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鍾甦
-
2 # 呵呵說吧
“格物致知”,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是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現代社會,人們平常的用語,是“學科學用科學”。
提到“格物致知”,不得不說說儒家的“知行合一”。儒學思想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重教育,教化育人,是深植於華人的一貫的思想行為中,有厚重的文化基礎。認識並實踐,在實踐中檢驗並修正提高認識。“知行合一”,是現代人提高認識,並以“知識”的方式,“修養身心”的過程。
《禮記‧大學》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傳統華人個體的修身養性,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道路成長過程。
華人重“道德”。格物致知,不僅是“育德”,更是重“道理”、明“事理”。“道德”離開了“道”,則變成了“無道”的順從,只會產生“奴役”,是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外界的“愚昧”。
現時代的中國,九年義務制教育,人人都有了“教化”的基礎。高等教育的普及,更是讓人的能力能夠得到儘可能的提高。知識的傳播,在40年的改革開放經驗總結中,展現的也是教育在華人身上迸發出的力量。
“學科學用科學”,是現代人的用語。作為生產力的勞動者,人所具備的“知識”,是生產力水平發展的重要提高方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現代人的重要認識,反映出來的是人的“素質”。
-
3 # 黃蜂二師兄
這個詞出現在《大學》裡,原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人也未對這個詞做解釋,在《現代漢語詞典》裡對這個詞的解釋是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成功),也有以此類推的意思。
我們經常從別人成功或失敗的案例中獲得啟發或頓悟,從而對當前的行動起幫助作用,我想這可能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吧!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公司裡有個中層幹部,做事比較膽大,有次因為一件事造成失誤,曹德旺以為是他自己擅自做主導致的,於是很嚴厲的撤掉了他,後來發現冤枉了他,曹就問他為什麼當時不解釋?他回答:我看過一本書講一個人要成功一定要跟對人,我確定你就是我要跟的人,如果這點小挫折我都不能經受那未來難成大事,再說我相信自己早晚會證明自己的優秀!果然後來被提拔重用!
這位能從一句話來推匯出怎樣跟隨好領導,也算格物致知的成功案例吧!
-
4 # 蓋世神算
格物致知:從接觸、使用物質過程中培養良知。然後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知為什麼是良知?神農嘗百草辨物可用無用,人們日常也會因為類似情節,對事物產生愛憎的區別。那份甄別好壞善惡之心就是良知,是正心誠意Sunny向上修身的動力源泉。
有良知才辨正邪,向正的方面正心。先辨認正邪,然後擇正而往以修。
做人,要有正義感,必須要甄別好壞。連好壞也區分不來,何談正義?愛憎不分明,連敢愛和敢恨的勇氣都沒有,何談正義?這就是對現代人最大的啟發。
2019.4.6.13:58
-
5 # 江湖劉行者
借題主的問題,來淺談下“格物致知”。學習古代先賢的文化思想,除了要深入、完整,還要變通、結合實際,不能教條主義,停留在文字表象,為了研究而研究,很難真正對個人成長、生活、工作有指導意義。
言歸正傳,“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從不同角度解讀,對現代人的學習成長同樣有很深遠的指導意義。
《大學》中原文提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而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恰恰是儒家提出的個人成長修行的步驟,既是方式方法,又是要實現的願景目標。
這八目裡,既有內在的修行(提升素養修為),又有外在的成長(家庭、事業的經營)
而作為前兩步,“格物”“致知”,有很深遠的意義。
“格物”,一方面是“格除物慾”,並不是無慾無求,而是念頭的專注,沒有雜念。
現在很多人很難保持專注,總會被各種各樣的念頭或者瑣碎事打擾。尤其在家裡,本來想要完成某項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看會兒電視、刷會兒手機、偶爾想點別的…會發現時間過得特別快,正經事卻沒什麼太大進展。
這所謂的拖延症、注意力不集中,就是不格物的表現,大人、孩子都有之。所以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有榜樣作用,實際行動遠比口頭教育靈驗的多,對待公司下屬也同理。
同時,“格物”也在講,深入,物而窮其理也。
學習不能停留在表面,大概聽過、看過,就以為自己懂了,會了,別人一提起,“這個我知道,不就是……有什麼啊……沒什麼用”表面還沒理解,就已然很不謙虛,還侃侃而談,或大肆批判。在真正懂的人面前,多半會有班門弄斧的嫌疑。讓高人一下子看透,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職場交際,都是大大的不利。
深入,就像挖井,有的人挖兩下就換地方了,有的人找準了位置深挖,終挖出了水。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同樣的學問,總有人學到精深,同樣的事,總有人做到極致,古代的聖人、大家太遠,現代同樣有很多,比如行業的精英,平凡崗位的達人、牛人,很多很多。
“格物”除了要有專注的精神,探究的態度,也要有方式方法。
高度,站在不同位置的風景、格局不同。
廣度,看的是否全面、完整,不能管中窺豹。
深度,深入深入再深入,多問自己“為什麼”“是這樣嗎”“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精度,方向找錯了,容易越走越遠,挖井也要勘察好位置。
角度,換位思考,多從不同角度出發,總會有意外的風景,或者更好的解決方案。
“致知”,知的到底是什麼?
