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二戰中的蘇德戰場,幾乎是最血腥和最殘酷的,為了戰勝對手,蘇聯和德國都使出渾身解數,並造成數以千萬計的人員傷亡,可是就這樣彼此敵對國家,為何卻在戰前一起聯手瓜分吞併了波蘭?
10
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波蘭這個國家很像南韓,都很奇葩,實力不行還愛招惹是非,四處撩風煽火,特別令人討厭。

    回顧一下歷史,就知道確實它種種遭遇一點都不令人同情。

    一、狂妄自大,擴張政策

    波蘭在歐洲有個外號:歐洲的墊腳布。

    波蘭地處四戰之地,不論是西邊的德國奧地利,還是東邊的俄國,只要向外擴張,波蘭就是必經之地。

    歷史上,波蘭曾經三次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二戰時期,又曾被蘇聯和德國聯手辦掉。 在古代時候,波蘭的祖先們也牛過一些日子,在歐洲它地盤並不小,是透過征戰獲得的。波蘭羽翼騎兵也曾打遍Continental難逢敵手,瑞典、匈牙利、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條頓騎士團等都曾是其手下敗將。 最著名的一次戰役是在維也納城下,8000波蘭騎兵打敗10萬奧斯曼土耳其軍。這一戰,將奧斯曼土耳其帝在歐洲擴張的腳步停下,拯救了天主教世界。

    所以說,波蘭祖先也曾闊過。

    早期歷史的輝煌,給了波蘭人注入了太多的自以為是,它就開始奉行四面出擊到處擴張的政策,四面樹敵。 實力不行,還奉行國力無法支撐的大戰略,狂妄自大,就釀成了悲劇。

    波蘭的擴張政策使周邊國家都對它十分厭惡。 德華人恨波蘭人,因為波蘭人是斯拉夫人;俄華人恨波蘭人,因為波蘭人是天主教徒;土耳其人恨波蘭人,因為波蘭人既是斯拉夫人又是天主教徒。

    二、壓迫少民,極度反猶

    在國內,波蘭的貴族們又對其他民族的老百姓殘暴不仁,凌辱欺負。而這些少數民族大多數都是以前波蘭透過擴張,獲取土地之後成為波蘭國民的。

    事實上,波蘭在歷史上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根本不亞於德意納粹,是當時最反猶的國家。這種殘暴不僅對猶太人,對其他所有被征服的少數民族百姓都是一視同仁的壓迫欺辱。

    三、不自量力,四處結仇

    19世紀,波蘭復國,仍然與周邊國家四處結怨。 一戰時,波蘭入侵俄國,扶植烏克蘭弗蘭格爾政權,佔領白俄羅斯西部,烏克蘭西部。割據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10.1萬平方公里土地,也就是蘇波爭議區。波蘭崩潰,蘇聯理所當然地收回。 一戰德國戰敗,波蘭併吞德國但澤走廊,人為割裂出東普魯士這塊飛地。但澤的日耳曼人佔98%,名義上淪為“自由市”,實際上還是波蘭的。

    二戰前期,德國崛起,不得不和捷克斯洛伐克聯手,但是又背叛。德國吞併捷克,波蘭趁火打劫,吞併捷克切申地區。這個地區儲煤非常豐富。但是不到一年,德國侵略波蘭,波蘭連自己的所有國土都到了德國手裡。

    同時敢於以武力同時威脅希特勒和斯大林,這個世界上除了波蘭,也是再沒誰了。

    二戰後,波蘭很幸運,以前侵佔的德國土地歸了它,但澤也歸了它。

    四、極端民族,犯賤主義

    歐洲國家的居民普遍寬容單純,比較好相處。唯一的例外就是波蘭人,這個國家的人民族主義超強,到哪兒都掛國旗,和南韓人差不多。而且從不掩蓋自己的極端想法。英法德俄大部分國家的老百姓都想著怎麼過好日子。只有波蘭人,天天想著怎麼讓所有的鄰國都完蛋,雖然德國為波蘭人提供著就業機會,俄國為波蘭提供著能源,英法還給波蘭以科技方面的支援。

    五、腦殘外交,長期反華

    波蘭歷來就極度反華。 中國距離波蘭萬里之遙,根本就沒什麼利益衝突,而波蘭卻腦子抽筋,長期反華。

    1919年巴黎和會,唯有波蘭的代表公然發表演講,鼓勵和支援日本對山東的要求,反對中國。

    1931年918事變,波蘭是西方唯一一個譴責中國,並且支援日本的國家,隨後,波蘭總統畢蘇斯基對日本進行專訪,大加讚賞日本的侵華行徑。 在國聯有關制裁日本的投票中,只有兩個國家反對,其中一個就是波蘭,另一個是美洲一個還沒屁大的國家。

    偽滿洲國建立,波蘭還完全無保留地支援日本建立偽滿洲國。

    2011年波蘭政府還會見那個喪家犬喇嘛,繼續充當反華急先鋒的小丑,見此情此景,至少十幾億人對波蘭的同情一掃而光。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波蘭長期奉行“犯賤主義”的外交政策,導致歷史上多次被瓜分。

    四個字總結:活該被輪!

