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奔跑滴大頭菜
-
2 # 歷史哈哈哈
1.據傳,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個戲班子演《秦香蓮抱琵琶》,看戲的人格外多,他們嫌戲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沒辦法,只好在正戲前頭加個《陳州放糧》的短戲。
2.陳世美的故事唱到中午,陳世美的家將韓琪受命追殺秦香蓮,又放走秦香蓮,韓琪自刎,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戲了。看戲的不肯走,大家齊聲吼:“殺了陳世美!”磚頭瓦塊齊向戲臺上打來。掌班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不敢在前臺露頭,趕緊溜到後臺。這時,唱《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未下裝,他問:“臺下怎麼啦?出了什麼事?”掌班的一見“包公”,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推著他說:“快,快到前臺接著往下唱。”
3.陳世美的故事廣為流傳,被記載在博物館中.“包公”說:“你急糊塗啦!我在宋朝,陳世美在清朝,相隔幾百年,咋能同臺唱戲?”“哎呀,事到這般時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說,“陳世美那麼大的駙馬官,誰敢殺他?只有你‘包黑子’鐵面無私可以把他鍘了,給老百姓出出氣,就算煞戲了。”
4.黑臉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一班人馬上場了。陳世美的故事中,唱到他將陳世美一鍘,臺下歡呼起來。從那以後,小戲《秦香蓮抱琵琶》就變成大戲《鍘美案》了。
-
3 # 口水雜談
《鍘美案》說的是陳世美的故事,家喻戶曉。戲劇中的陳世美是個不折不扣的壞男人,但現實生活中的陳世美不僅是一個好丈夫,還是一個為政清廉的好官。只因為官期間得罪了人,才被惡意醜化。所以,《鍘美案》的故事情節純屬虛構。
《鍘美案》又名《秦香蓮》,是部群戲,在介紹劇情時一定要交代它的考據,因為這是一出絕對的編出來的戲。今天,“陳世美”幾乎成了忘恩負義的代名詞,但歷史上的陳世美非但不是壞人,還是一名廉政的清官,而且是明末清初的人,根本不是宋朝人,所以這部分內容一定要交代清楚。
陳世美原名陳年穀,號熟美,均州人,生於明代天啟五年,清順治八年考取舉人,順治十二年考取進士,後被任命為直隸饒陽知縣。任期滿三年後,吏部考核其政績最優,升任刑部主政、郎中。由於政績突出,陳年穀屢受順治皇帝重用,被封為貴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參政。康熙十年後,陳年穀升任戶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攜妻告老還鄉。陳年穀不僅在官場上一帆風順,其道德品質也沒有什麼汙點,更沒有做出貪圖富貴,殺妻滅子之事。
陳年穀之所以被醜化,是因為清順治十五年,他的同窗好友仇夢麟、胡夢蝶從均州到京城找陳年穀求官,陳年穀對他們講明道理後婉言拒絕。仇、胡大為不滿,認為陳年穀在求學期間,他們曾接濟過他,現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負義,不念舊情。二人懷恨而歸,途中,在河南南陽遇上當地上演曲劇《琵琶記》。二人看到戲中所演的正是忘恩負義之事,於是計上心來。他們不惜花費銀兩,請戲班子按自己的意願,把《琵琶記》的情節加以改造,把戲中忘恩負義的男主人公蔡伯喈換成了他們怨恨的陳年穀,編造了一出他們認為賽過《琵琶記》的新戲,所以《鍘美案》也叫《賽琵琶》。
秦香蓮的生活原型名叫秦馨蓮,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樓人。她是陳年穀的第二任妻子。夫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根本沒有戲劇中所編的那些情節,編戲人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蓮改成秦香蓮,把陳年穀化名陳世美,並把事件發生的時間改為宋朝,由此也為鐵面無私的包公添加了一項本不屬於他的“政績”。
-
4 # 5864906970778一剪梅
感謝題主。
《鍘美案》的戲從古唱到今,真假都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能教化人往好裡做事,別忘本。
為啥要鍘陳世美呢,他高官厚祿,這是他努力的結果,沒必要去非議。但他的欺上瞞下,另攀高枝,並在糟糠妻子帶著一雙兒女尋求幫助時,不但不給予同情和幫助,還派韓奇追殺,這有些過分的忘恩負義,也有些歹毒,常言說,虎毒還不食子呢。然而韓奇卻沒有助紂為虐,自裁在古廟裡,捨身取義。導致陳世美的罪過更重一層。另外,黃帝的女兒金枝玉葉也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不把秦香蓮當姐姐相稱,而是採取對待乞丐一樣的讓隨從任意打壓。真正的激怒了秦香蓮不報仇勢不罷休的決心。最後到了昇華的階段,是皇后國太的三百倆文銀,讓秦香蓮回家養兒男,這種套路的一層遞進一層,都是推進包文正不得不鍘美的結局,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去。
學習戲曲留給人好的教育意義,傳承戲曲美好的一面,爭做傳播正能量的人。
-
5 # 閒來聊史
