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澤峻峻辰

    因為海昏侯大墓,霍光又火了一把。其實,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個歷史人物。

    歷史上的霍光當初是個很低調的人,歷仕武帝、昭帝、宣帝三朝,為劉家的天下延續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最輝煌的時期,不僅政由己出,而且一度掌控者太子的廢立。正因為如此,劉家皇室對霍光給與了豐厚的回報,不僅讓他位極人臣,而且沾親帶故的人都享受著豐厚的待遇。典型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霍光病逝時,皇帝和皇后一同去弔唁,並把葬禮安排得相當隆重。可惜花無千日好,霍光死去不久,霍氏宗族卻遭到了滅頂之災。夫人被“棄市”,即在人眾集聚的鬧市,對犯人執行死刑。貴為皇后的女兒被逼自殺。人們不禁要問,一個曾經呼風喚雨的家族為何一下子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其一,霍光家族有些忘乎所以,讓小皇帝非常害怕。最厲害的時候,霍光一家權力遍及朝野。霍光的兒子霍禹及侄子霍雲都是中郎將,霍雲的弟弟做奉車都尉、侍中,兩個女婿也做了東宮西宮的將軍。如此權大欺主,霍氏一門如果不對皇帝有所謙恭,怎不讓皇帝心裡有想法。是霍家的天下,還是劉家的天下?長此以往,是不是要篡逆?

    其二,女兒做了皇后。不過這個皇后,來的很不地道,是霍光的妻子用毒藥把原皇后藥死的。漢宣帝和許皇后本就是患難之交,青梅竹馬,彼此相親相愛,霍光一家這樣做,自然讓漢宣帝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一有機會肯定要磨刀霍霍,表面上對霍氏宗族一如既往,甚至更加恭順,可一旦抓到把柄,肯定要徹底把霍家掀翻在地,再踏上一千隻腳,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其三,霍光一家不謙虛。霍光的兒子及親戚,喜歡大興土木,蓋豪宅。霍雲經常不上朝,讓自己奴才去請假,奴才們也狗仗人勢,有次居然和御史大夫的家奴爭執,霍光家奴居然毀壞了御史大夫的大門,而且不依不饒。後來御史大夫親自出門磕頭賠禮道歉,表面上霍家很風光,可此舉卻讓滿朝文武更加痛恨霍家的蠻橫無理。

    其四,霍光自己,不瞭解漢宣帝。他以為漢宣帝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誰知此人少有大志,如果霍光早一點交出權力,還政與漢宣帝,多讓漢宣帝處理政務,用心壓制一下自己家族的罪惡,不讓私慾膨脹的如此厲害,可能結局也不會這麼慘。

    所以,正如司馬光總結的:“霍光之輔漢室,可謂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執之,久而不歸,鮮不及矣。”

  • 2 # 有趣的墨子間詁

    中國有句老話形容權臣,叫「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當年的霍光就是這個處境。

    霍光的主要經歷就是被武帝欽定為輔政大臣,昭帝臨朝十三年崩而無嗣,霍光再次尋立新帝,此時三位託孤重臣中,金日磾已去世,上官父子則因謀反伏誅,霍氏一門權傾朝野。霍光先是選擇了昌邑王,27天后又廢掉,再後就是迎立宣帝。昭宣之際,漢祚若綴旒然,霍光匡扶社稷有功,因此入麒麟閣。

    但是他有幾件大事辦的不周全。

    1.權傾朝野,勢高震主,不知進退。

    昭帝皇后是霍光外孫女,欲令皇后擅寵有子,霍光嚴禁後宮其他女子與皇帝發生、輪流發生正常男女關係。

    昭帝臨朝十三年崩,無嗣。霍光與他無嗣的命運有很大關係。

    宣帝既定策功,加封光以二萬戶,侯者五人,關內侯者八人,而霍光居然就「豈因禍福避趨之」地接受了!後來漢家還出現過一次日封五侯的事情,再後來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賞罰為君王二柄,事情鬧到這個程度,以後還拿什麼封你,是皇帝說了算還是你說了算?霍家後來鬧到鴆後謀逆的份兒上,可謂是由來以漸。霍光不知進退,長期擅權,致使主上不君,臣下不臣,這就是「暗於大理」了。

