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邂逅歸花謠

    吸取前朝教訓。

    周分封,秦郡縣,漢分封,吳楚七國之亂又實行推恩令,改郡縣,於是晉分封,八王之亂,週而復始。

    然而本質並非郡縣制跟分封制的問題,而是中央集權制的問題。

    明初,太祖廢丞相,設內閣。外用諸王子鎮邊以期萬世不朽。然而朱棣靖難,深感諸王勢大,於是內遷,不準王子進京。後來清朝不準王子出京,禁止王子與外臣交好。乾隆時有個廣東大臣進京述職給某王子送了兩條魚,結果王子報告皇上,於是把大臣殺了。

    總得來說,歷朝都在吸取前朝的教訓,但是始終沒有看到核心問題。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因為自私和愚昧。

    自私者有三:

    一、以天下為朱家之一家一姓,想讓子孫永遠做國家的寄生蟲。

    二、把提出“民貴君輕”的孟子清理出儒家的聖殿,企圖讓天下百姓永遠做朱家的奴隸。

    三、把所有可能對朱家天下構成些許威脅的文武功臣都殺戳殆盡,讓朱家永無後顧之憂。

    愚昧者有二:

    一、不知道26×3×3×3×3×3×3……是個什麼樣恐怖的數字,幸虧崇禎亡了國,再耗幾代,全國都姓朱了,誰養活這群蛀蟲?

    二、不懂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息是靠拼出來的,事實證明:飯來張口的朱家子孫都沒有什麼出息。

    從朱元璋殺人,到崇禎殺人,以殺人始,以殺人終。

    從朱元璋開始要飯,到崇禎揭不開鍋,因窮而變,因窮而立,因窮而終。

    從古寺禪鍾開始,到李自成,張獻忠搜殺滅絕,從空處始,到無處盡,頗具禪意。

    從民變而始,因民變而終,因果迴圈,報應不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 3 # 坐看雨收雲散

    朱元璋從放牛娃一直到擁有天下的大明太祖,雖智謀深遠,但終不是優秀的政治家。讀書太少,難以衝破封建家族觀的束縛。把明王朝當成了自已的私產,對待邦助自已的外姓功臣,狠狠打壓。對待子孫不吝優厚待遇。其制定的宗族政策讓子孫後代都可以錦衣玉食不勞而獲。其中自已的二十四名兒子皆封親王,並且各有領地和軍隊。其中尤以,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和肅王是從西北到東北北部邊境的守衛有責任。衛隊也十分強大,是朱元璋殺掉功臣後寄於衛邊希望的九個厲害兒子。

    朱元璋的自私狹隘的家廷觀念,為後來的孫子與兒子們的爭鬥埋下了禍根。也許是書讀得少,對於漢,唐國家動亂的緣由沒有深刻的領悟,也許是對自已兒孫的過於寵愛。總之英明的太祖皇帝建立的分封藩制,是過於理想化的制度,是被歷史證明了的錯誤政策。是要為禍子孫的,可誰又能左右朱元璋呢?

    自私狹隘的小農思想己深入農民出身的朱太祖心裡,江山是自已的,兒孫是朱家的兒孫,江山是兒孫們的家業應人人有份,不管多少代後人都要有份。外人只有給老朱家打工的份,誰也不能染指。兔死狗烹一鍋燴,讓兒孫沒有了隱患,而兒孫最大的隱患卻是內鬥。這是朱元璋沒有想到的,他高估了兒子的道德水平,和孫子的執政能力是嗎?

  • 4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不接受前車之鑑,而大搞“分封制”呢?我認為不是老朱讀書少,不瞭解歷史。或者說老朱不會借鑑歷史。試想,一個要飯生存的放牛郎,為什麼能在元朝那麼多“揭竿而起”的義軍中成氣候,並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南打到北,奪取“一統”政權的“平民皇帝”。他的謀略也是雄才偉略,他的能力也是氣概山河的。細捋一下,來分析主要有四個理由可成立――一是國家大穩固需要。明朝是在民眾飽受“蒙元政權”所設定的國民“四種人”的歧視與壓榨統治下,多地舉旗起義反抗,朱元璋一枝獨大,進而奪取全面政權的。可週邊的各民族並沒有完全歸順明朝中央政權的統治。需要一種安撫、改造。同時,對退居漠北的以蒙古族為主要對手的,需要加強防範。這樣,明太祖朱元璋在“朱明”政權基本穩定後,對26個兒子沿疆域實行了“親王分封”。僅長城北疆一線就安排了9個兒子鎮守,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二是朝政重大改革的需要。“朱明”王朝在奪取全國政權後,在中央朝政上實行重大變革――廢除自周朝以來分別使用過的“宰相制”,或“丞相制”,獨創“內閣制”。突出皇權的至高無尚,把內閣變成一個皇帝的“辦事機構”,或“落實機構”。朝廷內部朝政由內閣對皇帝負責,外部由王子對皇帝負責,以外用諸王子鎮邊以期萬世不朽。