傳統戲劇中的陳世美,自報家門是“湖廣均州人氏”。據《均州志·進士篇》記載:“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穀,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又據《湖北歷史人物辭典》記載: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年穀,又名熟美,均州人,出身於仕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順治八年辛卯科進士。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後因得康熙賞識,升為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
在貴州為官時,同鄉同學來投,謀取官職,他多次接待,並勸以刻苦攻讀以求仕進。後因來投者日多,難於應付,乃囑總管家一律謝絕。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夢蝶,昔日與他進京赴考時,曾以錢財相助,因遭總管家回絕,頓生報復之心,遂將社會上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拋妻滅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編成戲劇《秦香蓮》,在陝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傳清末一河南劇團到均州演出此戲時,陳的一個後人看了,氣得當場吐血,陳世美第八代孫還組織家族眾人,當場砸了該劇團衣箱,並毆打演員死傷數人,演出被迫停止。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戲並不把它當真,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陳姓居民一向認真對待此事,說這個戲冤枉了好人,因而憤憤不平,不許在均縣上演陳世美的戲。
自1980年以來,湖北省民間文藝研究會全面開展民間文學蒐集整理工作,當地民眾為陳世美鳴冤叫屈,並逐漸用文字發表出來。關於陳世美的冤情便在海內外傳播開來,引起越來越多的民間文藝學者和有關部門的研究和重視。丹江口市的童德倫老人為解開陳世美之謎,花費了數十年心血,他認為:陳世美在歷史上實確有其人,當地民間傳說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發現的有關陳世美的碑文記載,陳世美都是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體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強加在他身上的所謂嫌貧愛富、殺妻滅子之事,乃系嫉賢妒能之輩所為。因此,均縣有“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的俗話。
清代陳世美怎麼會被宋朝的包公鍘了呢?上百年來,《鍘美案》雖然在世上演唱,使陳世美臭名昭著,但從現在蒐集的大量素材來看,《鍘美案》確屬戲劇舞臺上的歷史“冤案”。
據傳,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個戲班子演《秦香蓮抱琵琶》,看戲的人格外多,他們嫌戲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沒辦法,只好在正戲前頭加個《陳州放糧》的短戲。戲唱到中午,陳世美的家將韓琪受命追殺秦香蓮,又放走秦香蓮,韓琪自刎,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戲了。看戲的不肯走,大家齊聲吼:“殺了陳世美!”磚頭瓦塊齊向戲臺上打來。掌班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不敢在前臺露頭,趕緊溜到後臺。
這時,唱《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未下裝,他問:“臺下怎麼啦?出了什麼事?”掌班的一見“包公”,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推著他說:“快,快到前臺接著往下唱。”包公說:“你急糊塗啦!我在宋朝,陳世美在清朝,相隔幾百年,咋能同臺唱戲?”“哎呀,事到這般時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說,“陳世美那麼大的駙馬官,誰敢殺他?只有你‘包黑子’鐵面無私可以把他鍘了,給老百姓出出氣,就算煞戲了。”黑臉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一班人馬上場了。唱到他將陳世美一鍘,臺下歡呼起來。
從那以後,小戲《秦香蓮抱琵琶》就變成大戲《鍘美案》了。
-
6 # 焚劍煮酒
以前經常有姑娘罵男朋友是陳世美,陳世美也幾乎成了負心人的代名詞,而陳世美負心人的身份則是出自於戲曲經典劇目“《秦香蓮》(又名《鍘美案》)”。而在前些年熱播的電視劇《包青天》和《三俠五義》中均有這一故事,而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其負心人的身份也更廣為人知。那麼這個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呢?下面就由我來給諸位分析分析。
《鍘美案》的故事是真是假?故事出處