    2.廢長立幼,私心過重。

    昭帝死後,霍光繼續尋立新帝並行周公事,放著武帝子廣陵王胥不管,偏要廢長立幼、選擇武帝孫昌邑王賀。廢長立幼本身就不合規矩,他日一旦有人秋後算賬,你霍光怎麼辯解?這就是不學了。

    欽定完了不說,27天后又廢掉!自打自臉打的啪啪啪的,身居高位卻不能識人,已經是「無術」之一端了。昭帝朝初,霍光曾經對丞相車千秋說:「今光治內,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之,使光毋負天下。」這話難道該是為人臣者說的嗎?霍光之陋於規矩,昭宣之際整個統治階層的微妙平衡,於此可見一斑。霍光不是圖謀篡位的人,但他的言行太容易讓人做文章了。前次昭帝幼時,霍光就被汙謀反,那麼霍光行事的失大體、乃至於霍氏一門的顯赫到什麼程度,也是不言自明的了。

    後來又立宣帝。待宣帝謁見高廟時,見了霍光竟「若有芒刺在背」。宣帝難免會想,霍光能立一個皇帝,未嘗不能再立一個,更何況他還廢了一個,誰知道會不會廢了我。「王與馬共天下」的事情,可謂是在昭宣之際提前預演了。

    3.治家無道,宗族驕奢放縱而不能治

    所謂「學」者,不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婆都匪了,霍光卻一點也管不住,這就是不能齊家。家都齊不了,不正是不學嗎。

    霍氏之顯赫驕縱由來以漸,麒麟閣上,「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連皇帝都不稱你名諱了,你這算是相父還是宰衡呢?霍光百年後,宣帝掌柄大權,而霍氏一門又無人可制,滅門之事自是在預料中的。然而霍光自己卻從未看到。

    綜上,說霍光「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有三重意思:

    霍光曾廢長立幼,又舉動失體,治家無方,是真正的「不學無術」;

    霍光不識進退,致使皇權有旁落之危,賞罰幾不出君王,是真正的「暗於大理」;

    宣帝欲施仁政,革吏法刻深之弊,又念霍光功高,不願秋後算賬,在後來的霍氏滅門中對霍光所起的作用從輕定性,真要讓張湯之流查辦,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班固這麼說,看似貶斥,毋寧說已經是在為尊者諱了。

    1、“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馬門”,廢立也就罷了,親自上前奪下印璽,把皇帝揪出殿門,這也就是霍光了,後世董卓廢立、曹操跋扈,恐怕也沒有親自動手的吧。

    2、他廢皇帝,他夫人殺皇后,正所謂珠聯璧合的一對璧人了。

    3.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鄰胡、越兵。光兩女婿為東西宮衛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為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這是半個朝廷都姓霍了吧?

    4、上官桀、桑弘羊等舉族誅滅,幾無噍類,這說一句“殺人盈野”恐怕沒有什麼不對吧?

    5、宣帝一見到他,若芒刺在背。說他一句威逼主上不為過吧?

    6、史稱“霍氏奢侈”,“廣治第室,作乘輿輦,加畫繡茵馮,黃金塗,韋絮薦輪,侍婢以五采絲挽顯,遊戲第中”,。——而霍家呢?霍光死後

    霍氏被誅滅後,霍光還能名列麒麟閣,說起來宣帝也確實是個厚道人。

  • 3 # 曾經滄桑慎終追遠

    霍光想謀反那是沒有的,因為他還沒有這樣的實力和威望,江山還是老劉家的,謀反之事是沒有一點成功率的。但他對權力的慾望太強,這是導致他滅族的正真原因。

    迎接海昏侯為皇帝不是霍光想的,這是政治妥協的結果,因為託孤之臣不止老霍一人,多方勢力都想在這次重新洗牌中摘得果實。但是海昏侯上位後的一系列措施打擊、針對的是霍光集團,這是霍光奮起反抗的導火索。霍霍不走這一步那就被逐漸蠶食,問題的關鍵是老霍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門生故吏、子侄親戚,身邊的人都想昇天。講白了霍光不想幹也得幹,這麼多人看著你吃飯呢!海昏侯錯就錯誤在太急表現出權力的慾望,在自己都沒有站穩腳跟的時候就想攤牌,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劉病己接位後首要的措施就是穩住老霍,給予老霍無上榮光,以待時機,仇恨是難免的,做皇帝做得跟孫子一樣誰願意?!很多事情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所以老霍滅族是遲早的,以色示人色衰則愛弛,以權交人權敗則交亡。套一直在那裡,只是頭還沒有伸進去而已。

