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噴火的貓
-
2 # 夏月釧
陳世美確有其人,但是人家是忠臣,清官,人家夫妻感情好得很。陳是湖北人,有個老同學想找他開個後門,但被陳拒絕了,於是這個老同學陰險的寫了陳世美拋妻棄子的戲,還到處演,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硬是把個好人汙衊成了個歷史罪人,真冤。據說後來有劇團來陳老家演該劇被其後人砸場子。(侵刪)
-
3 # 一起轉圈圈VVIP
我的瞭解,正史就是勝利者的歷史,是各朝各代皇家要求史官記錄的歷史,如《史記》、《漢書》等二十四史。
野史:一般認為是指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與官修的史書不同的另一種史書,與“正史”相對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說法,稗官者,採錄民俗民情的小官也。
最近在書店淘了一套《中華野史》一起和大家分享。
-
4 # 孤城吶
曹操為什麼要去盜墓?曹操一開始到底有多窮
董卓之亂後,曹操第一時間逃離洛陽,跑到了兗州陳留郡,投靠自己的老友陳留太守張邈,然後就在他手下發動群眾武裝起義,串聯群雄,誅董勤王!
陳留乃兗州第一大郡,下轄17縣,人口繁盛(鼎盛時有八十六萬多),又是當今天子(劉協原為陳留王)即位前的封地,又臨近洛陽,正是招兵買馬、政治正確的好地方。而張邈有權,曹操有名,如此完美組合,只要再有足夠的錢,拉起一支正義之師不成問題。
曹操本沒什麼錢的,他那些俸祿還不夠他結交、接濟朋友。好在曹嵩退休後,知道亂世將至,現金為王!於是將家中田宅變賣幾盡,兌換成金銀珠寶分給了四個兒子:曹操、曹彬、曹玉與曹德;而董卓之亂後,曹嵩害怕被曹操連累;便又帶著小兒子曹德離開了老家譙縣,向南逃往琅琊避難。
曹嵩他們避難需要錢,曹操卻要這些錢作甚!不如拿來做政治投資,這才是一本萬利的大買賣 !於是,曹操散盡家財,首舉義旗,最終招得兵將五千人。
訊息傳出,曹操老家的族人,包括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休、曹真,也紛紛敢來替曹操撐場子,曹操紛紛予以重用,這可都是他的子弟兵,最得他親信,只要創業階段沒死沒跑,到最後都是牛人。
不過謀士出自其中的卻不多。天下初亂,文人們反應總是比較慢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曹操這種散財舍家的勇氣。
當然,袁紹老早就建好了自己的智囊團,而且正是他和他的智囊團搞出來的這場亂世。曹操的隊伍有武無文,要加油了。
不過在陳留本地,倒有一文人,對曹操做到了傾囊相助。這個人就是衛玆。
衛茲,字子許。陳留襄邑(今河南睢縣)首富。為人有大節,明慮淵深,規略宏遠。可謂有才又有財,更重要的是,在群雄之中,他最看好曹操,並對外大力宣稱:“平天下者,必此人也。”於是散盡家財,資助曹操換來大量錢糧與兵馬,並言:“亂生久矣,非兵無以整之。兵之興者,自今始矣。”曹操大喜,直呼衛茲就是自己的鄧禹啊。
可是,就算了衛茲的資助,曹操起兵還是起的很艱難。與袁紹、張邈、劉表、劉岱這些董卓封的封疆大吏不同,曹操無官無權沒地盤,當然也就沒有錢糧賦稅,他自己拉起這五千人馬,最後也需自己負責籌措軍餉,雖然開始有曹嵩衛茲的財團支援,但也支援不了幾個月,沒多會兒就撐不下去了,無奈之下,曹操便打了皇陵的主意,漢代流行厚葬,帝王陵寢簡直就是地下金庫,如今天下大亂,盜匪兵痞橫行,活人都快活不下去了,還管死人作甚,於是曹操可恥的幹起了盜墓的勾當。
