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泛舟擺渡人

    李密這個人有成為帝王的才能,有成為帝王的實力,卻沒有成為帝王的運氣。在楊玄感叛亂時期,李密就已經展現出了超人的智慧和遠見,只是楊玄感鼠目寸光,沒有接受李密的建議,最終導致了起義的失敗。楊玄感起義失敗後,李密被隋煬帝的追兵抓住,李密假裝放棄了逃跑的希望,對待看守人員非常的恭敬,隋煬帝的追兵放鬆了警惕,李密趁機挖洞逃走,在民間隱姓埋名數年之久。

    隋末農民起義爆發後,李密孤身一人加入了翟讓的瓦崗軍。李密加入瓦崗軍的時候,瓦崗軍的勢力還比較小,張須陀多次擊敗翟讓,翟讓聽到張須陀的名字便十分害怕。為了讓翟讓重新燃氣信心,李密指揮軍隊大破張須陀,一戰斬殺了張須陀。瓦崗軍將領都十分欽佩李密的能力,翟讓也開始讓李密獨立帶領軍隊。

    (翟)讓數為須陀所敗,聞其來,大懼,將遠避之。密曰:“須陀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而擒。”

    張須陀戰死後,李密又帶領瓦崗軍攻佔了隋朝的幾個大糧倉,李密每攻佔一個糧倉,必然要開倉接濟百姓。在李密的經營下,追隨瓦崗軍的百姓多達數十萬人,瓦崗軍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成為了隋末最大的起義軍。

    翟讓畏懼李密的勢力,將瓦崗軍領導者的位置讓給了李密。李密又擊敗了隋朝將領王世充,穩固了瓦崗軍的勢力,其餘起義軍看到李密勢力強大,紛紛寫信請求依附。李密火併翟讓之後,徐圓郎、竇建德等起義軍勢力都勸說李密稱帝,李淵也認為李密的勢力強大,未來將會統一天下。

    密於是脩金墉故城居之,眾三十餘萬。其黨勸密即尊號,密不許。

    李密認為天下沒有平定,稱帝不利於瓦崗軍的發展,拒絕了稱帝的請求。李密不稱帝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在起義軍首領勸說李密稱帝的時候,隋朝朝廷還控制著數十萬軍隊,李密一旦率先稱帝,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公元618年,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殺害,李密帶領大軍討伐宇文化及。當時李密剛剛擊潰了王世充,天下的農民起義軍都尊奉他為首領。與此同時,李密又接受隋朝越王楊侗的封號,依附於隋朝朝廷的帳下,勢力已經達到了巔峰。

    眾皆泣,莫能仰視。密復曰:“諸君幸不相棄,當共歸關中(李淵)。密身雖愧無功,諸君必保富貴。”

    李密擊敗宇文化及之後,王世充突然發兵攻擊李密。此時的李密剛剛結束一場大戰,士兵都十分的疲憊,而且李密的倉庫糧食空虛,士兵很久沒有得到獎賞,鬥志大大下降。王世充趁虛而入擊敗了李密,李密被迫投奔了李淵。李密投奔李淵之後,李密的舊部仍然盤踞在山東,這些人對李密忠心耿耿,只要李密一聲令下,仍然能夠拉攏起一支強大的力量。

    李淵派遣李密去山東招撫舊部,中途又反悔想要召回李密,李密不願返回長安,趁機發動叛亂。李淵得知了李密叛亂的訊息,派人在沿途埋伏殺死了李密。李密遇害之後,徐世績帶領李密的舊部投降了李淵,強大一時的瓦崗軍就此覆滅。李密擅長拉攏人心,打仗的時候精通謀略,他本來具備成為帝王的潛質,然而運氣不佳一戰失利,最終落得悲慘的下場。

  • 2 # OnMyWay2020

    這是人的通病,一旦到高位,就容易迷失,所以領導難做 ,每個人要走正確人生,國家要走正確道路,要高處不勝寒,要居安思危,要不斷自我批評,自我糾錯,個人如此,團體如此 國家也應如此

