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本情報局

    清朝是袁世凱推翻的,帝制是孫中山終結的,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歷史。因為當時的革命黨並沒有足夠的兵力推翻清朝,而且處於一種不統一的混亂狀態,其力量還不如以前的太平天國。推翻清朝是革命黨開的頭,立憲派後來加入,袁世凱收的功。這是當時的形勢所致,所謂形勢比人強。

    辛亥革命時,漢族官僚拋棄了滿清,和肇始的革命黨一起倒滿,故而革命黨雖然力量不夠,也能奏起功,這當然是袁世凱起了關鍵作用。

    當然袁世凱推翻清朝是為了取滿清而代之,自己稱帝,動機和革命黨不同。成立中華民國時,孫中山力主中華民國主權在全體國民,並寫進了臨時約法,這是終結帝制的關鍵一著,有了法理依據,以後的鬥爭就是護法運動而已,任何人稱帝都是違背法理的,不得人心的。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於南京宣佈立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佈退位詔書,將權力交給袁世凱政府,清朝滅亡。

  • 2 # 見史簡談

    毋庸置疑,肯定是加速了。

    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或者說是自明朝就開始的海禁政策,已經讓中國失去了第一波工業革命的先機。

    而後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雖然讓清政府被迫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領土被分割,百姓被壓迫,但同時也打破了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枷鎖。

    很多進步青年開始初步接觸國外的先進思想,滿清政府的腐敗也日益趨顯,逐漸暴露在了大眾的面前。

    《易經》說:"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後果已經夠慘了,但是清政府卻在戰爭結束後不思悔改,甚至對外還採取了不抵抗政策,愈加助漲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故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讓中國徹底淪為了一隻“待宰的羔羊”,被英法聯軍再次侵略不說,還被沙俄給盯上了,多達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分割。

    中日甲午海戰就更不用說了,落後只會捱打,多次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清政府的無能已經顯露無疑。

    故而,民間也就不斷的發出了改革的聲音,欲儘快根上世界發展的腳步,清政府又如何不能加速瓦解?

  • 3 # 鬼雨齋主人

    第二:中國文化體系的自我改造才是滿清政權更迭的關鍵。早在鴉片戰爭以前,廣州行商集團,以及南洋華商集團就有不少人開始有了文化體系自我改造的思想,但由於皇權的穩固,這樣的思想僅僅只停留在暗處;直到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中央皇權的衰敗,中華文化的自我改造工程才正式啟動,隨著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為主導的三代官員的不懈努力,以及南洋華商集團和國內官商集團的外合裡應,中國數千年之皇權思想才真正動搖。也讓滿清政權徹底失去了執政根基。

    第三:東南自保和暴力革命是最終催化劑。如果文化層面的革新僅僅針對的是社會精英階層和商業人士。那麼東南自保就讓全國老百姓知道了皇權已經不復存在,前年的三綱五常也是可以說沒有就沒有的。加上中山先生的暴力革命,更讓南方百姓知道了政權不由天的道理。

    正式因為上述三點,才瓦解了滿清執政。另外我也強調一點,中國自古就是多元文化國家,自秦大一統以外,“尊王攘夷”其實在中國大一統的法理政權體系中就已經很弱。努爾哈赤本身就是明朝國民,也曾是明朝軍隊一員,後來造反成功而替換掉原有政權。所以滿清政權不存在某族統治某族,不過是政權更迭的一個形式而已。

  • 4 # 為啥名字要求唯一

    這就好比夫妻鬧矛盾,離婚後,有人問,第三者的介入是否有利於快速分割婚內財產。

    你是傻還是外來的雜碎?

    民族矛盾再激烈也是我們家事。西方列強再粉飾也是外來的狗賊!

    內外不分,事理不明,白痴言論!

    不管你是真傻還是外來的雜碎,勸你都回去看點兒書再出來得瑟!

  • 5 # 秋草獨尋

    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很容易引起極端的情緒,其實,我覺得分解一下也可以。希望理性的讀者能夠分享一下這個觀點。

    首先這個問題是一個三方問題:問題的核心是滿清與漢族之間的是核心關係,至於西方殖民者(簡稱列強)對於這個關係是起到了正面還是負面的作用。

    如果說列強在中間拉了偏架,那麼說明列強是加速了或是緩解了這種對立關係。

    也可以換一種說法,滿清對於漢族的統治,列強幫助了哪一邊?