  • 2 # 陳皮果子

    國家利益講求的是實用主義原則,即沒有永恆的朋友或者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二戰中的蘇德戰場的確是人類戰爭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場,但是在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前的22個月份裡,兩者的確是互不侵犯的“盟友”。筆者在之前回答過當德國橫掃西歐、北歐時候,蘇聯在做什麼的問題,相比於德國,蘇聯在向西擴充套件領土方面可是忙得不亦樂乎。

    當時的蘇德合作具備互利的條件。英法已經承諾對波蘭的同盟關係,這使得德國不得不推遲對波蘭的作戰,只有在1939年8月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和瓜分波蘭密約後才敢對波蘭下手,畢竟德國非常擔心兩線作戰的悲劇後果的出現。而對於蘇聯而言,斯大林在清洗了軍隊將領後需要時間恢復和提升軍力並且向西進一步擴充防線。

    另外,英法的做法推動了蘇德兩國的合作,英法執行綏靖政策的動機其實是有相當的可信度的,畢竟蘇德提前打上的機率是非常大的。斯大林對於德國的野心也是瞭解的,但是斯大林更加痛恨英法的卑鄙做法和沒有誠意的談判,此時斯大林選擇與狼為伍其實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如果英法禍水東引得逞,以此時蘇聯的實力只會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而且得不到西方國家的鼎力支援,尤其是後來老美的全方位支援呵護。

  • 3 # 重大現場

    這是由多方面原因決定的。波蘭在地理上位於東歐,實質卡在德國與蘇聯之間,相當於結合部,在歷史上,波蘭為東西兩邊的強國向另一邊進攻的通道,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波蘭在歷史上,曾經為地區強國,無論是德國先祖,還是俄羅斯的前輩們都是它的手下敗將。可惜後來波蘭衰弱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卡在東西兩大勢力之間,無論誰起來,都必然要打擊它,主要是兩個,僅僅一個還好辦一點。

    更為可怕的是,波蘭兩邊的勢力一直有結盟對付它的傳統,往往會攜起手來把波蘭分掉。

    現代波蘭實際為一戰才復國的,在此之前,它被俄德等分掉了,也就是說,它是在一戰戰敗國德國,奧匈,以及一戰另一個失敗者:沙俄的各一部重建的。

    波蘭復國之後,一直沒有處理好與鄰國的關係,尤其是東面的蘇聯,波蘭曾經干涉過蘇聯內戰,差一點被滅國。

    波蘭與西面的德國關係也一樣差,波蘭參與對德國的瓜分活動,搶先但澤市,算把德國往死裡得罪。於是,蘇德最終又按傳統,又一次結盟分了波蘭,只不過後來蘇德又打了起來。

    很大程度上說,這波蘭對外政策的失敗,一門心思琢磨著瓜分別國領土,卻不防別人瓜分自己!既然遇到兩個強國,卻堅持同時與之為敵的政策,無論波蘭在親德,還是親蘇,都可以得到一個強援,而不是兩個強大對手的結盟!

  • 4 # 清水空流

    波蘭政府說過,二戰中滅亡波蘭是兩個國家,一個是德意志,一個是俄羅斯。但無論是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都不承認他們二戰入侵了波蘭,俄羅斯是波蘭的解放者。但事實是,二戰時候,的確是德國和蘇聯共同了入侵了波蘭,並且瓜分了他。

    在1939年,希特勒在吞併奧地利和捷克以後,就把目光盯上了波蘭,因為一戰以後,波蘭佔據了原本屬於德國的戰略要地但澤走廊。原本希特勒希望和波蘭結盟(1934年德波結盟。1939年波蘭主動解除)但波蘭禁不住英法的誘惑,在1939年4月波蘭和英法正式結盟,英法確保波蘭安全,但波蘭必須和德國解除結盟。而實際上,波蘭就是歐洲的墊腳布,但自己卻不覺得,總想佔便宜,但實際波蘭被刮分了三次,典型的公主心丫環命。波蘭在歷史上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根本不亞於德意納粹。在地理上。波蘭處在德國和蘇聯的之間,在外交戰略上應該尋求平衡外交。可是波蘭卻處處和蘇聯做對,衝當反蘇急先鋒。

