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雖弓衛

    甘地為印度的獨立完整有重大貢獻,無愧印度“國父”的稱呼。其“不合作”的和平運動避免了印度的暴力革命獨立,較好地儲存了印度的獨立完整、社會整體的穩定及沒必要的無辜流血犧牲,弊端就是同時也把舊的勢力及制度繼承了下來,並沒把印度整個國家民族從舊制度中拯救出來。甘地確是一偉人!但細想一下,印度的獨立給誰帶來了好處?精英執政集團、地主、資本家、舊邦主王族從英華人手上繼承了權利利益,但英國對印度的影響依然存在。普通低種性民族呢?依然是受剝削壓迫的底層,相對而言“只不過是換了主人而已”,運動也並沒為印度將來的經濟民生的改善做出更大的改變。

  • 2 # 繁峙下芻狗

    甘地――印度的偉大精神領袖,他使印度擺脫了英聯邦的統治走向了統一。

    甘地的成功在於他的思想“非暴力思想”――甘地思想的主要淵源是印度傳統宗教學說,他的非暴力主義的理論基石就在於他的神靈觀和人性觀。如果不瞭解他對神的解說和對人性的分析,那麼就很難透徹地理解非暴力主義。

  • 3 # 馮瑋

    被譽為印度“國父”的甘地,全名是莫漢達斯· 卡拉馬昌德·甘地,1869年出生於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島波爾邦達爾的土邦官宦家庭,屬於由婆羅門、薩帝力、吠舍、首陀羅構成的種姓制度中的吠舍種姓,信仰印度教,從小熟讀印度教經書,深受印度教思想薰陶,將“以善報惡,以德報怨”作為處世格言。

    1889-1891年,甘地赴英國學習法律,在英國受到了基督教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1891年回國後,甘地當上了律師。1893年到1914年,甘地在南非從事律師工作,同時在那裡領導當地印度僑民採用“非暴力抵抗”的鬥爭策略反對南非當局的種族歧視,逐步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思想體系。

    1915年,甘地懷揣《印度自治》宣言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並立即投身於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甘地的思想,概括而言,有四項主要內容:

    第一,民族主義的宗教政治哲學。甘地宗教政治哲學的中心論點,就是“愛所有生命”,由愛自己,愛他人,愛仇敵,愛人類,愛生物五個方面構成。“非暴力主義”就是以此為基礎的。

    第二,以“自治”為目標。甘地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使印度實現“斯瓦拉吉”即自治,包含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近期目標是在帝國範圍內實現自治,遠期目標是使印度完全獨立。

    第三,以批判西方文明為基礎,以“回到紡車時代去”為口號,以改造種姓制為目標,以恢復印度民族經濟為理想的政治經濟思想。

    第四,對民族文化傳統的高度重視,及以此為基礎的民族教育思想。甘地非常重視印度文化傳統,認為獨特的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集體精神的結晶,是民族的支柱。在民族文化中,“語言是先於一切的”。因此,他主張首先統一語言文字,其次培養民族感情,最後實現民族團結。

    甘地主張宗教和解,反對宗教仇殺,主張民族團結,引起印度教極端分子的仇恨。1948年1月30日17點10分,在祈禱會會場,兇手納圖拉姆·葛德斯假意向甘地致敬,他走到甘地身邊,突然猛地推開甘地的僕人摩奴,槍口對著甘地的胸膛連發三槍。甘地中彈後依然雙手合十,好像繼續實踐他以愛為核心的宗教道德原則:用愛去喚醒敵人的良知,用肉體去磨鈍敵人的利刃。

  • 4 # 葦說定製化運營

    甘地,尊稱聖雄甘地,是現代印度的國父,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甘地被稱作“非暴力不合作之父”,他認為,真正的強大不是暴力,而是非暴力,暴力在本質上才是虛弱的表現;坦然接受暴力打擊的人,他身上就蘊藏著比任何暴力都更加強大的力量。

    甘地說:“非暴力並不意味著向壞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協。非暴力意味著以人的全部心靈來反對專制者的意志。只要在這種人類法則指導下進行鬥爭,哪怕一個人也能反抗非正義帝國的全部權力”。而非暴力抗爭的實踐者都能在參加之後感到自己比參加之前更加有力、更加強大,從內心得到喜悅,體會到一種美好。

    1940年,國民政府派遣考試院院長戴季陶訪問印度。戴季陶見到了甘地,並向甘地說明了華人民抗戰的形勢,誰知道甘地講了一番讓人大跌眼鏡的話。

    甘地說:“華人要是有我這般非暴力的信念,就不要抵抗日軍!中國有4億人,給他們2億殺,當血流成河時,日本人就怕了。如果中國這樣做,日本人就會成為中國的奴隸。”

    對英國統治者來說,當他們統治時,非暴力是受歡迎的,再退一步說,英國軍隊也不可能去殺這麼多的印度人。但日本人呢?

