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
2 # 庫特邁爾
個人看來,二戰期間蘇德之間矛盾的最主要因素,從本質上看,是兩種不同意識形態和人類兩種不同所有制制度產生的碰撞,不可避免。本文試圖從以下角度來闡述:
一.歷史、宗教及地緣政治等因素的根源
蘇聯的前身——俄國,從地理上看橫跨亞歐大陸,處於歐洲的東面,歷來屬於傳統意義上歐洲的邊緣地區。而歐洲歷史上數次大規模外來民族的入侵,都來自東面。
以蒙古第二次西征為例,拔都和速不臺統帥下的西征軍中,就有不少被征服的東歐各民族僕從軍伴隨蒙軍攻城拔寨,燒殺搶掠。一直挺進到西歐腹地多瑙河流域,讓整個歐洲戰慄不已。在正統的歐洲尤其是西歐的歷史記憶中,潛意識裡歷來都將地理上的歐洲東部各國和民族排斥在外,和來自亞洲的遊牧民族劃為一體,視作匈奴人、突厥人、韃靼人、蒙古人的後代,稱其為蠻族和來自東方的入侵者。
蒙古西征示意圖
東羅馬帝國覆沒後,俄國的前身,東歐的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三世出於政治因素考慮,迎娶了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亞為妻,並將東正教奉為莫斯科公國的國教。隨著16世紀後,莫斯科公國擺脫蒙古人的統治擴張成東歐地區性強國,影響力也逐漸擴大。繼承了東正教的政治遺產及意識形態的東歐,與西歐天主教國家形成了宗教對立。
到彼得一世大帝改革後,俄國由落後的農奴制國家一躍成為歐洲強國,先後與當時的歐洲諸強如瑞典、波蘭、土耳其等進行了一系列戰爭,獲得了克里米亞等大片領土和波羅的海出海口等戰爭紅利。在擊敗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歐洲霸主拿破崙後,沙皇俄國成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並在此後幾十年內,一直以保守派面目扮演著“歐洲憲兵”的角色,干涉各國內政,積極打擊代表當時先進生產力的資本主義進步勢力,引起各國的的痛恨。
因此,俄國曆史、文化、宗教信仰、制度等方面,都與繼承羅馬帝國衣缽的歐洲之間,在獨立的地緣格局、民族、語言、風俗差異等因素影響下,不僅顯露出對立和衝突,還有有較深的隔閡。以歐洲人尤其是西歐人(日耳曼語族 ,羅曼語族 ,希臘語族 ,凱爾特語族 )的角度來看俄國,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點,認為俄國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歐洲的一部分。而蘇聯建立於俄國的基礎之上,繼承了傳統歐洲對俄國的看法,尤其是更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率先在蘇聯建立後,無形中放大了這種觀點,這也是俄羅斯至今都較難融入歐洲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一戰後社會主義思潮的崛起和意識形態對立的形成。
資本主義的制度弊端在歐洲及其殖民地造成了嚴重的社會不平等,階級、民族、宗教等矛盾日趨尖銳。1914-1918年由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益爭奪所引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損失。在此背景下,歐洲各國及殖民地體系內人民反戰和爭取獨立、自由、平等的社會思潮此起彼伏、空前氾濫。
以中國為例:嚴復譯自英國的《天演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等思想,由於具有主張社會變革、民族覺醒的積極意義,在清王朝遭列強入侵、風雨飄搖的動盪時代,成為了中國社會各界救亡圖存運動中有力的思想武器。
但一戰後,隨著整個世界範圍內對戰爭的反思潮,這一曾經推動過中國社會變革和進步的進化論遭到了批判,認為其鼓吹的叢林法則,為一戰中帝國主義推行霸權政治,欺凌弱小國家和民族提供了理論依據。因此,當時的中國思想界,由俄華人克魯泡特金提出的人類互助論越來越受歡迎。類似於“互助論”這種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為馬克思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也為日後共產主義的誕生及推廣提供了精神土壤。
嚴復及翻譯自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