    我的觀點,滿清是自取滅亡,列強即沒有正面也沒有負面作用。

    首先:自助者天助之,自不助,天亦不助,滿清280年的江山坐得也夠長了。

    1、瓦解滿清對漢族統治最明顯的,是太平天國起義。全國的督撫從咸豐年間的直線下降,到同治年間7:61的比例。說明是滿清的漢族權利上升是透過曾國藩這些漢臣的能力打上去的。如果沒有漢臣的努力,以滿清八旗的能力可能在當時就已經不存在了。

    2、列強並沒有明顯拉偏架。

    1)太平天國開始時,從英國公使文翰給楊秀清上書之時,就會發現,英國雖然覺得太平軍是一個信上帝的政權,但其“天父天兄”教義與歐洲教義完全顛倒。覺得這個政權還不如滿清呢,所以並沒有幫助太平天國,而在1861年後因與清朝簽訂條約,英法曾經向清政府提出協助鎮壓,遭到曾、左、李等漢族大臣反對。但英法自始自終從政府層面上是保持中立。無論是賣武器給湘軍與太平軍都是列強的商人行為,也不存在賣誰與不賣誰的問題。

    2)列強在中國的要求主要是他們的在華利益,至於誰當權並不在意。

    其實這一點是關鍵,從表面上看,列強支援一些反對清廷的行為,如康梁、孫中山等反對派,這是與他們所在國法律有關係。實質上他們是支援清朝進行改革。而非推翻清廷,否則1860年、1900年,連北京都佔領了,完全可以扶持一個新的政權。

    那列強為什麼支援清朝改革?這實際上又與他們的利益相關,因清政府一直就對近代化存在或多或少的抵制。如果清朝不進行改革,他們與中國的貿易額就很難上升,避免1895年馬關條約之前,就不允許外資在中國辦廠。使得列強的商業利益受損。如1905年以前,清廷一直不同意外商投資辦鐵路、辦礦、辦銀行等政策。使得列強一直對於清廷的改革很不滿意。

    在武昌起義時,列強所採取的政策是中立,實質上剛開始俄國還幫助清廷鎮壓革命黨,如俄巡警協助抓捕俄租界製造炸彈的革命黨,同時還把名冊交給了清政府武昌當局。實際上列強也沒有幫助到漢族革命。

    所以列強強調的是他們的利益,而不關心滿漢關係。相反,他們更在乎穩定,不要鬧,那這種不要鬧就側面對滿清更有利。

    3)列強雖然沒有主觀上幫助,客觀上有沒有幫助漢族反對滿清呢?

    客觀上,可能會看到,好象列強打開了滿清的國門,加速了滿清的瓦解。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個國家在這種情況下都要開啟國門,不可能自取滅亡。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1875年的立憲議會改革,你不可能說1921年奧斯曼帝國是跨在了列強幫忙土耳其人民的革命。

    相反,列強要求的這種開放,反而加強了滿清的統治,因為洋務運動的開放,如清朝關稅的年年增加到1909年達到近4000萬兩,而且理財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實質上賠款並不影響清政府的統治利益,在其間捻軍及各地方、唐才常的自強軍起義被鎮壓,列強的武器是幫了大忙的。

    3、滿清亡在了哪裡?亡在了自已不早點改革,不及時改革。

    眾所周知,滿清是亡在了保路運動掀起的運動和接下來的武昌起義。保路運動是滿清政策對於人民的壓榨,沒有處理好的內部政策問題,所以1911,武昌起義一爆發,就把引起保路運動的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宣佈為國賊。為時已晚。

    是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給你機會改革,從1840年到滅亡有71年的時間,滿清並沒有象日本一樣的徹底變革,每一次打一場敗仗才改一點。最終自取滅亡。

    所以,實質上是滿清滅亡,沒有列強的幫助,也將一步步走向瓦解!

