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穀豐登農業
-
2 # 植保小貼士
紅薯怎麼樣儲存才不會爛?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儲存方法。我們這邊兒一般都是儲藏在地窖裡。具體的儲藏方法如下。
首先在儲藏室一般會進行挑選,對於一些爛果病果,一定要提前的清除,否則會帶病菌進入地窖,或者非常容易的受病菌的干擾引起腐爛。
第二選擇建立合適的地窖,在北方這邊兒很多地區的地窖規模一般為井口直徑1米,深度3~5米(視寒暖程度而定),喇叭形。在底層撒一些細沙。一些老地窖,建議農戶應當進行清除地窖內的病殘雜物等,提前消毒,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底部撒施石灰粉消毒!
第三紅薯入窖。紅薯在入窖時,一定要注意輕拿輕放,另外在放置紅薯時,每個地窖最好留出1/3左右的空間,是地窖內有充足的空氣,避免紅薯無氧呼吸。
第四,進行防腐藥劑的使用。常用的防腐藥劑有多菌靈,咪鮮胺錳鹽等。這裡我們推薦50%的多菌靈500到800倍、50%咪鮮胺錳鹽1000-1500倍均勻的撒施在紅薯表面兒。
第五,進行後期管理。紅薯儲存最適溫度在10-15℃。因此要注意及時的開啟地窖蓋子,進行適當的通風散熱!很多地區的紅薯一般在11月上下收貨入地窖,在入窖以後,此時紅薯的呼吸活動比較強,建議農戶在一個月內至少開啟一次蓋子進行通風!後勤根據地窖內的溫度進行適當的通風。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請參考。
-
3 # 吳家山少
山少家裡每年都會種上一些紅薯,有人說紅薯易儲存,個人認為其實不然,紅薯在短時間儲存的確容易,然而一旦長時間儲存還是比較麻煩的。
山少小時候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記憶,村裡有一個土窖,挖在背風乾燥的山破上,入口只有半人高,而裡面卻被淘空,足有房間大小。
在八九十年代,每年入冬之前,村裡的隊長都會挑一個Sunny明媚的日子,組織每家每戶將自家的種紅薯挑到土窖中儲存起來。
在哪個年代,農村經濟條件不好,紅薯是解決溫飽問題的一種重要糧食作物,所以每家每戶毫不例外的都種有不少的紅薯,若不能儲存好種紅薯就意味著來年將會糧食減產,意味著捱餓。我記得小時候就常常要吃一半紅薯一半米的紅薯煮飯。
然而從入冬前到來年將紅薯取出育種,中間儲存時間至少要4個月,如何完整的儲存這麼長就需要精心細作了。
現在,雖然不再像以前一樣,紅薯關係一家人的生計口糧,但是我家仍然有種紅薯儲存紅薯的傳統。我把儲存紅薯的方法總結了一下。
一、儲存前應注意的地方
(1)首先從挖出來的紅薯不能過水,不能清洗紅薯上的粘有的泥土。
(2)需要儲存的紅薯不能有破損,但凡有破損破皮的紅薯都難以長時間儲存,而且一旦破損處長黴壞掉,很快就會汙染到其他一起儲存的紅薯。
(3)要儲存的紅薯需要留幾釐米左右的柄莖,柄莖也不宜受到損傷,預留柄莖最好用剪子切開,減少受創面。
(4)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中半個月左右,風乾紅薯表面的水份含量。
