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棄
-
2 # 回望歷史的青年
從208年赤壁之戰前被曹操追得滿世界跑,到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達到全盛時期,劉備一共用了11年時間。劉備從公元184年平黃巾之亂開始,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一直寄人籬下,顛沛流離,雖然短暫的擁有過地盤-徐州,但由於缺乏根基,得而復失,直到劉備來到了荊州,並於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後,劉備開始時來運轉。三國之中,蜀漢的地盤在早期是變化最大、上升最快、震動最劇烈的政權。從赤壁之戰開始,劉備開始了時來運轉的創業,公元209年,在赤壁之戰後,奪取了荊南四郡,再加上原來劉琦佔據的半個江夏郡,及南郡長江以南的地區,主要是公安縣一帶,都是劉備的地盤,這是劉備在赤壁之戰後首次擁有的地盤。而當時的孫權佔據著江夏郡的一半(赤壁之戰前孫權攻打黃祖搶來的),南郡的大部分,孫權的所佔荊州的地盤與劉備的地盤犬牙交錯,防區混亂。之後,劉備向孫權借南郡,以便於發展,孫權在周瑜死後,出於自身的考慮,將南郡借給劉備,同時劉備將半個江夏郡還給孫權,以部分抵用南郡,公元210年,雙方交換地盤後,劉備的地盤是:荊南四郡加上南郡,一共佔據荊州五個郡,成為赤壁之戰的最大贏家,這五個郡分別是:零陵郡、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南郡。公元211年,劉備應劉璋邀請進入益州,次年劉備與劉璋翻臉,經過三年的戰爭,劉備於公元215年拿下整個益州,這個時候劉備的地盤包括整個益州外加荊州五郡,按道理來說,這個時候劉備的地盤應該是面積最大的時候,但不是勢力全盛時期,因為長沙郡+桂陽郡的面積大於漢中郡。同樣也是在215年,孫權向劉備討要南郡,劉備不願意還,孫權就下令呂蒙憑武力奪取,呂蒙招降了荊南三郡: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魯肅與關羽在益陽率軍對峙,於是劉備從成都率軍支援關羽,雙方在湘水對峙,大戰一觸即發,這個時候曹操卻南征張魯,劉備感受到了曹操的威脅,立馬與孫權議和,並將長沙郡與桂陽郡劃給孫權,孫權將武陵郡還給劉備,於是在公元215年湘水劃界後,劉備的地盤是整個益州+荊州三郡(零陵郡、武陵郡、南郡)。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奪取漢中郡,自稱漢中王,同時下令劉封、孟達奪取上庸三郡,這時劉備的勢力達到全盛世時期,同時地盤也是達到最大,劉備全盛時期擁有的地盤包括:整個益州+漢中郡+上庸三郡+荊州三郡(零陵郡、武陵郡、南郡)。這個時候,劉備地盤最北邊的是漢中郡到上庸三郡一帶,相當於今天的陝西漢中到湖北竹山、房縣一帶,與曹魏的關中地區隔山相望,最南邊達到了永昌郡,就是今天越南北部到緬甸北部一帶,包括廣西的百色到雲南的馬關、箇舊、蒙自、景洪一帶。劉備地盤的最西邊是青藏高原到盤越國一帶,盤越國就是今天印度的阿薩姆邦,劉備地盤的最東邊是武陵郡和零陵郡,就是今天的湖北荊州一帶到湖南常德再到湖南永州一帶。劉備全盛時期,總面積約140萬平方公里,擁有人口約150萬人,帶甲武士約15萬人。可惜自從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失敗後,蜀漢的地盤開始下降,失去荊州三郡,到公元220年,蜀漢地盤僅有:整個益州+漢中郡。公元221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次年劉備戰敗,逃回永安宮白帝城,到劉備去世時,蜀漢的地盤達到穩定,並一直維持到公元263年滅亡時,這個時候的地盤同220年一樣,也是整個益州+漢中郡,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00萬人,帶甲武士約10萬人。
-
3 # 黑洞理論
地盤0 城池0
在三國演義裡面我們看到了一個擁有皇室血統,愛民如子,仁義忠厚的劉備形象。
但真實的歷史中,劉備其實並沒有那麼好。
甚至在我的意識裡,我覺得他比曹操,呂布之流,更為讓人噁心。
妄自稱帝,是為不忠!