但社會主義這一代表當時先進生產力思想的廣泛傳播,類似於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時遭到封建君主專制的打壓一樣,受到傳統歐洲資本主義的敵視和抵制。二戰前的歐洲,普遍存在著反猶、反共的保守主義思想。也為後來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意識形態之爭,埋下了伏筆。
三.蘇聯社會主義政權建立後與歐洲的對立更加嚴重
十月革命後,蘇聯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帶有實驗性質的社會主義國家。
其無產階級專政,生產資料公有,消滅貧富分化和階級差距等舉措,與當時的歐洲普遍實行的帝制及壟斷資本主義制度大相徑庭,格格不入,遭到了歐洲各資本主義國家反動勢力的聯合圍剿;
因此,蘇聯在建立政權的過程中,橫遭干涉,危機四伏。保皇黨、舊貴族、資本家、大地主等保守勢力在歐洲干預支援下,進行了瘋狂的反撲。在此情況下,蘇聯採取了“以血還血”的政策,對反動勢力也實行了較為極端和嚴酷的清算。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與丹麥及英國王室是近親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夫妻,“二月革命”後已經退位,但全家包括子女及保健醫生、廚師、女僕在內仍遭到秘密處決。這些舉措,極大觸動了有裙帶及血緣關係的歐洲各國統治者的利益。
末代沙皇 尼古拉二世夫妻部分族譜
隨著政權鞏固並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改造,蘇聯成為世界強國及共產主義思想的輸出地,得到了世界各國包括廣大工人、農民在內的無產者以及受壓迫的城市小資產階級和知識份子的擁護。在此影響下,各國工人運動如火如荼,無產階級左翼政黨組織紛紛成立並試圖仿效蘇聯進行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向資本主義制度發起挑戰。
這些現象以及其反對私有制,消除階級差距等核心思想,對歐洲王室、貴族、資本家及大地主階層的統治基礎而言,是個非常巨大的威脅,嚴重衝擊著歐洲的舊格局。因此,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將共產主義理論視為洪水猛獸,除了“共產共妻”等不斷仇視並且妖魔化蘇聯的言論外,還將這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上視為對手和敵人。
整個歐洲在二戰前夕,都將反對共產主義思潮在歐洲的擴張視為己任,並加大宣傳和鼓吹。二戰中大量的歐洲各國青年志願加入德國武裝力量對抗蘇聯(如著名的武裝黨衛軍第五“維京師”成員來自歐洲各國志願者,僅對蘇聯作戰),以保衛自己國家、民族和信仰,就是這種意識形態對抗下產生的結果。
武裝黨衛軍“維京”師中的比利時“瓦隆人”志願者宣誓效忠
四、納粹德國和紅色蘇聯的意識形態和制度之爭
二戰中的納粹德國傳承自一戰前的德意志帝國,本質上依舊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同樣面臨資本主義制度缺陷帶來的的瓶頸:國家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時,必須透過對外擴張以轉嫁國內矛盾,避免或延緩暴力革命帶來的政權更迭或國家瓦解。
在對凡爾賽體系不滿、民族主義思潮氾濫、極端勢力掌權等諸多因素共同影響下,納粹德國積極對外擴張,目的是推翻英、法主導的近代舊利益分配格局,建立法西斯主導下的所謂”歐洲新秩序“。
隨著英法潰敗,西歐被佔領,納粹德國成為了歐洲資本主義新興勢力的代表,也成為傳統歐洲意識形態的主要繼承者、捍衛者和推廣者。擁有不同意識形態,同時有著豐富的資源和人口的蘇聯,成為納粹德國的征服物件。
同時歐洲的另一邊,社會主義蘇聯也面臨著自身的困境。在遭到資本主義制度普遍仇視的情況下,蘇聯周圍強敵環伺。出於自身安全和意識形態輸出的考慮,同時在斯大林政權大國沙文主義思想的推波助瀾下,蘇聯開始謀求向西擴張:蘇德戰爭爆發前先後入侵芬蘭、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和納粹德國共同夾擊波蘭。這些紅色蘇聯的擴張行動,讓代表傳統歐洲意識形態的納粹德國同樣深深感到不安。
