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動筆就頭腦空白。
3
回覆列表
  • 1 # 腦雲教育

    關於寫作構思,我有一個建議。我們不管平常講話,演講還是寫作,都可以遵循下面一個思路進行。

    一,一個主題,也就是一箇中心點。首先在草紙上面寫一個關鍵詞。這個關鍵詞所闡發的內容就是我們的主題思想。

    二,兩個維度,在關鍵詞上面畫一道橫線或者一道豎線,這一道線的左側右側或者上側下側就代表兩個維度。這兩個維度可以是平行關係對立關係,遞進關係,最好是對立關係。

    三,三個方面,選定一個主題的某個維度後,圍繞著這個維度展開三個方面的闡述。這三個方面也是有要求的,首先第一個方面是關鍵詞的本身含義,第二個方面是本身含義所蘊含的內容,最後一個方面是蘊含內容的昇華。

    比如我們在描寫蘋果的內容時,主題就是蘋果,兩個維度是青蘋果和紅蘋果,我們選擇某個維度,比如說青蘋果,展開三個方面的描寫。第一方面青蘋果本身沒有成熟,第二方面沒有成熟,在成長中會存在一些煩惱,第三方面,青代表青春,代表活力,代表著我們蘊含著無限可能的力量。

  • 2 # 楊老師談教育

    寫作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首先我們要對文體有一定的認識。現在考試中常用到的文體主要有以下三種——議論文、記述文(包含小小說)、散文,每一種文體都有其內在的特點。

    我們首先來談一談議論文的寫作方法。議論文要想寫好,首先必須要想清楚三個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第1個問題就是我們寫作的目的,在你寫作之前,首先你必須要考慮清楚,你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講清楚一個什麼樣的問題,也就是說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要做好這一步首先你必須看清楚命題人所給的材料。要審好題,如果這一步走錯了,那麼後面的就全盤皆輸了。這涉及到一個如何審題的問題,在這裡就不再詳細講解了。當你確定好自己的寫作目的,也就是說你你確立了你的中心論點之後,接下來你就應該考慮第二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說你要想辦法證明自己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觀點,其實這就是一個論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以採取並列式、層進式或對照式的論證思路,所謂的並列式,就是你把你自己所要論述的論點進行分解,至少要分解成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沒有嚴格的輕重之分。在此基礎上,你對剛才自己歸納出來的三個分論點進行舉例論證就可以了。所謂的層進式就是從線上分析入手,逐步剖析其本質,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先分析表層原因,在分析深層次的原因,最後分析文化道德層面的原因。所謂的對照是就是你把你自己的觀點分解成正反兩個方面,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你提出這個觀點之後,你在行文的過程中按照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論述。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當你提出一個觀點之後,你自然得告訴人們按我的觀點做會有什麼好處,不按我的觀點去做會有什麼害處。在分析好處和害處的時候,分別舉例進行論證。第3個問題就是怎麼辦的問題。從正常的邏輯推理來看,你提出了一個觀點,在你的反覆論證下,你的觀點我也認可了,但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作為作者,接下來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也就是說告訴讀者該怎麼辦,該如何才能達到像自己的作文中提出論點所體現的要求。

    議論文寫作的時候還有一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第一就是我們所舉的例子,一定要注意例子的全面性,最好能做到古今中外,有正有反。也就是說你所舉的例子中要有古代的例子,有現代的例子,有中國的例子,還有外國的例子,有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例子。這樣的距離很容易給閱卷的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也就是說他會認為你這個學生的知識面是比較廣泛的,你是讀過不少書的。在議論文中適當的運用排比,適當的運用整句會增加議論文的行文氣勢。此外適當地引用詩詞以及名人名言,也會讓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議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還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我們議論文中引用的例子和記述文或者散文中是引用的例子是不一樣的。議論文中舉例時,應儘量做到簡潔明瞭,儘量做到和中心契合,和論點無關的話語最好少說,或者不說。對於大家都熟悉的意思,我們沒有必要去介紹背景知識,直截了當地引用就可以了。

