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弘農氏
-
2 # 綠竹蔓蔓
朱棣造反,再怎樣也屬於家事,至於誰當皇帝,最終朝臣拜的都是朱家人;而吳三桂造反就不一樣了,他只是一個有功的異性藩王,雖然吳三桂起兵後響應著有很多,但他的錯誤戰略是他最終失敗的原因:
第一:戰略上的錯誤
第二:長子被殺,沒有優秀的繼承人
第三:其他藩王互坑隊友
那時的滿清並沒有想象中的強大,康熙帝如何厲害的決策。
那時滿清的兵力據史書記載,核心兵力不過10萬餘,而吳三桂當時的兵力就有3萬,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的吳三桂,對舊部原明軍的號召力一點都不亞於滿清帝國,這也是他能對抗全國的原因,也能在幾個月時間便佔領十餘省份。
戰略失誤此時的吳三桂年齡已經很不佔優勢,年過花甲,和年輕的康熙比拼,也略選欠精力,他沒有朱棣的那般孤注一擲,也沒有朱棣的夠狠的決心,他只是想和滿清分天下,但年輕的康熙豈可你掠奪。
雖然康熙自知自己的兵力弱,好在遇上的是年老的吳三桂,現實中的吳三桂,只想南北分治,以長江為分界點,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才讓康熙帝有機可乘,導致延誤了戰機,從容的掃清各地的反清復明的力量。
-
3 # 藍淚笛說歷史
碼字不易,願君珍惜
同樣是因為消藩而引起的造反,同樣是在建國初年,為什麼吳三桂和朱棣的結果會天壤之別。有人說同樣是造反,吳三桂的造反條件比朱棣要好,這點還是欠考慮的。畢竟在當時的老百姓眼裡吳三桂是造朝廷的反,而朱棣是叔叔和侄子掙財產。同樣的消藩,不同樣的造反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 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同年七月,吳三桂假裝請旨撤藩,康熙帝同意。
朱棣的造反“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為確保明王朝的長治久安,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農民出身的朱元璋認為還是自家的兄弟姐妹靠譜,於是分封諸子為王。
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封為藩王,分駐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通過他們來屏藩皇室。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隨著太子朱標的早役,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當時鎮守北部邊疆的諸王已有很大的權勢,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燕王朱棣更握有“節制沿邊士馬”的重權。朱允炆對這些皇叔們憂心忡忡,畢竟前朝宋太祖說過話一句話“臥塌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便接受齊泰,黃子騰的建議,大力消藩。
殺了一個不該殺得人
再次打臉的吳三桂到了康熙初年,政局穩定,人們經歷了明末的戰亂,開始休養生息生活趨於穩定,這個時候你吳三桂提出為了替前明皇帝報仇,大舉義旗反清復明,明眼人都知道你是怎麼回事,好不容易過上幾天好日子你又出來搗亂,就是真正的反清義士也不和他玩,畢竟他的名聲在外,這臉又被打了。
而朱棣又與他吳三桂不同,人家老朱家是領著軍隊去教育侄子,兩方軍隊見了面估計裡面都有不少親戚朋友的,打個仗估計都能認個親。而且人家朱棣喊得口號是清楚皇帝身邊的叛逆,而你吳三桂直接就喊著打倒狗皇帝,差的有點大。
一個好漢三個幫,吳三桂偏要自己玩
他的身邊缺個姚廣孝造反初期吳三桂確實很給力,一時間風光無兩,迅速佔領了江南大片地區,尚之信,耿精忠紛紛支援,大舉義旗。但是到了湖南吳三桂直接來了個休整,而且一休就是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他的同黨一個個被康熙給拿下,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子)等先後歸降,吳三桂開始陷入孤立無援。