  • 3 # 塵子渝

    不當家不知油米貴,李密在楊玄感手下出了三策,上策是襲據涿郡,扼臨榆關(今山海關),使隋軍潰散關外;中策是攻佔長安,佔據關中和隋煬帝對抗;下策是攻打洛陽。楊玄感選擇了下策攻打洛陽,結果久戰無果,最終兵敗身亡。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李密自己成為當時最大的諸侯以後,也選擇了下策攻打洛陽,結果百戰百勝的李密,在洛陽遭遇了最大的阻力。洛陽作為當時隋朝最後的堡壘,表面上是一塊肥的流油的肥肉,實際上卻是最為難啃的骨頭。李密攻下洛陽,萬事大吉,但是久攻不下,很多不是問題的問題就成了問題。

    為何李密前期戰無不勝?

    李密前期在楊玄感旗下是軍師是參謀,其每一次決策可以高屋建瓴,切中要害,但李密自己成為首領就難免當局者迷。到手的利益再丟掉是李密不能決斷的,在幫翟讓擊敗張須陀是戰術,也是一次不對等的較量,張須陀是不知道翟讓背後有高人李密,百戰百勝的張須陀在對待農民軍底色的翟讓是不夠慎重的,因此李密成功擊殺張須陀,完成在瓦崗軍的第一功,也成功成為瓦崗軍的骨幹和頭領。

    攻下隋朝最大的糧倉洛倉讓李密的威望成為瓦崗軍和天下曙目的豪傑,李淵更是推舉李密為“四海盟主”,翟讓也識時務的將首領之位退讓給李密。然而在李密最為輝煌的背後卻藏著分崩離析的危機。

    李密之所以前期戰無不勝是因為第一李密的對手實際上不強,又成功融入瓦崗寨,成為瓦崗寨的首領。但實際上李密並無太多真正可以信賴的人馬,所以李密形式一片大好的時候,卻沒有時間來消化勝利果實。

    這就好比水滸傳中的宋江繼承晁蓋的基業一樣,李密比翟讓更有計謀和能力,在接受翟讓的政治軍事遺產之後,很快就可以打下一片新天地。

    李密的危機,內外交困,根基不穩

    李密實際上是外來人,在瓦崗寨的死忠也就王伯當一人,在處理翟讓的問題上李密很顯然過於激烈。翟讓本人已經將權柄給予了李密,只是翟讓的哥哥翟寬,眼紅李密的事業,動了奪回權利的野心。李密果斷處理了翟讓兄弟,拉攏了徐世勣、單雄信、秦瓊、程咬金等人,但實際上李密卻始終防範這些瓦崗舊將。

    柴孝和建議李密讓徐世績、裴世基等人守洛口、興洛,李密親自挑選精銳殺入關中,奪取長安,然後天下可定。這和李密當初建議楊玄感的中策是一樣的,至於上策楊廣在江南已經失效。因此李密自然也知道奪取關中才是上策,但是李密因為不信任部下,也不捨得已經奪取的糧草和地盤,更害怕以山東人為多數的軍隊無法支援自己在關中立足,因此李密錯失良機和王世充在洛陽進行拉鋸戰,雖然李密屢戰屢勝但卻始終無法攻下洛陽。

    而宇文化及殺死楊廣,北上夾擊李密,促使李密接受楊侗的策封,先行擊敗宇文化及,然後以楊侗為內應殺死王世充奪取洛陽。計劃很美好,李密擊敗宇文化及的同時,王世充也開始整頓洛陽,排除異己,拉攏單雄信等人。

    李密回過頭攻打王世充的時候,形勢依然改變,沒有後顧之憂的王世充的戰鬥力已經今非昔比。而李密連續作戰,部下邴元真、單雄信已經和王世充眉來眼去,更作死的是一連串的勝利讓李密剛愎自用,不在禮賢下士,對士卒也是不加體恤,再加連續作戰而無根據地的李密不得不面臨糧草輜重的短缺的問題。

