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ris灃

    《紅樓夢》被譽為封建時代的百科全書,也被稱作是封建時期愛情悲歌,但它其實也是一部悼念青春的文學。裡面的寶玉、黛玉、寶釵、湘雲等人都是青春浪漫的,可是有一些人的青春卻似乎從一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就像李紈。

    李紈是賈珠的夫人,丈夫早亡,帶著孩子守寡。她知書識禮,遵從婦道,在大觀園裡,她的弟弟妹妹也是怡紅、蘅蕪、瀟湘…而她只是稻香,是最素樸的。可是李紈也不過二十歲,她的生命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已經要開始面對荒涼。此後餘生該如何度過呢?

    曹雪芹先生是不忍的,他不止給了未出閣的女孩子繁華的生活,他也照顧到了李紈。李紈不可能再去出風頭,去表現自己生命的色彩了。曹雪芹先生就為她在的稻香村裡開了一片噴火蒸霞的杏花!這些杏花是她青春的延續,陪著李紈每一年靜靜綻放。

  • 2 # 亦有所思

    和“一枝紅杏出牆來”無關。

    不可否認,大觀園裡的李紈與之前判若兩人,變得鮮活起來,彷彿春雨灑過的嫩苗,從一個心靜如水行如槁木的寡婦變成了一個言談幽默格調高雅的“大姐姐”。

    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小可無比堅持並確認之前的李紈印象都她故意裝給別人看的。也曾經在之前的回答中自以為是的斷定,李紈屋外的杏花是對賈府最直接的諷刺。

    如今看來,我當時的觀點恐怕是錯的!

    李紈是一個智深如海的女人,豈會做這種毫無意義毫無利益的事情。何況這裡的杏花並不是李紈所種,而是當時蓋大觀園時的設定。只不過,因為風格簡易,適合李紈,所以她才住了進去,以她的勤勞自然會細心打理杏花。

    至於有人說或許是《紅樓夢》作者本人的隱喻,恐怕也不大可能。做為一個真正謹守婦德的人,是不可能與別人有什麼苟且之事的,何況還是在賈府,其風險和收益根本不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對兒子賈蘭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是賈蘭日後仕途的汙點。

    因此,小可斷定,這個杏花肯定和外遇毫無關係。

    如果說桃花,李花意象與李執有關,小可相信。但但杏花只能是巧合。而且只是簡單地和稻香居的設計基調相吻合。

    何況書中早就交待,李紈喜歡的是梅花。

    在無數詩文中,杏花正確的解釋是春天範圍的意象,而不是外軌。

    比如“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比如“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比如“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比如“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比如“薄倖未歸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紅謝。”

    所以,假如曹雪芹在設計這個設定時存在延伸,也絕不會是外遇。而是“零落風雨”之意。

    夫妻早逝,繼承權轉移帶來的人情冷暖,害怕她不守婦德的處處監視,還有為了自汙而不得不裝出貪財的模樣,以及教育賈蘭低調處事等等。

    都是零落,

    都是風雨。

  • 3 # 高挺真

    稻香村為什麼杏花茂盛呢?書中有答案。

    先看伏筆。第四回開頭在概括介紹李紈時說她在未嫁時,父親不十分令其讀書,“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為什麼?在一個末世,富貴不可能長久的,要未雨綢繆,掌握自食其力的能力。後賈家被抄,李紈如何生存,這一句交代埋下了伏筆。

    第七十六回黛湘連句,當說到兩人自己時,聯不下去了,因為後面的事她倆不知道了。這時妙玉出現,由她接下去她的前五聯說的就是正冊中的另外十釵。其中“簫增嫠婦泣,念倩侍兒溫"一聯說的是鳳姐和李紈。這一聯和另四聯一樣,採用了互文的修辭,上聯重點寫鳳姐也涉及李紈,下聯重點寫李紈也涉及鳳姐。“泣"字說明兩個寡婦都很苦,否則不會經常哭;下聯說明沒有丫頭待候她們了,要自己照顧自己。這就是說,第二次被抄後,雖然李紈母子沒有逮京治罪,但基本上是淨身出戶。日後的生活只能靠自己了。