    只能說甘地命好,碰到的是英軍,要是碰到日本人,估計印度早就滅國了。他的思想之所以被英華人扶持,原因就在於印度國內有暴力反抗運動,只好拉一派打一派。

    英華人在1942年之前雖然挺煩甘地,但覺得他還算是“自已人”,因為只要有他的存在,印度人幾乎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運動。幾萬人出來站在街頭任你打,任你踢,有時還真的會讓你覺得下不了手。

    甘地也曾勸告捷克人、波蘭人和猶太人以非暴力反抗納粹,他還讚揚投降的法國政治家們“接受不可避免的結果,拒絕做一場愚蠢的屠殺的幫兇”。當丘吉爾呼籲民眾奮起反抗納粹時,他卻倡導“你們可以邀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隨意征服你們的國家,征服你們被稱作屬地的國家。你們也可以讓德華人跨上你們美麗的寶島,佔領你們的無數富麗堂皇的名勝古蹟。讓他們任意佔領吧,但你們決不可喪失心志”。

    他還曾經在墨索里尼入侵衣索比亞時,發表宣告,敦促衣索比亞人要“任人宰割”。他解釋說,任人宰割的結果比反抗效果大......

    他還說猶太人應當集體自殺,讓全世界覺察到希特勒的暴行。戰後,他辯解道:反正猶太人要被納粹殺掉,不如死得更有意義一些。

    想像一下,如果他代表中國到英國去開獨立大會。英國方面在會上強調:

    “我們的首要責任就是承認,不只有一箇中國,而是幾個。一個漢人的中國,藏族的中國,蒙族的中國,回族的中國……總之,所有的都要被尊重與關注,而不只是一個。”

    各位作何感想?

  • 5 # CutieFyu

    聖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之父。

    戴季陶來到印度後,在多地進行走訪,同時也前去看望了甘地!兩個人在交談中,戴季陶大加誇讚中國軍隊的抗日氣節,鼓勵印度也發動人民投入到抗戰的過程當中!可甘地當場就表示反對,認為中國不應該採取暴力手段抵抗日軍!

    還表示中國也應該像他一樣,中國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拿2億人給你殺,還剩下2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假如華人真的這樣做了,日本人就會變成華人的奴隸。”

    他的人品或是功績先不提,就說這個念,就讓我完全接受不了,更談不上尊重了。

    他是聖雄,但是我們可不是聖人,做不到親人被殺,妻女被淫還能無動於衷,而且對於這種人,我的態度是唾棄。

  • 6 # 胖虎聊社群

    甘地,被稱之為聖雄,在印度享譽很高!他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對他的評價,有這麼幾點:

    1、他對於印度的國家獨立,起到了不和磨滅的作用!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甘地探索出了符合當時印度國情的對抗方式,就是“不合作”,透過這種方式,擾亂英國殖民當局的統治,以此來迫使英國的讓步,當然,效果確實也有!尼赫魯繼承了甘地的遺產,在二戰結束後,印度獨立!

    2、“非暴力”導致了革命的不徹底,讓殖民者埋下了分裂國家的隱患,這也就是印巴分治的原因!

