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字雜談
-
2 # 無敵少女兔
《三國演義》第52回,說了這麼一樁趙子龍拒婚事件:
公元208年。趙子龍打桂陽時,桂陽太守趙範是趙子龍真定老鄉,投降了。投降後趙範請趙子龍喝酒,認趙子龍為哥。並想把漂亮的寡嫂樊氏嫁給趙子龍。趙子龍“聞言大怒而起”,堅決拒絕,“一拳打倒趙範,徑出府門,上馬出城去了。”結果兄弟頃刻翻臉又變仇人,趙範怒而造反,無端再起一場大戰。
這事透著十分蹊蹺。
第一奇怪之處:趙子龍只帶3000人馬去打桂陽。桂陽方面實力遠超趙子龍,太守趙範卻一心投降,一投降就和趙子龍結拜兄弟,並請趙子龍接收地盤。兵不血刃解決問題,這本是件難得好事。趙子龍卻偏不接收,存心在趙範府上拒親翻臉,非要打一仗流血犧牲。
第二奇怪之處:趙範的寡居嫂子,三年前就提出改嫁物件條件:“第一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第三要與家兄同姓。”這簡直就是針對趙子龍而設定的條件,還提出“願陪嫁資,與將軍為妻,結累世之親”。趙範轉述時也說:“你道天下那得有這般湊巧的?”
第三奇怪之處:趙子龍拒婚的理由很奇怪。趙子龍當時厲聲曰:“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之事乎!”首先這個結為兄弟也就幾分鐘之前的事,又不是真的兄弟,趙子龍就強調你嫂子就是我嫂子,這話說得也太勉強了;其次即便為兄弟,弟弟的嫂子就是哥哥的老婆,這不是更合邏輯的事嘛,東漢末年根本沒有什麼寡婦守節從一而終之說。寡婦改嫁很平常的事,雙方既是同一輩份、又沒血緣關係,哪裡就嚴重到“亂人倫”了。同時期的蔡文姬改嫁兩三次,也沒誰說她亂人倫。總之就是趙子龍找了個不正常的理由,像是存心想翻臉。
事出反常必為妖。我們來看此事背後的真相:
趙子龍在公元192年出道,“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這年他38歲了。此後到公元208年一直未婚。拒婚事件後諸葛亮還問過他為何一直單身不肯娶了樊氏。
可是後文趙子龍冒出兩個兒子來:《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趙子龍死的時候:“……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
書中沒說趙統趙廣何時出生。但是這點難不倒逸廬,根據《蜀書•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可以考據出來:提到姜維和趙廣年齡相仿,趙廣後來隨大將軍姜維與魏兵戰於疆川口,臨陣戰死。而姜維的生年是明確的:公元202年生。那麼趙廣也應該在公元202年左右出生;他的哥哥趙統還得至少再早一兩年出生。也就是公元200年左右。
那麼,公元200年左右趙子龍在哪裡?《三國志趙雲傳》正好有段明確記載:公元199年“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然後再看《三國演義》第28回,公元200年趙子龍殺了周倉手下裴元紹佔了臥牛山,然後歸依劉備。此後趙子龍就沒有脫離過讀者視線了。
趙子龍的千古薄倖罪惡史,就此揭開封皮:
1、 原來趙子龍還有個哥哥。公元199年去世了,趙子龍以此為藉口脫離了公孫瓚,去奔兄喪了。哥哥是喪了,那麼嫂子呢?總該有個安置吧。要知道在東漢末年,哥哥死了,嫂子嫁給弟弟,不但不是趙子龍後來說的“亂人倫”,反而恰恰是常見的風俗。