    大國之間博弈,利益將永遠處在第一位。大國在利益面前,波蘭永遠是棋子和盤中餐,波蘭與俄羅斯從來就不合,波蘭對俄羅斯的反感來自母體。波蘭曾經在一戰時期透過不正當手段,侵佔了蘇聯和德國領土,因此無論蘇聯和德國之都對波蘭極其反感。而英法自所以在二戰前期縱容德國,是因為英法希望禍水東引。讓德國進攻蘇聯,他們好坐收漁人之利。但英法精明,但蘇聯也不傻,蘇可謂更加精明。蘇聯本來也想吞併波蘭,把國境線向外推進,確保國家戰略縱深安全。但由於波蘭和英法結盟,蘇聯不敢貿然出兵,這樣同時引發德國不慢和威脅,蘇聯和德國都在伺機而動英法不待見蘇聯,更希望德國入侵蘇聯,蘇聯這時候和英法結盟那才是有病。而德國和蘇聯就在這個時候“戀愛了”他們的結盟既是自身利益的結合,也是英法綏靖政策的產物,而合謀瓜分波蘭就是他們的利益結合點。

    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代表團代表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與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正式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的核心內容就是關於波蘭問題:“如果波蘭領土和政治發生變動,德蘇大致以納雷夫河,維拉斯河與桑河為分界。維持波蘭的獨立是否符合雙方利益,只能在政治發展過程中再確定。”蘇聯和德國的關於波蘭是這樣瓜分的,即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波蘭的納魯、維斯特拉和聖裡弗斯等將屬於給蘇聯。其他屬於德國。

    德國與蘇聯透過這個條約都得到了他所想得到的東西,而波蘭就是犧牲品。就在簽署條約一個禮拜之後,即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標誌著二戰正式爆發,但英法卻沒有履行保護波蘭的條約,徹底淪為二戰的犧牲品,就在德國攻佔華沙以後,蘇聯正式入侵波蘭,因為蘇聯政府認為波蘭政府已經不復存在。現在出兵不屬於侵略。蘇聯的做法無疑比德國更加的無恥和噁心。

  • 5 # 葦說定製化運營

    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面對來勢洶洶的德國法西斯,波蘭人民奮起抵抗,但僅僅一個多月,波蘭第二共和國便宣告亡國。在跟後來的東方戰場相比,日寇單單在上海就跟中國軍隊鏖戰三個月,波蘭一個多月就亡國給人一種二戰初期波蘭軍隊不堪一擊的感覺。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了代號為“白色”的侵略戰爭。戰爭中,德軍首次成功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的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9月3日,波蘭盟友英法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德國置之不作答。於是,英法兩國相繼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德軍突破波軍防線後,利用裝甲部隊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波蘭的騎兵因為不懂得坦克的效能,結果遭到了極大的損失。有一個波蘭炮兵團途中為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殲滅,只有兩門炮有過發射的機會,波蘭的步兵也死傷慘重。短短四天時間波軍的3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全部被殲滅,而德軍4個師一共才死亡150人,傷700人。

    雖說波蘭的國力不如英法德等傳統歐洲強國,但波蘭並不是一個弱國。

    二戰爆發時的波蘭總兵力有一百萬人,有完整的陸海空三軍,其中的陸軍更是波蘭的驕傲。二戰爆發時,波蘭是世界擁有坦克數量排行第四的國家,陸軍在二戰爆發之時擁有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波蘭還是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自行設計製造戰鬥機和轟炸機的國家,空軍裝備著各式各樣的戰鬥機和轟炸機等多種飛機多達四百多架。

    結果,波蘭這個擁有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的國家,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滅亡了。

    波蘭的戰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軍事角度固然是重點,可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波蘭失敗的最大原因在於外交方面!

    在一戰結束之後的1923年,法國聯合波蘭和捷克組成了三國聯盟,這個聯盟的目的是為了遏制德國東山再起。一旦德國出現什麼風吹草動,三國將聯合夾擊德國。但這個局面緊緊維持了10年的時間,1933年,納粹黨黨首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希特勒上臺之後,波蘭方面開始擔心德國會清算自己。在這一年的年底,波蘭就宣佈退出了三國聯盟。

    在德國佔領捷克地區時,波蘭也來趁火打劫,與德國友好瓜分了一小塊領土。後來又表現得強硬,不肯割讓但澤走廊。另外,波蘭與德國蘇聯這兩個近鄰沒有保持友好關係,而是與英法這兩個遠親示好。當戰爭爆發,英法朋友就在一旁觀看。

    理論上,波蘭執行“遠交近攻”之政策,與蘇德為敵,與英法結盟,看似高明,卻忽視了一點:波蘭不具備爭霸的國力,相對於蘇德只能算一個小國。可惜它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相反樂在其中,一直推行反蘇政策,扛起反蘇的大旗,為了反蘇而反蘇成了他的行事原則,甚至不惜與日本結盟!

