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雨飄渺

    任何國家的軍事裝備,在技術含量上與工藝處理上,離不開本國的基礎工業技術實力,從工藝上,俄羅斯肯定會遜色於美國,技術創新能力上,遜色於美國,從潛艇人員舒適度來講蘇聯潛艇應該遜色一些,從潛艇的電子系統性來講蘇聯也應該遠比美國遜色,所以蘇聯裝備給人感覺是粗糙,笨重,主要是基礎工業技術水平上與美國有不小的差距。

    從這個側面就反應了蘇聯在精密機床上與美國是有很大的差距。

  • 2 # 明斯克重型機械聯合體

    單從技術上來說,俄羅斯的潛艇綜合水平更高一些。但並不能說俄羅斯核潛艇能全面超越美國,畢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俄羅斯的潛艇在最重要的兩個指標,靜音和潛深兩個方面都能甩美國幾條街。

    俄羅斯OK-650壓水堆是沒有自然迴圈能力的,而美國海狼、弗吉尼亞級在低輸出的情況下是不依靠主水泵即可實現自然迴圈能力。然而即便如此,海狼和弗吉尼亞級在低速下的噪音水平仍然只與亞森級相當。而高速下,美國核潛艇噪音激增,超過26節航速下可以接近120DB,而亞森在高航速時噪音依然控制在108DB左右並且主要是難以探測方位的中低音噪音(目前公認的說法,認為亞森在低速下與海狼噪音相當,高速下亞森噪音比海狼低10DB)。足以看出俄羅斯核潛艇的降噪水平之高。更何況俄羅斯在90年代中期(有資料說95年,也有資料說96年)已掌握自然迴圈堆的設計技術,很可能在未來改型潛艇中使用,進一步降低其噪音水平。

    潛深方面,俄羅斯在冶金和金屬加工兩個方面是下足了功夫。俄羅斯鈦金屬整體加工工藝屬於全球獨步,而特鍾鋼無論低磁還是屈伏強度,也很難有與之相比的國家。像日本NS110屈伏強度也很高,但焊接難度比俄羅斯差不少,低磁性也差。而美國雖然理論上有HY100、HY130甚至更高規格的鋼材,但都屬於合金鋼,加工難度高,使用最多的仍然是HY80。好在美國的HY80低碳鋼效能確實不錯,而且加工焊接技術也比較成熟,能夠最大限度挖掘鋼材潛力,才使得海狼能夠達到600-700米的潛深,但艇身整體設計仍然是曲面更為均勻的拉長水滴形,呈雪茄狀,比不上亞森的耐壓殼設計。當然美國也有美國的強項。首先就是聲納,美國同軸球形陣聲納、舷側陣聲納公認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世界上也就只有美國玩得轉。而俄羅斯使用柱形陣聲納。

    彈道導彈方面,作為核潛艇最重要的武器,美國的三叉戟彈道導彈的成功率遠超俄羅斯的布拉瓦導彈,而效能卻一點不弱,這方面美國佔有優勢。

  • 3 # 清濁御史

    作為世界上軍事最強兩國的大殺器,兩國潛艇技術各有千秋。俄國的潛射和下潛深度技術都是領先美國的但美國的防噪和偵查系統更優於俄國。

  • 4 # LEGEND109

    俄羅斯和美國都屬於當今的軍事大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量衣缽,我們都知道,當今世界,論軍事實力,美國肯定是老大,但是在核潛艇上,到底是美國厲害還是俄羅斯厲害。

    我個人覺得,單從技術上來說,俄羅斯的潛艇綜合水平更高一些。但並不能說俄羅斯核潛艇能全面超越美國,畢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俄羅斯的潛艇在最重要的兩個指標,靜音和潛深都是比美國先進的,當然美國也有美國的強項。首先就是聲納,美國同軸球形陣聲納、舷側陣聲納公認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世界上也就只有美國玩得轉。而俄羅斯使用柱形陣聲納。

