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畫家林聰雲

    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所在。畢竟山水畫不是自然環境的圖解,不要求準確性,重要的是畫家對自然的感情,見景生情,景與情結合。要化境。畫面有情趣,有畫意,有恰到好處的留白,有豐富的想象空間,自己感動了也就會感動觀者。

  • 2 # 石千石519

    謝謝邀請。 什麼是意境?就是人的內在內涵的精神程度反應結果,叫做意境。 山水畫之意境,如同人與人之交流講話一樣,有人開口知俗氣,有人講話知有學問。山水畫也是這樣的,當畫面展示於人時,第一眼就是意境。造境是作者事,知作者內涵一切,全在畫面上。賞畫境是觀者事,高境低俗境也在觀賞者心生。優秀的畫面反應出入優秀的意境。優秀的觀讀者也就反應出優秀審美水準程度出來。作者作品與觀讀欣賞者是審美互動的關係和結果。

    山水畫講意境,畫面造境張大千先生有云:造境不能畫山如堆,堆如冢堆不雅,掛在家裡多不好。

    造境在於作者造,這個造是作者內涵、學識修養、觀察生活、大自然等等,胸心所吸轉換為能量,慣徹於作品之中,境才會有佳境出來的。根據畫面便知作者了,畫如其人、畫如其內胸心。

    憑空造境是造不出來的,須作者多讀書,讀書免俗。境界來自於學識修養。畫講究意到筆不到。

    造畫之境,講究率性、有意無意間、講究隨意間有作者、講究無意間同樣有作者等等。凡刻意之意境,反而使觀賞者難受了!上上境界者,畫品者。

    中國畫講究的是心心相印。這就是中國畫的妙處。黃賓虹先生雲:中得心源。便是如此!

    中國畫,講究畫面言簡意深,與寫文章一樣的。

    很多人的畫,以為畫面堆得越多越好,確實是外行之舉。與詩同理:賞心只有二、三枝。高度概括、高度提煉便是此意。擠滿了畫面,反而透不過氣,反而影響觀賞呢。高明的畫者,體現在此。

    在這點上,西畫與吾國畫觀點共鳴。講究畫面簡單,言簡意賅!講究:恰到好處。少了嫌不足,多了顯繁雜。這個往往體現作者高明程度了。常常有人問我:大師與畫家之區別,其實並不是很大,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是差的這一點呢!

    很多的人,畫畫缺少的就是這個點。這個點,足夠修練一輩子呢!

    唯心者認為,高明者頭腦門上有第三隻眼睛。哪有什麼第三隻眼睛咯,還不是學識、修養、修練、動腦筋……!都是一樣的頭、一雙手、一雙腳行走於世哦,說的神乎其神幹嗎呀?!天天把個""錢""第一、心不靜、為利是圖、雜念環生,藝從何來?!境在何處?!

  • 3 # 魯智生2

    中國畫中的山水畫最講究意境,畫家在作畫前就要有所立意,畫面的構圖、佈局、虛實相間、遠近錯落有致,_提款在那裡,章敲在哪裡都要心中有數……

  • 4 # 人間正道是滄桑2079

    意境;無價之寶。象《清明上河圖》,畢加索《亞維農少女》,凡高《向日葵》,徐悲鴻《八駿圖》,岳飛的《滿江紅》,屈原的《離騷》,毛澤東的巜沁園春》,李白《將進酒》項羽《霸王別姬》……

    意境即靈魂,是近距離觸控生活,讀懂生活,理解生活的最高寫照,畫如此;詩亦如此。畫中的意境各人領悟不同,只有接地氣的融會了,才會貫通。意境就象高山流水般的娓娓道來……

  • 5 # 千千千里馬

    如果一幅山水畫的意境很平淡,那就說明畫家的思想境界很平淡,如果一個畫家的山水畫意境很深厚,就說明這個畫家的思想境界也很深厚。

    一個成熟的山水畫畫家才會有自己的思想境界,這些思想境界透過畫家,精心的構想,就會反映在自己的山水畫作品之中。

    例如,傅抱石的山水畫作品,就是一種風雨如晦,氣勢奔放的境界。

    解放以後,他的山水畫風格有一定的變化。

    那就是風雨如晦的那種個人的憂鬱色彩少了,奔放自由的境界多了。

    再比如黃賓虹的山水畫,就是一種深沉修煉,世外桃源的境界。

    黃賓虹這種追求精神內省的思想境界,一直沒有什麼改變,所以,他的繪畫作品,就有一種超越歷史的精神境界。

    如果沒有這種境界,黃賓虹的繪畫,就會流於膚淺的畫匠作品了。

    我們再看看錢松巖的山水畫,他的作品善於表現社會的巨大變化,用畫筆描繪新時代的舊貌換新顏,所以,他的山水畫境界 ,就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山水畫境界。