  • 6 # 薩沙

    慈禧太后在最後幾年,曾經總結了滿清如此衰敗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滿清擅自同西方列強開戰。

    滿清是一個腐敗落後的封建王國。自滿清起家以後,基本沒有同外國同等級別的主力軍隊交過手,打的都是小怪而已。

    而滿清的主要經歷,是對內鎮壓。

    乾隆時期,英國外交官目睹滿清的現狀,認為該國最大的敵人不是外華人可能的入侵,而是本國老百姓。

    滿清的獨裁製度,八旗子弟數量不多,而滿清權貴家族數量就更少。

    而這些人基本都是脫產的,他們衣食住行、奢侈富貴,全部依靠壓榨普通老百姓。

    以紅樓夢裡面的寧國府為例,府裡面其實只有4個主子,然而僕人就有一百人左右。

    另外,寧國府主要收入來自地租,烏進孝是田莊管家之一,送來的貨物和錢款驚人,以往白銀就有5000兩以上。而這樣的莊子,寧國府就有七八個之多。

    而烏進孝進貢的貨物,至少需要上萬農民的地租才能達到。而這樣的地方還有七八個。

    也就是說,寧國府4個主子是靠奴役近10萬老百姓,才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

    而寧國府的4個主子有什麼本事?對國家又有什麼貢獻?

    無非是仗著是權貴家族一份子,依靠國家暴力機器壓迫老百姓不敢反抗而已。

    而紅樓夢書中最初的甄士隱本來也是地主,後來因農村匪盜四起,被迫將田莊折價賣掉了。

    可見,當時人民已經頻繁反抗了。

    所以,滿清所有的力量都要用於對內,對外則是其次的。

    因為對洋人作戰即便失敗,無非損失幾個錢,割讓少量領土而已,尚且不致命。

    但如果對內鎮壓失敗,比如太平天國這種,滿清政權就得垮臺。

    所以,這就叫做寧贈友邦,不與家奴。

    滿清在最後幾十年,仍然集中大部分力量對內。

    即便被洋人打得落花流水,首都北京兩次被佔領,滿清仍然能夠消滅太平天國、捻軍、西北迴亂、新疆叛亂、雲南回亂等等大規模內部叛亂。

    可以說,這些內亂對於滿清是較震天動地,而大的消耗,然而卻沒有讓它到滅亡的地步。

    滿清之所以毀滅,關鍵在於外敵不斷的入侵。

    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滿清只打贏了第二次大沽口戰役和鎮南關戰役。

    其餘只要面對洋人,基本就是百戰百敗。

    到了庚子事變之前,滿清已經有大量沿海地區,淪為列強的勢力範圍,形同半殖民地。

    到了《庚子條約》簽訂,單單白銀就要賠款4億多兩,更可怕的是主權盡失。

    這還是其次的。

    關鍵在於,朝廷包括慈禧本人的在民眾中的威望,損失殆盡。

    不但老百姓瞧不起滿清執政集團,甚至內部人士也是一樣。

    庚子事變平津一帶打的震天動地,而南方和西部的巨頭們,竟然聯合搞了東南互保,拒絕北上增援參戰。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洋人的入侵,滿清陽壽還可以持續二三十年。

    歷史是一面鏡子。

  • 7 # 汗屋

    西方的入侵加速瓦解了滿族對漢族的統治,以下是我的解釋: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從那以後,連續不斷的簽訂不平等條約,使中國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不斷被壓迫被剝削,而統治集團更加重了對農民的剝削,導致民不聊生。

    一次次戰敗後,人民對於清朝越發不滿。西方先進思想的傳入,導致了民族意識的甦醒,許多革命派就此誕生,這些革命人士進一步的使清朝瓦解,並最終死於革命軍之手。

    在清政府的被動變革中,近代化工業和民主思想在中國生根發芽。傳統的小農經濟在鴉片戰爭後就開始解體,農本思想也在被取代。

    總的來說,西方使清朝的統治加速瓦解。

  • 8 # 世界歷史唯物觀

    我大清入關以後,國泰民安,咱們關起門來,好好過了兩百年的好日子。可到了道光朝,英華人來了,他帶著鴉片來了。洋槍洋炮,逼著咱大清把香港割給了他,還鬧了個五口通商。以後沒幾年,英華人和法華人合著夥兒又來了,把你們的咸豐皇上趕到了熱河。文宗駕崩在行宮,京師百官星散。