曹操早期的這點破事兒,後來被袁紹手下御用文人陳琳抓住了小辮子,在《討曹操檄》上大做文章道:“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國。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兄弟),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何為發丘中郎將?就是發現尋找墳丘的將領,摸金校尉就不用解釋了,直接帶兵下墓坑摸金寶的首領。
-
5 # 泗水春波
晚唐杜牧有一首詩《嘆花》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這首詩大意識:自己尋訪春色去的太晚,以至於春盡花謝,不必埋怨花開得太早。自然界的風雨變遷使得鮮花凋謝,春天已然過去,綠葉繁茂,果實累累,已經快到收穫的季節了。
詩中寫自然界的風風雨雨使鮮花凋零,紅芳褪盡,綠葉成陰,結子滿枝,果實累累,春天已經過去了。似乎只是純客觀地寫花樹的自然變化,其實蘊含著詩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關於此詩,有一個傳說故事:杜牧遊湖州,認識一民間女子,年十餘歲。杜牧與其母相約過十年來娶,後十四年,杜牧始出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嘆其事,故作此詩。
故宋人小說有此記載,認為此詩以嘆花來寄託男女之情。它表現的是詩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時的一種惆悵懊喪之情。
關於杜牧,據說一生比較風流,他曾有一首詩即說“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所以雖說野史,但依然有一定的可信度。
-
6 # 怪噠叔
和慈禧一樣,袁世凱也愛吃清蒸鴨子,尤其是鴨皮,且吃相不改武人特色:大口嚼著,嘴裡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他還愛亂補,把人參大把大把放嘴裡嚼,每天還要喝兩個奶媽擠出來的人奶,有時候吃得直流鼻血。他飯量很大,連餐具都是大一號的,大瓷盤,大瓷碗,吃起來夠痛快。快六十歲的時候,袁世凱還能吃下整隻雞和鴨。袁氏信奉“能吃才能幹”的信條,常說“要幹大事,沒有飯量可不行”
-
7 # 兵卒在江湖
有關民族英雄—岳飛的傳聞。
《宋稗類鈔》上說,岳飛本是韓琦家的佃戶,也就是韓府的僱工或者保安之類的,顯然韓琦對岳飛是比較照顧的,岳飛每見韓家子弟都恭恭敬敬的,必執禮以拜,吃水不忘挖井人,哪怕是此後執掌軍權,位居高位,仍然不改舊禮,可見岳飛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此事亦有岳飛之孫岳珂《鄂王行實編年》印證,宣和四年,有流賊張超率百餘名烏合之眾圍攻韓琦府第,岳飛時在糴米,怒喝一聲,賊子安敢犯我地界?抄刀奮勇向前,後一箭射穿張超咽喉,流賊紛紛作鳥獸散,韓府得以保全。後來岳飛得以平反昭雪,諡號武穆,分封為鄂王,與韓琦曾孫韓侘胄“崇嶽貶秦”,鼎力相助分不開。
岳飛年青時,曾在長安道上偶遇一位相士,此人姓舒,鶴髮童顏,仙風道骨,舒老頭眼見岳飛骨格清奇,長相迵異,主動上前攀談,言道,年輕人啊,看你相貌堂堂,日後必定當顯富貴,統帥大軍,建功立業,可惜最終會死於非命。岳飛大驚,細問究竟。老頭直言相告,哎,我認識你,你前世是猿精,猿長大壯碩後必定被害,你的功名富貴越顯赫,越會有人妒嫉和記恨。後來岳飛果然樹大招風,被奸臣和刻薄寡恩的高宗所害。(見《獨醒雜誌》)