不為名不為利的黑衣宰相姚廣孝眼看幾個兄弟陸續獲罪,燕王朱棣便急著找姚廣孝商議:“我該怎麼辦?”姚廣孝說:“起兵造反!”朱棣被姚廣孝的建議嚇了一跳,問道:“如今朝廷深得人心,我起兵造反能得到支援?”姚廣孝說:“臣只知道天道,不管人心。”為了給朱棣打氣,姚廣孝還找來自己的好朋友著名相士袁珙、卜者金忠為朱棣算卦,一算,把朱棣的小心臟撲通撲通的,一切就是那麼的順其自然。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傳說朱元璋故意把一條棘杖放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看到棘杖上滿是刺,自然是不可能去拿的,此時的朱元璋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這些刺都給去掉了,再交給你,豈不是好。我所殺的都是天下的壞人,內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當這個家。”
朱元璋確實把刺都給除掉了,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家是從內部開始壞的,再想去長出些刺來,已經來不及了。
-
4 # 崔小先生
個人認為吳三桂的條件沒有朱棣好,失敗是必定的。有以下幾點原因
年齡問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是39歲,年富力強。
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時是61歲,行將就木,各方面都下降嚴重了。
名義問題朱棣打的是“靖難”的名號,,意為去除皇帝身邊的奸臣,而且他作為皇子,身份上更容易被認同,朝堂上甚至都有主持朱棣的。
吳三桂所屬兵力53佐領,綠營兵12000,丁口數萬,康熙時一佐領約130人,總計約8萬,叛亂後不斷徵兵,最多時約為30萬,但精兵只有起家時的8萬。
敵人實力朱棣的對手是22歲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執政經驗少,主政基本全靠齊泰、黃世澄這兩位大儒,儒家經典治世有用,但對於亂世就沒用了。
軍隊方面:明軍將領優秀的已經被朱元璋殺得差不多了,只有一個善於防守的耿炳文。李景隆更是完全不會打仗,其餘的盛庸,鐵鉉雖有戰國,但總體沒有阻擋住朱棣。
吳三桂的對手是20歲的康熙帝。康熙雖然年紀比朱允炆還小,但執政經驗老到,小小年紀就剷除鰲拜的勢力,實際掌握政權。
軍隊方面:清軍入關後,滿清八旗迅速腐化,但仍然有一定的戰鬥力,能征善戰的勇將也很多,最主要的是漢軍八旗和綠營的戰力提升很快。叛亂初期打了清朝一個措手不及,但隨後清軍就穩住了陣腳,在湖北、湖南等地開始反攻。
同盟朱棣是基本沒有盟友的,所有部屬團結在自己左右。
吳三桂就不同,三藩各個心懷鬼胎,比如吳三桂的舊部陝西提督王輔臣、繼承了孔友德位置的孫彥齡在三藩和清朝之間反覆橫跳。
三藩雖然席捲了半個中國,但不成一體,對於清朝來說只需各個擊破。
綜上,吳三桂的勢力是不如朱棣的,失敗是必然結果。
-
5 # 歷史折返
大清王朝遷都北京,正式入主中原後,順治16年降將吳三桂作為有功人員鎮守雲南,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吳三桂選拔官員不受朝廷制約,財政收入支出都不上報國家,堪稱雲南霸主,勢力逐年壯大,大有和大清朝廷分庭抗禮之爭。
康熙政府對吳三桂行經忍無可忍,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康熙皇帝最終決定削藩行動,於是派大兵前往鎮壓。
吳三桂作為一個邊疆地區的藩王,根本無法與大清抗衡,最終失敗是必然的。這也算是失敗原因之一。
最讓人不能釋懷的是吳三桂竟然親手殺害了南明皇帝朱由榔。這樣一個背信棄義的人,怎麼能夠獲得民心的支援。他提出的驅除韃虜,反清復明,誰又能追隨其左右。雖然吳三桂一度威脅了大清的統治,但是失去民心的他,最終失敗也是必然。
當康熙皇帝聞訊吳三桂反清之後,馬上採取孤立計劃,停止對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和福建靖南王耿精忠的削藩行動,孤立吳三桂,爭取尚可喜和耿精忠迴歸大清政府。這都是吳三桂最終失敗的原因。
綜上所述,吳三桂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都不具備和滿清政權紛爭天下的條件。最終的結果必然失敗。
-
6 # 地球上那些事兒
吳三桂和朱棣都是造反,但是一個成功,一個失敗,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吳三桂死的早。吳三桂臨死前,周軍的形勢都談不上差:據湖湘,擊兩廣,敗清師,形成戰略僵持。
如果吳不死,繼續以衡陽為中心進行武裝抵抗,並不斷滲透兩廣,消耗清軍的有生力量,北上中原雖不能保證,但割據一隅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吳在戰事最緊要的關頭死掉了,戰爭結局也就難以避免了。
試想,如果朱棣在建文帝二年圍攻濟南不下後,怒急病逝,靖難之役的結局會如何?