    他去了哪裡,以什麼為生呢?書中告訴了我們。稻香村的對子有一句是“紅杏梢頭掛酒旗",匾額是“杏簾在望",賈政還特意命人掛一個酒幌;詠雪詩中李綺寫的一聯是,“價高村釀熟,年稔府粱饒",這個村就是稻香村,說他們釀的酒質量好,能賣高價,遇到好年景,收穫的糧食還有剩餘,便用來造酒賣錢。李綺是賈蘭的妻子,(這是題外話,暫且不論);黛玉替寶玉寫的一首詩第一聯便是,“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這些文字都說明一個事實,這就是李紈在被趕出大觀園後,去了賈家墓地附近,在墓產的地裡搭草房種地,利用多餘的糧食釀酒換錢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所釀出的酒其質量接近杏花村汾酒,人們稱其為杏花酒。住處附近有沒有杏樹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紈的酒生意很紅火,所以書中用杏花噴火蒸霞來隱喻。(一孔之見,僅供參考)

  • 4 # 屏山品紅樓

    李紈的居所是稻香村,對於這個所在,《紅樓夢》第十七回透過賈政和寶玉對其不同的立場和態度,已經告訴讀者稻香村的定位,其實就是李紈的定位,曹雪芹給出了底色和基調。

    大觀園是貴妃娘娘的省親別苑,自然是人間勝境,理應一片富貴氣象才是。稻香村卻是個例外,牆是黃泥鑄就,舍是數楹茅屋,青籬山坡之下,是轆轤、畦畝、菜花……一片田園風光。賈政一見,表態說這裡好,勾引起我的歸農之意。其實這也代表著李紈雖身在鐘鳴鼎食的富貴鄉里,她自己卻必須要做出槁木死灰之態。

    寶玉卻不喜歡這裡,他說:

    “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爭似先處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氣,雖種竹引泉,亦不傷於穿鑿。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

    寶玉這一番話是主張自然之景,也是主張自然之人性,李紈在封建禮教的窠臼裡,正是那被壓制和扭曲了的人性,這些當然不是崇尚《莊子》思想的賈寶玉所能欣賞和贊同的。“人力扭捏穿鑿”六個字就是《紅樓夢》,是曹雪芹對李紈的同情和定位了。

    寶玉對稻香村的題聯是:

    新漲綠添浣葛處,好雲香護採芹人。

    前一句是在歌頌高尚的婦德,也是封建社會對李紈這樣的貞婦的頌揚;後一句“好運”是說稻香村噴火蒸霞的杏花,“採芹人”指讀書人,這裡代指賈蘭,是說內心是噴火蒸霞杏花一般的李紈守護者兒子賈蘭讀書,她一生的價值就在於此了。

    稻香村裡植著幾百株噴火蒸霞的杏花,杏花歷來有薄粉輕紅之意,和寡婦身份的李紈實在是十分的不搭調。

    一派鶯歌燕舞、富貴逼人的大觀園,偏要搞出性冷淡風的恬淡農莊風情,卻又搞不徹底,種上幾百株杏花。

    穿鑿扭捏,曹公只用了幾個字,就揭了稻香村之物、之人所有的底牌。

  • 5 # 潤楊閬苑

    李紈住在樸實無華的稻香村裡,裡面是黃泥牆,數楹茅屋,青籬山坡之下,是轆轤、畦畝、菜花。房前屋後還有雞鴨出沒,儼然是鄉村。然而稻香村裡種著幾百株噴火蒸霞的杏花。

    稻香村裡為什麼種著噴火蒸霞杏花呢?

    第一,暗示李紈被人為壓抑的熱情。

    古代對孀婦的要求非常嚴苛,有悖人性。《紅樓夢》中的李紈就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李紈不能用化妝品,不能穿漂亮衣服,也不能管家理財,更不能改嫁。她只能養育兒子,教導小姑子。她必須給人以縞木死灰的形象。

    李紈身在鐘鳴鼎食的富貴鄉里,周圍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子,可是李紈必須如縞木死灰一般。然而她的內心並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哪個二十出頭的女子沒有旖旎的夢想,沒有愛美,愛玩,愛出風頭的心思呢?

