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星蝴蝶劍141369892
-
2 # 流星蝴蝶劍141369892
主機、顯示器
一、影響色彩精度的引數:分步閱讀
1
/6
一、色域:
色域就是用一種標準方法來定義色彩,讓顯示、列印和掃描等各種外部裝置與計算機應用軟體的色彩有一個共通的語言。
色域越高,顯示器能顯示出的色彩就更加豐富,覆蓋的顏色種類就越多。
平面設計常用的色域標準:sRGB、AdobeRGB、NTSC。
其中,最常用的是sRGB色域。
每種色域的用途:
SRGB:大部分相機,幾乎所有網路瀏覽、常規印表機都是基於SRGB標準的。
NTSC:是其中最老的標準,主要用於電視領域。
Adobe RGB:色域較大,在高階印刷領域中使用。
2、色域表示:
色域用百分比表示,如99%SRGB,90%Adobe RGB等,
百分比就表示覆蓋範圍,比如同一種色域,99%SRGB的顏色就要比75%SRGB的顏色更多。
3、色域比較:
①、大小關係上:NTSC>AdobeRGB>SRGB
可以看到AdobeRGB色域空間要比SRGB更大。
②、換算關係:
SRGB99%近似等於100%。
100%SRGB=72%NTSC=75%AdobeRGB
100% NTSC=138.89%SRGB=105.36%Adobe RGB
換算關係只是個抽象概念,實際並不能等同。
4、選購建議:
①、普通的PS修圖,平面設計,攝影后期、網頁設計、印刷等應用,
色域選擇:滿足SRGB99%、SRGB100%或者NTSC72%之一就足夠了。
②、如果是設計費用很高的商業廣告,雜誌封面,或者展覽、館藏級的印刷作品,這種高色彩標準要求下
——色域選擇:使用Adobe RGB色域
滿足SRGB125%或者NTSC110%就足夠了。
2
/6
二、色準:
色域並不是越廣就越好,因為色彩準確,才是根本!
色域代表你能顯示多少顏色,色準(ΔE)色準代表色彩還原能力。這2個指標合在一起才能代表螢幕色彩能力高低。
色域是硬性的,色準(ΔE)是柔性的可調的,用校色可以提高色彩準度。
但色域夠大是前提,這樣校色才能相對更精準。
色準這個指標是在一般的顯示器說明裡是看不到的。
色準要看評測,可以搜尋相關顯示器型號的評測文章。
如果測評顯示△E值小於3,那麼就是一款色彩精度非常高的顯示器。
如果找不多色準△E值,你也可以暫時忽略它,用其色域、色數、對比度、亮度等其它引數去判斷顯示器的好壞。
3
/6
二、色數:
色域越高,顯示器能顯示出的顏色就越多,而色數越多,每個顏色的細分就越多,色彩過渡就越平滑。
色域表示色彩廣度,色數也可以表示色彩深度,通常有8it、10bit深度。
1、16.7M色與10.7億色:
①、8bit表示每種顏色有256個細分,總共1670萬種不同的顏色,即16.7M色。
②、10bit表示每種顏色有1024個細分,總共10.7億種不同顏色,即10.7億色。
16.7M色就是通常的液晶顯示器24位真彩色。
2、選購參考:
①一般的平面設計、修圖、調色,16.7M色數已足夠使用,如果對顏色有更高要求可以選擇10.7億色數。
②如果要兼顧家用、辦公、普通看電影、玩遊戲選16.7M色數已經足夠使用。
4
/6
三、亮度:
液晶顯示器的亮度越高,顯示的色彩就越鮮豔,顯示效果也就越好。
亮度引數越大,後續的校色時顏色的可調空間就越大,使螢幕校色更為準確。
1、亮度引數:
一般顯示器的亮度指標在 250cd/㎡、300cd/㎡、350cd/㎡之間,
比如亮度為350cd/m2的顯示器就要比亮度為250cd/m2的顯示器更好,也更貴一些。
2、選購參考:
較低的: 250cd/㎡,夠用的: 300cd/㎡,較好的: 350cd/㎡,400cd/㎡;更好還有的亮度達到 1000cd/㎡的萬元顯示器。
平面設計、印刷、網頁設計建議:300cd/㎡、350cd/㎡。
這樣後續的可調空間更大。
5
/6
四、對比度:
簡單說,對比度就是白色越亮、黑色越暗。
對比度越高,能顯示器出的色彩層次也更加豐富,顯示的畫面就越清晰亮麗。
1、對比度引數:
主流的顯示器靜態對比度一般為1000:1,1500:1,3000:1幾種。
目前最大可達到5000:1。對比度越大越好。1500:1>1000:1。
2、靜態對比度和亮度的關係:
對比度是亮度與黑色的比值,因此選購時,看到亮度的引數比較高,那麼顯示器的靜態對比度就不會太差。
3、選購建議:
①靜態對比度(灰階對比度)
購買時會看到兩種指標:靜止態對比度和動態對比度。選擇時一般以靜態對比度為主要參考(因為有些很便宜的顯示器的動態對比度也能標出2000萬:1,所以動態對比度的參考價值不是很大。)
②靜態對比度多少合適?