生而知之者,少有,古代聖人,生下來就知的實在難得。
後天的多是學而知之者,通過後天的學習,獲得知。
究竟是真知灼見,還是邪知邪見,是件很重要的事。
父母交代點事情,總不耐煩回覆個“我知道了”是真知道了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能看懂其他的人事物同樣重要。
格物所得到的知,遠比浮皮潦草表面的知,來的更真。肉眼看到的,和望遠鏡或顯微鏡下看到的一定不同。
不要輕易否定別人,不同高度、廣度、深度、角度、精度,所得到的觀點有差別是很正常的,“遠近高低各不同”嘛。
多汲取別人的智慧水,“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停止腳步去尋找答案,總會有新的發現。保持探索的心,未來皆可期。
-
6 # 老張說學而君子
我不敢說自己的理解是對的。我想主要說說方法。
《大學》相傳是曾子所作。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可以肯定是先秦作品。
研究古籍,我們得有兩個準備,一個是文字學的準備,一個是佛學的準備。
我們都知道,秦朝統一文字,創制了小篆。而之前的文字是大篆,且六國文字有所差異。我們讀先秦作品首先要考慮的是文字問題。戰國時期人們寫下“格物致知”這幾個字的時候,這幾個字什麼樣?是什麼意思?
到秦國時變成小篆是什麼樣?是什麼意思?到漢代之後變成隸書是什麼樣?是什麼意思?
學習文字都繞不過許慎先生的《說文解字》,許慎先生學問很大,影響極其深遠,但他畢竟沒見過甲骨文,畢竟他對文字的解釋反映的是漢代經學。
如果我們不瞭解文字學,不貫通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心裡就不踏實。
另外,再說“格物致知”的時候,我們必然會涉及到朱熹、王陽明兩位大師。但是我們同時要注意到,宋明理學家通常都是“氾濫佛老幾十年”,他們的觀點通常都有佛家、道教印記,但畢竟是儒家,那麼那兩家功夫會隱藏其中。所以,如果沒點佛家功夫,很難領會宋明理學家的旨趣。
比如佛家大師可能直接說“轉識成智”,理學家們不會這麼說,但是“格物致知”一句話裡面的好幾個來回怎麼理解?
有了文字學和佛學的準備,我們會從容一些。但可能還不夠。畢竟我們不是做文獻研究的。還得懂點科學。
《大學》是大人之學,格物致知是為明明德。孟子有一句話很關鍵:“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如果我們把孟子的“心”和佛家的“識”等同起來,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
所有的爭論無外乎要麼偏重認識的主體“我”,要麼偏重於認識的客體“物”。這樣基本會“物交物而蔽於物”,也就是如王陽明格竹子一樣,耳目之官也暈了,竹子還是竹子。
我們如果從心或者識的角度看問題,那麼心與物就不是主客體的關係,而是一體,而這個“一體”並非不動的,如《解深密經》所舉楔子和淘金的例子一樣,一步一步提純。
物之理是心認識的理,心認識到什麼理又取決於心的純淨性和智慧。心在變化,理又在變化。到最終,無我無他,他即是我,我即是他。
格物則物不在外,致知則知要轉為智。
為什麼要以修身為本呢?如果沒有這個根本,一切都是口頭禪而已。怎麼明明德?怎麼親民?怎麼止於至善?