    山水畫境界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跟隨時代不斷髮展豐富的。

    創造新時代的新境界,給我們帶來山水畫的新美,這是畫家的天職。

    當然,作為藝術美的形式,境界也是多種多樣的。

    我們即喜歡新時代的山水畫境界,也喜歡古代美的山水畫境界。

    無論什麼樣的山水畫境界,最重要是山水畫的藝術品質要高潔大氣。

  • 6 # 林慶逢358

    意境嗎?說不清道不明,只能神領意會。玄乎的說法是生而知之,是天性,得自天機出於靈府。其實,久學也有所悟。比喻四時寒暑,睛雨晦明,經歷過,才識其真相,才能表現,表達得好便生意境。

  • 7 # 李廣志—FR

    ★畫山水,最重要的問題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什麼是意境?我認為,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寫景就是寫情。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圖解,不用說,它當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準確性,但更重要的還是表現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見景生情,景與情要結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學的一面,畫花、畫鳥都會成為死的標本,畫風景也缺乏情趣,沒有畫意,自己就不曾感動,當然更感動不了別人。

    古詩裡,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裡包含著朋友惜別的惆悵,使人聯想到依依送別的情景:帆已經遠了,消失了,送別的人還遙望著江水,好像心都隨著帆和流水去了……情寓於景。這四句詩,沒有一句寫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後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裡,使人深深體會到詩人的深厚的友情。

    意境的產生,有賴於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產生,又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度有關。要深入全面地認識物件,必須身臨其境,長期觀察。例如,齊白石畫蝦,就是在長期觀察中,在不斷表現的過程中,對蝦的認識才逐漸深入了,也只有當對事物的認識全面了,做到“全馬在胸”“胸有成竹”“白紙對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物件的精神實質,賦予物件以生命。我們不能設想齊白石畫蝦,在看一眼畫一筆的情況下能畫出今天這樣的作品來,而是對蝦的精神狀態熟悉極了,蝦才在畫家的筆下活起來的。對客觀物件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正如潘天壽先生說:"藝術以境界美為極致。"這裡所說的境界實指意境,而山水畫尤其重視意境。

    寫景是為了要寫情,這一點,在中國優秀詩人和畫家心裡一直是很明確的,無論寫詩、作畫,都要求站得高於現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實,才可能全面深入。

    就藝術而論,我們衡量一件繪畫作品的好壞,或我們欣賞一件繪畫作品,首先不在於它像或不像,而在於繪畫作品的主題,或者說繪畫作品中所輻射出的某種觀念、某種思想、某種情緒,能否緊緊地抓住觀賞者的心絃,能否給人以充分的藝術審美享受,並使人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和教育。應該說,這才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真正目的。像與不像僅僅只是作品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與不像就不能作為衡量作品的好壞或欣賞作品的標準。

    欣賞作品一般是看畫面的整體氣勢,用中國畫術語來說就是先體味其“神韻”,或者“神似”,然後再看它的筆墨趣味,構圖、著色、筆力等。最後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這種抓“神韻”的欣賞方法,就是抓住了畫的實質,因為“神韻”是一種高層次的藝術審美享受,常常是中國畫家們追求的目標。當然,要從畫中去體驗到一種“神韻”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也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國畫基本知識,特別是透過“畫”而訓練出來的一種“感覺”。所以要很好地欣賞國畫,還得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和藝術修養。藝術欣賞需要經過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三個階段,中國畫也是如此。審美感知就是要求我們直觀地去感知審美物件,即藝術作品本身,我們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畫的是什麼?畫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鮮明的或是灰暗的,線條是流暢的或是笨拙的,表現手法是工筆的或是寫意的等等,總之要自己親自地平心靜氣地進行直觀的感受。

    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每一處風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異一樣。四川人說:“峨嵋天下秀,夔門天下險,劍閣天下雄,青城天下幽。”這話是有道理的。我們看頤和園風景,則是富麗堂皇,給人金碧輝煌的印象。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說假話不行。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慾望,總是重複別人的,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性。