納粹德國和紅色蘇聯共同瓜分波蘭後,兩大勢力所轄範圍已直接接壤,再沒有戰略緩衝地帶。至此,意味著兩種不同意識形態和制度的直接較量已經無可避免。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實施入侵西歐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奉行對內獨裁、對外擴張,重新在歐洲範圍內劃分利益的結果,因此西線戰場總體上相對文明。例如挪威或丹麥這類泛日耳曼地區國家,僅僅是做出象徵性的抵抗;奧地利更是以全民公投透過的形式,和平併入了納粹德國,甚至德軍佔領法國和希臘等國後,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戰爭罪行;但在東線這個意識形態的戰場上,蘇德雙方奉行的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極端的手段和大規模的戰爭暴行比比皆是。也從側面印證了,蘇德戰爭是兩種意識形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制度之間的宿命之爭,註定無可避免。
-
3 # 屬馬姓楊
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把日耳曼民族形容為最優良的種族,要滅絕其他低等民族,妄圖建立一個純種日耳曼人支配的世界。當時歐洲有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英國海軍獨步歐洲,還有英吉利海峽做天然屏障。法國又被形容為Continental第一強。而德國經歷了一戰戰敗,軍力大減,何況他的東北方還有新興的社會主義蘇聯,雖然經歷了大清洗使蘇軍戰鬥力降低,但是蘇聯的國土面積太大了,經得起消耗戰,有盟國的支援,還有天氣相助。在沒有消滅英國的情況下,兩線作戰兵家大忌。另外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看看他的豬隊友也沒做太大實質性幫助。不否認德軍的素質十分優秀,但是也經不起世界大戰的消耗,到了後期兵源嚴重不足,給多童子軍都上了戰場。同時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真的太渺小,最終兵敗莫斯科城下。只能說希特勒太狂妄,德國胃口太大。拿破崙沒完成的事業他希特勒想試試,結果撞上南牆落得個悽慘下場。德華人民也付出了慘痛代價。
-
4 # 戰略論
1940年德國打敗法國後,歐洲大陸上就只剩下德國和蘇聯兩大強國了,而且雙方都全力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範圍,歐洲大陸的小國們紛紛尋求大國的庇護,但是由於懼怕蘇聯的紅色政權,他們更願意站到德國一邊,不過蘇聯透過武力還是迫使一些國家屈服,先後佔領了波羅的海沿岸三國、芬蘭以及羅馬尼亞的一部分領土。夾在德國和蘇聯之間的波蘭已經滅亡,兩國已經直接接壤,這無疑增加了軍事衝突的機率。
德國和蘇聯之間的利益本質上是衝突的,德國的發展空間只能是向東,西邊和北邊已經是大海,南邊的地中海是義大利的勢力範圍,而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所以德國只能是向東擴充套件。而蘇聯的擴充套件空間同樣有限,向東擴充套件意味著和強大的日本爆發衝突,向南則要進入地中海義大利的勢力範圍,向西則要和德國爆發衝突。當時軸心國在試圖將蘇聯拉進來結成四國同盟時,軸心國給出蘇聯擴張方向便是西亞方向,也就是現在的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區,顯然這是最貧瘠的土地,而且距離蘇聯本土遙遠,蘇聯希望在中歐和地中海獲取利益,但這和德國和義大利相沖突,顯然蘇聯難以和德國結成真正的同盟,而在那個時代,不是朋友就是敵人,保持中立幾乎是不可能的,雙方都在極力的擴張軍事力量,而這意味著戰爭的爆發。
在德國征戰西歐的兩年時間裡,蘇聯也沒有閒著,一直來迅速的擴充軍備,總兵力從1939年的150萬急劇增加到1941年的500萬,坦克、火炮、飛機的數量也非常大,數量甚至超過了德國,當時蘇聯擁有坦克20000輛,而德國加上繳獲的坦克一共也才7000輛。而且蘇聯的擴軍行動並沒有停止,甚至是加速了,按照蘇聯當時的動員速度,到1942年蘇聯的武裝力量將超過800萬人,蘇聯動員如此規模的軍隊很難讓人相信僅僅是為了執行單純的國土防禦任務。蘇聯和德國一樣都在等待時機,從而一舉打敗對手,歐洲大陸是不可能同時存在兩個強國的,德國和蘇聯必有一戰。
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我們不再敘述,從國際形勢來看當時德國確實居於非常有利的形勢,英國已經退回本土忙於自保,而德國、義大利、日本的軸心同盟對蘇聯形成了西、南、東三方面的戰略包圍,蘇聯處於非常孤立的地位,而且沒有一個強大的盟友。那麼即便德國在1941年不進攻蘇聯,由於日本和美國在亞洲的矛盾已經不可調解,兩國之間的戰爭必將爆發,英美將結成聯盟共同對抗軸心國同盟,考慮到德國和日本對蘇聯紅色政權的極端敵視,蘇聯必然會在有利的時機加入這場世界大戰,和英美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德、意、日軸心同盟。
回覆列表
蘇德戰爭完全無法避免,為什麼這麼說?
