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色winds

    嘗試從教學工作的角度,回答樓主的問題。

    滿分120分的考試,我們往往會設定96分為優秀線,72分為及格線,而48分則是低分線。三條線可以把一個班級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成績在優秀線附近的屬於優秀層,在及格線附近的屬於及格層,而在低分層附近的就是後進層了。

    教師個人的績效,通常會跟任教班級的成績掛鉤,因此後進層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縱向來看,後進層過大會對優秀層和及格層的空間造成擠壓,影響優秀率和及格率的提高。橫向來看,自己班的後進層規模如果比別人班的大,就意味著需要從優秀層或及格層中騰出一部分學生,來彌補由此帶來的成績差距,這又會影響平均分的競爭力。

    我在這個寒假收集了自己的兩個班和期末考試年級第一第二的兩個班的近四次階段考成績,統計發現,近四次階段成績最高分在48分以下的,年級第一第二的班級分別有10人和8人,而我的兩個班分別是15人和10人。這預示著我這兩個班要想在成績上有勝算,就得在後進層守住的前提下,優秀層和及格層上還要明顯勝出才行!顯然,夢想可以有,調整預期或許更為實際。

    有的人認為:“想辦法把後進層的學生提升到及格層,不就解決問題了嘛?”不是我不想,而且我還相信,這是每個老師的願望,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無論是把後進層的學生提升到及格層,還是把及格層的學生提升到優秀層,都不是一件想做就能做到的事情。對教師來說,後進層的存在就像是會呼吸的痛,活在教學的每一個角落。如果哪個班出現有後進層學生轉學的情況,那個班的教師都會無意中收到積分羨慕的目光,彷彿得到上天的眷顧一樣。

    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高效地管理後進層呢?

    有的教師選擇“井水不犯河水”,全身心地關注優秀層和及格層的學習。後進層的學生如果安分守己,就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不時招呼幾句;如果幹擾了教學秩序和別人的學習,就迅速發起行動進行打擊,打擊過後,繼續各自安好。在這樣的氛圍下,後進層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很大機率會選擇放棄,放棄之後,他們可能會把精力用來與老師周旋,也可能投入到其他與無關的事情。無論是哪一種,他們的成績對班級來說,都可能是一筆穩定的損失。

    有的教師選擇精細化管理,他們為學生的學習制定詳細具體的規則,順應規則的有獎勵,違反規則的就處罰。不出意外,多數時候受到處罰的會是後進層的學生。如果有所不服,迎面而來的往往就是冗長空洞的說教和更加嚴厲的處罰。在這樣的氛圍下,有時後進層的學生還真被逼出一份順眼的成績,只是成績的背後,可能更多的是對獎勵的渴望和對處罰的恐懼。

    另外,每條規則在束縛學生的同時,也在束縛著教師自身,因此精細化管理對教師的精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有的教師會選擇引入小組PK的競爭機制以及組內互助的問責制度,把管理的部分壓力轉移到優秀層、及格層或者表現稍好的後進層學生身上。表面上看,後進層的學生在管理下井井有條地學習,實際上,推動他們學習的更多是獎勵和處罰的力度,而非內心自發的動力,一旦獎勵和處罰的力度沒跟上,學習可能就停止了。

    “井水不犯河水”和精細化管理,其實剛好處於管理的兩個極端,一個是極端地不管,另一個是極端地管。走極端容易,困難的是對管理力度的拿捏,在管與不管中實現動態平衡。

    要想提高對後進層的管理效率,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他們的困境在哪裡。

    後進層面臨的處境,是成績的長期低下。長期低下的背後,反映的是知識點的積累不足;而知識點的積累不足的背後,反映的是知識點的學習效率低下。那麼,為什麼他們的學習效率會低下呢?

