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歷史
-
2 # 凱哥說史
唐高宗李治如題主所說,的確是一個政績出色的皇帝,他一生平定漠北,滅亡高句麗,大破西突厥,完善科舉制度,辦成了其先輩很多沒有辦到的事情,他的治下,唐代版圖達到了大唐歷史的頂峰。
那麼這樣一個文治武功的皇帝為何如此低調,為何得不到猶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樣的褒揚呢?原因很簡單,這個為武則天提供了最後的避難所的男人,著實為女皇的光環所覆蓋,導致史官和文人對於女人上位的驚恐和厭惡並將責任和情緒全部推給了李治。特別是一些影視劇之類媒體的醜化宣傳,讓這位可以光照千秋的一代英皇,墜落在塵埃裡。
但撥開歷史的迷霧,尋找真實的李治,我們將不得不為這樣的皇帝而豎起拇指。
《資治通鑑》中的一句話可以概括李治不平凡的一生。
“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遺風”作為開國之後的第三代皇帝,保住基業,圖謀發展,才是守成君王的重要職責。李治是個不錯的守成之君。
他勤奮勉勵,將上朝兩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還要聽取官員彙報地方民生。曾召朝集使道:“朕初即位,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之後,還“日引刺史十人入閣,問以百姓疾苦,及其政治”。
他休養生息,也會納諫,完善科舉考試,第一次嘗試殿試,完善重視科考的算數科目。制度法制也看重,令長孫無忌等人完善法律,製出著名的《唐律疏議》,官制藥典等等。
他開唐最大疆域,提拔軍事人才,白江口之戰等對外戰役打出了大唐的聲威。“懦弱”的李治一點也不懦弱,說出這種霸氣盡顯的話:
“亦令約束高麗,不許遠相救恤。高麗若不承命,即令契丹蕃渡遼澤入抄掠。王可深思朕言,自求多福,審圖良策,無貽後悔”。唐高宗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進退,有分寸,懂得隱藏自己,該出手時就出手。對待百姓他能夠做到愛民如子,不勞民傷財;對待強敵他敢於亮劍,最終奠定大唐的盟主地位。
他繼承和開拓了唐太宗的事業,並把它不斷地向前推進,為開元盛世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上面說的是文治武功的李治,那麼歷史上的皇帝如李治者絕不是寥若晨星,而是繁星點點。真正有實力而低調的我認為開創“文景之治”的兩位就是代表。
曾國藩家書裡說:
辦大事者,以多多選替手為第一要義 。意思就是指興辦大事最重要的是選好接班人。
漢文帝、漢景帝,特別的地方就在於他們不僅僅為自己的後代打下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基礎,同時又重視培養和選定繼承人,文帝培養景帝,景帝培養武帝,這是一個經歷三位皇帝的良性迴圈!這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中國歷史上和他們一樣有為的君主並不少,但是這些帝王一但自己死了,基本上這個王朝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而漢文帝、漢景帝不僅本身成就斐然,更是在接班人的問題上要超出其他皇帝許多。事實證明,能夠找到和培養出優秀的繼承人才是真正的意義深遠,否則“富不過三代”就談不上什麼“成就大事了”,“虎父犬子”是真正的悲哀。二帝文治武功不消說了,就憑這三代順利交接,形成“文景武”三代盛世的局面,歷史也絕無僅有,這樣低調的守成皇帝組合,難道不能和那些赫赫有名的開國皇帝享受一樣的殊榮嗎?