(5)儲存的土窖要進行通風消殺滅菌處理。
二、儲存環境
紅薯宜儲存在10-14度,溼度85%左右的透氣性好的環境中,溫度過高紅薯就會長芽,溫度過低紅薯會凍傷。溼度過高易長黴,溼度過低會因為太乾燥使紅薯缺水份而變得乾巴巴的。而在農村契合的環境是恆溫恆溼條件較好的地窖。
三、儲存方法
在土窖內先鋪一層約5釐米厚的幹稻草,再在幹稻草上鋪上一層七八乾的黃泥(就是抓起來能擰在一起,鬆開手能輕易散開),然後再放上一層紅薯,紅薯與紅薯之間要留一些空隙,並適當填上黃泥,黃泥不宜填太多太緊,要注意其透氣性。放完一層後,再又鋪上一層幹稻草,再放上一層紅薯,依此類推。一般不宜堆放過高,一般三到五層為佳。(保儲用的幹稻草和黃泥適在Sunny下爆曬兩到三天,要無蟲害)
四、儲存過程中注意的地方
在儲存過程中應注意防止鼠蟲家禽的破壞,土窖密封性要好,不要輕易開窖,開窖不但會讓一些蟲鼠有可乘之機,同時破壞窖裡的恆溫恆溼環境,影響儲存效果。
以上的這種方法合適於需要較長時間儲存的種紅薯。我們農村老一輩人都是用的這種方法為來年留種的。另外一種較簡單的儲存辦法是直接儲存在穀殼中,儲存時間可能達不到窖藏那麼久,但同樣也有不錯的較果。
-
4 # 科學興農
紅薯收穫之後,有一些農民朋友為了錯開上市的時間以便於賣個好價錢,或是想要為來年的育苗做準備,都會選擇儲存紅薯。目前,貯藏紅薯普遍採用的都是井窖貯藏的方法,因為井窖可以利用地下熱和紅薯的呼吸熱來保溫防凍,比較安全,但是有一些農戶在儲存紅薯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紅薯腐爛的情況,其實儲存紅薯出現腐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①紅薯在入窖之前或者是在貯藏期間在9℃低溫的時間過長,這就會導致紅薯的新陳代謝受到了破壞,這也就是所說的冷害。一般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貯藏紅薯的地窖保溫效果差或者是紅薯收穫的時期太晚氣溫太低。
②紅薯在儲存的時候發生病害,一般多是因為紅薯在貯藏之前就已經攜帶有病菌,如果再加之地窖的保溫不好或是紅薯在收穫運輸中表皮有損傷,更會給病菌可乘之機。
③如果是選用井窖貯藏,多會發生溼害。在開始貯藏的初期,外界的氣溫還比較高,紅薯的呼吸旺盛,就會在紅薯的表面冷凝出水珠,紅薯表皮容易因溼而腐爛。這個時期紅薯過於旺盛的呼吸作用還會過分消耗井窖內的氧氣,造成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容易形成無氧呼吸,從而導致紅薯腐爛。
現在我們知道了紅薯在貯藏時發生腐爛的原因,那麼具體要怎麼做才能避免發生這些情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紅薯井窖的貯藏技術:
一、入窖前的準備工作
①紅薯的貯藏的時間比較長,多達四至五個月,所以為了防止紅薯爛窖除了在貯藏之前一定要對紅薯進行篩選,及時剔除表皮受損的紅薯、病蟲薯、開裂薯以及受凍薯等外,並且也要及時收穫紅薯。