還有一種說法,時大理寺卿週三畏為岳飛案主審,開始覺得岳飛謀反案坐實後,朝廷必有重賞,後來越審越不是個事兒,他曾聽岳飛門下僧人惠清說起過一件事兒,說岳飛年輕時曾經遇到異人舒翁,曾非常隱秘的勸告過岳飛,君乃豬精,精靈流落人間,必有異事,此後會手握十萬精兵,建功立業,位居三公,只是人怕出名豬怕壯,不會善終,得志後當早尋退路,以免被害。岳飛不以為然,後果然被冤殺。週三畏因良心使然,掛冠而去,不知所終。(見《夷堅志》)
岳飛當然不是猿精和豬精,只是後人牽強附會罷了,一則說明人們惋惜岳飛被害,此因天命所限,猿和豬都是難以善終的動物,歸於天命,未必不是一種曲筆,其矛頭安敢直指當權派和宋室朝廷,遣責其卸磨殺驢?二則也說明了岳飛的忠直秉性,只知精忠報國,不知激流勇退,安身立命而保全自己。
《三朝北盟會編》裡還記載了岳飛一件隱事,岳飛駐軍在徽州時,其舅姚某飛揚跋扈,仗勢欺人,被老百姓舉報到岳飛那兒,岳飛告訴了他的母親姚老夫人,姚夫人嚴加訓斥其弟,其舅懷恨在心。有一天,岳飛和他的舅舅外出,其舅打馬前行,約有數十步之遙時,忽然回頭張弓搭箭,一支鵰翎冷箭徑直射向岳飛,岳飛驚懼中閃身躲過,冷箭正中馬鞍。岳飛知道這是舅舅銜恨報復,必欲置其於死地,於是縱馬追逐,然後輕舒猿臂,擒落馬下,取下隨身攜帶佩刀,一刀就結果了舅舅性命。回家後岳飛把此事秉報給母親,姚夫人責怪他,不該下手太狠。岳飛辯解道,如果當時射向我的那一箭,我若躲不過,我已經成為死人了,今日不殺舅,日後必為舅所殺。
岳飛殺舅一事不見正史,但《會編》作者徐夢莘是岳飛稍後同時代人,此書成於光宗紹熙五年,在此之前岳飛已經被宋寧宗平反昭雪,此後聲譽正隆,作者不可能汙衊中傷岳飛,而《會編》史料豐富,記述詳細,為歷代研究遼、宋、金史的基本史籍之一,而作者徐夢莘傾畢生精力著述此書,治史嚴謹,因此岳飛殺舅一事很有可能屬實,也體現了岳飛的殺伐果斷和治軍嚴厲,否則就會養虎貽禍。
另據《會編》記載,岳飛在駐軍鎮江時,泗州知州劉綱奉命前往帥府會商軍事,劉綱請示岳飛,泗州(今江蘇盱眙)位於淮河以北,易攻難守,無兵無糧,萬一金兵打過來,是守好呢?還是放棄?岳飛反問,這個地方叫做潤州,還有其他什麼稱呼?劉綱回答京口。岳飛再問,還有呢?丹徒。還有呢?南徐。岳飛笑了笑說,正是,你應該知道怎麼辦了。劉綱從帥府出來後,對岳飛心悅誠服,讚不絕口,嶽鵬舉真是有過人之處!
什麼意思?劉綱為什麼對岳飛如此崇拜?其一,岳飛熟知天文地理,對泗州古地名瞭如指掌,充分說明了他作為軍事家的素養;其二,作為軍事統帥,能夠審時度勢,泗州並非抵抗之地,只有南撤才能保全百姓,這個策略是正確的,也是劉綱心中所想的;其三,京口、丹徒、南徐,諧言為:金狗,歹毒,南去。妙用隱語本是宋朝士大夫的專利,諸如蘇軾與文士和尚之間互相猜謎以及隱語作答的絕妙,一介武夫的岳飛居然擅長此道。如此充滿趣味的回答手下提問,又對軍事部署作出了應對,令人拍案叫絕,怎不令劉綱傾倒?
《齊東野語》裡則記載了一則岳飛治軍嚴明、軍紀肅然的軼聞,岳飛在廬陵征討流賊時,率軍在鬧市區安營紮寨住宿,第二天天亮後,帶領士兵清掃街道門院,洗滌乾淨所用民間器物後整軍出發。當地官員在郊區備好幃帳和勞軍糧草,並且專門為岳飛準備了酒食餞行,隊伍都快走完了,也沒有見到岳飛本人,問隊伍裡士兵,大將軍何在?左右對曰,大將軍已經率領手下偏將們早就遠去了。留下了一群呆若木雞的地方官員,個個不由自主的伸出大拇指,為岳飛點贊,大將軍不愧為中興第一名將。
紹興初年,在朝廷鍥而不捨的求和下,宋金和議達成,高宗派遣了一個叫做士儴(此為別字,打不出來)的官員擔任外交使臣到金國,士儴路過岳飛大營時,岳飛勸告道,金人詭計多端,不講信義,大人不可久做停留。士儴說,肩負國家使命不可不去。告辭北去後不多遠,忽見前方塵煙四起,殺聲震天,士儴嚇得趕緊棄路遠遁,就在狼狽不堪驚魂未定時,望見一杆迎風飄揚的帥旗,再一打量岳飛已經疾馳而來。岳飛笑著說,我勸你別去,就是擔心金人劫掠,我已派手下兩員將領前往迎敵,勝負難料。你是皇帝身邊重臣,肩負重任,我自當派兵護送。沒走多遠,岳飛手下兩位將軍前來報捷。後來岳飛含冤下獄,士儴力辯岳飛無辜,極力營救,並不是為了報當初之恩,而是親眼所見岳飛兵貴神速,指揮有方。(見《齊東野語》)