    我們接下來談一談記述文的寫作。記述文的寫作一定要明確交代記敘文的六個要素——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最簡單的寫法就是你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因為什麼原因?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件事情的經過是如何的?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按照這種思路寫下去,一篇簡單的記述文就可以說是完成了。但熟練的掌握了這一種最基本的寫作方法之後,我們就可以嘗試倒敘,插敘,補敘等方法。寫記敘文不等於記流水賬,記敘同樣要圍繞著一箇中心來寫,與中心聯絡最為緊密的地方,與中心聯絡得不是是很緊的地方就要略寫,與中心無關的就一筆帶過或者不寫。記述文的寫作一定要掌握各種表達方式,要學會靈活的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散文的寫作一定要注意“形散神不散”這個特點,一篇散文中可以引用多個事例,也可以採用多種表達方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寫作的時候可以天馬行空,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這種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的寫作思路,散是散了,但要是沒有一條主線加以串聯的話,恐怕你寫完之後連自己不都不知道到底寫了些什麼。

    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我們平時還要下一番苦功。要學會觀察生活,分析生活。要多閱讀優秀作品,要學會從人家的作品中汲取養料,要擅長從不斷的模仿與借鑑中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 3 # 使用者春風化雨

    跌宕有致說構思

    構思,就是根據題目的要求,把自己已有的一些材料和認識的過程,經過一番精細的思考,編織一個有機整體的過程。文章離合變化,迂迴曲折,俯仰生姿,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就取決於精巧的構思。

    那麼,怎樣才能使文章的構思巧妙,新穎別緻,勝人一籌呢?不妨從以下十個方面著手。

    一、設定懸念

    所謂設懸,就是指作者故意在文章開頭或中間提出問題,設定疑團,以造成讀者急切期盼閱讀效果。何為的《第二次考試》,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陳伊玲初試成績十分優秀,複試時卻令人大失所望,一下子把讀者的心“懸”起來。後透過蘇林教授家訪,才知道陳伊玲是為協助安置災民,忙得整夜未睡,影響了嗓子。考試之“謎“解開了,蘇林教授才斷然作出錄取的決定。文章這樣寫,曲折跌宕,既表現了陳伊玲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豁達胸襟,也展示了蘇林教授珍惜人才的伯樂精神。蕭亁的《棗核》一文,開篇點明身在異國他鄉的友人竟然再三索要幾枚棗核,這究竟為了什麼呢?索棗核的原因就像一團迷霧瀰漫讀者心頭,讓人好想知道原委。這樣作品就把本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寫得曲曲折折,頗有韻致,最後才點明老人那顆深沉的愛國之心,使讀者讀罷不覺蕩氣迴腸。

    二、巧設誤會

    在文章中有意佈下誤會,勾起讀者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使文章產生獨特的藝術魅力。彭荊風的《驛路梨花》在追尋小茅屋的主人是誰時,用了兩次誤會法。先是猜測主人“可能是一位守衛護林的老人",這時,“門被推開了,一個鬚眉花白的瑤族老人站在門前,手裡提著一杆明火槍,肩上扛著一袋米”,“我"和老餘誤以為他就是“主人”,而老人卻聲言他也是過路人。老人講起他上個月的經歷和聽到的傳聞,使“我"在第二天早上又誤以為十四五歲的哈尼小姑娘是茅屋主人。可是她又宣告她不是這裡的主人,她只是梨花姑娘的妹妹。文章回環曲折,趣味橫生,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一學生在《讀懂繼母》中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醫院當護士長的繼母一向關心“我",!後來繼母卻將家裡的牛奶、雞蛋、水果等食品都帶進醫院,“我"與繼母產生了深深的隔閡。兩個月後,一位從前線回來的軍人找到“我“家,原來繼母曾為這位軍人的老母親輸過血,並長期擔任了她的家庭護理工作,還送去了牛奶、雞蛋等食品。全文透過“我“對繼母的誤會,寫出了繼母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三、安排巧合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這裡的“巧",就是要巧合,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來組織文章的故事情節。它要求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勤》中菲利普一家人與于勒在船上相遇一節的敘述即屬此法。一學生在《我戰勝了虛榮心》為題的作文中,是這樣妙用巧合的:“我”是一班之長,成績在班上一向名列前茅。可是一次月考卻有幾道題做錯了,這回成績肯定落後。“我"懊喪極了,生怕丟了班長的面子。恰好班主任要去開會,臨走時交待“我“對著答案代為批改。“我”暗自慶幸,決定把自己的分數加高。剛要動手,班主任的小女兒飛了進來,纏著我講故事,邊說邊從書包裡拿出一本《小麻雀變誠實了》的書。“我“無奈,只得硬著頭皮講。這本書的內容正好是講小麻雀開始不誠實,總是說假話,做假事,後來變誠實了,改變了虛榮心。小姑娘聽後大受教育,檢討了自己一次偷梨吃又在媽媽面前講假話的錯誤。小姑娘的話使“我”臉發燒,感到羞愧難當,無地自容,於是打掉了先前加分的念頭,實事求是地打上了分數。小作者“寓偶然於必然之中”,把作文寫得順利成章,富有情趣。

