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君一笑丶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一天最重要的莫過於吃飯了。而說到一天吃幾頓飯,現在大家都習慣了一日三餐,但在古代卻是實行兩餐制,由一天吃兩頓飯演化到現在一天吃三頓飯,這裡面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經歷了幾千年歷史。

    我們現在習慣了一天吃三頓飯,可一天吃三頓飯可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實際上在古代,一天吃兩頓飯才是慣例。

    據歷史學家、《夏商社會生活史》一書作者宋鎮豪考證,中國從上古時代就習慣一天吃兩頓飯,至少有文字史的商代就實行一天兩餐制,上午七至九點為“大食”,下午三至五點為“小食”。另一名歷史學家、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程民生在《宋人生活水平及幣值考察》一書中考證,宋朝人“每天僅早晚兩餐,官員士人概不例外”。南宋詩人宋洪邁有詩,“只把魚蝦充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把吃兩頓飯稱做“兩膳”,這兩頓飯都吃的是魚蝦,腸胃變成一個小池塘了。

    明清時人們還是習慣一天吃兩頓飯,日本人曾根俊虎寫了一本書叫做《北中國紀行·清國漫遊》,其中記載了當時人們的吃飯情況,“各人飲食大概一日兩次……與上海相同”,乾隆皇帝一天也吃兩頓飯,叫做“早膳”與“晚膳”,沒有“午膳”一說。著名攝影家莊學本在1934年考察川西羌族地區,那個時候當地還習慣一天吃兩頓飯,上午十點左右吃早飯,下午五點左右吃晚飯。

    那一天吃三頓飯是怎麼來的?其實所謂的午餐是“加餐”來的。誰“加餐”?一是有錢人加餐,一是幹體力勞動的人加餐。古代的經濟沒有現代這麼發達,有錢有勢的人加得起餐,普通人能一天吃兩頓飯就不錯了。而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如果不加餐,體力消耗太大,容易幹不下去。

    中國從漢朝時就出現了“加餐”,也就是一日三餐,但這種情況並沒有在全社會推廣。而且,中午加餐,並不是習慣,而是偶爾。有時加餐有時不加餐。元朝詩人、評論家方回著了一本書叫《古今考》,是這樣說的,“近世東南省鬥學糧養士……多止兩餐,日午別有點心”,只有“士”在中午才有“點心”加餐。

    唐朝是中國最富裕的一個朝代,憂國憂民的杜甫都在詩中承認“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從當官的到普通人都能吃上飯了,所以我們從流傳下來的唐畫上看到的美女都很豐滿,豐滿就是吃得飽。很有可能,那個時候,尤其是開元盛世的時候,因為糧食充足,人們有能力加餐了。

    新加坡國立大學陳寶良博士在《明代社會生活史》一書中認為,明朝江南比較富裕的地區開始從兩餐制轉型為三餐制,“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為足。此外,又有上下午中間的點心。這種飲食習俗,不僅存在於官宦人家待客,即使工匠、傭夫之家,也是如此”,但這種情況僅限於富裕的江南,其他地區仍是兩餐制。

    到了清朝,著名理學家張履祥在《補農書校釋》一書中提到傭工們“炎天日長,午後必飢;冬月嚴寒,空腹難早出。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以早粥”,夏天白天時間太長了,中午必須加“午餐”才能繼續幹活,冬天太冷了,早晨空腹幹活幹不下去,必須加點早點。等不到十點開飯了。因此才逐漸開始了實行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到了民國時期,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才逐漸被華人所接受並沿傳至今。

  • 2 # 九九扒史伊

    在原始時期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餘。在古代,沒有早中晚三餐,只有朝食和哺食,也就是一早一晚的意思。

    秦漢時期尋常百姓家每天吃兩頓飯,朝食為主餐,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這兩頓飯可以看成是早飯和晚飯,但古人不這麼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頓飯亦即最後一頓飯叫哺食,稱為飧。這就是朱熹《集註》中所說的”朝曰饔,夕曰飧“。 對於進餐時間,古人講“食不時不食”(《論語》)。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特別的犒賞。

    因為古人的作息時間與現在有很大的不同。古人晚上是沒有什麼夜生活的,基本上天黑就休息了。睡的早,起的也早,每天早上六點之前就已經起床了,早飯的時間大概是上午9點多的樣子。吃完飯後,是沒有現在的午飯的。晚飯的時間大約在下午4至5點之間,朝廷實行宵禁,吃完飯沒什麼事,隨便在大街上晃悠是要被抓的。

    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古代的老百姓從一日兩餐變成三餐的呢?其實所謂的午餐是“加餐”來的。誰“加餐”?一是有錢人加餐,一是幹體力勞動的人加餐。古代的經濟沒有現代這麼發達,有錢有勢的人加得起餐,普通人能一天吃兩頓飯就不錯了。而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如果不加餐,體力消耗太大,容易幹不下去。