2、去奔兄喪的趙子龍,並未娶親,卻有了一個公元200年生的大兒子趙統。和誰生的呢?嫂子的嫌疑相當大。
3、前文說到:趙子龍出道時是有私兵的,“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義從”就是本家子弟隨軍。當他奔兄喪時,這些本家子弟當然也是要跟他一起回鄉的。趙子龍的下一站就是安排完哥哥喪事後帶了族人,從裴元紹手裡搶到臥牛山建立趙家的根據地。這時他的嫂子、那些本家子弟“義從”們當然也是一起上了臥牛山。三國中說到這個臥牛山是在關雲長千里走單騎去汝南的路上。
4、而《三國演義》第28回中,趙子龍歸依劉備時,是他自己單槍匹馬下山,劉備認出他後喊了一嗓子,他就跟劉備走了。可見山上的人都沒帶走。半年後曹操大軍平汝南,輕鬆滅了劉備、劉闢一夥反政府游擊隊。劉備南逃荊州依附劉表。汝南地面上百姓大量跟隨南遷。趙子龍的嫂子和本家子弟們就是這時從臥牛山革命根據地南遷到荊州境內的。
5、逸廬再從古書堆裡翻出《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提到趙範,公元201年劉表從北方南遷荊州計程車人中招公務員,趙子龍家屬團隊自然也很有可能派人參選了,於是,趙範被錄取當了桂陽太守。趙氏家族子弟們當然隨之上任了。趙子龍知不知道這些事?應該是知道的。
6、《三國演義》表述到此,逸廬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從201年劉備投劉表到203年孫權擊殺黃祖,這兩年趙子龍在幹嘛呢?書中一字未提。一直要等到公元205年,劉備馬躍檀溪那時,趙子龍才神出鬼沒地又出現了。估計201年趙範上任,趙子龍該到桂陽給家族子弟看場子撐腰的,畢竟數年無戰事,他總該照顧好自己從家鄉帶出來的親屬子弟。當然嫂子更是要照顧好的:想一想吧,趙廣何時出生的?202年!
7、時間跳躍到了7年後的208年。在《三國演義》打桂陽戰役中,我們又看到一個有趣的細節:從來謙沖恭退的趙子龍竟然和張飛爭搶任務,態度十分堅決,絕不退讓一步,最後劉備只得做張飛工作,把任務交給了趙子龍。爭的是什麼任務:攻打桂陽。
一口氣七條推理過後,我們可以還原趙子龍拒婚事件的秘密全豹了:
“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的樊氏,原來就是趙子龍的嫂子。逸廬不好不負責任地亂說趙子龍和樊氏早有姦情,但很可能是在他哥屍骨未寒、趙子龍回家奔喪的時候,就接管了樊氏,一年後生下了長子趙統。三年後在桂陽樊氏又生下了次子趙廣,而這時兩人依然沒有名分。
接下來就很好解釋趙子龍為何搶著要領打桂陽的任務了;也很好解釋趙範為何不想抵抗只願投降了;趙範和趙雲,難怪同鄉、同姓又同年那麼巧到離奇了:原本就是老趙家的人嘛,自然打不起來,怎能讓別家插手。
趙範就是當年趙家子弟“義從”中的一員。雖然後來靠自己努力成為了太守,但在趙子龍眼裡總是下屬。可以念舊和你稱兄道弟,但是你要蹬鼻子上臉對老大的婚姻指手畫腳,老大焉得不怒?《三國演義》中後來劉備、諸葛亮對趙範都沒有真正為難,最終劉備“遂釋趙範,仍令為桂陽太守”。正史中記載趙範的結局是“不知所蹤。”
一往情深的樊氏美女頂著趙子龍嫂子的名頭,給他生了兩個兒子,一心想要個名分,所以才對改嫁一事提出堅決堅決的條件:非趙子龍不嫁。但是她沒有想到,在這個亂世,心上人趙子龍竟會如此赤裸裸地始亂終棄,終歸是心事成虛畫。她日後的結局如何,演義中沒有一點交代。可想而知,這位絕色佳人此後的漫漫人生路,要麼是憂鬱中死去,要麼是孤燈伴餘生。
