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以知世
-
2 # 南柯夢說
隋末唐初,天下混亂不堪,諸侯並起,群雄割據,最終李氏得天下。
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實施全國大徵兵,導致十室九空,田地荒蕪。國內經濟遭受巨大重創,人民怨聲載道。彼時山東河南爆發大水,淹沒30餘郡。而地方官員又肆意妄為,貪贓枉法,絲毫不顧民間疾苦,最終導致官逼民反,群雄割據。十八路諸侯也適數登場。
在這些反隋諸王之中,真正比較厲害的有夏王竇建德,魏公李密,定楊可汗劉武周,唐王李淵,洛陽王世充。最終李淵壓著其他諸侯,推翻隋朝,建立大唐。那為何李淵有能力戰勝其他諸侯,建立王朝?
第一、獨佔先機,掌握有力位置
自615年出兵平叛以來,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廣交天下豪傑為自己所用。更是握有有“天下精兵處”的太原,在天下諸侯還在發展的時候自身就擁有可用十年的糧餉。可謂軍馬未動,糧草充足。
第一、謀略正確李唐集團運用正確的謀略,制定了“乘虛入關,號令天下”的策略。首先攻下隋朝首都長安,控制朝廷百官。其次仿照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取得大義名分。保楊侑為皇帝,減少朝廷內外的阻力。後立自己為大都督,進封唐王。
第二、坐收漁翁之利公元616年,農民起義如星星之火在全國各地開始成為燎原之勢的時候,在其他諸侯軍閥交戰的時候,李淵按兵不動,默默的發展自己的兵馬。在其即將分出勝負的時候出手幫助,並吸收戰敗方的人才。瓦崗山便是最好的例子,最終成為諸侯中最強的一支。
第三、手下兵多將廣,得士族集團支援李淵兒子都是一代豪傑,並能知人善用。對秦叔寶、尉遲恭等降將等都不管過去,大力重用。其子李世民更是人中龍鳳,有大氣運,一路為其披靳斬浪,掃平障礙。而隋煬帝登位時拉攏南方貴族打擊關隴集團,關隴集團自然不甘坐以待斃,於是選擇李淵為其代理人,給予李淵大量的軍隊和錢財。
最終憑藉天時地利人和,掌握天下大勢,成就帝王基業。
-
3 # BJ0917
一、天時
李淵在起兵之初,在一班謀臣的建議下采取了正確的政治路線,先以“廢昏立名,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為名起兵,兵進長安。
進入長安後他又立代王楊侑為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改元義寧,也就是楊恭帝。而李淵則被封為丞相,唐王、尚書令總攬朝廷大權。從而實現與曹操一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這種途徑使他幾乎沒有經歷太多隋朝原有勢力的反抗。
而後,他又透過楊侑禪讓的方式取得了皇帝位,算是實現政權的和平過渡,沒有經過流血的衝突,這樣取得政權自然要比農民起義透過武裝鬥爭來得容易的多。
二、地利
李淵輕易取得了長安等軍政要地,又獲得關隴地區支援,可以說是佔了地利。
隋朝統治者出身於關隴貴族,關隴地區可說是隋朝的龍興之地,也是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長安又是隋朝的國都,更是一國的重中之重,取得了長安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要地,依託於整個關隴地區便使他佔了地勢的便利。這也是其它的起義軍所不具備的優勢。
三、人和
李淵本身也出自關隴貴族,可以說與當時的隋朝統治者是一脈相承的,而李淵本人又在關隴貴族中以人緣好著稱,所以他輕易地就取得了關隴貴族的支援。
這些貴族在隋朝滅亡後,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就不遺餘力的支援李淵重新奪取並控制天下,他們給錢給物讓李淵有了充足的後勤資源。
要知道打仗很多時候打的就是後勤,在眾多的起義中沒有誰能有李淵這樣錢糧充足的。