    肯定地說,畫畫要有意境,否則力量無處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夠,還要有意匠;為了傳達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意匠即表現方法、表現手段的設計,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齊白石有一印章“老齊手段”,說明他的畫是很講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畫的主要的兩個關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說“意匠慘淡經營中”,又說“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畫家為了把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別人,一定要苦心經營意匠,才能找到打動人心的藝術語言。(插圖為孟微冬作品)

  • 8 # 滿園金秋

    《怎樣畫中國山水》

    以水彩畫為例,描畫美麗的祖國山河。表達山河的意境,是水彩畫的獨特魅力。

    一,臨摹你喜歡的,高人的,古代的或者是現代的著名山水畫。首先觀察此畫的層次分明度,也就是此畫的遠景和近景的表現形式或者用筆的手法。這就是中國山水畫的意境表現。畫的上半部分是表現天的畫法,一般採用淡藍色的天空。用水將淺藍色調淡,畫出天空的本色,和白雲即可。這就要求你平時多觀察天空的雲彩,即變化多端的,雲的形態即雲的顏色。天畫好了之後,下面就是表現遠山的畫法,遠山要疊畫在天空的下面,這樣才能把立體感表達出來。遠山一般用淺綠色塗抹。表達遠山植被的良好。再往下畫近的遠山,這種中間的遠山,一般用藍色的水彩,用它塗抹中間的遠山,能表現出山的深度,或者是山遠近的距離感,也就是立體感。下面再畫比較近的山,這種山是時隱時現的,座落在雲霧繚繞,偶爾露崢嶸的意境之中。這就要求怎樣用筆沾水,塗抹雲霧的技巧,以淡來表現雲霧的濃度。把山的層次表現出來。最近的山,也就是把山的紋路勾畫出來,以及石頭的各種紋路,石頭的陰面和它們陽面,石頭上苔蘚和野草的畫法。是表現冬天的枯草,還是表現春天的小草,這些要看你怎樣運用水彩的配色和調色的方法了。所以,在平時裡,就要求多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學會怎樣取景。怎樣寫生。

    二,臨摹你畫的祖國山水畫以後,就要觀摹你的傑作。看那裡有沒有敗筆的地方。那裡畫的還不夠理想,那裡的著色還不符合自然要求。以此在下次作畫時,加以改正。

    從正幅的畫中我們來觀摹畫的表現形式,從很遠的天邊,到遠處的青山。退出遠處的重山,再退出近處的峻峰奇嶺,再退出眼前的奇石異草。彷彿是你從很遠的天邊飛過青山,飛過崇山峻嶺。飛過大石頭降落在你的畫前,使你的畫遠看是山,近觀是石頭的視覺效果。這就是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所在。

  • 9 # 陳萬里建築設計

    禮-大自然執行規律; 樂-休閒美學生活,其中田園生活,是一種意境生活,以«牡丹亭»滿園春色達到人類思維精神的極致。

    所有設計專業都要學的一門課-立體構成,可以從科學角度研究清楚"意境"。

  • 10 # 逸興草堂

    潘天壽說:“藝術以境界美為極致。”“藝術之高下,終在境界。”這裡的“境界”指的是“意境”。在山水畫中,意境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題畫詩中,意境的表達是一幅畫的點睛之筆。何謂意境?陳玉圃在《樗齋畫譚》中說:“意者心音,是畫家的情緒和精神氣質的反應。” 意境則是作者主觀意念的境界化,即作者透過一種審美意象表達出山川的精神氣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曰:“境界非特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寫真景物、真感情謂之有境界。”不論是山水畫還是題畫詩,意境並不是真正的實景,而是作者透過自身感悟轉化之後的化境。

    “意”貴含蓄,“境”貴曲折。“意”是感情的含蓄表達,不流於表面,含於“境”內,有多於境之情緒變化。“境”或奇險,或悠遠悠長,或纏綿曲折,用於表達靈魂深處之思想、氣質。正如《文心雕龍》所說的“晦塞為深,雖奧非隱,雕削取巧,雖美非秀”,而“天然,不勞裝點,榮華格定,無待裁熔”。意境並非對山水景物的真實描繪,而是精神世界的改造和感悟,以誇張、渲染的形式,表現出的含蓄意境之美。

    “意”貴真,“境”貴靜。“真則無雕鑿賣弄之弊,靜可以窺天地之玄微”。“真”就是要在山水之中求得本真,在亂世之中返本歸真。而意境之真,也來自於作者性情之真,人格之純。“靜”則如風不揚塵,水不泛波。在自然的秩序間動中有靜,動勢最終襯托的也是“靜氣”,而並非死寂之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應該如何學習樂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