    四、反彈琵琶

    反彈琵琶是指在作文構思中,打破思維定勢,用違背常規的、對立的逆向思維方法反常構思,達到標新立異,新人耳目之效。如寫《飛蛾》,按通常思考問題的方法構思,寫它的不知深淺,自不量力,以身試火,自取滅亡的愚蠢。而逆向構思,則寫它為了渴望、追求光明,義無反顧,赴湯蹈火,不惜犧牲的崇高和偉大。

    “第一"是人們最希望得到的,因此,誇第一、贊第一的文章不勝列舉。然而有位同學卻以《說“第二"》為題寫了篇文章。習作先引用魯迅的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是英雄",然後接著寫道:“世上都讚揚第一個人,可我對‘第二"也深懷敬意。正因為有第二個人吃了螃蟹,才確信螃蟹可吃、好吃,才肯定了第一個人冒險的價值。”接著文章舉出例項,說明我們“不僅要做第一個具有開拓精神的人,也需要勇於實幹走好第二步。因為科技在迅猛發展,廣闊的未知領域不斷在我們面前展現,需要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的人探索前進……”文章至此,水到渠成,令人由衷地感到“第二"確實值得稱道。由此可見,用“反彈琵琶”的方法構思,就能擺脫“言人所言,步人所步"的窠臼,寫出與眾不同、充滿個性的文章來

    五、欲揚先抑

    欲揚先抑的構思方法是指為了讚美、肯定某人或其事物,先用曲解的方式和嘲笑的態度盡力加以貶低和否定的方。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先借王夫人等人之口,把賈寶玉貶得一文不值,“混世魔王"、“孽根禍胎"、“瘋瘋傻傻“等惡名一股腦兒往他頭上扣,給人一個極壞的印象。待寶玉出場時,給人的感覺又是截然不同,寶玉才華橫溢,英俊飄逸,十分討人憐愛。這裡作者運用的是欲揚先抑的手法,造成了一個波瀾,文章就不是一覽無餘,而是曲折生動,妙趣橫生。又如《我的老師記性壞》一文,小作者選取三個事例:老師星期天為了給學生做教具而忘了給家裡買大米;“家訪”時忘了“我"的暗示後在班上當眾表揚了一個“調皮大王”,而使他變好;放晚學後,去探望一個生病在家的學生而忘了回家給女兒過生日。從題材上看,這三個材料選得並不新,但作者別出心裁地構思,從老題材中發掘出新意義,採用明抑暗揚的手法,使文章引人入勝,搖曳多姿。

    六、因果倒置

    因果倒置是指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斷放在文章的開頭,再回憶過去的事情。這種構思方法避免了結構上的平鋪直敘,使文章跌宕有致。如一學生在《異樣的關心》一文中是這樣開頭的:“我氣沖衝地奔出家門,淚水和著淋漓的雨水一齊從臉上流了下來。誰會想到,在我們這樣的幸福之家,還會出現這樣傷心的事情呢?”讀者一看到這樣的文字,一定禁不住要問,作者為何會煩惱傷心呢?究竟是作者自己的過錯,還是父母的原因呢?然後作者再敘述由於難以接受父母的威壓和囉嗦,和家人爭吵的內容,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按事情的發展的順序按步就班來寫,恐怕就收不到這種效果了。

