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有木兮0620

    高等教育並非僅僅培養具備豐富知識儲備的人才,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們認識世界、改變世界。

    高等教育的意義不僅在於擴寬知識的廣度,而在加深吸收和學習的深度。讀書的目的,並非績點和學分,任何一行字、一個公式都是積累,是基本功,好比火車軌道的細小螺絲,看似不起眼,實則缺一不可,我們很難具體地描述出有多少人,在人生的選擇中受到閱讀的作品多大的影響,但人們在學生時代所追求的東西,必然在以後的言行舉止中留有痕跡。《比較文學原理》中有這樣一段話:“真正的影響,較之於題材選擇而言,更是一種精神存在。而且,這種真正的影響,與其是靠具體的有形之物的借取,不如是憑藉某些國學精髓的滲透,真正的影響理應是得以意會而無可實指的。”學習是一場長跑,也是一場長期投資,當下的努力或許不一定能快速帶來肉眼可見的回報,但忽視的、遺漏的、偷懶的,會成為未來發展的絆腳石。考前通宵和刷分或許有用,但更像是一種應急的自欺欺人,學習能力不僅僅體現在對知識的理解也體現在自律和規劃上。教育的目的在於學習的同時,進化成為更好的人,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更好地承擔社會、國家的責任,才有面對風浪的底氣和能力。

    高等教育的意義不僅在於學科內部的鑽研,更在於拆除學科之間的籬笆,處處皆學問。王德威先生曾說“文學不是狹義的,而是天文地理之學”。文學本身也是具有理性、科學色彩的,文學作品中亦不乏邏輯與科學思考;數學之美、人工智慧之美之中蘊含了人文精神。學術研究應該“純粹”,即對研究不含功利、摒除學科偏見的熱愛。多元的角度,相容的心態,將是助學習之船航行的有力風帆。

    大學生活並非學生生涯的尾聲,邁入大學也不意味著高考後的“解放”,相反,更需要獨立學習與思考的能力。學生們從課堂上得到的並非只是一個問題的答案,而是解決問題的思維角度,主動建立自己的世界觀體系,而非被動輸入。在大學畢業後許多人陷入迷茫,“要不要考研”“該不該讀博”“研究生/博士的就業方向”成為教育相關搜尋的熱門話題。從某種角度而言,大學生活結束了“小-初-高”的“固定模式”,如果讀小學是為了上初中,走到大學,是為了什麼,高校教育結束之後,又該何去何從呢?接受高等教育之後,需要自己決定人生的方向,認清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所在,有明確的自我方向定位,換言之,在人生的節點,尋找新出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企業管理者,該怎樣給員工定績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