心的覺悟是根本,行為的自覺是表現。
隨便說說供大家參考。請大家多多批評。
-
7 # 文化三家店
對於“格物致知”的理解,其實從南宋以來,就同本意分道揚鑣了。嚴格來說,程朱理學繼承的並不是儒家的衣缽,因為理學家們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正宗的儒家思想進行了篡改。正本清源覓真知
紀曉嵐說,“漢儒重師傳,淵源有自,宋人尚心悟,研索易深。”又說“宋儒或憑臆斷,勇於改經。”就是指出了宋儒這個問題,但宋明理學是清朝的統治思想,朱熹甚至是遠超孔孟的聖人。有清一朝對思想控制極嚴,紀曉嵐在此只好一筆點過,不敢對他們進行深入批判。
宋明的理學家們本來是做學問的,只是沒想到清朝把他們推到如此高度,使漢唐以來的文化傳統有了質的改變,思想僵化了,也使中華民族沒了生機和活力。
錯謬從來自臆斷孔孟儒家的正宗心法,一開始孔子傳給了曾子,曾子又傳給了子思,子思又傳給了孟子,再以後就失傳了。朱熹比孔子晚出生了1681年,不知道他的儒家心法,是從哪裡,又是透過什麼途徑獲得的。
心物哪得兩相宜對於格物,王陽明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坐在那裡面對一棵竹子,想用心理意識把竹子“格”斷。結果可想而知,竹子一點兒事沒有,他卻悶絕於地。
對於一棵竹子,有時候即使一把鋒利的鐮刀也不能一刀砍斷,如果心理力量能夠轉化成刀槍的力量,那我們真就進入玄幻世界了。宋明理學家們在做學問時,雖然迂腐,但也透著幾分天真與可愛。
正知原來重心地孔子“格物致知”的原意是指誠意正心,做學問和做事時要把心態放端正,不要胡思亂想。後來程朱理學把格物致知的“物”解釋成宇宙萬物的“物”,也可以說是自然科學知識。私慾自古最難消更通俗的解釋,孔子所說的“格物”的“物”,特指人心中不合理的私慾。生活在滾滾紅塵中,人們因為私心作祟,在為人處事上態度不端正,這時智慧的眼睛就被矇蔽了。比如熱戀中的男女,即使對方再不好,他也總覺得很好,此時他就喪失了正知正見。如果他消除這種不正常的感情,就能客觀理性的發現,對方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好。
倒本為末擔板漢一個人在待人接物上,只有沒了不正當的情感,就能做到態度端正。這時即使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也能做到格物致知,致知是指正確的方法和態度。程頤朱熹要人窮盡天下所有的知識,把自然規律社會規律全部掌握,這才是格物致知,那誰能做得到,他做到了嗎?做不到格物,怎麼談得上誠意正心?所以朱熹平常只說正心誠意,很少說格物致知,就是因為他根本做不到。他把枝末當成了根本,進行了倒行逆施,把聖人治心、治身、治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給本末倒置了。
人是感性的動物,如果能正確處理感情,這也非常不簡單。 -
8 # 代用名
如何正確理解:格物致知?
•正確的講究是,致知在格物?
就是要“致其知在於格其物”。
•然後才是,物格而知至?
就是能“物格之而知至之”。
實際上正確的運用操作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這才是來龍去脈的正解。所謂:格物致知,已經是學問常見口頭禪了又或者成為儒學的名詞標籤了。但真正“八目”能透徹理解的寥寥無幾,實際完整運用是:
致>知>格>物;物>格>知>至
沒有幾個人真正去研究理解,其儒學八目的運用過程與正解方法。這只是八目中的一兩個環節而已,八目可以分為兩部分是“未發邊和已發邊”兩端對接成為一個整體。這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其實沒有多少人能懂聖學的知識。最透徹能悟道的也只有王陽明瞭,去看看《傳習錄》才知道學問之深才明白什麼是智慧…萬物為一體的境界!
-
9 # 冷國儉
“格物致知”出自曾參所著的巜大學》一書的經文中,經文提出三綱八目,此二條是八目中的二目。二目主旨是學習知識和研究學問應持的態度與方法。格,動詞,窮究;物,包括事,即事物,亦即事物之理,事物的原理、道理、規律。故格物就是窮究事物的道理和規律。致,推極(朱熹注),即推到極致,推到最高點;知,知識。故致知譯為“把知識推到極”。其實踐意義就在於欲學到知識就要窮究事物的原理和規律;只有掌握了知識的規律才是把知識學問推到了極點,達到了極致。二者相輔相承,互為助力,缺一不可。此乃研究學問的科學方法,學習知識之訣竅。掌握此二目的實質,又能應用到實踐中,特別是對正在學習的學生,或者將來研究學問的學者、專家,其實踐意義十分重大,唯此路才能取得重大成果和成功。
-
10 # 瞭然翁523
格物致知。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禮記 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以糾正事物之所不正也。
回覆列表
格物至知,就是用智慧眼觀察萬事萬物,從物的觀察中,發現大自然透過物質結構中向人們顯示的真理,此說濃縮即格物致知。如何進行格物?讀《詩經》可獲得相當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