    第一個方面是數學本身

    學生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面對的常常是單個的知識點,看上去漏掉一兩個似乎沒什麼大礙;實際上,這些看似零碎無章的知識點背後,是一個邏輯極其嚴謹的數學體系,底層的概念和原理如果沒掌握,越往上學就會發現越模糊,自己的思考也會變得搖擺不定,隨時就會發生混淆和混亂。

    既然漏掉不行,那麼全部學總可以了吧?有些知識點與生活經驗貼的近,理解起來的確難度不大;但是有些知識點相對抽象,而且背後涉及一定分量的邏輯推理過程,學生要想理解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同時捨得投入足夠的精力,並且有一套良好的習慣保證大量的刻意練習才行。這些對於學生而言都是不小的門檻。有的學生想走捷徑,既然想不通,那就記下來再說,結果剛開始因為知識點和題型不多,有時效果還行,可是越往後呢,知識點和題型一波接一波,死記硬背不僅吃力,而且效果也不大,因為題目可是會千變萬化的啊!

    第二個方面是學生本身

    學習的本質是思考,思考的本質是對資訊的輸入、處理和輸出的結合。有的學生可能因為生理方面的缺陷,或者生活閱歷不足,以及生活方式比較機械單一,導致思考能力相對落後,具體表現為對資訊的輸入不敏感、缺乏處理資訊的方法以及合理表達資訊的方式。

    我教過一個學生就是這樣,可能因為小時候的一場高燒,思考的能力受到影響,除了寫自己的名字,其他什麼概念都不懂。相反,他的姐姐倒是所在年級的尖子之一,她對這個弟弟的學習也表示無奈。

    有的學生思考能力還行,可是卻因為某些事情對數學產生偏見,不願意在數學上投入時間和精力,於是很容易就錯過了學習知識點的最佳時間,再想回頭補,需要付出的巨大精力往往會讓他們難以卻步。

    我教過的一個學生,八年級轉過來的,人看起來不傻,字寫的挺工整,上課紀律也還行,但是考起試來就是一片空白卷。後來打電話和家長溝通才知道,原來她在七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和她的班主任發生了點衝突,結果賭氣一個學期沒學班主任的課,而且去補習班也拒絕補習數學這一科(沒錯,那個班主任剛好教數學。)。瞭解情況後,我也覺得惋惜。耽誤了一個學期,加上對數學的厭惡,她在這科的學習上應該會比較坎坷。我隨後一直關注這個學生的成績,她直到中考也還是低分層的水平。

    有的學生思考能力可以,也願意投入時間,但是缺乏一套合適的學習習慣,這樣一來,即便是剛學的時候有點感覺,到了考試一樣錯漏百出。比如對知識點的理解淺嘗輒止,不去琢磨推理過程;做題只求得出正確結果,不去規範解題過程;平時任務只求完成,不願意尋找更多的練習和更大的挑戰,等等。

    我教過的一個學生,還是班裡的一號。平時的學習自然不必擔心,可是每次測驗,別人考100分左右時,她就考80多;別人考80多的時候,她乾脆來個不及格!找她溝通了解原因,她也表示著急:“那些知識點學的時候會,可是到了做題有時怎麼也想不起來!”我接著詢問她的學習習慣的細節,發現她在平時因為完成任務比較快,自己會有不少自主支配的空餘時間,問題是,她把這些空餘時間幾乎全部花在文科的學習上,對於數學,除了老師佈置過的題目,她從來沒有給自己找過額外的練習,也沒有研究過難一些的題目。

    誠然,這個學生是班裡的一號,學習能力在班裡也算數一數二,可是在數學的學習上,她的習慣並沒有給她帶來足夠的刻意練習,所以導致她基礎題的手感沒練出來,難題也缺乏經驗,分數自然上不去。連一號的學習效率都能如此受到影響,更別說後進層的學生了。

    第三個方面是環境本身

    本來對於學習效率低下,划算的應對做法有兩條,一條是配合現有的學習效率放慢速度,另一條是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可是後進層學生所處的環境,讓他們很難做到這兩條。

    首先,放慢速度不大容易。新課階段,每節課學習的都是新的知識點,儘管偶爾會穿插一兩節習題課,但是對於後進層的學生來講,沒等他們形成點印象,又一個新的知識點撲面而來。好不容易學完新課,本想停下來喘口氣,誰知老師帶著大家又是馬不停蹄地複習,直到期末考試。有的人認為:“那就別管那麼多,只管自己學不就行了!”還挺難做到,因為伴隨每個知識點而來的,除了各種學習活動和練習,還有作業和檢測,這些任務的完成質量通常會引發獎勵和處罰;對於後進層的學生來講,處罰是大機率的事情,而完成處罰任務又是一筆不小的時間支出,比如罰抄或默寫之類,於是放慢速度就更加不可能了。