有這三方面綜合因素存在,李淵最終取得天下也就不足為怪了。
-
4 # 彈指千年
關於隋末十八路反王筆者查閱多種史料皆有不同的記載。
這裡筆者引用《說唐演義全傳》第三十四回"袁天罡驅神造殿 李元霸力賽成都"的描述,十八路反王分別如下:瓦崗程咬金,稱混世魔王;濟寧王薄,稱知世王;相州高談聖,稱白御王;濟南唐璧,稱濟南王;蘇州沈法興,稱上樑王;江陵蕭銑,稱大梁王;山後劉武周,稱定陽王;湖廣雷大朋,稱楚王;河北李子通,稱壽州王;魯州徐元朗,稱淨秦王;楚州高士達,稱楚越王;明州張金稱,稱齊王;沙沱羅於突厥,稱老英王;武林李軌,稱淨梁王;幽州鐵木耳,稱北漢王;夏州高士遠,稱夏明王;陳州吳可宣,稱勇南王;曹州孟海公,稱宋義王;這十八路反王是在圍攻四明山時聚集一起,推舉混世魔王做都盟主,本想圍困隋煬帝,無奈遇山李元霸發飆錘震四明山,單槍匹馬殺退十八路反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反王都是落草為寇,因隋朝的腐敗,而不得不反。可以說這些人有得天下的實力,確沒有得天下的雄心。
所謂兵不強、馬不壯、將不廣、財不足、智不夠、心不大、這樣的隊伍如何能稱雄穩定至尊?最後白白便宜了李淵。當然李淵能稱雄還有以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有足夠的的謀略。在亂世中直接西攻長安, 控制長安以保楊侑幼帝為名,政攝天下,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阻力。
2、充分的利用李密王世充等幾路實力較強的反王互相大戰消耗實力,進一步的為自己的問鼎創造條件。
3、兵多將廣實力強大,特別是兒子李世民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
4、深知為政之道,能善待百姓,促使天下人心歸附。
5、能夠隱忍。李淵其實早有稱帝之心,但是隱而不發。一直韜光養晦他知道如貿然稱帝,很快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同時也會成為隋軍主要的打擊物件。
以上幾點便是李淵能得天下的原因,各位看官認為如何?
-
5 # 歷史隆中對
西魏王:金墉城李密
李密是隋末江山的主要競爭者之一,出身顯赫,家族四世三公,堪比袁紹。李密也是瓦崗軍的主要領袖,瓦崗山就是在他的手上壯大起來的。但是李密趁酒宴誅殺了瓦崗山首領翟讓,使得瓦崗山迅速分崩離析,之後屢戰屢敗,投在了李唐門下,後因謀反被殺。
可以說李密是自作孽不可活,身為貴族,野心膨脹,導致實力迅速下降,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資本。
知世王:濟寧王薄王薄是農民起義軍首領出身,主要勢力範圍在山東及周邊地區,自詡為“知世郎”。王薄主要是因為麻痺輕敵不慎為隋齊郡通守張須陀所敗,從此一蹶不振,只能在山東境內打游擊,最後降唐。
定陽王:山後劉武周劉武周主要依附突厥勢力,佔據了晉陽和河東地區。但是劉武周沒有割據的打算,每到一地就掠奪一地,“軍無蓄積,以虜掠為資”,這就使得劉武周很難長期在中原維持統治。最後被秦王李世民所敗,逃到突厥,為突厥人所殺。
大涼王:涼州李軌李軌是涼州著名豪望,為人機智多謀,能言善辯,又能賑濟貧窮,被鄉里稱道。隋大業末年被任為武威郡鷹揚府司馬。隋唐年代甘肅河西地區割據者,曾稱帝,後兵敗於唐朝。
其他的人就不足為據了,這四位就已經代表了大部分的軍閥,而這樣的軍閥是很難有問鼎中原的決心的,李淵成為最後的贏家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了。
-
6 # 文史墨客
公元604年,楊廣弒父弒兄登上帝位成為隋朝第二位皇帝,史稱隋煬帝;公元612年至公元614年,楊廣三徵高句麗,致使國力大損,百姓苦不堪言;公元611年,瓦崗寨率先起義,與此同時,全國民怨沸騰,各地義軍此起彼伏,隋朝大限將至;
公元617年,李淵起兵反隋,5個月後攻破長安,一個新的帝國神話—-唐朝就此出現。那麼,當時一共十八位反王,為什麼最後是李淵得到天下呢?