    李紈礙於身份的束縛,她只能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壓抑在心裡,不能讓任何人發現。

    然而,人的心思總是隱藏不住的,總有暴露的時候。稻香村的雲蒸霞蔚的紅杏就暴露了李紈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她渴望“紅杏枝頭春意鬧”,希望“一枝紅杏出牆來”,她希望看看外面的世界,過不一樣的生活。

    希望不過是希望而已,“杏花零落香紅謝”,杏花總歸要零落成泥,李紈要過的新生活的夢想,也只是夢想,沒有實現的可能。

    第二,杏花暗喻李紈“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

    杏花的熱烈時光非常短暫,很快便會狂風吹落,紅消香斷。李紈雖然自己過得苦,但是她養育了一個積極上進,刻苦讀書的兒子。

    李紈在大觀園裡保護著自己的兒子賈蘭。李紈後來考中舉人步入仕途,給李紈掙來了鳳冠霞帔。

    稻香村裡,噴火蒸霞的杏花鐫刻出流水落花的風景,用來安放李紈矛盾的、被扭曲的、被人為穿鑿的靈魂。

    稻香村裡,如噴火蒸霞的一樹花開,驚豔了歲月,給李紈留下了一生的結果——兒子賈蘭。

  • 6 # 在文化的邊緣行走

    按照古代禮制,李紈作為寡婦,不能用化妝品,不能穿漂亮衣服,也不能管家理財,更不能改嫁。她只能養育兒子,教導小姑子。一句話,她必須給人以“槁木死灰”的形象。

    那麼稻香村是什麼地方呢,它是大觀園內人工建造的一處村野茅屋。一切都是仿農戶規格而建,“黃泥築就矮牆,牆頭皆用稻莖,裡面數楹茅屋。室內更是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這樣清素的稻香村就是專門給李紈準備的——後來她自己也自覺挑選了這個地方。

    既然如此清心寡慾,稻香村的房前屋後卻引人注意地種植了“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不免令人遐想翩翩——杏花素有“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桃色之意,這與李紈的“只宜清淨守節”不是相矛盾嗎?

    但是請放心,這也正是曹公描摹人物的高明之處。稻香村外的幾百株杏花,與李紈的德行無關。縱然曹公對李紈的自私吝嗇頗有抨詞,但李紈寡居守節的德行是任何人都無可指摘的,這裡也包括了曹公。

    透過“如噴火蒸霞一般”的杏花,曹公要表達的是李紈當下壓抑的個性和未來前景的寓意。

    李紈被壓抑的青春的熱情

    李紈雖然青春守寡,但若論年紀,她與王熙鳳、薛寶釵等人相比,並未大出多少,(87版紅樓演員年齡偏大,完全是中年婦人的打扮)也是正值青春年華。黛玉,寶釵,湘雲這些姑娘們,個個美麗,鮮活,才華橫溢又個性迥異,試問哪個青春妙齡的女子沒有旖旎的夢想,沒有愛美,愛玩,愛出風頭的心思呢?尤其在大觀園裡的青春歲月,在最優美而自由的高光時刻。

    所以進入大觀園的李紈讓人眼前一亮,她踴躍操辦詩會,飲酒,作詩,和人各種打趣,盡情歡笑。雖然不能像王熙鳳一般,能夠過上正常的生活,有閨房之樂,可以盛裝打扮,但李紈的青春熱情,正如那幾百株噴火蒸霞的杏花一般,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在賈珠活著的時候,李紈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她出身高貴,嫁入豪門,有上進的丈夫,乖巧的兒子,當然,也可以管家理事——李紈並非沒有管家能力。濃墨重彩的人生本該是她的,可這一切隨著丈夫的離世灰飛煙滅。從此她被邊緣化,過上了空閨寂寞的生活。

    “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

    說得很清楚了,她住在賈府吃穿都不必愁,可是卻如槁木死灰一般,這是講李紈的心情。單從這“青春喪偶”,“竟如槁木死灰”,“一概無見無聞”的字眼就完全感受到李紈所承受的悲苦。還需要說什麼呢?!

    古代對孀婦的要求非常嚴苛,有悖人性。李紈的內心並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但是喪偶之人沒有別的選擇,她從小就受到嚴格的閨閣教育,讀的是女德,學的是女紅,讀的是《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恪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價值觀,培養的目標是貴族賢良淑德的妻子,所以在女德方面決不能差池。

    紅樓對禮教的批判也是書中核心之一。李紈成為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曹公為之發出了極振聾發聵的“控辯”。

    除了“槁木死灰”等觸目驚心的字眼,曹公甚至從她的名字上作了文章—“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紈”諧音“完”,“宮裁”諧音“棺材”!

    活生生的青春佳人,竟被整成“活棺材”,作者的憤怒是何等的強烈!