強取西川,是為不義!
意氣伐吳,是為不智!
兵敗東吳,致使幾十萬蜀中子弟慘死異鄉,是為不仁。
說白了,劉備就是一個突然暴富了的土豪。看他成為漢中王后,那一副高高在上,自得意滿,不可一世的樣子,就好想捶他一頓!
一個不忠不義,不智不仁的人,不配擁有城池!
-
4 # 老白的歷史課
具體時間段也沒給出來,怎麼回答?
劉備投靠劉表,鎮守新野。
曹操南下,劉備跑路江夏
赤壁戰後取荊南四郡並與孫權聯合,借南郡。
劉備入川,勢力擴張極大,小巔峰。
呂蒙襲取三郡,雙方定下湘水之盟,平分荊州。
劉備取漢中,退曹操,關羽北伐,巔峰。
呂蒙白衣渡江,關羽敗亡,劉備稱帝。
再然後,劉備兵敗夷陵,蜀漢在沒機會取回荊州。
至於城池,你自己估摸著看吧。
-
5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劉備一生佔領過很多地盤,但是劉備佔領過的大部分地盤,都被曹操和孫權奪走了。在劉備去世的時候,蜀漢的地盤只有益州一個州而已。
劉備擁有的第一塊地盤是徐州,在陶謙去世後,劉備被推舉為徐州牧,繼承了陶謙的大部分地盤。劉備佔領的徐州並不完整,在陶謙去世前,徐州的一部分郡縣就已經被曹操和袁術攻佔,劉備只控制了徐州城附近的幾座主要城市。
後來劉備被呂布偷襲,丟失了徐州大部分的地盤,被迫駐紮在小沛充當呂布的羽翼。劉備在小沛駐紮一段時間後,呂布再次偷襲了劉備,將劉備徹底趕出了徐州。
之後劉備投降了曹操,在官渡之戰前曹操派遣劉備南征袁術,劉備趁機奪取了徐州,再一次佔領了徐州。曹操趁著劉備立足不穩,帶領主力討伐劉備,將劉備趕出了徐州。劉備被曹操擊敗後,先後投奔了袁紹和劉表,再也沒能佔領徐州。
在被曹操擊敗後,劉備再一次失去了地盤,只能依附於其他諸侯的身邊。在官渡之戰結束後,劉備從北方流竄到南方,受到了劉表的接待,被安排駐紮在新野城。
劉備駐紮在新野城的時候,地盤只有新野一座小城,士兵只有幾千人而已。曹操南下討伐荊州的時候,劉備帶領新野百姓逃走,在長坂坡被曹操軍隊擊潰,再一次失去了地盤。
之後劉備和孫權聯合,周瑜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劉備則趁機攻佔了荊州南方的四個郡。劉備攻佔的荊州四郡分別是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在攻佔荊州四郡後,劉備開始有了穩固的根據地。
在西川之戰結束後,劉備佔領了巴蜀地區,益州地區的地盤包括巴郡、巴西郡、蜀郡、犍為郡等地,荊州地區的地盤是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劉備攻佔益州不久,孫權便開始討要南郡,雙方為此爆發了戰爭,劉備把長沙郡和桂陽郡割讓給東吳,地盤出現了一定的縮水。之後劉備發動益州之戰,攻佔了漢中地區,又派遣孟達和劉封攻佔了東三郡,蜀漢的領土達到了巔峰狀態。
全盛時期的蜀漢地盤包括荊州三個郡,益州的巴蜀地區,南方的南中地區,以及劉封和孟達剛剛攻佔的東三郡,魏延鎮守的漢中地區。
在蜀漢的地盤達到巔峰後,蜀漢便開始走下坡路。關羽丟失了荊州,劉封丟失了東三郡,南中地區孟獲等人造反。蜀漢的地盤出現大幅度縮水,只剩下了巴蜀地區和漢中地區,一直到劉備最終去世,也沒有再發生改變。
-
