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衣賜履讀通鑑

    我個人倒覺得,張良對劉邦忠心耿耿,談不上寒了心,否則,他的幾個兒子也不致於在朝裡當官了。

    張良何等人物?帝王師難道對當如何當帝王不清楚嗎?劉邦清理異姓王,是為了維護漢家江山的鞏固,根本不是什麼殺功臣的問題。掰手指頭兒數,劉邦殺的功臣,除了一個謀反的陳豨之外,全是異姓王。彼時,王國有獨立的自主權,財政、軍事全部自己說了算,全是中央的巨大威脅,必須剷除,這是個常識問題,張良又豈會不知?張良在劉邦徵英布的時候,還出了主意,君臣之間淚水漣漣,近於絕別。他倆之間的感情好得不行不行的,何談寒了心?

    至於張良自己不當官了,很正常,功成身退,是他和范蠡這樣的人的追求

  • 2 # 鄧海春

    劉邦從泗水亭長一躍成為九五至尊,除自身具備稱帝素質外,也離不開張良的出謀劃策。張良作為百年難遇的謀士,幾乎將劉邦奪取天下的每一步都規劃得至善至美。但是,劉邦登基後,立下從龍之功的張良卻不願為官。劉邦究竟做了何事,讓張良如此寒心?

    敵軍在後,劉邦卻丟下全家老小隻顧逃跑,此為重利輕義。劉邦趁項羽攻打田榮之時,出兵楚都彭城。彭城兵力空虛,又毫無防備,被兵多勢眾的劉邦一舉攻下。醉心於成功的劉邦惡習復發,整日舉辦宴會,與美人玩樂。而知曉後方被攻佔的項羽又率精兵來襲,劉邦雖有十萬兵眾,卻協調不佳,幾乎是全軍覆沒。劉邦不僅失去兵卒,連諸侯王都紛紛叛變。危急之下,劉邦將家中老小悉數丟下,僅率張良等數十人逃走。劉邦不是不知曉項羽對他恨之入骨,卻仍將親人捨棄。若非張良堪當大用,恐怕此時也早已被出賣。

    經彭城之敗後,劉邦又養精蓄銳,很快再度發展壯大。但是劉邦卻一直沒有計劃營救家人。後來,項羽逐漸勢弱,漢對楚形成合圍之勢。韓信與彭越又屢次從旁打擊楚軍,楚軍已是強弩之末。項羽無奈之下,將劉邦家小送回,與劉邦講和。劉邦明知家人處境不堪,在轉危為安後卻並不營救,還要等到項羽主動講和。劉邦不以家人為軟肋,其割捨果斷確實可成大事,不過他也確實是感情淡薄之人,對臣下恐怕更是冷漠。

    劉邦自己聽從酈食其計策,知道計策之漏洞後,卻反過來責怪臣下。劉邦被楚軍圍困於滎陽時,漢軍糧草匱乏。眼見將要落敗,劉邦向臣下詢問良策。酈食其獻策,讓劉邦分封各地,使封地君主與百姓感念於劉邦恩德,從而助漢滅楚。劉邦認為此計絕妙,便依計而行。外出歸來的張良聽說此計後,大驚失色。他向劉邦講述分封八大弊端,認為此時不比周朝,漢弱楚強,分封不僅無濟於事,還有可能損害基業。劉邦聽後恍然大悟,大罵酈食其險些壞事。臣下出謀劃策,君主決定聽從與否。劉邦自己辨別不清,卻將罪責一味推卸到臣下身上。張良也擔心,若是自己計策失誤,劉邦會怨恨於他。

    韓信與彭越都曾在劉邦危機之時,助他一臂之力,劉邦稱帝后,他們反被誅殺。韓信起初並無不臣之心,武涉、蒯通皆勸他謀反,他卻堅持不背叛劉邦。有人誣告韓信謀反,劉邦信以為真,召韓信來見。韓信怕劉邦誤會,將楚將鍾離昧人頭奉上,但仍然被貶謫和排斥。如此境遇,逼得韓信不得不反。而彭越更是無辜。陳豨造反時,劉邦向彭越徵兵攻打陳豨,彭越只派去兵馬,並未親自到場。只因此小罪,彭越就被貶為庶人,後來更是被滅族。說起來,劉邦真正忌憚的無非是功高震主。

    張良不願為官,其實是明智之舉。帝王落魄之時隨他南征北戰可以,但是帝王大權在握時想要分羹卻是難上加難。與其最終被殺,不如賺得功名後就及早抽身。

  • 3 # 菜九段的酒

    劉邦殺張良絕對不可能

    菜九段八卦楚漢:劉邦有殺害張良之心?怎麼可能呢?