    其次是戰略核潛艇上的彈道導彈,三叉戟II(D5)型發射成功率高到驚人的地步。而俄羅斯試射圓錘導彈一直不順利,直到最近才勉強服役。

    畢竟,在戰時,要將對方擊殺才能取得勝利,所以在武器方面,美國就佔據優勢,先進的聲吶,可以先發現對方,先進的導彈,可以率先擊殺對方。

    綜上,我個人認為美國的核潛艇要略勝一籌。

  • 5 # 五嶽掩赤城

    美國在生產製造技術上具有較大優勢,尤其是核潛艇的靜音方面優勢明顯。特別是美國固體燃料導彈非常出色,其在彈道導彈核潛艇上始終壓著蘇聯一頭。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耐壓殼直徑12.4米,在保持圓潤外形情況下攜帶20枚三叉戟彈道導彈,各方面效能都相當出色。前蘇聯被逼之下只能交出颱風級這樣,多層耐壓殼,潛射彈道導彈佈置在兩個7.4米直徑的耐壓殼之間這樣的怪胎。

    但是前蘇聯也有劍走偏鋒的成功,那就是液態金屬核反應堆和鈦合金製造,不計成本的折騰出價格昂貴的“水下戰鬥機”。阿爾法級攻擊型核潛艇,當年水面海試時,北約在P-3反潛機眼皮底下跑出40節的驚人航速,而在與美國核潛艇捉迷藏中,堂而皇之的下潛到900米的深海。再加上鈦合金艇深沒有磁性,磁異探測儀反潛無效,從而引爆北約的“阿爾法危機”,當時美國國防部長在國會諮詢時甚至哀嘆,沒有一種反潛武器可以對付他。第二代鈦合金怪獸、專門獵殺對方核潛艇而建造的塞拉級,前蘇聯解體前建造一艘塞拉級核潛艇的成本超過四艘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同時塞拉級核潛艇也是目前唯一取得“戰績”的攻擊型核潛艇。1992年美國海軍洛杉磯級核潛艇“巴吞魯日”號(SSN-689)尾隨跟蹤“塞拉”I型核潛艇K-276號,K-276號察覺後利用高機動性來個“瘋狂伊萬”調頭直撞。“巴吞魯日”號耐壓殼受到致命損傷,第二年退役。而K-276號修復後扔在使用。實際上美國在冷戰末期耗費巨資研製生產的海狼級核潛艇,就是為了應對“阿爾法危機”。其最大航速35節和500米潛深(美國核潛艇準確資料是保密的,公佈的不一定準確),幾乎是傳統方式建造的極限。不過蘇聯的鈦合金水下怪獸建造成本的使用成本都非常高,而且可靠性存在相當問題,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僅無力繼續發展建造這種“金魚”,甚至連維護都難,阿爾法級多次發生火災事故後早早退役,就塞拉級還在繼續維護最後的顏面。

    蘇聯解體對俄羅斯核潛艇發展造成的影響太大了,不僅大量核潛艇停工和放棄,更重要的是許多相關企業被分割在原加盟共和國,俄羅斯需要花巨大力氣修復核潛艇生產線,對於解體後陷入巨大經濟困難的俄羅斯非常困難。所以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首艦從1997年開始建造,一直到2013年才建造完成,前後用了16年。北方之神級首艦建造時遇到嚴重困難停工,當時有人建議取消建造,恢復生產德爾塔IV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普京當時回答“即使賣了克里姆林宮,也要建造北風之神級”。雅森級攻擊型核潛艇困難實際上更大,首艦1993年開始建造,最終到2013年完成,前後用了20年。雅森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1.38萬噸,最大航速35節,最大潛深660米。公開資料來看,超過了美國海狼級。

    不過幸好美國海軍這段時間摸魚放羊了。嫌海狼太貴(約為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一倍),建造三艘後停產。認為自己在大洋之上再無敵手,到近海大陸架如何打伊朗和北棒這些小船小艇才是主要業務。去建造價格便宜,淺海效能突出,可以執行特種部隊突擊等多功能任務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在北約內部對抗中,多次輸給了英國的機敏級核潛艇……這不是美國核潛艇技術的體現。因而美國現在開始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計劃SSN(X),該計劃提出了“重回藍水“的口號,將突出快速和反潛能力,重新回到攻擊型核潛艇的本行,大洋深處的廝殺。在此之前,美國下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將在2021年開始建造,美國在浪費揮霍寶貴時間後,開始重回正規。

