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叫我小張就好
-
2 # 天下洪洞
東吳自從孫權死後,政權更迭頻繁,骨肉相殘,朝政不穩,內憂外患!尤其最後一位皇帝孫皓在位長達十七年之久,之前蜀漢已亡,東吳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但孫皓依然花天酒地,惡行累累,公元280年,孫皓投降西晉,被封為歸命侯,享年42歲。
-
3 # 內在聯絡
東吳不能統一中原還是國家實力不濟,當時評價國家實力的最主要因素還是農業生產能力和人口素質。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氣候因素對農業生產影響巨大。三國時期,黃河流域氣候溫和,雨水較多,不像現在這麼幹旱。河南省簡稱豫,象形文字表示一個人牽了一頭大象,說明現在河南這一片區域,在古代是有大象出沒的,而大象可以生活的區域是水草豐美的。所以三國時期陝西,河南,河北,山東等黃河流域地區氣候溫暖溼潤,較適合農業生產。一般認為黃河流域氣候逐步乾旱,是從唐朝末年開始的,到明末的小冰河期,氣候已經演變的對農業生產有害了!
三國時期,相對於黃河流域的溫暖溼潤氣候,江南地區則過於潮溼炎熱,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江南居民容易得病,壽命不長。隨著降雨帶南推,到唐末,北宋時期江南就成為魚米之鄉了,而黃河流域農業生產能力則不斷下降。
因此,在三國時期,農業生產主流地區在黃河流域魏國管轄範圍之內,當時氣候溫和溼潤,適合人類生存,所以魏國也集中了主要人口,集中了華夏民族的精英家族。東吳雖然也集中了一些人口和人才,但是與黃河流域的魏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所以東吳沒有實力統一中原!
-
4 # 人者仁義也
其實東吳最開始的策略是對的,也就是和劉備合作一起對付曹操,這也是東吳前兩任大都督周瑜和魯肅一直所認為的方針,雖然他們都希望荊州收復,但是他們明白曹操始終是孫吳最大的敵人,在這一點上魯肅和周瑜都十分明確的。但是有一個人不清楚,那就是孫權。孫權只看到了眼前的事情,那就是劉備的軍隊佔據了荊州,對於江東來說,東吳的首都始終都在荊州的下游,始終會受到劉備的威脅,所有他總是想拔出眼前的釘子。但是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吳蜀聯合才能生存,不聯合只有滅亡這一條道路。
為什麼劉備沒有攻打孫吳的想法呢?我們看到歷史上劉備的主要戰略意圖還是從隆中對出發的,在短暫的取得荊州後,然後入蜀,再是進攻漢中,同時關羽出兵北伐,實現兩面夾擊曹操。但是劉備希望是孫權可以從長江北上攻打淮河流域,進而圖取徐州,這樣可以實現兩家的共同擊敗曹操的格局。再然後可能就是雙方在進行決戰了。而孫權一開始也是這麼意識到的,他一開始也是試圖北伐,並且在建安十九年五月征討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獲取人口數萬。取得了大勝,但是在建安二十年征討合肥時,被張遼殺得大敗,這也是很多人說“孫十萬”的來歷。這次慘敗之後,孫權就盯上了荊州,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北伐之後,偷襲關羽後方,最終佔領荊州,這也使得吳蜀的關係全面破裂,使得雙方大打出手,最終的結果是兩方都輸了。此後東吳在孫權在世和去世以後,東吳再也沒有出兵蜀漢而是一直在北伐,和蜀漢合作,諸葛亮和後繼者一直從隴西出發攻打曹魏的關中,而東吳從長江出發攻打北方的徐州地界,這就是一開始周瑜和魯肅為孫吳規劃的路線,但是和蜀漢關係的破裂,雖然北伐在進行,但是不得人意,所以東吳討伐不贏。
此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山越。以前很多人都覺得山越是少數民族,但是光從東吳將領平定的山越領袖來看幾乎都是漢人,比如祖郎、嚴白虎、潘臨、尤突、彭綺等等。這些很有可能是漢人移民,或者東漢末年逃到山中討生活的人,其實是東吳江南地區山賊和在山區生活的武裝漢人。也叫作“山民”。山越的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種植穀物,又因“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這些人組成了武裝集團,一直不服從東吳的管理,導致東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對於這些山民發動戰爭,曹操南征孫權的時候,曾經就鼓動山民造反。東吳的很大精力就是在討伐這些山民身上,這也是東吳無法全力以赴對抗中原的另一個原因所在。