    八卦楚漢:劉邦有殺害張良之心?怎麼可能呢?

    後人以為張良為避免劉邦的殺害選擇隱居,併為此不吝詞彙大大讚揚張良的高明之舉。但菜子要說,凡此種種絕對是誤解。劉邦與張良的關係也不知有多鐵,菜子有《張良的歷史地位是鐵哥們劉邦捧起來的》,討論過這個問題。簡單說一下鐵的要害:在分封的時候,劉邦千方百計要讓張良多得利,就創造了運籌帷幄的成語,並讓張良自擇三萬戶,這比曹參的萬戶又多幾倍。如果劉邦真的忌憚張良,可以對戰爭年代張良沒有戰功的情況裝呆,張良就不會有如此高的封賞。但劉邦為張良多封創造了條件與理由,儘管張良確實貢獻很大,畢竟年代久遠,且沒有上戰場廝殺,所以劉邦的偏心還是相當明顯的。看張良的功勞簿上記錄到反秦階段張良下南韓、滅秦,實際此二大功全是劉邦的,與張良毫無關係,但為了給張良多封,堵天下悠悠之口,劉邦是拼了,把自己的功勞過繼給了張良。你的功勞是你的,我的功勞也可以是你的。否則楚漢戰爭過於清閒的張良憑什麼比曹參還要多幾倍啊?至於張良不接受如此豐厚的封賞又是另外一回事。這像是要殺張良的樣子嗎?

    菜子的研究裡,是把劉邦張良關係,作為劉邦任人唯親的例子的。兩個人是一見鍾情式的,張良自從見到劉邦,就認定劉邦的才華遠遠超過尋常之人;而劉邦也始終要照顧張良的利益。儘管張良有自己的小九九,有離開劉邦隨韓王成到項羽楚都彭城的說不清的歷史,但張良一回歸,劉邦就立即封侯;到最後封侯時任其自擇三萬戶,須知,經過長年的戰亂,即使是大縣,人戶也不過五千,三萬戶,至少需要六個人口大縣,所以張良的三萬戶地盤可以多達十個縣,在當時可足以抵一個小王。當初項羽立吳芮為衡山王,也不過六縣之地,而且相當僻遠,可能遠不足三萬戶。至於劉邦所說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云云,在史料中得不到證實,但張良對劉邦立下的功勞決不是什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可以替代的,在項羽分封時,張良為劉邦討得整整一個漢中郡,憑這一條,就足以封萬戶侯。但張良比較識趣,只擇與劉邦結識的留為封地,其地肯定不足萬戶,連五千戶都到不了。所以劉張關係是相互體諒、互相欣賞型的,當得起肝膽相照的描述,堪稱君臣關係的典範。

    後世的人以自己之心度劉邦之腹,以為劉邦容不下張良,根本沒影子的事。劉邦是枉披了一張殺功臣的皮,劉邦功臣基本上都活下來了,北平侯張蒼更是活到景帝時期,高壽一百多歲。呂后欲以呂易劉,還是高祖功臣群體聯手滅了諸呂,這樣的記錄要讓以為劉邦殺功臣的人失望了。至於韓信、彭越沒有反跡而被害,與劉邦的關係不大,裡面的學問很大,可以看菜子的《重審韓信罪案》,此不贅述。

    本文字基於菜子以下的研究而作:

    ●漢高祖招誰惹誰了

    ●《張良的地位是鐵哥們劉邦捧起來的》

    ●《股評家張良與操盤手劉邦》

    《淮陰侯列傳考察報告》正式出版作《拷古筆記——淮陰侯韓信歷史真相大揭秘》)

    古史雜識說不盡的漢高祖

    編輯於 2019-07-17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4 # 執著的放牛娃

    第一,張良對劉邦,不存在寒心這一說。張良對皇帝這個職業,對劉邦這個人,看的很透。劉邦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會幹出什麼樣的事,能幹出什麼樣的事,他洞若觀火,胸有成竹,要不然也不會成為千古年來唯一的"謀聖"。

    第二,他從來沒有誓死不當官。西漢建立後,他受封留侯,只是不多參與朝政,按既定規劃保全自己而已,並沒有不當官這一說。

    下面具體展開來講。

    一、出身高貴的"謀聖"

    張良出身豪門,祖父擔任過南韓三任相國,父親又做過兩任相國,加起來就是五任相國,所以張良的出身很高貴,不僅有條件受到高水平的教育,更可以耳濡目染,從祖父、父親豐富的從政實踐中瞭解如何揣摩帝王心術,如何順勢而為發揮作用又能明哲保身,全身而退。"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殺,蕭何被囚,而他能平安的自然死亡,這與他早年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二、儒道並用的大神

