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麵笑嘻嘻

    1.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特寫相結合,突出人物形象。

    2.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

    3.互見法的運用。

    4.運用比較法,在交錯比照中展示人物形象。

    5.個性化的語言,更顯人物風姿。

    6.對人物合理評價,選擇材料精心細緻,素材的取捨為人物描寫服務。

  • 2 # 雲隱追夢

    一 、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特寫相結合,突出人物形象。

    在一篇以人物描寫為主的文章當中,正面描寫是絕對的重頭戲,人物的面貌,人物的特點,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大都是透過正面描寫表現出來的。但僅有正面描寫還遠遠不夠,側面描寫的烘托再加上特寫的濃墨重彩的渲染,才能塑造出立體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來。在《史記》當中,司馬遷就是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特寫結合起來,突出人物形象的。

    在司馬遷的筆下,項羽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魁梧偉岸,勇猛無敵。文中不僅正面描寫了他“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還多次從側面對項羽的孔武有力作了襯托。一句“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便從側面寫出了少年項羽的勇武,吳中子弟皆尚武強力,能為諸多少年英雄所“憚”,可見項羽的非同一般。在《項羽本紀》中,還有兩處非常典型的側面描寫:

    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嗔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間問之,乃項王也。

    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樓煩,漢之勇士也,騎射之術非比尋常,楚軍三次派人挑戰,都被樓煩射殺。可就是這樣的勇士,被項羽“嗔目叱之”,便“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哪裡還有得勝者的半點威風。赤泉侯亦是,在項羽的怒視之下,竟然“人馬俱驚,辟易數里”,嚇得膽戰心驚,充分表現出了項羽的凜凜雄姿。

    在《史記》中,司馬遷刻畫人物,更多的採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比如項羽殺卿子冠軍宋義一節,這是發生在起義軍內部的一場鬥爭,這場戰爭關係到反秦鬥爭的成敗。宋義作為起義軍的將領在關鍵時刻卻不去救趙,理由冠冕堂皇,實際上是苟且偷安,甚至另有圖謀。作為次將的項羽看穿了他的意圖,當機立斷,斬殺宋義,奪取軍權,扭轉了局勢。在司馬遷的筆下,項羽表現了他的卓識和果斷,表現了他關懷百姓士卒的胸襟、肩負國家安危重任的志氣。又有“項羽最得意之戰”——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引兵渡河, “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 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再看看諸侯軍的反應,“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這一仗,寫出了項羽不畏強敵的精神、無比旺盛的鬥志,莫敢縱兵、人人惴恐的諸侯軍,更是襯托出了他的英雄氣概。

    司馬遷對項羽有過肖像描寫,與肖像描寫相近的是人物的特寫鏡頭,前者偏重於靜態描寫,後者則是動態的,將鏡頭直接對準人物,著眼於他的每一個舉動,描摹人物的風姿、揭示人物的心理、展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在“霸王別姬”這段文字中,聽聞四面楚歌,項羽“大驚”“夜起”“飲帳中”“悲歌慷慨”“泣數行下”,美人駿馬,是往昔叱吒風雲的見證,也是今朝英雄末路的見證,慷慨悲歌,道盡胸中無限失意,將項羽這個末路英雄無可奈何的心情引到極致。

    還有“烏江自刎”之前的一個小故事,項羽兵敗,至烏江岸邊,亭長要其東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這是項羽講出真心話的一個特寫。“笑”,雖無奈但英雄氣概仍在,所說的一番話更是真情流露,司馬遷在這裡賦予了項羽這個英雄形象以心懷正氣視死如歸 的性格色彩,以及憐惜坐騎尊重長者的善良品質。