趙子龍為何不納暗款八年、已有二子的嫂子?劉備、諸葛亮都很不解,在《三國演義》裡,孔明謂雲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
逸廬考證之後,終於對趙子龍拒婚案找到了答案:史書記載他曾在208年向南陽望族司馬氏求婚,但遭到婉拒。212年他乘人之危,又恬著臉向落難南逃的世代簪纓貴族馬超提出聯姻,這次58歲的趙子龍終於得逞攀高枝的心願:娶了馬超27歲的的妹妹馬雲騄。他和馬雲騄生了一女,嫁給了關平的兒子。
唉,原來趙子龍拒婚案的答案,不外乎一個勢利眼的猥瑣男人攀附豪門、嫌棄貧賤。後世陳世美也不過如此。趙子龍之人品低劣,行事卑劣,可見一斑。可憐樊氏遇人不淑,孤苦一生。
呸!作孽的趙子云。
-
3 # 錢多多讀文史
《三國演義》中趙雲拒婚一事被傳為美談。
赤壁之戰後,劉備得以佔荊襄,下長沙,桂陽零陵幾郡震動。
趙雲領命往桂陽,太守趙範聞風投降,迎趙雲入城。
二人把酒言歡,席間趙範得知趙雲尚無妻室,就很“驚喜”地說:“好巧,我有寡嫂一枚,長得那叫一個美。她說如再嫁,必要找一個武功高強,人品好且與我哥同姓的帥哥,將軍真的條條中!真是天大的緣份!”
趙雲心想,這不是“蘿蔔招聘”嗎?鬼知道你安個什麼心。
於是趙雲義正嚴辭地回答,哎呀,老兄,你我剛剛都結拜過了,你的嫂子就等同於我的嫂子,我納自己的嫂子,不等於亂倫嗎?此事萬萬不可呀!你放心,咱們一家人,我會關照你的,不必結親也一樣。
事後孔明曾笑話趙雲:哎呀,這麼美的事兒,你咋不幹哩?
趙雲這時倒說出一點心裡話:趙範這傢伙剛一投降,就又結拜又送美女的,我這心裡犯嘀咕呀,不知道他會不會麻痺我呀。
後來趙範果然叛逃,看來趙雲所慮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所以趙雲拒美一事,不只是他說的“你嫂子就是我嫂子”的所謂人倫禮法。他的言行更多地體現了他的思慮周密之處。
當然,也有人推測說趙雲本已有妻,且有佔嫂的嫌疑,故爾推拒這事,不管這事被想成啥樣兒,趙雲不貪美色那倒是鐵板釘釘了。
-
4 # 顧得貓女甚t
我和趙範結為兄弟,又娶他寡嫂,這是要被人唾罵的;第二,讓樊氏寡婦再嫁,是失節;第三,趙範新近投降,又不知道他的本意如何。我趙雲是什麼人啊,怎敢因為一個女人,就壞了主公的大事呢?
-
5 # 三國逐鹿
子龍一身都是膽,更有仁心並義肝。趙雲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本為公孫瓚部下,後來與劉備一起解救徐州,自此追隨劉備。劉備取得荊州後,採取馬良的建議,攻取桂陽、零陵、武陵、長沙等郡。張飛、諸葛亮、劉備等率軍攻克零陵,隨後劉備命趙雲率軍進攻桂陽。趙雲於是率軍三千征戰。
而在此過程中,貴陽郡太守趙範願意投降,並與趙雲結為兄弟,而後又將其嫂嫂樊氏改嫁給趙雲,被趙雲當場駁回。趙雲執意不從,趙範無奈只能放棄。有人在此便有疑問,趙雲為何會拒絕趙範,其背後又有什麼秘密,以下依據演義做簡要分析,觀點僅供參考。
首先分析趙範為趙雲介紹嫂嫂的經過。趙雲攻打桂陽,探馬報知太守趙範。趙範顧及到城中無人可敵趙雲,因此有意投降。然而管軍校尉陳應,執意要戰趙雲。兩軍對陣,四五個回合之後,陳應變不能敵,急忙逃跑。趙雲急忙追上,將其活捉。隨後趙雲又將陳應放回,聲稱讓趙範前來投降。趙範知道後,責備陳應:本來早就應該投降。於是趙範引數十騎出城,投降趙雲。後來又因為趙範與趙雲為同姓、同鄉,二人隨結為兄弟。