-
3 # 理工男讀歷史
《資治通鑑》對唐高宗李治有一個很恰當的評價,“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貞觀遺風”。永徽年號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一個年號,歷時六年,這六年李治延續了父親李世民的做法,沒有大的動作,所以可以說有貞觀遺風。
之後?之後就沒了,李治後面還在位了28年,司馬光對這28年沒有評價,也沒法評價,李治這後28年就是一個廢物,也就是題主這樣的人才能給李治一個“政績出色還少有人提及”的一生評價。
這28年,李治一直在折騰,別提武則天,李治死的前一天都有能力把武則天廢掉,但他一直沒有這樣做,所以不要用傀儡二字形容李治,那是對傀儡二字的侮辱。
這28年李治幹了什麼:
1、從肉體上消滅了長孫無忌等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代表,當時這個集體是與皇帝形成政治制衡且為唐王朝提供大量各級官吏的一個重要群體。這個事情使李治開了一個很壞的頭,首先把皇權推到無人能夠制約的極限,整個官僚體系的監督、勸諫、戰略謀劃功能被徹底廢棄,只剩下一個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後面所有的皇帝都是獨裁者,順帶讓武則天當女皇帝成為可能;其次,徹底敗壞了唐王朝貞觀年以來的政治風氣,讓政治紛爭的結果變成肉體消滅。貞觀朝最偉大的一點是君臣制衡、政治清明,李世民取得的一切文治武功都是以此為基礎,把這個破壞了,李治只能靠自己玩兒了;
2、李世民打下的吐谷渾,本來是河西走廊的屏障,是大唐與吐蕃之間的緩衝地帶,再經過十幾年幾十年的經營,有可能把青海一地徹底納入中原版圖。但李治期間,沒有對吐谷渾進行及時的支援,使吐谷渾被吐蕃消滅,唐王朝必須與吐蕃真刀真槍的戰鬥,西域這個唐王朝未來的經濟增長點變成了唐王朝的一個軟肋,吐蕃隨時能夠切斷河西走廊隔絕西域,後來安史之亂後吐蕃也果然是這樣做的;
3、吐谷渾丟了,李治不去解決,反而繼續在西域擴張,遠在中亞建立了十六州都督府,存粹是好大喜功、不自量力、不知死活。現在很多人反而把這個當成李治最大的功績,我很懷疑這些人是否具有基本的地理常識。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然後要經過西域才能到達中亞,而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維持安西四鎮的數萬唐軍就已經是唐王朝後勤補給體系的極限,根本無力在中亞用兵。吐蕃佔了吐谷渾的青海地區,河西走廊就只剩下現在甘肅省那窄窄的一條,維持西域難度已經加大,更別說中亞了。已經被人掐脖子了,還要繼續擴張,是不是智商有問題?所以,李治武則天時期,吐蕃都不用在河西走廊大規模用兵,只是在西域與大唐爭奪安西四鎮,唐王朝就徹底失去對中亞支援的能力,中亞十六州都督府很快就被大食攻佔,這種版圖擴張有意義麼?
4、滅高句麗和百濟可以算是李治的功績,但實際上是李世民和武則天兩個人的功勞,一方面李世民留下的消耗戰略起到了作用,另一方面武則天在行政方面是強硬且有效的。佔領北韓半島之後,李治把蘇定方和薛仁貴在東西兩線不斷地調來調去(當然這個鍋可以甩給武則天),結果西線有了薛仁貴大非川之敗,東線擊敗了新羅卻丟了北韓半島南部,滅高句麗百濟的成就被自己糟蹋了。
5、西突厥在李世民時期就向大唐稱臣,並非是李治的功績。而且西突厥各部落在李世民時期老老實實,李治時期卻不斷反叛,如果這是李治有實力的表現我無話可說。
6、東突厥在李世民時期兩次大規模用兵滅了東突厥和薛延陀兩大汗國,草原上安穩了幾十年。李治時期草原上新的一代成長起來,到李治末期起兵反叛。雖然李治平定了前幾次叛亂,後面卻如燎原烈火無可抑制,直到武則天稱帝時後突厥汗國成立,北方蒙古高原上的異族再次統一併成為大唐最大的禍患。當然,這可以說這是李治為了讓後世子孫承受更多的歷練特意留下的敵人。
7、武則天,我就不多說了,反正唐王朝因此滅亡了一次。
所以,李治在位34年,只有前六年因為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才是一個好皇帝,等他開始做事兒或者說開始折騰,大唐王朝就開始每況愈下。這樣的一個帝王,你還認為他政績出色低調而有實力麼?
(這張李治時期的唐王朝版圖,我認為是一種恥辱。吐谷渾沒了,北韓半島南部沒了,中亞十六州都督府馬上就沒了,蒙古高原上也是暗流湧動,仔細看看,李世民打下的江山還剩下什麼了?)