    其次,提高效率不大實際。後進層的學生要想提高效率,維持現有習慣是不夠的。那怎麼辦?一種簡單辦法是模仿身邊優秀的同學,他們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有些時候還能遇到經驗分享的環節,由成績優異的學生面向集體分享自己的做法。可是,這種辦法對提高效率的幫助極其有限。因為每一套學習習慣都有其背後的一套執行原理和操作細節來支撐,後進層學生的模仿,常常只能浮於表面,對其中的原理和細節很難把握,就算模仿到位,也很難有相近的效果。這就好比你想學會上乘武功,就得具備相應的內力和心法,否則只能擺幾個招式,怎麼充其量也是花拳繡腿。

    有的人認為:“那就問清楚習慣背後的原理會細節不就完了嘛!”還真不行,因為優秀學生的學習習慣,大多數是他們一路摸索出來的有效做法,至於原理和細節,他們可能自己也說不上來。我教過的一個學生,曾經去問一個年級前三的同學:“你的選擇題是怎麼做到錯這麼少的?”那個同學想了一會說:“我也不懂,反正就是一道一道做下去吧!”結果問的同學一頭黑線。其實,後進層學生需要的,恰恰是一個自己摸索學習習慣的過程,摸索就需要他們放慢速度,這又是上面提到的問題了。

    結合後進層學生面臨的處境,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對他們的有效管理,就可以有一個新的思路:建立雙贏合作方式,有原則地把時間還給他們。

    第一步,尋求共同目標。

    目標對於行動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讓我們避免盲目和徒勞。在教學中,如果我們和學生缺乏共同目標,那麼到了行動中很有可能會導致衝突和內耗;如果我們和學生有共同的目標,行動效率的提高則是大機率的事情。

    我們要想與後進層學生尋求共同目標,可以把關注點聚焦在數學成績上。成績儘管只是個分數,但是對於學生來講,它還是初中畢業後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的敲門磚,比如上高中和讀職中,等等。中考是一場選拔性的考試,決定每個學生競爭力的,更多的是與其他考生的成績較量。因此,對於後進層的學生來講,更具實際意義的目標,或許應該是努力在成績上戰勝水平相當的其他人,而不是盲目追求衝上及格,或者衝上優秀。我們的目標呢,就是幫助他們提高實現這個目標的機率。這樣一來,後進層學生的壓力得到緩解,他們更願意嘗試著拼一把,我們也可以選擇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行動,並且不必過於擔心會受到學生排斥。

    尋求共同目標的關鍵在於後進層學生也能明白自己的目標,這就需要我們主動找他們溝通,否則他們光靠自己還真的想不到這麼深入。當然,有的學生容易溝通,有的相對困難。另外,有的後進層學生可能畢業後有別的打算,待在學校只不過是無奈之舉,成績對他們來說更加是無所謂,這時我們可能就需要透過溝通挖掘新的共同目標了。目前來說,我教的兩個班,大部分的後進層學生在溝通之後,還是挺在乎自己的成績的。

    第二步,明確交付結果。

    衡量共同目標的有效結果,顯然是每次考試的成績。有的人可能會疑惑:“把目標定為成績上戰勝水平相當的其他人,其他人的發揮是不確定的,那你要學生怎樣努力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的確是這樣,即便十分努力,學生到最後可能還是沒能取勝,但是努力至少可以幫助學生做到一件事情,就是提高取勝的機率。提高機率的具體方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自己的成績越高,別人打敗你的空間就越小。比如滿分120分,如果你考70分,就意味著別人只要超過70分就能打敗你;而如果你考90分,就意味著別人要想打敗你,只有30分的空間,你取勝的機率自然就更高了。有的教師喜歡簡單粗暴的給學生制定具體的目標,結果有些目標30分的學生考到31分就歡天喜地,殊不知其實他完全有實力衝上40分,這顯然是更好的成績,但他的格局完全被30分的目標分侷限了。

