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力哈拉哈拉哈

    劉墉和和珅曾同朝為官,但年齡相差很大,官職也相差很大,其中,和珅最小,官職最大,劉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劉統勳長子。劉統勳是中國歷史上被諡號“文正”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之一,曾任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要職,官至宰相,可見劉墉是正兒八經的官二代。劉墉在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考中二甲第二名進士,進入仕途,開始了官場生涯,最高官至正一品體仁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地位了。和珅(1750年-1799年),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滿洲正紅旗人,這可是根正苗紅的滿族八大姓之一的旗人。和珅出身於世襲將領家庭,參加了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科舉名落孫山,只能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從一名普通侍衛做起,開始了叱吒風雲的仕途生涯。關於影視中將其描述為:劉墉和和珅鬥智鬥勇,紀昀和和珅也鬥了一輩子,實際上,歷史上,他們之間並沒有出現過真正大的爭鋒相對。

  • 2 # 凡人史館

    01

    劉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25日 ),字崇如,號石庵,出生于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

    劉墉

    乾隆十六年(1751年),劉墉因為父親關係,以恩蔭舉人身份參加當年會試和殿試,考中二甲第二名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館擔任編修,不久又升遷為侍講,成為其步入仕途的起點。

    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1805年1月24日,《清史稿》則稱劉墉卒於庚辰日即25日 [18-19] ),劉墉於北京驢市衚衕家中逝世,享年八十五歲。

    劉墉在朝為官的時間段是:1751年-1805年。

    02

    歷史上確有劉墉這個人物無疑,不過與大家喜聞樂見的影視劇形象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最典型的就是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將劉墉塑造成一個天生駝背的形象,

    在封建社會,選官向來是以“身、言、書、判”作為首要條件的。所謂身,即形體,需要五官端正,儀表堂堂,否則難立官威。所謂言,即口齒清楚,語言明晰,否則有礙治事。所謂書,即字要寫得工整漂亮,利於上級看他的書面報告。所謂判,即思維敏捷,審判明斷,不然便會誤事害人。

    在這四條標準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為觀瞻所繫,不能不特別強調。

    劉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書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順利過關。因此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劉墉不會是“羅鍋兒”。

    公元1958年,劉羅鍋的墓碑被一些人推倒,考古學家迫於無奈,只能臨時挖掘了劉羅鍋的墓地。從出土的骨骼檢測結果中發現,劉羅鍋並沒有駝背,經過考古專家組的測量之後,結果劉墉的身高有一米九。

    當然,“劉羅鍋”的稱號,也事出有因。史書上記載,嘉慶帝曾稱劉墉為“劉駝子”。

    究其原因,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劉墉駝背是有意為之,因為乾隆皇帝身高不高,劉墉是怕影響皇帝的威嚴,儘量在平時把自己駝著背,免得對皇帝造成壓力。

    乾隆皇帝的身高沒有一個嚴格的定論,有不少人都是由他的龍袍來猜測身高的,乾隆身穿的龍袍有144公分,不管怎麼測算,乾隆的真實身高都不會高於一米七五,那麼劉墉一米九的大高個要比乾隆高了太多了。

    這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劉羅鍋在上朝的時候總喜歡弓著背了,正是因為不能太突顯出自己的身高,長期的弓著背就被大家稱之為羅鍋了。

    一直到了他晚年的時候,這麼多年的保持駝背的姿勢,可能是改變不了這個習慣,加上年邁的他骨骼已經開始變形,最終變成了大家所知的羅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嘉慶帝才會喊他劉駝子。

    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斷,細節情況如何已經不得而知。

    03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少年和珅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3] 和珅參加科舉,但名落孫山。後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三等侍衛,被挑選為補粘杆處侍衛。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十三歲的和珅由於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學。終於做了乾隆的儀仗隊的侍從。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令和珅總理喪事 [18] ;正月十三日,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 [19] ,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

    也就是說,和珅在朝為官的時間段是:1769年-1799年。

    所以,歷史上確實存在劉墉這個人物,他與和珅曾同朝為官30年之久。

    END

  • 3 # 愛笑的豬豬zz

    是的.

    紀曉嵐(1724—1805年),名昀,字曉嵐。清直隸河間府獻縣(今河北獻縣)人。生於清雍正二年六月,卒於嘉慶十年二月,享年82歲.

