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大妞
    雪蓮果的栽培技術

    雪蓮果的栽培過程包括整地、施肥、播種、管理和採收等環節。

    (一)雪蓮果的生長環境、氣候、水質和土壤的要求

    雪蓮果懼霜、畏寒,最適宜生長環境溫度在18-24℃之間,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而且要在晝夜溫差大,有夜潮、雲霧繚繞的地方生長,霧氣對雪蓮果成長儲存營養最為有益;水質的要求很高,最好用蓄積起來的泉水或山泉水,否則對雪蓮果的品質不利;需土質疏鬆、通氣良好的紅砂土、紅土及砂壤土,其它土壤即使長得根莖大品質也不佳。

    (二)肥料選擇和施肥技術

    雪蓮果由枝葉、種球、雪蓮果和根系組成,枝杆的末端盤繞著像薑餅一樣的種球,種球下就是雪蓮果及其根系。所有最長的根系不超過35釐米,其中1/4的根系從中上部向兩端成長膨大成雪蓮果,3/4的根系吸收養份供給葉枝成長,葉枝利用熱、氣、Sunny、雨露、霧等外界有益物和光合作用得到養分反哺雪蓮果及種球而進行成長。這一特殊的生物結構與其它作物的生物因子有著根本的不同,雪蓮果的生物因子如果受到農藥、化學肥料及汙染的水質或光合作用差,土壤水份過量過幹及土質不適宜均會影響生物因子的正常活動或阻止雪蓮果有效成份的形成,經不同的種植取樣檢測證實:凡採用農藥、化肥施肥、種植密度大光合作用差,生育期低於10個月的雪蓮果的有效成份幾乎無幾,進一步證實了雪蓮果是天生的純天然綠色食品。使雪蓮果品質,產量兼優,該作物種植是一個系統工程,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肥料必須選用完全腐熟後的家畜肥,最好是牛、馬、豬糞進行腐熟後的肥料比較溫和。其忌不能單獨或大量使用羊、雞、鵝、鴨糞熱性大的做肥料。

    2、施肥宜採用深層施肥與分層施肥相結合,粗肥深施與細肥淺施相結合,由於雪蓮果和根系都分佈在30釐米左右深的土層內,所以基肥要施在30釐米深的土層才有利吸收,加之雪蓮果生長期長,根系不發達,生長前期氣溫低,雨水較少,肥料分解慢,所以施用基肥時粗肥放入底部,細肥放在上部,對雪蓮果生長初期吸收養分有益。若有腐植土的地區拌合部分腐植土在肥料中更佳。

    3、施壯苗肥,肥要細、要早施少施,雪蓮果採用種球栽插,種球出苗後成長靠自身積蓄的養分供給成長,尚未長根,自身有限的養分是無法保證它的成長,適當施壯苗肥並保持小苗周圍土壤溼潤,才能有壯苗長出。施肥時應從墒溝裡提土覆蓋肥料,注意肥料要離小苗適當距離,以免傷害幼苗成長。

    4、追肥是雪蓮果施上層肥,施用多少,根據土層肥力和枝杆健壯而定,一般整個施肥量為產一噸雪蓮果施肥一噸計算追肥用量。

    (三)整地施基肥

    1、雪蓮果是根莖作物,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和通氣良好的紅砂土、紅土及砂鬆土,種前必須深耕細作,為雪蓮果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深耕在35釐米左右,過深生土翻上,肥力不足,過淺對雪蓮果成長不利形成的果成球型,產量低。土質板結或土粒大對雪蓮果成長非常不利,長出的果也是彎曲凸凹不光滑。

    2、挖塘消毒,塘一定要深挖和寬大,深度35釐米左右,塘底寬30釐米左右,以利雪蓮果廣範吸收養分,行距100釐米,珠距80釐米,雪蓮果枝葉的光合作用比任何作物都強,嵩明縣常年西南風向,行距也應西南方向為宜,行距,珠距要整齊,力求行對行,珠對珠,保證四面透風透光。否則產量及品質都會下降。 3、對雪蓮果的病蟲害防治,雪蓮果的天敵是白螞蟻和土蠶,要在挖塘後進行,每塘用熟石灰粉或木炭灰0.06-0.08千克自然環保型的燒鹼拌勻在塘中殺蟲(不能拌入肥料,造成酸鹼中合,減少肥效)。葉枝長出後常有青葉蟲傷害,必須隨時檢查人工捕足。 4、施足基肥,每畝種植雪蓮果800珠左右,每塘施基肥2.5-3公斤,每畝施用2-2.5噸,然後,理墒溝深10-15釐米,用土覆蓋基肥3-5釐米厚,以便栽種種球時基肥離種球一定距離,避免傷害種球發芽。

