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八員外
-
2 # 泉水
王陽明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高峰,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他的方法論 是永不過時的,是我們安身立命修齊治平的有力思想保障,值得一輩子學習踐行。就如何把思想價值轉化為政治和制度,因為是封建專制時代,不敢如孟子般發揚光大,如果是這個時代。
-
3 # 潯陽鹹魚
在今天,顯然有人把王陽明當成了神。
王陽明是個古人,那自然就有他的侷限性。一個人乃至一個哲學家不可能沒有自己的侷限性,從王陽明時期到今天,將近五百年,科學在不斷進步,哲學顯然也是如此。我們今人看待古人,自然能輕易看到古人身上的侷限性,起碼也是來自於時代的侷限,如果時至今日,若有人認為王陽明便是巔峰,我覺得,這是保守殘缺的表現。
其實都用不著今人來批判,和王陽明同時代的羅欽順(詳見《困知記》)、比他稍後的王夫之(詳見《尚書引義》卷三)等人早就進行了批駁,只是粉絲們可能只看王陽明(當然部分偽粉可能連《傳習錄》都不看的,更別說別人的了)。
【《困知記》】
【王船山先生】
先說“致良知”。宋陸九淵所說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根源就是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陸九淵所謂的“天理”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良能”,王陽明的“致良知”一說,顯然與孟子和陸九淵是一脈相承的。
不但如此,他還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出了“天下無心外之物,無心外之理”的結論,他在《傳習錄下》中這樣說道: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唯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傳習錄》】
而在《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中又這樣寫道: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這裡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他認為只有人的主觀意識才是真實的存在,沒有了主觀意識,就沒有客觀事物,這不是主觀唯心主義又是什麼呢?
假如我們承認王陽明說的是事實,那承載著主觀意識的人的身體又算是什麼呢?人的身體到底是物質性的還是主觀性的呢?王陽明應該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
【王陽明】
再談談“格物致知”。王門所謂“四句教”指的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傳習錄下》),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那麼一個人的認識就不是來自於客觀世界,而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也就是“良知”,心是認識的主體,也是認識的物件。
他又說:“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聖人同。但惟聖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婦不能致,此聖愚之所由分也。”那誰又是愚夫愚婦呢?
最後說一說“知行合一”。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那就是“知行合一”是王陽明針對朱熹的“知先行後”提出來的,而且是王陽明的早年學說,實際上既然王陽明認為一個人先應該認識自己的“心”,那又怎麼會去強調“行”呢?我們來看看王陽明所說的“行”到底是什麼吧。請看這一段:
《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這裡從哲學的角度的來說,很明顯是混淆了知和行的區別,用知代替了行。因為愛慕心或厭惡心雖然可能起源於客觀事物,但只要不付諸於行動,就絕不是“行”。但王守仁卻有意將二者混淆,因為他所謂的只“知”並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認為的“知”,還是“致良知”的“良知”,這是拿動機當做結果,他的認識和實踐其實是背離的。
-
4 # 淚寒的心
楊明心學核心是知行合一,對客觀存在的解釋也有見解,如事實存在的東西不因我們看不見,而不存在。這是一個修煉的過程。
-
5 # 花夏2018
文字作品能反應一個人的思想,我們學習探索別人的思想是為了完善自己的思想,王明陽的時代環境與我們不同,自然不能相同來用。與其找哲學家的侷限性,不如找自己需要的適合自己的東西。警察會研究騙子的騙術,但不學騙子的品行。孔子言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其意指是人皆有可學之處,同時也指出了每個人不是全面都可取。
-
6 # 三藏不騎白龍馬
不單心學,中國傳統文化都有一重大缺失,那就是隻講人事不究物理,這也是中國末產生系統科學理論的原因。諸子百家中只有墨家有點科學精神,卻倍受打壓。在專制體制下只好去研究天理、心學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了。而且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十分不利於表達傳播科學技術,因為字義的準確性大差,寫詩寫文都很美,但要精準就很難,容易發生歧義。心學亦是,陽明之後,理解上就有很大差別。其它學派亦如此。這是第二個缺陷。
-
7 # 俯拜陽明