6 # 小龍談歷史
“赤壁之戰”後,四十七歲的劉備佔領荊州五個郡,五十一歲時率兵攻佔劉璋益州十二郡,劉備攻佔益州一年後,孫權攻打荊州,劉備與孫權瓜分荊州,一共剩下十五個郡。“漢中之戰”後劉備實力達到頂峰,擁有十七個郡,後來荊州南部被孫權佔領,房陵和上庸被曹操佔領,劉備登基時只剩下益州十二郡、武都郡和半個漢中。
劉備取荊州四郡、益州十二郡公元208年,劉備和孫權聯軍大敗曹操,此為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劉備佔領荊州四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加上借孫權的南郡,一共五個郡。公元211年,劉璋畏懼北方的張魯,便邀請族弟劉備入川對付張魯,劉備來到益州後,根本沒有心思對付張魯,他想取劉璋的益州。次年,曹操率軍攻打孫權,孫權便向妹夫劉備求援,劉備以支援孫權為由向劉璋借兵一萬,劉璋怕劉備借兵一萬來攻打自己的益州,便湊給劉備四千老弱殘兵,劉備大怒發兵攻打益州,公元214年劉備佔領除漢中以外的益州十二郡,加上荊州五郡一共十七郡,為劉備第一次全勝時期地盤。益州十二郡,大概是在現在的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益州十二郡:蜀郡、犍為郡、朱提郡、越巂郡、牂柯郡、建寧郡、永昌郡、廣漢郡、梓潼郡、巴郡、巴西郡、巴東郡。孫劉分荊公元215年,孫權看劉備佔領了益州,便向劉備要回荊州南郡,劉備卻說等他攻克涼州之時,便將南郡歸還孫權,孫權大怒覺得自己被欺騙了,於是派兵攻下荊州三郡(長沙、零陵、桂陽)。正當劉備發兵支援荊州之時,曹操佔領了漢中,張魯降曹,劉備聽說後便與孫權議和,平分荊州,就這樣劉備失去荊州兩個郡(長沙、桂陽),此時劉備地盤剩下十五個郡。
漢中之戰公元218年,劉備認為漢中猶如益州的心臟,想要穩坐益州必須佔領漢中,於是劉備率兵攻打漢中,陽平關久攻不克。公元219年春,劉備放棄陽平關,目標轉向定軍山,劉備手下將領黃忠將曹將夏侯淵殺死,曹操知道後,便親自率軍與劉備爭奪漢中,曹操到達漢中後把幾千袋糧草運往北山儲存起來,劉備手下部將趙雲和黃忠便去偷取糧草,到達北山與把守糧草的曹軍對峙,大敗曹軍。此時劉備派養子劉封率軍與曹軍大戰,曹操唾罵劉備說他派一個假兒子前來作戰,曹操使用緩兵之計,說他要派真兒子曹彰與之作戰,還沒有等到曹彰,自己就撤軍了,漢中之戰劉備大勝,順利攻下漢中,此時劉備的地盤有十六個郡。劉備佔領漢中之後,曹魏的武都郡成了飛地,眼看武都郡肯定是保不住了,於是曹操將武都郡所有的百姓都撤走,留給劉備一塊空地,就這樣武都郡被劉備佔領。劉備的地盤又恢復到了十七個郡。此時是劉備勢力最強大的時期。
劉備建立蜀漢公元219年末,孫權趁鎮守荊州的關羽北伐時,派呂蒙率軍偷襲荊州,荊州將領傅士仁與麋芳(劉備小舅子)不戰而降,孫權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荊州南郡。按照原計劃傅士仁與麋芳為關羽北伐時提供糧草,但是他們已投降,供應糧草無望。關羽知道南郡淪陷後,便班師回朝,途中關羽派使者拜見孫將呂蒙,呂蒙為了籠絡關羽部下,對關羽派來的使者和其部下家屬善待有加,使得關羽部下無心抗戰。