    王世充和李密在邙山下排開陣勢要決一死戰,裴世基建議李密避戰,突襲洛陽,然而心高氣傲的李密認為不怕王世充不出來,就怕王世充當縮頭烏龜。李密很自信的和王世充決戰,結果慘敗,單雄信和邴元真投降王世充,裴世基、程咬金、祖君彥等人被俘虜。

    之後李密實際上有機會東山再起,徐世勣也就是後來的李勣還有地盤和士兵,但是李密很顯然是不信任李勣的,直接選擇投降了採取李密上策奪取關中的李淵。

    實際上李淵對李密還是非常好的,將表妹獨孤氏都嫁給了李密,但是李密不甘久居人下,最終和死忠王伯當共赴黃泉。而李勣投降李唐的條件之一就是安葬李密的屍首。

  • 4 # 李厚何

    很多年前我曾經就李密作為楊玄感幕僚時力勸楊玄感不要耽擱,早入關中,自己成為瓦崗軍主帥後卻顧戀倉粟,徘徊洛陽堅城之下,重蹈自己曾譏諷過的楊玄感覆轍,有各種複雜的特殊原因,並非純為個人水準問題。

    然而綜觀李密一生,實則是個冒險精神很強的人,當年為楊玄感畫策,上策直趨遼北斷隋煬帝歸途,其次才言關中,冒險性大於穩健性;大海寺之戰,以屢敗之眾而毅然與勁敵張須陀決戰;兵敗投唐後,仍敢以數十人,衣婦人衣而詐桃林縣,走熊耳山,足見其勇於行險決勝的性格特點;而他決策圖翟讓,當兩敵夾攻時果斷向洛陽皇泰主稱臣,決斷之迅速果斷,連死敵王世充都不由讚歎:“李密天資明決,為龍為蛇,固不可測”。這樣一個人物,何以會顧戀倉廩而不知遠圖呢?

    其實,同是造反,同是攻打洛陽,楊玄感和李密的所處的情形是很不同的。

    楊玄感反時,天下雖已疲憊,但一統之態勢尚未破壞,隋朝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尚強,隋煬帝的威信尚高,非有足夠震撼力的行為不足以動搖此基礎。故而李密提出的上策是直趨遼東,斷遠征高麗的隋煬帝歸路,促使東征軍混亂潰敗,從而直接摧毀隋朝的首腦,造成天下無主,有力者居之的局面;而中策則是取關中,一來奪取帝都足可以動搖隋朝的正統,二來遠征將士、尤其高階將領的家屬多在京師,取之可以動搖軍心,三來關中險固富足,可以持久。且楊玄感的主力,系身經百戰的楊氏私屬和為遼東之役徵發的精壯運夫五千、丹陽宣城篙梢三千,戰鬥力強且距家千里,無後顧之憂,可以進行快速機動和長途奔襲。而一旦貪攻洛陽,曠日持久,失去打亂隋朝陣腳的機會,待煬帝從驚惶中反應過來,啟動其尚有效力的國家機器以平叛,則孤弱無依的楊玄感部只有覆滅一途了。李密的建議,是符合當時戰略態勢的冷靜、明智分析。

    而瓦崗軍攻洛陽時情況完全不同。

    時隋煬帝在揚州,不久又被宇文化及所殺,越王在洛陽,王世充泱泱非少主臣,代王坐守關中,兵微將寡,天下群雄並起,隋朝的權威已經大大削弱,李密如進取關中,雖仍能取得有利的戰略態勢,但其對全域性的震撼性,卻已非當初楊玄感謀反時可比。