    這是走向共和中的一段話,從這一段話中就能解釋這個問題,列強的到來確實加速了清王朝的覆滅,雖說後來也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清朝統治。

    清朝末年最大的社會矛盾在道光年間已經體現,這個矛盾還是幾千年來共有之矛盾,那就是階級固化過於嚴重。

    也就是地主和官紳階級控制了社會大量資源,同時普通人向上的通道越來越窄,科舉也成為了大家族壟斷的存在。

    在乾隆年間,科舉還是寒門士子出人頭地的絕佳途徑,可到了道光年間,科舉成為了大家族的獨有公器。

    寒門能考上舉人、進士的人越來越少,由此出現了大量的落榜秀才,這些人不是庸才,他們看透這科舉本質之後,便是開始了抨擊之。

    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洪秀全了,他籠絡了一大批落榜人才,加之組織起了萬千饑民,幾乎顛覆清政府。

    而太平天國是被內外合作絞殺的,也就是列強介入了這場戰爭,並且幫助了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

    這算是為清政府續命,但是隻是續一口氣,因為從此之後大清國的國力便敞開,關稅主權也落到了洋人手裡。

    這造成的影響就是大量資源和財富的外流,不少世族因此而沒落,這些世族都是清政府的根基。

    世族退場之後,新生的商人階級開始崛起,正是他們依託洋人,達到可以與清政府分庭抗禮的地位。

    後來便就是廣東人革命,浙江人出錢,湖南人流血。清政府就像一座金山,被洋人掏空之後,便被革命摧毀。

  • 9 # 北洋海軍炮手

    如果說瓦解清朝的統治,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瓦解清朝統治的是清朝自己作死的立憲運動,而不是列強侵華。

    西方侵略者侵華行為雖然一時讓清政府陷入危機,但是實際上起到了加強清政府的威信,變相的加強了清政府的統治。這可以結合長毛叛亂來看,長毛本質上是邪教造反,但是因為打著基督教的旗號,讓當時的人,尤其是知識分子以為這是以夷變夏的節奏。就像曾文正公在《討粵匪檄》當中說的那樣:

    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可謂是顏面盡失甚至威信掃地,但是長毛這麼個鬧法反而讓清政府重塑威信,穩固了統治。這主要是因為長毛打著基督教的旗號毀滅傳統文化;打著平均的旗號聚斂民財,使百姓陷入了絕對的貧困。所以在當時社會各個階層看來,雖然清政府不咋地,但是比長毛強多了,最起碼還可以用人的思維方式來交流。

    另一方面,西方近代文明的衝擊雖然讓清政府難於招架,但是這種衝擊對秉持傳統文化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以夷變夏的節奏,雖然融入世界近代化潮流是好事,但是畢竟文明的包袱太重讓當時的知識分子轉不過彎來,仍然要固守傳統文化。而清政府正是藉助長毛造反把自己打造成傳統文化捍衛者的形象,所以當時知識分子的主流仍然是認同並效忠清政府。

    而且清朝滅亡後,很多清朝遺民並不是當時就選擇為清朝盡忠守節,而是在清帝退位一段時間後才決定為清朝遺老,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林紓。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其中絕大部分人的共同點就是傳統文化的崩潰才選擇了這一條,因為清室仍然是尊崇傳統文化衛道者的形象。而且這些人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做過清朝的官,所以他們效忠的不是王朝而是傳統文化。

    所以,列強的入侵、或者說是近代化浪潮衝擊都沒有瓦解清朝的統治,客觀上反而讓清朝的統治更加穩固。

    全文完

  • 10 # 俚言

    此問題有誤導性。應該改為:西方列強的入侵,是否加速瓦解了滿清王朝的統治?答案是:是的。

    滿清王朝是當時中國的統治者,而華人當中不僅僅只有漢族。滿、蒙、藏、回等等少數民族,都是華人。

    19世紀中葉以來,滿清政府逐漸沒落,陷入內憂外患之中。內部,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外部,西方列強依仗堅船利炮,虎視眈眈。滿清被民國取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複雜的。其中,西方列強的步步緊逼,使得滿清政府應接不暇,一次次地割地賠款,直至奄奄一息。可以說,西方殖民者的貪婪,加速了滿清政府的垮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為什麼說“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