關羽無奈之下逃往益州,到達臨沮時被孫吳將領馬忠俘虜,將其斬殺,孫權把首級獻給曹操。在關羽逃往益州時,孫權派兵佔領零陵郡與武陵郡,就這樣劉備失去整個荊州南部三個郡。因劉備部下孟達在關羽圍困之際沒有發兵相救,備受劉備斥責,便投降曹魏,那麼房陵和上庸自然也歸曹操了。劉備又失去了半個郡。等到劉備登基稱帝只剩下十三個半郡,即益州十二郡、武都郡、半個漢中。公元221年,曹丕篡位建立“魏”,史稱“曹魏”,不久劉備也登基稱帝,蜀漢建立。同年,劉備打著給關羽報仇的旗號,派兵討伐孫權,蜀漢將領吳班大敗吳將陸遜,佔領南郡秭歸。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時年六十三歲,命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劉備的地盤全勝時期有十七個郡,後被孫權佔領三個郡,又被曹操佔領半個郡,劉備即位時,只剩下十三個半郡。劉備登基後發兵討伐孫吳,佔領秭歸縣,劉備去世時,蜀漢地盤有益州十二個郡、武都郡、半個漢中和秭歸縣。
-
7 # 史研
剛開始的劉備可是一無所有,真的是什麼地盤都沒有,厲害的軍隊也沒有,唯一能夠看得上手的就是趙雲關羽張飛等大將。諸葛亮看著一窮二白的劉備,其實真的是不想要幫助劉備,更想要去曹操那裡幹活,但是架不住劉備這麼多次的懇求,最後選擇幫助了劉備,諸葛亮也是非常的辛苦啊。
那是到了赤壁之戰之後,劉備才有了一塊地盤,不過這個還是像孫權借的。然後劉備再繼續擴張,從荊州慢慢的向成都這一片地區擴張,然後再向漢中地區擴張,最後地盤到達了劉備的鼎盛時期。只不過最後因為關羽的事情,劉備丟掉了荊州,所以地盤又慢慢的減少了。現在讓我們繼續看一下劉備的地盤是怎樣的慢慢的變化的呢?
剛開始,劉備只是在新野這一個小地方,真的是沒有任何強大的軍隊。在最開始的時候,劉備可是一無所有,而且那個時候也得罪了曹操,曹操一直都是追趕著劉備打了起來,劉備可是抵擋不過曹操的大軍,只能一直一直的逃。可是劉備還要偏偏帶著老百姓一起逃跑,每天只能行駛十里左右的路程,最後是走的越來越慢,被曹操的精銳部隊虎豹騎追趕上了。
當時諸葛亮就卻說劉備要放棄這些老百姓,可是劉備覺得自己是仁義之師,不能拋棄這些百姓,可是當曹操來了之後,就根本沒有管老百姓的死活。劉備是先從新野這個小地方出發,因為他知道這個小地方是受不了的,本來他只是想要屯兵之用,但是面對曹操的大軍他也沒有辦法。
他的現在的目的就是想要找到劉琦在他的江夏,暫時的待一會兒,甚至有可能就是佔領這個地方。最後劉備可是擺脫了曹操的大軍,雖然也有很大的損失,但是自己的根本實力也沒有送到很大的破壞,反正也就是那麼點家底而已。
等到了江夏的時候,劉備就是在這裡找了一塊小小地盤,可惜的是在這個亂世之中,這個點地盤根本不夠怎麼看。而這個時候曹操想要統一天下,想要派兵去攻打東吳和劉備,他最新想要解決的是劉備這個人。但是劉備這個人比較狡猾,他派諸葛亮去和東吳談判,說曹操也要攻打東吳,還要將周瑜的老婆拿走。這個時候東吳就和劉備聯合起來去攻打曹操,雙方成立了一個聯盟。