②在入窖之前也要做好井窖的消毒工作,一般多是在紅薯收穫的前10天左右開始進行消毒工作,以達到消除井窖內病毒的目的。具體做法可以選擇颳去井窖內牆壁以及窖底上的舊土,看見新土後撒上一層石灰,牆壁可以塗刷石灰漿;也可以選擇用硫磺燻窖,按照每立方米用硫磺50克點燃之後封閉窖口,一至兩天後再開啟。
二、貯藏初期管理
紅薯在剛入窖的20~30天內,這個時期的紅薯呼吸作用旺盛,窖內溫度溼度比較高,所以要做好通風、降溫散溼的工作。不要封閉窖門,等到窖外的氣溫接近10℃時在進行封窖,一般使窖內溫度穩定在11~14℃,相對溼度在80%~90%。
三、貯藏中期管理
在進入窖內30~40天左右一直至第二年溫度回升之前都稱之為越冬期,這個時期的管理重點是保溫防寒。首先是貯藏量應達到總容量的70%左右;可以選擇在紅薯上覆蓋20cm左右的稻草,以提高紅薯的溫度;在窖口氣眼處可以加蓋塑膠膜或者草墊,在邊沿上還可以封土保護。此時還要注意防範老鼠的入侵。
四、貯藏後期管理
立春之後,氣溫就開始慢慢的回升,這個時期的管理重點是通風換氣、穩定窖溫。減少覆蓋,加強通風換氣,以利於紅薯的正常呼吸。需要注意的是要時刻關注天氣的變化及時調整窖內溫度,做好保溫和散熱,使窖內溫度最好穩定在11~14℃。
紅薯安全貯藏的環節是很多的,只要環環緊扣,就一定會達到安全越冬貯藏的目的。如果大家只是家庭有少量的紅薯需要儲存,可以選擇將紅薯切片,放在房上或是向陽乾燥的地方進行晾曬,曬乾後就可以放在室內乾燥的地方進行儲存。
-
5 # 射洪雪霞
紅薯怎麼儲存才不會爛,是每個種了紅薯的農民都很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分享哈我們家鄉的儲存紅薯的方法。
1,老式儲存方法:為了方便儲存紅薯,老家每家人都挖了個地窖,提前把地窖打掃乾淨,用柏樹葉+老大蒜杆+適量硫磺燻窖,目的是殺死去年的紅薯留下的病菌和小蟲子,然後再灑上石灰,也是為了殺菌。
把剛挖下來的新鮮紅薯小心的放進窖裡(有傷的不能放,因為紅薯傷口容易感染,然後傳染給其它),最後在紅薯上均勻的鋪上一層稻草,目的是保溼保溫。關好窖門,注意不要讓風吹進窖裡就。這樣儲存出來的紅薯放到明年4至5月都不會爛。
2,新式儲存方法:現在家裡種地的基本上都是上了點年紀的人,沒那麼強的勞動力,沒辦法把紅薯第一時間運回家,現時就在地裡挖個洞,最下面放上一層幹沙,拌上適量的保鮮粉,每400到600斤紅薯10克保鮮粉的量。
鋪一層乾草,以稻草為宜,撿好的紅薯放進去,放3至4層紅薯鋪一層草,灑一層保鮮粉,如此反覆,至到把紅薯裝完。
最後在洞口放上樹枝,鋪上20公分厚的草,再鋪上一層薄膜,蓋上土。這樣儲存的紅薯到明年四五月份的時候都很新鮮,而且很適用。
-
6 # 皇家師爺
紅薯的產量極高的,小時候種紅薯,幾天收穫回家,整個家都堆滿,曾嘗試了不少辦法,依舊無法阻止紅薯的變質腐爛。
當然,這與以前不打藥,沒低溫儲存有關。小蟲子會叮咬,老鼠也會過來吃,高溫或太陽曬了也會加速腐爛。最後,好一點的,能夠儲存4-5個月不壞。
於是,農村的人都會把紅薯洗乾淨,切片或鏟成絲,然後曬乾儲存,時不時拿出來曬一下,這樣,有的可儲存幾年不壞。也只能這樣吧。
-
7 # 我就喜歡imlovinit
紅薯是粗糧的一種,食用對身體健康有利,因此很多人在紅薯成熟的季節會買一些紅薯回家食用,但是紅薯水分。糖分都高,容易腐敗,那麼紅薯如何讓儲存才不會爛掉?