就連岳飛含冤入獄,最後被迫害致死,似乎也早有預兆。岳飛被朝廷勒令回師,率軍走到金山寺時,禪師道月再三勸阻岳飛謹防小人構陷,不要隻身奔赴朝廷,岳飛執意不從。道月無可奈何之下贈詩一首“風波亭下水滔滔,千萬堅心把柁牢。只恐同行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深濤。”岳飛到了臨安後,即被羅織下獄,就在大理寺,有一小亭名曰“風波亭”,岳飛見後,方悟禪師語意。後來秦檜聽說此事後,馬上派遣手下打手何立前往緝拿道月。道月正在為眾道徒講法授道,看見何立後,說出了一段偈語“吾年四十九,是非日日有。不為自家身,只為多開口。何立從南來,我往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幾乎落人手。”言罷,端坐而化。(見《堅瓠集》)
依岳飛忠直善良天性,以及精忠報國志向,道月禪師的勸告再有效,也未必會聽從禪師所言,後人儘可以議論岳飛愚忠,而在岳飛看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以青史留名的悲憤印證“莫須有”的罪名,未必不是岳飛的最好選擇和歸宿。
而下面這則記載則多少反映了岳飛最後的沉靜如水和慷慨赴死,確切的說,岳飛想通了,也最終超脫了。岳飛在獄中時,有一個小牢子一直對岳飛非常敬仰,侍奉恭敬,可是忽然有一天變了,凶神惡煞一般,呵斥不斷,岳飛不明就裡,就詢問小牢子為什麼變化如此之大。小牢子說“君臣不可疑,疑則為亂。君疑臣則誅,臣疑君則反。君今疑臣矣,少保若不死,出獄則復疑於君,安得不反?反既明甚,此所以為逆臣也。”
岳飛聽後,長嘆一聲,覺得小牢子所言如頗有道理,此後不復多言,索筆畫押,所有潑向他的髒水照單全收。小牢子服侍恭謹如初(見《三朝北盟會編》)。此後不久,一代名將遇害身死。這個故事看似荒唐,其實切中要害,尤其讓後人讀到時深感涼薄,岳飛之死,則更顯現的悲壯,蒼涼,令人扼腕嘆息。
-
8 # 袁衛宇
魏晉時期流行的“牛繼馬後”,就是十足的野史,毫無歷史依據,純屬胡說八道。
傳說司馬懿某天聽說了一個讖言“牛繼馬後”,感覺有姓牛的人,會威脅司馬家的天下,恰好自己手下有個將領叫牛金,司馬懿於是殺了牛金,以絕後患。
司馬懿明顯想到,西晉滅亡後,東晉的第一任皇帝-晉元帝司馬睿,就是司馬睿父親的妃子和牛姓小吏私通生下來的兒子,不是司馬家純正的後代。
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 ,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焉,帝先飲佳者,而以毒酒鴆其將牛金 。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欽而生元帝 ,亦有符雲。這則野史出自東晉小說家孫盛的《晉春秋》,流傳甚廣,某些正史也都受其影響而記載其中。《晉書·元帝紀》就沿用了《晉春秋》的說法,說司馬睿不是司馬懿的後代。
這明顯是胡說八道,司馬懿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曹魏的臣子,在司馬懿眼裡,天下當然是曹家的天下,何來“司馬家的天下”一說?自然“牛繼馬後”說不通。
再說了,天下姓牛的多得去了,就算要除去後患,也應該把所有姓牛的都殺了,為什麼只殺了牛金一人?