首先,李淵的背景不是其他的草根出身的諸侯可以比的。李淵是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後代,父親李昞是北周的柱國大將軍,李淵承襲了父親的唐國公之位,且在公元615年的平叛母端兒、敬泮託的起義中,不斷擴充實力,這使李淵初期就有了得天獨厚的資本。
其次,李與淵得到了關隴集團的支援,從而得到了大批的兵馬錢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有了糧草自然能在後來的戰爭中取得優勢。
第三,當時的各路諸侯雖多,但大多數視人命如草芥,不得民心。少數幾個愛民的,也彼此攻伐不休讓李淵趁機坐大,等他們意識到誰是最大的敵人,早已悔之晚矣。
第四,李淵擁有最多的人才,當時天下諸侯雖多,但大多數都是庸才,既沒什麼過人的本領,也缺乏能人輔佐。偶爾有一些資源的,如李密,又猜忌能人,導致眾叛親離,最終兵敗。
而反觀李淵,手下能人濟濟,先不說李淵的幾個兒子李世民、李元霸等,秦瓊、羅藝、、劉文靜等,這樣的人才李淵不知有多少。綜上所述,雖然隋唐時期有十八路反王,對最終得天下的一定是李淵。
-
7 # 漩渦鳴人yy
說18路反王的話,那是演義裡面的說法,這裡面也有一些水分,但是比較有勢力的,確實有那麼幾支強大的起義軍。
在所謂的18路反王裡面,李淵並不是其中之一,而且他的軍隊只有3萬人,況且他和大隋王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他選擇背叛大隋王朝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的處境很危險,可以說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他能依靠的也就手裡這3萬多軍隊,相比較於其他地區的各路反王,李淵手裡面部隊少的要命。
那麼李淵是怎麼做到逆襲,並且奪取天下的呢?
首先第一點,李淵當時看出來,大隋王朝雖然被隋煬帝折騰得千瘡百孔,但是還是有底子在的,所以李淵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挾天子以令諸侯,攻下長安以後,立楊侑作為一個傀儡皇帝,這個舉動很顯然就已經消除掉了很多人的敵意,原先在長安周邊的,屬於大隋王朝的那大大小小的軍閥,一下子聽李淵這麼做,當然對你元十分佩服,所以不能夠說歸順於李淵,但至少也算得上是沒有給李淵找麻煩。
這就給了當時李淵很長的一段休整的時間,去確定自己未來究竟該做什麼?不該去做什麼?發展方向在哪?
接下來宇文化及幫了李淵一個忙,宇文化及勒死了隋煬帝,可以說成為了眾矢之的,這個時候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宇文化及,而不是李淵,由此造成兩個結果,第一,李元可以安心的在自己的地盤兒發展自己的勢力。第二,它可以將所有矛盾的中心全部集中在了宇文化及的身上。
當然,李淵也不是一個傻子,知道她叫亂世之中只有實力強大才是能夠成功的唯一路徑,自己的兩個兒子可以說最大程度地貫徹了自己的思想,不斷地吸收人才,不斷的壯大自己手中的勢力。雖然二者最後兵戎相見,但對於李淵這個集團來講,他的勢力確實在不斷的增大。
這是一個好處,同時也是一個隱患,這個隱患未來在玄武門兵變裡面顯現了出來,當然現在對於李淵來講,這是絕對的好處。
有了這些東西在保障,李世民在後來與王世充的作戰裡面,徹底消滅各路反王,打下了一個
很好的基礎,李淵的崛起,確實是一個偶然,無數個不應該有的因素,最終導致李淵無數次逃過一劫,並且笑到了最後。
-
8 # 燭影斧聲
既然提到了十八路反王,那麼就沒有必要用歷史去解釋李淵得天下的原因,因為十八路反王本來就是文學作品中的設定。歷史上隋末起義軍眾多,但並沒有十八路反王這樣的統一固定稱謂,所以用歷史去解釋小說是行不通的。
那麼如果從小說的角度,為何李淵可以一統天下呢?無非以下幾個原因。
猛將眾多的唐營雖然秦瓊一直是小說的主角,瓦崗在前期也一直被大肆渲染,然而說實話,瓦崗在得到裴元慶和羅成之前實力不怎麼樣,看著戰將不少,能拿的出手的沒幾個,真正有實力的是一直低調做人的李淵。
李淵一直被楊廣不喜,甚至想除之而後快,所以李淵在太原一直安安穩穩過日子,但隨著天下大亂和兒子李元霸的橫空出世,加上李淵被設計睡了楊廣的兩個妃子,李淵反了。
李淵造反的最大的倚仗其實就是李元霸,小說不同於歷史,特別是隋唐小說極為誇張,《說唐》中李元霸使的大錘有八百斤重,是金翅大鵬臨凡,按照設定,天下除他之外所有人加起來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對手。