1地窖儲存地窖是一種極方便的儲存紅薯的方法,因為紅薯的貯藏溫度是15攝氏度作用,溫度過低會出現冷害和凍害,降低紅薯的品質和活性,而溫度過高容易滋生細菌,出現腐敗的情況。
將紅薯收穫之後,在太陽下晾曬4天作用,地窖底下鋪上10釐米左右曬乾晾涼的沙子,將紅薯裝入地窖中,最多裝7層滿,留下通風換氣的餘地。
2室內儲存加重沒有地窖的話,可以將紅薯放在密封的陽臺裡之類,找一個木箱或紙板箱,在牆角墊上一些木板,將木箱或紙板箱放上去,箱底在鋪上一些幹稻草,將紅薯放入,溫度低於15攝氏度是鋪上一些東西用以保暖,天氣好、溫度高、出太陽的時候將箱子開啟,通風換氣一下,可以儲存很久。
3保鮮庫儲存最科學的儲存方法是保鮮庫儲存,保鮮庫可以人工調控環境的溼度和溫度,因此紅薯量大的話,可以建一個保鮮庫,維持溫度在12到14攝氏度,溼度90%左右,是最適合紅薯儲存的溫度。
4切片曬乾儲存若是紅薯的量不大的話,可以將紅薯蒸熟或悶熟,稍微晾涼之後,切片曬乾儲存,紅薯幹水分含量低,因此可以儲存很久,只要注意,密封儲存不要進蟲就可以了。
5小貼士1、紅薯儲存之前可以在太陽下暴曬一段時間,4天左右就可以了,以降低紅薯本身的水分,增加糖分,也能讓紅薯受損部位修復一些,不易出現腐敗的情況。
2、紅薯儲存之前不要下水,下水容易壞,出土之後或者買回來之後曬一下,然後直接儲存即可。
3、儲存的紅薯最好不要有破損的地方,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腐敗,所以儲存之前可以挑選一下,將不好的挑出來。
-
8 # 齊東晏子
這幾天受了一點小賄,農村的親戚朋友好幾個人給我送了紅薯,這樣我有點犯愁。現在人們注重保健,都就紅薯是最好的防癌食物,所以在農村又有不少人進行種植,也當作禮品互相贈送。但是現在的紅薯都是鮮食,沒有再像過去那樣切幹儲存的了,因此紅薯的儲存還直是個大問題了。其實紅薯儲存不僅會腐爛,更嚴重的是容易長斑產生病害。所以儲存過程中要很好的掌握溫度和溼度。
以晏子的經驗,如果少量儲存,那個比較簡單,冬天放在室內,保證溫度在10度以下,15度以下,這個一般不存在問題。溫度如果在9度以下,極容易出現凍害腐爛,而溫度如果高於20度,不僅容易腐爛,還容易失水生斑。對於大批次的儲存紅薯,最好的辦法是放在氣調庫裡,掌握科學的溫度和溼度,那樣萬無一失。如果捨不得這個費用,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窖存,這種方法在農村一直廣泛使用。
紅薯儲存和其他糧食不同,其他糧食都是曬乾後儲存,相對簡單,但紅薯儲存鮮薯,以含水量比較高,皮也比較薄極易破損,所以儲存中容易受凍害和感染病害從而發生腐爛。因為存貯紅薯是鮮的,貯存期間紅薯仍有旺盛的呼吸,呼吸強度比那些曬乾後的其他糧食種子要大十幾倍到幾十倍,所以儲存時要進行有氧呼吸,從而放出二氧化碳和和熱量多。如果氧氣不足,紅薯在無氧狀態下呼吸,會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和熱量,從而引起爛窖。
紅薯儲存,在適宜的溫度是10度到14度,如果高於20度,呼吸增強,因而消耗養料多,容易引起糠心,也加速黑斑病和軟腐病發生。紅薯儲存最適合的溼度是80%-95%。溼度達不到會引起紅薯失水乾癟,溼度過大微生物活動旺盛,容易受病害。