  • 4 # 喜歡歷史的IT男

    在中國歷史上,廢皇帝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行尹霍之事”。而所謂的“尹霍之事”中的尹指的是商朝賢相伊尹,霍指的是一代名將霍去病的異母弟,漢昭帝時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而之所以把這兩位放在一起,那是因為這兩位大神都幹過以臣廢君這種驚天駭地的大事。

    不過,這兩位大神雖然廢過天子,但是後人還是對他們景仰不已,認為他們是賢相忠臣,伊尹自不必多說,常常被後人跟姜太公相提並論。而霍光也不逞多讓,《漢書·霍光傳》對其評價曰:霍光受襁褓之託,任漢室之寄,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可是,這位輔幼帝、廢天子的霍光真的像漢書中說的那樣,是個為國為民的大忠臣嗎?

    漢昭帝繼位的背後

    後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宮,病篤,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日磾為車騎將軍,及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夫,皆拜臥內床下,受遺詔輔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襲尊號,是為孝昭皇帝。帝年八歲,政事一決於光。遺詔封光為博陸侯。——班固《漢書·霍光傳》

    以上文字就是史書中漢武帝託孤的記載。粗看下來,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在這篇專門記載霍光事蹟的列傳中,還記載了下面一則故事:

    時衛尉王莽子男忽侍中,揚語曰:“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遺詔封三子事!群兒自相貴耳。”光聞之,切讓王莽,莽鴆殺忽。——班固《漢書·霍光傳》

    這個故事看似很簡單,其實一點也不簡單,當時擔任衛尉的王莽(此王莽不是後來篡國的王莽,兩人同名同姓而已)的兒子王忽,突然給別人說,漢武帝駕崩的時候,我就在旁邊服侍,根本就沒有託孤這回事,這事是這三個人相互捏造以圖富貴。於是這位胡亂說活的王忽,在霍光的特別關照下,被自己的父親王莽毒死了。

    王忽雖然死了,但是千年後的我們應該相信他的話嗎,他的死是霍光殺人滅口嗎?個人認為,這位突然說瘋話的王忽,說的有可能是真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一是漢武帝託孤的四個人,在託孤之前沒有顯現出什麼過人的政治才能,當時的霍光只不過是因為霍去病的原因,從而得以隨侍漢武帝左右;金日磾是個投降的匈奴王子,而且跟漢朝有殺父之仇(其父因不肯投降漢朝而被殺);上官桀就是個弼馬溫,專門養馬的;桑弘羊只是個理財專家而已。

    二是霍光和上官桀是兒女親家,金日磾作為一個外人,在朝中沒有任何勢力,桑弘羊明顯就是湊數的。而一生追求專權,將所有大臣玩弄於鼓掌的漢武帝,會將所有權力全部交給霍光和上官桀,這樣明顯是政治利益集團,而不設定任何的人來分權?我想作為極度專權的漢武帝,他不會想看到他的兒子漢昭帝,一生被霍光壓制的場景的!這點可以透過漢武帝對待李廣利和劉屈氂的事例來佐證,這對苦命的親家準備扶持昌邑王劉髆當太子,結果因此一個被漢武帝給腰斬了,一個被逼投降匈奴,最終死於匈奴之手。

    三是這次託孤大臣中,作為政府的首腦人物丞相,竟然沒有出場機會。而桑弘羊卻被任命為御史大夫,也就是副丞相。也就是說,這場所謂的託孤,作為除了皇帝外,國家的第二號人物丞相,對此次託孤毫不知情。這說明漢武帝不信任丞相,那既然信不過丞相,又為何不直接罷免丞相,任命四人中的一人任丞相,偏偏任命了一個副丞相,而當時的丞相田千秋在漢昭帝時期,還是繼續擔任他的丞相職位,值得說明的是,也就是從這次託孤後,群臣之首的丞相,淪落為給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打下手的地步。