靜態對比度對比度為0,就是純黑的螢幕,50左右就是黑白電視,300左右就是彩色電視了,對比度越大,顏色越豔麗細膩。
靜態對比度達到1000:1就可容易地顯示生動、豐富的色彩,
當靜態對比率高達1500:1時,便可支援各階的顏色。
總結:
一般的使用1000:1就足夠了,對色彩有更高要求可以選擇1500:1,3000:1
平面設計、印刷、網頁設計建議:1500:1,3000:1。
6
/6
五、色溫
色溫越高,螢幕整體顏色越偏藍(冷),
相反,色溫越低,螢幕整體顏色偏黃偏紅(暖)。
1、引數:
顯示器中常見的色溫有5000K、6500K、9300K等。
亮度一定的情況下,色溫為6500K正常,
低於6500K則偏暖,而高於6500K則偏冷。
2、色溫調節:
現在的顯示器都具備色溫調節功能,
一般顯示器出廠時設為9300K,看電視用,調整色溫為9300K,如果用於做印刷設計調成6500K。
3、偏色的原因:
①、有時,商家為了宣傳,在校準的時候往往會加大對比度、飽和度,甚至會故意偏向某種顏色(例如品紅,這會帶來更粉嫩的膚色),這些偏色都可以透過顯示器校色解決。
②、有時顯示器的偏冷和偏暖校色了還是一樣偏色,這是由於顯示器的LED背光不同造成的差別,校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選擇的時候要注意。
4、選購建議:
檢查顯示器色溫的時候,根據你個人的喜好、或者用途選擇色溫,
因為色溫是一種直觀感受,一般從引數上看不出色溫差別,所以最好直接親臨現場觀看效果。如果是網購的話截圖、影片通話也能遠端觀看,但這樣觀看的也不夠準確。
二、影響清晰度、細節的引數:
1
/3
一、解析度:
平面設計中經常需要放大區域性顯示,有時放大區域性顯示到畫素級大小時,出現了模糊不清的馬賽克是怎麼回事呢?
對於向量圖而言,放大後的畫素大小不變,而點陣圖的放大顯示後像素就會損失嚴重。
在螢幕尺寸為27寸,顯示器解析度比較低的時候,(720P,1080P)
每英寸的畫素密度較少,1080P才61個畫素密度,
如果是高畫質解析度(2k、4k),放大區域性顯示到畫素級大小時,
每英寸的畫素密度就很多,2k解析度能顯示109個畫素,是1080P的1.78倍。
所以看起來就更清晰。
選購建議:
1、螢幕尺寸23——27寸的
因為要經常放大區域性顯示(放大人像修圖時),
建議選擇:2k解析度,即2560*1440。
以使放大到畫素級大小時仍然保持清晰度。
2、螢幕尺寸27——34寸的
如果你的螢幕是超大尺寸的,那麼2k解析度的畫素密度也會被稀釋,
放大區域性顯示後也會出現馬賽克,
建議選擇:4k解析度。
3、如果想兼顧家用、辦公軟體和遊戲娛樂,1080P的解析度就足夠了。所以2k解析度用來兼顧設計和電視、遊戲已經綽綽有餘。
2
/3
二、點距:
點距指是螢幕上兩個相鄰的畫素之間的距離,點距越小畫素細分越高,
繪製曲線的時候就會更平滑,所以點距越小越好。
顯示器尺寸一定時,解析度越高的螢幕,點距就更小,影象也更精細。
選購建議:
點距在選購顯示器時是個單獨的引數。
目前0.24——0.31mm左右的點距是比較合適的
——點距數值多少合適?