    就這樣,司馬遷給讀者塑造了一個威武剛毅的項羽,一個果斷無畏的項羽,一個孤單寂寞的項羽,一個無限失意的項羽,垂諸千載,傳頌不衰。

    二、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

    俗話說:“患難之中見真情。”因為人的本性只有在諸如患難的尖銳的矛盾衝突之中才能毫無保留,表現的透徹,表現的淋漓盡致。司馬遷生動具體的寫出了人物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再現出緊張多變的場面,人物置身於其中,將各自的個性發揮到了極致。如《項羽本紀》中的“鴻門宴”,作者選擇表面平靜,實際殺機四伏的鴻門場面,讓眾多人物在明爭暗鬥和彼此映襯中展示出了各自鮮明的個性。劉邦的圓滑奸詐,項羽的率直寡謀,張良的深謀從容,范增的偏狹與急躁,樊噲的粗獷豪放,項伯的善良與愚昧,傳神盡相,如在眼前。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司馬遷將“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中緊張的場面與尖銳的矛盾衝突進行了細緻的描寫。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對秦王意欲毀約的狀況,藺相如隨機應變、足智多謀,在面對面的鬥爭中計謀百出,將主動權始終掌握在自己手裡。澠池之會上,秦王藉著國力強大,肆意侮辱趙王,藺相如寸步不讓,嚴辭厲色,為維護國家尊嚴,置生死於度外。面對廉頗的步步緊逼,藺相如隱忍退讓,這一點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因此,司馬遷在論贊中說道:“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充分表現了藺相如熾熱的愛國情懷,不怕犧牲,甘受委屈,豁達大度,能為常人所不敢為、不願為的品格高尚、智勇兼備的形象。

    三 、互見法的運用。

    司馬遷寫《史記》,既要突出人物的個性特徵,又要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保持歷史的真實,在安排材料上他採用了“互見法”。比如他寫項羽劉邦並起反秦,後又有楚漢之爭,項羽以悲劇收場,劉邦則登上帝位,過了一段富貴榮華的日子。《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背景事件人物基本相同,材料幾乎交織在一起,司馬遷按描寫人物的需要,或詳或略,或補或刪,描寫人物各具性格,記述史實則互相補足,這就是“互見法”。

    司馬遷認為,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仍不失為一個英雄,因此,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要突出的是項羽的豪爽直率,英勇無敵,才氣過人,對於他的一些缺點和過失,或做了淡化處理,或掠過不提,但卻在《高祖本紀》和《淮陰侯列傳》中做了較為詳細的描述。《高祖本紀》中有一段劉邦數項羽十大罪狀的描寫,詳細的記述了那十條罪狀,而同樣的情節,在《項羽本紀》中只用“漢王數之”四個字一筆帶過,因為這一段是為表現劉邦善於玩弄政治,放在《高祖本紀》中最為合適,而並不是為了表現項羽,這樣的有詳有略,互為補充,既突出了項羽的個性,又保持了他性格的完整。這樣,從本傳看,項羽個性鮮明突出,英雄蓋世,從《史記》整體來看,又沒有隱瞞項羽的缺點,將一個完整全面的項羽的形象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又如《魏公子列傳》,主要是表現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並不是時時都能堅持做到這一點。魏相魏齊曾將范雎一頓暴打,後來范雎做了秦相,要報仇,魏齊無藏身之所。趙相虞卿為了救魏齊,解去相印與魏齊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懼秦國,未及時接見他們,結果魏齊“怒而自刎 ”了。如果將這件事寫進《魏公子列傳》裡,必然會對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損害。因此,司馬遷將它寫進了《范雎蔡澤傳》中。這樣,既突出了信陵君的性格特點,又不損害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真正做到了“不溢美”,也“不隱惡”。

    四 、運用比較法,在交錯比照中展示人物形象。

    司馬遷也善於使用對比、比較的手法來刻畫人物。或是反方向的比較,或是同類型的映襯。反方向的比較,就是將不同人物的品質作風做對比,或讓不同人物在某一方面某一品質上構成鮮明或比較鮮明的對比,使讀者在這種對比中看清人物 的真實的面貌。同類型的映襯,就是把同類型的人物寫在一起,在他們不同的具體表現中,表現其本質的基本一致和程度上的差別,使讀者在這種映襯中看到更加鮮明突出的人物形象。