    等到德軍入侵,蘇聯以“保護俄羅斯族人民利益”的理由從後邊打過來,可憐的波蘭處在兩線作戰的困境。

    上世紀30年代後期,英法已經認識到,德國重新武裝帶來了新的危機,試圖與蘇聯建立反德軍事同盟,結果因波蘭無果而終,原來當時蘇聯與德國不直接壤,一旦開戰必然要借道波蘭,結果波蘭死活不同借路,寧亡於德國,也不給蘇聯方便。

    最有趣的是,當德蘇兩國進攻波蘭的時候,還有兩個小國也來趁火打劫。

    據說當時捷克斯洛伐克與立陶宛也出兵了,這兩個小國也分別得到了總共8%的波蘭領土。也就是說,在二戰第一場戰役當中,波蘭既要跟德國作戰,又要跟蘇聯作戰,還要跟捷立兩國打。

    認真地說,波蘭的助紂為虐是二戰爆發的原因之一!

  • 6 # 紅色手電筒

    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在國際關係中就是這樣的現實殘酷,應該說波蘭在二戰中的遭遇,一方面是自身的不明智舉動,另一個方面也是英法等國家禍水東引結果。

    在希特勒一上臺,周邊的國家就知道要打仗了,但是如何面對這個威脅,當時的歐洲國家的策略並不相同,英法是綏靖政策,就是通過出賣中歐小國來換取德國不打我,而當時的蘇聯是提出了一個集體安全的政策,就是類似重新組織一個類似於協約國的軍事同盟來遏制德國的擴張。

    一開始,蘇聯的集體安全得到了法國的響應,法國的外交部長巴爾圖支援這個構想,但是在巴爾圖被刺身亡以後,法國英國開始和集體安全這個構想漸漸遠離,而到了1937年英國的張伯倫上臺以後,綏靖政策就開始成為英法的主要政策。簽訂慕尼黑協議的張伯倫和希特勒。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這個地圖上包括了德國吞併奧地利。這樣照片最具有諷刺意義,張伯倫從慕尼黑回到英國,揮舞著這張希特勒寫的,在解決蘇臺德地區的問題以後,德國不會再有別的領土要求的紙。號稱帶來了一代人的和平。這一段在電影莫斯科保衛戰中有,而且是紀錄影片。

    而到了1938年德國先後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的集體安全構想已經是無人理睬了。這種情況下,蘇聯也開始調整自己的政策,一方面是繼續努力進行集體安全的構想,但是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吞併後,蘇聯也開始不再拒絕和德國改善關係。

    德國和蘇聯在三十年代都是在重整軍備,德國的擴軍備戰成果比較大,而蘇聯的重整軍備也是卓有成效,而且蘇聯的重整軍備的計劃規模更加巨大,如果是蘇聯的軍備完成了重整,那麼只要蘇聯一家德國恐怕就已經是無法對付了,當然蘇聯的2個五年計劃的確是缺陷很多,但是畢竟是為蘇聯提供了一付鋼筋鐵骨,雖然這幅鋼筋鐵骨上邊還是缺乏血肉,但是畢竟也是一付鋼筋鐵骨,所以德國在面對蘇聯的時候,還是十分小心。蘇聯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瓜分東歐的地盤,不只是波蘭還包括波羅的海國家和羅馬尼亞。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雖然為蘇聯贏得了備戰的時間,但是蘇聯付出了巨大的道義上的代價。而且最後還是被德國打了一個冷不防,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付出那麼大的道義代價是不是值得,值得商榷。

    而由於比較理想的集體安全不可能實現,那麼就要盡力推遲自己參戰的時間,這個時候,蘇聯實際上採取了一條類似英法的政策,英法是禍水東引,而蘇聯是禍水西引,並且也是建立所謂的東方戰線,就是透過吞併一些東歐小國建立和德國的緩衝地區,這些地方就包括波蘭的部分地區和波羅的海國家,還有羅馬尼亞的一部分。

    其實,斯大林十分明白,蘇聯和德國遲早是要打一下的,而且這是一場事關蘇聯存亡的戰爭,所以要儘量的拖延參戰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常常提到:傳統水墨畫、現代水墨畫和當代水墨。你能正確地敘述它們之間的差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