第二,朱棣和吳三桂雖然都是被皇帝所逼。但是吳三桂原來是不打算反的,準備老老實實過一輩子。
朱棣就不同了,朱棣早早就開始謀劃佈局,比如弄個大型養雞場,在養雞場下面打造兵器,用雞鴨的叫聲掩蓋打造兵器聲。並不斷的蒐集人才,他的主要軍事姚廣孝就是當燕王時籠絡的。並在南京籠絡安插了不少密探。還四處派人散佈流言,說燕王有帝王之相,這一點還起了不小的作用。建文帝派張信捉拿燕王,張信正猶豫該不該聽皇帝的。於是回家和母親商量,張母大吃一驚說:“千萬不可,燕王有帝王之命,不是你能拿的住的”,就這樣,張信不但沒去捉拿燕王,反而跑到燕王府給朱棣報信。
第三,對手不同。朱棣的對手建文帝,能力低下,建文帝的核心集團就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三個書呆子。而反觀燕王集團,論文有老謀深算的姚廣孝,論武有能征慣戰的張玉,朱能。而朱棣本人更是老謀深算加能征慣戰。
吳三桂的對手康熙就十分厲害了,雖然也是少年皇帝,但是能力明顯跟朱允炆不是一個檔次的,至少在清朝歷史上算是最厲害的一個。
第四,吳三桂戰略眼光不行,比較保守,打到湖南就停止了,他甚至就沒想打到北京稱帝,他已經60多歲了,只想安安穩穩的佔領半壁江山就行了。而朱棣一直是積極進取的。朱棣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幹趴下建文帝,自己當皇帝。手下多次勸朱棣稱帝,都被朱棣拒絕。而朱棣的成功也有冒險的成分,實際上朱棣拼死拼活的打了三年,雖然屢戰屢勝,但也只佔領了北京,永平,保定,三個郡。而建文帝卻擁有全國大部分土地,有充足的兵源和後勤保障。而朱棣的兵卻越打越少,後勤補給越來越吃力,被建文帝耗死只是時間問題。
後來,姚廣孝建議朱棣“勿下城郭,直取南京”,其實這種孤軍深入的打法很冒險。屬於一種大型的“斬首行動”,朱棣放手一搏,果然成功。而朱棣打到南京城外時,建文帝曾派李景隆和谷王勸說朱棣別打了,可以以長江為界,平分天下,各自稱帝。建文帝開出的條件很有誘惑力。要知道當時南京城中還有十萬軍隊,朱棣又是攻城一方,如果不能快速攻下來,四地勤王部隊趕來,朱棣很可能被包了餃子。這種情況下朱棣仍然拒絕平分天下,表示非打進南京滅了奸臣不可。朱棣這種豪賭的膽略,遠非吳三桂能比。
第五,朱棣造反時雖然不是皇帝,但是也擁有皇家血統,還是有號召力的。而吳三桂沒皇家血統,於是想把造反打扮成民族矛盾,來爭取漢人支援。只是他當時被許多漢人瞧不起,並不是很得人心。當年他充當清廷的走狗,逼緬甸交出永曆帝,又親手殺了永曆。而造反時為了爭取漢人支援,卻又假惺惺的下令為永曆戴孝。這種做法,只能讓眾多漢人更瞧不起他。
-
7 # 正氣哥讀歷史
首先,古代對皇帝寶座的爭奪,是講究名正言順的。朱棣反建文帝,雖然也是造反行為,但他以“靖難”和“請君側”為理由,從法理上來說,是可以講通的。這也是為什麼朱棣佔領南京後,文武百官大部分都可以心安理得的跪拜在他面前,山呼萬歲。因為在官員眼中,叔侄倆爭奪帝位,更像是家庭矛盾,誰贏了,我就為他服務就好了,都不妨礙我忠於大明王朝的操守。同時,朱棣還有大批同為皇族親屬的內應在南京。朱棣能千里偷襲,並很快攻破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就是內應開啟城門迎接的。
吳三桂就大不相同,在他開始反清時,清朝已經定鼎中原多年,政權比較穩定了,普通百姓雖然還有對蠻夷的排斥心理,但久經戰亂難得能平安的生活,百姓沒有支援吳三桂的動力。這就是在基層沒有支援的力量。