①低端的顯示器點距在0.3左右,
②點距在0.2左右的就是比較好的,大多數顯示器都是0.2左右。
做平面設計的選擇:
選擇:點距0.15——0.23mm左右,精度比較高。
3
/3
三、尺寸:
一般專用於做設計的顯示器,螢幕尺寸都是比較大的,
大尺寸螢幕的優點:
1、大屏顯示器可以使軟體介面不那麼緊湊,操作空間更大,同時,預覽檢視的限制也更少一些,能顯示更多影象區域。
2、只有螢幕夠大時才可以實現視窗多開,同時開啟AI、PS,InDesign和設計網站的視窗,獲取幾個介面的資訊,省去了來回切換的麻煩,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建議選擇:23.5寸、24寸、27寸的螢幕。
三、軟體引數:顯示模式
1
/1
除了關注顯示器的硬體引數,關注顯示器的軟體選單也是十分重要的。
顯示器的”選單“鍵,包含了可很多調節功能:色彩平衡、亮度、對比度、休眠時間以及顯示模式等等。
豐富的顯示器選單可以使後續色彩調整的空間大,便於校色。
內建的SRGB、REC709預設模式可以快速切換適應不同工作需要。
顯示模式:
顯示模式就是一種預設模式,由於靠主觀調整容易有偏差,預設模式就很準確。
普通的顯示器包含護眼模式、遊戲模式、多媒體模式,可以在遊戲和電影之間來回切換。閱讀文字的時候,是護眼模式,玩遊戲的時候切換遊戲模式,看電影的時候切換多媒體模式。
而專業的設計類顯示器內建了SRGB、REC709、動畫設計、CAD/CAM等設計專用預設選單供選擇,這樣才算是標準的設計類顯示器。
SRGB是平面設計常用的工作空間。
Rec.709選項是影視調色師最喜歡的色彩空間。
CAD/CAM選項是建築、機械製造常用的模式。
看平面設計效果的時候,是sRGB模式,影片調色時是Rec.709模式,CAD製圖的時候,是CAD/CAM模式,假如你既要做平面設計又要做影片調色,那麼就可以輕鬆在SRGB、REC709之間切換,非常方便。
四、其它選購引數:
1
/8
一、重新整理率、響應速度
這2個是遊戲玩家需要考慮的引數,做設計可以忽略這2個引數。
顯示器有60HZ的重新整理率和5ms的響應速度就足夠了,日常的辦公、看電影、做設計玩非FPS遊戲了。
大部分1千元以上的顯示器都滿足60HZ/5ms。
2
/8
二、面板材質:
1、常見的面板型別:TN面板, IPS面板,VA面板。
①TN面板:重新整理率高,響應時間快。缺點在於色彩深度低,色彩表現能力差。
②IPS面板:色彩還原度較高,色彩表現能力強。可視角度最廣(一般為178度),在任何角度觀看畫面,顏色的質量都沒有下降。
4、各面板比較:
TN面板響應速度快,主要用於遊戲,色彩精度差不適合做設計用。
IPS和VA色彩表現上都不錯,可用於專業的設計工作。
顏色上,VA螢幕對比度最高,IPS螢幕亮度最高。
5、選購建議:
①普通的的平面設計、攝影后期:中端IPS,中端VA面板。
②、對色彩有很高要求的印刷、商業廣告:高階VA面板,高階IPS面板。
3
/8
三、顯示器介面:
㈠、顯示類介面(共4種):
顯示類介面就是連線主機和顯示器的介面,通常有:
顯示器介面型別和顯示器的解析度、重新整理率是緊密相關的。
DP介面資料頻寬比HDMI更大,所以支援4k以上高解析度。
㈡、拓展介面:
1、USB介面:
帶USB介面的顯示器上一般會有3-4個USB介面,可以連線行動硬碟,隨身碟,手機,SD讀卡器等儲存裝置,讀取裡面的檔案、影片內容,在螢幕上顯示出來。