    話說回來,“努力提高成績”依然是一個很虛的結果,解決的辦法,是分階段制定成績的目標線。像我目前的做法,一個學期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給每個後進層的學生設定一條目標線,目標線選取學生個人過去四次階段考試的最高成績。這樣,每個學生需要交付的結果就得到明確的量化,即每次測驗都要努力讓成績突破自己的目標線。每個階段考試後,根據每個學生的突破情況,對下一階段的目標線做出適當的調整就行了。

    第三步,界定權利義務。

    找到了共同目標,忙明確了每個階段需要交付的結果,下一步就是把時間有原則地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機會在實現結果的過程中摸索試錯,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

    這裡說的原則,我會從與學生的第一次見面開始反覆和學生解讀,簡單概括,就是“主動、盡力和坦誠”;具體一點,就是“主動關心自己的成績,在追求目標實現的路上盡力而為,遇到問題的時候坦誠與同學和老師溝通”。不多一條,也不會少一條。有了這個原則,後進層學生的行動就能得到一定的約束,確保走在實現目標的正軌,同時又不會死死地把學生固定,讓學生只能機械被動地行走。

    除了原則,我們還需要和後進層學生界定一些“特權”和義務,幫助學生清晰行動的邊界在哪裡。

    我們能為學生爭取的時間,按道理來講,就是屬於數學科目被分配到的教學時間,這段教學時間又可以分為考試和平時兩個部分。考試的紀律還是需要有保障,所以我們能為後進層學生提供的“特權”,就集中在平時。

    我提供的“特權”有兩條:

    第一條是每次的周測成績如果突破了目標線,當週的週末作業可以不用做,作為自我挑戰成功的獎勵,要知道,其他人可是要達到100分才能免做。

    第二條是在平時的課堂上,如果感覺課聽不懂,那就可以不用聽,自己去選擇有助於提高成績的事情。比如目前的課堂講圓的知識點,如果感覺自己聽不懂,可以選擇自己在下面看些更為基礎的知識點,像計算題、科學記數法之類的,只要能幫助自己提高成績的事情都可以做。

    這兩條“特權”相當於從結果和過程兩個方面,為後進層的學生開放了“綠燈”。

    與“特權”相應的,有兩條義務:

    第一條是每次的周測成績如果未能突破目標線,還是需要完成周末作業,算是作為自我突破失敗的一次彌補。

    第二條是在平時的課堂和考試中,如果出現違反原則的行為,比如開小差、趴臺睡覺或者停筆發呆等等,我會隨時記錄並提醒。最初的適應期可能以提醒為主,提醒次數如果達到5次以上,可能會要求完成一些額外的任務,比如每題型兩次就要抄知識點一次,或者多做試卷一張,等等。當然,希望這條能夠成為永不實施的義務。

    有的人覺得:“得,無端端又給自己找事幹了,哪有這麼多精力來記錄他們的行為呢?”其實不難,平時的課堂,在學生做練習的時候,我喜歡來回巡視,總會有走到後進層學生身邊的時候;平時周測監考,儘管只是坐在講臺,但我也習慣是不是抬頭觀察一下情況,不難關注到後進層學生。至於記錄,無非就是列印一份名單的事情。

    這三步做完,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工作,時不時關注一下後進層學生的行動狀態,必要時介入一下,剩下的就是相信他們。如果發現學生違反原則,給個眼神,或者簡單地口頭提醒:“還記得你的目標嗎?加油吧!”如果發現學生出現迷茫,不妨問下情況,適時給出一些馬上就能做的建議。我教的一個學生,平時考試就十來分的水平,和他溝通建立了這項合作計劃後,第二天上課我就發現他翻出最近的周測卷自己琢磨,能不能琢磨出什麼不知道,但是比起原來的上課趴臺睡覺開小差,這應該是他更好的選擇吧!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費這麼大功夫,要是到最後他們還是沒給出什麼成績,豈不是浪費了,把精力花在優秀層和及格層上不是更有效嗎?”的確,這需要教師付出一定的精力,但比起精細化管理來講,它要付出的精力還是更划算的。至於教師的精力在優秀層、及格層和後進層之間的合理配置,歸根到底是對教師個人教學系統的考驗。行進中有所取捨是一種選擇,而在有所兼顧中不斷調整,或許也是一種智慧。

    - End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招聘標題怎麼寫才會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