    中國從漢朝時就出現了“加餐”,也就是一日三餐,但這種情況並沒有在全社會推廣。而且,中午加餐,並不是習慣,而是偶爾。有時加餐有時不加餐。元朝詩人、評論家方回著了一本書叫《古今考》,是這樣說的,“近世東南省鬥學糧養士……多止兩餐,日午別有點心”,只有“士”在中午才有“點心”加餐。唐朝是中國最富裕的一個朝代,憂國憂民的杜甫都在詩中承認“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從當官的到普通人都能吃上飯了。

    宋朝的經濟十分繁榮,百姓們的夜生活逐步豐富起來。宋朝取消了宵禁政策,百姓們可以出來逛夜市。大街上賣小吃的很多,就是從宋朝開始,百姓們出現了吃夜宵的習慣。

    宋朝滅亡以後,蒙元統治了華夏大地。蒙古人前期允許晚上出來活動,中期恢復了宵禁,到了後期又禁止了。之後明清兩朝則延續了宵禁。

    而正在一日三餐的情況是到了清朝,著名理學家張履祥在《補農書校釋》一書中提到傭工們“炎天日長,午後必飢;冬月嚴寒,空腹難早出。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以早粥”,夏天白天時間太長了,中午必須加“午餐”才能繼續幹活,冬天太冷了,早晨空腹幹活幹不下去,必須加點早點。等不到十點開飯了。因此才逐漸開始了實行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到了民國時期,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才逐漸被華人所接受並沿傳至今。

  • 3 # 倔強的韭菜茬子

    “一日三餐”是現代流行的吃飯習俗。這種習慣始於何時?古人一天到底吃幾頓飯?從史料上來看,秦漢及以前民間一天只吃早、晚兩頓飯,流行“兩餐制”;隋唐時期,“午食”的概念才逐漸形成,一天吃三頓飯成為尋常人家的基本用餐風俗……  