2、HDMI介面:
HDMI介面不僅是顯示介面,通常也是拓展介面。
HDMI介面支援的裝置很多:攝像機、投影儀、PS4遊戲機、電視盒子,DVD播放機,藍光播放機、某些膝上型電腦、、帶HDMI介面的手機等等。
㈢、選購建議:
①、平面設計、攝影后期,比如要連線攝像機、行動硬碟、數位板、筆記本、無線鍵盤滑鼠等常用裝置時,就需要足夠多的USB和HDMI介面數量。
②、如果是4k以上解析度,則顯示介面必須是HDMI 2.0以上,或DP1.4以上。
有些顯示器價格便宜,往往是省去了介面數量,在購買時需注意。
4
/8
四、支架:
顯示器支架可以在不移動位置的情況下,進行傾斜、旋轉、升降等變換型別。
普通顯示器支架只有傾斜功能,好的顯示器支架支援傾斜、旋轉、升降功能。
普通的顯示器伸縮範圍小,好的顯示器伸展範圍大。
要保護頸椎,其中,最重要的引數是可升降高度。普通的支架只有15釐米的高度,好的支架伸縮範圍在40釐米以上,選擇40釐米的對頸椎、腰部保健有益。
5
/8
五、可視角度:
可視角度就是與螢幕成一定角度時,比如在躺著看和斜著看螢幕時顏色不改變。
可視角度分65°,125°,178°幾種,選擇178°的為好。
現在的低端顯示器也基本都達到178°了。
所以選購時不用太在意可視角度。
6
/8
六、曲面螢幕:
曲面屏是近來比較熱門的產品,主要依託於大麴率的弧度優勢,帶來視覺上的包圍感和沉浸感,適合看高畫質沉浸式影片。適合看高畫質電影,玩大型遊戲。
不適合平面設計、攝影后期工作,因為曲面帶來的畫面畸變是無可避免的,因此不適合精準的設計和無畸變的攝影后期
回覆列表
主機、顯示器
一、影響色彩精度的引數:分步閱讀
1
/6
一、色域:
色域就是用一種標準方法來定義色彩,讓顯示、列印和掃描等各種外部裝置與計算機應用軟體的色彩有一個共通的語言。
色域越高,顯示器能顯示出的色彩就更加豐富,覆蓋的顏色種類就越多。
平面設計常用的色域標準:sRGB、AdobeRGB、NTSC。
其中,最常用的是sRGB色域。
每種色域的用途:
SRGB:大部分相機,幾乎所有網路瀏覽、常規印表機都是基於SRGB標準的。
NTSC:是其中最老的標準,主要用於電視領域。
Adobe RGB:色域較大,在高階印刷領域中使用。
2、色域表示:
色域用百分比表示,如99%SRGB,90%Adobe RGB等,
百分比就表示覆蓋範圍,比如同一種色域,99%SRGB的顏色就要比75%SRGB的顏色更多。
3、色域比較:
①、大小關係上:NTSC>AdobeRGB>SRGB
可以看到AdobeRGB色域空間要比SRGB更大。
②、換算關係:
SRGB99%近似等於100%。
100%SRGB=72%NTSC=75%AdobeRGB
100% NTSC=138.89%SRGB=105.36%Adobe RGB
換算關係只是個抽象概念,實際並不能等同。
4、選購建議:
①、普通的PS修圖,平面設計,攝影后期、網頁設計、印刷等應用,
色域選擇:滿足SRGB99%、SRGB100%或者NTSC72%之一就足夠了。
②、如果是設計費用很高的商業廣告,雜誌封面,或者展覽、館藏級的印刷作品,這種高色彩標準要求下
——色域選擇:使用Adobe RGB色域
滿足SRGB125%或者NTSC110%就足夠了。
2
/6
二、色準:
色域並不是越廣就越好,因為色彩準確,才是根本!