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三次一招敗給李元霸,包括一次被空手奪白刃;第三的裴元慶接三錘敗走,這已經是最佳戰績;四五六的海雲錫三人聯手被一錘打退;第七的羅成被一錘打斷長槍……
除此之外,四明山二百三十萬反王聯軍被李元霸一人打退;紫金山一百八十萬聯軍更是被他一個人殺得只剩六十五萬……所以說,中期擁有李元霸的李唐實力無疑冠絕天下。
李元霸被自己的大錘砸死時,好漢榜上的高手只剩下第七的羅成、十六的秦瓊、疑似十七的尉遲恭和十八的單雄信。可以說李元霸雖然死了,又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已經掃平了多數障礙。
之後,秦瓊、程咬金、尉遲恭羅成先後加入,特別是羅成,此時已然是對別人具有碾壓優勢的天下第一。在一個人能打一支軍隊的《說唐》中,大唐一統天下已經不可阻擋。
李世民是天選真主《說唐》除了誇張的武力設定和兵器重量,同時也是一部充滿神話色彩的小說,換言之,一切都是天數。
故事的背景是,玉帝派紫微星下凡一統亂世,同時派二十八星宿輔佐,二十八星宿因為前世與紫微的恩怨所以不願,並向玉帝哭訴當年劉秀醉酒斬姚期,醒來逼鄧禹的往事,玉帝只好改派三十六天罡。
二十八星宿不甘心,於是吵鬧著臨凡轉世,與紫微做對頭,他們中大多數成了反王,比如角木蛟竇建德、昴日雞王世充,也有亢金龍這樣的另類成了李淵,而紫微星轉世成了李世民。書中李淵用李世民打仗,但是處處偏袒李建成,甚至在後期將李世民下獄,有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的意思,這也是因為前世宿命。
然而天命就是天命,氣運就是氣運,李世民是天選真主,聖天子百靈相助,所以最終平定了天下,又在玄武門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同時在尉遲恭頂盔貫甲手持丈八蛇矛進宮向李淵稟報時,使得李淵驚懼而死(實際歷史上李淵此時並沒有死)。
所以說李唐一統天下是天數,不可逆的天數,李淵之所以得到天下,唯一的原因就是李世民是他兒子。
所以說,從小說的角度說,一切皆是定數,至於歷史,比這要複雜的多,不過既然不對題,就不做深論了。
-
9 # 那裡有隻猴
一、李淵家族是關隴門閥之一,他自己本在隋朝地位就很高,得到李家和竇家的大力支援,後來關隴門閥很多人都支援李淵,給他很多人力和財力的幫助,這就比那些農民起義強多了。
二、李淵對手下比較放權,李建成李元吉他們這些兒子也厲害,平陽公主軍事方面才能更出眾,李世民更不用說了。
三、位置好,晉陽不是中原必爭之地,所以糧食充足,李淵又大力討好突厥,後方穩定;然後大力打下關東,可以說繼承了隋朝大部分的政治遺產,關中經營多年,糧食充足,人才濟濟。
四、李淵眼光獨到,韜光養晦,各大反王混戰,淘汰了許多人;王世充、李密這些人實力大降,人心惶惶之後就各個擊破。
五、名聲在外,許多人都來投奔李唐,看似是天命所歸;又奉命平叛母端兒、敬盤陀、甄翟兒等農民義軍,鎮壓過程中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招納了許多人才,像裴寂、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唐儉、殷開山這些人。
回覆列表
在評書中,四明山圍攻隋煬帝的有十八路反王,他們是瓦崗寨大魔國混世魔王程咬金、大涼王李軌、小梁王蕭銑、濟寧王王薄、江南王沈法興、冀州王高士達、江淮吳王杜伏威、南陽王朱燦、河北鳳鳴王李子通、金提王張稱金、西秦霸王薛舉、曹州宋義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談聖、兗州魯王徐圓朗等人。十八路反王並不定是這些人,每個人的見解並不相同。
隋末瓦崗起義,各地農民起義吸引了朝廷大部分兵力,京都長安防守力量薄弱,李淵秋天從太原起兵冬天就攻克了長安,立了偽帝,把控了中央政權,站了先機。隨後南征北戰終於統一了全國。在諸侯王之中李淵有關隴門閥的支援,兒子給力,手下將領賣命,其他反王大多是起義軍打不過這種有建設綱領的正規軍,有沒有共同合作反抗李淵,最後被唐一一滅掉或者收攏。從這裡可以看出,先起義的都沒有好果子吃,比如劉邦起義就比較晚,靠陳勝吳廣起義和項羽等人把秦朝折騰的不行了再出手奪取勝利的果實,又比如明朝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還稱王,末代王朝隨不是好槍但是槍打出頭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