-
5 # 折緣
東吳其實並不穩,特別是在孫權掛掉之後的局面,就十分尷尬了。
在東吳內部其實一直存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就是以孫堅父子三人為核心的外來派和東吳本地派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孫權時代,兩個派系之間尚能緩和共存,比如後期雙方之間兩個著名的人物,呂蒙和陸遜。
然而這個局面,終於在東吳赤烏四年年(241)完全打破了,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十分不尋常的事情,那就是孫權的長子,也就是太子孫登死掉了,太子之位懸空,孫和先是被立為太子,但跟魯王孫霸之間存在激烈的矛盾,吳國大臣們因此分裂成兩派,展開了長達8年的黨爭。
這個事情,十分令人費解,按道理來說,儲君即定,那麼久沒有其他人什麼事情了,但卻越演越烈,一發不可收拾,而孫權最後的處置也十分意外,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讓人十分之想不通。
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場爭端的參與者們內在的矛盾,就會明白,孫和與孫霸的爭奪,實際上是孫氏統治核心外地派跟江東本地派的一次權力鬥爭。雙方爭奪的是東吳下一代的絕對領導權。
而孫權面對這場爭端的做法,其實就是利用黨爭,削弱本地派的力量。本來外來派大多支援太子,本土派多支援魯王,當然其中也有另類,比如後期傾向於支援太子的陸遜,他曾幾次上書表示堅決擁護太子,但因此招致強烈批評,而孫權的態度也十分奇怪。而陸遜自己也因本土派代表全琮全寄父子對陸遜不支援己方,而稱陸遜的外甥甥顧承曾串通陳恂,謊報戰績給自己謀求高位,致使顧承和其兄顧譚被被流放。陸遜為此憤憤不平。
而在這場黨爭中,孫權先是將楊竺、陸胤、吾粲收監審問,陸遜雖然沒有被問罪,但也被責備打聽宮中機密。實際上大臣們打聽點宮廷訊息實屬正常,可問題是,孫權這個處置就很不公道了,處理的人,清一色全是本土派,而陸遜也因為這件事,最終憤忿而卒。
黨爭結束後,外來派基本屁事沒有,而本土派被進行了一次大清洗,這完全是孫權導演的一出大戲,其目的就是為了削弱本土派的崛起。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其實都面臨這種問題,比如屬國外來派與益州本土派的矛盾一直存在,而魏國司馬氏的崛起就是很好地證明。這也是為何三國幾十年打來打去,也不能統一的原因之一。
而這是吳國不能統一全國的政治條件,因為政治矛盾加劇,使得之後的孫氏政權並不穩定。而在經濟上,江南地區此刻的開發,還不是我們後世想象的那麼富庶,它具有極強的農業潛力,但相對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開發的時間比較晚,也不受重視,南京石頭城都是在孫吳時代才始鍵的,可見當時中原是多麼不待見長江以南地區。
相比較農業生產成熟的北方,長江以南更像今天的大西部,跟東部的經濟差距巨大,經濟上的差距,導致人口增速慢,可以徵召計程車兵少,能夠徵收的軍糧也就更少,所以孫吳的兵力實際上跟蜀漢在伯仲之間,略好一點,卻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孫吳的兵力大致上維持在10-15萬之間的樣子,而魏國長期兵力都在30萬的樣子,就以能養軍隊而言,魏國幾乎可以同時跟吳、蜀兩面開戰,所以怎麼看,孫吳的希望都不太大。
何況,從北攻南,只要突破長江防線,南京就無險可守,而一旦南京失守,那麼東南半壁皆失,東南保不了,其他地方几乎傳檄而定。看起來長江是一道天塹,但這道天塹其實也很容易被突破,而且還有個致命問題,那就是孫權竟長江而極的戰略構想在夷陵之戰後並未達成,蜀漢東三郡落在了曹魏手中,這對於孫吳防線無疑不是很大的打擊。
-
6 # 歷史課課代表
很多人認為,在江東經營三代的孫氏家族是有能力統一中國的,為何最終卻沒能夠統一中國,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魏、蜀、吳三國之中,吳國雖然國土面積並不是最小的,但是其政權無論正統性還是綜合國力,都是三國之中最為弱小的,並且以孫權為代表的吳國曆代皇帝都沒有將進兵中原、統一中國當作國家的既定國策,孫權一心想的也只是如何保住父兄的基業,這也決定了吳國君主將自己的國家定位為一個地方政權的現實。那麼吳國為何沒有統一中國呢?