色域代表你能顯示多少顏色,色準(ΔE)色準代表色彩還原能力。這2個指標合在一起才能代表螢幕色彩能力高低。
色域是硬性的,色準(ΔE)是柔性的可調的,用校色可以提高色彩準度。
但色域夠大是前提,這樣校色才能相對更精準。
色準這個指標是在一般的顯示器說明裡是看不到的。
色準要看評測,可以搜尋相關顯示器型號的評測文章。
如果測評顯示△E值小於3,那麼就是一款色彩精度非常高的顯示器。
如果找不多色準△E值,你也可以暫時忽略它,用其色域、色數、對比度、亮度等其它引數去判斷顯示器的好壞。
3
/6
二、色數:
色域越高,顯示器能顯示出的顏色就越多,而色數越多,每個顏色的細分就越多,色彩過渡就越平滑。
色域表示色彩廣度,色數也可以表示色彩深度,通常有8it、10bit深度。
1、16.7M色與10.7億色:
①、8bit表示每種顏色有256個細分,總共1670萬種不同的顏色,即16.7M色。
②、10bit表示每種顏色有1024個細分,總共10.7億種不同顏色,即10.7億色。
16.7M色就是通常的液晶顯示器24位真彩色。
2、選購參考:
①一般的平面設計、修圖、調色,16.7M色數已足夠使用,如果對顏色有更高要求可以選擇10.7億色數。
②如果要兼顧家用、辦公、普通看電影、玩遊戲選16.7M色數已經足夠使用。
4
/6
三、亮度:
液晶顯示器的亮度越高,顯示的色彩就越鮮豔,顯示效果也就越好。
亮度引數越大,後續的校色時顏色的可調空間就越大,使螢幕校色更為準確。
1、亮度引數:
一般顯示器的亮度指標在 250cd/㎡、300cd/㎡、350cd/㎡之間,
比如亮度為350cd/m2的顯示器就要比亮度為250cd/m2的顯示器更好,也更貴一些。
2、選購參考:
較低的: 250cd/㎡,夠用的: 300cd/㎡,較好的: 350cd/㎡,400cd/㎡;更好還有的亮度達到 1000cd/㎡的萬元顯示器。
平面設計、印刷、網頁設計建議:300cd/㎡、350cd/㎡。
這樣後續的可調空間更大。
5
/6
四、對比度:
簡單說,對比度就是白色越亮、黑色越暗。
對比度越高,能顯示器出的色彩層次也更加豐富,顯示的畫面就越清晰亮麗。
1、對比度引數:
主流的顯示器靜態對比度一般為1000:1,1500:1,3000:1幾種。
目前最大可達到5000:1。對比度越大越好。1500:1>1000:1。
2、靜態對比度和亮度的關係:
對比度是亮度與黑色的比值,因此選購時,看到亮度的引數比較高,那麼顯示器的靜態對比度就不會太差。
3、選購建議:
①靜態對比度(灰階對比度)
購買時會看到兩種指標:靜止態對比度和動態對比度。選擇時一般以靜態對比度為主要參考(因為有些很便宜的顯示器的動態對比度也能標出2000萬:1,所以動態對比度的參考價值不是很大。)
②靜態對比度多少合適?
靜態對比度對比度為0,就是純黑的螢幕,50左右就是黑白電視,300左右就是彩色電視了,對比度越大,顏色越豔麗細膩。
靜態對比度達到1000:1就可容易地顯示生動、豐富的色彩,
當靜態對比率高達1500:1時,便可支援各階的顏色。
總結:
一般的使用1000:1就足夠了,對色彩有更高要求可以選擇1500:1,3000:1
平面設計、印刷、網頁設計建議:1500:1,3000:1。
6
/6
五、色溫
色溫越高,螢幕整體顏色越偏藍(冷),
相反,色溫越低,螢幕整體顏色偏黃偏紅(暖)。
1、引數:
顯示器中常見的色溫有5000K、6500K、9300K等。
亮度一定的情況下,色溫為6500K正常,
低於6500K則偏暖,而高於6500K則偏冷。
2、色溫調節:
現在的顯示器都具備色溫調節功能,
一般顯示器出廠時設為9300K,看電視用,調整色溫為9300K,如果用於做印刷設計調成6500K。
3、偏色的原因:
①、有時,商家為了宣傳,在校準的時候往往會加大對比度、飽和度,甚至會故意偏向某種顏色(例如品紅,這會帶來更粉嫩的膚色),這些偏色都可以透過顯示器校色解決。
②、有時顯示器的偏冷和偏暖校色了還是一樣偏色,這是由於顯示器的LED背光不同造成的差別,校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選擇的時候要注意。
4、選購建議:
檢查顯示器色溫的時候,根據你個人的喜好、或者用途選擇色溫,
因為色溫是一種直觀感受,一般從引數上看不出色溫差別,所以最好直接親臨現場觀看效果。如果是網購的話截圖、影片通話也能遠端觀看,但這樣觀看的也不夠準確。
二、影響清晰度、細節的引數:
1
/3
一、解析度:
平面設計中經常需要放大區域性顯示,有時放大區域性顯示到畫素級大小時,出現了模糊不清的馬賽克是怎麼回事呢?