    迫於毫無“自然之理氣”“強為”的舊道德,加上賈母、王夫人也因為李紈少年守寡“可敬可佩”,將她的月銀待遇提高到和婆婆們一樣。李紈只能壓抑住一切的苦痛,硬生生的活成了古人心目中最標準最受人尊敬的寡婦。

    她就如同富麗奢華的大觀園裡看起來清心寡慾的稻香村——沒有情緒,沒有抱怨——一個打發日子的假笑女人,與世俗的人生隔著一層距離,卻已經真正見識了人間殘酷的真相。

    寶玉那段辯證稻香村天然不天然的話,“非其地而強為其地,非其山而強為其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最終是影射這裡的主人李紈——更精確的說,是赤裸裸的批評貞節牌坊。

    李紈內心壓抑至久的怨憤

    李紈礙於身份的束縛,只能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壓抑在心裡,不能讓任何人發現。只有王夫人偶然哭到賈珠時,李紈才終於掌不住也哭起來——她一生最大的悲哀是青年喪夫,什麼光宗耀祖,什麼榮華富貴,都不如丈夫重要。她的幸福和人生,都隨著丈夫的去世過早枯萎了。

    然而現場並沒人注意她在哭什麼——她天生就該是陪襯,是背景,是一個沒有喜怒哀樂,沒有靈魂的人物。

    縱有天大的委屈,李紈除了抽泣,一句話也不能說。

    最驚心動魄的是第37-39回,大觀園裡的姐妹們聚在一起,結詩社,賞菊花,吃螃蟹,李紈因喝多了酒微醺,就不小心流露了真情。

    這是個被忽略數次的細節。李紈的手在平兒身上不斷摩挲,直到碰觸到一掛鑰匙。惹得平兒說“奶奶,別隻摸得我怪癢的”,隨後引出一大段李紈顧影自憐的感嘆。

    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就是因為不甘,她裡有著慾望的火,和不甘心的怨。這一摸暴露了李紈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慾望和悲傷,堪稱李紈“不滅”青春的證明。雖說璉鳳夫妻關係不足為外人道,平兒也不過是賈璉的通房丫頭,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但對李紈來說,存在、擁有就比失去強。所以她心裡是酸的,所以才會貪戀一點點體溫的暖,還有那一點點權力的幻覺。李紈很悲傷,在眾人前流露的全是真情實感,但這卻是不妥的失禮行為。所以眾人立刻制止她的忘我暢言,並散開而去。

    ——沒人願意直視寡婦的孤獨與苦痛,只是一廂情願頌揚她的貞節——你看她做得多麼好!

    這才是最痛的——她不想認命,卻毫無辦法,只能無聲無息地被扼死成為精緻的標本——除了絕望和悲傷,李紈的內心怎能沒有怨憤?!

    暗喻李紈日後“帶珠冠,披鳳襖”的晚韶華

    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紅樓夢十二曲》中,只有李紈的曲子寓意最好,叫[晚韶華],就是晚年韶華榮耀的意思。此曲不虛。

    李紈看透了自己在賈府的生活,就是一具行屍走肉。除了每個月拿到雙倍的工資,沒有人真的愛她在意她,所以她也不愛他們,不在乎他們。她把所有的安全感和意義,都建立在了攢錢和培養兒子身上。

    故此,稻香村看似一個遠離富貴奢侈浸染的所在,實際李紈積攢的財富很多。各種事例表明,李紈明顯是個守財奴,一毛不拔。王熙鳳特意點出過的。

    正是由於積攢了財富,李紈不受“老來窮”,賈蘭也很爭氣地科舉高中,做了高官——李紈的晚年母憑子貴,得封誥命,生活優越。

    然而從曹公對她的判詞“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鷙積兒孫”,能看出曹公對李紈嚴厲的抨擊和嘲笑:賈家敗落後,寶玉等人生活窘迫、巧姐被賣入妓院等,李紈母子有能力幫忙卻冷漠拒絕,完全不理會,“不問你們的廢與興”,如此自私自利,應該是對這個人稱“菩薩”的禮教典範的諷刺了。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賈蘭給含辛茹苦的李紈換來了世人仰慕的“鳳冠霞帔”,但賈蘭結局應該是短命,所以才說李紈不積德,報在兒子身上。

    綜上,噴火蒸霞的杏花,鐫刻出流水落花的風景,用來安放李紈矛盾的、被扭曲的、被人為穿鑿的靈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巴基斯坦和伊朗停止了一切軍事對抗,進行了全面的經濟合作,美國會怎麼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