其次,吳三桂引領清軍入關,並殺死了南明末代皇帝永曆,在漢族士大夫眼中,已經是完全的信用破產,身敗名裂。當他號召反清復明或者驅除韃虜的口號時,只會引起士大夫階層的反感,和嘲笑。沒有人為他做宣傳。
在那樣人心思定的時代,吳三桂選擇貿然起兵,並且很快就打起了“大周”的新招牌,連“復明”這塊遮羞布也不要了,也就徹底失去知識階層的支援。最後,唯一的優勢就是手下有作戰經驗較為豐富的軍隊。
所以,吳三桂起兵反清的條件其實遠不如朱棣,失敗,也是必然的。
-
8 # 七奶琦
吳三桂是太小看了康熙皇帝,並且他是明朝舊臣,駐守雲南被封異姓王被視為清庭的功臣,可是他卻未曾想他位高權重,權傾朝野已被康熙皇帝所提防
-
9 # 七不搭八
從哪裡能看出吳三桂造反的條件比朱棣好?首先年輕的康熙皇帝已經有了削蕃的打算。加上吳山桂是明朝降將,已經有過投降的先例。俗話說出過軌一次就會有第2次第3次。再加上他被封在雲南整個就是一獨立王國,清朝中央政府對他一直就有防範之心。就算他當時沒有反叛的心,清庭政也會想辦法把他逼反以絕後患。
-
10 # 好奇觀古今
1.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吳三桂死的有點早。
直到吳三桂臨死前,周軍的形勢都談不上差:據湖湘,擊兩廣,敗清師,形成戰略僵持。如果吳不死,繼續以衡陽為中心進行武裝抵抗,並不斷滲透兩廣,消耗清軍的有生力量,北上中原雖不能保證,但割據一隅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吳在戰事最緊要的關頭死掉了,戰爭結局也就難以避免了。試想,如果朱棣在建文帝二年圍攻濟南不下後,怒急病逝,靖難之役的結局會如何?
2.吳三桂不姓努爾哈赤,而朱棣姓朱。
吳三桂在合法性上就已經輸朱棣了。
吳三桂起兵唯一的優勢是滿漢矛盾,只可惜他自身不正。就算這樣,三番最盛之時也幾乎盡有西南華南和半個湖廣,可見吳三桂的能力和他背後的反清勢力還是很強的。
-
11 # 學點有趣的歷史吧
吳三桂的造反條件要比朱棣好很多。
一、他造反的時候大搞宣傳政策,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宣傳攻勢猛烈。
吳三桂經常當眾表演,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訴說自己受到清朝壓迫,被迫剃髮之類的。這引發了很多明朝遺老遺少的共鳴,比朱棣的“靖難之役”要師出有名。
二、吳三桂擁有的軍隊規模要遠超朱棣。
其實明朝對藩王的軍隊人數有諸多限制。雖然朱棣負責鎮守北方邊境,可以破例擁有超規模的軍隊,但也不能無限擴張,和中央軍比起來他那點部隊就是“毛毛雨”。
吳三桂在自己的屬地雲南儼然就是土皇帝的存在,14歲以上的家丁全部配發武器,每日操練。除了自己帶過來的老牌勁旅關東鐵騎外,吳三桂還大量招募私兵,在他的帶領下,“吳家軍”不論是數量還是戰鬥力都很驚人。
三、吳三桂財大氣粗。
本身吳三桂佔據雲貴地區,通過私開賦稅、霸佔津口等賺的盆滿缽滿,他還跟朝廷要了不少錢。有錢好辦事,許多人才都聚集到了吳三桂身邊。
四、吳三桂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除去吳三桂,三藩中的其他兩藩也是蠢蠢欲動。一個藩王反了其他兩個也立即響應,連臺灣的鄭經也表示要公然反叛。相比之下,朱棣的造反之路是多麼孤獨啊!
造反條件已經成熟,吳三桂本身又是造反專家出身,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個東風來得十分快,年輕的康熙皇帝早就看吳三桂不順眼,下旨削藩,沒辦法,只能反了!
