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典成子

    手錶情懷

    上初中的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根據家裡的財務狀況和本人對家庭工作的勤懇,經過試探和揣摩,在一次晚餐時我鼓起勇氣向父母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買一塊手錶,並且是“上海牌”手錶。沒想到只有幾句簡單的對話後,父母居然都同意了。當時的上海手錶是中國產表的第一品牌,大概120元左右一塊,相當於普通工資水平的三倍。戴上新手錶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不僅吸引了同學的眼光,也招來老師的詢問,因為老師戴上海的也不多,他們一般是戴“丹東”或者“紅旗”的。每天晚上在睡覺前,擰緊發條塞入枕頭下,貼耳聽著“嘀嗒、嘀嗒”蹦脆的鋼音,安然進入夢鄉。意外的是,這塊一直提醒我不要遲到的手錶戴了不到一年,在某次集體活動中居然神秘不見了,為此鬱悶了很久。

    可能父母知道手錶對我的督促作用,抑或覺得我真的愛表吧,不僅未加責怪,而且不久又給我買了一塊更貴的手錶。我現在還清晰地記得那塊表的名稱是“TITUS”,商標是一個麥穗圖案,進口瑞士表。這塊表無論是外形還是做工都要比上海表強,錶帶是摺疊扣的,我更加小心地呵護它。誰知百細必有一漏,一次取表時未拿穩,摔在水泥地上,等我麻木地撿起表時,發現秒針摔掉了。到鐘錶店修好後,我很快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手錶走時不準了。趕緊跑到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手錶維修書籍,熟讀之後又經過反覆琢磨,終於大膽地用父親的不鏽鋼手術剪卡住後蓋打開了它。找到遊絲鉗口往“+”或者“-”的方向進行微調,手錶走時越來越準了,不幸的是,最後一次微調時,一時眼花,鑷子把擒縱叉上的一個紅寶石碰掉了,直接導致手錶壽終正寢。於是,乾脆將手錶大卸八塊,當一個個精密微小的零件被取下時,不得不佩服手錶巧匠們的高超技藝。至此我再未向父母提出過買表。

    讀高中時,無意中從外公那裡獲贈了一塊手錶,瑞士的比恩納(BIENNA),手錶簡潔、超薄,帶夜光,秒針帶紅頭。有了前車之鑑,對這塊手錶自然愛惜有加,這塊手錶也似乎獨領人心,不僅走時準確,即使摔過兩回,也毫髮無損。九十年代後,人們不再流行戴錶,我也順應時風將這塊和我幾乎同年的手錶收藏了起來。

    閒暇之時,偶爾看到這塊手錶,上滿發條,它又“嘀嗒、嘀嗒”地行走起來,節奏沉穩利落,絲毫未浸幾十年光陰的塵染,而看著它的人儼然滄桑。

  • 2 # 張義剛

    我人生的第一塊表,應該是去年為了拍抖音,作為裝飾品買的,其實我認為現在這個社會有沒有表都沒關係了?因為無論早晨起來還是閒暇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會看手機,當然啦,現在帶手錶的人,至少我認為都是在裝逼,好像在彰顯自己的身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貝佳斯的泥面膜效果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