現在已知的是,鍘美案中男主角,陳世美最早出現在“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中,而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才將這一故事完善定版。
第一種說法
清順治年間有一個名叫陳年穀的人。陳年穀,號熟美,是順治十二年的進士,最高做到了戶部侍郎的官職。據說陳年穀為官期間,其同窗好友胡夢蝶與仇夢麟二人進京見陳年穀,想求一個官位,但是因吏部改了制度,舉人才能推薦為官。而胡、仇二人僅是秀才,不能推薦。於是,陳年穀送每人200兩銀子來報答以前的恩情。結果兩人心生怨恨,在觀看戲曲《琵琶行》時(也是拋妻棄子的故事),賄賂戲班班主角的名字改為陳年穀夫婦的名字(其妻名秦馨蓮),因顧忌別人知道,所以將名中的一個字做了修改,就變成了今天的陳世美與秦香蓮。不過此說法據考證,真實程度不大,因為陳世美是明朝小說《包公案》中的人物,明朝的小說怎麼可能用清朝人物做主角呢。
第二種說法
在明代的《包公案》中,並沒有三口鍘刀,包公也從未用鍘刀鍘過人。而這三口威名赫赫的鍘刀出自於清代的《三俠五義》。而《鍘美案》則是引用了《三俠五義》中的三口鍘刀,才變成了今天的情節。
另一種說法則是《包公案》中的陳世美僅僅是被充軍。時人認為這個結果還不夠好,所以藉助包大人的威名將陳世美給鍘了,這樣也體現了“天道輪迴,惡有惡報”的道理。
所以在我看來,陳世美只是一個杜撰的人物,鍘美案的故事也並非真實。
-
7 # 歷史風物誌
鍘美案的故事是虛構的。鍘美案出自明萬曆年間成書的《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一書,鍘美案講述的是北宋時期陳世美為了考科舉日夜苦讀,妻子秦香蓮為了丈夫的前程,一個人獨自扛起生活家計,賺錢供陳世美上京高考,陳世美考中後被皇帝青睞,還賜婚為駙馬,陳世美為了權利,隱瞞了家裡的糟糠之妻,秦香蓮之後帶著子女入京尋夫,被陳世美轟出家門,還派人追殺他們母子。
秦香蓮聞包拯清廉公正,遂到包拯處告狀,包拯召來駙陳世美與秦香蓮對質,陳世美自以為有太后撐腰而強詞狡辯,包拯欲殺之,太后、公主聞訊前來勸阻,包拯命秦香蓮與太后相見,太后喝令太監強奪秦氏子女,包拯立命王朝等人搶回。
包拯受到皇室壓力深感棘手,乃取銀三百兩交與秦香蓮要她回家,並勸子女長大切莫做官。秦香蓮聞言垂淚下堂,怨包拯官官相護,有負青天之名,此話一出包拯驚醒覺悟,乃取下頭上烏紗帽以表捍衛司法不懼強權的決心,不顧太后、公主阻攔,請出尚方寶劍,以龍頭鍘處斬陳世美。
《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中陳世美的名字、其子女的名字和京劇《鍘美案》是一樣的,但是宋朝並沒有相關正史記載該事件。然而清代有一個官員叫陳世美,根據《均州志》記載,清代陳世美是均州人(現在的湖北均縣丹江口市人),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穀,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近代出版物《湖北歷史人物辭典》記載: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年穀,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縣,現丹江口市)人,出身於仕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順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進士。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後因得康熙賞識,升為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
陳世美在中國文化是負心男人的代名詞,鍘美案出自明萬曆年間成書,和清順治年間的任務應該是沒有必然聯絡。但是為何本名陳年穀(陳年穀)卻要改名陳世美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是古時候文化傳播速度慢,陳世美的臭名還沒有擴散開來,所以鍘美案是假的,陳世美卻有其人。
-
8 # 燃先生
鍘美案。
陳世美這個人,原本出現在明朝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中,屬於文學虛構形象,也沒鍘美案裡的那麼不堪,不是駙馬,也沒有不要兒女,只是兩年沒有回家,被妻子秦氏(不是秦香蓮)尋到,假扮歌女獻技,被陳世美感覺丟人,便指派下屬去殺了秦氏,帶回了兩個兒女。後來被包拯判案,發配充軍。
後來清代小說家石玉昆所著的《三俠五義》出名,為包拯量身定做了三頭鍘,於是鍘美案就出來了。陳世美變成了駙馬,秦氏變成了秦香蓮,陳世美喪盡天良,毫無人性,最終被包拯的鍘刀砍了。
這個虛構的人物,在中國極為有名,尤其是經過各種戲曲的傳唱,幾乎家喻戶曉。也時常有對妻不忠的男人,被辱罵為“當世陳世美”。以此,很多人以為陳世美是個歷史上存在的真實人物,其實不然。
再說一個吧,名字裡也帶美的。潘仁美。
相較於陳世美來說,此人更冤枉,其原型為北宋開國名將潘美,曾徵滅南漢,討伐南唐,討伐北漢,征伐遼國等,官至忠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封爵南韓公,可謂是戰功赫赫,忠貞幹臣。卻被評書、小說《楊家將》拿來編了個人物潘仁美,搖身一變,成了奸詐小人,無惡不作,無功可說,陷害楊家將,害死楊老令公,害死楊三郎、楊七郎,遭盡世人唾罵……其實歷史上的楊業之死,與潘美關係並不大。而且楊業對於宋來說,是降臣,對於漢來說,是叛將,比起潘美,似乎並不偉岸光正。
——————————————————————
另:有人曾考證陳世美的原型是清朝的陳熟美,典型的亂證,明朝的小說裡已經有陳世美了。明朝作者怎麼可能拿清朝人當原型?