-
9 # 洞悉歷史
野史大多是流傳在民間的編纂的歷史。他與官方認定編撰的證實有所不同。有些可能是捕風捉影,子虛烏有。有些也可能是因為事實,由於某些原因,官方刪改了一些內容,致使這些被剔除,或者是被掩蓋的真相,流到了民間。
野史得真假有待考證。但由於它比較具有趣味性,流傳的也比較廣。簡單舉幾例。
歷史記載,楊貴妃的乾兒子安祿山,比楊貴妃大了18歲。是一個大腹便便的無恥之徒。就是最後製造了安史之亂的那一位。
安祿山和楊貴妃,傳說中也是不清不白,安祿山經常裝扮成嬰兒來逗楊貴妃笑,並被十幾個侍女抬到華清池,讓楊貴妃給自己洗澡。有一次,安祿山與楊貴妃偷情,安祿山因為用力過猛,在楊貴妃的胸前留下了許多的紅印,楊貴妃怕被唐玄宗發現,就用一塊絲綢遮擋在了胸前,後來這塊遮住胸的絲綢,就變成了女子的肚兜。
西施,與楊玉環,貂蟬,王昭君,並稱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位,是家喻戶曉的大美人。相傳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誓把吳國踩在腳下。並聽取范蠡的計策,把美女西施與鄭旦一起獻給吳王夫差。以至於,把夫差迷惑得神魂顛倒,眾叛親離,無心處理國事。在勾踐的成功復仇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吳國滅亡後,范蠡看出了勾踐只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隨與西施一起遨遊四海,浪跡天涯。
雍正,是一個非常勤勉的好皇帝,康熙皇四子。關於雍正繼位的說法,民間流傳的也很多。康熙皇子比較多,且都已長大成年。皇子之間爭儲也是比較激烈。野史說,康熙本來是傳給十四皇子,十四皇子個人能力比較突出,康熙比較喜歡他,並派他掌兵攻打西藏,戰勝之後,對他評價也非常高,但立儲聖旨被雍正改了一個字,最後雍正如願以償繼位。
-
10 # 讀史之樂
春秋時代,各諸侯王為了爭奪天下盟主,相互展開了爭霸戰爭,南方的吳國和越國之間也發生了戰爭。其中在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時期最激烈。
公元前494年,勾踐主動進攻吳國,結果被困於會稽山上,被迫求和,後留在吳國做了人質,成為為吳王的車伕。三年之後,獲得夫差信任,獲釋回國後,勾踐“臥薪嚐膽”,立誓要滅掉吳國,報仇雪恨。大夫文仲便設計了美人計,派美女去引誘吳王夫差,使其沉湎女色,不理國政,然後伺機而動,發兵攻打。
計劃好後,勾踐命在全國范蠡物色美女,在諸暨苧蘿山村,范蠡發現了兩個美人,鄭旦和西施,期間,范蠡和西施互生愛慕之情,但是文仲把西施帶回去學習歌舞,準備獻給吳王夫差。
經過三年的培訓學習,西施掌握了宮中的各種禮儀,能歌善舞,氣質不凡,於是就被送到了吳王夫差那裡。吳王非常寵幸西施,專門為她建立了宮殿,幾年之後,吳王夫差由於沉湎美色,荒與國政,吳國衰落下去。
前475年,時機成熟,越王勾踐發兵攻吳。三年之後,吳國都城陷落,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西施的任務完成了,范蠡帶她離開越王勾踐,泛舟太湖。據《越絕書》記載:
“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這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後世藝術家們對二人的事蹟進行加工,創作出眾多的作品,使得這個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但是,殘酷的是,以上只是人們的美好想像,真實的西施最後被沉江而死。最早記載在墨子的《墨子·親士篇》中:
“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
大意是說這些人都是因為各自的所長而招致相同的禍害。西施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遇害的。
-
11 # 西門不帶刀
雖然是野史,但也不能太野了。比如像曹操一瓜殺三妾,朱元璋蒸鵝賜死徐達,白蛇傳中小青是個女的(其實是個男的),這些野史在流傳過程中基本上都變成真的了,但實際上野的都太不像話了
今天作為野史專家,本少校要說兩個看上去比較靠譜的野史,看下去您肯定會感興趣:
第一個野史:呂后是透過什麼手段迫使蕭何同意一同殺韓信的。我們都知道蕭何與韓信之間的感情非同尋常。沒有當日月下追韓信,就沒有日後的兵仙。但後來隨著韓信的反心日益增強。
劉邦與呂雉就琢磨著把韓信給弄死。但韓信也是個人精。所以呂后就決定拉蕭何一起來幹這件事兒。而蕭何這個人是比較講情義的。與韓信之間是知遇之恩,兄弟之情。
他怎麼可能幹這種事呢?
