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戚潤憨
-
2 # 知名心理諮詢師
中國大量的調查表明,20%左右的大學生中呈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適應不良現象.心理障礙發生率與已往相比有明顯上升趨勢。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那麼目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何特殊性?如何使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更健康等問題,一直是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為了比較真實地瞭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本書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對大學本科不同年級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長期以來人們只注意大學生生理上存在的健康問題,而忽略了心理上也存在著健康問題。實際上,人體本是生理與心理的統一體,健康的意義不僅在於生理方面,在心理方面也極為重要。 1989年,WH0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認為健康應該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要求人們不能以軀體狀態來評判一個人的健康,而應從四個方面綜合評判一個人的健康。 關於心理健康的含義,國內外專家有過不少的研究和論述。心理學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當事者在這種狀態下,能良好地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積極的狀態。不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精神病學家梅尼格爾 (KarlMenniger)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及相互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心理健康者應能保持穩定的情緒、敏銳的觀察力和愉快的心態。社會工作者波孟(w.W.Bochm) 指出:“心理健康是合乎一定水準的社會行為:一方面能為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為本身帶來快樂。” 雖然關於心理健康的含義,國外學者的理解各有不同,眾說紛紜,但都比較傾向地認為,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個體,在高階神經功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智力正常、情緒穩定、行為適度.具有協調關係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和特徵。我們在討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時,一定要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並不是一種固定的狀態。而是一種不斷髮展的過程;同時心理健康也不是指對任何事物都能愉快地接受,而只是在對待環境和問題衝突的反應上。能更多地表現出積極的、適應的傾向。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原則及應具備的能力1.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標準的問題,是一個一直受到人們關注的問題。國內外不少專家對此都有過研究和論述。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曾經把心理健康的標準擬定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慧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 具體標誌為:“①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②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謙讓;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和麥特曼在20世紀5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並能恰當估量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實際; ④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諧;⑥善於從經驗中學習;⑦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⑧能適度地宣洩情緒和控制情緒;⑦在符合團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⑩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適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六大標準:①力爭自我的成長;②能客觀地看待自己;③人生觀的統一;④有與他人建立和睦關係的能力;⑤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識和技能的獲得;⑥具有同情心,對生命充滿愛。 中國學者馬建青主編的<心理衛生學>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①智力正常;②善於協調控制情緒,心境良好;③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④人際關係和睦;⑤能主動地適應和改造現實環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健康;⑦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的特點。 (1)賈霍達的六項心理健康標準 賈霍達綜合了佛洛姆、馬斯洛和羅傑斯的觀點,歸納了六項心理健康的標準。 ①對自我的態度。這種態度包括能客觀地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經驗、感情、能力和意見的程度(自我認識);能整體地接納自己的優缺點的程度(自我悅納);能統整自己的各種屬性,明確地加以認識,並區別自己和別人,與承擔角色責任的程度 (角色認同)等要素。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在這些要素上能夠表現出較優異的水準。 ②成長、發展與自我實現。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夠堅定不移地向自我的目標邁進,盡全力採取積極的行動以完成自我的實現。在生恬中對工作、對別人關心之至,願意為工作與他人而獻身,並能為他人共鳴。 ③整合的人格。人格是由三個層面整合而成的:第一是“心力的平衡”,即本我、自我與超我三者處於平衡狀態的人格結構;第二是“對於人生的統一性態度”即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一致性;第三是“對壓迫的抗衡”即對挫折的忍受程度或自我強度。 ④自律性。自律性乃是個人是否獨立於其所處環境以及能否自我決定。倘若欠缺自律性.則個人只能對環境的刺激做出被動的反應;則個人猶如牆頭草.隨風而飄。反之,個人若能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狀態下展開行動,那麼他便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⑤對外界的環境知覺的精確程度。它是指個體對周圍的外在世界瞭解到何種程度,或能否使自己認知的誤差縮小到最低的程度。一個人對其所處的世界沒有準確的認知。便無法採取適當的對應行為,容易陷入不適應的狀態。因為潛存於個人內心的慾望、願望、焦慮、不安等情緒因素,會扭曲人所知覺到的事實。因此。一個人假使能瞭解這一點,而能將自己所認知的內容與現實環境做一番對比,以修正自己的認知,或能採納別人的意見,即使他面對壓力,也能依據較正確的認知.而採取更適當的反應行為。這正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本條件。 ⑥支配環境。這是指人不僅需要適應環境,還要能主動地向其所處的環境挑戰,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 (2)舒爾茲的五項心理健康標準 ①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人無法永遠保持理性,但起碼應能有意識地引導自我的行動,並能接納自己的命運。這與賈霍達綜合第一項和第四項類似。②能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強和弱,長處和短處,要寬待與悅納屬於自己的一切,讓自己保持本來的面貌。絕對不加以偽裝。這和賈霍達的第一頊相近。③能正視現實。人雖然或多或少要受到幼兒時期經驗的影響。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並非像弗洛伊德所說的那樣“對於過去,人是一個物理的附庸者”。人固然應放眼未來的目標,或懷抱遠大的志向,但是目光的焦點尤其必須關注正在進行的事務。④能向新目標或向新經驗挑戰。即對於挑戰目標或新經驗的刺激性人生的渴望.基於對寂靜而安定的人生的期待。⑤獨特的人格特質。 從上述關於心理健康標準的闡述中,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啟示:第一,由於人的社會生活和遺傳因素是多樣的,人的社會背景和人體差異是多方面的.所以人的心理健康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也應是相對的和多樣的;第二,心理健康的標準又具有統一性,心理學家普遍把正常的智力、穩定的情緒、堅定的意志、良好的交往能力、正確的自我意識、適應環境的能力、挫折的忍耐能力作為心理健康的標準。 2.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學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對衡量大學生心理健康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線索,結合目前中國大學生的狀況,莫雷等人提出瞭如下的標準。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綜合。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水準雖然有所不同,但智力是正常的。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 (2)能協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情緒之所以能影響健康,是因為情緒能透過下丘腦、腦下垂體、植物性神經系統引起身體的器官功能變化.這就是情緒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的生理學基礎。例如,在焦慮、憤怒、怨恨時.胃黏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導致胃潰瘍。情緒穩定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意味著肌體功能的協調和心理活動的協調。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樂觀、開朗和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總是佔優勢的,雖然也會有悲、憂、愁、怒等消極情緒體驗,但是一般不會長久,同時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論遇到什麼事總能適度地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既不會得意忘形,也不會悲極輕生。 (3)意志堅強可控 健康的意志應該具有目的性.即自覺地確定行為的目的。在控制和執行計劃時,既不輕信於人.又能集思廣益,需要作出決定時。既能毫不猶豫,當機立斷,又能深思熟慮,靈活機動;應具有堅韌性,既具有持之以恆,一干到底的精神,不朝三暮四,不見異思遷,同時又通情達理而不頑固執拗;應具有自制性,即能夠為了達到目的而控制意識的感情衝突,約束自己的言行。 (4)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徵 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心理發展的各個階段所表現出來的質的特徵,稱為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簡稱年齡特徵)。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質的特徵,由軟弱無能到獨立行走,從不識不知到有識有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從意識腺朧狀態到思想開竅,再從思維敏捷到思維遲鈍等,其心理行為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髮展變化的。每個人的認識、情感、言行舉止應基本符合他的年齡特徵,這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現。如果嚴重偏離了這個一般規律,那就是異常或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例如,大學生應該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勤學好問,喜歡探索和創新。如果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老氣橫秋,老態龍鍾;或者是像個小孩子那樣,喜怒無常,經常耍小孩子脾氣,甚至對任何問題都拿不出自己的主見,處處依賴家庭,一旦離開父母就生活不下去,對於這樣的人,人們就認為他的心理是不正常的。 (5)人際關係和諧 健康的人際關係應該是樂於交往,接觸他人時持積極態度,能夠理解和接受別人的思想感情,也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交往過程中既能取悅於人.也能愉悅自己;在集體中既有廣泛的朋友,又有一兩位至交,而不是人人都萍水相逢,只是泛泛交往。假設某個大學生長期不與同學交往,在班上沒有知心朋友,心中只有自己。從不為集體著想;或者對同學不能以誠懇、謙虛、友愛、寬容的態度相待.不能體諒、忍讓、尊重和幫助他人;而總是欺辱、怨恨、敵視同學們,那麼就應考慮他的心理是否出現了異常,產生了心理不健康的問題。 (6)適應社會生活 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能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能正確的認識環境。