    秦漢時期民間一天吃兩頓飯,“朝食”為主餐  從史料所記和考古發現來看,在原始時期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餘”。“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中國最晚在上古商代時已形成了“定時吃飯”的習俗。  先秦時期,尋常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這兩頓飯可以看成是“早飯”和“晚飯”,但古人不這麼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頓飯亦即最後一頓飯叫“食”,稱為“飧”。這也就是朱熹《集註》中所說的“朝曰饔,夕曰飧”。  這兩頓飯一般在什麼時間開始吃?如同作息制度一樣,古人就餐時間也是根據太陽的出沒而定的。古人將一天的時辰劃為12個時段,太陽剛出來時,叫“日出”,但古人第一頓飯一般是在接下來一個時段才開始吃。其時已日上三竿,因為大家都在這個時候吃第一頓飯,古人乾脆稱此時段為“食時”。  一天中的這“兩餐”哪一頓算主餐?古人稱主餐為“大食”,此外就是“小食”,這在上古商代時已分得很清楚,從殷墟甲骨卜辭中便發現了相關的記載。在“兩餐制”中,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現代人說早上要吃好,古人則認為早餐不僅要吃好,更要吃飽。  朝食質量也是最好的,飯都是現做的熟食,古人之所以稱朝食為“饔”就是這個原因。第二頓飯“食”則大多比較簡單,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故稱“飧”。  戰國時期貴族多了夜餐,實行一日“三餐制”  那麼,一日“三餐制”出現於何時?其實,在流行“兩餐制”的先秦時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頓飯。《莊子·內篇》有“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的說法,意思是去郊外遊玩,帶足三頓飯,來回肚子都是飽的。如果當時沒有一天吃三頓飯的現象,莊子是不可能這麼寫的。  但當時的“三餐制”並不適用於普通人,有相當社會地位、家庭條件優越的貴族、富人才會一天吃三頓飯。  《戰國策·齊策四》“管燕得罪齊王”條稱:“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意思是讀書人一天三頓飯都吃不飽,你的鵝、鴨卻吃不了。這說明當時已存在一天吃三頓飯的現象,同時也印證了普通人家並無“三餐制”。  實際上,此時的一日三餐只是一日兩餐的補充,其中的第三頓飯有點“夜餐”的味道。當時在貴族中間吃夜餐並不新鮮,在《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中,就有齊景公深夜將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記載。  從根本上說,“三餐制”是特權階層的飲食制度,最早是周王的專利。周王的日常飲食除了朝食外,就是“燕食”,燕食分別在日中(中午12時)或日夕(下午3時至5時)。如果在中午吃飯,從時間概念上說,與現代的午飯並無區別,但如果從食物的內容和時人重視程度上講,則完全不是一回事。  秦漢時期,普通人或是級別較低官員多為“兩餐制”,但在貴族中間已普遍實行“三餐制”。當年淮南王劉長謀反獲罪,漢文帝劉恆便特批他仍可享受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許一天吃三頓飯,此即《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裡所說的“皆日三食,給薪菜鹽炊食器席蓐”,此外每天還供應劉長5斤肉、2斗酒。  隋唐時期“午飯”成為“一日三餐”中的主餐  “一日三餐”的飲食風俗始於魏晉以後,但真正普及則在隋唐時期。其時民間基本一天都吃三頓飯,與現代概念上的“三餐制”幾無區別。其標誌是,“中餐”“午飯”這類詞彙開始流行,並大量出現在當時文人的詩文中。中餐即中間那頓飯,賈島《送貞空二上人》詩中便有“中餐”:“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時”;白居易的《詠閒》詩中則有“午飯”:“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  中餐、午飯都是“中飯”的意思,因處於早、晚兩頓飯中間,又在日中時分吃,故名。中餐為“中食”“晝食”,與先秦時期中午時分享用的“燕食”在用餐時間上是相同的,但兩者的重要性不能相提並論。唐時的中餐已成為三餐中的主餐,秦漢及以前,人們一天最重要的一頓飯“朝食”已退居次位。  需要說明的是,“三餐制”在唐時已很普及,但是“兩餐制”並未因此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頓飯,有的地方一天吃兩頓飯,到清末,乃至今天都這樣。  古代帝王實行一日“四餐制”  一天吃幾頓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質條件和社會行為的制約。除了“兩餐制”和“三餐制”,古時還有“一餐制”和“四餐制”“五餐制”。很顯然,一天只吃一頓飯的,當是窮人無奈的選擇,而一天吃四頓飯就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了。  “四餐制”在古代屬於“帝王餐”,漢朝時被制度化。中國古代飲食制度帶有明顯的等級色彩和禮儀特徵,貴為天子的皇帝飲食安排自然要與眾不同,以“別尊卑”。帝王為什麼一天要吃四頓飯?漢班固《白虎通·禮樂》“右論降神之樂”條是這樣解釋的:“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時之功也。”原來,帝王每天吃四頓飯是借“四方”“四時”之數字概念,有迷信色彩。  “四餐制”怎麼個吃法?分別在天剛亮的“平旦”時吃一頓,叫“旦食”;中午“日中”時吃第二頓,叫“晝食”;下午晡時再吃一頓,稱為“夕食”;最後一頓在太陽落山以後的“日暮”時進行,稱為“暮食”。  古人認為,這四個時間點分別是“少陽”“太陽”“少陰”“太陰”的起始點,此時就餐最為吉祥、適宜。  “四餐制”在漢代被嚴格執行,即使帝王死後,祭祀時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並非一成不變,在特殊時候要“減餐”。比如國家遭遇嚴重的天災人禍時,皇帝就得減少飲食量和次數,以此自我懲罰,響應上蒼給人間的警示。  不過,清朝“帝王餐”不是“四餐”而是“兩餐”制,即“早膳”“晚膳”兩頓飯。一天吃兩頓飯是滿族的傳統飲食風俗,入主中原後滿族人將這一食俗也帶進了皇宮。清朝皇家的“兩餐制”與秦漢時的“兩餐制”在時間安排上有較大差別,早膳一般在卯正以後(早晨六七時後),晚膳多在午、未兩個時辰(中午12時至午後14時)。  其實,清朝“帝王餐”是“明二暗四”:在早膳和晚膳這兩頓正餐(大餐)之外,還有“早點”和“晚點”兩道副餐。

  • 4 # 夢尋千古醉

    當然是生活條件好了啊.那個時候哪有那麼多糧食給你吃

    現在最不值錢的就是糧食(但是還是要珍惜糧食哦)

  • 5 # 畫素說

    這裡要分開來講,宋之前為一日兩餐、漢以後有“加餐”、晚清才正式形成一日三餐的習慣。

    可能我們現代人都已習慣一日三餐,但大家知不知道秦漢以前的古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因為農業的不發達,糧食實際上十分的有限,所以即使是兩頓飯這點也是要視人區別對待的。

    在商朝之前的部落時期,因為食物的匱乏,人們沒有一個固定的吃飯時間,到了商朝以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升,這才逐步形成了定時吃飯的習慣。

    商朝起,人們以兩餐制,第一餐在每天的上午7-9點進食,稱為“大食”;第二餐則在下午的3-5點,稱為“小食”。因為兩餐的時間‘約定成俗’,這兩個時間點也被納為了“時辰”專名。

    到了宋朝以後,小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而來的是宋朝人們夜生活的逐步豐富,人們開始有了吃夜宵的習慣(某種意義上的一日三餐)。

    隨後經歷了元朝對華夏大地的摧毀,社會的倒退,到了明清時期人們又變成了一日兩餐,根據《北中國紀行》的記載“各人飲食大概一日兩次……上海相同”,其實不止平民如此,皇帝亦是如此,就如乾隆皇帝,一天也只是吃兩頓飯,即“早膳”與“晚膳”,甚至到了1934年時羌族的同胞們還是一日兩餐。

    那麼一日三餐是怎麼來的呢?