正當劉邦愁眉不展的時候,呂后想了個招:一下子就抓住了蕭何的軟肋。具體是這麼操作的:她讓人把蕭何叫到宮裡,然後指著旁邊的史官,讓史官將記錄的史書拿給蕭何看,只見上面白紙黑字(這不叫紙,是竹簡)的寫著:
韓信叛亂,蕭何從之,事敗,夷三族。
蕭何當時嚇得尿都出來了,要按這個記載,蕭何不但遺臭萬年,而且全族人都會被殺個乾淨。正當蕭何不知所措的時候,呂后又拿出了另外一份記錄,上面寫著:
韓信叛亂,帝與蕭何平之,事畢,蕭何有功,善終。
看到這個結果,蕭何就明白自己該怎麼辦。於是蕭何配合著呂后,將韓信引到了長樂宮。導致韓信被呂后給宰了。
第二個野史:綠帽子的來歷三國的時候關老爺是帶綠頭巾的。所以我們可以確定在那個時候綠帽子還不算是貶義詞。
那綠帽子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本少校便查野史,終於發現了端倪:
話說唐朝,有一個叫李緣銘的文人,他酷愛辭賦,經常邀朋喚友來家中作客,只為吟詩作對便可徹夜不眠。
而他老婆呢,貌若天仙,但卻常常獨守空房。30如狼,四十如虎,大家都懂的。時間一長,這紅杏就要出牆。正好鄰居是個喪妻多年的老光棍子,這老光棍子經常趴在牆邊看這紅杏,
天長日久,日久生情。一個紅杏準備出牆,一個站在牆邊等紅杏,這倆貨勾搭一塊兒去了。
那個真是天雷勾動地火,熊熊烈火一發而不可收拾。但這並不是個長久的事兒,於是這位美麗的天仙女子便想出一個招:每當他丈夫出門的時候,他就敢將他丈夫平常戴的帽子(綠顏色的,唐朝是綠帽子還是正常顏色),戴在頭上,讓老光棍子一看,喲,今天丈夫不在家,兩人便行那苟且之事。
上述野史,均無考證。如有雷同,純屬扯淡。
-
12 # 良人執戟2
很久很久以前得到二本線裝本書,分別是1.巜闖王外傳》。以下簡稱"闖"傳。
2:《金瓶梅後傳》。以下簡稱"金"傳。
看過的朋友不多吧。
"闖"傳的內容與史載和小說大相徑庭。
A.李自成出生於一個頗為富裕的地主家庭。有私人先生專門講課,陪讀的有年齡相仿的侄兒李過,李錦。
B.三個熊孩子非常惡劣,為了懲罰先生,他們把茅坑邊一棵小樹(專為起立時拉住、借力)鋸了一大半,用泥巴糊好,先生入廁後起立時,拉住小樹,一仰跌入茅坑。
C.闖王以後與朝庭軍隊作戰的對手之一賀人龍,是一員悍將,雙方几次交鋒,互有勝負。
然而這本野史小說"闖"傳,卻把賀人龍的父親(簡稱"賀父"),描述成了李自成等人的教書先生和武術教官。
書中說,賀父夜觀天象,發現陝西米脂上空出現"五星齊聚"異象,而且紫氣隱現,於是化裝成遊方郎中前往米脂。
賀父接近陝北時,發現推車抬轎、挑蔥賣蒜者的聲音,隱含虎聲豺音,他百思不得其解,及至到了李父大門外,適逢李自成遊戲中摔壞了手,於是招至內廳醫治。
賀父暗摸小自成骨格,不覺驚駭萬分,原來骨相貴不可言,卻是狼行虎步,聲如豺狼,於是留下教育幾個"天棒"娃娃。
賀父將一串銅錢拿在手裡,暗中運氣直擲木樑,銅錢竟深陷其中,幾個娃娃合力都拖不動,於是心服口服,拜為先生。
D:一年後的月黑風高之夜,賀父仇人尋到李家,雖然打敗了對手,卻是呆不下去了,於是在中秋之夜招來李自成等人,囑其以夜景為題做詩。
李自成的詩大意是:日月無光,天地昏濁,雲遮霧罩,江山朦朧。
李過的詩以螃蟹為題,大意是:一身甲冑執雙鉗,摧營撥寨,斷殘肢之類提勁打把的話
賀父心中暗歎,憑己之力無法教化幾個江湖
豪傑,頓時心灰意冷,告別李父,返回家園。
巜金瓶梅後傳》街頭竹書架上賣的無名氏作品,毫無價值,書的內容是西門慶、潘金蓮、王婆在黃泉路上相逢。
此時的王婆變成一條狗,而西門慶和潘金蓮要過奈何橋,橋下是鬼哭狼嚎的寃魂化為糾結一團的毒蛇,在橋下蠕動,橋僅尺寬⋯
應該是一本講因果報應的勸世文。
-
13 # 海納百川233699882
韓復榘當國民政府山東省主席,他的父親來看他的兒子,老人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沒有見過世面。第一天,兒子設宴款待老爺子,看見滿桌子的山珍海味,不敢動筷子,韓復榘很高興對邀請的客人說,父親知書達理,在席宴上從不主動東快子,都是讓客人先東快子,來賓們誇獎老爺子是韓夫子,當服務生端上一碗漱口水,韓老爺子,也不管有沒有客人,端起這碗漱口水就喝,這一舉動驚的滿桌客人目瞪口呆,而韓老爺子喝完漱口水說:這刷鍋水怎麼沒有糊味啊?