    三是中央集權的需要。老朱廣納謀士之建議,認真汲取前朝教訓―― 周分封,秦郡縣,漢分封,晉分封,及推恩令等諸治國之法的運用,是反反覆覆。 然而本質並非是制設定的問題,而是中央集權制不夠的問題。 明太祖朱元璋在廢丞相,設內閣。給在外鎮邊的諸親王賦予了很大的權力――擁有獨立衛隊,擁有獨立財政,擁有招士納賢的權力等。直到朱棣“靖難之變”之後,深感分封的諸王勢大。才設“規”要求:無詔王子不得私自內遷、王子私自進京等。

    四是子孫共擔江山之責,共享成果。封建王朝,是一家天下。為了確保朱氏子子孫孫享受得之不易的皇家成果。明太祖朱元璋一方面搞“親王分封”,讓群子群孫共享天下納貢。另一方選置陪都,增強對分封諸王權力的節控。更陰毒的是在大內設立了只聽從皇命的“錦衣衛”――即是管理的需要,也是保證改革順利進行的需要,更是鞏固皇家政權不削弱和旁落的需要。 總得來看,每一個朝代對他的內政、外封都有其特殊的背景,不能用一篇概全的觀點來否定一切。

  • 5 # 史界觀

    更多是朱元璋自己的私心,他就像葛朗臺一樣,想盡辦法守住自己的財產,生怕外人分得一星半點。朱元璋在意的不是制度的好壞,而是這種制度可以鞏固朱家的通知,儘可能的把兵權掌握在自己人手裡,利用分封制,把兒子全都分封出去,每個人都手握重兵重地,如果將來外人有誰想要造反,自己的兒子們立刻就能除賊,兄弟之間還能相互支援。再者,朱元璋兒子眾多,他一直擔心類似李世民宣武門病變的事情發生,為了防止皇子們奪權,朱元璋一早就設立太子,其次就是利用分封把其他皇子外調出去地方做王,滿足他們對權利的慾望,儘可能的給予更多的自由和優待,減少他們對皇權的威脅。很明顯這樣做,弊端很大,朱元璋畢竟不是聰明的政治家,只能採取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還有就是天下初定,許多殘餘勢力的威脅還在,元朝退至草原,北方依舊是個危害,朱元璋讓皇子守國門,可以換來更多的支援和民心,連皇帝的兒子都在保家衛國,換來臣子們的忠心和認可。同時兒子們守業有功,正好以此堵住反對分封的人的嘴。可以說,朱元璋是想讓朱家上下共同守護朱家的這份產業。朱元璋的分封最初確實起到了保衛國門的目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弊端凸顯,尤其是他死後將皇位傳給建文帝,四兒子朱棣起兵奪權,他一心想要杜絕的“宣武門重演”還是發生了。雖然他處心積慮的控制各個藩王的兵馬人數,不準相互勾結,封地也勁量隔開,連進京都不能兩個一起,必須規劃時間,單獨一個一個進京。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吧。

  • 6 # 銳度何老師

    朱元璋跟朱允炆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著名的談話。

    老朱說:你看,我把皇位傳給你,派你的叔叔們鎮守各地,防止別人造反,你以後就安心的做你的皇帝吧。

    朱允炆說:要是叔叔們造反呢?

    老朱沉默不語。

    所以後世很多人都在猜測老朱當時心裡想的是什麼呢?其實他當時想的也很簡單:天下,爺爺傳給你,我這也夠意思了,也是盡力了。如果你被叔叔們把位置搶去,那也只能怪你自己沒能耐,即便你的皇位被搶,但對於咱老朱家實際是沒影響的,皇位只要在姓朱的手裡,我無所謂。

    當然,這話老朱是不能說出來的。建文帝的皇位被朱棣搶走,損失的是建文帝,對朱元璋來講:都行!