對於向量圖而言,放大後的畫素大小不變,而點陣圖的放大顯示後像素就會損失嚴重。
在螢幕尺寸為27寸,顯示器解析度比較低的時候,(720P,1080P)
每英寸的畫素密度較少,1080P才61個畫素密度,
如果是高畫質解析度(2k、4k),放大區域性顯示到畫素級大小時,
每英寸的畫素密度就很多,2k解析度能顯示109個畫素,是1080P的1.78倍。
所以看起來就更清晰。
選購建議:
1、螢幕尺寸23——27寸的
因為要經常放大區域性顯示(放大人像修圖時),
建議選擇:2k解析度,即2560*1440。
以使放大到畫素級大小時仍然保持清晰度。
2、螢幕尺寸27——34寸的
如果你的螢幕是超大尺寸的,那麼2k解析度的畫素密度也會被稀釋,
放大區域性顯示後也會出現馬賽克,
建議選擇:4k解析度。
3、如果想兼顧家用、辦公軟體和遊戲娛樂,1080P的解析度就足夠了。所以2k解析度用來兼顧設計和電視、遊戲已經綽綽有餘。
2
/3
二、點距:
點距指是螢幕上兩個相鄰的畫素之間的距離,點距越小畫素細分越高,
繪製曲線的時候就會更平滑,所以點距越小越好。
顯示器尺寸一定時,解析度越高的螢幕,點距就更小,影象也更精細。
選購建議:
點距在選購顯示器時是個單獨的引數。
目前0.24——0.31mm左右的點距是比較合適的
——點距數值多少合適?
①低端的顯示器點距在0.3左右,
②點距在0.2左右的就是比較好的,大多數顯示器都是0.2左右。
做平面設計的選擇:
選擇:點距0.15——0.23mm左右,精度比較高。
3
/3
三、尺寸:
一般專用於做設計的顯示器,螢幕尺寸都是比較大的,
大尺寸螢幕的優點:
1、大屏顯示器可以使軟體介面不那麼緊湊,操作空間更大,同時,預覽檢視的限制也更少一些,能顯示更多影象區域。
2、只有螢幕夠大時才可以實現視窗多開,同時開啟AI、PS,InDesign和設計網站的視窗,獲取幾個介面的資訊,省去了來回切換的麻煩,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建議選擇:23.5寸、24寸、27寸的螢幕。
三、軟體引數:顯示模式
1
/1
除了關注顯示器的硬體引數,關注顯示器的軟體選單也是十分重要的。
顯示器的”選單“鍵,包含了可很多調節功能:色彩平衡、亮度、對比度、休眠時間以及顯示模式等等。
豐富的顯示器選單可以使後續色彩調整的空間大,便於校色。
內建的SRGB、REC709預設模式可以快速切換適應不同工作需要。
顯示模式:
顯示模式就是一種預設模式,由於靠主觀調整容易有偏差,預設模式就很準確。
普通的顯示器包含護眼模式、遊戲模式、多媒體模式,可以在遊戲和電影之間來回切換。閱讀文字的時候,是護眼模式,玩遊戲的時候切換遊戲模式,看電影的時候切換多媒體模式。
而專業的設計類顯示器內建了SRGB、REC709、動畫設計、CAD/CAM等設計專用預設選單供選擇,這樣才算是標準的設計類顯示器。
SRGB是平面設計常用的工作空間。
Rec.709選項是影視調色師最喜歡的色彩空間。
CAD/CAM選項是建築、機械製造常用的模式。
看平面設計效果的時候,是sRGB模式,影片調色時是Rec.709模式,CAD製圖的時候,是CAD/CAM模式,假如你既要做平面設計又要做影片調色,那麼就可以輕鬆在SRGB、REC709之間切換,非常方便。