在赤壁之戰,劉備成為了最大的勝利者,奪得了荊州的6個小郡。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可是被燒的全軍覆沒,自己最後沒有很多人逃了出來,可謂是損失慘重。而這個最大的勝利者就是劉備,他本來是一無所有,卻白白的得了6個荊州小城。而孫權可謂是自己白乾活了,本來他想要要回劉備,最先佔你的4個軍,但是面對曹操對他的壓力,他只能夠繼續聯合劉備,於是再借給了他自己所得的小郡,最後劉備得到了6個。
可是沒想到的是,劉備繼續的發展。對於孫權來講,最開始是曹操對他的威脅非常大,可是隻要自己的實力繼續發展下去的話,或許有一天能夠和曹操繼續抗衡,甚至可以奪得天下。但是沒想到的是,劉備得到了荊州之後,又繼續往前發展,不斷的擴充自己的地盤,最後得到了益州,向西蜀慢慢的靠近。最後孫權感到劉備的危險是非常的大,劉備的實力可是能夠和孫權繼續抗衡下去了。
而這個時候就被擁有了荊州益州,在經過幾年的努力,劉備已經是擁有了成都,然後再次擁有了關中,將劉章和張魯的地盤佔領了。
在劉備的鼎盛時期,劉備擁有了荊州益州,還有成都,關中。這個可是人生中最鼎盛的時期,但是沒想到的是,關羽的死讓劉備走了下坡路,而自己也腦抽的想要去為關羽報仇,結果自己的大軍全軍覆沒,自己狼狽的逃回來,過不了多久就已經死了。
劉備的地盤就慢慢的減弱,荊州也丟掉了,只剩下這些地方。但是還有諸葛亮苦苦的堅持,最終是能夠儲存了一些地盤,順便是收服了少數民首領孟獲。
其實劉備是三國中最不容易的一個人,他根本沒有什麼背景,或許只有一個孤單的背影而已,靠著自己一個人的苦苦堅持,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最終是聯合其他人,奪得了天下。要知道他最初可是賣草蓆的人,這種身份地位的人也能夠奪得天下,就好比他的老祖宗劉邦一樣。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太抽象了,為什麼呢?因為不知你說的是哪個時期劉備的地盤和城池。
那麼,暫且就以劉備鼎盛時期的來說的,那時劉備剛剛即位漢中王,疆域最大,人馬最多。佔領了荊州部分城池以及益州絕大部分城池。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即位漢中王,關羽得知後,更想著從荊州北伐,一舉破曹。襄樊之戰時,劉備集團可以說是眾志成城,氣勢如虹。而曹操在漢中戰場上喪失大將,丟棄疆土,可謂是沮喪不已。
劉備鼎盛時期,疆域包括益州的蜀郡、犍為、朱提、越雋、牂柯、建寧、永昌、漢中、廣漢、梓潼、巴郡、巴西、巴東等十三郡,荊州的南郡、零陵和武陵。長沙和桂陽本來也屬劉備集團的疆域,但因東吳索要荊州,劉備為免腹背受敵,故而割讓長沙、桂陽給東吳。
劉備集團拿下上庸以後,事實上已是最為強盛的時期。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思路,此時只要小心經營,待到曹操內部有變之時,聯合孫權,三路出擊,北伐可勝,天下可歸於一統。
可惜的是,東吳孫權不這麼想,他趁關羽攻打襄陽之際,派呂蒙白衣渡江,奪了劉備的領土,最終關羽、張飛身死,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失敗後病逝白帝城。
三國割據局面由此形成,蜀、吳註定為北方吞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