    (四)栽種雪蓮果的全生育期12個月,其中生長期10個月,果寡糖轉化儲蓄期2個月,栽種過早,幼苗出土後受霜凍傷害,過遲生長旺盛時霜凍來臨傷害葉片,影響品質和收成,因此入春後的2月份就要即早栽種,栽種時將儲存好的種球用刀切開,每塘留生長點(芽口)3-4個,用熟石灰粉拌勻外表消毒後,用線拉直,整齊地按入塘中,按種球時具不能過深接著基肥,也不能過淺讓種球露在外面。栽種後即時澆透水,一直保持塘內土壤溼潤,種球就開始發芽成長。

    在水源困難的山地,可以同一方法,採取營養袋裝種球育苗法,集中澆水,待接近雨水落地再將營養袋破開放入塘中栽種。

    (五)鋤草施壯苗肥,當雪蓮果葉枝未茂盛時,地裡小草不段從生,此時鋤草提墒施壯苗肥(如何施肥見肥料選擇和施肥技術3),一併進行。

    (六)施追肥是提升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工序之一,一般在雨季來臨前進行,水源具備的地方越早越好,使其肥料充分溶解吸收,對作物大有好處,施肥時將肥料鋪在枝杆四周,提溝培土在墒上,土越培得高越好,溝深不低於40釐米,以利排澇,溝越窄越好,雪蓮果怕澇,忌幹,受澇引起根系和雪蓮果腐爛,過幹會阻止雪蓮果的正常生長。

    (七)田(地)間管理,雪蓮果透過一系列的栽培管理工序及肥料的精心施用,排澇保旱後,長勢是可觀的,但放鬆管理勢必影響品質、產量豐收,每珠雪蓮果枝杆只保留2-3根壯苗,其餘發出的枝叉要及時剪除(不能用手採)烤乾後出售。管理工作中要認真保護已留的主枝,不能損傷每一根莖杆和葉片。若按時栽種,不受乾旱影響,11月底即可採枝出售、採枝應從土表層採收。

    (八)採收雪蓮果應在枝杆採割後兩個月進行,即下年1月底採收,採收時先深挖松兩面墒溝,慢慢拔取雪蓮果往上翻,再用尖刀從種球底切除,切除面直徑不得大於2釐米,整個採收過程千萬不要破傷雪蓮果,否則增產不增收。

    完成生長期和果寡糖轉化儲蓄期後採收的雪蓮果其品質及產量才達標,此時雪蓮果的水份含量適中,表皮裂口少,出售定有個好價錢。

    (十)採收時將留做種的種球用溼潤砂土分層蓋上土,上面蓋上厚草儲存起來等過霜凍後再栽種。

    關於雪蓮果種植的前景

    雪蓮果口感脆爽,很多人愛吃。市場行情處於上漲的趨勢。具體分析:根據相關的網站的資料分析來看,在第二十二週的時候,雪蓮果的市場疲乏的平均價格在每一千克在3.5元,而上一週的價格是3.26元每一千克,上漲了百分之十的樣子,由此可見雪蓮果的市場行情處於上漲的狀態,但具體未來的走勢如何還有待觀望。

    另外,雪蓮果比較脆,運輸途中特別容易出現壞果爛果的情況。考慮種植雪蓮果的朋友,一定要分析好市場,投資需謹慎,任何前景都是風險和利益共存的。

  • 2 # 城眼農心

    雪蓮果,菊薯的別稱,在中國四川被稱作"萬根苕",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安地斯山脈的居民栽種這種植物做為根莖類蔬菜食用,菊薯的塊根含有豐富的水分與果寡糖,嚐起來既甜又脆,也可以當做水果食用。在臺灣的市場裡,商販以"地下水果"或"天山雪蓮"的名稱,來販賣菊薯的塊根,實際上,菊薯和雪蓮花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關於雪蓮果的栽培和我們老家種紅薯差不多,但是更為講究一下:

    1、整地與起壟

    選擇排灌方便的沙壤最好地,每畝施2000-3000公斤的農家肥,撒施均勻後深耕,不施化肥,也不打農藥,採用行距1米,株距0.6米,每畝定植1111株,定植前要開溝起壟,將雪蓮果種塊定植在壟背上,為防止地下害蟲的危害,可在定植穴內施入適量的生石灰進行預防。

    2、定植

    定植時期各地不同,一般春季當5釐米地溫穩定在14-15℃時即可定植,保護地栽培可提前定植,定植方式可以大田直接栽植種塊,也可用營養缽或營養袋在大棚內育苗後再栽入大田,夏季也可將分枝和地下萌生的側枝進行扦插定植。