    1.儒家思想讓張良入世

    以張良之能,之所以會跟隨劉邦,幫他出謀劃策,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攪動風雲,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影響,以及亂世保全自己的需要。

    儒家思想講究"內聖外王",希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內要修身,培養良好個人道德,對外要輔佐君王成就大業,造福蒼生,這是張良之所以要入世輔佐劉邦的原因。

    此外,亂世之中,如果不依附於強大的武裝集團,則自己的性命都難保,而諸多武裝集團中,劉邦出身雖低卻心胸寬闊,最能聽進意見,自然成為張良首選。

    從此,靠著劉邦這棵大樹,張良的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先是建議先利誘秦朝守將而後殺之,為劉邦進軍咸陽掃清了障礙;當進軍咸陽後,又是他勸劉邦約束下屬,退軍霸上;鴻門宴前,是他及時把項伯的訊息傳遞給劉邦;劉邦退回漢中,又是他建議燒燬棧道以安項羽的心;楚漢決戰關鍵時刻,又是他出計策,拉攏彭越、英布、韓信,封他們為王,最終幫助劉邦戰勝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2.道家思想讓張良懂得進退,把握分寸

    道家思想的代表是老子,他的《道德經》中有一個很出名的觀點: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他在開篇第二章中,就提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的矛盾對立統一,互相轉化的觀點。張良作為道家學派代表,對這點那是相當瞭解的。所以,知進退,懂分寸,便成了他的座右銘。

    歷史上無數血淋淋的案例,也警醒著他,臣子和皇帝相處時該如何保持分寸。遠的不說,就拿越王勾踐與范蠡、文種來說,當初勾踐被俘虜時,對範、文二人是多麼的信任。可當滅了吳國後,勾踐對待功臣,又是如何的殘忍。張良明白,在家天下的大背景下,皇帝這種職業,天然對權力具有獨佔性和排他性。權利無限大,而約束無限小的結果,就是會讓任何一個坐到皇帝寶座上的人心態發生變化,心理開始扭曲。誰都一樣,不管你曾經是好人還是壞人。

    此外,張良作為五代相國之後,從小耳濡目染,早就對政治這玩意兒有著極為深刻的瞭解。楚漢相爭時,他自己又幫南韓復國,還當過韓相,對此問題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更有發言權。

    道家思想、古人例子,加上親身實踐,讓張良對劉邦看的很清楚,對自己該如何功成身退,平安退出歷史舞臺,有著非常清晰明確的規劃。所以,他不會有所謂的寒心,因為他早就看透了。

    三、功成身退的典範

    劉邦打敗項羽後,張良做了三件事:論功行賞時主動推辭,封地僅封留縣;為安定團結,建議劉邦封死敵雍齒為侯;建議定都長安。

    這三件事以後,張良開始嘗試不參加朝政,安心修煉道家養生之術。至於是真的,還是想借此脫離複雜多變的朝政,見仁見智。牛娃認為,後者可能性比較大。

    然而,人在朝堂,身不由己。當劉邦準備廢太子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時,呂后派建成後找到了張良,威逼利誘下,還是不得已出計策,讓呂后幫太子尋找四個人,即著名的四叟。最終,這四個人幫助劉邦下定決心,不廢太子。

    此後,張良開始真正隱退,不被朝政干擾。公元前186年,張良因病去世,享年65歲。

    總結語:

    張良是一代謀聖。他出身高貴,身兼儒道之長,對歷史、對皇帝這個職業、對人性的轉變有著極為透徹的認識,對關鍵時刻如何做選擇,如何功成身退,有著精準而明確的規劃。最終,在建立了不世之功後,他透過自己的努力,得以功成身退,自然死亡。縱觀幾千年中國歷史,能做到這點的,是不多見的。

  • 5 # 夜航船水手

    張良在漢初三傑的定位是‘謀’,立國之後,需要謀劃的事主要轉移到政治框架、法律規劃、權力架構搭建、禮制確立等,前兩項主要由蕭何擔任,權力建構搭建劉邦很擅長,禮制由叔孫通組織,至於一些權謀的需求也有陳平等人可以充任,需要張良做貢獻的地方少了。但是張良在劉邦執政期間僅有少數時間隱退。

    張良至少在四件大事上發揮了巨大能量

    第一件事就是贊同定都關中。

    五年正月劉邦在諸侯王的擁戴下稱帝,當時功勳多數是東部人,所以,大家都想讓劉邦定都洛陽。婁敬首先提議定都關中,劉邦拿不定主意,詢問張良。張良根據天下形勢,提出關中進退自如、物產豐富、能以弱制強的地理優勢,建議劉邦定都關中。