首先,吳國缺乏統一中國的正統性:三國之中,魏國政權的建立得自漢獻帝的禪讓,雖然漢獻帝的禪讓並非清遠,但是魏國得於漢室畢竟是事實;蜀漢政權的建立者劉備以漢室宗親自居,並且該政權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為己任,實質上屬於漢朝的延續。一些心向大漢的人仍將蜀漢視作正統王朝。相比魏國和蜀漢,東吳則不具備這些優勢,東吳如果想統一中國勢必要發動一系列對外戰爭,而這些戰爭要以什麼名義發動?則是擺在東吳君臣面前最大的問題,東吳師出無名,缺乏正統性,是其無法統一中國的直接原因。
其次,吳國在三國之中綜合國力最弱:魏、蜀、吳三國之中,佔據中原的魏華人口眾多,國力最強,其次是蜀漢,蜀漢政權雖然偏居於一州之地,但是蜀漢軍力強盛,蜀地經過諸葛亮二十多年的治理,實力已大大增強,東吳雖然佔據的國土面積大於蜀漢, 但是其很多地區仍屬於尚未開化的荒無人煙的地區,當時的東吳控制的地區屬於中國經濟最為不發達的地區。東吳人口不如魏國,軍力不及蜀漢,自身經濟實力又弱,這些因素都決定了為東吳無法也沒有能力統一中國。
第三,吳國皇帝沒有統一中國的野心和能力:孫權建立吳國後,對於國家的的戰略定位始終是保住江東的父兄基業,孫權的能力是三國君主中最弱的。曹操、劉備都是自己開創的基業,而孫權是繼承了孫堅、孫策。孫權只是守成之君,父兄的基業在他手裡並沒有太多發展。孫策臨死前對孫權說:“衝鋒陷陣、爭霸天下,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守護江東,我不如你”。這個評價是很精準的。孫權確實做到了舉賢任能、守護江東,但卻沒有能力爭霸天下。
除此之外,東吳還缺乏統一中國的天時,魏國和蜀漢始終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內亂,這讓東吳始終無隙可尋,東吳曾寄希望於二分天下,希望魏、蜀兩方消滅掉對方後東吳能夠分一杯羹,但是當魏國滅蜀時,東吳軍隊向趁亂攻蜀時卻被蜀軍打的大敗而歸,從此東吳君主便安心於守住江東的基業之地了。
-
7 # 紫色鳶尾花99
應該和領導人的心胸有關吧。曹操唯才是舉,雄才大略,一統天下其心昭昭;劉備為光復漢室,以皇室宗親之身不惜桃園結義、三顧茅廬;反觀東吳,領導者心胸不廣,甘心偏居江南,以為手握魚米之鄉便可衣食無憂,孫策逞一時之勇以至殞命,周瑜因氣老天"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孫權竟玩出利用妹子婚姻的把戲,格局都太小。一家、一企、一國的興旺,其實與領導者的心胸、格局密切相關,用一個小飯碗盛一個大肘子,必然是肉傾碗倒的結局。
-
8 # 鄧海春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分立。曹氏滅漢建魏,名分不正,而蜀漢又根基尚淺。相較之下,雄踞江東的孫吳地理位置優越,又不乏賢能之輩。因而,許多人對於東吳一統天下寄予厚望。在三國中,東吳確實最晚滅亡,然而東吳也未能統一中原,這是為何呢?
魏與蜀都不容小覷,東吳若是貿然行動,很有可能讓魏蜀聯合反擊。東吳實力不弱,但能與其三足鼎立的蜀魏也絕不好惹,魏國甚至要強於東吳。東吳害死關羽後,劉備一怒之下興兵伐吳。劉備兵多勢重,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只能應戰。夷陵一戰,若非劉備求勝心切失了理智,恐怕孫權也討不了好。孫權與劉備這一戰,長達七八個月之久,可見蜀漢實力之強。況且在此戰中,為避免兩線作戰,孫權還向曹魏稱臣。對戰一國尚且如此,若是東吳的對外作戰逼得蜀魏聯合,東吳恐怕更難取勝。
東吳內部並不安定,山越一直是東吳的心腹大患。東吳不僅有外患,還有內憂。在江東境內的山區,有山越人仰仗地勢之險抵禦東吳政權。所謂的山越,是在東漢末年佔山為王的武裝組織。他們之中有為避戰亂來此地的百姓,也有豪強大族。山越人驍勇善戰,人數又多,參戰人數最多時能有數萬。孫權自掌權之時,就對山越進行鎮撫,收效甚微。他西征黃祖時,山越復起。東吳後方有此威脅,孫權不得不撤軍。經過數十年的征討,山越之患才得以解除。有此內患,後方不穩,東吳也就不敢對外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孫權在繼承人問題上舉棋不定,導致政局不穩,東吳開始衰落。孫權長子孫登死後,東吳開始陷入二宮之爭。因為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卻對魯王孫霸極其寵愛。帝王行事如此舉棋不定,讓孫和孫霸都對帝位有所覬覦,而群臣也爭相站隊。二宮之爭延續數年,牽扯臣子甚廣,連名臣陸遜都因此事而失去孫權寵信。結果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殺,幼子孫亮反而繼承了大統。這場二宮之爭使得東吳開始走向衰落,無力對外作戰。
東吳的人才大部分都陷入內部爭鬥中,無暇對外作戰。孫亮繼位時,年僅十歲,大權旁落。群臣奪權,無暇顧及統一大事。最初由諸葛恪掌權,他執政初期曾在東興之戰中大敗魏國,是可用之才。後來諸葛恪出兵淮南失敗,被孫峻所殺,孫峻開始執掌吳國大權。他死後,又將手中權力交給從弟孫綝。孫綝此人暴虐嗜殺,凡是與他不合者,都下場頗慘。呂據、朱異等孫吳的名將便是被他所害。一國臣子不能同心協力對外作戰,反而自相殘殺,國力不被削弱已是難得,談何統一中原呢?