在這裡就不引經據典,不講太多深奧的東西,因為我相信熟悉陽明心學的專家很多,本人不敢賣弄,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真正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的有幾人,日本明治維新期間,小小島國為什麼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強國?為什麼擊敗了清朝軍隊的日本名將東鄉平八郎會一生俯首拜陽明?……這些都是和陽明先生分不開的。陽明先生的思想是集儒釋道於一體,雖然是唯心主義論,但是陽明先生更重視實踐,陽明先生以最小損失獲得最大軍功,:
平定寧王之亂、 平定思田、諸瑤叛亂、 剿滅南贛盜賊、 殺戮也最小,敵人最後都成為順民。試問一個純唯心論者可以斬獲如此軍功嗎?古往今來,沒有哪一種思想或哲學在一定歷史時期沒有侷限性,陽明先生的思想在今天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認識,但是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是包容的,要求我們辯證的看待一切事物,要帶著批判的眼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陽明先生的思想我認為侷限性第一是不適合所有人,或者多數人,因為陽明思想誕生於龍場悟道,時值陽明人生最低谷。他的思想對於多數人生沒有大起大落過的人來講實在空洞無影,無法真正體會個中真諦,因為我本人在沒有經歷一些事之前聽一個朋友談起王陽明,我實在無法理解,第二是對良知的理解,大多數解釋良知是指人之初,性本善,我認為傳統的認為有侷限,良知應該是健康美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豐富的知識和閱歷。因為我認為人之初還沒有認知,談性本善有點不靠譜,因為在叢林法則裡,生存能力最強的孩子一定是最兇殘狡猾的那個。良知是後天的產物而不是先天產物。因此作為作為陽明先生思想的傳承者們有必要升級良知的內涵和外延。第三陽明的哲學主體是“心本體論”,也就是說,所見、所感、所想,就構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這個思想在今天很難被人認可,因為客觀世界不以我們個體的侷限認知而消失,如果理解不好“心本體論”容易造成我們有坐井觀天的自大。其實“心本體論”是人類更高層次對世界的解讀,隨著良知的不斷升級也在升級,隨著知行合一的不斷修正而不斷完美。世界怎麼樣?我們人類的答案其實也侷限在目前的科學水平上,而且可以肯定不是最終答案,但如果在一百年前,世界怎麼樣?答案可能讓我們取笑,但是在當時那就是最正確的答案,沒人敢質疑的。所以,“心本體論”也需要傳承者們有正確理解和發揚。
-
8 # 大梁遊記
筆者嘗試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王陽明不是文人,不是書呆子,是光明磊落的好漢。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百無一用是書生”。歷代文人追求的都是功名利祿,不會做人,文人只是統治階級的工具而已。但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軍事家、教育家,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他不光能“立言”,還“立德、立功”,三不朽,這確實是十分難得的人才。
其次,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影響深遠,對今天的人們仍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心即理”是王陽明的核心思想之一,這個理是天理,不是人類客觀知識的論證、理論。這個“理”可以看作是人的“根性”,或者老百姓說的也就是“良知”。
王陽明還有一個思想就是“知行合一”。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 “知”是“良知”,不是今天我們說的知識、技能。“知行合一”不是說知識和實踐結合的意思,是自己表裡如一,遵循內心的良知,意識與潛意識毫無違逆的本心。同時,知和行實踐上僅僅是一件事情的兩面,不可能分開,知只是行的開端,行是知的完成。
以上這些思想對今天的我們仍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最後,王陽明思想的侷限性在哪裡?筆者認為王陽明自己沒問題,可以說是天縱之才,自己“活出來了”。但人性往往“貪法懶修”或者“曲解僵化”,後之學者一定會出現偏差,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讀王陽明的書很爽,人的大氣會出來。比如: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心外無理,心外無事”……但明代末流那種狂禪也就是從它出來的,流弊很明顯。
據說,王陽明晚年給學生、至交寫過34封信,告訴他們: 不要讀四書經書,那個與聖人的學問毫無關係。就是擔心“心即理”,這個理滑落了,提醒大家不要狂禪,內在頓悟、滑失漸修。這可不是王陽明心學的本意。
以上就是筆者對王陽明思想,以及後世流弊的一點理解。
-
9 # 花開花寂2019
何為唯心何為唯物,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兩種人為定義的概念將會統一 ,自然界的一切都會一統,佛說: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道說: 道生一 一生二 科學說:開合的開弦和閉合的閉弦不同振動運動產生時空萬物和意識,計算機說: 所有程式都由0和1組成,也可以演化萬物和智慧;一切證明“心”也是物質,時空萬物和意識都由道演化而來。既然一切都是一統,也就能說明心外無物了
-
10 # 蠢萌嚮往智慧
王陽明的學說似乎是針對當時的讀書人的,尤其是官員或者有潛力當官的人,忽略了廣大生產者。商人,農民,手工業者都不是他的研究範圍。
回覆列表
講主觀唯心主義的,明顯不懂心學,連門沒入。講唯物的還是不懂心物是相對而生的,離心無物,離物無心。假如沒有心,物是顯不出來的,你也一定看不到。陽明先生的心,不是這個意識心,是真心。
王陽明被推為聖人,是見到了真心,不說他,即使你見到了真心,也可稱入聖位,“先聖後聖,其揆則一,”怕就怕沒見,還指手劃腳,離聖遠矣。
目前,陽明先生不是員外望其項背的,待超越了,再來說說其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