    第二件事就是建議分封典型人物安撫人心。

    劉邦分封時,以治國的角度考慮,定蕭何為第一功,上朝時蕭何也是排位第一。立有戰功的武將很多人內心不滿,尤其是按功分封牽扯麵很廣,所以,初次分封之後,分封的進度很慢。有很多武將內心非常不安定。剛剛建立的漢帝國,面臨一些投降諸侯--臧荼、楚將--利幾的反叛之憂,再有這樣的內部隱憂是很危險的,所以,張良建議劉邦分封一個有功勞但是大家都知道他非常討厭的人。劉邦於是分封雍齒為侯,眾人心安,整個功勳集團安定了,漢朝的核心力量就是安定的。

    第三件事就是張良隨從平叛。

    七年,韓王信因受不住匈奴的攻擊,又怕逃跑受處罰,乾脆投降匈奴。後來又勾連陳豨謀反,劉邦親征,攻馬邑不下,張良曾經獻出奇計。

    第四件事輔佐太子。

    劉邦晚年時常想換太子,張良曾經做過建議,不要更換,但是劉邦不聽。到英布謀反的時候,劉邦親征,張良由於身體不適,沒有隨劉邦前往。但是,張良勉強起來見劉邦,並建議不要跟英布硬拼,劉邦任命張良為太子少傅,留守長安輔佐太子。

    而且,劉邦最終打消更換太子,也是因為張良給呂雉出的妙計--請商山四皓出山輔助太子。當時的形勢,結合劉邦封劉姓諸侯的策略,呂雉家族作為與劉氏關係最親近的功臣,實在不能在分裂。張良擁立太子,其實處於公心的多。

    張良在建國之後,不太見於記載,主要原因,太史公也交代的很清楚。

    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

    而張良隱退,一次是漢朝剛定都關中時,當時高祖本紀所記載的大事並不多。二次就是劉邦快要死的時候。

    當時,政治局勢複雜,功臣、呂雉的呂氏功臣、劉邦的劉姓諸侯,儼然三足鼎立,而且,又是處於將要更換最高首領的時刻,非常危險。就連樊噲不是也在劉邦臨死之前下達處死的命令。以多智聞名的陳平,在刀尖上舔血,也在權力交接之時幾乎不能自保。張良本來淡薄功名利祿,不趟渾水。呂雉掌權,樊噲未死,局勢已經比較明朗,也用不到張良了。張良一心選擇隱退,也就更容易成功了。

    至於寒心不寒心,其實古代政治人物的倫理道德不與普通人一個評價體系。張良出自政治世家,豈能不明白其中道理?

    劉邦在世時,天下似定未定,樹欲靜而風不止,張良如何能退得了。

  • 6 # 浮沉的歷史

    首先張良並沒有對劉邦感到寒心,另外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張良擔任過什麼官職,所以也就不存在張良誓死不為官的說法了。

    劉邦在沛縣起兵不久,就與張良所相識,兩人初次見面就接下了深厚的友誼。到劉邦經韓地攻秦的過程中,張良正式加入了劉邦的隊伍,成為了劉邦重要的謀士。張良一生為劉邦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出謀劃策眾多:一、獻策助劉邦入關中。二、張良憑藉與項伯的關係,使得劉邦逃過項羽的攻擊。三、謀劃了拉攏韓信、彭越和英布三人,為後來擊敗項羽奠定了基礎。四、建議大力封賞韓信和彭越,聯合了他們共同滅了項羽。

    憑藉如此重多的功勞,在劉邦總結統一天下的原因中,把張良列為第一功臣,高度評價了張良,認為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外,子房之功”。因此劉邦在行封時,給了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的權力。張良在一番推辭後,受封為留侯。

    劉邦在建立漢朝後,張良作為一個軍師型謀士的使命也差不多結束了,而蕭何等人的重要性開始體現。張良離漢朝的統治集團核心越來越遠,因此並不是張良棄官不做,而是實在是沒有符合張良才能和身份的官職了。而且張良的身體狀況一直都很差,官場的生活是十分勞累的,這也是他沒有選擇做官的一個原因。

    所以劉邦和張良之間的關係是很好的,另外張良在漢王朝中並沒有掌握實際的權利,對於劉邦來說是產生不了沒有什麼大的威脅。劉邦死後,張良與呂后也不存在矛盾。張良在力保呂后之子劉盈為太子的事情上,也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張良沒有擔任漢朝的重要官職,並不是他不想當,更不是因為劉邦誅殺功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自二戰以來發動了多少場戰爭?為什麼有人說美國才是戰爭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