    更重要的是,和楊玄感的精壯輕兵不同,李密所部人數眾多卻成份複雜,不僅有山東“盜賊”、河南饑民,還有大批隋朝降官降卒和各地各路歸附的起義力量。這些附義之眾,如王君廓、張青特等,多是反覆兇險之輩,而饑民投軍者更多達數十萬,吸引他們聚集到李密旗下的理由,固然是瓦崗戰勝之威,更重要的卻是黎陽、洛口兩倉豐富的存糧。不僅如此,縱使瓦崗內部,翟、李兩勢力的矛盾也錯綜複雜,這樣的部隊,可以同勝,卻難堪一敗——後來李密北邙之戰僅一戰敗於王世充,數十萬眾,竟旬日瓦解,可為佐證——,如果無糧可供,更是毫無凝聚力,一觸即潰,甚至不觸便潰。李密之不能悉眾西進,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當然,李密固守兩倉雖無大不當,其具體舉措卻多有可議處,如對糧倉管理粗疏,只知散發,卻不作登記統籌,遺米滿河,不知顧惜,既不能憑藉糧食為紐帶有效控制歸附之眾,又最終難免糧盡眾散的危險;且長久頓兵堅城,根基不固,未能趁揚州、洛陽兩敵內部矛盾激烈時先擊破一處以安側後,甚至不能如竇建德那樣首先建立一塊完整穩固的根據地,卻徘徊中原四戰之地,先檄文討隋,覆上表臣隋,前跋後慮,兩難顧全,坐待宇文化及北返,從而陷入兩敵對攻、左右為難的窘境。

    由此可見,分析古人決策的動機和得失,必須從當時實際情況和戰略態勢出發,從多側面、多角度來分析研判,才有可能得出較為接近事實的結論。若只及一點,不及其餘,便難免失之毫釐,謬之千里。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李密在楊玄感起兵時並不負實際責任,只需出計,而考慮其他問題則是主帥楊玄感的問題,但自己起兵時就要考慮從柴米油鹽到吃喝拉撒的一大堆雜事,他的烏合之眾缺乏整合,守著糧倉才不至一鬨而散,一旦離開糧倉西進,可能沒到關中就完蛋了。且此一時、彼一時,楊玄感起兵時天下震動、關中空虛,而李密此時已經喪失了良機,關中有李淵大軍嚴陣以待,洛陽又有王世充的重兵集團,弄不好就會被前狼後虎夾擊。

    此外,李密用陰謀害死翟讓的時機不好,令原本最可倚靠的瓦崗舊部四分五裂,真正可倚靠的只剩下一個王伯當,單雄信、邴元真心生異志,徐勣雖無二心,但李密在殺翟讓時差點將對方砍死,心中有愧,不敢過於親近,賈潤甫等則進入“打醬油”模式不肯盡力,所能依靠者變成了裴仁基、秦叔寶等隋朝降將降官,在李密稱臣於皇泰主後,他們到底算隋臣還是隋賊已經混淆不清,當王世充同樣打著皇泰主旗號來討伐時,本來就是隋臣的這些人,又如何靠得住?雖然這些人中絕大多數在投降王世充後不久就先後反悔,但那是他們透過接觸意識到王世充不但為人有問題,而且實際上並不是隋朝忠臣而是意圖謀反,可這對李密而言,就已經是馬後炮了。

    結果現實就演變成如此的軌跡:因為軍隊構成複雜、謀殺翟讓後內部矛盾尖銳,李密久攻不下洛陽卻不敢輕易放棄城外糧倉西進,結果在宇文化及部北上後面臨兩路隋軍最精銳主力(宇文化及部是隨同隋煬帝南下的隋朝最精銳中兵“驍果”,王世充部則是隋中兵主力南下時留守洛陽都城的部分)夾攻、糧食卻眼看吃完的窘境,不得不冒險稱臣於皇泰主去打宇文化及,結果兩敗俱傷,且既失去了天下義軍共主的制高點(“你都成叛徒了好麼”),也無法和王世充共存,更難以約束最後可倚靠的軍中隋朝降將(“我直接和隋朝勾搭比透過你方便”),當王世充發難之際,他的選擇餘地已經不大,即便初戰僥倖取勝,發展下去也很難有兩樣的結果,而一旦眾散,中原四戰之地不能立足,山東是徐勣領地他不敢去,除了投奔有過一些聯絡的“友軍”李淵,他還能怎樣?李密的決策錯誤實際上是前期(過早殺死翟讓和第一時間未選擇關中而是選擇洛口倉為戰略方向,導致李淵搶先入關;先高調罵隋煬帝“罄竹難書”然後又投降皇泰主)鑄成,後期已經無法補救了。

    什麼?投徐勣就好了?看徐勣後來在高宗換皇后時的表現,您不覺得還是這樣留點遺憾比較好,否則萬一逼出個人性之惡,會更令人失望?