-
9 # 頤生呵護
假的 歷史上陳世美是一位愛民如子的清官,在官場上如果你是一股清流那麼你就會遭同行嫉妒,會到處宣傳汙衊你的名聲。而當時百姓是愚昧的容易被人誤導,聽信謠言越傳越廣。
-
10 # 頂級詩風96
真假都應該有。這是覺醒的人們對女權的同情和吶喊,是對封建制度的維護和依賴。其真實與否意義不大,而精神層面的善惡寄託影響深遠。
回覆列表
不是。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陳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並影響傳統戲曲《秦香蓮》(又名《鍘美案》)。陳世美在劇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他是小說中杜撰的人物,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童德倫先生在10年中搜集了大量的文史資料和民間傳說,寫成40萬字的專著《陳年穀秘史》。童老先生認為《鍘美案》中的陳世美在生活中的原型,是在清朝順治年間一個叫陳年穀的人。但生活中的陳年穀與戲曲中的陳世美,是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
其實早在在清朝之前的明朝,萬曆年間有一位自稱錢塘散人的安遇時,留下了一本書叫《包公案百家公案》,那時的書裡第26回《秦氏還魂配世美》就有了均州人陳世美中狀元不認妻子兒女的故事,和豫劇《包青天》劇情的前半截極為相似。只是這部書裡沒寫鍘陳世美,是發配陳世美,包公戲曲受《三俠五義》影響改成鍘陳世美。因此童老先生的觀點是錯的。
擴充套件資料:
對於童德倫先生的觀點敘述:
陳年穀,號熟美,均州人,出生於明代天啟五年,自幼聰穎好學,發憤讀書。清順治八年,陳年穀考取舉人,順治十二年考取進士。後被任命為直隸饒陽知縣。任期滿3年後,吏部考核其政績最優,升任刑部主政,郎中。由於政績突出,陳年穀屢受順治皇帝重用,被封為貴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參政。康熙十年後,陳年穀升任戶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攜妻告老還鄉。
在清順治十五年,陳熟美的同窗好友仇夢麟與胡夢蝶從均州到京都找陳熟美求官,被陳熟美講明道理後婉言拒絕。仇、胡二人大為不滿,認為陳熟美在求學期間他們曾接濟過他,但是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負義,不念舊情。
懷恨而歸的仇夢麟和胡夢蝶走到河南南陽,正遇上當地上演曲劇《琵琶記》。二人看到戲中所演正是忘恩負義之事,於是計上心來。他們不惜花費銀兩,請戲班子按自己的意願,把《琵琶記》的情節加以改造,把戲中忘恩負義的男主人公換成了他們怨恨的陳熟美,編造了一出他們認為賽過《琵琶記》的新戲。戲的內容不多,只是把名字換了一下,為掩人耳目,他們不敢用真名,而是把陳熟美變成了陳世美,還把陳世美說成了駙馬。
改編後的《琵琶記》在河南、陝西、湖北一帶的演出,引起了觀眾的同情和共鳴。根據觀眾的願望,《琵琶記》後來又被改編成陳世美讓包青天給鍘了。於是清代的事也就“演繹”到了宋代,戲名也變成了《鍘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