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抒發中秋“祈盼團圓”的情感。後世中秋節的主要民俗活動都圍繞著“團圓”這一主題來進行,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到來之際,人們都不免會有感慨,寫下自己的內心情感。你寫好了嗎?

    中秋賞月

    天上 一盤圓月

    地上 一張圓桌

    月中 長滿五穀

    桌上 擺滿思念

    母親坐在桌旁

    望著月宮裡的玉兔

    想著兒女們的牽掛

    老父叼著菸袋

    搬出指頭數日子

    等那塊月亮再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國藩押送張光藻和劉傑到刑部,為何刑部拒絕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