處理好個環境的關係;能瞭解各種社會規範,自覺地用這些規範來約束自己,使個體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的要求。另外,心理健康者還能動態地觀察各種社會現象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自己的要求,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如果發現自己的需要、願望與社會要求發生了矛盾和衝突,就要及時放棄或修改自己的計劃,以謀求和社會協調一致,而不是逃避現實.更不應該妄自尊大,一意孤行,影響心理健康的發展或是成為違法犯罪者。當然,也不能要求每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他所遇到的每個問題都解決得盡善盡美。但他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是現實的、積極的。 (7)熱愛生活,樂於學習和工作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在各種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也只有透過具體的活動才能表現出來。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熱愛生活,積極投身於生活.並在生活中享受人生的樂趣;而且能夠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並能取得一定的成就。這些成就又將為他們帶來喜悅和滿足,轉而又增加他們對學習和工作的興趣。但是。有的大學生不是這樣的,他們盲目地認為自己太笨或沒有考上一個好大學、好專業,或抱怨自己沒有學好是老師教得不好。怨天尤人。苦悶失望。繼續發展就會影響學習和工作,這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徵兆。 (8)有完整和諧的人格 心理學上所講的人格.是指一個人在他一生髮展的漫長經歷中所逐漸形成的,表現為穩定的和持續的心理特點以及行為方式的總體。健康的人格特徵是有機統一的、穩定的,即他所想的、說的、做的是統一的。如果知道一個人具有某些特徵,一般就可以預見他在某種情況下,將會怎樣行動。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不是一貫的、統一的,則說明他的心理已經不健康了。這種行為表現互相矛盾的現象在某些大學生身上也可以看得到。判斷一個人的人格健康狀況,還有一條標準,那就是個人自我接受的情況,即在自知長處和弱點的基礎上,避免無謂的自卑或虛榮。使他們永遠保持輕鬆、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
3 # 岸說事
學習了心理學之後,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與不愉快,都能有個理性的認識與應對了。
比如面對抑鬱症,可以知道是分三個維度的:輕度抑鬱症、中度抑鬱症,重度抑鬱症。而這三個維度的區分可以到權威的機構或者醫院用量表測評。如果是中度或者重度的抑鬱症呢,必須服用藥物治療才能緩解症狀的減輕,再輔助心理諮詢,會緩解或者痊癒。
當然還有別的治療,運動,到外面曬太陽,增加活動量,抑鬱的症狀會慢慢減輕;還有進行參加沙龍或者團體活動,更有助於心理的成長;寫作,是一個很好的處理不愉快的方法。
近年來很多產後抑鬱症的患者發生的自殺、把孩子殺掉等等,都是家庭無知,對產婦的情緒淡漠,不理解,甚至心理傷害才導致到悲劇的頻頻的發生。而如果有了心理學的知識,就會對抑鬱症的患者有很多的關愛、理解,接納等等,讓其有個良性的發展,恢復的階段,不至於有悲劇的發生。
學習了心理學之後,面對家庭矛盾與處理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的有彈性了。我們每個人在處理問題的模式上、溝通模式上都是不同的,那麼學習了心理學知識之後,就知道人的差異性,而要取得一致性,就要不斷的溝通,不斷的接納,不斷的用愛的方式,這樣家庭矛盾減少了,更和諧了,幸福感會越來越高的。
而我們每個人關心的親子關係,只要你瞭解了一個孩子的發展過程中的敏感期,比如語言敏感期、自我醒悟的敏感期、社會規則建立的敏感期、空間探索的敏感期,你在孩子出現一些事情或者行為的時候,就會明白,這是正常的行為,也不會焦慮,同時會幫助孩子完成他的敏感期的很好的建立,孩子長大之後,也是各方面發展協調,人格穩定,生活當然很愉快了。
-
4 # 花開芝麻
理性分析判斷不愉快的原因,
找到改進的辦法。
如果是無厘頭的不高興,那就讓自己動起來
運動是讓人快樂的最好辦法。
-
5 # 胡文生心理
《找到不愉快背後沒有滿足的心理需要,就找到了心理學的處理方法。》
所謂不愉快,就是一種消極的情緒感受。如何運用心理學來處理這種消極情緒呢?
學了心理學,首先就會明白消極情緒是沒有被滿足的心理需要。
因為情緒是以人的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它反映的是客觀外界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係。
外界事物符合了你的需要,就會引起你的積極情緒體驗,比如高興,愉悅,快樂,滿足等,這些都是積極情緒。
外界事物不符合你的需要,便會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比如,焦慮,抑鬱,憤怒,妒忌等等不愉快。這些就是消極情緒。
那麼要處理這些不愉快情緒,就不能只拿情緒說事兒,要依據心理學的規律,看到主要原因在情緒背後的需求。這就要求你去合理評估分析你的這個需求是否合理,是否在你的能力範圍,是否對這個需求有很大不客觀的認知,認清了這個需求的本質,也就克服了這些不愉快消極情緒。
-
6 # 心羽心理時間
用心理學處理生活中的不愉快,要從幾個方面來說:
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一般我們處理情緒的方式就三種:忍、爆、逃。這些方式並不能讓我們解決問題,因為出現類似的情況,還是會情緒化,很鬧心。正確的處理方式是需要了解自己情緒的來源和意義,從根源上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讓自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總被情緒掌控。
其次,要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的不愉快,來自於一些問題或事情的處理結果,自己也不滿意,別人也不滿意,或者自己滿意別人不滿意,或者別人覺得可以了,自己還覺得不夠好,也是產生不愉快的因素。
最後,就是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很多的不愉快,來自於人際交往中的矛盾,所以需要提升與人相處的能力,溝通的能力,與人協作的能力等等。
這三個方面提升之後,你會發現,你的不愉快就會減少很多哦!
回覆列表
人的不愉快,多數是自己的願望得不到滿足造成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因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反思一下,是否自己的目標定得高了,是否脫離了實際,不夠合理。降低目標,調整心態,就會心情舒暢。二是不要抱著好高騖遠的心態想問題,要常懷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理,多去想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好,要常思己過,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這樣就不會自尋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