    紀曉嵐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之家,父親紀客舒是一位著名的考據學家,做過京官,外放姚安知府。紀曉嵐4歲開始讀書,12歲隨父入京。24歲應順天府鄉試,為解元。因服母喪,閉門在家,專攻考據之學,頗有造詣。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繼授編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但皇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四月,提升為侍學士。六月,因親家做官虧空庫銀,要被抄家,他秘密通風報信,事發後,被髮配到新疆,佐助軍務。三年後召還,授編修,侍讀學士等職,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慘淡經營13年,所編《四庫全書》告竣。在此期間,紀曉嵐由侍讀學士升任內閣學士,一度授兵部尚書。《四庫全書》告竣當年,遷禮部尚書。60歲後,曾五次掌都察院,三任禮部尚書。嘉慶八年,紀曉嵐80大壽,皇帝派員祝賀,並給予厚贈。旋拜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理國子監事,官居一品。

    紀曉嵐一生,有兩件事幹得最多:一是編書史,二是當考官。編書史,除總纂《四庫全書》外,還先後當過武英殿和三通館的纂修官等,稱一時之大手筆;當考官,兩次任鄉試考官,六次為文武會試考官,故門生甚眾,為國家選拔了不少人才。紀曉嵐卒後,歸葬故里,朝庭派員臨穴致祭,嘉慶皇帝御賜碑文,極盡人臣之榮哀。

    紀曉嵐之所以成為歷史名人,並非因為像電視劇裡描寫的那樣“鐵齒銅牙”,善於鬥狠。而是在於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總纂了《四庫全書》和著作了《閱微草堂筆記》。

    《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凡3503種,79337卷,是集中國歷史文化之大成的一部千古鉅製,對於蒐集、整理、繼承和發揚中國歷史文化遺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紀曉嵐對經學有精深的造詣,他繼承儒家學派衣缽,旁通百家。在編撰經學書籍中凡是註疏之中莫哀一是,諸史記載發生歧異時,都由他支分釐定,其中詞曲類、醫藥類、堪輿卜問類等專業,不能得出準確定義時都由他審定。他對收入的每一冊書都仔細研讀作好提要。在徵集大量的書籍中他把許多海內秘籍、不為人知、散佚民間的萬餘種書籍進行了分門別類,規定應刊、應抄、應存的目錄。

    此外,紀曉嵐還一手刪定潤色而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凡200卷。並奉命創編了《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成為研究中國古籍最方便的工具書。

    《四庫全書》的浩大工程,傾注了紀曉嵐的畢生精力,無怪乎皇帝稱讚說:“美富四庫之儲,編摩出於一人之手。”對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當代著名作家孫犁推崇備至:“隨著年代的推移,它的價值將越來越高。百代以後,它一定會成為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作。”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曉嵐追尋舊聞之作,近四十萬字,含故事一千二百餘則,自乾隆五十四年至嘉慶三年陸續寫成。這是紀曉嵐最重要的文學著作,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異曲同工的兩大絕調。但較之《聊齋》更有較深的思想內涵,並有反封建禮教的內容,暴露了他的許多真實想法,流傳廣,百姓認可。

    《閱微草堂筆記》內容豐富,知識性強,語言質樸淡雅,風格亦莊亦諧,令人讀來饒有興味,同時可以從中學到天文地理人倫等無所不包的知識。雖然其中不少篇言涉及鬼怪,但其目的不過是勸人向善。書中對於當時民間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此外,該書還記載了大量社會基層、邊疆士卒和少數民族的故事,讚揚他們的勤勞質樸和膽識。無怪乎,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記史略》中評論此書道:“測鬼神之情狀,發人間之幽微,託鬼狐以抒己見。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

    紀曉嵐無疑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但史書也有對他不利的記載,比如說他是圓滑的政客,在朝沒有主持公正的勇氣等等。

    劉墉

    1.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諸城縣逄戈莊(今屬高密市)人。

    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這些作品總體上都表現了墨色濃厚,筆勢濃肥,線條輕重粗細變化隨心所欲的筆畫特徵。他的書法經歷了三個階段:早年學習董其昌,字型秀媚妍潤;中年,學習顏真卿、蘇軾各家,筆力雄健,豐澤厚實;晚年則鋒芒內斂,造詣達到了高峰。