    這得從加餐說起,漢朝後開始出現加餐的情況,那個時候還不算真正的一日三餐,因為這個加餐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首先是加餐的現象存在於有權有錢的人家與從事體力勞動者身上,大部分的人還是一日兩餐,首先是因為有錢人加的起餐,而從事體力勞動者如果不加餐到下午了也幹不動活。而且這加餐並沒有在全社會推廣,且沒有形成一個固定性,也是有時候加有時候不加。

    到了明朝,根據《明代社會生活史》一書中記載,明朝江南地區比較富裕,部分地區開始從兩餐制轉型為三餐制,並且不僅僅只存在官宦之家,普通人家也是如此。但這種情況也僅僅只是存在於那些富裕的家庭,其它的依舊是一日二餐。

    到了晚清以後,一日三餐才成為人們固定的一個飲食習慣,但也還是沒有被所有人所接受,華人真正接受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是在民國以後,並被延續至今。也就是說一日三餐的習慣真正形成至今也不過百餘年。

  • 6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說到我們現代人一日三餐或者一日四餐的習慣,是生活水平和條件的改善而形成的,而古人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也和當時的生活習慣和條件有直接關係,我們不說多遠的古代,因為那是要從歷史書籍中查詢資料的,就說說是什麼時候從一日兩餐全民普及到一日三餐吧。

    眾所周知,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前,中國並不是所謂的工業化國家,工業化程度不高,社會延續了之前農業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城市化程度也並不高,人口主要以廣大的農村人口為主,我記得本人的祖父母輩的生活習慣都是一日兩餐,早上9點前後吃一頓,下午4點前後吃一頓,沒了。為什麼呢?這和當時的生產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當時的人們以耕田勞作為主(這部分農業人口占據了中國的絕大多數),早晨很早就出門去地裡勞作,經過幾個小時的勞作,已經飢腸轆轆,所以9點前後就要進食,然後接著去田地裡耕耘,到了中午兩三點的時候,氣溫升高不適合勞作,就可以收工回家,到了下午4點左右就可以進食第二餐了,農村生活其實很簡單,吃了晚餐就沒什麼事了,只有少部分人還會繼續去地裡做活,大部分就無所事事的在村裡閒逛,聊天,打牌。所以,生產習慣決定了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百廢待興的基礎上,新中國開始了從農業化國家向工業化國家邁進的步伐,在“五年計劃”的實施進行過程中,大量的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進入城市,為新中國的崛起騰飛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這個時期,大批的蘇聯援華專家來到了中國,幫助中國建設工業系統,大型橋樑建築設施,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蘇聯人看到了華人的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覺得很不科學,於是提出要一日三餐制,加入了早餐才能夠應對一天的工作強度,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日三餐制度才在中國開始推廣,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和工業化程序的加速,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一日三餐的生活習慣也被中國百姓所接受並適應,到了現在,生活條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有了一日四餐的習慣,先不說習慣好不好,這是生活生產方式改變所決定的。

  • 7 # Tou條管理員

    對於現代人來說,一日三餐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只要時間一到肚子自然就會餓,甚至有人在深夜時分還會來點宵夜,變成一日四餐,但你知道嗎?其實在古代,「一日兩餐」才是一般老百姓的主流用餐概念!

    在最遠古的時候,人們通常都是「飢則求食,飽則棄餘」,等到肚子餓了才會進食,而定時用餐的觀念則在上古商代時逐漸形成,於是到了先秦時期便開始出現「兩餐制」,通常會在早上7點到9點吃一天的第一餐「朝食」,又稱為「饔」,並在下午的3點到5點用當天的最後一餐「餔食」,又稱為「飧」。

    因為古代實施嚴格的宵禁制度,不準人民夜晚在外遊蕩,再加上一般老百姓的生活作息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晚上很早就會上床休息,不需要再多吃第三餐,此外當時的百姓並不富有,可以吃到東西就已經很幸福了。

    不過到了宋朝,農業、經濟發展快速,且政府取消了宵禁政策,夜市也因此出現,就算天黑了,百姓還是可以逛街、散步,有時候走累了就會吃點東西,漸漸養成了「吃宵夜」的習慣,人們也開始「一日三餐」的生活。

    但到了明清時代,宵禁政策被恢復,平民百姓又回到以前的日子,不但沒有宵夜可吃,晚上也只能待在家裡、早早入睡;後來清朝末期,西方文化逐漸傳入,「一日三餐」的習慣又開始興起,並固定下來,一直流傳到現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裡面故意放水的戰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