先說德國。
一: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並且遭到了英法報復性懲罰,導致當時德國上下都堵著一口氣要復仇。在遭遇到經濟危機之後,納粹宣傳利用“刀刺在背傳說”,即認為猶太人、共產主義者和柏林的顛覆者是導致戰敗的原因,也為德國上下堵著的那口氣找到了宣洩點,作為共產主義者大本營的蘇聯,自然成為了攻擊物件。
納粹宣傳的復興雅利安民族,作為斯拉夫人為主體的蘇聯,又成了攻擊物件。
二: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曾指出:當樞紐地帶完全控制了亞大陸並開始建設遠洋艦隊時,一個世界帝國就在望了。德國想要稱霸世,那麼擁有一個龐大的國土必不可少。同時,一戰後面對蘇聯的崛起,歐洲大陸力量發生變化,在麥金德《民主的理想與現實》一書中。他對15年前提出的觀點進行了總結與概括,提出了一個著名的三段式警句:控制了東歐,就控制了心臟地帶,控制了心臟地帶,就控制了大陸島,控制了大陸島,就控制了世界,這一理論被納粹高官所接受,並發展出了所謂的生存空間論。
三:德國要維持戰爭,就必須掌握足夠的資源。西歐地區儘管也是地形開闊,但是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來講相對就要匱乏許多。蘇聯卻是非常重要的產油大國,高加索油田的產出足夠支撐希特勒龐大的摩托化部隊,同時又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因此德國在閃擊蘇聯的時候,就將高加索地區定位目標,也就是所謂戰爭經濟學。而整個蘇聯的產出,也足夠支撐德國與美國開戰,甚至德國可以直接跨國白令海峽直接攻擊美國。
四:在擊敗蘇聯之後,可以迅速和亞洲的盟友日本匯合,打通亞歐大陸交通聯絡,徹底切斷英國殖民地與本土的聯絡,徹底突破英國現實和美國潛在的封鎖和包圍,爭霸世界。
蘇聯同樣不簡單
一:當時的蘇聯針對在歐洲咄咄逼人的德國也制定了戰爭計劃,這就是第23號計劃,蘇軍西南方面軍將從德國東部的西里西亞和佈雷斯勞發動全面攻勢。切斷德國與巴爾幹的所有聯絡。蘇軍西方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將以105個師,5500輛坦克和5500架戰機,發動對德國普魯士的全面進攻。
1940年10月14日,斯大林批准了這個作戰計劃。根據計劃,蘇軍將會動員334萬軍隊,32628架飛機,106000門火炮和迫擊炮,370000輛坦克,10679輛裝甲車和91000輛牽引車。還有595000輛汽車。
1937年到1939年歐洲的各次危機期間,蘇聯人多次演練了自己的動員體制。蘇軍總參謀部運用從中得出的經驗教訓,在1940年全年和1941年的6月22日之前,透過多次分析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舉行高級別戰略規劃會議和戰略戰役規模的首長司令部圖上演習,完善了自己的動員計劃和國防計劃。修訂後的計劃估算(主要來自德國和日本的)潛在威脅的規模和配置,並針對這些威脅相應地調整了蘇聯在和平時期與動員後的軍隊實力水平。
二:因為意識形態的差別,所以當時歐美列強一直試圖顛覆蘇聯,並且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就是希望德國和蘇聯打個半死,然後他們出來摘果子。對此蘇聯也心知肚明,實際上蘇聯也希望在那些列強國家發動各種工人運動推翻當時的資本主義政府,建立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的國家,與德國必有一戰。
所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實只是一紙空文,雙方各自都需要時間準備而已,雙方都想滅亡對方,戰爭也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