    四次就是上面提到的衛尉王莽了,據《漢書·武五子傳》記載:桀等因謀共殺光,廢帝,迎立燕王為天子......(劉旦)後謂群臣:“蓋主報言,獨患大將軍與右將軍王莽。今右將軍物故,丞相病,幸事必成,徵不久。”令群臣皆裝。這裡的右將軍王莽,也就是前面的衛尉王莽,從時間上來看,他的右將軍職位應該是殺子之後提升的,從一個衛尉提升到右將軍,這進步也太大了吧。要知道,託孤大臣上官桀也只是個左將軍而已。而且這個右將軍並不是只給個虛名,而是掌握實權的,不然不會讓照顧漢昭帝生活的蓋長公主畏懼了(蓋主報言,獨患大將軍與右將軍王莽)。而他之所以升遷的可能,跟他那死去的兒子的胡言亂語脫不了關係。

    五是鉤弋夫人在漢昭帝被立後死的不明不白,史書上她的死亡過程有兩種說法,死亡時間不明。我們都知道鉤弋夫人的背後,一直有一股神秘的政治力量。入宮也好、巫蠱之案也罷,都有這股神秘的政治力量的參與。但是,這股神秘的政治力量最後並沒有保住她的性命。那麼漢昭帝繼位,鉤弋夫人被殺,背後支援鉤弋夫人的政治勢力要麼自然瓦解,要麼隨著鉤弋夫人的死而被一掃而空。至此,漢昭帝在內在外都沒有了任何可以直接支配的政治勢力。這個結果,最得利的恐怕就是所謂的託孤大臣了吧。

    綜上所述,所謂的漢武帝託孤,可能就是一個唬人的把戲,這個把戲,是託孤小組成員,在漢武帝病死後,為了奪取最高權力,進行的一場政治鬥爭而已。而這場鬥爭的結果,就是漢昭帝劉弗陵一生都被所謂的輔政大臣霍光壓制,無法動彈。好了,分析完劉弗陵繼位的背後,我們在看看劉賀被廢的真正原因吧!

    劉賀被廢的原因

    光乃引延年給事中,陰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圖計,遂召丞相、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會議未央宮。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離席按劍,曰:“先帝屬將軍以幼孤,寄將軍以天下,以將軍忠賢能安劉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將傾,且漢之傳諡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乎?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光謝曰:“九卿責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於是議者皆叩頭,曰:“萬姓之命在於將軍,唯大將軍令。”——班固《漢書·霍光傳》

    看到上面的文字記載,恍惚間我以為自己在看三國演義中董卓廢劉辯的那段故事。大家想想一下這樣的情景,霍光以開會的名義,將所有政府高官集中到一個辦公室裡面,將門一鎖,派田延年手握寶劍,站在門口,然後悠悠對大臣說,劉賀荒淫無道,我要廢劉賀。各個政府高官面面相覷,唯唯諾諾不敢說話。

    田延年抽出劍,說道:今天大家都得表態,不同意的或者同意晚的,全部斬殺(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於是,大臣們一起叩頭,嘴上嚷嚷著“唯大將軍令”,然後擬請求廢劉賀的奏摺,接著簽字畫押。這哪是開會討論,這明明是一個個逼上梁山,在納投名狀。

    那麼霍光廢劉賀,真的是因為劉賀荒淫無道嗎,其實未必,主要原因是劉賀有點著急,準備搞垮霍光,以便自己親政。這就是他為什麼要從自己的封地。帶來200多個大臣的原因。據《漢書·霍光傳》記載:劉賀帶來的這200多大臣被殺時,號呼市中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唐代顏師古在這句話後面注道:悔不早殺光等也。這足以說明,霍光廢劉賀的真正原因。

    迎立漢宣帝的目的

    再往後,霍光迎立劉病已為帝,也就是後來的漢宣帝,之所以迎立漢宣帝劉病已,這是在吸取劉賀事件的教訓,充分考慮後做出的決定,原因很簡單,劉病已就像當初的漢昭帝劉弗陵一樣,無依無靠,背後沒有任何政治勢力支援,便於操控。

    所以,霍光所謂的輔幼主、廢天子、迎宣帝,遠沒有想象中為國為民那麼高大上的覺悟,這一切,這不過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進行的權力鬥爭而已。事實上,從漢昭帝繼位那一刻起,終其餘下時光,一直盤踞在權力的最高處,那裡沒有皇帝,沒有宰相,沒有其他任何人,只有大司馬大將軍霍光!但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站在最高處的他,似乎忘記了這個簡單的道理,最終,在他身死後,他的家族也隨後覆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滿足土耳其安全需要,又不威脅敘利亞領土完整,未來俄土敘會否聯合守護土敘邊界?