    在《高祖本紀》中,有一段話透過懷王諸老將之口將劉邦與項羽進行了一番比較:

    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僄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僄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

    這裡將項羽劉邦二人做了鮮明的對照,項羽雖勇猛卻兇殘,不易得人心;劉邦則寬厚待人,有長者之風。還有劉邦項羽進入咸陽以後的表現的對比,劉邦與秦人約法三章,而項羽則是“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一個寬大仁厚,使秦人大喜過望;一個大肆破壞,使秦人大為失望,恐懼不已。項羽耿直率真,做事往往任性而為,不懂得委婉;劉邦則工於心計,善於偽裝,只要經營天下的思想一冒頭,馬上就可以壓下自己粗鄙的習性,表現的完全是個正人君子;項羽不善用人,帳下就一謀士范增還因他的懷疑憤而辭去;劉邦善於取得別人的同情和擁護,又善於用人,能聽進別人的意見,得到了諸多謀士的幫助……得人心者興,失人心者亡,項羽的性格決定了他命運的悲劇。

    《孟嘗君列傳》和《平原君虞卿列傳》寫了孟嘗君和平原君養士的故事。孟嘗君和平原君基本上屬於同一型別的人,他們的門下都有數千門客,一方面借“禮賢下士”來沽名釣譽,一方面藉以進行政治活動,不過到頭來並沒有做出什麼成績,這是大抵相同的。但他們畢竟是不同的兩個人,遭遇與行事自然有所不同,最主要 的是思想品質的不同。孟嘗君把自己的富貴尊榮看得很重,千方百計的追求私利,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國家。平原君是個平庸的人,沒什麼膽識,甚至利令智昏,犯了很大的錯誤。但是,他還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彌補自己的過失,還能以國家為重,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以赴國難。這樣的形象自然要比孟嘗君高大一些。

    五 、個性化的語言,更顯人物風姿。

    《史記》在刻畫人物的時候,亦非常注意人物語言的描寫,聞其聲如見其人,十足的個性化。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項羽在旁人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說出這句話,真是驚天動地。項羽出身貴族,才氣過人,豪氣干雲,根本不把秦始皇放在眼裡 ,所以出言大膽而乾脆,“彼可取而代也”,是對秦始皇權勢的蔑視,是對自己未來功業的強大信心,同時也是他暴烈性子的自然流露,的確只適合出自項羽之口。

    陳涉和劉邦也都有過類似的言語: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看到秦始皇的儀仗旌旗弊日氣勢威嚴,劉邦“喟然太息”,其羨慕之情溢於言表:“大丈夫就應該是這樣的啊!”將其貪圖享受的無賴相刻畫的入木三分。

    陳涉說:“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涉出身於傭耕,地位低賤,他的話表現了他希望改變社會地位的強烈願望和堅定的信心。

    《高祖本紀》中,司馬遷在刻畫劉邦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較多的使用了語言描寫的方法,用極富個性的語言,將劉邦的形象生動的展現在讀者面前。《高祖本紀》中有一段寫劉邦打敗項羽建都雒陽之後與群臣的對話。這段話劉邦陳述了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能“與天下同利”,並且善於用人。層疊排比,滔滔而下,顯出劉邦在取得勝利之後的志得意滿。張良、蕭何與韓信,都是傑出的人物,俱能為劉邦所用,則劉邦之才之德,更出三人之上。劉邦表面謙遜,實際上是很自負的。

    再看劉邦向太公算舊賬的一幕:

    未央宮成。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

    劉邦在如此隆重的場合,竟然用開玩笑的口吻,向自己的父親算起舊賬來。真是得意忘形,驕矜之氣隨處流露,酒後之言暴露了本性當中的粗鄙習氣。

    在《史記》的其他篇章裡,司馬遷也多次使用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將人物性格刻畫的惟妙惟肖。