  • 6 # 軍事神判預言實現

    5哥一回答是:俄羅斯的核潛艇比美國的核潛艇捎勝一籌。

    美國俄亥俄核潛艇

    美國第四代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它水上排水量為16600噸、水下排水量為187OO噸,航速每小時25—3O節,最大下潛深度為4OO米,自持力7O天,可以攜帶158枚核武器。電子系統、航電系統、通訊系統、武器系統都比較先進。

    俄羅斯的北風之神核潛艇

    俄羅斯的北風之神核潛艇,排水量為17OOO噸,在水面上的航速是26節、水下航速是29節,這款核潛艇還裝備有16座D3O發射器、另外還裝有16個導彈發射筒、16枚RSM—56彈道導彈,並且還加裝了防輻射級電磁干擾的防護罩,主要就是為了應對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它可以攜帶14O枚核武器,主要擁有著非常好的隱身效能,水下航行的噪音只有1O8分貝,是世界上核潛艇當中的王者。

    其實美國的俄亥俄核潛艇也有它的優勢,它攜帶的核武器數量和優質系統裝備佔據優勢。俄羅斯的北風之神核潛艇主要優勢功能多噪音小防護錯失到位。要說美俄核潛艇不分秋色,談不上誰更利害,只能說俄羅斯核潛艇捎勝一籌。

  • 7 # 黑山0老妖

    美俄核潛艇是代差!美國已經全部玻璃化,也就是說全電腦,全液晶化,開核潛艇就跟玩電腦遊戲一樣。俄羅斯還是掛滿了各種“鐘錶”可靠性非常差,就跟我以前開老解放一樣,小故障肯定有,多少的問題,每次出車都祈禱別出什麼大故障,我們通常可以看到俄羅斯某款核潛艇一共造了8艘10艘,但是每次能出去巡邏的就一兩艘,還經常壞路上,有很多還拍成了影視作品!別以為你造得大就牛逼,核彈數量差不多,射程也差不多,而且反應堆大修時間美國是俄羅斯的三倍,

  • 8 # 使用者108816206552

    如果比較兩國的潛艇技術,全部比較的話註定要連篇累牘了,各位看官也會受不了,我就拿兩國最具代表性的當家花旦的戰略核潛艇作大概的比較,首先在比較潛艇的主要方面分為動力系統,隱蔽性,武器系統三大方面。

    (背景)當下俄羅斯的當家花旦潛艇要屬955型"北風之神"級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在上世紀80年代由紅寶石中央設計局設計研製,在2013年首艘北風之神核潛艇正式服役,第二艘目前正在建造中。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而目前最能代表美國先進技術的要屬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在上世紀80年代首艘潛艇就已經下水,目前總共有18艘潛艇正在服役。美國也在不斷的為上世紀建造的老舊核潛艇翻新升級。

    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

    1 動力系統方面: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主動力裝置使得該級艇的最大水下航速達到29節(一節約1.8km)

    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水下的潛行的最大航速達到25節。即使是在美俄兩國所有型別之中的潛艇技術,目前俄羅斯曾經出現過的超高速神父級核潛艇最大時速能夠達到44節,而美國的海狼級核潛艇最高是35節。

    相比之下,在航行動力方面,俄羅斯核潛艇憑藉強勁的動力要略勝於美國。

    2 降噪隱蔽性方面:俄"北風之神"級在設計艇體結構之時,採用了近似拉長水滴型的流線造型,這種造成能夠在保證水下高航速同時,減少艇體與水流的摩擦,降低航行時候的噪音。據推測,水下航行噪音僅有108分貝

    美國俄亥俄級使用的降噪技術大體是從前一代洛杉磯潛艇繼承下來的,但是也做了許多的改進,甚至“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的噪聲更是降到100至110分貝,已與自然海洋的噪聲水平十分接近,在降噪方面採用技術不同,兩國各有所長,算是打了個平手

    3 武器系統方面: 在核戰略威懾方面,北風之神級裝有16個導彈發射筒,裝配的布拉瓦洲際導彈能夠搭載10個彈頭,射程1.1萬公里,命中精確度為300m。 而美國的俄亥俄級配備的三叉戟最大射程有1.1萬公里,卻只能搭載8個彈頭。在常規魚雷發射上,北風之神搭配的是6門533mm的發射管,而俄亥俄搭配的是4門533mm發射管。在和戰略威懾上與常規打擊上,北風之神要略勝於俄亥俄潛艇。