    七、突生變故

    這種構思方法是指寫作時,先按事物發展的順勢寫下去,寫著寫著陡轉筆鋒,突然出現與順勢相悖的意外變故,因而使文章出現波瀾,緊扣讀者心絃。如一篇中學生作文大賽奪標作文《距離》,文章先寫“我”帶著“隔膜"的心態跨進了繼父的家門,接著寫繼父為了振奮我夜讀的精神,每天晚上都捧著一本書,陪伴我到深夜,三百多個夜晚的伴讀,使“我”深受感動,漸漸癒合了“父女"間的距離。按照常規模式,文章至此也該收尾了,但是作者卻匠心獨運,筆鋒陡轉,設計了似峰巒疊起的結尾:收到通知書那天,我正在別人家玩,是村裡的小孩告訴我的。當我飛奔到家門口時,他正和郵遞員面對面站著。郵遞員讓他簽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郵遞員,接過筆,在郵遞員指的地方,打了一個鉤,說:“我不識字,不會簽名!”然後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悅,朝著四周的村民笑了。這時我的大腦一片空白,“什麼,他不識字,可他卻……"一種無盡的感激之情湧上心頭,我淚流滿面地跪在他面前,失聲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卻帶著幾許酸楚,幾許欣慰。

    當我再次打量這個家時,我覺得已經與這個家沒有距離了。

    這一突生變故的情節設計,使讀者在驚愕之餘,又回味再三,迸射出強大的震撼力。

    八、烘托鋪墊

    烘托鋪墊是指為突出主要人物或中心事件,而用另外與之相關的人物或事件作他們的“襯墊",使被它“襯墊”的人或事更加鮮明突出,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文章極寫烈日之“烈”,暴雨之“暴",不僅展示了人物活動的環境,而且有力地襯托出祥子拉車的艱辛和痛苦。又如高爾基的《海燕》,寫海鷗、海鴨、企鵝的呻吟、飛竄、恐懼、躲藏,烘托出海燕的矯健、勇猛、樂視的高大形象。再如《口技》一文,在摹擬夜闌人靜,一家人驚醒後的喧鬧情景後,接著寫道:“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透過寫聽眾的神情動作,從側面烘托口技藝人的表演具有極大的藝術魅力。在摹擬特大火災後,:筆鋒一轉,寫聽眾異常激動的反映:“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透過寫聽眾的神態,動作,情感,心理,形象地烘托出口技藝人的表演達到了形神首兼備的迷人地步。

    九、欲擒故縱

    欲擒故縱構思法是指在行文中,對要寫的主旨先不直接切入,暫時宕開筆鋒,看似離題,實則是先放開一步,蓄勢待發,使下面的表述更有力量。正如先閉合水庫的閘門,待水儲足,再放開,則水洶湧而出,勢不可擋。如茅盾的《白楊禮讚》,文章開頭,作者雖直接點出禮讚的物件,卻不急於描寫闡發,而是輕宕一筆,用舒緩親切的筆調領著讀者在黃土高原上漫遊。你看,忽而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忽而又是“宛若並肩的遠山";本來是“雄壯",一下子又變成了“單調",令人應接不暇……作者如此不厭其煩地潑寫塞外風光,旨在為白楊出場佈置背景,渲染氣氛,為寫白楊的“形美"“神美”鋪墊蓄勢,積攢力量。不妨設想一下,作者如果直接承前寫白楊的“形”和“神”,而不是先寫白楊賴以生存的“景”,那麼,白楊的“筆直"和“堅強”就將有根基不牢的感覺。所以,這種巧“縱”,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妙“擒”,是貌離而神合。讀起來,跌宕有致,迴腸蕩氣,具有不同凡響的藝術魅力。

    十、託物言志

    託物言志,就是假託對自然界的動植物的描寫,去表現作者的愛憎等思想感情,這種構思的特點是“舉類邇而見義遠”,即舉眼前淺近的事物去表達深遠的思想意義,使文章寫得含蓄雋永,意蘊深遠。如楊朔的《荔枝蜜》,作者不是為了寫荔枝蜜而寫荔枝蜜,也不是為寫蜜蜂而寫蜜蜂,而是以荔枝蜜的甜美想到生活的甜美,以蜜蜂的辛勤釀蜜想到農民辛勤耕耘,以贊蜜蜂達到讚美勞動人民,作者對建設美好生活而無私奉獻的勞動人民的崇敬和讚美之情,正是寄託於對蜜蜂的讚美之中。文章迂迴曲折,耐人尋味。又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作者透過對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寫,讚美正直高尚的氣節,鄙棄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表現了作者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明為寫蓮,實則寫君子,寫自己,作者借“蓮”這個載體,把自己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跌宕有致的構思方法當然遠不止上述這些。謀篇佈局時如果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上述方法,就能避免文章平鋪直敘,千篇一律,而使文章寫得波瀾起伏,妙趣橫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言語沒來沒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