-
4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唐高宗李治政績的確出色,但在歷史上似乎不是很有名
原因很簡單:他老爸太厲害,是創下“貞觀之治”的李世民,奠定了大唐強盛的基礎;他老婆更厲害,是中國古代史上唯一一位名正言順的女皇帝武則天,上承貞觀下啟開元;他孫子也厲害,是開創了唐朝最繁華時期“開元盛世”的李隆基。
可以這麼說,如果李治是優秀的帝王,那麼他的這些親屬已經超出了正常的範圍。所以,他就被比較得默默無聞了。後世提起他,第一個印象要麼是李世民的兒子,要麼是武則天的老公,之後才會想到他也是大唐皇帝。
但實際上,李治的才能及勤勉程度在皇帝中都是排得上號的。
(影視劇中的武則天和李治)
繼位之初,就將李世民時期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
永徽三年(即652年),編成了《唐律疏議》,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封建法典,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徵,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及當時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總章元年(即668年),唐軍攻佔平壤,滅亡高句麗;
唐朝的版圖,在李治時期最大,東起北韓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
在位期間,中國首次與阿拉伯人建立了聯絡,阿拉伯人征服了波斯的薩珊王朝後還向唐朝進獻方物。
(影視劇中的李治)
雖然當初李世民選擇李治是迫不得已,為的是保全李承乾和李泰,並不是多看好他,但李治的所作所為證明了他坐得起那張龍椅。唯一的問題是,他後期身體不太好,身邊又有個具有大志向的武則天,因而給李家皇朝帶來了極大的打擊。
歷史上像這樣低調有實力的君主還有很多第一位是漢景帝劉啟,光說他的名字,很多人想不起他是誰,他有另一個身份:劉徹他老爸。他看似沒什麼存在感,其實在位期間平定了“七國之亂”,加強了中央集權,與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併為劉徹的“漢武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位是明仁宗朱高熾,他是朱棣的兒子,很不得朱棣的歡心,屢次差點被廢,在位不滿一年,卻大力發展生產,止干戈,休養生息,他的兒孫輩能創下明朝盛世“仁宣之治”,有他很大的功勞;
第三位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即順治帝,康熙的父親,在各種小說或影視劇裡,他都是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戀愛腦,但正是他採用了“安撫大於剿滅”的策略,才緩和了全國範圍內的抗清狂潮,在位18年,鞏固了清朝的統治地位。如果他只知道和董鄂妃親親我我,清朝不一定能在入關後站穩腳跟。
(影視劇中的順治)
總之,歷史上出色的帝王將相甚至普通人都多了去了,但大多消失於歷史長河中。
-
5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唐高宗:女人背後的男人,再厲害也沒有存在感。
正如題主所說,唐高宗李治的政績十分出色,但是即使是熟悉歷史的人也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唐高宗很少被提及,一般我們回憶唐朝,通常首先想到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債是武則天的一代女皇生涯,之後沒過多少年,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而在唐太宗之前的唐高祖李淵,武則天,唐玄宗之前的唐高宗李治通常會被我們忘卻。
這是為什麼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身邊的人都太過優秀,光滑太過強烈,以至於優秀的唐高宗李治顯得暗淡無光。他身邊的這些人所以被人忘卻,正如上面所講,他的父親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百年不遇的明君。就連他父親死了之後給他留下一幫大臣,也都不是省油的燈。
其中他的舅舅長孫無忌,還有一個褚遂良,那可都是一等一的能臣,他一個年輕的皇帝在這般喧賓奪主的大臣面前當然顯得寂寂無名了。他的妻子武則天氣場之大,找遍整個中國歷史,也沒有幾個人能夠比肩的上。他的孫子唐玄宗李隆基氣場之大都可以和秦皇漢武相比。在英明的父親,強勢的女人,英明的孫子的環繞下,體弱多病的唐高宗能有一席之地都不錯了。怎麼還能夠奢望出名呢?