    俄羅斯的北風之神核潛艇試射“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

    俄羅斯的北風之神核潛艇總體效能要略優於俄亥俄級核潛艇,在部分技術上俄羅斯趕上美國甚至是超越了美國,但是略微高出的差距不足以彌補美國雄厚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加持,俄羅斯目前只有一架北風之神,而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共有18艘,能夠與核動力航母形成核戰鬥群,且正在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因而將實驗室中先進的技術投入應用還有很多的資金,時間等阻礙,俄羅斯在這方面是相對吃虧的。

    綜上所述,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效能要優於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但全面技術研發和應用上,美國的仍然處於長期的統御地位不可撼動。

  • 9 # 海事先鋒

    俄羅斯的核潛艇技術略強於美國,這主要因為俄羅斯的分割式海域環境更適合核潛艇發揮作戰能力,因此從蘇聯時期開始,他們就把海軍發展的重點放在了核潛艇上,據統計,蘇聯和俄羅斯前後一共建造了200多艘核潛艇,規模非常驚人。

    圖為亞森級攻擊核潛艇,他是目前俄羅斯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

    俄羅斯現在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是亞森級核潛艇(代號885型),這款核潛艇是俄羅斯在總結了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和奧斯卡級巡航導彈核潛艇的經驗後發展的一種新型融合型核潛艇,亞森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13000多噸,不但可以潛入水下800米深度進行作戰,使用魚雷等武器攻擊艦船,而且還有8組3單元的縞瑪瑙反艦導彈發射裝置,這些導彈可以搭載核彈頭,攻擊600公里外的陸地或水面目標。

    圖為亞森級核潛艇,它屬於一種融合型核潛艇。

    亞森級核潛艇靜音效能非常出色,擁有俄羅斯特有的流線型指揮圍殼設計,他全身覆蓋有消聲瓦,潛艇核反應堆有自然迴圈能力,裝配在一座減震基座上,整個動力驅動系統也佈置在減震裝置上,美國曾經對亞森級核潛艇展開過分析,得出結論是他比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還要安靜。如此先進的核潛艇,應該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強的攻擊核潛艇了。

    圖為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俄羅斯最先進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北風之神級(代號955型),這款導彈核潛艇雖然只有16個導彈發射器,但是卻擁有齊射能力。潛艇使用了尺寸較小的布拉瓦型導彈,因此潛艇的龜背不是很明顯,他可以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射完所有16枚核導彈,並且脫離發射陣位。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同樣設計了獨特的靜音型指揮圍殼,潛艇的噪音級別較低,相比而言,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並沒有齊射導彈能力,雖然有24枚核導彈,但是需要數個小時才能發射完成。

    圖為亞森級核潛艇模型,可見其艇首巨大的聲吶陣列。

    當然,這和美國海軍的核突擊政策也有關係,美國海軍非常強大,核潛艇在作戰時很難被敵人反潛兵力騷擾或者打擊,因此可以安穩的調整姿態,完成攻擊;但是俄羅斯海軍核潛艇需要在敵人的密切監視下完成攻擊,對於發射導彈的速度有要求,這也是俄羅斯裝備齊射系統,而美國忽視這一系統的原因。

    圖為俄羅斯海軍亞森級核潛艇。

    因此,總的來看俄羅斯的核潛艇要比美國的核潛艇更加先進,這是兩國不同的地理環境和軍事戰略需求導致的。

  • 10 # 雨化晨露

    核潛艇是一個國家的戰備力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那麼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核潛艇更先進,更值得稱讚呢。

    戰略核潛艇(Strategic Submarine)又被稱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因為潛艇所攜帶的彈道導彈射程遠達到或超過8000公里,彈道導彈彈頭具有分彈頭,而且是核彈頭,對別國有威懾力量。 戰略導彈核潛艇是一個國家的戰略基石,是不擔任任何戰術、戰役職責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唯一作用,就是在爆發全面核戰爭的時候,確保敵軍重要目標被全部摧毀。

    那麼放眼全球,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是哪個國家的呢,今天我羅列了中美俄三個國家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並對此進行了排名。 核潛艇怎麼才叫先進?主要應該是看噪音,其次是航速和下潛深度,同時還包括搭載的潛射導彈。