康熙和朱允炆在削藩上犯了同樣的錯誤:太過心急。害的清朝差點兩世而亡,不過康熙的軍事政治手腕終究要比朱允炆強很多,最終扭轉局面。
吳三桂有這麼好的造反條件和實力,為什麼失敗了?
一、眼界太窄格局太小
吳三桂雖然是梟雄,但沒有胸懷天下的格局,本來造反就應該像朱棣那樣打閃電戰,速戰速決,他卻在長江邊上讓大軍整整停留了三個月,妄想與康熙談判劃江而治。這三個月給了康熙喘息的時間。
其實起兵伊始,吳三桂考慮更多的就是個人的利益,他沒有氣吞山河的帝王雄心。
二、自己稱王失去民心。
吳三桂在造反初期,打出明朝後裔的口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結果他後來又自立為王,自稱周王,給世人一種野心家的印象,而且他對明朝態度反反覆覆,讓人對他失去了信心。
三、精神上受到打擊最終病逝。
因為吳三桂的猶豫不決,給了康熙反攻的機會。本身吳三桂年事已大,身體和雄心壯志都大不如前。部隊節節敗退,手下紛紛背叛了他,他內心的那種淒涼感可想而知。
愛子吳應熊被康熙殺掉,後來結髮妻子又離他而去,最後吳三桂重病不治去世,轟轟烈烈的三藩叛亂最終被鎮壓。
吳三桂的一生始終順勢而為,他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從不肯坐以待斃,總是積極尋找出路,不管世人如何評價,他始終是一代梟雄。
-
12 # 風中的蟬
所有的造反成功都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大澤鄉起義為啥失敗了,梁山宋江為啥失敗了,李世民為什麼能成功,都有條件的,也很偶然,成功案例為什麼容易被人記住,因為失敗的太多了。
回覆列表
吳三桂造反條件比朱棣好,為何最後卻失敗了?我認為原因有幾個:
1、個人原因
朱棣出身顯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受封燕王,駐地北平。其本人文韜武略,善於帶兵征戰,且戰功卓著。朱棣造反時,口號是“清君側”,意思是清除皇帝身邊的奸臣,保護大明王朝的利益。其造反理由收買了一部分人的心,畢竟這是老朱家自己的家事,朱棣與當朝天子乃叔侄關係,作為叔叔的,幫侄兒清除奸臣,似乎也合情合理。加之建文帝朱允炆深受儒家傳統教育,較為重視親情,特意下旨,兩軍交戰時,不可傷害朱棣性命,這在無形中給朱棣穿上了最佳防護服。同時朱棣身邊有大批忠於他的文臣武將,朝中也策反了許多皇帝身邊的太監,讓朱棣能隨時掌握建文帝的動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而建文帝身邊都是些腐儒,只會空談,最終攻破南京城,也是有內應主動開啟城門迎接朱棣大軍入城。
反觀吳三桂,其出身明朝將領,衝冠一怒為紅顏,放棄山海關,引清軍入關,造成了明朝的滅亡,雖被清庭封為平西王,卻飽受明朝臣民的唾棄。同時清朝統治者對他也不可能完全放心,處處防備。吳三桂起兵造反,雖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卻無人相信,當初引清兵入關的是他,如今反清的也是他,可謂出爾反爾無信之人。因此,造反後,支援他的人非常少,人無信則不立,名不正則言不順!吳三桂造反可謂不得民心,失敗也是預料之中。
2、時代原因
朱棣造反時,正值明太祖朱元璋已去世,朱元璋死前,為了鞏固弱孫朱允炆的權威,使其不受舊臣掣肘,大開殺戒,基本上把洪武朝有能力的文官武將殺得差不多了。導致朱棣造反後,建文帝手中無合適的人才可用。加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直接傷害了諸王利益,使諸王倒向了朱棣,明裡暗裡都支援朱棣,建文帝四面楚歌。吳三桂造反時,已是康熙年間,清庭已基本上統一了中國,朝廷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使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社會經濟發展也穩步提升,天下太平,四海安定。吳三桂此時造反,極不合時宜,以數省之力對抗整個國家,可謂以卵擊石,焉有不敗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