    分封是取禍,但那是相對於弱者而言,對於強者而言,就是機會。是老朱留給自己兒子的機會,說白了,老朱搞分封,就是組織了朱家內部的一次優勝劣汰。朱元璋分封兒子當王,對孫子的皇位有威脅,但對於整個朱氏家族來講還算是有利的。

    明朝,跟其他的朝代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家天下。整個天下都是老朱家的私有財產。朱元璋作為大家長,說實話,絕對的稱職,做的到位,對兒子孫子都很夠意思。而且沒犯那些廢長立幼,亂家法的事,沒犯過糊塗。而且他對自己的這個家是盡了最大力量的保護。你威脅了我朱家的皇權肯定是要滅族的,你可能威脅到我朱家的皇權也是要滅族的,甚至你要是有可能讓我家這個皇權施展的不夠盡興,我也是要滅你族的。

    老朱這麼做,沒有半點毛病,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打下來的江山,自然是要保護好的,自然是要給兒孫享受的。換了我也會這麼做。問題是時間已經到了2018年,不知道哪冒出來一群腦殘:明粉,天天跪舔,動不動就我大明,太噁心了,人家大明朝是老朱家的私有財產,跟你有一毛錢關係?記住了,如果你不姓朱,在明朝的時候,你祖宗也只是老朱家的私人財產。

    這些明粉當了二百多年奴才不盡興也是沒誰了!

  • 7 # 背後一刀_

    只有一個目的,為了穩定人心,中原大地被蒙古人荼毒了將近百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蒙古人雖然戰敗,但是在地方上依然有殘留實力和蒙元餘孽,讓自己的子侄分鎮各地這很有必要,有助於把大明的影響力施加在全國各地,還有一點就是朱元璋不信任朝臣和將領,自己的兒子哪怕叛亂,江山還是姓朱。

  • 8 # 至秦子聊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好,也很值得探討。本來想收藏問題後謹慎回答,可是看了幾個回答頓時覺得有必要也說一說了。

    很多人說朱元璋是為了一家之私,不惜損天下公器。兒孫再怎麼造反皇位也是在朱家轉,更有的扯到了明朝滅亡因果迴圈。

    只能說這樣看待問題太片面,很有惡意中傷明朝的嫌疑。

    周有分封,得天下八百年,秦無分封,國壽十五。可見分封制作為一個古老的制度,並不是毫無可取之處。

    然而,漢初分封,藩王行軍政大全,異姓諸侯王作亂不斷,同姓諸侯王也有過七王之亂,然而陣痛過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得大漢四百年。

    可見,隨著時間推移,生產力的發展,分封制逐漸不適應華夏大地。

    而後晉又因分封而亂,成南北之勢,隋唐開始藩王只有名無實權,卻造就了藩鎮坐大,於是宋朝開始抑武揚文,反而丟了整個華夏。

    一直到明初,朱元璋一紙詔書: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爵,分鎮諸國。聯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就從這開始,朱元璋開始了他的分封大計,初衷就是華夏永固。

    因為我們是後人,已經得知了分封制導致後來靖難之戰。

    我們已經是知道了,但是朱元璋可不是神機妙算,他還算不出這個結果來,但是他的分封卻是有道理的。

    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形勢。

    朱元璋一統天下後,當時內有元庭和各地義軍餘孽並未全部誅除。尤其是北方,一些豪門大戶,雖然頭上變換王旗,但是屢受元恩,必定思舊。元帝北遁,蒙古人一入大漠和草原就跟龍翱於天,魚戲於水一般,且有席捲從來之勢,因此北方邊疆需要大量的軍隊駐紮。

    這兩點稱之為內憂外患並不為過了。

    因此朱元璋先後分封諸子,讓他們代天子坐鎮一方,力求周全。

    而且藩王封地大不過兩府,權力只不過治軍之權,就連地方官員任命和治理權皆在朝廷。

    再加上明朝的軍制,兵部有調兵權,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實際作戰將領領兵。因此各個藩王的實際作用只有監兵權。

    是的,在朱元璋的封王裡,他的兒子們只是代天子監督兵鋒,代天子坐鎮邊疆,並不是讓他們實實在在統治一方為以後留下隱患。

    而且朱元璋在藩王的地理位置上也十分講究。

    先是無大國,基本形不成大封地,而且最外圍北疆自東到西以遼、寧、燕、代、晉、慶、肅諸王既拱衛一方,也有牽制齊、魯、周、秦等北方諸王的意思,讓他們互相牽制和監督。

    由此可見,朱元璋的分封還算十分合理,既考慮了西漢諸侯王手握軍政,坐大坐反的情形,又想到了西晉藩王圍京城分封形成絕殺之勢,還杜絕了唐朝異姓藩鎮把控中央的出現,更是吸取了兩宋抑武而丟華夏的教訓。

    所以說什麼個人私心啊,天下再亂也是朱家啊之類的話語,只是把問題看得太片面罷了。

    朱元璋愛民輕官這一點史書都無可否認,硬要胡扯朱元璋為了朱家天下,寧肯分封諸王,也不怕導致天下大亂,致使民生凋敝。說得好像天下大亂一定是朱家引起,也一定要朱家來完結似的。

    難道皇帝昏庸要造反,反賊還要挑個姓氏??