    當然,甘地作為印度的聖雄,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還是享有崇高的威望,對印度的歷史程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7 # 圓臉胖雞

    毫無疑問,甘地是一個偉人,他用個人魅力團結了印度各個勢力,使他們能夠在爭取印度獨立的鬥爭中保持步調一致,為印度的獨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同時,他也有他自己的歷史侷限性。甘地出身於印度的貴族家庭(史料記載不多,但從他父親是土邦宰相來看應該是剎帝利,低階種姓在那時不允許當官),階級軟弱性在他的身上有著較為明顯的體現。他所建立的印度並沒有真正實現人人平等,他在真正的解放人民和維護自身階層的利益中選擇了後者,雖然他很同情印度底層民眾但是改變不了他所選擇的立場。(就像古代中國的鄉賢大善人,雖然也修橋補路開設善堂,但是改變不了他是剝削階級的一員一樣)甘地家族是現在印度最為顯赫的兩大家族,同尼赫魯家族一樣擁有著巨大的政治權利和家族財富。

  • 8 # 蹇佳琪

    甘地是一個偉人,他用個人魅力團結了印度各個勢力,使他們能夠在爭取印度獨立的鬥爭中保持步調一致,為印度的獨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同時,他也有他自己的歷史侷限性。甘地出身於印度的貴族家庭(史料記載不多,但從他父親是土邦宰相來看應該是剎帝利,低階種姓在那時不允許當官),階級軟弱性在他的身上有著較為明顯的體現。他所建立的印度並沒有真正實現人人平等,他在真正的解放人民和維護自身階層的利益中選擇了後者,雖然他很同情印度底層民眾但是改變不了他所選擇的立場。(就像古代中國的鄉賢大善人,雖然也修橋補路開設善堂,但是改變不了他是剝削階級的一員一樣)甘地家族是現在印度最為顯赫的兩大家族,同尼赫魯家族一樣擁有著巨大的政治權利和家族財富。

  • 9 # 戰爭史

    至今,聖雄甘地在印度簡直是如同印度教裡的溼婆神一般的存在。尤其是他竭力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還真的感動了上帝,讓當時的英國殖民者動了善心,最終讓印度獲得了獨立。

    [聖雄甘地]

    聖雄甘地開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20世紀40年代前期,正是在印度如火如荼蓬勃發展。當時,正處於抗戰最為艱難階段的國民政府為找到救國的良方,不僅國內形成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還希望得到世界一切平等待我之國家的幫助。秉承這一宗旨,當1940年日寇的鐵蹄已經逐步逼近英國在中國的殖民地香港、虎視眈眈於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逐步形成對緬甸和英國海外最大殖民地印度次大陸的包圍,很快將把英國勢力趕出遠東。目睹日寇的這一野心,更多的是英國實力的不足,英國首相丘吉爾委託當時印度總督林里斯哥再三邀請國民政府派出要員訪問印度,目的就是在印度人民心中擁有崇高威望和巨大號召力的聖雄甘地,在認真聽取中國正抱著犧牲的決心,頑強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英華人的心裡是希望甘地從中國要員的敘說中,理解抗擊日寇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印度掀起一股保家衛國的參軍熱潮,去勇敢面對氣勢洶洶的日軍的進攻。

    國民政府經過再三斟酌,派出了外交水平較高的戴季陶前往印度擔任此項說服甘地的工作。

    [親自紡棉紗的甘地]

    戴季陶去印度,當然不只是說服甘地,國民政府應該給他兩個任務,一是向印度各界大力宣傳中國軍民誓死抵抗日寇,無所畏懼的犧牲精神,二是順帶著幫助英國做通甘地的思想工作,動員印度的熱血青年投身軍營報效祖國。戴季陶雖沒有像唐三藏那般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其中的辛苦決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當終於來到了印度,較好的完成了第一個任務。可見到甘地禮貌的寒暄過後,戴季陶大加誇讚中國軍隊的抗日氣節,在戰場上表現的視死如歸的精神,以此鼓勵甘地發揮其人格魅力,號召全印度的熱血青年保家衛國,以熱血抗拒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掀起印度全民投入到抗戰的過程當中。

    面對戴季陶的慷慨陳詞,甘地神色漠然,甚至當場毫不留情的表示反對,在他的思想裡認為中國軍隊不應該,更沒必要採取暴力手段抵抗日軍,他勸中國以非暴力的方式進行抗日:“假如華人有我這種非暴力的觀念,”他說,“那無需擁有像日本那種最新的毀滅機構,華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機構來吧,我們準備拿2億人來對付你,可是剩下的2億人,是絕不會屈服的。倘使華人真這樣做了,日本人便會成為中國的奴隸。”看到甘地的態度,戴季陶無異於被從頭交了一盆涼水,再也沒有提及要甘地組織印度如何抗日的事情!