    劉墉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中進士,一年後散館,授編修,進入仕途,再遷侍講。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其父劉統勳(時任陝甘總督)因辦理軍務失宜下獄,劉墉受株連而遭逮治,旋得寬釋,降為編修。次年六月,充廣西鄉試正考官。十月,提為安徽學政。任職期間,針對當時貢監生員管理的混亂狀況,上疏“請州縣約束貢監,責令察優劣”,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補救辦法,“部議準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調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他又上疏:“生監中滋事妄為者,府州縣官多所瞻顧,不加創艾。(行政官員)既畏刁民,又畏生監,兼畏胥役,以致遇事遲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後,應責革者,並不責革,實屬闒茸怠玩,訟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時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賞識,稱讚其“知政體”,並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命他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升任冀寧道臺。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間,失察所屬陽曲縣令段成功貪侵國庫銀兩,坐罪革職,判死刑。乾隆帝因愛其才,特加恩詔免,發軍臺(清代西北兩路傳達軍報及官文書的機構,即郵驛)效力贖罪。次年赦回,命在修書處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授江寧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遷江西鹽驛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陝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劉統勳病故,回家服喪。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劉墉服喪期滿還京,清廷念劉統勳多年功績,且察劉墉器識可用,詔授內閣學士,人直南書房。十月,任《四庫全書》館副Quattroporte,並派辦《西域圖志》及《日下舊聞考》,任Quattroporte。次年七月,充江南鄉試正考官,不久,復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曾劾舉秦州舉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懲辦。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劉墉以劾舉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學政績顯著,遷戶部右侍郎,後又調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湖南巡撫。時值湖南多處受災,哀鴻遍野,無災州縣也盜案迭起,貪官汙吏猖撅,百姓怨聲載道。劉墉到任後,一面查明情由,據實彈劾貪官汙吏,建議嚴辦;一面稽查庫存,修築城郭,建倉儲谷,賑濟災民,井准許民間開採硝石。僅一年餘,庫銀充實,民糧豐足,劉墉贏得了百姓的愛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遷劉墉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書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館Quattroporte。此時,御史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結黨營私等。劉墉奉旨偕同和珅審理山東巡撫舞弊案。劉墉至山東,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訪,查明山東連續三年受災,而國泰邀功請賞,以荒報豐。徵稅時,對無力繳納者,一律拿辦;並殘殺進省為民請命的進士、舉人9人。及至濟南,經審問,查清國泰已知貪贓案發,遂湊集銀兩妄圖掩飾罪行。劉墉如實報奏朝廷,奉旨開倉賑濟百姓,捉拿國泰回京。此時皇妃已為國泰說情,有的御史也從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護國泰。劉墉遂以民間查訪所獲證據,歷數國泰罪行,據理力爭,終使國泰伏法。在處理國泰一案上,劉墉不畏權要,剛正無私,足智多謀,與錢灃一起挫敗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撓而成功地執行了大清律法,為民除了害。後來,民間曾據此事寫成通俗小說《劉公案》,對這位“包公式”的劉大人大加頌揚。

    國泰案結,劉墉被命署吏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務。不久授工部尚書,仍兼署吏部,並充任上書房總師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命署直隸總督。八月,又調吏部尚書,不久,充順天鄉試正考。是年底,充經筵講官。次年五月,復兼理國子監事務。六月,授協辦大學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館(修帝王族譜之處)副Quattroporte。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以上書房阿哥師傅們久不到書房,劉墉身為總師傅而不予糾正,被降職為侍郎。不久,授內閣學士,提督順天學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遷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禮部尚書,並再次兼管國子監事務。五月,又署吏部尚書。嘉慶二年(1797)四月,授劉墉為體仁閣大學士。五月,奉旨偕同尚書慶桂到山東辦案,並察看黃河決口的情況。察看黃河之後,他上疏請求於秋後在決口處“堵築”,下游“寬浚”。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嘉慶四年(1799)三月,加太子少保。後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劉墉不畏權勢,很快查明和坤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汙自肥等罪行20條,奏朝廷。皇上處死了和珅,沒收了他的家產。

    嘉慶四年底,劉墉上疏陳述漕政,對漕運中的漏洞體察至深,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嘉慶皇帝看後,深以為然。嘉慶六年(1801),劉墉充任會典館正Quattroporte。

    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書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清徐珂在其《清稗類鈔》中稱讚劉墉道:“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叢集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有創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劉墉之書,尤善小楷。後人稱讚他的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的風致。劉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著有《石庵詩集》刊行於世。

    嘉慶七年(1802),皇上駕幸熱河,命劉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時,他八十有餘,卻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懾人。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劉墉卒於官,享年85歲。卒後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清,入祀賢良祠,諭祭葬。

    和珅

    和珅(乾隆十五年(1750年) -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紐祜祿氏,字致齋,原名善保,滿洲正紅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寵臣,以鉅貪而出名。他生於乾隆十五年,父親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統。他祖上是今遼寧清原縣人,清初隨清帝入關,住在北京西直門內驢肉衚衕。

    生平

    乾隆十五年(1750年)生。少貧好學,儀表俊雅,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三十七年授三等的侍衛,四十年升御前侍衛,並授正藍旗副都統。四十一年三月入軍機。以善伺上意得寵幸,史書:“高宗(指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進之。”擅政20餘年,升遷47次,權傾朝野,百官爭相諂附。公然勒索納賄,又排斥異己,致使吏治敗壞,官場充斥小人。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未幾,正月十三,嘉慶皇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貪銀8億兩,當時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相等於當時清政府15年至20年的歲入。把錢財塞在他家的屋樑上。史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廷議凌遲,改賜和珅獄中自盡。其子豐紳殷德娶了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免連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認為共享經濟具體指什麼?它現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