晚上趙範宴請趙雲,酒至半酣,趙範令其嫂嫂樊氏前來給趙雲斟酒。趙雲見其人身穿縞素,相貌傾國傾城,對其十分尊敬。問及趙範是何人,趙範坦言,正是自己的長嫂。他聲稱自己的兄長已經去世三年,長嫂一直隻身一人,也曾想讓她改嫁,只是嫂嫂有三個要求:一者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二者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三者要與家兄同姓。至今尚未找到,現在遇到趙雲你,剛好合適。只可惜趙雲因是兄長之妻,拒不接受。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若不嫌家嫂貌陋,願陪嫁資,與將軍為妻,結累世之親何如?雲聞言,大怒而起,厲聲曰:“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是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之事乎?”其次分析趙雲為何不同意。
其一趙雲覺得此事於情於理不合適。趙雲原本就是憨厚忠義之人,當時趙雲與趙範已經結為兄弟,在趙雲看來,再娶其嫂為妻,確實不妥。尤其是當時之人,很重視輩分人倫和忠義,以趙雲的為人,即便趙範沒有陰謀,他也不會同意的。再者說趙範剛剛投降,又自願嫁自己的嫂嫂給趙雲,這明顯有些某些目的。趙雲奉命攻取桂陽,第一要務是穩定桂陽的局勢,再沒有通知劉備的情況下就在貴陽娶親,這於情於理都不合適吧。再者說,趙雲拒絕趙範之後,範雖表面應允,心裡卻是憎恨趙雲,並且有殺趙雲的意思。趙雲覺察到情況不對,便起身離開,出城去了。
其二趙範讓趙雲娶其嫂樊氏,確實包藏禍心。趙範發現趙雲生氣的離開,便知道計策失敗。其部下趙範聲稱,趙雲憤憤而去,可率軍與之廝殺。趙範因擔心不是趙雲對手,不敢招惹趙雲。而陳應卻獻上一個計策:陳應、鮑龍詐降,讓趙帶兵前去圍剿,趁趙雲不注意,將其擒獲。趙範大喜,隨用陳應的計策。隨後,陳應、鮑龍引軍五百,前來投奔趙雲,而云已經感覺到有詐。而陳應更是說出了趙範嫁嫂給趙雲的原因,演義中曾這記載:
二將到帳下,說:“趙範欲用美人計賺將軍,只等將軍醉了,扶入後堂謀殺,將頭去曹丞相處獻功,如此不仁。某二人見將軍怒出,必連累於某,因此投降。”趙雲聽到二人如此說,知道有詐,便假裝歡喜,設宴款待。待到二人大醉,趙雲將他們捆綁,抓來他們的部下詢問。原來二人果然是詐降,趙雲隨將二人斬首,將計就計,謊稱陳應、鮑龍殺了趙雲,率軍回城。隨後趙雲將趙範活捉,佔領桂陽。由此可見,趙範給趙雲介紹妻子,是有陰謀詭計的,正是藉此機會或者拉攏趙雲投靠曹操,或者就像陳應所說,以此來謀害趙雲。而趙雲敏銳的洞察力,也讓他躲過一劫。
你是如何看待趙雲的?
-
6 # 大飛熊騎士
《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趙雲和張飛抓鬮贏了,於是提兵攻打桂陽,歸降的太守趙範對趙雲那叫一個殷勤備至,一會要兄弟相稱,一會要撮合趙雲和其寡嫂樊氏,還編了三個條件,又恰好趙雲都符合,結果被趙雲拒絕,二人鬧翻。其實,“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趙雲沒有被趙範的“迷湯”給灌暈,反而說明趙雲為人穩重,對劉備忠誠的品格,哪來的暗黑秘密?