東吳確實有統一中原的潛力。若是國內安穩,孫氏家族又有進取之心的話,統一中原指日可待。可惜的是,東吳的國力在皇位之爭,群臣奪權以及對內作戰中被消耗掉了,最終走向滅亡也在情理之中。
-
9 # 六菠蘿說歷史
我是六菠蘿,我談一下看法。
如果說東吳不想取天下那是不可能的,但放眼三國時代,東吳也給總偏安江南?
其實,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已經做了回答。
首先,在正史中,陳壽是這樣說的“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也就是說孫權猜忌心重、擅殺忠臣,致使國家積重難返。也就是說作為江東之主,卻如此昏聵,勉強靠武力維持江東,怎麼能一統天下。
由正史中我們知道,孫權不是一個明君,也不是一個有遠見的人。
其次,《三國演義》中第71、72集有這樣一個對話:孫權獨自召見陸遜,詢問如果應對曹操和劉備同時丟擲橄欖枝(此時劉備正取漢中),陸遜回答說:兩家都答應,但都不出兵幫助。並趁機勒索兩國糧草。孫權說:就用那20萬石糧草訓練出一萬鐵騎。
從這個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江東無法一統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江東水師強大,陸戰不如曹操和劉備。
當然,騎兵的訓練固然重要,但主要還是吳侯沒有長遠眼光,一味的防守和偏安江南。
這裡是交流的舞臺,任君暢談!
-
10 # 桃花源龐永海
東吳經過夷陵一戰元氣大傷,兵力不足,人口也不足!只能跑到海外去抓人!自保而已!何談統一天下?幾次北伐都被阻止在江淮一線,陸遜是很厲害,也有一干文臣武將,但是相比人才濟濟的曹魏還是捉襟見肘!孫權晚年大搞特務政治,逼死了陸遜,而孫權死後東吳發生了嚴重的內訌,實力被嚴重削弱!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沒有統一天下,最終被晉統一了天下。下面來看個傳說,傳說吳國不能統一的原因是這樣子的。
相傳東漢末年有一個人叫孫鍾,他就是東漢長沙太守孫堅的父親。這個孫鍾是個瓜農,他種的西瓜又大又甜。孫鍾為人非常的厚道老實,待人非常和氣,賣瓜價格公道。比如有的時候有人路過,就算別人沒有錢,他也會送瓜給別人解渴。因為這樣,所以這個孫鍾非常的受人歡迎。
可是有一年,他遇到了件怪事情。他的三畝瓜地竟然只結了一個西瓜,而這個西瓜竟然長得好像一口水缸那麼大。孫鍾想來想去,覺得應該摘回去給母親吃,然後自己再吃一點。就在這時候,路上來了個白鬍子老頭,他駝著背,一臉的病容。那老頭嘴裡說道:“好渴!”孫鍾是個心地很好的人,就把自己喝的茶遞了過去,讓老頭喝。老頭喝完了,還是說渴,眼睛就盯著那個西瓜。
孫鍾看老頭說話很正經,就照著他的做了起來。他閉上眼睛,跟在老頭身後,走了很久,孫鍾覺得走了好久,前面應該是大江了,就停了下來。老頭說道:“可惜了,你只走了三分之一,將來不能統一天下啊。”老頭就飛走了。後來,果然孫權只能三分天下,不能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