他身旁的人太優秀,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心甘情願地站在女人背後。按理說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時間並不算短(三十六年)。可是,他雖然在位30多年,但是卻沒有多少日子是他真正前綱獨斷的掌握朝政。剛開始的時候,是因為他的父親唐太宗給他留下了一大堆老臣,掌聲無忌,褚遂良掌握朝政。從公元655年,他將武媚娘立為皇后之後更是小事,不管大事不問了。
從公元655年開始,一直到公元683年去世為止,唐高宗李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幕後工作,或者說得更確切一點,是在幕後療養。整個朝廷的權力基本上都掌握在他的妻子,皇后武媚娘手裡。在這期間除了關係到軍國大政的重要之事,他真的是不管不問,做起了甩手掌櫃。
一直站在女人背後,是唐高宗寂寂無名最重要的原因。 -
6 # 清水空流
唐高宗李治如果地下有知也會高喊,我悲催啊,誰讓我爹的千古一帝,我媳婦是千古唯一的女皇帝,我的政績都是別人的。實際上,在唐高宗在位時候,是唐朝疆域最大的時期,經濟最發達的時期。而高宗李治之所以名聲不顯就在於李世民和武則天的原因。
唐高宗(628年-683年) 字為善,長孫皇后所生。李世民嫡子,長孫皇后所生。唐朝第三位皇帝21歲登基。在位34年。李治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沒有之一),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雄才偉略睿智不凡。李治在位最大的政績就是對關隴集團的打擊。門閥政治被極大削弱。政治影響力大幅度降低,寒門政治得到了極大提高和提升。唐朝疆域最大的時候正是唐高宗李治的執政時期。
李治不是懦弱無能懦弱老好人更不是窩囊廢,在在廢后立武的問題上,一方面是出於真愛(皇后無出)再就是藉此打擊以舅舅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李治更不是“妻管嚴”。李治在位的時候。武則天沒有任何“權力”可言,李治始終掌握最高權力。夫妻二人更多的是政治配合。殺長孫無忌,廢除輔政大臣等實際上都是李治的意思,不過是武則天背黑鍋而已。李治的永徽之治才是唐朝的巔峰、完善科舉制度,讓寒門進入中樞,平滅高麗,完成隋唐兩朝都沒有完成的偉業,白清江一戰日本人近1000年不敢窺視華夏,李治實在是文治武功不遜於秦皇漢武。李治也很重視“法制”建設。《永徽律》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古老,最完善的封建法典。一共是502條款,是兩宋律法的藍本和母法。
李治絕對是有為之君。但絕對是外柔內剛的皇帝心機很深的。屬於腹黑型。政治手腕絕對一流。雖然親舅舅長孫無忌自己有擁立之功,但一旦妨礙的自己的權力,則是說殺就殺毫不手軟。至於說李治和武則天的感情,他們應該是有感情基礎,從他們能有六個子女就可以看出二人感情不錯。但到後來更多就是政治夫妻,武則天一生政治本身大概是李治一手調教出來的。
唐高宗的一生絕對低估,大部分政績被武則天給掩蓋和拿走了,晚年所謂二聖臨朝,不過是後來武則天自吹而已、李治一生始終控制朝局。武則天就是一個執行者而已。和唐高宗一樣如漢宣帝劉洵也差不多。
回覆列表
唐高宗永徽之治確實不錯,是貞觀之治邁向開元盛世的重要抬升階段。但李治此人個性不太鮮明,特別是被武后的光環遮蓋的很厲害,這是他在歷史上不夠出名的原因吧。
其他低調有實力的君主,說一個吧,北周太祖宇文泰。
宇文泰是西魏北周王朝的開創者,不論在整個古代史,還是南北朝史,他都不是特別有名氣。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是誰,以及西魏、北周是什麼。
即使有知道的,可能也只是對所謂的絕代雙驕對決津津樂道。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他的人生經歷。
宇文泰,鮮卑宇文部人,出身於北魏六鎮,父親是下級軍官。
六鎮起義爆發後,宇文泰在爾朱榮部下為將,爾朱榮死後,他逐漸在關西取得地位,控制了關隴一帶,成了關隴集團的創始人。
東西魏分裂後,他扶立西魏孝武帝建立魏,史稱西魏。
宇文泰一生都生活在嚴峻的軍事危機中,高歡的東魏連續發動五次規模空前的大戰,宇文泰一直被壓得喘不過氣。
但就是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他透過傑出的軍事能力維持住了局面,還趁南朝大亂,不斷派兵蠶食南朝的土地,先後奪取了益州和荊州大片領土,使國力不斷上升,最後反超了東魏北齊。
宇文泰還是個傑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他主持之下,鮮卑宇文部完成了最後的漢化,並創立了六官制、府兵制等富有特色的政治、軍事制度,為北周的崛起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礎。
他團結和凝聚的關隴集團,也成為北朝最有實力、最有生機的一個軍事、政治新貴集團。在這個集團的帶領之下,北周最終實現了北方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