    3、管理

    栽植後當苗高20釐米時要澆水保墒,並結合除草,對植株進行培土,如定植前施肥量不足,此期要再適量施土雜肥補充,注意不要施化肥、農藥和除草劑,土壤乾旱要澆水,雨後要及時排水,當莖杆生長到1米左右時,會在基部生出分櫱枝,如生長旺盛造成田間鬱蔽可掰除分櫱枝,對長勢一般的可適當選留1-2個分櫱枝生長,為了擴大繁殖,對掰下的分櫱枝可作為繁殖材料進行扦插,生長到晚秋將有大量的種球收穫。

    4、果實的收穫

    到10月前後,植株莖尖的束狀的花朵開始凋謝,葉片開始黃化即開始採挖果實,南方可以留在地裡越冬,隨時採挖出售,北方應在霜凍前採挖後入窖貯存,好像紅薯一樣儲存,莖杆可做優質飼料,葉片和花朵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曬乾泡茶或加工再利用,一般每株產果實3公斤,最高株產10公斤,畝產達3000-4000公斤。

    不過聰明的種植戶,採用大棚種植,能夠嚴格把控到溫度的變化。雖然到了反季節價格會比較貴,但是一樣能在很多超市能賣的到。

    5、留種

    雪蓮果採挖後,將果實上部的種球切下,將傷口涼幹,用1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分鐘,撈出後用溼沙埋於地窖或無凍害的室內,來年春季即可作種。

    6、育苗

    現在一般利用地膜覆蓋和育苗移栽技術。

    為了獲得雪蓮果的優質高產,採用地膜覆蓋和育苗移栽技術,提前播種育苗,延長植物生長期,增加光照時間,增強光合作用,保持土壤溫度溼度,對於提高雪蓮果的產量與質量,是一項有效得力的措施。

    【地膜覆蓋技術】

    首先要按我們以前所闡述的那樣,施足底肥澆好底墒水,犁好耙平後,按行距85~100釐米規劃,用小四輪拖拉機帶1.2米至1.3米的打畦機,刮土打畦,起埂高20~25釐米,然後人工整理一下呈魚脊形,沒有機械,可人工刮土打畦起埂。

    地整好後,覆膜時間掌握在當地早春斷霜期前十天左右,選擇暖頭冷尾,無風晴天進行,覆蓋70~80釐米的地膜,如果要搞早春套種西瓜、甜瓜等作物,可選用1.2米至1.3米的地膜,有條件的可用四輪拖拉機掛覆膜機進行覆膜,沒有條件的人工覆膜也行,需6~8人流水作業,即前邊兩人開溝 (5釐米左右),兩人放地膜,後邊兩人覆土壓膜,最後兩人二次覆土壓實,防止大風吹起地膜,人少可分次作業。覆蓋地膜後,根據適當株距45~60釐米,打眼下種或挖孔栽苗,注意用土蓋好膜孔,也可以先下種後覆膜,這樣保溼保溫的效果更好。

    關於市場前景,筆者看到相關資料,目前,是國內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食物,基本男女老少都愛吃。它不但營養豐富美容養顏,還具備一定的藥用價值,因此追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由於它的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潛力無限,因此種植雪蓮果帶給農戶們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雪蓮果的食用部分為根塊,形似甘薯 。薯塊多汁,不含澱粉,生食、炒食或煮食,口感脆嫩、味微甜、爽口。很像甜味比較重,而辣味比較輕的白蘿蔔。既可以洗淨削皮生吃,也可以燉雞或排骨煲湯。薯塊和葉可也可加工製作飲料。

    在美國和秘魯,人們把雪蓮果的果漿經過低溫蒸發,製成雪蓮果糖漿,保留了其中的果寡糖,以及多酚等營養成分。雪蓮果糖漿的口味類似楓樹糖漿,帶有堅果香氣,被美華人稱為最健康的"糖"。

    日本科研人員正在開發雪蓮果作為提取低聚果糖的原料,研發一系列加工產品,如醃製品、風乾片及糖果。雪蓮果片或條在烹飪過程中可以保持脆性,因此有潛力成為爆炒菜餚中的一員。

    相信經過技術研究和創新,以及人們對於健康的追求,雪蓮果的價值會越來越高,市場前景也會越來越好。

  • 3 # 東哥哥Vlog

    一、雪蓮果的是什麼?

    雪蓮果外形類似紅薯和紫薯,它和我們熟知的雪蓮花沒有任何的關係,並不是雪蓮花所結的果實,又叫做菊薯。

    二、雪蓮果來自於哪裡?

    雪蓮果原產於南美洲,中國雲南、四川、臺灣等地現都有種植!

    三、雪蓮果有哪些營養元素?

    1.雪蓮果味道甜美,既可以當蔬菜,也可以作為水果食用是典型的保健型水果,其雪蓮果的營養價值極為豐富,雪蓮果富含人體所需的20多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特別是寡糖含量最高,能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

    2.雪蓮果的果寡糖含量是幹物質的60%左右,其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鈣、鎂、鐵、鋅、鉀、硒等微量元素。

    3.日本研究並發現,每天服用3-6g的果寡糖,3周之內,人的糞便中有毒致癌化合物的含量可減少百分之40以上。

    四、雪蓮果的主要功效有哪些?