    六 、對人物合理評價,選擇材料精心細緻,素材的取捨為人物描寫服務。

    司馬遷立志“成一家之言”,對人物的看法絕不盲從於以往的史書,他能夠透過現象看其本質,歷來為史書所稱道的不一定為他所稱道,歷來為史書所不齒的也不一定為他所不齒。

    孟嘗君的故事流傳已久,可以說孟嘗君在歷史上享有盛譽,“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孟嘗君自少就有禮賢下士之名,再加上一些史書的記載和渲染,使得孟嘗君的名字變得更為響亮。但司馬遷卻不為世俗之見所囿,他為孟嘗君立傳時,從多方面蒐集材料,除史書所記載的內容,還及於其他見聞,在研讀、考察之後,建立了對孟嘗君的新的觀點,寫成自己的“一家之言”,對孟嘗君及其集團作出了不同於前人的中肯的評價。

    《孟嘗君列傳》一開始寫了孟嘗君關於“五月子”與“公私孰重”的論述,表現出孟嘗君少年時的目光遠大卓而不凡,司馬遷透過這兩件事,對孟嘗君青少年時期的行事做了肯定的評價。說到孟嘗君養士,《史記》起筆所寫也與其他史書一樣,都說孟嘗君廣招賓客,禮賢下士,對所有的食客都能夠一視同仁,但再看下文所記,卻是與這一點頗有些出入。篇末的論贊中也寫道:“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可見孟嘗君養士是不加選擇的,良莠不齊,還造成了一股邪惡之風,禍害百姓,影響很壞。養士重多不重精,難免沽名釣譽之嫌。食客的宿舍有傳舍、幸舍、代舍之分,救孟嘗君脫困的雞鳴狗盜之徒也曾“賓客盡羞之”,可見一視同仁亦不盡然。司馬遷對孟嘗君養士先做了一般的概括的記述,然後才逐步揭露它的本質。

    司馬遷對孟嘗君的門客沒什麼好的評價。高中的語文課本里節選了《戰國策》中的馮驩客孟嘗的故事,把馮驩寫成了一個有傳奇性的、有眼光、有才幹、工於心計、能言善辯的策士。但在司馬遷筆下,馮驩只不過是孟嘗君三千食客當中比較能幹的一個人,他只能為孟嘗君獻上保地位、存性命、謀利益的計謀,而不能幫助孟嘗君使齊國在當時的政治鬥爭中有突出的表現,他的才能智慧僅此而已。

    司馬遷對孟嘗君其人也是不甚滿意的。寫馮驩到薛地收債,《戰國策》沒有寫孟嘗君為什麼派人去收債,《孟嘗君列傳》把孟嘗君派人收債的原因明確的寫了出來,原來孟嘗君為了養活門下的數千食客,放高利貸。孟嘗君在司馬遷的筆下就是一個放高利貸的。及至後來,孟嘗君聽了蘇代之言,感覺受到來自呂禮的威脅,竟然寫信給秦相穰侯,讓他鼓動秦王攻齊。身為齊國的臣子,為了自己的權利和地位竟不惜出賣國家的利益,實在是讓人鄙棄,可見孟嘗君的所作所為最主要的目的只是追名逐利罷了。

    司馬遷看清楚了孟嘗君及其集團的本質,因此在選材的時候有所取捨。同是寫馮驩收債的事,《孟嘗君列傳》比《戰國策》多寫了收債的原因,不採取《戰國策》的“市義”之說,而是用馮驩的一段話指出原來孟嘗君並不是為了“義”,而是徹徹底底的惟名利是圖。《戰國策》寫孟嘗君為齊王所廢,就國於薛,民扶老攜幼以迎,這是馮驩“市義”的結果;《史記》不採“市義”之說,自然也不採取這一情節。司馬遷“一家之言”,讓我們更清楚的瞭解了歷史人物,更清楚的認識了歷史。

    《史記》是一部氣勢恢弘的鉅著,是司馬遷窮半生精力鋳就的,他以其銳利的眼光、寬廣的胸襟、淵博的學識和剛健的筆力,描摹各階層上百人物的事蹟和品格,描摹出一個個血肉豐滿的形象,猶如一顆顆耀眼的明星,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室外北向的牆角可以種什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