    第一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美國) 目前全球最為先進的戰略核潛艇 。

    第二名,是俄羅斯戰術核潛艇北方之神,他目前的全球排列為第2名,僅次於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順便也提一下中國,中國的核潛艇居世界第三,我們國家這幾年核潛艇的研製也跟緊跟世界步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也達到了世界級的先進核潛艇。我相信隨著國力的不斷壯大,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會研製出更新的核潛艇,可以與世界上的先進核潛艇進行對抗,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讓我們等待著吧,等待著中國日漸強大,在科學研製核潛艇的征程上越走越遠。

  • 1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核潛艇分為核攻擊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

    核攻擊潛艇中最強的是美國的“海狼”,與之不相上下的是俄羅斯的“阿庫拉”;戰略導彈核潛艇中最強的是俄羅斯的“北風之神”,與之競爭的是美國的俄亥俄。

    “海狼”級被稱為“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艇”(Nuclear-powered fast attack submarines),1983年開始設計,計劃用於冷戰中對蘇聯核潛艇的獵殺,替代“洛杉磯級”,所以運用了大量高階技術,非常的先進。

    它的主要作戰物件是蘇聯的“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以及“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

    “海狼”級船殼由HY-100鋼製成,比以前級別中使用的HY-80鋼更堅固,以承受更大深度的水壓

    與以前的洛杉磯級潛艇相比,海狼級潛艇更大、更快、更安靜,攜帶了更多的武器和兩倍的魚雷發射管,能發射多達50枚UGM-109戰斧巡航導彈。

    正因為如此,海狼級造價不菲,美國將“10年內建造29艘”的計劃一再削減,但即便縮到12艘,它們的整體造價也需要336億美元,難怪美軍也承受不起。

    1995年,海狼被削掉了全部建造計劃,所以僅有3艘海狼級現世。其後美國開始設計建造“弗吉尼亞級”,該型潛艇雖說也非常先進,但在總體上也不過是“海狼”的廉價替代方案,縮水嚴重。

    海狼的對手“阿庫拉”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核潛艇,如果不是因為蘇聯的解體,阿庫拉在發展程度上並不會弱於海狼級。不過採用了先進聲吶和AN/BSY-2作戰系統的海狼依然更勝一籌。

    “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俄羅斯在2013年開始服役的最新型裝備,也是過去“颱風級”的換代品。相比那些不堪大用的老式水上裝備,這些水下力量才是俄羅斯海軍如今的面子和裡子。

    “北風之神”比“颱風級”這種龐然大物要小一些,颱風級又寬又胖,長172.8寬23.3米,北風之神長170米寬13米,長度差不多,寬度卻減了一小半。

    排水量上,颱風級為水上2.15萬噸,水下2.65萬噸,“北風之神”為水上1.7萬噸,水下2.4萬噸,差異反倒沒寬度那麼大。

    俄羅斯人為北風之神配備了16枚布拉瓦SS-N-30洲際彈道導彈,這是2005年才試驗成功的新型號(其實就是白楊M的潛射型號,因為之前的SS-N-20在北風之神上連續發射失敗,所以改研製了SS-N-30),它們的射程超過8000千米,可攜帶多枚核彈頭。

    實際上,美軍的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效能也非常優異,美國的優勢在於潛射彈道導彈發射效能上更可靠,艦體綜合靜音管理更強,發射能力更強。但現有的俄亥俄級已經逐漸老化,甚至有早期建造的潛艇已經退出了作戰任務。

    美國現在正在計劃建造的下一代戰略導彈潛艇是“哥倫比亞級”(SSBN-X),這種第五代潛艇將計劃建造12艘,取代俄亥俄級。

    哥倫比亞級比俄亥俄略大,但排水量卻大不少,達到20810噸,使之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潛艇。得益於如此巨大的體型,哥倫比亞級將容納2.2m的彈道導彈發射管,能發射更大規模的導彈,容納更多種類的導彈。

    按照美國透露的訊息,哥倫比亞級將兼顧經濟與高效能原則,大量應用最新科技,比如全電推進系統,高度自動化管理,電機無級變速,噴水推進器等等,單艇造價高達130美元。

    如果建造完工,哥倫比亞級毫無疑問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只是,但願不要像福特級航母一樣,步子太大扯到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