根據紅薯的這些特性,儲存紅薯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是適時收穫,必須在霜降以前收穫,不要使紅薯在10度以下的環境內生長。打算入窖儲存的紅薯,一定要輕挖、輕運、輕放,儘量避免外皮破損。打算入窖的紅薯要精心挑選,帶病的、蟲咬的、破損的或者被雨水淋過的薯塊都不易儲存。紅薯收穫後,在溫暖的Sunny下晾曬三四天,減少表皮水肥,但夜間要注意防凍。
紅薯入窖前,如果是舊窖,要注意進行消毒,農村一般用生石灰消毒,效果較好。入窖不要太滿,一般裝到窖內空間三分之二就行了,再多就會造成無氧呼吸。入窖時最後在窖子底部鋪上玉米秸或者麥草。
紅薯入窖後並不是一勞永逸,要注意管理。入窖後20天以內,溫度還較高,紅薯的溼度也較大,容易發生紅薯表皮有水珠的現象,農民稱"發汗"現象,這種溼害最容易引起紅薯腐爛。所以,這時候不要封閉窖口,要儘量使窖內紅薯通風,減少發汗現象,為防凍可以在薯堆上覆蓋乾草。入窖20天以後,氣溫逐步降低,紅薯易受凍害,這時候要要封閉窖口。到了春天,進行紅薯貯藏後期,紅薯生理機能衰退,加之氣溫回升,要及時開啟窖口通風換氣,降低窖內的溫度和溼度。
另外,在紅薯貯藏期間,應該經常入窖檢查,發現病薯爛薯要腦筋時剔除。但是,由於 紅薯儲存過程中不斷呼吸,消耗大量氧氣,極容易引起窖內缺氧,在進窖檢查時一定要先點一盞燈放進去試驗一下,如燈火入窖不滅,才可以進窖檢查。如果燈火進窖熄滅,造成不能進窖,要通風后才能進入。過去經常有因為進窖拿紅薯而憋死窖中的事故發生。
回覆列表
紅薯產量高,效益好,易儲存,如果儲存方法得當,可以儲存至第二年5月仍新鮮如初,而不會腐爛。
窖藏紅薯
大量紅薯常用的儲存方法有薯窖儲存和簡易保鮮庫儲存兩種方法,下面簡單介紹使用最廣的薯窖儲存方法:
1、清窖消毒。在紅薯入窖前20天,要清除薯窖內的雜物,並對薯窖徹底消毒處理,可以採取點燃硫磺燻蒸,或者全窖噴霧甲基硫菌靈等殺菌劑消毒。
2、適時收穫。紅薯在地溫低於10度時容易發生低溫冷害,低於5度會發生凍害,紅薯凍害是導致軟腐病爛窖的主要原因,窖藏紅薯收穫適宜時間在10月中旬前後,此時夜間氣溫降至15度以下,可以準備收穫入窖。
3、精挑細選。窖藏紅薯是為了延長供應時間,提高出售價格,增加收入,要挑選薯形端正,大小均勻,無病蟲為害的紅薯入窖,紅薯主產區導致爛窖的主要原因是線蟲病,入窖紅薯要選擇無病蟲田。
線蟲造成爛薯
4、充分晾曬。紅薯在裝袋前要在田間晾曬1—2天,尤其是紅薯收穫時遭遇多雨年份,要晾乾紅薯表皮水分,有利於安全儲存。
5、堆放降溫。紅薯在入窖前,要放在陰涼通風處堆放降溫,等薯堆溫度降至12—13度時,趁涼爽時間轉入薯窖儲存。
6、通風換氣。紅薯入窖以後,呼吸作用仍然旺盛,要全部開啟窖門和通風口,促進通風換氣,降低溫度和溼度,防止薯窖溫度升高。
7、調控溫溼度。紅薯最適宜的儲存溫度為12—15度,溼度80%左右,尤其要注意控制好溼度,溼度過低容易發生幹腐病,溼度過大容易發生軟腐病,尤其要注意薯窖頂壁不能發生滴水現象,更不能讓水滴到薯堆上。
出窖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