四、其它選購引數:
1
/8
一、重新整理率、響應速度
這2個是遊戲玩家需要考慮的引數,做設計可以忽略這2個引數。
顯示器有60HZ的重新整理率和5ms的響應速度就足夠了,日常的辦公、看電影、做設計玩非FPS遊戲了。
大部分1千元以上的顯示器都滿足60HZ/5ms。
2
/8
二、面板材質:
1、常見的面板型別:TN面板, IPS面板,VA面板。
①TN面板:重新整理率高,響應時間快。缺點在於色彩深度低,色彩表現能力差。
②IPS面板:色彩還原度較高,色彩表現能力強。可視角度最廣(一般為178度),在任何角度觀看畫面,顏色的質量都沒有下降。
4、各面板比較:
TN面板響應速度快,主要用於遊戲,色彩精度差不適合做設計用。
IPS和VA色彩表現上都不錯,可用於專業的設計工作。
顏色上,VA螢幕對比度最高,IPS螢幕亮度最高。
5、選購建議:
①普通的的平面設計、攝影后期:中端IPS,中端VA面板。
②、對色彩有很高要求的印刷、商業廣告:高階VA面板,高階IPS面板。
3
/8
三、顯示器介面:
㈠、顯示類介面(共4種):
顯示類介面就是連線主機和顯示器的介面,通常有:
顯示器介面型別和顯示器的解析度、重新整理率是緊密相關的。
DP介面資料頻寬比HDMI更大,所以支援4k以上高解析度。
㈡、拓展介面:
1、USB介面:
帶USB介面的顯示器上一般會有3-4個USB介面,可以連線行動硬碟,隨身碟,手機,SD讀卡器等儲存裝置,讀取裡面的檔案、影片內容,在螢幕上顯示出來。
2、HDMI介面:
HDMI介面不僅是顯示介面,通常也是拓展介面。
HDMI介面支援的裝置很多:攝像機、投影儀、PS4遊戲機、電視盒子,DVD播放機,藍光播放機、某些膝上型電腦、、帶HDMI介面的手機等等。
㈢、選購建議:
①、平面設計、攝影后期,比如要連線攝像機、行動硬碟、數位板、筆記本、無線鍵盤滑鼠等常用裝置時,就需要足夠多的USB和HDMI介面數量。
②、如果是4k以上解析度,則顯示介面必須是HDMI 2.0以上,或DP1.4以上。
有些顯示器價格便宜,往往是省去了介面數量,在購買時需注意。
4
/8
四、支架:
顯示器支架可以在不移動位置的情況下,進行傾斜、旋轉、升降等變換型別。
普通顯示器支架只有傾斜功能,好的顯示器支架支援傾斜、旋轉、升降功能。
普通的顯示器伸縮範圍小,好的顯示器伸展範圍大。
要保護頸椎,其中,最重要的引數是可升降高度。普通的支架只有15釐米的高度,好的支架伸縮範圍在40釐米以上,選擇40釐米的對頸椎、腰部保健有益。
5
/8
五、可視角度:
可視角度就是與螢幕成一定角度時,比如在躺著看和斜著看螢幕時顏色不改變。
可視角度分65°,125°,178°幾種,選擇178°的為好。
現在的低端顯示器也基本都達到178°了。
所以選購時不用太在意可視角度。
6
/8
六、曲面螢幕:
曲面屏是近來比較熱門的產品,主要依託於大麴率的弧度優勢,帶來視覺上的包圍感和沉浸感,適合看高畫質沉浸式影片。適合看高畫質電影,玩大型遊戲。
不適合平面設計、攝影后期工作,因為曲面帶來的畫面畸變是無可避免的,因此不適合精準的設計和無畸變的攝影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