  • 5 # 春秋硯

    隋煬帝二徵高句麗,天下百姓苦於兵役、徭役,已經無法忍受。貴族出身的楊玄感在黎陽督辦糧草,密謀起兵,他迅速從長安接來以才聞名的好友李密,商量策劃。

    下車伊始,李密也不廢話,對楊玄感建言:“現在天子親征,遠在遼外,距離北方重鎮幽州已經上千裡了,天子統帥軍隊的南面是大海,北面是外敵。如果現在出其不意地發兵北上,控制住咽喉要道,那麼天子前有強敵,後無退路。有不了多久,就會彈盡糧絕,束手就擒,這是上策。"見楊玄感聽得入神,李密繼續說:“關中地區是天府之國,我們若是迅速地發兵,繞過沿途的關隘,趁各地還沒有防備,直取長安,佔據關中,進可攻、退可守,就算天子親來,也能立於不敗之地,這是中策。”楊玄感仍不置可否,李密只得繼續說到:“就近攻打東都洛陽,進行艱苦的攻城戰,勝負難料!這是下策。”但楊玄感要的就是攻打洛陽,他的理由是,朝廷官員的家屬都在洛陽,如果不拿下洛陽,怎麼能讓他們動心。

    事後看來,李密的眼光無疑是正確的,李淵就是佔據了長安,從而奠定了唐朝立國的基礎。

    楊玄感兵敗,李密東躲西藏,最終,投奔了瓦崗軍。在這裡,他又迅速地發光發熱,設計打敗了令翟讓畏懼的張須陀、襲擊興洛倉,開倉放糧,再敗劉長恭,翟讓主動讓賢,各地豪傑聞名來投。

    自此以後,瓦崗軍日益壯大,李密的事業達到了頂峰。柴孝和勸說李密:“秦地有高山黃河為屏障,楚霸王項羽拋棄他因而滅亡,漢高祖劉邦以此為根據地而統一天下。如果讓裴仁基鎮守回洛倉,翟讓鎮守洛口倉,您親率精銳,西襲長安,可以兵不血刃地奪取長安。在以此為根本,兵精糧足,東征中原,天下可定。如果讓別人先走一步,佔據長安,則悔之晚矣。”李密也深知這個道理,當初,他向楊玄感所獻的中策就是如此。但如今他是最高決策者了,卻無法決斷。他的理由是:我的部下都是山東人,不打下洛陽,怎麼肯跟我去關中呢,況且諸將都是江湖好漢,留下來的又會爭權奪利,自相殘殺,如果出現那種局面就完了!不久,瓦崗軍又出現了內訌,翟讓被李密所殺,內部出現離心離德的現象;與宇文化及的廝殺消耗了瓦崗軍的實力,出現了戰略選擇上的失誤;有功不賞,也使將士寒心。最後,由於輕敵,敗於王世充,投降李唐後再判,更是自尋死路。縱觀李密一生,前期算無遺策,後來卻是昏聵無能。很多人以為是驕傲所致,一路的正確使得他無比自負,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雖然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個人定位不準,沒有找準自己適合的位置。我們看到,李密英明神武的時候,是在他做助手,輔佐他人的時候。他在副手的位置上很出色,而當它成了一把手,他的睿智減少了麼?當然沒有,他只是沒有能力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一個團隊中,各種角色相輔相成。瓦崗軍中的李密不恰當的成為了最高決策人,這對雙方都是悲劇。

    後世有個很好的例子,巴頓是美軍高階將領,二戰英雄。然而,當有人提議讓他擔任獨立指揮官時,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堅決不同意:" 巴頓是美國陸軍最優秀的將領,但是,他會成為最差勁的司令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年輕時的康熙皇帝根本沒有實際權力,如何能夠扳倒第一權臣鰲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