-
14 # 探索歷史奇聞
她是繼妲己後在野史里名列前茅的黑皇后,與妲己相似的是,野史裡,她也是被黑的最慘之一,乃亡國妖女,然而正史裡卻是賢惠妻子;她與妲己不同的是,妲己在正史裡是巾幗女子,野史裡,乃禍國狐女,那究竟野史裡她又為何故?
亡國妖女-蕭皇后蕭氏,蕭皇后,所處時代-隋唐,蕭氏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乃前朝梁太子後裔,很多人只知道她家庭不堪,她起更多數都要幫襯家裡做一些生活家務,然而事實卻是,她出生很貴,血脈也高貴,為何出現這情況?
源於她出生時天異變,宗氏族人皆認為此女降世之初不吉利,還請了袁天罡這位道士觀察一二,道士觀後:“此女有母儀天下之相,卻命現桃花,劫數甚多。”族中聽聞後,蕭氏當即就被迫抱於舅父家寄養,也就有了後來的“貴女卻起更家務”一檔子事。
她的轉折點是在隋王朝皇帝為兒子選妃之時,蕭氏做為前朝梁太子後裔,身份與血脈皆是上乘,作為後裔公主,在這次選妃中脫穎而出,有幸被選為晉王妃,自此,她的版本在民間開始傳承。
特別是一些民間小說、評書,包括影視裡面的《隋唐演義》《隋唐英雄》皆有她背影,這些背影涵蓋的詞彙就是“亡國蕩婦”,因為有她的存在,才亡了隋朝,不因為別的,只因為她乃前朝之後,因為隋朝滅了西梁,僅此而已。
為何開始傳承?
這就有個前言了,也是野史裡開始改編的開始,西梁的開國君主蕭詧是南北朝中梁朝武帝蕭衍的孫子,而蕭氏正是他的孫女,且乃正宗皇室血脈,隋朝在滅了西梁後,這位公主就不再是公主,但血脈依然高貴,作為亡國公主嫁於現今皇朝理應不忘前朝血恥,在外人看來,復仇肯定是理所應當,所以,民間改編就由此而來。
她被黑有幾個點,分別是:
一,前朝公主;二,楊廣奪位;三,奪位後不僅不管楊廣的花天酒地,還廣羅天下為其物色美女;四,楊廣去世後她相繼跟了多位男人,其中歷史著名的竇建德、突厥、李世民、皆涵其中。
以上四點都讓這位前朝的公主本朝皇后洗脫不掉“亡國妖女”之嫌,那麼野史如此不堪,正史裡的她真是如此嗎?
答案是:不是。
據悉,蕭氏雖說早年寄養於舅父家,但是也因寄養讓她懂事,未曾擁有一些前朝貴女惡習,在性格方面尤為居好,而且早期舅父還沒家道中落時乃有名清官,從小的她因舅父的家庭薰陶了一種“渾然天成”氣質。
當初使者在與西梁結盟納妃時,在南北朝所有豪門中都對不上眼,唯獨看見蕭氏,一眼相中,楊廣對蕭氏更是一見傾心,雙方的恩愛於第二年就早早誕下子嗣楊昭,接著還生下楊暕,正史裡對於這段“一見傾心”評為:“夙稟成訓,婦道克修”,可見楊廣當時有多寵敬這位前朝公主。
楊廣登基後,很多人說兩人一直都是逢場作戲,但是蕭氏並沒有慫恿楊廣去奪帝,楊廣是自己的野心所致,而且楊廣對蕭氏真是一心一意,從蕭氏教育楊昭、楊暕可分辨一二,是真心對待子嗣,而非毒婦。
為何說到是楊廣的野心,因為後續的楊廣就能看知一二,權力只為了自己圖樂,要說蕭氏不管不顧,理由欠妥,要知道,任何皇帝都不受女人脅迫,你可以管後宮,但不能逾越到朕這,這就是皇帝。
在楊廣自殺後,蕭氏途徑幾個男人,野史裡說她蕩婦吧,也有錯,也有對,為何?