    甘地為何苦口婆心的勸說中國不要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去心甘情願的做任其宰割的羔羊,甚至要以當時中國總人口4億人,犧牲一半即2億人為代價,是不是他看不起華人,是腦子進水才這麼信口開河的吧。如果這麼理解甘地,可真是冤枉這位聖雄了。

    【在印度有很多人愛戴甘地,也有很多人仇恨甘地】

    甘地為何要中國這麼做,要華人寧死不屈,毫無反抗的慷慨就義,做到內心強大,絕不和日本帝國主義合作。絕對不是他心血來潮胡亂表態的產物。

    甘地之所以有“非暴力不合作”這個觀念,並且作為一輩子的堅守,這與甘地的出身和其所屬的種姓密不可分。生於1869年10月2日的甘地,屬於印度教五大種姓中的第三等級吠舍。這一等級要求吠舍這一種姓自出生後必須信奉仁愛、不殺生、素食、苦行等戒律。甘地幼年時代浸染在這樣的環境裡,逐步養成了他天性善良的人生觀。

    特別是1888年甘地遠涉重洋赴倫敦求學,接受了西方普世價值中的自由、人權和平等觀念,嫻熟的運用到了他在南非領導的反種族歧視鬥爭。這是甘地首次把“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具體運用到實踐中並真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當時的英國殖民者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讓步,甘地以自己這種特有的方式成功試驗了一種有效的武器“非暴力不合作”。由此,由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 運動,從南非傳回到他的祖國印度並快速擴散開來。

    由於印度和南非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無疑為這項運動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參照。於是, 1930年3月12日,印度人民在甘地的領導下為反對食鹽稅法而進行的一次鬥爭,他們滿懷著勝利的信心和犧牲精神,同強大的敵人進行著赤手空拳的戰鬥,前面的倒下後面再接著上。所有參加運動的人們都勇敢的高喊著甘地的名字,絲毫不抵抗,任憑敵人殺戮,甚至被抓進監獄,不覺得痛苦,反而將監獄看做是朝聖的聖地,真的讓人匪夷所思。

    [生活極其簡樸的甘地]

    正是由於甘地包括所有參加反抗反對食鹽稅法人民以殉道者的方式,又一次感動了英國的殖民者,又不得不做出許多讓步,兩次較為有著巨大影響的“非暴力不合作” 運動,更讓甘地主觀的認為,只要把人民動員起來,靠著不怕死,不和佔領者合作就一定能讓佔領者發善心,取得最好的運動效果。

    可是,甘地恰恰忘記了西方自英國工業革命後,特別是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天賦人權”的觀念,已經牢牢的成為西方各個階層的共識。據此,衍生而來的是侵略者侵略別國領土,幾乎很少進行大屠殺,對戰俘的保護也以共同遵守的“日內瓦公約”相互約束。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可以說毫無人性可言,對人權最起碼的生存權在他們佔領者的眼裡就是螻蟻一般隨時隨地可以肉體消滅。南京大屠殺,可不是像甘地說的那樣是戰俘主動向日寇的刺刀上撞,而是這支野獸一幫的軍隊瘋狂的集體行為。更遑論是主動往槍口上送死,甘地無法理解日本人的謬論,日本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如此觀點支撐起來的日本帝國主義,怎麼可能會對華人有同情之心,在十四年抗戰中中國軍民死傷2300多萬人。而死傷這麼多的人口,絕大多數都是日本軍隊主動作為,一個又一個慘案的發生,決不是不和他合作造成的。

    【甘地火葬現場】

    幸好戴季陶沒有接受甘地這番高論,回國後的戴季陶向蔣委員長彙報印度之行,蔣委員長包括那時在各個敵後根據地的我軍,不用說也對甘地的這種謬論表示根本的不屑。手無寸鐵往槍口上撞,尤其是往毫無人性的日本帝國主義軍隊的槍口上撞,信甘地的話,4億人死去一半,就能得到禽獸一樣的日本人的同情,簡直是痴人說夢。因為日本帝國主義要的是滅亡中國,要華人做他奴隸,而不是要剩下的2億人和他不合作,和他對著幹,其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不反抗的華人,在這塊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上亡國絕種,真的換成了日本人的生存空間。

    甘地的過於理想化的“非暴力不合作” 運動,最終還是結出了惡之花。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派教徒的刺殺,不知道是不是對他一生踐行的“非暴力不合作” 運動做出怎樣的詮釋。本文參考文獻: 《甘地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用的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