    1.潤腸通便

    2.排毒降火

    3.清肝解毒

    4.控制血糖

    5.調理血液

    6.增強免疫力

    7.提高骨密度

    五、雪蓮果怎麼種植?

    1.雪蓮果通常在春季4月中旬前播種,如果氣溫較低,應搭建小拱棚或者覆蓋地膜培育苗種較佳。

    2.種植宜選擇在海拔1500至2100m的地區,根據每畝650至800株的密度進行定植,移栽後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在進入旺長期後,要進行修枝打枝,控制旺長,在花敗後即可收穫。

    3.雪蓮果一般在秋季10月成熟收穫,在11月中旬前需要收穫完畢,否則會導致雪蓮果變色、腐爛。

    六、適不適合投資種植?

    這個主要看你們當地的需求量,有需求就有市場,我以前在成都青城山買過,大概10元一個,味道很不錯水分多,總的說全國很少地方有雪蓮果,如果有很好的銷售渠道還是很適合投資的。

  • 4 # 秦巴小蜜蜂

    雪蓮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們所食用的部分就是它的地下塊根,呈紡錘形,不規則,表皮粉紅色,有點像紅薯。

    雪蓮果屬於進口物種,來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原地帶,中國雲南、福建、貴州、四川等省的部分縣市有栽培,前後將近十年時間。雪蓮果是比較苛刻的物種,特耐Sunny,喜中低溫氣候,既忌澇又怕旱,適合生長在溫度5~25度,空氣相對溼度80~85%的環境裡。塊莖種子播後兩個月才能萌發,溫度高於16度塊根開始膨大,20~25度塊根進入膨大高峰期;不耐寒,稍有霜凍地上莖便枯死,塊根在零度以下易受凍害。這就要求只適合在低緯度,海拔1000米左右,常年雲霧繚繞的溫涼地區生長。

    雪蓮果塊根皮薄多汁,無渣,不僅可以削皮生吃、配菜,熟食可炒肉,煮火鍋,燉雞、燉排骨等多種美味佳餚。還可以加工成果脯、果脆片、果凍、果糕、罐頭等食品。

    就雪蓮果如何種植,除了解它的生活習性而外,選地是關鍵。主要是排灌方便,土層深厚達到50釐米以上,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達到15%以上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地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有利於促進雪蓮果根系充分生長髮育和塊根迅速膨大。

    於種植前一年深耕耙細,Sunny曬白殺菌。然後開深溝起壟,壟高35~40釐米,壟寬100釐米,壟溝寬40釐米,備用。

    於開春3月買回來的雪蓮果種塊,以30克為準,保證每個有芽眼1~2個,30克以上芽眼多的一切為二,切後用0.03%的高錳酸鉀溶液寖泡或用草木灰塗抹切口。將種塊平攤於小拱棚內,覆蓋溼潤的細土或河沙8~10釐米厚,再在拱棚上蓋塑膠薄膜,保溫保溼,等待種塊萌芽出苗,於種苗長到15釐米左右時移栽於大田壟上。

    移栽時,每壟栽一行,株距50釐米,每畝有效密度900~950株。挖穴深20釐米,穴內先撒些生石灰,再施入優質有機肥一公斤和半公斤草木灰,在有機肥上覆蓋一層薄土,移入種苗,覆土5~6釐米,澆透定根水。

    雪蓮果生長前期需水量較少,到了中後期隨著地下塊根的不斷膨大,需水量也逐漸增加,這時根據長勢及時澆水灌溉。同時結合中耕除草,可施入追肥。每株施硫酸鉀50克培土覆蓋,保持壟內塊根不髁露。

    當雪蓮果地上莖有一米高時,根部有分櫱現象,需將多餘的枝去除;對長勢過旺的莖還要摘心,達到控制地上部分旺長,促進地下塊根膨大。

    透過澆水、追肥、中耕除草培土管理,深秋雪蓮果即將成熟。由於塊根汁多脆嫩,過早採挖容易脆裂,降低質量,影響品質。所以要等到土壤水分稍干時,塊根自然失水後,再陸續採挖。一般於12初進行較好,如果太遲會遭受凍害。採挖的雪蓮果不適合長期儲存,需及時上市銷售,小的種球割下以備下年作種用。

    儘管雪蓮果有很多優勢,但就從目前市場前景來看,只有各大超市有售,價格6至8元不等,人們還沒有完全習慣食用雪蓮果,種植雪蓮果,有一定風險。以市場為需求導向,​決定種植多與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裡面昊天宗那麼久沒出現,為什麼沒有從上三宗裡面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