如果說非要有暗黑秘密,那也是趙範,不是人趙雲,否則趙範那麼“熱心”做什麼?演義裡也說了,趙範認為,劉玄德乃大漢皇叔,更兼諸葛亮之智,關張之勇。那趙子龍,又是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桂陽如何抵擋?所以,趙範是畏懼劉備,畏懼趙雲,早有降心,拉攏趙雲無非是想保住太守之位,為自己的利益而已。劉備後來聽說此事,只是說了句,子龍真丈夫也,而且還是讓趙範繼續當了桂陽太守。所以,小說裡這一段所謂趙範的“暗黑秘密”,既也不夠暗黑,顯然也沒有什麼隱秘。
以上只是從小說的角度,而歷史上趙範就真的“暗黑”多了,因為涉及了荊州的政治。根據《三國志》注引《雲別傳》:趙雲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桂陽太守,代趙範。趙範之寡嫂樊氏,有國色(這還不是普通的漂亮),範欲配雲,被趙雲拒絕。後來,趙範果然有異心,逃跑了。那趙範有什麼異心呢?其實無非有兩種。第一種異心就是野心,趙範本就不是劉備嫡系,如今太守之位被取代,趙範結交好趙雲,就是為了圖謀不軌,後其心敗露,而逃跑。第二種異心,很簡單,趙範可能就是“親曹派”。雖然荊州士人們大多支援劉備和劉琦,卻還是有蔡瑁,張允,蒯越等“親曹派”,趙範如此,並不奇怪。
所以,荊州的政治氣候雖然有利劉備,卻也有很多暗湧。這裡要說明一點,劉備略取荊南四郡,最有可能是在和周瑜打了南郡之戰,分到油江口(公安港)之後的事了。所以,劉備略取四郡差多209年底到210年初的事。當時,原劉表的武陵太守金旋,有或死或降兩種說法,後來劉備和孫權京口會晤,可能把武陵劃給了孫權,大飛熊之前分析過,這裡不贅述。零陵太守劉度歸降,但是到了劉備入蜀時(211年),太守已經換成郝普。長沙太守韓玄也歸降了劉備,215年呂蒙偷襲三郡時,太守已經換成廖立。
因此,劉備擁有荊南四郡後,為了便於統治,把郡守換成自己人,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旦趙雲接納了樊氏,和趙範有了瓜葛,可能會讓劉備大失所望,也辜負了當年的相遇之情。但是,後來呂蒙偷襲,長沙,桂陽還是有人望風而降了,那桂陽太守趙雲在哪裡?就是趙雲為人嚴肅而威重,不好美色,被劉備派去掌內事,威懾孫夫人帶來的那些驕橫的隨從了《雲別傳》。後來,趙雲又跟隨諸葛亮入蜀,支援劉備去了。所以,趙雲拒絕接納樊氏做得對,也符合自己的性格,更符合統治者用人標準,又哪裡有什麼“暗黑”之事呢?
回覆列表
赤壁之戰後,趙雲帶兵攻打桂陽,桂陽太守趙範投降。酒席之間,趙範把自己的寡嫂樊氏嫁給趙雲,趙雲拒絕。個人猜測,趙雲拒絕應該出於以前幾點考慮。
首先,趙雲本來就是謹小慎微的之人,趙範初降,就把自己的嫂子許配給趙雲,這就是明目張膽的政治聯姻。趙雲備受劉備器重,趙範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其中的意思便不言而喻,這是趙雲拒絕的理由之一。
再者,趙雲治兵嚴謹,剛收下桂陽,便娶原太守之寡嫂,對軍隊管理不利。同時也會損壞劉備軍在當地老百姓心中的名聲,不利於劉備儘快攻下荊州之地。
第三,趙雲身為劉備的愛將,他的婚姻在一定意義上應該徵求劉備的意見。如果趙範向劉備提出將寡嫂嫁於趙雲,應該是不一樣的結果。
最後,拒婚這個橋段,應該是為了忖託趙雲忠肝義膽,不為美色所動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