如果真愛楊廣,當初為何不隨他而去,不是不去,是後期不愛,畢竟,楊廣後來的確變了,不值得,而且本身又不是孤家寡人,這幾十年的經營當有所牽掛,不似楊廣般,該玩的已經玩夠了。
蕭氏後來的幾經轉折,也是實屬無奈,就拿竇建德來講,當初看上蕭皇后,第一是因為政治因素,第二才是接觸後的美貌。
後來轉折到突厥,乃是因為突厥的可賀敦是楊家宗室女兒,也就是楊廣的堂妹,在隋朝的封號是義成公主,這個歷史裡都知道,所以說,蕭皇后是他們的嫂子,蕭皇后到突厥是正理,而非野史裡的其它因素。
後續突厥被李靖消滅後,蕭氏才被李世民由皇親之禮相待,當然,野史裡可不是這樣的,野史裡是李世民貪圖蕭氏美貌而攻打突厥,實際上呢,是命令李靖鑲外,而李靖太能打了,結果打完順手捎帶了蕭氏。
-
15 # 長安城不良人
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如《中華帝國野史》《三國演義》等。
我們就以關羽的兵器青龍偃月刀為例:
關羽,人倒是有這麼個人,但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大多有誇大與虛構的嫌疑,在原著《三國演義》裡,關羽的形象正可謂“胯下千里赤兔馬,手中青龍偃月刀。”但小說歸小說,歷史上真正的關羽,他真的有傳說中的青龍偃月刀嗎?
但是考古研究發現,偃月刀是唐宋之間發明的,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之意。所以東漢末年的關羽鐵定是使不上了偃月刀了。宋代《武經總要》中才就有這種刀的繪圖。而三國時的刀為窄而直的刀,長度在1米左右,東吳的刀長60多釐米,蜀國的刀則長1.2米以上,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刃,不再有銳利尖鋒,而且一般都有環首,環首上的布條纏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殺時刀從手中脫落。原著《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青龍偃月刀”,在漢末的那水平,還是造不出來的。正史對關羽的兵器並沒有過多的描述,僅有南梁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中有過記載,說關羽自採都山鐵,鍛造了兩把刀,起名叫:萬人敵。至於別的什麼過五關斬六將就........
回覆列表
作者 阿良,羅香林(1906~1978),客家學之父,梅州八賢之一,創作《客家學導論》、成立客家民系。
字元一,號乙堂。1906年生於廣東省興寧縣寧新鎮。1936年任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館長兼任中山大學副教授,講授史學,與館中同仁創辦《廣州學報》季刊與《書林》半月刊。
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先後在新亞書院、香港大學等校任教 。被學術界譽為客家總問題專家。羅香林教授於1936年元月輯校的《劉永福歷史草》一書,收錄了一段與“黑旗軍”有關的天文異象觀察記事。
時間為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十二日夜間,劉永福部將農秀業應越王女婿張駙馬之請,大勝以黃旗為標誌的部眾之後,當天夜空出現了兩星相鬥的奇景: “忽然空中一聲崩響,天門大開,隨即大炮聲,其天內之山川樹木屋舍人物,凡各飛潛動植,無一不如人間,少時有兩星如斗大,一團紅光如火,互相打擊,擊來擊去,一星漸漸趨下,一星近之,其趨下之星,忽然一聲,大響碎散,紅花四射而沒,其在下之星,遂後上,從天門而入,忽然一聲崩響,天門遂開,又大炮三響。人人共見共聞,莫知其緣故。……姑志其異,以待後之研究天文者。”
翻譯:突然空中一聲巨響,天空中出一條裂縫,又接連著幾聲猶如大炮般的聲音,漸漸看見裂縫顯示出一個奇異的世界,其中山川河流樹木房屋人物,飛禽走獸都和人間一模一樣。一會兒,空中出現,兩個直徑半米的紅色的光球互相攻擊,來來去去,很是激烈,其中一個光球慢慢的降低高度,似乎落入了下風,另外一個從上面逼近它,突然上面這個光球一聲爆炸,變成了一團火光,消失了。下面的光球得勝後,向上飛,一聲巨響,躍入了奇異世界,又是三聲大炮一般的聲音後,奇異世界消失了。當時人人都看見了,卻不知道這是什麼現象。特意記錄下這樁怪事,留給以後的天文研究者。 此一天文異象,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近年頗為熱門的“不明飛行物”或“飛碟”現象,但若仔細比對相關的節氣與情境,似乎描述的是一個平行宇宙或者異次元空間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