    當然了,肯定有人問了,朱元璋設計得這麼合理為什麼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讓朱棣搶了皇位?

    這其中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因為人心是肉長的,不管任何再好的政策一旦實行起來總會有變味的時候。

    北方諸塞王在監軍的時候難免會有個別有野心的藩王私交甚至靠戰場情誼拉攏一些將軍和衛所主管,這樣一來制度帶上面具,一些藩王越發的大膽了。

    但是朱允炆削蕃的一把火燒到了朱棣面前直接刺激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 9 # 劉三解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否定一個結論,就是分封是取禍之源的說法。

    由於我們當代的歷史書寫,把“大一統”作為絕對的政治正確,使得很多人有題主這樣的看法,事實上,分封制度本身是“技術”困難情況下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補充。

    所謂“技術困難”,即相對於中國古代王朝龐大的體量而言,其向君主負責的官僚機構的規模和效率,並不足以對整個帝國的版圖進行精細化的統治。

    事實上,在沒有電報、鐵路、電話的時代,一切的公文傳遞都需要人力、畜力來完成,帝國的地理距離,實際上與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成反比。

    距離政治中心越遠的地方,越會出現天高皇帝遠的情況,所以,進行子弟分封,成為中樞的藩屏,也就存在其積極的意義,因為你管不了、管不好,就很容易滋生強大的地方勢力,如果這個滋生的地方又極其重要,就會對政權本身造成巨大的威脅。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都是秦漢之後的分封。

    先秦的分封,則建立在當時絕大部分土地處於未開發的狀態下,只有一些集中的居民點——城邑,而周天子的分封,往往是在這些集中居民點的要害位置分封親貴、功臣,進行就近的軍事鎮壓。

    隨著幾百年間的融合和擴張,這些點最終變成了一個個諸侯國的“面”,可以說,這是擴張和開發、統治的必須。

    而秦漢之後,所謂的中央集權制已經建立,加上流官郡縣制,其實就是一套依靠官僚統治的政治圖景,但是以西漢為例,在關中之外,整個帝國仍舊存在多個“文化區”,一直到西漢末年揚雄寫《方言》的時代仍舊存在。

    看《史記·貨殖列傳》也可以看到西楚、東楚、南楚、趙地、齊地等等建構在過去數百年間不同政權獨立發展而形成的獨立社會、文化、經濟區域。

    這些區域與漢朝所施行的“秦制”之間存在諸多的衝突,所以,對於剛剛平定項羽和異性王的漢高祖而言,與其曠日持久地與這些地方進行軍事對抗,不如分封給子弟,慢慢推行漢法。

    事實上,這套鈍刀子殺人的策略,在漢文帝時,已經看到了成效,即基本上只餘下淮南王劉長不用漢法,而之前不用漢法的齊國、趙國也已經被納入了漢朝法律規範體系。

    明太祖面臨的情況其實是類似的,他採取的措施也是類似的。

    因為自燕雲十六州入遼版圖之後,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之間的生活方式最少也隔絕了200年(金+元),最多的,已經達到了400年(遼+金+元)。

    而這部分地區又恰恰是明朝對北元防禦線的最前線,所以,朱元璋實際上建構了一套以他的世襲軍人的衛所體系編織的帝國最北方的“小社會”,這部分軍管化的社會,其頂端是都指揮使,再向上,就需要選擇,究竟是對世襲的勳貴效忠,還是對皇族親王效忠。

    朱元璋更加相信自己的兒子們,所以在北方設定大批藩王,並能夠領護衛兵,甚至作為方面統帥,這個目的,就是為了虛化世襲勳貴的影響。

    然而,想歸想,帝國中樞部分的武力的衰落速度,其實是遠超他的想象的,因為明初的軍隊本身就脫胎於民兵,根本不是什麼職業武士階層,朱元璋的養兵思路又是“節用”,其民兵組織退化成半老百姓,其實也就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他們和北方的同行不一樣,臨敵經驗越來越少,老兵也在快速死去,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

    這也是靖難成功的原因之一,現實是,並不是因為分封導致了靖難,而是因為朱元璋中央軍的衰落導致了靖難,試想,如果真的是同等質量的軍隊,50萬打3萬,後者真敢反叛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歷史長河中,你看過哪些讓人流淚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